关于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关于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关于先进个人事迹材料1

,米的个头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体育健将”。认识她的人无不被其豪爽、热情、干练和浑身透射的个性魅力与独特气质所感染。她从上无片瓦遮雨、下无立锥之地干起,8年时间创出全省一类少儿体校,带领团队2019年夺得全运会4连冠,真乃一女中豪杰。

采访,她刚刚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胡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接见归来,正沉浸在激动和喜悦之中。

自胜者强,她13岁练排球,4次出征夺得全省第二,无数次挑战自身极限,2公分之差与省队失之交臂,经历人生痛苦依然昂首迈步。

出生在一个书香门弟,父亲是“红小鬼”,后来成为一名高级药剂师;母亲是一名中学教师。从小喜欢文学,但也好动。小学毕业时身高已达米,是全校的最高“海拔”。那时她全家还在兴平,也因为身高,被当时体校排球教练马文虎(后任渭城区人大副主任现已退休)一眼看准,后收为关门弟子。“他对我的一生影响最大,是他教会了我如何做人!”谈起马教练,感激地说。她13岁到体校练排球,一练就是6年。“这段经历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也是我不断挑战体能极限的6年。”回想到。“那些年我的手冬季从来没好过,常人难以体验的、高强度的训练留下了脾骨劳损的伤痛,但我在一次次战胜自我中得到了快乐,人只要能战胜自己,就没什么战胜不了的!”作为女排主攻手,曾4次代表出征,4次夺得全省比赛第二。正在她技术走向成熟,准备向更高一个台阶迈进时,多年引以自豪的身高竟然成了走不过的“门槛”,以2公分之差未能进入省排球队,排球生涯自此告别。但不管走到哪里,她总能成为“焦点”人物。1985年,她被特招入西安体院体育系。大学期间,她先后担任班长、团书记、学生会主席、省九届学联主席团成员,被誉为全院“才女”。

是一个认定了的事就勇往直前不回头的人,熟悉她的人都知道,是一个意志坚强不落泪的“女强人”。可为了她钟情挚爱的两个家,曾经三次落泪。“1993年至1995年,是我人生和事业的最低谷。”回想道。1993年,也就是**26岁那年,她怀孕了。对于多年不孕的她来说这是个莫大惊喜。那时,她正加紧筹备第五届青运会,家人极力劝她休息以防不测,果真不幸言中。高强度的工作动了胎气,保胎7个月后仍不幸流产,她第一次委屈痛哭。“那夜窗外飘着细雨,丈夫还在兰州,我感到人生已到尽头。”说话的声音有点沙哑。直到29岁再次怀孕,她经历了痛苦而漫长的3年。1997年,她担任渭城体育局体育科科长,后又任业余体校副校长。从此,她踏上了为体校这个大家奔波的征程。

她把少儿体校当成自己的“孩子”,从上无片瓦遮雨、下无立锥之地干起,8年时间创出全省一类少儿体校,6年向省上输送体育人才60多名,一批健将星光耀体坛 。

“少儿体校就像我的孩子,我把她一点一点养大,更愿她一步一步成长壮大。”说起少儿体校,找到了兴奋点。1998年初,省上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体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在全省建立60所少儿体校,每校一次性拨付经费10万元。感到这是发展渭城体育的绝佳机遇,立即申报。没有场地,没有设施,没有经费,许多人认为她是白费工夫绝不可能成功,可她铁了心不动摇。她跑遍渭城所有学校联系训练场地,在**中学,不知被拒绝了多少回,可她还是在操场上的一排平房内安营扎寨。没有床,没有灶,她自己掏腰包买床建灶;没有学员,她带上教练员到有潜质的学生家挨家挨户做工作,并将伙食费外其它费用全免,第一学期招来20多名学生。

1999年,渭城少儿体校通过省上验收。看到自己的“孩子”——她一手创建的家受到社会肯定,在无人处流下了欣慰的泪水。省验收组的同志临走时说:“我们通过不是认为你的学校符合标准,而是觉得你是一个真正爱体育干事业的人!”

20xx年9月,通过她们多方努力争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场地。当搬到塔尔坡学校时,许多教练员哭了:“奋斗了这么多年,得到的却是这老鼠横行的仓库和四处漏雨的澡堂?”鼓励大家:“只要有个家,面包会有的!”20xx年初,面貌全新的渭城少儿体校被批准为陕西省一类少儿体校、陕西省后备人才培训基地。

如今的少儿体校已是省内闻名的少儿体育人才基地,说起那段创业史,内心深处总有抹不去的愧疚。“我欠父母的太多了!”姊妹两人,妹妹远在外地,她平时忙于工作,看望父母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20xx年,患膀胱癌的父亲在西安二次动手术,病危通知书都下了,那时正逢创全省一类体校关键时期,许多事情需要她亲自组织开展,根本无法脱身,等创建验收工作告一段落,她赶到西安时,父亲在弥留之际才见了女儿一面,父亲安祥地走了。痛哭失声,内心愧疚成了她永远说不出的痛。

事在人为,人和事成。正是基于这样的源动力,才使得渭城体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了牢固的霸主地位。而行动总是能够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举重教练马红梅父亲去世,带领全校中层赶到扶凤,为其父奔丧。会计苟亚娥连续三次动手术,都是她组织单位同志深夜守候病房,抬下手术台,照顾到出院。她千方百计筹资组织教练员外出学习、观摩,提高素质,20xx年组织到省级重点、榆林陈亚飞私立体校学习,20xx年到省少儿体校交流学习,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却带给教练员们无穷的力量,在少儿体校形成了九牛爬坡个个出力,人人为“家”做贡献的良好氛围。少儿体校1997—20xx年度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市体育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输送了史红艳、张波、张德伟等一批国家级运动员,张曼、卢红江等一批省级优秀运动员,6年向省上输送体育人才60多名,陕西体坛渭城健将星光闪耀。

她把工作当事业,历尽万难做强竞技体育,带领团队2019年夺得全运会4连冠;发展全民健身,以身示范创造美丽人生,群众体育成10万体育人口健康幸福的通道 。

今年市八运会上,渭城体育代表团在运动会13个项目中包揽了8个第一,再次成为“焦点”人物。“可谁能想像这一个个第一后面的艰辛?”感慨地说。区上财政紧张,组建一支参赛队伍需要大量经费,要比赛拿冠军,钱从何处来?带着同志四处化缘拉赞助。“我不知道跑了多少路,说了多少话,每天都是她拉着我跑,一个多月我掉了5斤肉。”少儿体校副校长张月霞说。她们曾有过一杯酒喝回1万元的壮举,也有为1000元跑12趟的辛酸。有了资金,她一下子组建起13支参赛队,参加运动会所有12个项目的比赛。其他县区的同行们说:“这个女人敢打敢拼,了不起!”从**市五青会到八运会,她组织渭城体育代表团2019年夺得团体总分4连冠,20xx年率队参加全省第12届运动会承担市武术、赛艇、皮划艇三大项目比赛任务,作为唯一一支县区队伍,取得武术全省总分第二、赛艇第三、皮划艇第四的好成绩;20xx年率队参加省第四届重点项目运动会,在65个代表团中取得第10名。“这些荣誉的背后,功不可没。”许多人都这样说。

在体育界还有一个响当当的角色:健美操国家一级裁判。这也是她的另一个兴奋点。“基层体育,就是如何更多地发动群众参与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始终这样认为,也这样去做。1991年全国兴起健美操运动,她率先参加了省上举办的“健美操教练培训班”,拿到了教练证。回来后,她在**办了首个健美操教练培训班,第一期就培训80多人。1992年,拿到了国家一级健美操裁判证,那时西北地区拿到证的仅有10名。多年来,在她的带动下,有数万女性成为美的化身。她个人也拥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天运形体健身俱乐部。

发展群众体育运动,一直是奋斗和追求的“事业”。每年她都组织全民健身展示活动,倡导全民投身体育运动,渭城的全民健身展示活动已成为一道靓丽风景。20xx年,被国家体委授予全民健身活动周先进集体。在她的积极努力下,渭城区已组建了门球、太极、杨氏太极和农民体协4个群众体育协会,争取全民健身器械15套,每年组织开展5次以上群众体育比赛,年体育人口达到了10万人。正因为蓬勃发展的群众体育运动,吸引全省农民体育年启动仪式20xx年4月在渭城成功举办,使得更多的群众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有了健康体魄、快乐生活和美的享受。

关于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

叶,博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新生儿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在博爱医院,被公认为静脉穿刺的“神枪手”。连续多年年度考核获得优秀等次,每年均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护士。

1987年,叶毕业于广东省佛山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同年分配到广东省中山市妇幼保健院(博爱医院)工作至今,是中山市新生儿急救中心创始人之一。新生儿急救中心开创初期,设备简陋,人员匮乏,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她带领科室护士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使新生儿急救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今天覆盖中山市全市,在广大同行和群众心中享有极高声誉的新生儿急救中心。有一次,抢救三乡医院上送的一个气胸的新生儿,当时患儿左肺压缩90%,呼吸急促,肤色发紫,呼吸困难越来越明显,再耽误一会孩子就没命了,她配合医生立即行胸腔穿刺,抽出约130毫升气体后,患儿呼吸困难明显缓解,肤色逐渐转红润,孩子终于得救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时间就是生命,尤其是抢救病人时必须挣分夺秒。在叶等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许多镇区医院上送的危重新生儿得到了成功的救治,博爱医院新生儿科得到了镇区医院和广大群众的认可,上送的病人逐渐增多,如今博爱医院新生儿急救中心的规模在珠江三角洲名列前茅。

1995年是科室发展最迅速的一年,也是她最繁忙的一年。那时,叶儿子出生才不到一岁,是最需要母亲的时候,然而,为了更多稚嫩的小生命,她经常穿梭于城区和各镇区的医院之间,配合医生抢救危重新生儿,没有什么时间陪伴在儿子身边。有一天晚上,镇区医院送来一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双胞胎,全身发黄,且其中一个孩子已经开始出现头后仰,四肢肌张力增高等抽搐前的表现,另一个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出现拒奶,嗜睡胆红素脑病警告期表现,两个孩子必须马上换血治疗,哪怕晚一个小时就会有更多的胆红素进入脑组织,孩子的生命就多一份危险,今后有智力和听力的损害可能性就大一些。当天晚上叶刚好休息,爱人正出差在外地,她伴着身边的幼儿正沉浸在梦乡之中。但当护士将两个孩子的病情报告给她后,二话没说,她马上背起不到1岁的儿子,踏上脚踏车就冲进夜色中,把儿子往值班房一放,就投入紧张的救治中。终于,双胞胎得救了,双胞胎的家人对医务人员千恩万谢。病房外的东边已泛起了鱼肚白。此时,她才想起被自己放在值班室的儿子,连忙赶过去,当看到儿子时,值班床上全是孩子的大小便,孩子正睁着一双滴溜溜的眼睛四下张望。那一刻,眼泪在她的眼里慢慢打转,一股说不尽的心酸涌上心头。就象很多的医务工作者一样,因为工作她把给儿子的爱都给予了与病魔做斗争的小患者。

医学是一门永远追求进步,不断要求发展的科学,为学习最先进的知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努力充实自己,她现正攻读护理本科。注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新理论、新观念及时运用到护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更新技能,更新操作,改进工作方法,改进护理服务态度。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通过多年的临床磨练和刻苦钻研,对儿科,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地掌握新儿新法复苏,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胃、十二指肠插管,早产儿喂养技术,各种呼吸机,监护仪的使用,特别是静脉穿刺方面更有“神枪手”的美誉。危重新生儿需要长期静脉输液,而且是多条静脉同时开放,所以输液困难是新生儿科的特点,2019年8月,新生儿科抢救了一例24周,体重680克的有生机儿,患儿的血管细如毛发且皮肤粘膜特别薄,一般的静脉穿刺留置根本无法实施,不能进行静脉营养,患儿又无法胃肠喂养,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她不耻下问,翻阅大量的书籍和文献,虚心向前辈同行请教,摸索出一套改良的采用一般静脉留置针进行深静脉插管输液的新方法,每天保证3-4条静脉通道,而且持续了100多天,为超低体重新生儿的救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工作中,她注意观察,善于思考,解决临床护理难题,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攻克了多个难关,如率先开展“非营养性吸吮”,促进新生儿胃肠功能成熟,缩短了早产儿从鼻饲过渡到经口进食的时间,减少早产儿住院天数,课题获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改良双管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定期评估和早期干预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参与国家攻关课题的研究。参与中山市新生儿新法复苏的推广,开展危重新生儿双向转运及随访等工作,主要参与的省立项课题早产儿血中胃肠激素水平及早期喂养的研究获2019年度中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7月主持开展经皮中心静脉置管,(立项编号2019C022)获中山市科委科研基金资助。2019年,博爱医院新生儿科成功救治一例男胎龄28周,体重只有625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在国内均属罕见。在救治该患儿期间,叶参与救治工作,2个月吃住在医院,协同医生观察病情,细心护理患儿,并采用国内先进的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其置管时间长达90多天,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课题《新生儿经皮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研究》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医精诚,大爱无声。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如果说技能和知识储备显示了一名护理人员的“硬件”水平,那么具体工作中对病人表现出的人文关怀,则是护理人员的“软件”。儿科病房是博爱医院的明星科室,不少父母抱着小孩慕名而来,然而,由于重男轻女等的思想的影响,儿童重症病房成了残疾儿和弃婴的最好“归宿”。何妹是一个出生才20天的女婴,因患腭裂被父母抛弃,被人送到病房时全身发臭,重度营养不良,身上只有一件烂衣服和一张小便条,看到这些,一些年轻的护士捂着鼻子不愿走近。当叶看到这奄奄一息的患儿时,立刻搬来保暖台,倒来热水为患儿擦身,用滴管进行喂养,在她的带动下,全科护士这个带来一个鸡蛋,那个带来一个苹果,经过几个月精心的护理,何妹变成了一个健壮的小孩,经过多方联系,何妹又回到了父母身边。她父母噙着泪花握着叶手说:“感谢你们把美好的生活还给了我们!让我们懂得了爱”。

以真诚的爱对待患者,以真诚的心对待同事。由于新生儿科病人多、工作忙、压力大,很多护士都产生了焦虑等心理问题。作为一位中层管理者,作为一名护士长,叶一有机会就和护士们谈心,从生活上关心,从情感上关怀,及时疏导她们不良的情绪,让她们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提高了科室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她还带领护理人员,克服重重困难,重新制定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使全科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实行统一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时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多项,如经皮给药,改良呼吸机雾化吸药等这些创伤小,效果显著的项目,深受医院领导和社会的好评。2019—2019年,叶**3次参加“中山国际微笑行动”活动,负责唇腭裂患者术后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山国际微笑行动”是国际微笑行动基金会组织的慈善活动,为广大贫困唇腭裂患者提供免费治疗,他的成员来自世界各地,种族不同,肤色各异。为了支持活动,博爱医院从各科抽调人员予以支持,由于护理队伍来自不同科室不同护理专业,个别护士还是第一次参加微笑行动,而且从来没有与外国同行交往的经验,唇腭裂术后护理也不熟悉,为了能完满完成这艰巨任务,在积极筹备病房和物品的同时当机立断,将现有人员编成一对一的帮护小组,由有经验的护士指导、培训无经验的护士,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工作指引、出院指导,规范护士的语言和行为,使全组护士的行动一致,配合密契,工作有条不紊,以致外国医疗队人员还以为这些护士原本就是同一个科室的护士,有多年合作的经验以致工作那么利索、有序。当他们得知是临时组成的,表现得非常惊讶,连连惊叹“中国姑娘了不起!”多年来,她工作过的科室带领过的团队,多次荣获卫生系统优秀护理小组、医院先进科室,先进团支部、党支部,中山市青年文明示范岗、省青年文明示范岗和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光荣称号。

默默的奉献、辛勤的努力,21年的护理工作使她尝到了病人感谢时的甜,愧对家人时的酸,工作繁忙时的苦,被病人责难时的辣。然而,唯一不变的是,对护理工作的热爱,为更多患者服务的精神。孔子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事护理工作以来,叶始终热爱本职工作,并以工作为乐,这一点是她在护理岗位上不断进步的源泉。或许正如她自己所说,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在医疗行业无数护理人员当中,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然而,正是这些无数的一滴水,组成了浩瀚的大海,滋润了无数患者的心田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3

男,汉族,现年46岁,中共党员。现为干部。到新区工作以来,他认真学习、勤于钻研、吃苦耐劳、忘我工作,在安全保卫、食宿保障、改善办公条件等机关后勤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好评,表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品格和素质。

一、勤奋学习,提高素质。同志注重加强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xx届四中、五中会议精神,深入研究党的方针政策,学习领会新区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同时,认真书写读书笔记,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思想剖析,使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自身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明显增强,从事后勤工作的决心和恒心更加坚定,为今后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繁杂琐碎、头绪众多,一定要能忍得住寂寞、吃得下清苦、挨得下劳累。与其他业务工作的轰轰烈烈、众人瞩目相比,机关后勤保障工作显得默默无闻、少人问津。但作为机关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又责任重大,稍有闪失就会牵涉全局。为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同志经常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经常熬夜,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都亲自安排,尽力把所有工作抓实抓好,做的细之又细,确保不出一点差错。刚到新区的时候,面对新区后勤工作混乱、整个库房空无一物、办公设施配备滞后,而新区各单位、各部门又多次催促增加办公用具的现状,他多次向领导沟通汇报,想尽一切办法,发动一切力量,赊欠10多万元,为各办公室购置了办公桌椅等必备家具,添置了电脑、打印机以及其他日常办公用品,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在短时间内使新区机关整体形象焕然一新。为进一步缓解办公和住宿条件紧张问题,新区决定建设综合服务大楼。从大楼开建那天起,同志就一心扑在工程建设上,从工程立项审批到工程图纸设计等每(文章转贴自实用工作文档栏目) 一个环节,他都认真参与。特别是工程建设中因土地权属问题,多次受到秦王川园区办阻挡而无法按期开工,面对日益紧张的工期,面对新区领导尽快开工的要求,他竭尽全力与省农牧厅、秦王川园区办协调沟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力促项目开工建设,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设如期推进。为进一步改善新区办公条件,同志积极与有关方面沟通协调,对新区机关内的部分场地进行了硬化和改造,修建了停车场,进一步方便了来新区调研或办事车辆的停放;与友谊宾馆签订协议,对食堂进行托管,着力加强食堂管理,大力提高饭菜质量;积极改善住宿条件,尽量为干部职工安排宿舍,并在宿舍不足的情况下,协调购买了一辆大巴车,每天接送在兰州市区居住的干部职工,为广大干部职工创造了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另外,面对新区繁重的接待任务,同志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次接待活动,确保让领导放心、让客人满意,短短半年时间内,顺利完成了刘伟平省长、书记、袁占亭市长以及其他省市领导的调研接待任务,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另外,他还着力加强新区机关卫生清洁和安全保卫工作,使机关整体形象有了极大改善。

三、率先垂范,改进作风。同志深知,群众对党的印象是从党员身上获得的,作为党员就应当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他时时牢记党的宗旨,事事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努力当好“后勤部长”和“大管家”,以热情周到的服务、细致入微的安排,赢得了来访客人及各级领导的称赞。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实体现着“创先争优”的深刻内涵,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朴素事例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关于先进个人事迹材料4

20xx年,震惊中外的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驻马店市公路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援川抗震救灾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迅速组建了赴川抗震救灾公路抢通保通突击队,决定由市公路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陈士荣任突击队队长,带领24名突击队员及施工机械,于5月27日从驻马店出发,踏上了奔

赴四川省江油市灾区的漫漫征程。

从驻马店到四川江油的高速公路上,作为队长的陈士荣同志既要负责全体突击队员乘座车辆的安全行驶,又要指挥运输机械设备的平板拖车。嗓子喊哑了,吃几粒三黄片;饿了,在服务区吃点方便面。夜里,陈士荣同志和队员们一起停在服务区在车上休息,白天继续向前开进。5月29日,陈士荣同志带领全体突击队员安全到达江油市灾区。根据河南省交通厅的统一部署,驻马店市赴川公路抢通保通突击队,主要负责江油市文胜乡安顺村至六合乡乡级公路和江油市石元乡、二郎庙镇乡级公路的抢通保通工作。

按照交通厅前线指挥部要求,进入抢通施工所在地江油市文胜乡安顺村后,陈士荣同志便迅速组织突击队员在稻田地里搭建帐篷,翻山越岭找可饮用的水源,较快解决了突击队员的食宿问题。为争分夺秒尽快展开公路抢通保通施工,5月31日,陈士荣同志和突击队工程技术人员和交通厅前线指挥部领导、江油市交通公路部门负责同志、当地村委主任一起,驱车100余公里,绕到六合乡,从六合乡下车向文胜乡安顺村方向徒步行走,对突击队肩负的抢通任务进行全线实地察看。陈士荣同志背着海事卫星电话、矿泉水、方便面等几十斤重的东西,从龙池村上山探察。由于山高坡陡,塌方严重,公路严重堵塞,他和队员们几乎是弯着腰,用手扒着地一步一步往上爬。午饭和晚饭陈士荣同志和队员们一样,吃方便面,喝矿泉水;矿泉水喝光了,就喝山上流下来的泉水。由于体力透支,等翻过哑口下山时,陈士荣同志两腿打颤,只好砍个树枝作拐杖,一瘸一拐地往下走,夜里九点才摸黑赶回驻地。到帐篷里灯光一照,陈士荣才发现自己身上被荆棘和树枝划出了道道血口,他忍着伤痛连夜整理勘察记录及拍摄的路况、塌方、滑坡等影像资料。利用自己总工程师的专业技术优势,组织技术人员根据沿线情况制定《施工技术方案》。一夜未眠的陈士荣,第二天又出现在工地一线。

为确保抢通进度,陈士荣根据现场抢通条件,要求突击队一个抢通工作面配备一台挖掘机和一台装载机,每台机械配一名施工员和两名安全员,先用挖掘机对现场的塌方和落石进行清理,然后用装载机对已清理过的路段进行平整、碾压,效果良好。由于灾区余震、塌方、滑坡和落石不断,有时抢通过的道路又会断行,在大型机械无法返回的情况下,陈士荣同志就带领突击队全体队员人工清理塌方,面对滑坡,陈士荣同志身先士卒,能用手搬的就用手搬,搬不动就用人抬,抬不动就用撬杠撬。一次在清理碎石时,由于路面有两条纵向裂缝,挖掘机手因视野受限不敢往前开。为抢时间、赶进度,陈士荣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果敢地跳到车上对机手说:“我给你指挥,别怕,石头掉下来先砸我,机械翻下去我和你一块光荣!”在他的精神感动下,机械手坚定地往前开进,按时到达了指定路段,为抢通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抢通保通施工中,危险无处不在。每逢此情,陈士荣同志总是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6月8日上午9时许,陈士荣同志带队上路查看路过一个哑口时,听见上面的悬石咔嚓作响,悬石突然出现了一道十来公分宽的裂缝,并开始向下掉碎石。这时,听到安全员一声哨响,提醒他们快速通过。危急关头,陈士荣同志指挥同志们迅速向前冲,待大家安全通过后,他才冲出险境。就在他刚冲过去几秒钟,上面的山头就垮了下来,几百方石头把陈士荣刚刚经过的地方堆起了一座小山,如果再晚几秒钟通过,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确保抗震救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省政府赴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和河南省交通厅前线指挥部每两天就要在绵阳或江油召开一个会议。陈士荣同志每天要在绵阳、江油的山路和高速公路上奔波,日平均行程二三百公里,最多的一天跑了七百多公里。他所乘用的车的底盘护板时常被路上的石头碰坏,修都修不及。开完会回来已是凌晨两三点钟,匆匆休息一会儿,天亮还要召开会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有时司机累得实在受不了了,突击队其它有驾驶执照的同志只好当临时司机,临危受命。陈士荣和车辆一样一刻不停。在灾区,陈士荣同志的乘用车足足行驶了一个万里长征。

为了确保队员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饮食安全,陈士荣同志组织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制定了《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和《生活饮食管理制度》,要求全体队员工作时必须戴安全帽,穿长衣长裤。一台机械配备两名安全员,安全员手持望远镜和小哨,负责观察山上落石和塌方,有危险随时提醒机械操作手。在大的塌方或滑坡处理前,提前封堵施工点两端道路,防止过路群众闯入造成安全事故。要求机械在抢通时要留有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的紧急避险空间,确保人员和机械的安全。

面对时刻发生的余震、塌方、滑坡、落石等险情,为了确保抢通工作顺利向前推进,陈士荣同志根据抢通工作实际,在当地聘请了十余名村民,担任排险员,由于他们熟悉当地地形,由他们对施工路段的险石进行预先排除,并及时发现潜在危险,进行预处理,

确保了突击队人员和机械的安全。在灾区抢通保通的一个多月时间,尽管危险无处不在,可是突击队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做到了人员、机械“零伤亡”。

按交通厅前线指挥部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抢通保通任务的胜利完成,每个突击队都要成立临时党支部。6月初,经市公路局党委批准,驻马店市公路局赴川公路抢通保通突击队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临时支部共有十一名共产党员,分成三个党小组,由陈士荣同志兼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在抢通保通工作中,陈士荣同志带领共产党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工作不分份内份外,不讲条件,不计个人得失,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广大突击队员积极向党员同志学习,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党组织递交了火线入党申请书,经党支部考察并经支部大会批准,突击队有9位同志在抗震救灾一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领导亲自参加了新党员火线入党仪式,并重温了入党誓词。临时支部为抢通保通工作的胜利完成发挥了重要的政治保障。

经过32天的日夜奋战,陈士荣同志带领突击队全体队员,冒着落石、滑坡和塌方的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完成抢通道路25公里,新建灾民安置点道路公里,平整灾民安置点场地20xx0平方米,共完成清理土石方39000立方米。出色的完成了省交通厅前指交给的工作任务,受到了省交通厅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在灾区,陈士荣同志要求突击队在做好公路抢通保通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为灾民服务工作。当陈士荣同志了解到文胜乡群众看病难时,就指示随队医生设立公路爱心诊所,拿出部分药品,免费为当地群众诊治,并向灾区群众普及灾后防疫知识。随队医生共为当地群众诊疗206次,免费发放防疫宣传资料200余份。突击队看到当地群众因看不懂国际援助的帐篷说明书而无法搭建帐篷时,就根据帐篷的说明书示图,主动为当地群众搭建帐篷,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赞扬。

作为一名有着20xx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在党的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陈士荣同志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的高尚情操。就在他受命奔赴灾区的前一天,他的岳母病重入院,马上要做手术,爱人劝他等老人手术后再走。“家里需要我,灾区更需要我”,来不及说服家属,陈士荣便毅然踏上征程。

在陈士荣同志的带领下,突击队的突出表现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委书记徐光春、代省长郭庚茂在交通厅前线指挥部亲切接见了陈士荣同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组织部长叶冬松,副省长张大卫、宋璇涛,国家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等亲临施工一线,指导抢通施工,对突击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市交通局局长彭宾昌、市公路局局长景川生等领导亲自到施工一线慰问指导。陈士荣同志率领的突击队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被国家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被河南省总工会授予“河南省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