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析报告(汇总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血细胞分析报告(汇总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血细胞分析报告【第一篇】
[关键词] 血常规;白血病;漏诊;镜检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b)-0095-02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是近年来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等特点,及早发现和治疗对于患者的治愈和延长生命有着重要的价值。血常规的检查在白血病的早期发现中起到很重要的初筛作用。但由于血常规标本影响因素较多,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不能克服各种干扰,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在所难免,为避免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白血病患者漏诊,对异常报告患者的样本必须复核确认[1],本研究对本院2010~2011年门诊20 860人次血常规异常患者血液涂片分类发现15例白血病,与骨髓结果一致。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仪器与试剂
迈瑞-5380血液分析仪和配套溶血素、稀释液、清洗液(深圳迈瑞有限公司),瑞氏-姬坶萨染色,台湾贝索公司。
标本及采集
本院2010~2011年门诊患者20 860人次,EDTA抗凝管抽取2 mL静脉血,混匀,上机检测。
复查标准及方法
血常规涂片标准:(1)血常规检测结果带有报警信号;(2)WBC>×109/L或×1012/L或400×109/L或180 g/L或
2 结果
从20 860例门诊血常规中检测出白血病15例,检出率为%。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8~78岁,平均岁,全部经本院检验科或其他上级医院确诊。15例白血病患者血常规改变见表1。
由表1可见,15例白血病患者中白细胞计数升高患者13例,占%,所有患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低。在15例白血病患者中,仪器警示有异常白细胞患者共13例(%),而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患者白细胞正常,仅提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但直方图显示异常;还有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M3)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仪器警示及散点图均提示嗜酸粒细胞异常升高,而人工镜检复查显示以原始、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
3 讨论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表现为正常血细胞生成减少,周围血细胞发生质和量的异常,白细胞及其幼稚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进行性、失控制的增生、浸润,并损害各种组织,产生不同症状。由于患者病情轻重不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就诊时主诉症状各异,时常发生白血病漏诊、误诊。近年来,随着各种血细胞计数技术的不断被发明,多功能、多参数、多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出现提高了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测水平,它不仅改善了实验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且提供了许多新的实验参数,对某些白血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现在国内大多数医院使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迈瑞-5380采用库尔特原理检测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目以及体积分布;采用比色法测量血红蛋白浓度;采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技术,实现精确的白细胞五分类。但由于白血病细胞具有多态性和复杂性,致使血细胞数量和成分变化,引起血常规检查中一些列指标异常。如存在大量异常细胞时,仪器不报告白细胞分类结果;而存在较少的异常细胞时,仅显示提示性的报警信号。因此检验人员熟悉警示信息和重视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尤其重要[4]。所有门诊检验人员对白细胞计数异常,出现报警信号,无分类结果、中间细胞比值增高的标本以及白细胞直方图显示异常的患者,必须涂血片复检[5]。
本次试验数据显示,仪器警示信息对检出异常细胞有较高的提示功能,15例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直方图中,仪器警示有异常白细胞的为13例,占%,但由于白血病标本影响因素较多,仪器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在所难免,有2例白血病患者仪器仅提示淋巴细胞增多和嗜酸细胞增多。可见仪器血常规结果不可替代血涂片镜检分类[6],只能作为筛选。对于血常规异常的血标本必须做涂片镜检[7],应建立复检制度,将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列入血常规工作之中[8],避免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白血病漏诊,从而提高检验报告质量。
[参考文献]
[1] 袁远,方美丹,纪东辉,等。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常规异常检测结果2例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3):629-631.
[2] 张爱荣。 39528例血常规复检结果临床分析[J]. 中原医刊,2007,8(16):46-47.
[3] 姚东平,王祖蓉。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对诊断白血病的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5):578-580.
[4] 王肖霞,夏雯丽,杨蓉蓉,等。 白血病初诊患者血常规综合指标的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2007,25(5):397-398.
[5] 李伟皓,李顺义。 血涂片检验用于疾病诊断的研究进展[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7,28(1):59-62.
[6] 蔡宁。 血涂片镜检的重要性[J]. 实用医技杂志,2010,1(7):655-656.
[7] 洪英,董玉英。 血液分析仪检测血象时应对异常结果样本进行涂片镜检[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3):311-312.
血细胞分析报告【第二篇】
科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大量自动化、智能化高技术分析仪普遍用于临床检验,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方法大大提高了医院检验科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检验医学水平和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这是检验医学发展的主流和必然。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先进的设备也需要人来操作,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检验项目需靠经典的方法(特别是手工方法)去验证、校准和补充[1]。目前在医院检验科普遍存在忽略人工显微镜在形态检测中的作用,一味依靠自动生化仪器,导致漏报,甚至发生医疗事故,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依靠现代化仪器的同时,也要注重经典的形态学检查方法的应用。
传统的血细胞检查完全采用手工方法,不仅操作繁琐费时,而且由于多种原因,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难以保证[2]。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是近代血液分析的一次革命,它比显微镜下计数精确,而且能减少医源性感染,目前成为血细胞计数不可替代的检验仪器。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多基于电阻抗原理,在等渗电解质溶液(稀释液)中有一个用于细胞计数的小孔管,小孔管外侧的胞悬液(稀释液)中有一个外电极,其内侧也充满同样的稀释液,并有一个内电极细胞为相对不良导体,其导电性质比稀释液低,当有一个细胞通过小孔时瞬间可引起电压变化向出现一个脉冲信号,脉冲数量的多少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脉冲的高低与细胞体积大小成正比,从而得以测定细胞的数量和区分不同种类的细胞,可以细胞直方图显示。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细胞计数和分类原理,综合应用了电学和光学(流式细胞术根据各种白细胞对激光不同而进行分类)等检测原理以细胞散点图显示[3]。
由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可知白细胞被分成小细胞群,中间细胞群和大细胞群,统计学分析证实在正常生理,细胞形态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淋巴落在小细胞内,中性粒细胞落在大细胞内,其余细胞(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中间细胞群,这不难看出,这种分类方法与显微镜检查分类计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仪器报告的是相当于其体积大小细胞数目,绝对不是均一淋巴细胞群体,报告的淋巴细胞也可存在体积稍小的嗜碱性粒细胞。反之,大淋巴细胞也会落在中间细胞群内而容易被误为单核细胞。在正常生理状况下都存在着差异,病理过程中变化更可想而知。受分析因素影响细胞形态特别是体积的异质性都会发生明显变化,甚至出现幼稚血细胞,仪器分析都很难反映实际情况。不少人以为复查就是作白细胞分类,其实不然,复查应包括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形态,估计血小板或红白细胞数(印证与仪器给出的数据是否大致相符);观察有无血小板聚集或红细胞聚集,以及有无特殊形态的异常细胞和寄生虫等。而且从事血片复查检验人员,首先要仔细阅读血液分析仪给出的各种参数,直方图,散点图和提示信号。对可能存在的血液学异常或技术性影响因素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同时给患者的临床情况(包括初步诊断等)确定复查内容,而且从事复查的人员必须受过专门训练,具有血液细胞形态学基础与临床知识,并对血液分析仪十分熟悉,尤其是熟悉分析几种直方图,散点图的正常和异常图形,并能对异常图形的意义进行解释和评估的人员[4]。白细胞三分类的仪器复查率要高于五分类仪器,基层医院普遍使用三分类的血细胞分析仪,所以更要进行血片镜检,并进行综合分析,使多种常见贫血、白血病感染等疾病得到及时明确的诊断。患者,女,38岁,因干咳入某院检查提示,WBC:12*109L,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MCR 异常提示F2,未查血片,来我院检查血片,镜检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结合临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另一例患者,男,13岁,因贫血和白细胞增高,报告单上NC报警信号,做血涂片镜检:白细胞增高是由于出现有核红细胞。
尿液分析仪的普及,提高了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依赖仪器结果而忽略传统尿镜检的现象十分普遍,其根源在于没有正确理解干化学分析的使用要求。仪器检测原理:仪器以球面分析仪接受双波长及射光的方式,测定试带上的颜色改变,进行半定量测定[5]。中华医学会对免做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情况制定标准:在仪器和试纸条质量都合格的前提下,如果干化学检查结果显示尿蛋白、尿亚硝酸盐、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结果均多为阴性且尿液来自非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视为此尿液标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在参考范围内免于镜检。由于尿液分析仪对红细胞、白细胞的检测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检验原理截然不同,因此仪器法红细胞、白细胞检查仅作为筛选试验,绝不可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目前,红细胞假阳性结果高达30%以上,白细胞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报告也很高,这种状况必须引起临床检验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1]。我科按中华医学会标准操作,使红细胞假阳性率大大降低,白细胞假阳性和假阴性率也降低。
尿流式细胞仪集流式细胞术,电阻抗与激光检测及核酸染色等高科技技术为一体,但也只是一类尿沉渣初步分析的仪器,除了在红、白细胞计数等方面存在着某些局限外,对“管型分析”、“结晶分析”仍需“镜检”,使用该仪器检查尿沉渣而放弃镜检的做法必须予以纠正[1]。由于经济原因基层医院仅能用一般的尿液分析仪,所以更应该重视显微镜检查。形态学检查在微生物检查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涂片可以帮助细菌鉴别,即使使用自动生化鉴定仪,也要经过涂片染色,初步了解是革兰阳性或阴性菌,选择正确的程序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细胞形态学检验涉及学科多,工作繁琐费时、实践经验性强、经济效益较差、出科研成果难,这是造成近年来国内此领域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由此造成形态学检验人才十分缺乏。而形态学检验往往是某些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判断治疗效果和疾病愈合的重要依据。因此,应重视加强形态学检验技术人员梯队的培养。
总之,应重视形态学检查,提高对形态学检要性的认识;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临床检验过程,并使每个检验人员正确理解和自觉执行;细胞形态检查一定要与临床资料(患者体征、临床表现病史等)相结合,多看,多总结,善于用临床资料为细胞学诊断提供依据。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让检验结果与临床有机结合;加强细胞形态学检查分析前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序。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秦小玲既要发展现代技术,也要继承经典方法,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129-130
[2] 乐家新,周建山,等。血细胞分仪检测原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205-207
[3] 徐惟诚。主编。2003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北京:知识出版社出版,2003,19-21
[4] 朱晓辉,何菊英,朱忠勇,应用血液分析后复查血片的内容和方法及程序。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12:785-787
血细胞分析报告【第三篇】
关键词 血液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影响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factors that can effect the blood cells analyer to measure the classification of leukcyte and remove the situation of the pseudo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and push a blood piece to examine and provide the clinical doctors with the reliable indentificat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ccurately. Methods With the Sysmex KX-21 blood cell analyer and the visual microscope,150 blood specimens were examinecl and had the constrary analysis in one Being unsmooth on operation, setting aside the specimens for a long time after collecting, the temeprature and the mixture of specimens, the duration and power of osillation and so on are all effect the accurate classification of leukcyte in the blood cells analyer. Conclusions The blood cells analyer cannot compeletely replace the visual microscope to examine the classification of leakcyte. When appearing the doubts and warning reports on the unusual leakcyte, reasons should be analied and classification should be in the visual microscope or blood specimen should be collected again.
Key words blood cells analyzer; classification of leukocyt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外周血白细胞分类,是白细胞分析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型号血液细胞分析仪,在各级医院检验科已广泛应用,特别是白细胞自动分类和异常白细胞警告提示,改变了目视显微镜分类方法,大大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但是,目前很多检验人员因对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性能缺乏足够的认识,误认为血细胞分析仪分类结果,完全可以代替目视显微镜分类结果,而忽视某些结果需要复片的重要性。为此,本文将对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KX-21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与目视显微镜复片分类,对异常白细胞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分类的影响因素,现探讨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仪器 血液细胞分析仪(Sysmex KX-21),为日本Sysmex公司产品。
试剂 全部配套试剂和质控液。
方法 随机抽查门诊患者150例,静脉采血,EDTA-K2抗凝。室温放置15min后,充分混匀,上机测试。同时推血片一张,室温自然干燥,瑞氏染色,目视显微镜下进行白细胞分类。将两种方法对异常白细胞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150例标本经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分类结果,出现疑有异常白细胞警告报警有20例,报警率(阳性率)%。目视显微镜复片,发现有不同程度异常白细胞12例,阳性率%。20例阳性标本,目视显微镜复片,其中有8例可见有不同程度异常白细胞(有幼稚细胞1例,杆状核粒细胞增多1例,嗜酸粒细胞增多2例,嗜碱粒细胞增多1例,异常淋巴细胞增多3例),占阳性标本的40%。130例阴性标本(无警告),目视显微镜复片,有2例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白细胞,占阴性标本的%。其中1例为已确诊急性淋巴白血病在化疗中,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偏低,血细胞分析仪分类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仪器无异常白细胞警告,显微镜复片,幼稚细胞8%。另1例为发热待查儿童,血液中白细胞总数正常,血细胞分析仪三分类百分比基本正常,没有出现异常白细胞警告,目视显微镜复片,异常淋巴细胞达10%。
转贴于
3 讨论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可以看出门诊患者,全血做血液细胞分析,白细胞分类结果,异常白细胞警告较高,假阴性率虽然较低,但也应该引起检验人员的重视。
根据几年来的工作体会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血液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不同于常规的涂片染色分类[1],常规分类除细胞大小外,还要根据细胞染色反应,核的形态及染色质的着色情况,胞质的着色及颗粒才能确定为某种细胞。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法,是根据白细胞直方图分类法,只能反映经溶血剂处理后某种体积的颗粒,即某种大小细胞的多少,而不能反映某种特殊细胞的变化,对少见的正常白细胞和异常细胞不能准确识别,不难看出电阻法白细胞分类只不过是较粗的筛选方法[1]。另外,手指采血,由于采血过程中因操作缓慢、穿刺不顺、组织液混入、混匀不及时等,均会引起白细胞形态变化。对血细胞分析仪分类会产生明显影响,而出现异常白细胞假报警,为此,根据文献介绍和大量实验证明[2],使用末梢血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影响因素较多,有些参数不能得出准确结果,其重复性及稳定性都不及静脉血标本,应提倡静脉血。
血细胞的检测结果,尤其是血小板(PLT)的结果,直接反映试剂的质量。原则上强调使用与仪器检测原理相匹配的试剂[3]。溶血剂是血液细胞分析仪试剂中的主要试剂,能将红细胞溶解,并能使白细胞的体积发生规律性变化。实际工作中发现,若溶血不完全,由于红细胞碎片冲洗不彻底将引起白细胞计数(WBC)假性增高。此外,稀释液的渗透压、离子强度等亦可影响检测结果。特别注意的是,试剂应避免污染,否则,杂质微粒会使本底增高,导致最后计数结果偏高,影响白细胞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抗凝剂的种类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国际化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用EDTA二钾抗凝。另外,血液和抗凝剂比例也会影响检测质量。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血块的可能性增加。微凝块可能堵塞仪器影响检测结果,从而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4]。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细胞分析仪对血细胞体积的识别有明显的体积界限:WBC35-450fl。根据Coulter原理,仪器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识别颗粒的性质。当其体积异常高于或低于仪器设定的阈值时,往往会造成误判。除以上原因外,标本采取后放置时间、温度及上机前标本混匀、振荡时间、力度等均可影响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的准确识别,如采血后标本放置时间小于5min,室温低于10℃,标本混匀不当等,可使白细胞三分类不全及异常白细胞假报警率增高[5]。
综上所述,目视显微镜法分类,应是目前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血液细胞分析仪法分类,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其优点是速度快,省时少力,重复性及稳定性较高,但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为此,国内专家多次提出[2],在各种参数及图形均正常的情况下,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做筛选手段。要坚决反对当前有些单位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后,就一律不再做镜下复检和分类的错误倾向。最好每次标本都先涂一张血片,以备必要时复检。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王淑娟。今日临床检验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0-61.
2 全国血液学自动化分析质量控制研讨会纪要。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2):125.
3 朱芸。不同血液分析仪试剂使用的比较。河北医药,2000,22(11):854-855.
血细胞分析报告【第四篇】
关键词血细胞计数;冷凝集
健康体检男37岁,真空静脉采血2ml ,EDTA-K抗凝查血常规。采血后混匀五分钟上机测试WBC ×109/l 、×1012/l 、HB149g/l、 HCT 、MCV 、 MCH 、 g/l 、PLT546109/l,结果分析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不成比例(一般人HB /RBC的比例为30:1,HB的单位为g/l、 RBC的单位为1012/l) [1] ,MCV变大 MCH 、MCHC 明显改变。检查仪器状态良好,无报警,排除血球分析仪堵塞等故障因素,仔细观察血液样本发现血细胞成细沙样,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已成凝集状,疑红细胞冷凝现象。将标本370C水浴30分钟后,细沙状颗粒凝集消失,混匀后立即上机测试×109g/l、×1012g/l 、HB148g/l 、、 MCV90fl、 、 MCHC363g/l 、 PLT559109/l.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比例、血细胞参数大致符合。
分析影响血细胞计数的原因是:由于含冷凝集素高的样本在血液离体后,环境温度下降,体内冷抗体与自身红细胞膜上抗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几个红细胞凝结成块,通过检测器导致与红细胞有关的参数包括RBC、HCT、MCV、MCH、MCHC、RDW显示异常,红细胞直方图上显示低矮的宽峰。
讨论 冷凝集一般源于体内冷凝集素过高而导致血液在体外低温条件产生的红细胞自凝,从而影响血液检查,特别是导致血常规以及血型鉴定出现错误结果。冷凝集素是红细胞自身免疫抗体,其特点是在低的温度下能作用与患者自身的红细胞。在体外其最适温度为4-27℃能与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4℃反应最强[2] 。正常人血清中含有低滴度的冷凝集素,支原体衣原体EB病毒感染、某些肿瘤可导致其滴度明显升高[3] 。冷凝集素几乎均为IgM型,对人红细胞I类抗原有特异性,300C以下可使红细胞凝集,温度升高后凝集消失。健康人血清中效价不高,一般在160C以下在200C以上不发生凝集反应[4] 。红细胞冷凝集现象常发生于冷凝集综合征患者,支原体肺炎和某些含冷凝集素的患者,血液中含有较多的寒冷红细胞冷凝集素,他不仅能凝集红细胞而且也能凝集血液中的有核细胞和血小板,干扰血液分析仪的检测[5] 。血标本出现冷凝集现象可明显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应予以注意。可通过观察监测数据报警信息和散在点图发现此问题。明显的凝集现象肉眼可以初步观察到,此时不宜上机测定易导致仪器管道堵塞。如果未能及时观察到标本外观,标本已经进入机内测定在审核报告时可通过红细胞血红蛋白不成比例MCV变大 MCH 、MCHC 明显改变等信息,应仔细审核标本外观,对怀疑有冷凝集的标本,应将血样置37℃水浴30 min,待冷凝集消除后,再立即上机测定。在做血常规检测时,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RBC冷凝集现象对血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必须使实验室保持在合适的温度(18-22℃),血常规检测实验室应有恒温装置,这一点,对没有暖气或空调的实验室要特别注意,低于15℃或高于30℃均对正常血常规结果有影响[6] 。
重视和坚持做好分析和质量控制工作是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环节,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地按实验要求对每份血细胞检测结果仔细分析,发现结果或细胞分布图形异常时,应立即查明原因,排除干扰,防止检验报告出错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肖秀林。血细胞分析后的的质量保证[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5):569-570.
[2] 孙云,曹志勇,李萍等。冷凝集综合征病例报道[J].检验医学,2005,20(3):287.
[3] ,张莉尼。7例抗I,i国内文献综合分析 [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2):93.
[4] 陈永辉。血细胞仪器分析时冷凝集现象影像处理[J].临床检验杂志,2000,18(3):190.
血细胞分析报告【第五篇】
[关键词]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职业病检查; 应用效果;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323-01
在很多职业病的体检中,均包括了血细胞检测项目,职业病体检一般要求医护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量的体检者进行体检并得出体检结果。血细胞传统的检测方法为手工在显微镜下计数检查血细胞情况,具有耗时长、操作复杂、结果和操作者水平关系较大的特点,若将其作为临床职业病体检过程中的血细胞检查方法,将带来巨大的人力和材料的浪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为临床职业病体检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操作简单的血细胞检测方法[1]。我们选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进行职业病体检的患者,抽取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出血细胞异常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手工复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以及在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职业病体检时的注意事项,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接受职业病体检的患者中,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出血细胞异常的体检者共计500例,男性312例,女性188例,其中221例体检者的白细胞计数出现异常,199例体检者的红细胞计数出现异常,56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检出异常;有71例同时出现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异常。
方法
样品采集 对所有参加职业病的体检者抽取静脉血,加适量EDTA-K2抗凝剂防止血液凝聚,混匀待测。血细胞分析仪检出异常的体检者,采指端血,混匀待测。
测定方法 对所抽取的血样采用全自动希斯美康血球仪进行血细胞的测定。操作方法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经全自动血球仪检测出血细胞异常,体检者的血样采用手工显微镜下计数检测。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P
2 结果 结果见表1
表1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复符合性统计
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两种方法对职业病体检者进行血细胞检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出的白细胞计数异常和红细胞计数异常明显高于手工检查方法,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手工显微镜下计数两种血细胞检查方法用于职业病检查,医护人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的医护人员非常信赖全自动血细胞仪的检测结果,有的医护人员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国内外有大量报道证明,无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多么先进,制造工艺多么优良,都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显微镜下计数血细胞。因此,在对职业病体检者检测血细胞时,当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出异常结果时,必须对该例体检者重新取样进行显微镜下血细胞计数复检。采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血细胞,耗时长、对检测者的技能要求高、工作量大、影响结果准确与否的因素很多,故其精密度和准确率均较差。自动血细胞检测仪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且有一套完整的校准和质量控制体系,操作规范化,所用试剂商品化,故检验结果的重现性及准确率较高,各实验室之间的可比性强。但其无法提供细胞内部结构,如细胞核的形状、染色质情况、核仁有无与数目及形态;胞浆内颗粒有无和颗粒性质,浆内其他内含物的情况[2]。同时,很多资料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存在着偏低的现象,在使用时应谨慎处理之[3]。职业病检查一般都具有人数众多且集中在短时间内要检查完毕并出具报告的特点,体检人员较易忽视对出现异常结果进行复检的工作,从而造成检测结果和临床实际不相符合,给企业、职工本人带来较大麻烦。因此我们在对职业病的体检中,对于血液检查要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为主,对体检者进行初检,对初检结果血细胞出现异常的体检者结合必要的光学显微镜复检,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复检程序一般为:首先一般性的浏览血液涂片,大致估计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是否相符;观察红细胞的染色、形态是否出现异常;有无寄生虫发生;血小板、白细胞的形态有无异常,是否出现幼稚细胞等。若均未发现异常,可按仪器结果出具体检报告。若发现细胞有任何形态方面的异常,应对其异常情况进行描述并报告。总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率高的优点,在职业病的体检工作中,因其检测的血样量比较大,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体检者进行初筛,血小板出现异常的体检者,再采用传统手工复查,二者结合可以较为准确的给出体检结果。可以大大降低体检的工作量,提高体检效率,减轻工作人员工作量。在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体检时,要注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的检测数据有可能出现偏低的特点,因此在体检时,应结合体检者的职业类型是否属于易致白细胞减少的类型,再结合一些技术处理,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参考文献
[1] 孙芾,赵素荣,鲍震宵。全自动血细胞分类仪的评价[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2,15:36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