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工作经验总结(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科研管理工作经验总结(实用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科研管理1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科研管理

创新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对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而言,创新精神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校是文化精粹的发源地,高校拥有着数量众多的人才资源。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高校的科研管理质量,进而影响科研工作的效果发挥。只有确保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融合了创新意识,高校的科研工作才能够健康、长远的发展。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世界已经进入大数据发展时代,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工作必须能够把握大数据时代的特有优势,全面提高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促使高校教师创造出更多的高质量科研成果。

一、大数据和高校科研管理创新

(一)大数据

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大数据”还未有统一概念,但毋庸置疑的是,大数据是数据库中最富前景的新领域,是利用软件工具管理、处理消耗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很多学者认为大数据具备“四个V特征”,即规模性、多样性、高速性、价值性。规模性:互联网数据的增长不断加快,从世界角度看来,现阶段所拥有的90%以上的数据都来自于互联网,而据最新的研究显示,在未来的十年之中,全球的互联网大数据将增加至现阶段的50倍左右。多样性:大数据的类型比较多样,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高速性:大数据以数据流的形态传递、生产,立足于互联网络技术,即时性效果非常显著。价值性:大数据具备利用价值密度低,增长价值高的特点。与此同时,海量的数据源有着非常巨大的挖掘潜力,潜在价值巨大。

(二)高校科研管理创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生产力的作用不断凸显。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知识经济理念不断向各个领域渗透,高校的社会开放性不断增加。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可以为高校节省更多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科技资源等,是服务于高校发展的有效驱动力。与此同时,高校的发展和建设水平与高校科研能力的强弱关系紧密,高校的发展无法脱离各级各类的科研项目,而高校科研管理创新能够给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传统的高校科研管理已经难以适应时展的需求,立足于大数据技术开展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是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发展必由之路。大数据时代为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提供了机遇:首先,有效地提高了科研申报、科研选题的针对性。科研申报、科研选题是高校科研工作的起点,然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研究项目都是某一范围内的征集选题,在研究指南之后,相关的研究人员针对选题开展研究,由于各个地方的信息发展不均衡,极容易造成研究内容重复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征集选题被圈定于某一范围内,可选择的研究范围比较狭隘,极容易导致研究与社会需求脱节。大数据背景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以有效的提高科研的针对性。其次,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我国的政府部门以及科研领域一直较为重视科研工作的发展,我国每年开展的科研项目数量都是十分巨大的,然而受制于客观条件,很多项目在研究获得相关数据、结论之后都会“沉寂”下来,科研的成果并未被有效利用,并没有在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经济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无疑是对研究资源的浪费。大数据背景下,各种科研项目的科研创新成果能够以数据形式得以共享,不同的研究可以利用其它研究的成果,不仅降低了研究成本,还能够有效地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二)挑战

大数据背景为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对科研管理人员素质以及科研管理理念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这无疑给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带来了挑战:首先,科研管理理念不达标。很多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未能正确认识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在落实此项工作时只重视科研项目的数量、经费等,却并不重视科研的质量。与此同时,很多科研人员同时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身兼数职的客观情况无疑会分散科研人员的时间、精力,影响科研工作的创新效果。其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不达标。很多科研管理人员根本不具备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缺乏管理素质,在落实科研管理工作时只能对管理工作进行最简单的处理、分析,不仅工作质量低、工作效率低,且很难反馈科研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科研管理工作的评价缺乏对应的评价激励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消减科研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挫伤其创新高校科研管理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挑战绝不仅仅只有上述两点,科研管理创新工作未获得广泛关注、缺乏科研工作创新机制等都是现阶段高校科研管理创新过程中遭遇的挑战。

三、创新大数据时代高校科研管理的策略

(一)创新科研管理理念

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工作的核心应该是管理,管理的本质是服务,因此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必须涵盖服务职能。虽然科研管理人员在科研管理创新工作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很多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然而很多人只是被动地记录、整理数据,客观情况使得很多科研管理人员产生了消极、被动的惰性思想,因而他们无法在科研管理工作之中发挥创新精神与主观能动性。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不良的思想认识无疑会影响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质量。因此,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创新意识,优化科研管理创新理念。在具体落实中可以从如下两点出发:第一,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帮助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了解大数据趋势,了解大数据背景之下优化科研管理创新的意义,要能够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促使科研管理创新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价值。第二,强化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促使他们能够将服务前移,能够主动地分析、发掘、研究各种数据信息,化传统的被动科研管理为主动的科研管理。

(二)提高科研管理者素质

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质量,只有确保科研管理人员熟练地掌握了各种管理技能,能够熟练地使用大数据技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才能够有坚实的基础。因此,高校方面应积极培训科研管理人员,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数据分析、采集、研究能力,要确保科研人员能够具备甄别数据的能力,能够判断数据是否可靠,能够快速、有效地将数据转换为可利用和共享的标准化信息。当然,高校方面还应该积极引进优质的科研管理人员,在为自身科研管理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为科研管理队伍提供榜样式人物,激发科研管理队伍人员全面、主动提高自身素质。

(三)加强数据采集、推进数据共享

首先,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无法脱离数据采集分析,为了保证数据采集、分析的质量,高校方面必须不断强化基础性的信息化建设,要能够确保基础性信息化建设所采集到的信息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应用价值巨大,还要确保技术性信息化建设能够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再次挖掘和分析。因此,高校方面应该积极的提高自身的科研管理水平,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如引进FTTO模式、云平台和虚拟化数据存储中心。其次,由于高校科研工作可能存在较强的多学科交叉问题,科研的过程其实是科研数据的获得过程,科研成果的积累本质其实是科研数据的积累。毋庸置疑的是,随着科研工作数量的不断增加,科研数据资料将会激增,全球范围内的科技资源交流、共享是高校科研资料运用发展的必然。因此,高校方面还应深入研究大数据传递、共享相关的技术管理工作,以确保契合高校科研管理发展的实际需要。

(四)完善高校科研管理的相关机制

完善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能够为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纲”,能够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落实管理创新提供“据”。因此,完善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是大数据时代高校科研管理创新不可或缺的。高校方面需要深入的研究自身的科研管理实际情况,并充分地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科研管理机制,进而为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发展夯实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高校科研工作者必须予以重视。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高校在科研管理创新方面存在问题,如科研管理认识不达标、科研管理人员素质不佳等,这无疑会制约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工作的发展。基于此,相关人员必须深入的研究科研管理创新工作,要能够认识到科研管理创新于高校发展的意义,要善于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积极采取措施优化高校的科研管理创新工作,促使高校科研管理发展,进而为高校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德帅、张凡.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5(8).

[2]朱金龙.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江苏科技信息.2017(11).

[3]张宇.大数据背景下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一些探索.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4]曹良林.大数据下高校科研数据管理体制创新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

[5]崔卫荣、钱福良.基于三维驱动的高校科研管理模式——以苏州大学为例.唯实(现代管理).2016(6).

[6]佘世红、何岳红.科研服务品牌的创建: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方向——基于广东高校科研群体的调查.科技管理研究.2017(15).

[7]吴桂苹.加强高校科研管理精细化的有效建议.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2).

科研项目的管理2

关键词:科研项目承担单位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问题 解决办法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包括:编制项目预算、预算执行过程,财务决算、财务验收等全过程。许多科研项目实施单位和企业只管财务决算、财务验收,忽略了编制项目预算和预算执行过程的管理,导致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不规范、较粗放、对实际支出的约束性不强等问题。由于现在科研项目的结题首先要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财务验收,然后再进行项目验收,一旦项目经费的使用缺乏指导和约束,就会导致财务决算和财务验收工作难以开展。所以,科研项目实施单位必须注重项目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的跟踪管理,从一开始就走正步。

1.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问题

没有科学、合理、真实地编制课题经费预算

在现实当中,申报项目的上报时间比较仓速,许多承担单位的课题经费预算由课题组的科技人员编写,而财务部门基本不参与预算的编制。由于编制者财务知识的缺乏,课题经费预算的编制通常比较粗放,预算支出归类科目不够规范,更谈不上按照费用开支标准编制预算;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没有较好地发挥统筹兼顾的作用,某些中型设备仪器在一个单位内或者一个部门不同的科研项目中重复预算,上述原因致使科研项目预算对实际支出的约束性不强,没有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

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对预算执行监管不够

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对预算执行监管不够,很多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平时没有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没有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科研项目执行期与用款进度不匹配,实际支出科目与预算支出科目金额不匹配等等),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对于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总预算不变而需要调整预算支出科目金额的,没有按财政部、科技部《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预算调整程序报批;承担单位缺乏对协作单位项目经费监督管理和指导,到了项目结题时突击花钱,部分经费开支违背了真实性、相关性、合理性、合规性的原则。

缺乏对科研项目工作绩效考核机制

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往往是重申报、轻管理,许多单位没有建立科研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缺乏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考核机制;承担单位没有组织各方面专家组对本单位科研项目实行中期检查,科研人员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科研人员工作绩效水平不能很好地发挥,导致项目研究进度和经费使用进度都不如预期,不能按时结题,资金使用效能不高。

2.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相关对策的探讨

科学、合理、真实地编制课题经费预算

为了能使科研项目成功立项,申请的项目经费不被核减,也为今后合理使用项目经费,精准细化地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至关重要。

首先,项目组的科技人员要根据项目的任务、实施的时间、地点、人员、设备、材料等,对每一项支出列出清单,按预算支出科目归类,估算各类支出费用,提出初步的预算方案。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根据项目组的科技人员提出的初步的预算方案,从科研的需要和本单位、本部门的资源配置情况(尤其是大中型仪器设备配置)出发,对初步的预算方案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再由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人员根据同类型项目实际支出水平、市场价格、有关开支标准,逐一调研测算,整理数据,编制出科学、合理、真实的精准细化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

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为了完善科技经费管理,使科技经费使用更趋合理,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发文:财教[2011]434号《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要求各单位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新标准,修改和完善本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国家和单位有关财务制度以及政府采购制度,加强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严格项目用款的审批及报销审查手续,严格遵守有关财务制度规定的开支标准,经费开支同时符合:真实性、相关性、合理性、合规性。项目资金实行单独核算,进行专账管理。会计核算做到内容清晰,专款专用。单位要加强科研项目的资产管理,建立材料的验收、进、出库管理制度,严格材料的进、出库手续;对项目购置的仪器设备列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大中型仪器设备单位要有专门的场所集中管理,设专职的具有仪器设备专业知识的人员维护和管理,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重复购置,闲置堆放的现象,提高大中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能。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1)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成功立项后,项目负责人要及时策划项目实施方案,提交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审核。方案包括项目研发进度安排和经费使用计划,对于要走政府采购程序的仪器设备购置要及早办理政府采购手续,以免因为走政府采购流程需要环节多时间长而造成项目临近结题时设备仪器款才刚刚支付等用款不合理现象。

(2)定期自查项目预算执行情况

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一个月或一季度编制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自查表,做到账表一致。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和用款进度,及时反馈给课题负责人,为课题负责人安排后续支出提供参考,对合法合规不合理的支出要及时调出。实践证明,实行事前、事中控制,确保了项目经费按照预算和计划执行,提高了项目经费的资金使用效率,也为项目审计提供账表一致的会计资料打下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水平。

(3)科研项目主持单位要加强对子课题的监督管理

对一个项目多个课题共同完成任务的项目要进行内部分户核算,根据预算和合同计划及时转拨项目经费。根据广东省科技厅对科技项目进行检查的情况来看,大多科研院所和高校都能按“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科研项目经费实行单独核算,进行专账管理,会计核算做到内容清晰,专款专用,但企业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相对薄弱。科研项目主持单位要加强对子课题的监督管理和指导,要求子课题承担单位按照合同预算和研发进度使用经费,年终上报子课题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表和子课题收支明细账。由主持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考核项目子课题实施进展情况,财务部门监督项目子课题经费使用情况,必要时到子课题单位检查项目子课题经费使用情况,使项目的子课题不拖整个科研项目的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

加强科研项目绩效考核

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要改变“重申报,轻管理”的思想观念,根据国家科技部有关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科研项目绩效考核制度,每年度考核一次,分别对科研项目的科研进度、技术指标、经费使用对照立项合同考核履行绩效。把科研项目绩效考核与职工年度工作考核相结合,追踪问效、奖罚分明,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统筹安排绩效支出,提升科研人员工作绩效水平。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干好事的氛围,促进科研项目任务和经费预算按时按质完成,促进科学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结束语: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是一项多部门、多单位协作的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项目实施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项目研发部门、课题组必须发挥各自的职能而又协调一致,对科研项目进行高效管理。随着现在科研项目验收流程的严格化和规范化,科研工作者及财务人员必须加强学习,参与科研经费管理,确保科研经费合法、合规、合理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促进科研工作发展《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Ol1年第4期

[2]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与核算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23期

[3]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对策《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年6月

科研经费最新管理办法3

关键词:科研经费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03-01

高校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庞大生力军,是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随着国家对科技重视程度的增强以及高校科研活动的蓬勃发展,高校科研经费来源趋于多元化,经费数额大幅提升,已成为高校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科研经费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科研经费支出混乱、科研经费管理方法落后等。如何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科研经费安全、合理、高效使用,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在目前科研经费种类日趋繁多,资金来源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情况下,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执行乏力,尤其是在横向经费管理方面更加宽松,主要在于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不少高校没有制定具体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即使有制度也存在不完善、不系统的问题。这种管理制度的不配套、不完善、不平衡,项目资金无法统筹安排,综合使用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2.科研经费支出混乱。一些高校在科研经费支出中控制审核不严,报销内容不明确,票据种类繁多,与科研活动无关的内容很多,导致科研经费开支中办公用品、招待费、劳务费等支出比重偏大,尤为严重的是些科研人员通过虚开发票、购买假发票和虚造劳务费发放单据等手段套取科研经费,从事科研使用的房费、水电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科研人员工资等支出不计入科研成本,而是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

3.高校科研经费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网络控制管理系统。高校科研经费的执行和监管一直是许多高校的薄弱环节,一些高校目前仍使用手工操作来管理科研经费,并且会计工作是一个非常琐碎而繁忙的重复性工作,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都是凭经费本到财务处报账,会计人员审核完报账票据后,还要手工登记经费本,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稍有不慎就会漏登经费本,造成课题负责人多使用或超预算使用经费,给高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科研经费结题不结账现象较为普遍。科研项目已结题不结账的问题是全国高校的普遍问题。由于高校对科研项目结题后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存在科研管理部门管项目,财务部门管核算,账面上一直保留着余额没有结算,不仅使结余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也给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和项目管理增加了难度,没有真正体现科研经费的使用价值,更不能真实地反映高校的实际财务状况。

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新思路

1.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管理好科研经费,就必须制定出一套适应不同性质研究工作要求的经费管理办法。高校要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7]30号、《国家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制定自己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经费管理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经费审批权限,建立审批制度,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盲目性、随意性;明确项目结题时间和结余经费分配比例和奖励办法,避免长期挂账;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科研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通过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制定,使科研、财务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自觉遵守有关财经制度、法规,节约经费开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2.完善科研经费支出,规范科研经费管理。财务部门应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对不相容岗位予以分离,设置专人管理科研经费,明确岗位职责。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认真审核报账业务,对不合理、不规范的支出坚决予以退回,并做好法规制度和财经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对科研人员财经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其遵纪守法意识。使广大科研人员充分认识到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重要意义,做到自觉遵守财务制度。如可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或互联网、橱窗等形式进行宣传,使科研人员合理、合法使用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3.加强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校园网络技术,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比如说用友U8软件升级版和天大天财财务管理软件都能实现预算管理网上查询和监督功能。具体操作如下:

(1)在财务管理系统设置好预算初始数和控制数,会计人员在凭证制单时进行预算控制,当科研经费项目超出财务核算系统设定控制数时,系统会自动提示,不能通过凭证制单。并且能自动从财务核算系统提取所需数据进行预算差异分析,这样能做到事前控制,杜绝超预算的现象发生。

(2)在校园网络上建立一套以财务处为中心的科研经费查询系统,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并实现科研经费纵比、科研经费执行情况等各类统计。将科研经费执行进度和情况时时传递给课题负责人,使他们能及时了解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心中有数。从而使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4.加强科研项目结题结账管理。项目负责人应严格按照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对项目合同规定的时间开展研究工作,项目研究结束或通过验收后,及时办理结题手续。科研项目通过验收后,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协助项目负责人核对经费收支结余情况,如实填制经费使用报表。对项目结余经费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办法,明确项目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这样,既保证了科研经费的有效利用,也提高了科研人员对经费使用的自。

综上所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的工程,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手段,转变管理观念,开拓管理思路,依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学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只要管理措施得力,管理行为到位,才能保证科研经费正常而有效运转,最大程度地发挥项目研究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确保高校科研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秀梅,翟慧霞。高校科研经费支出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8(4)

2.李洪枝。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失范与规范化[J].财会通讯,2009(11)

3.王玉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术与创新管理,2009(1)

4.杨静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财会通讯,2009(1)

科研人员管理范文4

(一)提升高校科技发展水平

科研项目管理作为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研项目成果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促进科技进步与发展、增强知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综合国力的竞争力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科研项目管理的发展与创新,同时也制约高校科技水平的提高。

(二)推动高校科研发展进度

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是各种知识交融的场所。自由的学术氛围决定了高校是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发源地,也是各类科研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重视学校科研项目管理水平是推动高校科研事业发展的起动机。因此,科研项目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部分,提高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已成为高校科研管理的核心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完善

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是管制型的官僚制,管理多、服务少,权利大、责任小。项目管理者与项目负责人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二者缺乏沟通,信息传递是单向的,存在“一事无人管,一事多人管”的现象,使得项目负责人无所适从。在日常管理中,管理人员往往只是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其工作局限于对项目、经费、成果鉴定等被动管理。而对项目负责人需求方面的工作缺乏探究和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意识不强,使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大大降低了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不够重视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比较重视前期立项工作,而对立项后的管理工作跟踪管理力度不够。对科研项目进行过程中的相关材料归档情况、中期检查等掌控不到位,导致大部分项目不能按时结题,从而影响了整个科研项目进度。

(三)项目管理过程存在信息不对称

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教师组成的信息交流体。但是,因为某些方面不成熟的因素,往往导致管理人员和项目负责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或者是科研项目负责人本身没有做到及时地和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或者管理人员没有准确地采集到项目组成员的整个研究动态,所以这种信息不对称性加重了项目过程管理的难度[1]。

(四)项目负责人和科研团队存在信心不足

科学研究是一项比较枯燥乏味的学习研究过程,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也是如此。有时候研究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出现成果,有可能研究到一半又要重新实验,从而导致研究人员没有成就感。因此,在早期申请立项研究时,信心十足的项目负责人及科研团队可能最后因为无法结题而延误了结题时间,更有一些项目负责人申请立项后,不严格按照立项研究的进度进行,混淆了研究程序,导致研究不能按时完成,这种现象在高校屡见不鲜。

三、完善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必须有完善的、独立的、健全的管理办法及制度。传统的理想化组织管理模式环节多,不利于信息的有效快速传递。现代高等教育提倡扁平化管理,尽可能地减少中间环节,科学化的科研管理体制应当是限集权,适当放权,增强适应性和灵活性。[2]制定完善的科研管理办法,必须按照具体的要求严格实施,否则办法形同虚设。高校科研(技)处是学校最高科研管理机构,上对各级主管部门和国家各部委科研管理部门,下对学校各二级单位主管科研的领导、秘书和从事研究的教师。因此,高校科研管理机构要及时准确地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信息传达给每位科研教师。对各类科研项目立项、中期检查、项目结题等每个阶段进行跟踪管理和服务,提高项目管理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二)建立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

1.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了解各种政策和法规,熟识学校科研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积极性,使得科研项目管理工作顺利实施。2.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新时代的科研项目管理人员也需要有创造性思维方式,具备创新能力的科研管理人员很有可能成为科技创新的倡导者。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对于科研项目管理人员极为重要,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是本单位科研教师与上级主管部门相互联系的“桥梁”,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有较强的对外交流能力和语言沟通技巧。3.提高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及专业知识。高校应为项目管理人员做专业项目管理培训,改变管理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岗位职责。4.实行绩效机制,激励科研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三)创造优质的科研团队

科研项目研究中,科研人员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调动项目负责人积极性,重视科研人员的优质团队培养。1.学校应建立灵活有效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新性。如学校设立立项奖励金,激励项目负责人组建优质的团队,积极申报高级别高水平的科研项目。2.学校应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项目应给予不同的校内经费补贴。3.完善科研教师的培养机制,学校投入经费培育有创造性、积极性的青年教师。在学科带头人的带动下,组建精干的科研团队。4.组织教师学习校内外的各类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熟悉各类项目从申报到结题的整个流程。

(四)明确项目管理人员和负责人的责任

35 1217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