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个人总结精选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校本培训个人总结精选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个人校本培训总结【第一篇】
5月8日在县实小举行了全区小学美术教师培训活动。我有幸与来自全区各小学美术教师一起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本次培训,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紧密配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优化小学教师结构,科学、合理地配备各学科的专任教师,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虽然仅有7天的培训时间,但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让我收获颇丰,体会颇多。
首先,老师让我重温了遗忘已久的美术基础知识,学习了美术的基本理念、课程的价值、美术教师角色的定位等等,还播放了许多令人茅塞顿开的教学实例视屏。让我深刻的体会到美术教师不仅要做美术技能传授者,还要做美术文化的传播者。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必须重视文化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不仅是一名美术人,还应该是一名文化人。
学习了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和教育理论,使我更加明白了做一个什么样的美术教师,美术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最为关键的环节在于教师,我们的社会和教育正在走向一个全面的开放的情景,“开放”是我们必须树立一个新的美术教学理念以及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要营造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乐教”学生才能“乐学,正如朱熹说的“教人未见易趣,必不乐学”。因此,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用心地去对待美术教学,小学美术将会闯出一番新的天地!
个人校本培训总结【第二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因此,让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育中主动思考、大胆探究、革新体验并接受人文素养的自然熏陶,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必然趋势。在新的课改新形式和背景下,我校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校园里的一大片空地,将其开辟成菜地,成为我校师生开展综合实践的基地,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也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了综合实践活动带来的惊喜和收获。
一、发掘有限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水之源,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对学生而言,只有经过生活的体验,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由此,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把学生的精彩生活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探寻综合实践活动之源,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还学生一个原生态的自我。每每综合实践课我们就利用校园里得天独厚的菜地资源,把学生带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学习。在开题课后,我先让学生自行找合作的小伙伴,再讲清楚在活动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接下来就带领学生开始分地、整地、施肥、选种、播种。学生或上网查找或调查或询问了解种子播种的季节、成熟期、以及如何科学管理等等。同学们为这乐此不疲,他们有的带来了工具、种子、资料、和方法;在课余时间里,他们有的三五成群地走进菜地,商讨播种的时间,播种的方式,播撒的品种;闲暇里确立管理的分工:谁负责浇水、施肥、除草、捉虫、搭架……一个个小农夫的架式,一个个跃跃欲试,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想一试身手。菜地里留下了他们劳动、学习、交流和收获的忙碌身影。
二、利用校本资源,进行多元开发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综合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充分利用校园里的菜园基地,让它不仅仅成为一块简单的菜园子,而是以它为依托,发掘其丰富的内涵和素养。笔者认为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种出了一种文化。
每个班级分得菜地后,各个级部就开展为学校菜园基地和每个班级的菜园子征集名字的活动,要求不能千篇1律,力求各具特色。接到任务后学生立马就开始了上网、查书、商讨,在经过一番磋商、热议后,有的以动画片中的自己喜爱的动物来命名,如一年级的乐羊羊菜园、喜羊羊菜园、慢羊羊菜园、暖羊羊菜园、沸羊羊菜园、美羊羊菜园;还有的以季节来命名,如五年级的春花园、春芽园、夏韵园、夏盛园、秋实园、秋果园、冬韵园、冬萌园;还有的以花卉名称以及以怡情愉悦的雅称而命名,听到和看到这些新颖别致的名称,就给人一种浪漫、温馨和甜美的感受。同学们还依据各自的分工,给每一种蔬菜瓜果贴上标签,又一阵忙碌之后,每一种蔬菜瓜果都有的清晰可辨的“身份”和简明扼要“自我介绍”,这对于不喑农村生活的孩子们来说,都是一个个活标本,它远比教科书上来得真切,来得及时。孩子们边种菜边学习,边欣赏着菜园里散发出的一种迷人的文化气息,早以视菜园为乐园了。
二、种出了一种习惯。
每个班级、小组在分包菜地以后,每个学生就多了一份必做的功课,上学前和放学后要记住为菜地不定期地浇水、施肥、除草、捉虫、搭架、采摘。同学们也不是简简单单地做这些事务,他们要经常在一起思考和商讨下一步该干什么,上网、查书,请教老师、家长和学校聘请的农业专家,这些都成了经常事,为了能做好,同学们一改往日懒惰、马虎、粗劣的作派,也渐渐变得谨小慎微,精心地呵护和培育这些幼苗的成长。在对各种作物的轮番播种之后,同学们也慢慢地摸到一些门道,各种作物的生长期、成熟期、管理方法都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三、种出了一种合作探究的精神。
种菜不要说对孩子们,对老师们来说也都是门外汉,但是大家都对它有一种新鲜感和热力。接到任务后,同学生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谁也不甘落后,大家有分工,有协作。在大家共同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的同时,做到资源共享、困难共担,逐渐养成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四、种出了一种思想。
种植瓜果蔬菜,不能仅凭着一时的兴起,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看似简单,却是一个艰辛复杂的过程,个中甘苦和滋味,只有投身其中,亲身体验,才能真切感知。特别是遇上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时,雨过天晴后还要去扶苗、补苗,一旦雨天过大、过长,禾苗还会烂叶、烂根,所有的劳动还会白费,孩子们也会希嘘和叹息。常言道,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可是这里有时的付出还真的不一定有收获。正是这一次次亲身的经历,让孩子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劳作的艰难与辛苦,才真正明白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这就是一堂堂生动的感恩教育课,加强劳动认识课,增强节约意识课,它远比老师们在课堂上的空洞说教来得真实,来得迅速。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实践证明:只有课内与课外融合,教学与活动组合,学校与社会沟通,认识世界与锻炼自主能力结合,才能为小学生打开更多的认识世界的窗户,拓展他们施展各自才能的天地,让他们的各方面素质才能在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其课程目标的开放性,可利用的校本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它给学校、教师和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事实证明:开展以校本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沉闷的教改带来活力,让学生感受到了开放自主的痛快,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了提高。
校本培训个人总结【第三篇】
一学期来,我结合教学实际,以人为本,以校为本,加强合作,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反思的习惯。研修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立足校本,不断提高英语教学。
感受一:
要改变只灌输知识,只注重知识传授、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的课堂是要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课堂该是鼓舞人心的: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清晰的尊严感,能使学生找到自信。要使每个学生都感到非常轻松,感受学生的活力,达到人人参与。课堂要体现自主性,也就是学生自愿学习,要想让学生自愿学习,就要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集体感,也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共享合作的乐趣。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感受二:
探究式学习涉及到一个过程的要求。也就是说,要有一个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是一个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环节。这个问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但是,如果说真正要让学生去进行深入探究的话,我们可以由老师启发引导学生去建构自己的问题。这就比由我们老师自己提出问题来更有意义。然后是探究过程。探究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形成研究能力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善于去引导、组织学生,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他们的主体性。
感受三:
教学中,我们要保证课堂的和谐,首先就是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要做到这一点,当然老师的心态很重要,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当成平等的人来看待,学生就会跟你越来越亲近,你的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我认识到,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乃至源源不断的溪水,这样才能有准备地给学生一杯水。一个好的老师首先是一个课程工作者,再是一个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研究。我们的知识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校本培训总结【第四篇】
“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现、学生的研究”同属学习过程的三个层面,仅就在校学生来说,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获得适合自己享受终身的学习方法应该是方向。我校的校本课程就是在课题的指引下,结合我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开设的。现将我的校本课程的学习情况作以小结:
一、在学习中提高,强化理论修养。
校本课程不是教学层面上的一种教学活动,而是课程层面上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面对校本课程的挑战,我们参加了校本课程的培训。因为我们感觉,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岗前培训和脱产培训,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必须也只有在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步确立,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最初发生在课堂上,最终形成于研究之中。由此可见,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能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素质,这也是我校校本教研所得出的深刻体会。我们的具体做法是①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教科室有校长亲自领头挂帅,各教研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②开展师徒结对,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③参加计算机和现代媒体的使用培训,使校本教研工作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全体教师中更好地开展。④开展教师自问、自省,找出自己的优缺点,确定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目标,定“自培规划”。课后写课后笔记,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总结和提高。师资培训落实的具体活动有:
(1)参与校本课程教材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进行,学校向全校老师征集了学习指导课案例。学习指导课教材的编写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我积极参与,在课余时间书写案例。
(2)搞好一次“我的学习生活”征文
为了及时总结学习经验,我们正在着手准备“我的学习生活”征文竞赛。这次征文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讲述自己的学习故事,老师则对学生征文中所体现的学习方法进行点评。
二、在实践中感悟,提高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质量。
(1)加强校本课程的研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及市里课程设置的要求,我们安排学习指导课每年级每个星期一节课。为了让校本课程逐步走向成熟,我校充分利用周一下午的业务学习和周四的教研组活动时间,把研讨校本课程提上议程,使广大教师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内容。在上学年,我校举行了校本课程即学习指导课的研究课。我校冯小飞老师、袁小华老师上了研讨课,全校老师观摩这两堂课。研讨课的开展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研究对象,加强了同伴互助和合作,注重了老师之间以及在课程教学活动中交流、对话与沟通,受到了老师的一致欢迎。
(2)注重校本课程的指导
每两周举行一次校本课程沙龙。新的教育理念,在碰撞和交流中达到构建。而且在校本课程沙龙中,也达成了共识。即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个上课老师追求的目标。没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学习指导课说得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常常是靠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学生从中得不到收获。而学习指导课本身所固有的特性,靠死记硬背、靠灌输学生是根本无法接受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达到形真、情切、理寓其中。尤其更要创设生活化、问题化的课堂情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在评价中成长,创建校本课程特色
(1)评价内容突出全面性和综合性
设计师生成长“报告单”和“档案袋”。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从研究学生需要、设计课程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课程活动等方面对教师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同时,尝试建立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全面衡量师生素质、全面反映师生发展过程的教育评价制度。
(2)评价方式力求多样性和灵活性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等级评价与评语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数据测量评价与成长记录评价、阶段评价与全程评价、寄语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等,是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
(3)评价设计讲求艺术性与创新性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追求有教师个性的、有班级及课程特色的、儿童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的创新。尝试“寄语型评语”、“心理健康建议”等具有人性色彩和时代特色的新型评价方式,以实现新课程评价的效益。
总之,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结果。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优势和风格,进而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
社会在发展,课程在进步。我会继续努力,让校本课_为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