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服中心工作总结范文最新5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农服中心工作总结范文最新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农服中心工作总结【第一篇】
2018年南大街社区卫生服务站,进一步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努力构建符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要求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持续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富有成效地开展各项任务。现将2018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内功、完善管理。
我站对照社区服务站考核标准完善职能。实现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并以服务社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为核心,强化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建立有效的`全成本核算体系,切实降低服务成本、医疗成本,减少各种开支,减轻社区居民的经济负担。
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为目标,以考核记录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状况为内容,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态度、优化医疗环境为重点,强化教育,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严肃纪律,树立行业新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逐步完善服务功能。
(一)面向社区群众做好门诊诊疗、咨询、教育工作。
我站以社区居民为中心,医务人员对来站的病人主动热情、亲切关怀,不仅仅为病人解除痛患,还要做好解释工作,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预防疾病的发生。全年门诊接诊2710人次、输液注射550人次、咨询2450、免费测血压3340人次、化验检查148人次、门诊换药30人。
(二)按要求做好辖区特殊人群和慢病管理工作。
今年、我社区在原有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为每家每户建立电子档案,对每个慢病患者和特殊人群进行精确管理。全年管理健康档案3354户,8136人、上电子档案7938人。其中,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1070人,管理孕妇5人、慢病管理高血压709人、糖尿病247人、冠心病130人、脑卒中46人、肿瘤19人、精神病6人、慢支10人。
(三)切实做好社区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预防工作。
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和突发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全年我社区管理0-7岁儿童377人,建儿童健康155人,为246名儿童健康体检,为辖区儿童和辖区内两所学校及两所幼儿园儿童接种疫苗5120人次。
总之,我们在2011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人员结构比例不合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设施简陋,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等。
农服中心工作总结【第二篇】
“过去,我们只能依靠经验来种田,现在有了气象部门‘高精尖’的科技指导,发展成产业化种植,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升了产量。”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伟民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有裕对农业气象服务赞不绝口。
陈有裕口中的“高精尖”科技,正是自治区气象局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核心研究成果,即“基于3s技术的省市县水稻冷害热害精细化监测预测预警技术与系统”服务平台。这一平台可突破传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每县一站、精度偏低、针对性弱的局限,针对种植区和关键生育期制作水稻冷害热害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等产品,以及基于格点预报的水稻春耕春播气象适宜度等产品。
“数字化”改革的浪潮,奔涌在田间。今年,浙江省气象局开发的“天气罗盘”气象应用融入全省多地农业数字化场景。在“浙北粮仓”嘉兴,全市种粮大户和新型农业主体只要打开“种粮宝”“微嘉园”“浙农服”等农业服务app,便能基于位置实时获取气象监测数据。在福建,气象与农业农村部门共建水稻制种气象服务保障平台,实现建宁县水稻制种自动气象观测报警和短信自动分发。
5月初,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提前开犁播种的玉米秧苗破土而出,郁郁葱葱,点缀着肥沃的黑土地。
铁岭位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首——“东北玉米带”,是保障全省粮食稳产增收的稳压器。今年,铁岭市气象局与市农业农村局共同成立黄金玉米带气象服务中心,发布精细到乡镇的玉米适宜播种期、最佳播种期、最迟播种期等预报,指导农户有序备耕,争取播在佳期。
“根据玉米气象服务专报,我们早在4月8日就提前开犁播种了,一早躲三灾,现在苗出得这么好,今年这头开得好!”昌图县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长李中华说。
在黑龙江省海伦市东林乡玉泉村,种粮大户尹铁柱听到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会深入田间调查土壤墒情后,特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等候。由于地势低洼,他去年种的120亩水稻产量并不好。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根据今年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的趋势,结合积温情况,建议他将水田变旱田,改种大豆。“你们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尹铁柱说。
针对黑龙江省今年“稳粮扩豆”的目标,省气象局超前谋划,重新划分六条积温带,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划分全省优质大豆品种种植区,建立科学的大豆种植和轮作模式,指导农民及时调整种植结构,避免越区种植。
小麦抽穗期降水频繁,田间通风透光差,为病虫害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对此,安徽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与省农业农村厅植保总站联合发布多期小麦赤霉病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产品,提醒各地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补喷药剂防治病虫害。安徽省植保总站站长袁松表示,在气象风险等级预报的基础上实施分区精准防控,防治效果大大提高。
农服中心工作总结【第三篇】
气象为农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工作的明确要求,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迫切需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通知》(镇政办发58号文),为贯彻落实市政府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市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特编制市气象为农服务实施方案。
一、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监测网。
1、完善气象灾害观测系统。
新建、改建代表乡镇的区域自动站41个,其中新建19个,改建22个,实现气象灾害监测覆盖全部乡镇。新建、改建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和中小河流流域加密观测自动气象站34个,其中新建12个,改建22个,形成能有效监测短时强降水等气象灾害的监测站网系统。
2、建设新型农业气象观测网络。
在全市完成20个气象为农服务示范镇建设;在全市省级和市级农业现代示范园区建设特色农业小气候观测站、实景监测站和监测调控一体化的物联网观测系统;在主要作物地段建设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购置叶面积仪、冠层分析仪等分析设备,建设新型农业气象监测网络。升级改造市农业气象试验站,推动农业气象示范基地建设。
二、建立健全农村气象信息发布网络。
1、优化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农村气象信息。
建设农村有线广播农网信息与农业气象实时播发系统,升级改造气象警报发射系统,在农业生产基地、重点村及单位安装信息接收机;在2/3以上的村建设气象预警大喇叭,全市电子显示屏乡镇覆盖率达100%;与电视、广播和手机短信运营商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与电视、广播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即时插播制度。
采取多站合一方式,推进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在全市所有乡镇、20%的行政村建成气象信息站。
把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纳入当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年内组织2-3次的科普宣传活动,在农村(社区)、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区发放两卡,每个县创建1个中小学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1个气象科普示范村。与组织部门合作,至少开展1次乡镇干部气象防灾减灾培训。
4、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
将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成员、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和气象协理员、农村中小学校校长、气象信息员纳入免费气象信息手机短信用户,建立县、乡、村各级气象灾害防御人员动态库;推动建立县、镇、乡、村信息传递机制,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协理员通过手机、固定电话、对讲机通知村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和气象信息员,通过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等方式向居民广播气象预警信息。
三、建立健全粮食增产保障系统。
1、与农业部门共建调查和会商制度。
与农业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农情、灾情、墒情联合调查制度和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会商制度。
2、加强高产增效创建气象服务示范点建设。
开发有针对性服务产品,向万亩示范片建设县提供气象服务,优化气象服务,促进粮食增产。
3、组建专家联盟,开通“直通车”服务。
联合农业部门,建立特色农业专家联盟,定期会商,提供专业建议,定期和在关键农时深入田间,到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开展直通车式气象服务开展农业气象“直通车”服务。
各辖市区要针对当地特色农业的具体情况,确定一个种植或养殖品种,制订特色作物农业气象服务周年服务方案、指标、标准和规范,规范服务产品用语、格式和内容;建设小气候观测站,完成特色农业气候区划以及特色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各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制作发布产量预报、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预报等服务产品。
五、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
建设市丘陵山区人工影响天气实验基地。各辖市区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设,购置或更新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发射设备和专用运输车辆,完成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基地建设。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充分发挥人工增雨在防御干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增产等方面的作用。
六、强化政府主导、加强部门合作。
1、各辖市区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政策和经费的支持,推动地方政府出台文件,将“两个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规划,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纳入对地方政府的目标考核中。
2、利用民政、农业部门已有资源,开展合作,共建为农服务网站和气象信息服务站。
3、与相关部门共建信息员队伍、联合开展科普宣传。
1)与民政共建共享灾害信息员队伍;
3)开展气象信息员轮训工作;
4)联合外部门开展科普宣传工作。
七、深化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推动政府发文成立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机构和人工影响天气组织领导机构,乡镇明确1名负责人分管并配备兼职气象协理员,基层单位明确1名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和气象信息员,强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
建设气象为农服务平台,建立基于农业气象观测预报资料库,现代农业气象多元化业务产品库、农村社会经济背景信息数据库、农业气象灾情数据库等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综合数据库,能够对农业气象各种业务产品和信息进行加工、集成制作和发布的为农服务制作平台和实现气象监测数据资料及全方位多种类服务产品实时共享,为涉农人员提供科普交流平台的气象为农服务网站。
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进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工作,引导参保农户科学防灾,减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4、推进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
各辖市区要积极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当地的气象灾害数据库,完成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做好气象灾害应急认证准备工作。
各辖市、区气象局,市局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通知》精神,根据市及各辖市、区工作实际,市局制定了20气象为农服务方案,现予下发,请各单位结合文件要求,及时向地方政府做好汇报,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确保圆满完成年全市气象为农服务的各项工作任务。
农服中心工作总结【第四篇】
1、卫生工作,办公室值班都要认真完成。
2、每日做好电话接待工作,登记每位来访客户的信息,并做好预约系统。
3、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在车辆预检外观警惕性,做好预检、问诊登记,服务接待中要保持持久的工作热情,准确无误的反应客户反应问题,配合好车间的维修工作展开并及时通知客户维修进度,最后在交车环节,检查报修项目的完成,及时通知客户提车。
5、每日自己给自己做个工作总结,回想一下每天的工作是否有没做好的。是否需要改正。
农服中心工作总结【第五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xx县气象局全体职工向前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现将xx县气象预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完善组织体系。
县级人民政府面对重大气象灾害,森林火灾、污染突发性事件人工增雨等都成立了相应的应急组织,气象局为成员单位,明确相应的职责。县气象局根据分工建立了气象应急组织体系,如重大气象灾害预警防御,重大森林火灾、污染突发性事件人工增雨应急领导小组,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业务人员为成员,分工与职责明确。
(二)制定应急预案体系。
我县大部分县气象局制定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重大森林火灾、污染突发性事件人工增雨作业应急预案。预案包括了工作原则、预防预警机制、应急预案启动与响应、流程和组织、实施作业保障奖励与责任追究等内容。
(三)完善应急服务体系和服务流程。
1、重大气象灾害预警。
——服务方式:电话、传真、书面报告和口头汇报、电视媒体、手机短信等。
——服务对象:县委、县政府、县委办、县政府办、防汛抗旱指挥部、县农办、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电视台、各有关服务单位。
局领导汇报,在降水集中时段逐小时收集雨量并上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局领导随时向县委、县政府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汇报灾害性天气最新动态;灾情调查人员及时深入受灾地区,收集上报气象灾情。应急响应结束后,气象局积极配合做好灾害评估、应急服务总结和灾后重建气象服务等工作。
1、重大森林火灾、污染突发事件人工增雨。
——服务方式:电话、传真、书面报告和口头汇报、电视媒体、手机短信等。
——服务对象:县委、县政府、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农办、森林防火指挥部、电视台、各有关服务单位。
——服务流程:按照县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和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的部署和要求,县气象局启动县人工增雨作业应急预案后,县气象局局长做出相应的工作部署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县委、县政府、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及市气象局应对重大森林火灾、污染突发事件人工增雨作业指挥中心,同时与新闻媒体衔接,预报人员到位,全程跟踪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做好当地实时监测、加密观测、跟踪服务。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作业现场,做好相关的作业准备、现场气象监测服务等工作。县气象局及时向社会公布重大森林火灾或污染突发事件所在地域天气监测、预警、人工增雨应急作业等信息。应急响应结束后,县气象局配合做好应急工作总结。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气象应急管理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气象应急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相应的业务、保障流程需进一步完善,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的应急响应能力还亟待提高;二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之间的应急协作联动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三是气象应急硬件系统及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亟待加强。
(一)围绕“一案三制”,进一步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体系,做好与上级气象局、县政府以及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
(二)基本形成县内气象应急联动机制。
充分发挥业务实时性和信息化技术优势,构建以基层应急管理单元为重点,以多灾种综合、多机构联合、分阶段响应的早期预警系统为平台的气象应急处置机制,基本形成多部门合作的气象应急处置机制。
(三)坚持关口前移,做好风险隐患的普查排查工作。
按照县政府应急办的要求,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全面准确掌握xx县主要气象灾害的种类、分布情况,为日常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依据。
(四)大力开发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加快综合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