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范文1

我们街道共有20个社区居委会(其中五个为村或经联社加挂社区牌子),街道党工委下设1个经联社党委、10个党总支(4个村总支、文明城管、教育、政法、财贸、机关)、1个直属支部(亚太小学支部),共有党支部43个,党小组119个,共有17家非公企业建立了党组织。街道辖区共有党员8396人,其中单位党员7650人,居民党员353人(包括离退休、下岗党员)以及这次接转的党员(实际接收678人,报到只有106人),流动党员265人,学生党员234人,党组织关系在街道的党员874名。一、主要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在倡导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平等、互助、互信,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同志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毫无疑问,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定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目标。“和谐社会”虽然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但打造良好社区无疑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强调我们在执政时更多的是要讲“协调”与“协商”,科学、有机、柔性的“整合”和群众自觉自愿的认同,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因此,我们坚持把抓好街道、社区的党建工作作为打造和谐社区的龙头工程,借龙头效应全面推进街道、社区的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全面建立“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取得了一些成功和全新的经验。通过“三级联创、非公党建、社区党建、发展党员“两票”制、流动党员管理等一系列的创新,使街道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独具凤凰特色,为全市党建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全市社区党建现场连续两年在凤凰召开,非公企业党建在市作经验介绍,街道连年分别被省委、市委授予六好、五好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

1、以“领导班子好”为目标,切实加强了街、村(社)基层组织建设。通过“三级联创”活动的开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凤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街道着力加强自身领导班子建设,党工委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处理复杂社会矛盾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街、村(社区)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了加强。菜园头村、街道党工委20__年分别被市委授予“五好村级党组织”和“五好街道党工委”。社区组织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__年,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原有8个居委会进行了调整,按地域、人口配置,资源状况、居民认同感等社区组成要素,划分了15个社区,设置15个居委会,15个社区居委会共有专职人员50名,平均年龄35岁,其中,大学学历一名,大专学历20名,高中文化程度25名,初中文化程度4名,这些人员全部通过民主推荐、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居民选举等程序,公推公选产生的。在此基础上,我们配齐配强了社区党支部一班人,做到一个社区一支部、一个楼栋一党小组,及时成立社区党建联系会,使社区下岗党员、流动党员有了新的“娘家”。为了保证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能够正常开展工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自身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保证了居委会干部工资“三个一点”中本级财政分担部分的及时到位,并通过做大量的协调工作,帮助五个社区居委会落实了办公用房共计650平方米。按照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多渠道建设各种便民利民服务设施,免费和低偿向居民提供服务。目前,全街共有社区居民活动之家8个,配备健身器材73套,设置便民利民服务点66处。

4、以“工作业绩好”为目标,全面推进各项事业。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围绕将凤凰街道建设成为“鄂州有地位,全市第一流;湖北有影响,全省争上游”的楚天明星街道,力争实现在全市率先建成富裕型小康街道的奋斗目标,开拓进取,奋发争先,经济和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工作一年一大步,一步一台阶,实现了行行争上游、整体创一流的目标。街道先后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六好”乡镇党委、楚天明星街道、全省抗洪抢险集体一等功、全省乡镇企业管理先进集体、全省城市体育工作先进社区、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一连串的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责任目标工作先进单位。

5、以“群众反映好”为目标,大力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活动。通过开展“家政服务、党员示范岗、党员旗帜工程、吴天祥小组、便民服务队”等一系列载体工程,进一步密切了社区的党群关系。做到了上为政府分忧、下为居民解难,把“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难我解、民盼我做”落实在行动上。例如:莲花社区的党员旗帜工程:用“爱心启迪、阳光接力、文明传递”三步曲,把社区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家,帮助“弱智、贫困、缺教”家庭分别送去“科技致富”、“脱贫扶助”、“法律、文明、文化知识”等,重塑了新时期党的形象,为社区撑起了一片绿荫。找到了新时期党联系民心新的结合点。莲花山社区的旗帜工程还被省委组织部、《党员生活》杂志社分别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全市作了经验介绍。在社区党组织和居民之间架起连心的桥梁。党员在群众中的向心力进一步提高,百子畈经联社周启水等10多名共产党员为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思路,积极开展双带活动,带领100多名群众到外地种树,养猪致富,为城区无地农民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们在街道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主客观方面条件的限制,与市委提出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

(一)街道的组织设置与管理体制与城市发展的要求不大适应。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们虽然名义是城市街道,但在工作任务、机构设置等方面却脱离不了乡镇的影子。根椐《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应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但事实上,我们却不得不主要的精力用于发展经济上、保障吃饭上来,街道不得不承担与税收体制不符的工作任务,由于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环保要求的限制,我们在发展工业项目的空间十分有限,而第三产业税收街道又无权收取,街道承担着与自身财政实力明显不相符的社会任务,因此在加大社区投入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街道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偏于老化,存在活力不足的问题。

(二)由于思想认识滞后,社区共建意识和党建意识淡薄制约了社区党建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社区组织结构多样性、复杂性,增加了社区党组织的调控难度,阻滞了组织协调机制功效的发挥,党组织活动载体陈旧,社区党组织的活动缺乏吸引力。现在社区活动方式多数是靠走访、会议、联谊等,如何依靠更深层次的利益纽带、依靠共同利益驱动,还缺乏应有的措施。由社区物质基础薄弱,人财物不足,直接制约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作用发挥。一些加挂社区居委会牌子的村干部的思想观念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不大适应,经联社组织的定位尚需进一步明确。少数非公企业党组组织观念比较淡薄,非公企业组织生活不够正常。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党组织的工作开展有时还受企业经营活动的制约,党员组织关系难以到位,党员管理存在难度。

(三)由于历史上软硬件投入欠账太多,直接影响了社区工作积极性的发挥。目前社区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工作条件是“借屋躲雨”。基本的办公、服务用房都没有完全落实,我们凤凰街道15个社区,只有5个社区有办公用房,仅占三分之一,其余的都是租用或者时借用办公场所。社区居委会这种办公条件“借屋躲雨”的现状,主要原因是社区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较多。城市呈加速发展态势,凤凰作为城市建设的热点地区,寸土寸金的房地价格决定了仅靠街道、社区的自身力量,很难解决这一困难,市里虽然曾经出台过一些扶持政策,便落实不到位。除了办公场所外,居委会的工作经费也极度缺乏。居委会没有收费项目,社区服务项目多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差,一般居委会每年办公经费至少都在3000元以上,仅打字复印费就达1500元,除干部工资外,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经费和其它福利金全靠自筹或街道补贴。

2、工作人员是“身份不明”。照道理来讲,社区居委会是基层居民的自治组织,既未明确是机关事业单位,又不属于企业,决定了工作人员有特殊性,他们的养老统筹、退休审批等待遇难落实,我们一些已经退休的居委会干部,当初养老保险是按事业单位标准缴纳,退休后却工作标准发放,诸多后顾之忧的悬而未决直接影响了居委会干部的积极性。

三、几点建议:

(二)切实加强对社区建设的软硬件投放力度,逐步解决历史欠账,为进一步搞好社区工作夯实基础。

基层组织建设2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根本,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为关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我省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目标要求:按照“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努力使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网络化、教育管理科学化、工作制度规范化、活动开展经常化,进一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努力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和维护稳定的能力,真正成为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先锋模范;努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平时作用明显,关键时刻经得住考验,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坚强堡垒。

二、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1、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改进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健全“两推一选”(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完善组织调配、社会选聘、民主选举等方式。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积极推进基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村和社区党组织与自治组织成员依法按章交叉任职,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继续从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和社区任职,继续从普通高等学校选调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加强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2、加强教育培训。组织基层干部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成员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引导基层干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坚持和完善集体学习制度,上级党组织可向下级党组织学习内容,并派员进行辅导。对基层党组织领导成员进行任职培训和岗位培训,并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考学制度,把学习理论情况作为干部考察任用的重要内容。

3、改进管理考核。完善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责任制,明确工作标准和要求、完成时限,落实奖惩措施。建立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向党员和群众报告履行职责和执行重大决策情况制度。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研究制定基层干部考核评价办法。

4、强化激励监督。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健全村干部和社区工作者报酬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养老保险步伐,妥善解决任职时间较长、实绩比较突出的退职村干部生活保障问题。各级评比表彰先进要向基层倾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基层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完善民主评议、函询、诫勉等制度。认真开好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队伍建设

1、加强党员教育。坚持在党员中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突出抓好学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党员干事创业的本领。改进党员教育方法,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举行报告会和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党员集体学习。坚持和完善党员学习日、党员奉献日、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推进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安徽先锋网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在党员教育中的作用。建立党员述学制度,把学习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

2、严格党员管理。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费收缴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分析评议活动。党支部要结合每年一次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探索实行党内评议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党员分类管理,认真做好流动党员、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离退休职工中的党员、出国(境)党员、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自主择业干部党员的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党员信息管理网络。

3、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深入推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和流动党员“双向带动”等,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党员“爱心超市”和党员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坚持开展“为党旗添光彩、为崛起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听意见、办实事、解难题。做好关心党员工作。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党员、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生活困难的党员和老党员解决实际问题。

4、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方针,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退伍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工作,注意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妇女中发展党员,加强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完善和规范农村发展党员联名推荐制,试行预审和公示制,保证新党员质量。加强教育培养工作,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四、进一步改进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1、强化社会协调功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对基层政权、群众自治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增强党的基层组织通过启发教育、民主协商、示范引导的方式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和凝聚人心的作用,领导和支持基层单位搞好民主管理,支持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扰解难的作用,支持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2、实行科学民主决策。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完善重大问题决策规则和程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决策水平。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论证制度。作决策、办事情,要充分考虑基层承受能力,尊重基层和群众意愿,防止不切实际的要求。

3、发展党内民主。切实保障党员权利,坚持党内重大事项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营造党内平等讨论交流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实话。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实行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建立健全党的基层委员会定期向党员大会或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制度,探索基层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有效办法,建立代表提议的处理和回复机制,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4、做好服务群众工作。适应群众利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向,探索形成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村、企业或社区,机关干部联系贫困户和下岗职工等制度,完善乡村为民服务全程制、社区“爱心超市”等服务平台。

五、分类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1、改进党组织设置。本着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改进党组织设置。农村可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农头企业、农业示范基地等设置党组织。开展农村社区党建试点工作。城市可依托集贸市场、商业区街、居民楼院和行业协会等设置党组织。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要建立党组织,或依托驻地办事机构设立流动党员联络站。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党组织设置。加快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步伐。

2、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调整充实创建内容,改进评价体系,实行创建承诺制,增强创建效果。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形成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增加村集体收入的路子,夯实村党组织发挥作用、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围绕提高农村党员班干部技能化、农民组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途径和办法。

3、切实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国有(集体)独资和国有(集体)控股、持大股等多元投资主体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和办法,认真落实党组织领导成员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领导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要求。注重抓好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和停产、关闭、破产及困难企业党建工作,切实做到党的组织不散、党的工作不断、党员作用不减。

5、抓好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的建设。按照增强“两情”、改进“两风”的要求,充分发挥机关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解决部分机关下属单位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的问题。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促进师德校风建设,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探索高校党组织与中学党组织对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的衔接办法。加强科研院所、文化团体等事业单位党的建设。

六、切实加强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导

1、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党组)书记是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党委常委会每年要向全委会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各级党委常委和政府党员领导班干部要认真抓好基层党建联系点工作。要把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班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健全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2、认真落实工作保障。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市、县(市、区)委组织部要有三分之一的工作力量从事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每3年要安排基层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到县级以上党校培训一次,努力解决部分基层单位党务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将党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整合和共享各类社会资源,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必要的财力和物力,切实解决一些党的基层组织无活动场所和活动经费的问题。探索解决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领域党组织正常活动经费的保障办法。

基层组织建设3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提升民政为民服务水平,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加强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及省编办《关于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强我区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确立,给民政事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民政业务多元性、群众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决定了民政工作中心在基层,关键在队伍。基层民政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基层民政组织是否规范,直接决定服务是否到位、政策是否落实、群众是否满意。在民政事业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我区民政服务对象比重较大,加之民政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近年来民政职能不断增加,工作量不断加大,要求越来越高,基层民政组织建设与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基层民政工作任务更加艰巨,严重制约了我区民政事业的健康发展。强化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对于履行好民政工作职责更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二、基层民政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总体目标和具体标准

指导原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典型示范、整体推进、统筹兼顾、高点起步的建设思路,按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强化服务的推进原则,落实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突出特色,力求创新的建设措施,践行“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工作指责,提升全区基层民政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

总体目标:年内各乡镇办全面建立民政工作站;三年内全面达到规范化建设目标,即实现“三有四全”(即有适应工作需要的编制,有满足为人民服务需要的办公场所,有保证工作正常运转的经费来源;办公设施设备全,规章制度全、文档资料全、信息员队伍全)。

具体标准:

1、编制合理。按照2万人以下的乡镇、街道办应有2—3名在编专职人员,2万人以上乡镇、街道办应有3—5名在编专职人员。人员原则上从现有人员中调剂解决,根据任务需要,也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增配1—2名工作人员。黄堡镇、王家河镇、青年路街道办、红旗街道办、七一街道办、桃园街道办应配备在编专职人员3-5人;乡应配备在编专职人员2-3人。

2、场所独立。每个民政工作站应有不小于40平方米能满足方便群众办事的办公服务场所。

3、经费保障。民政工作站人员工资津贴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有效保障工作正常运转。

4、设施齐备。办公室应配备电脑、电话、传真机等必须的办公设备,有方便群众办事需要的服务设施。

5、制度完善。有完整明确的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有适应社情民意的服务措施和办事流程、有严格的内部行为规范,做到公开透明,有利群众监督。

6、资料完整。服务对象的资料详细真实并实现微机管理,符合档案管理的保密要求。

7、队伍齐全。调动发挥老干部、老党员、老工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离退休教师等关心民政工作的社会力量,建设一支能够及时反映群众呼声、实时监督政府行政职能、分布合理的村级(社区)民政工作信息员队伍,原则上每村(社区)设立一名,人口较多的村(社区)可设立2名。

三、有关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办事处要争取支持,切实把加强民政工作站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力度,加快建设进度;要主动协调编制、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从长远、服务大局的高度上形成共识,争取在人员、编制、经费方面给与支持,促进民政工作站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4

一、必须高度认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总书记曾指出:“整个党和国家工作最坚实的基础就在基层”。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指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最近几年的集中整顿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由此看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既是事关全局的、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又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目前,我国75%左右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是整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数量占全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总数的40%以上,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抓好了,就可以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目前,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一是没有认真整顿处于软弱涣散甚至瘫痪状态的村党支部;二是没有深入开展创建小康村先进党支部活动,没有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三是有些村班子存在年龄老化,村后备干部匮乏等现象;四是有些偏远村领导班子市场意识淡薄,再加上财力不足,难以发展村经济;五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出国、上外地打工的党员、村民日益增多。所有这些都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树立起常抓不懈的思想。

二、必须始终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总体原则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是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物质基础。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制定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是我们党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方针。从当前我市农村的实际情况看,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两个文明的共同进步,这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中心。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都必须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践证明,经济建设是中心,但离不开农村基层组织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搞好农村经济工作的保证,但又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既不能孤立地就基层组织建设抓基层组织建设,忽视或放松经济建设,也不能就经济抓经济,忽视或放松基层组织建设。正确的态度应是“两手抓,两手硬”。

三、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

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是我们党对各级党委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办法,也是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在新时期保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是继续落实好市委农村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党委都负有重要责任。在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由于市委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当作根本、当作关键,当作重要的基础工作,用相当大的精力去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村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1)继续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市委正确处理了发展农村经济与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系,坚决克服“一手软、一手硬”,甚至党不管党、党委不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现象,真正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作为头等大事,放到突出位置,抓实抓好。(2)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是发挥市委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主体作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委站在全局的高度,正确行使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组织协调职能,以保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3)坚持分类指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市委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不仅认真制定工作规划,紧紧抓住那些影响全局、事关长远的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矛盾和突出问题,而且做好分类指导,及时抓住并解决那些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特殊矛盾和具体问题。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一乡一方,一村一策,在创造性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是继续落实好乡镇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包括乡、村两级,重点在村。乡镇党委负有双重责任,既要抓自身建设,又要抓村级组织建设,乡镇党委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环节作用,负有直接责任。因此,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我市把着力点放在乡镇党委,注意发挥乡镇党委的“龙头”作用。(1)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建设,选配好党委书记,优化班子的整体结构,从组织上增强乡镇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动性。(2)加强乡镇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从思想上增强乡镇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自觉性。(3)市委及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乡镇党委的各项工作,并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从工作上增强乡镇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造性。

三是继续实行领导联系部门包保、干部驻点工作制度。几年来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践证明,实行领导联系、部门包保扶持、下派干部驻点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在今后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这种有效的形式应继续坚持下去,逐步形成全方位、多角度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格局。

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每年我市都集中一段时间,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帮助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熟练掌握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

二是抓好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村级领导班子后继乏人,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抓紧解决。因此,我市着眼于村级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要求各乡镇党委和村支部及早发现苗子,重点加以培养。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科技致富示范户以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党员纳入视野,加以培养,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在培养选拔村干部工作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那些认真贯彻党的农村政策,办事公道正派,党员和群众拥护,有能力带领群众在市场经济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党员选拔上来。

三是推动农村基层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在农村基层干部中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帮助和引导他们深刻认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自觉摆正同群众的关系,认真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诚心诚意为农民群众谋利益,坚决反对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和不关心群众疾苦、简单粗暴地对待群众、甚至损害群众正当权益等现象。

五、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保障机制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责任制得以全面落实的关键所在。保障机制必须做到科学、实际、有操作性。

35 1955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