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编课程报告(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创编课程报告(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创编课程报告【第一篇】
第一段:介绍主题,概括课程内容和目的(100字)。
儿歌创编课程是一门非常有趣和实用的课程,旨在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在这门课程中,孩子们将学习如何编写自己的儿歌,并通过演唱和表演将自己的创作展现给他人。这个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二段: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200字)。
在儿歌创编课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和表达能力。首先,教师会带领孩子们一起聆听不同类型的儿歌,以帮助他们了解儿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然后,教师会引导孩子们通过编写自己的歌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给予孩子们充分的鼓励和帮助,以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三段:体会与成果(300字)。
通过参与儿歌创编课程,我体会到了音乐对于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性。首先,这个课程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创作儿歌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自己独特的艺术才能。其次,这个课程促进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编写和表演儿歌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相互合作,协商和沟通,培养自己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最后,儿歌创编课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演唱和表演将自己的创作展现给他人,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第四段:课程的意义与拓展(300字)。
儿歌创编课程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培养了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通过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创作儿歌的技巧,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同时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其次,它提升了孩子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通过编写和演唱自己的儿歌,孩子们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最后,这个课程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儿歌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它能够培养孩子们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创新能力。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200字)。
通过参与儿歌创编课程,我深刻体会到音乐对于孩子们整个成长过程的重要性。音乐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今后,我将积极应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在自己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创作和表达。同时,我也期待这门课程能够在更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中推广,让更多的孩子们能够受益于这门有趣和实用的课程。
创编课程报告【第二篇】
xx年秋季我县启动新课程以来,积极准备,认真实施,为新课程实验推广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但在农村地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遇到很多的困难,如教师专业素质整体水平相对不高,教师年龄老化,师资严重缺失,教材内容偏多,农村学生学习吃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也必定是一项渐进的工程。在农村地区,如何立足于农村教育的现状,找准通过推进课改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最近生长点,而非好高骛远,是我们推进课改必须思考的。
为此,我县小语学科确定了以“调研”为途径,深入一线,重心下移,发现问题,了解教师需求,依靠“研训”为载体去激活和催生教师专业成长,以“阅读”奠定基础,追求广大语文教师“快乐教学、幸福生活”为目标。
2010年,我县小语紧紧围绕全局教育教学宗旨,努力践行教学研究、引领、服务的职责,开展了一些工作,收获了一些成效。
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小学语文教学的症结在哪里?尤其是村完小一级的课改现状如何?都是必须关注的。因此,我县教育局非常重视课改推进中的调研工作和课改质量分析工作。通过集体调研、学科调研,协助市教研室开展课改调研等,教育局多次组织课改调研工作。同时,加强了以学科为主的课改推进实际情况分析。总的说来,通过调研证实,课改给农村教育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变化,特别表现在对教师专业素质的促进和课堂教学实践改革上。同时,课改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我县2010年4月开展的一次以农村学校为主,面向150名一线教师、200名小学生的课改调研为例,其中部分结果如下:
1、在关于对本次课程改革的态度上,仅有5人选择了不支持或无动于衷,但是其中只有2人选择了对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不认同”。在对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和方式的态度上,共有97位(%)教师选择了“通过创设一定的条件可以实现”,有8位教师选择了“过于理想,难以实现”。
2、关于对课程和教材的认识,有35人(%)认为现在的课程设置有不合理的地方,新课程教学中课堂容量较大,现有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并建议能够增加一些学科的课时。教师们普遍认为“新教材比旧教材要求高了,难度大了”。
3、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的调查。教师在备课时使用的参考资料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生练习册、教参、教材,只有23人同时选择了课程标准,仅占%。
4、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况的调查。在学习习惯上,22人(%)表示在教师上课前“每次都有预习”,58人(%)表示“有时预习”;而在课堂上“经常”主动向老师提问的学生只有17人,“没有提过”的达到42人,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偶尔”向老师提问。87人(%)反映,教师每天布置的作业“1小时之内”就能完成,45人(%)表示需要“1—2小时”才能完成,仅有个别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2—3小时)。
2010年秋,县教研室教研员针对各个学科的教学开展情况开展系统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其中小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一)、重读写、轻听说。
1、学校硬件上就没有配备听力设备;
2、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范读很少,完小教师更是难以听见教师读书的声音;
3、满堂灌还是大量存在,尤其是高年级,说的训练在弱化,以致课堂只剩教师的声音。
(二)是重课内,轻课外。
1、语文教师没有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和检查;
2农村阅读环境恶略;
3、课业负担重,阅读时间少;
4、教师缺失阅读理念。
(三)、重技巧、轻训练。
1、重课文的讲读,轻活动课的开展;
2、作文教学评价及检测流于形式,走入“盲区”。
教师课堂教学暴露的问题,更是引人深思:
1、教学目标空泛,问题设计应接不暇;
2、教学内容边缘化,语文课变味;
3、教材处理浮躁化,依靠网上下载,无度拓展;
4、合作学习过大,为合作而合作;
5、滥用多媒体,课件成为记事本、备课本,冷落文本;
6、板书设计无脉络,无主干;
7、问题设计简单化,思维含量低;
8、作业设计随意化;
9、教师评价简单化,没有指向性。
这些问题是与课改初衷严重违背的。但我们收获了问题,有问题才能有发展,问题是基石,它让我们找到了今后努力的航标。
课改行程的艰难,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学应该深深扎进阅读的土壤里。为此,我县将2010年定为“师生阅读年”,着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目标明确,推动有力,措施具体有效,活动开展,成效日益显现,影响不断扩大。一路行走,一路收获。
(一)、全面启动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为了贯彻落实“行动与研究”教育教学研讨会精神,营造“书香校园”和全员读书的良好氛围,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高中阶段阅读总量150万字以上的要求,帮助师生形成扎实的人文素养、丰厚的文化积淀。教体局制定并下发了《万安县师生阅读指导意见》,方案确立了全县师生阅读的四项工作目标:
1、在全县掀起阅读热潮,并继续致力于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师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2、转变思想观念,拓宽课程视野,探索师生阅读的有效路径。
3、在广泛阅读的同时,倡导教师精读专业书籍与经典书籍,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学生浓厚持久的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4、不断强化师生阅读教育,让学生在读书中丰富知识、提升人格,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并提出建立组织、营造氛围、树立榜样、搭建平台、抓好图书馆建设、加快校园网建设、推荐阅读书目、举办读书节、成立读书组织、强化阅读指导、建立激励机制”等工作措施。我县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由此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二)、举办读书报告会。为了让教师开阔眼界,拓展视野,提升思想,提升品味。4月上旬,特邀江西省特级教师、原吉安市教研室主任刘武德老师作了题为《师生共读师生同乐》的报告。在长达二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刘老师站在生命成长的高度,高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读书走向、诵读经典、读写结合、与思考同行等多角度、多层次阐述了读书方法、读书内容,从容讲来,思考深刻,举例丰富,分析入理,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使大家对教师为什么要读书、如何读书、应该读哪些书,有了新的`、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三)、成功举办万安县“新华杯”师生读书知识竞赛。为了倡导“阅读丰富人生,读书使人智慧,建设书香校园”的理念,引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5月28日——29日成功举办万安县“新华杯”师生读书知识竞赛。旨在通过读书知识竞赛,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与文明对话,与经典对话,让广大师生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学校初赛和县决赛。5月20日以前各校以读书为媒,建立“学习共同体”,紧紧围绕全县的总体实施方案,都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师生读书计划。一个个主题鲜明的读书活动,不但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唤发了师生的读书激情,把全县的读书活动演绎得多姿多彩。县赛时,经过笔试角逐,实小、芙小、枧小、窑小、韶小和桂小代表队进入决赛。决赛采用口头答题形式,挑战“四关”,即“别无选择”、“舍我其谁”、“信心百倍”和“勇担风险”。在表彰仪式上教体局局长郭白云对此次读书竞赛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继续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引导师生爱读书;二是要创造良好条件,保证师生有书读;三是要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四)、让“经典”走进师生心灵。
每天早晨,各校都安排“读书时间”;坚持进行“聆听名段,欣赏名作”的感悟经典历程:聆听中外名曲、古今诗文、经典故事、这些经典之作经日积月累,给予了学生文化营养,浸润了传统道德思想,丰盈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实验小学和桂江小学制定了《2010年师生共读经典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学校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低年级学生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为主,中高年级学生及教师以《论语》为主。通过经典背诵竞赛、个人考核过关的检测学生诵读成绩。现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共有2456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教师以背《论语》为主,平时以自学为主,利用例会时间进行抽测或集体测试(集体测试以写为主)。从校长到同志,从后勤到一线,只要是实验小学的老师人人都要参与。现在学校已检查完《论语》的第一、二章。诵读《论语》已作为本年度教师基本功主要内容之一,年终必须过关。
2010年4月23日和6月16日的《井冈山报》两期刊登了实验小学“师生共读经典”活动的报道。
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研训结合,突出主题,攻破难点是我县小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的宗旨。我们认为,教师素质的提高依靠“竞赛+培训+阅读”。竞赛是锤炼,培训是提高,阅读是养分。并且形式要创新。我县在走“主题式教研”发展之路方面作了努力:
各校从问题入手,寻找教研突破口。以学科教研组为平台,开展了大量“主题式”教研活动,活动程序为:“发现问题—确定主题—行动跟进—实践探索—揭示问题—寻找对策”。建立一种“包容、共生”的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科教研组建设,从而达成开放性评价和互助式教研。
为了搭建平台,促进更多语文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县教研室09年相继召开了“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优质课竞赛暨观摩研讨会”、“小学语文合作教学竞赛”、“小学语文教师光盘教学(模式一)优质课竞赛暨观摩研讨会”等主题教研活动。面对的对象有中青年教师和50岁以上的老教师,实现了老、中、青共参与、共提高的目标。其中涉及的主题研讨内容有: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三年级的片段作文教学、四年级的古诗词教学和五、六的阅读教学(分精读和略读)。让参会人员带着问题来,满怀信心回。活动主要采取竞赛、培训、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说课、上课、评课竞赛——专题讲座——观摩优质录像课——研讨交流——总结(论文、案例评比)。以此平台,营造平等民主的教研氛围,坚持了问题从教师中来,坚持了在教学中研究,坚持以研究促教师发展。我们没有响亮的口号,靠着朴实、扎实的实干,靠着教师“把自己摆进去”的真正参与,促进教师成长的真实变化和课堂的真实变化。
“课堂是我们教师的根,教研员永远不能脱离教学一线,要永远保持教师的身份。”这句话我们铭记于心,根植于课堂。
1、送课下乡。为发挥学科教研员、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县每个学期都会组织小语学科送教下乡。这一活动为广大乡镇教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示范课例。
2、教学实践周。为了引领乡镇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我县经常组织教研员到乡镇学校开展教学实践周活动。活动内容有两方面:
(一)是每个教研员到校后接一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
(二)是教研员站在理论前沿,贴近改革实践,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方面作专题讲座。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的零距离接触,不仅提升了教研员自身的教学素能,而且加快了乡镇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反思与展望:
根据课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县在今后课改中工作将适时调整工作策略,着力加强以下几项工作,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课改在我县的常态化推进。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为此,我们将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让更多有教育思想、有反思精神、有理想激情的优秀教师聚集在一起,探讨切磋,互助共进。让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和行走的姿态。
1、开展研课活动。当前,我县课堂教学出现了新流弊,课堂好看但教学空泛了,教学空间大但学科本体弱化了,以致学生忙碌了,学习成本提高了,综合素养却降低了。为此,寻求解决问题的方略,一切理解从“读”出发,一切深度思考从“挖掘”教材开始。
2、召开光盘教学研讨会。为实现资源共享,为村小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搭建一座桥梁。
3、召开六年级复习研讨会。通过研讨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深入挖掘传统教学中的宝贵经验以活动为载体加以推广,引导广大教师聚焦课堂,研究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我县不乏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这些优秀的教学经验,总结、推广、应用优秀教师教学经验,本身也是课改工作所关注和推崇的,是课改工作的一部分,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培训工作。将举行“小学语文名优教师教学经验研讨会”通过展板、执教示范课、作专题报告、同事介绍、教研员点评、对话、研讨等全方位地展示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多年形成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
问题即课题。“以科研促课改”是许多地区的共同做法,也是我们的当然选择。在我县全面推进课改之际,我们将力求通过“重点课题牵动一般课题的研究,微型课题丰富重点课题研究”的办法,做到理念实、思路清、方法活、形式新。
创编课程报告【第三篇】
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职责,坚持依法治校,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着力从教师的整体素质、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设施的配备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协调、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现汇报如下:
xx小学位于xx,辐射5个自然村,现有12个教学班,440名学生,20名教职工。学校占地面积10321㎡,生均用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操场面积㎡,生均㎡;实验室一个,面积44㎡,符合省定标准;仪器室面积87㎡,教学仪器设备万元,生均839万元;探究实验室一个,符合省定标准。学校计算机58台,每百名学生台;图书11180册,生均图书册;学校专任教师20名,生师比22:1;专科以上学历教师18人,中师学历教师2人,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90%,达到省定标准;适龄学生全部入学并在校学习,在校生巩固率100%.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20人,大专以上学历18人,中师学历2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正副校长各一名,均参加了岗位培训,均取得了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100%。教师全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省远程培训,通过网络平台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不断深化师德行风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均衡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积极促进学校之间师资的相对稳定和均衡。
谐社会”为主题的征文和演讲活动;再次,根据市教育体育局的相关文件规定,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坚决制止向学生摊派教辅资料并从中捞取回扣、有偿家教、“第二职业”等教育歪风,从而还教育一片净土,树立了我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此外,我们在评优评先、评聘晋级中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将师德水平作为评价其工作思想和工作业绩的首要条件。通过长期深入的师德建设,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关爱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为己任,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2、促进教师专业化均衡发展。表现为: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加强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理论的学习教育,力求使每位教师都能尽快地理解新课标、领会新教材,掌握新教法,适应新课程改革新形势的需要。同时,我们着力推行教师成长和专业提升计划,在注重培养骨干教师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每个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力度。给每个青年教师分析定位,定向培养,为青年教师外出学习、课题研究提供优先权。通过老带新、传帮带、拜师结队等形式,使每位青年教师都能尽快地跨越教育教学上的种种障碍,逐步胜任自己的工作,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
(2)强化教学过程常规管理,增强质量意识。我们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对国家要求开设的课程做到“开齐、上足、上好”,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通过巡课、听课的方式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在教学管理中,我们注重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等教学环节进行督促检查,使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很好的质量保证。
(3)搭建教研平台,让教师在历练中逐步成长。通过参加学区举办专题讲座、理论学习、观看优秀课堂教学实录谈体会,开展随堂听课、评优课活动,以及组织公开课、讨论课、观摩课、集体备课、经验交流会等,引导广大教师狠抓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打造规范课、特色课、精品课。并且,通过举行课堂教学评比,论文、优秀案例评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基本功锻炼,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使一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教育的均衡化发展,除了教师整体素质的均衡化,还应包括学生素养的均衡化乃至整个校园文化氛围的均衡化。为此,我校以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目标,以升旗仪式、少先队活动为宗旨,以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弘扬社会主旋律,丰富和活跃校园德育氛围。
1、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题。我校先后举办多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如国旗下讲话,请北京感恩宣讲团王跃老师宣讲,板报、手抄报展等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民族情感和集体主义观念,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2、融德育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努力创建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文化熏陶。我们认真设计了学校楼道文化:门厅东侧是孔子的“九思”: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希望全体师生从视听感官、神态表情、言谈举止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校一楼东侧是礼仪教育图片,引导学生从小讲礼仪,懂礼貌;西侧是安全教育图片,使学生有安全意识,知道险情发生时的一些自救常识;二楼是感恩教育图片和孝道教育图片,使学生懂得感恩,知道孝敬长辈;三楼是立志教育图片和诚信教育图片,教育学生从小立志,诚信做人。
上级财政部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能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两免”和贫困生补助费全部落实到位。贫困生每生500元补助款全部发放到学生家长手中。国家共投入760多万元用于新建校舍,添置内部设施,使我校的硬件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
1、教学设施:学校舍建筑面积共计平方米,生均平方米,彻底消除土木结构校舍,无d级危房;有围墙、大门、旗台、旗杆、花园,且布局合理规范。
2、图书仪器设备:设有图书室和阅览室,藏书分类比例达到规定标准。共有学生图书11180册,生均册。学校仪器配备均达到标准。
3、体、音、美、卫及电教设备:体、音、美、卫及电教器材配备符合标准。
创编课程报告【第四篇】
儿歌是儿童学习语言、培养音乐感受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市场上的儿歌作品繁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为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音乐天赋,我们参加了一门关于儿歌创编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我们通过学习儿歌的构成和创作技巧,亲身体验了创编儿歌的过程,并且深深感悟到了儿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与启发。在此,我将分享一下我在这门课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学习儿歌创编的过程让我对儿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课程中,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儿歌的构成和特点,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运用简单明快的音乐节奏和朗朗上口的歌词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通过分析一些经典儿歌的例子,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押韵、改编经典曲目以及创作新的儿歌。学习这些技巧让我对儿歌的制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有信心去创作属于自己的儿歌作品。
其次,参与儿歌创编的过程让我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和挑战。在课程中,我们亲手动笔,通过选取一个主题、构思歌词和旋律,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儿歌作品。创作儿歌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要保证歌词的逻辑通顺、旋律的易唱性。然而,当我们一首首自己作品完成并演唱出来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每当看到孩子们用心聆听我们的儿歌并跟随着唱,我感到自豪和满足,这也激发了我更多地去创作和尝试。
再次,儿歌创编课程使我体会到儿歌对孩子们的重要性。儿歌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学习语言和培养音乐感受力,更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创编自己的儿歌,孩子们可以运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想象力,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儿歌也能够帮助孩子们记忆知识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儿歌往往有简单明了的歌词和朗朗上口的旋律,孩子们能够更轻松地记忆和理解。因此,儿歌创编课程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儿歌创编课程也让我认识到了儿歌创作的责任和使命。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需要接触到优质的儿歌作品,得到良好的音乐启蒙。作为儿歌创作者,我们应该秉持着对孩子们的善意和责任感,创作出有益于孩子们的儿歌作品。儿歌不仅要注重音乐性,更要注重歌词的教育性和积极性,要传递正能量和正确价值观。我们应该致力于创作那些激发孩子们情感、启发他们思维、帮助他们成长的优质儿歌。
总而言之,参加儿歌创编课程是我一次难忘的经历。通过学习儿歌的构成和特点,亲身体验儿歌创作的过程,我对儿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充分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和挑战。儿歌对孩子们的重要性也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我意识到了作为儿歌创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创作出更多优质、有教育价值的儿歌作品,为孩子们带去更多的乐趣与启发。
创编课程报告【第五篇】
课题自立项以来,课题组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为课题研究过程给予了人力物力方面极大的支持,同时借20xx年“全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观摩研讨会”的春风,使课题组成员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设,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落实的重要前提,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条件。两年来,我校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需求选取学习课题,按照社会实践类和学科综合类两大类型,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人与文化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四条线索,利用环境教育资源、生活教育资源、科技、文化教育资源、品德教育资源选择和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已初步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教材。
一是开发环境教育资源。为使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环境,自觉自主地保护环境,我们组织开展环境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临近学校的清秀园、银河广场、北苑社区等作为环境教育基地,通过组织观察、进行采访、专题研究、参与植树造林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环境与生活、与社会、与人类的紧密联系,获取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是开发生活教育资源。“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我们努力挖掘生活教育资源,让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利用周末寻找一个岗位,参与一项工作,体验一种生活,学习一项技能,得到一种感悟。引领学生走进家庭学当家,走上岗位学技能,走进社区学服务,让学生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劳动体验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
三是开发科技教育资源。我们通过建立科技阅读小组、科技试验小组、科技制作小组,通过图书阅读、上网查询、调查访问、实验研究、创新制作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向学生打开科技的大门,让他们接受科技新信息、了解科技新成果、认识科技新发展、参与科技新发明等,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了解科学技术、探究科学技术、运用科学技术,从中体验发明创造的乐趣,培养科学思维的方法。
四是开发文化教育资源。临近学校的市图书馆、学校的图书室、班级的图书角,都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源。为此,我们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的综合实践系列活动,以坚持多年的“读书月”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去了解、去接触、去感受、去开启中华文化宝库,了解中华历史,认识中华名人,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充实人文内涵,增加文化含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
五是开发品德教育资源。我们把青镇烈士陵园、青铜峡市第一敬老院及公安局道德教育基地等作为品德教育综合实践基地,通过参观、访问、服务等形式开展系列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但让学生感受英雄、了解英雄、学习英雄,尊敬老人,而且使学生从反面人物的身上全面了解生活,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信念,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是开发学校资源。我校一贯以来,重视艺术教育特色管理,开展以书法、绘画、剪纸、舞蹈、合唱、器乐演奏、赏诗配画、手抄小报、动画制作、电脑绘画、图书阅读等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从基础抓起,加强培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氛围。
因我校于20xx年12月被列入校安工程建设项目学校,20xx年元月中旬就迁入原二小旧教学楼,由于教学功能室、活动区域严重受限,课题研究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尤其第二阶段的方法指导课、实验课数量上不能得到保障,随即调整了研究内容,重点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初步编写了6本教材。原定计划的各类研究课只能在本月12日迁回新学校后实施,学校专门为本学科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室,更为课题后期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针对编写的教材内容,继续上实验研究课,进一步修改教材,争取结题时呈现实物,同步做好课题实施策略、模式的总结,撰写结题报告,汇编研究成果。
创编课程报告【第六篇】
1、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市、县文件精神的要求,开齐开全了全部义务教育课程,学校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课程教学计划,小学一至六年级每周30课时(含综合实践和地方课程),初中七至九年级每周34课时(含综合实践和地方课程),没有增减任何一门课程。音体美任课教师,严格按规定的课时上课,综合实践和地方课程要求专、兼任教师一律实行教案、学案、学生学习笔记三统一,校长室、教导处时常下班级、开座谈、查常规,督促教师对课程的执行情况,保证了学生较好的学习效果。
1、各年级艺体信息劳技课得到有效加强。我校为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彻底改变传统的应试观念,对所有艺体信息教师进行了听评课活动,在广泛研讨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集体、个人艺体信息竞赛活动,促进和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内外,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健康知识;丰富了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了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信息、劳技课上,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根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各年级分别开设了《人生规划》、《古诗文诵读活动》、《走进齐鲁文化》、《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写字》等地方课程。任课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我乡享有“文化之乡”和“蔬菜之乡”的美誉,文化名人、民间艺人辈出,结合当地实际,学校联合绿野菇业公司开设了《食用菌种植》、《大棚菜种植》、《剪纸技巧》、《珍惜生命》等学校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操作,撰写调查报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创编课程报告【第七篇】
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是人类社会生产中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也是劳动的对象。土地资源具有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这样的“二重性”,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改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正是由于土地资源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此次实习,沿途自雅安市天全县到甘孜州泸定县,共经过脚基坪、二郎山隧道口、大渡河观景台和泸定县咱里乡四个地点,旨在研究这些区域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分布特征、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系列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 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20xx-4-23
实习地点:天全县、泸定县
指导老师:张老师、吴老师
实习目的:
1、研究这些区域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分布特征、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系列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2、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课堂知识进行实地观察分析,在实践中验证理论。
二 具体内容
我们这次共去了4个地点进行实习,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地点一 318国道川藏线上脚基坪
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高山草甸土,由于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被二郎山阻挡,导致该地降雨量大,淋溶作用强烈,盐基离子流失严重,使得土壤酸化,主要生长着喜酸植物(如松树、杜鹃花等)。原生植被在基带应为常绿阔叶林,向上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由于原生植被已被破坏完了,植被都是近20-30年种植的次生植被。
该地建有水电站,由于地形较为狭窄,蓄水量有限,水电站就直接采用导流洞式开发模型,利用水流的巨大高差来发电,将河水拦截致使下游河流干枯,生态环境改变,导致洄游物种长期形成的洄游路线被切断,严重威胁这些物种的生存,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打隧道使原本就松散的岩层结构更加破碎,同时产生大量的堆积物,使该区存在严重的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
因此结合上述问题,该区在土地资源的整理与保护方面,应注重恢复植被,继续封山育林,固结岩石和土壤,保护生态,降低岩层松散和堆积物形成的安全隐患。
地点二 二郎山隧道口
°,降雨量也明显少于脚基坪。该地也分布着大量的变质岩,基带土为黄棕壤。该处由于水量丰富,主要以化学、生物风化为主。土壤中石砾石块较少,土层薄,养分缺乏。由于海拔增高,此地植被与脚基坪差异很大,为针阔混交林,并且出现大量灌丛林。由于这里原生植被全部遭到破坏,为了保障318国道的安全,现在已经对其进行了封山育林,保土护坡,但由于气候恶劣,植被恢复缓慢,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松散的地质,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沿途经常能看见滑坡现象,生态的恢复工作还任重道远。
工程措施,在公路两旁的山体下部修建保坎,增加排水沟的布设,如开设环山沟,保证公路两旁的排水沟畅通。
地点三 大渡河观景台
翻过二郎山隧道,就来到泸定县境内,大渡河观景台海拔20xx米,虽然受东南、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的双重影响,但是位于二郎山的背风坡,暖湿气流经过二郎山时,沿东麓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了空气中的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西麓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年平均气温℃,湿度也显著减少,年均降雨量600-700毫升,少于二郎山东麓1000多毫升,形成了焚风效应,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此地属典型高山峡谷区,分布着大量的变质岩,山体高差大,坡面短,坡度陡峭,导致物理风化严重,岩体破碎,岩石裸露,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带。土壤为山地黄褐土,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中石砾石块含量极高。因为干热的河谷气候和贫瘠的土壤,该地植被在被破坏后极难恢复,虽然近30年国家大力支持,但是山体上的植被也只是零星分布,加上岩层破碎,挖坑种树易导致自然灾害,因此只能采取飞播的方式。植被种类以耐旱的松树为主,主要是马尾松,还分布着大量灌丛和刺槐。
咱里乡位于泸定县内,是典型的洪积扇地貌,耕地也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地区,因为该处干热河谷气候特征明显,多大风,土壤保水能力差,而洪积扇地区地表径流较丰富,易于灌溉。土壤组成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但分选较差,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物质逐渐变细,分选也较好,主要为沙、粉沙及亚粘土。由于此地白天光热条件好,作物光合作用强,而夜间降温快,呼吸作用弱,因此作物品质号、产量高。与他处不同的是该地在田坎上种有果树等乔木,主要用来减弱风力,减少水的蒸发。该区沿途植被以灌丛为主,出现了大量干旱指示植被——仙人掌。原生植被已被破坏玩,现在的山体植被稀少,由于干热河谷风强烈,土壤缺水,植被不易存活,同样海拔的背风坡上由于土壤水分蒸发比迎风坡弱,植被长势较迎风坡更好,迎风坡上相同海拔地区高山积雪融水的坡沟汇水面植被长势更好,形成条带状。
洪积扇上的洪积物较松散,而此地汇水面较大,雨季水量大,容易引发地质灾害,所以应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治理,以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主要采取修筑环山沟和排水沟两样工程措施为主,在山体底部修筑保坎,在洪积扇边缘修筑溢洪道,溢洪道至洪积扇锥上引至洪积扇边缘,主要 起到消能,排洪作用。同时由于此地地质条件差,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倒石堆等现象,公路旁山体修筑保坎和防护网,种植大型乔木用以减弱风力。居民点的.布设在阴坡山体下部,却避开坡度较大的山体,并修筑排水沟等保护措施。
三 心得体会
此次实习的地点均位于318国道沿途,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生态,保持水土。加上该区位于长江上游,生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下游的环境状况及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应大力进行整治与保护。具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继续执行封山育林、保护植被的政策。
2. 种养结合,提高植被存活率。
3. 洪积台地地区退耕还林。
4. 发展地区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5. 对水电站、道路等工程的修建进行严格审批和监察。
6. 加强溢洪工程和山体防护网的修建及维护。
7. 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社会各界人士对此处的关注力度。
创编课程报告【第八篇】
创编课程,顾名思义就是要自己设计并编写一门课程。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创编课程是必备的一项技能。我在参加了一次关于创编课程的培训后,为深入了解创编课程而动笔写下这篇文章。在此,我想分享我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学习与实践过程。
在创编课程的过程中,先要理解课程设计的概念,弄清楚我们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确定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步骤与各个要素,如: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其次,我们会根据要求来创造出更加有趣的新颖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点创意,不能只盲目的跟从老规矩。最后,经过反复推敲、修改,把主要内容表达清楚,并分阶段、分主要内容进行编排,形成完整的教学大纲。
创编课程不仅是一项必备的技能,也是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方式。同时,创编课程也可以锻炼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并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创编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整个内容进行评估。如果发现课程的可持续性不高,就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创编课程要求我们关注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把创新和实用结合起来,使我们的课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现状。
第五段:总结。
创编课程并不是一项困难的工作,但却需要我们不断地付出努力。它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也需要我们的信念和动力。通过创编课程,我们可以逐步完善自己人生的发展,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打造更加广阔的舞台。这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值得一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