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某镇党代会工作报告汇报【最新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度某镇党代会工作报告汇报【最新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度某镇党代会工作报告【第一篇】
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事业为人民。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支持人大及其会依法履行职权,支持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作用,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探索社会组织协商,不断提高协商民主的科学性、有效性。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支持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做好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工作,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加强和改进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改革和改进群团组织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促进工会更好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共青团更好服务和联系青年、妇联更好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支持其他群团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工作,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二)加强思想文化引领,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深化文明河南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不断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对各种错误思想必须敢于亮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河南故事,提升河南形象。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网络建设管理,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深入实施中原人文精神“五大工程”,打造具有中原特色、中原风格、中原气派的文艺精品。推进中原智库建设,塑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原品牌。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推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创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增强根亲文化、古都文化、汉字文化、功夫文化等中原文化影响力,支持郑州、开封、洛阳、安阳、焦作等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叫响“老家河南”品牌,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不落一人。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扶贫资源精确配置,对贫困户精准扶持,对贫困人口精细管理。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以革命老区、“三山一滩”地区为重点,采取转移就业、产业扶持、易地搬迁、社会保障、特殊救助等途径,突出教育、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水利、电网等领域专项扶贫,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并举,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做到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紧密结合,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与生态保护协调并重、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突出抓好贫困县、贫困村脱贫攻坚,统筹做好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压实县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对规定时间内完不成任务、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脱贫攻坚是群众所呼所盼,不能有丝毫懈怠。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夯实人民幸福之基。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创造更多岗位,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妥善解决化解过剩产能中下岗分流职工再就业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完善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把高中教育纳入免费教育。统筹发展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积极引进嫁接国内外名校开展合作办学。办好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建设健康中原。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优化重大疾病防控防治策略,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和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发展体育事业,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加快构建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增强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下沉。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药企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大力发展老龄事业,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五)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河南,让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美丽与发展同行。强化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清洁生产,培育以低碳、绿色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加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确保大气质量显著好转。深入实施碧水工程,加强水源地和重点流域水环境保护,加快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促进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程,加强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推进生态省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四区三带”区域生态网络及黄河明清故道生态走廊,加快国土绿化,协同推进森林生态、湿地生态、流域生态、农田生态和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和有偿使用及交易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带领全省人民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
度某镇党代会工作报告【第二篇】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仁川镇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以审议。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20xx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仁川镇党委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摘帽”快跑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从严管理落实年活动,大力实施“生态立镇、农旅兴镇、崇德安镇”三大战略,负重前行,积极适应新常态,拼搏进取,奋力谋取新作为,较好完成镇第十四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发展顺利收官,各项事业继续向前向好发展。
一、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工业经济难中求进。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全力做好“鼓劲、挖潜、增效”文章,各类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万元,同比增长%,连续第二年突破千万元大关;引进内资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200%和%。新发展电子商务企业7家,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3个。市重点工程仁川风电场一期如期实现并网发电,二期完成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金台铁路已开工建设,土地征用工作有序开展。来料加工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发放来料加工费1470万元。农林经济稳中有升。大力推进以贝母、铁皮石斛、高山玉竹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和中药材合作社发展,油茶、铁皮石斛、经济林、中药材产业价值不断延伸,芍药、三叶青、铁皮石斛等新基地争相涌现,完成1300余亩林业基地抚育和硫磺熏蒸中药材整治任务。粮食功能区、生产路、三面光渠道等农田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旅游产业势头强劲。“红旅小镇”建设全面启动,完成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公园烈士陵园改扩建工程、红挺一纵纪念馆主体建设及180米生态防洪堤、9间旧房改造等配套建设,启动石下、高坑、赤岩前等村民宿经济前期工作,推进百杖潭景区、方山大院提升改造,投资200多万元打造柳坡村沿路沿溪景观带,成功举办五四青年节“提精气神、走红军路”古道毅行活动、20xx磐安青梅尖骑行观光节系列活动,仁川旅游知名度得到大幅提高。
二、城乡统筹开创新局面。五水共治扎实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8个行政村均已完成招投标并开工建设,累计完成24个村主管网和污水处理终端建设,17个村接户率达到80%,19个村完成了初验收。三改一拆深入推进。落实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两网化”管理体系,处置各类违法建筑面积96848㎡,改造旧住宅区面积28320㎡,分别完成县下达任务的%和%。出台实施办法对暂缓拆除违法建筑进行合理分类处置。城乡环境全面整治。全面推进“四边三化”专项整治行动,以限期交办销号制按时完成各整治点交办单,得到了县委领导的高度肯定。全域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落实公路沿线18个村垃圾集中机械化处理,完成平象和西产马岭垃圾减量化阳光房主体建设。巩固深化养殖场、砂场整治,关停养殖场4家,提升养殖场2家。高度重视农村废气粉尘治理,解决磐安县造漆厂、磐安县绿安助剂厂废气粉尘排放问题。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石下村投资100多万元顺利完成村庄提升项目及“百花村”建设。加快危旧房改造步伐,拆迁危旧房占地4436㎡,启动胡庄村新区地基安置工作。集镇区块老村改造有序铺开,杨宅旧村改造一期90%农户完成新房建设,黄余田村启动二期旧村改造。
三、社会事业得到新改善。“崇德安镇”战略深入实施。隆重表彰4位“孝顺媳妇”、8位“公益之星”、4位“小孝星”和5位“最美仁川人”,崇德氛围日渐浓厚,主流思想深入人心。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开展。成功举办第七届农民文艺汇演暨红挺一纵挺进仁川80周年纪念演出,13个村参与“春泥计划”创建,完成4个文明村创建,其中柳坡、赤岩前两村成功创建“市级文明村”,完成平象村文化礼堂建设。村级公益事业不断提升。建成黄余田生态公墓,滚涛、方山、柳坡、赤岩前等村安装改造路灯400余盏,黄余田晨光大桥、赤岩前和谐廊桥、方山大桥建成通车,完成泊公、杨宅、赤岩前、后鲁防洪堤建设,各村一事一议项目基本完成,对西产村陈氏宗祠和潘田村古建筑进行了加固修缮。基层保障水平得到提高。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全民参保登记,弱势困难群体关爱救济力度不断增强,全面消除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新增低保48户77人,完成潘田、流岸、平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民主法治建设持续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老龄委、计生协会、关工委等群众团体作用发挥明显,党管武装、民兵预备役建设持续加强,科普、普法教育成效显著。平安仁川建设继续深化。及时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上级转办信访件和8890便民服务平台、县长信箱、省长信箱及磐安民声在线交办件办结率均达100%。“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认真有效落实,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大局持续保持和谐稳定。
四、党建工作有了新气象。扎实开展“从严管理落实年”和“摘帽快跑”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扎实开展。组织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专题讨论学习和“金点子”征集活动,发动仁川人人找问题、人人谈举措、人人谋思路、人人话发展,营造做大做强“一号产业”、全力建设“红旅小镇”的良好氛围。基层党建制度得到传承出新。在全县19个乡镇中率先出台落后党员管理办法及其考评细则,通过组织参加专题教育、进行集体劳动和实施量化考核,首批纳入集中管理的31名落后党员整改工作取得实质成效,极大带动和增强了全镇党员的规矩意识,探索出了一条新常态下全面从严管理农村党员务实管用方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先后有10多个兄弟乡镇到我镇学习取经。以“三严三实”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乡镇干部“三全”、村干部“三强”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推行镇村干部工作晾晒制度,实行镇班子成员重点工作一月一公示、镇干部工作一周一公示、镇干部住夜情况一日一公示、村主职干部工作定期汇报制度,改进了工作作风,强化了干部管理,推进了工作落实。农村党建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完善农村主职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对各村三改一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四边三化”、党员活动日、村级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考核,推行农村主职干部绩效季度考核制度,层层压紧压实党建责任。加大关心关爱力度,对村主职干部因病或遇到急事给予组织温暖。从严抓好党员活动日管理,制定并印发600余份《仁川镇党员活动日管理办法》分发给全镇党员学习。按照“高标准、重质量、促实事”的要求,完成“两新”党建示范点和柳坡、洋庄两个市级党建示范村建设。软弱涣散党组织取得实质整改。以解决新农村建设等实际问题为抓手,扎实推动下余、赤岩前等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落到实处。选派“第一书记”到下余村任职,充实了下余村党组织力量,妥善解决了下余村违法建筑处置和“信访专业户”重信缠访难题。以培育村主职干部协作和推进村庄项目建设为抓手,凝聚赤岩前村人心力量,助推赤岩前村顺利完成村庄规划修编、50余亩土地政策处理、115盏路灯安装、和谐廊桥、生态防洪堤及粮食功能区建设,实现了从工作“落后村”到“先进村”的蜕变。党风廉政建设从严从实推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有关规定精神,推进乡镇纪委回归主责主业。廉政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组织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集中学习。注重发挥群众民主监督作用,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加大村级财务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查处违反党纪行为。今年共处理党员16人,其中开除党籍1人,劝退1人,党内严重警告3人,党内警告1人,诫勉谈话10人,严肃了党的纪律,纯洁了党的队伍。
同志们,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到,我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座各位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团结拼搏、克难攻坚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离退休老同志热情支持的结果,也是历届镇党委打下良好基础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党委,向所有为仁川改革、发展、稳定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支撑不强,后劲发展不足,优势特色不显,新农村建设相对滞后;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落后,精神状态不佳,政治意识、担当意识、廉洁意识和规矩意识有待加强,“四风”问题还需持续深入整治;影响仁川社会发展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仍然较多,维稳压力依然较重。对以上问题,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xx年工作指导思想和举措。
各位代表,同志们,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更加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深知人民的期盼很大,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仁川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机遇和挑战并行,希望与困难同在。今后五年,要确保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大战略目标,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拉升标杆,全力以赴,甩开膀子大干,求真务实快干,奋力跑出仁川“两富”“两美”建设“加速度”。
根据上述要求,20xx年我镇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县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打造“红旅小镇”和“江南药镇”后花园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生态立镇、农旅兴镇、崇德安镇”三大战略,发展美丽经济,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仁川,扎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仁川的生动实践,为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两富”“两美”新仁川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目标要求,20xx年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以民宿发展为引领,全力建设“红旅小镇”。以民宿经济为抓手聚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认真抓好高坑、石下民宿特色村建设,全面提升村庄环境,加快旧房改造步伐,提高村庄建设水准;做好赤岩前村赤岩山居项目招商对接工作,尽快启动项目建设。出台政策,扶持柳坡、黄余田、杨宅等一批农家乐专业村新增经营户20户、床位300张。扩大沿路沿溪沿景风光带范围,建设平子坑至杨宅沿路沿溪景观风情带,打造洋庄、胡庄、石下景区沿线节点小景观。继续实施百杖潭景区提升改造和方山大院客房提升工程,完成1000平方米铁皮石斛休闲观光基地产品展示大厅建设,启动东山芍药园项目规划提升。以场馆建设为重点全力建设红色经典景区。制定红色旅游景区详规,完成红挺一纵纪念馆工程建设、历史资料收集整理及布展设计工作,力争年底前实现纪念馆开馆。抓紧红挺一纵纪念公园道路框架、亲水平台、拦水坝、停车场等配套建设,做好周边民房改造和周边综合环境提升。以重大活动为载体倾力做大旅游宣传。最大化利用仁川秀丽自然风光、厚重人文历史和户外体育资源,有效挖掘境内红色文化、崇德文化、廉政文化、相亲文化、体育文化内涵,打造更多“旅游+”活动,举办青梅尖一生一世相亲大会、东山“千亩”芍药花节、好溪嬉水节、骑行比赛等大型旅游活动,千方百计扩大叫响仁川旅游名气。
二、以提质增效为要点,稳步推进经济发展。抓牢农业基础。注重精品化、特色化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以磐斛生态科技园、东山芍药基地、马岭猕猴桃基地为重点的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发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示范引领作用,精心推介葡萄、板栗、竹笋等农业采摘观光游,打响仁川油茶品牌,做好农旅融合文章。深挖工业潜力。加大规上企业扶持力度,主动出击,定位招商,加强对接,立足实际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扩大来料加工覆盖面和受益面。建好重大项目。认真做好洋庄红木产业园建设各项工作,加快仁川风电场二期道路施工建设,按时完成金台铁路潘田、泊公、黄余田、方山、杨宅等村土地和房屋政策处理,确保无障碍施工,做好流岸水库政策处理前期工作。
三、以惠民共享为核心,加快建设幸福仁川。狠抓环境综合整治。以建设美丽仁川为方向,统筹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垃圾分类处理、精品集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全面完成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扎实开展方山、杨宅、流岸等村防洪堤建设及水生态修复专项行动,打造更多“最美河段”。严控新增违法建筑,加强拆后土地利用,努力创建“无违建镇”。巩固深化垃圾分类处理已有成果,扩大村庄保洁范围和日均保洁次数,探索向社会购买服务,谋划集镇重点村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全面整治集镇脏乱差现象,稳步推进杨宅、黄余田旧村改造。开展部分村庄规划修编,加快胡庄、赤岩前等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保障事业。整合优化农村医保、养老、救助等各类资源,加大老、弱、病、残、灾等困难群体关爱救济力度,完善低收入农户帮扶救济制度,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运行质量,让更多困难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关心和帮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深化孝道教育,加强基层文体设施建设,支持仁川婺剧促进会等文艺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举办第八届农民文艺汇演,推动文明示范村创建。提升法治建设水平。支持镇人大依法有效行使各项权力,充分发挥工会、妇联、科协、老龄委、计生协会、关工委等群众团体作用,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深化平安仁川建设。用好“平安通”平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落实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织密安全生产监管网,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努力把各类涉稳隐患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以从严治党为抓手,强化党员干部管理。将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细处实处,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努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为落实“十三五”规划,确保仁川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强化思想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教育,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规矩挺起来、严起来,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力度,培养党员干部坚定的政治信仰、过硬的党性原则和良好的思想品行。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创业的思想境界,坚决破除一切妨碍仁川发展的思想禁锢和陈旧观念,大力营造“说了定、定了干、干必行、行必优”的良好氛围。强化组织建设。围绕“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主线,全力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过硬、全面进步。落实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切实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和民情地图活动,认真抓好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五星争创、村级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的落实工作。以扩大覆盖、发挥实效为重点,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实行“养源育苗”工程,吸纳更多优秀青年入党,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农村党员结构。强化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党员干部管理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落后党员、镇村干部工作晾晒、党员活动日、谈心谈话、提醒诫勉等制度,推进党员干部有进有出、能上能下,加大对不称职、不胜任、不作为干部的调整处置力度。以行政村撤并为契机,扎实开展新一轮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准备谋划,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优配强村级组织班子。以村主职干部为重点,大力开展为官不为陋习集中整治行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有计划、分批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干部开拓创新、破解难题、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本领。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推动党员干部谋实事、创实业、重实干、抓实效。强化廉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亮在明处。深入抓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贯彻和教育培训,进一步唤醒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大力支持纪委深化“三转”,回归主业。以岗位目标责任制为抓手,完善党内监督考评机制,加大公务支出、公务接待和农村“三资”管理监管力度。旗帜鲜明反对“四风”问题,对各类腐败现象实行“零容忍”,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全力打造一支“清白做人、清正干事、清廉成事”的党员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同志们,展望“十三五”,仁川发展大有可为,前景广阔。“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同向前行,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加快建设“红旅小镇”新仁川而努力奋斗!
度某镇党代会工作报告【第三篇】
同志们:
现在,我受中共xx乡第八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一、20xx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乡党委团结带领全乡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及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克服多种不利因素,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始终坚持“生态立乡、文旅活乡、特色富民、和谐兴乡”发展思路,稳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力以赴做好扶贫开发、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等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全乡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一年来,乡党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开展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活动,坚持从党委班子成员自身做起,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民主生活会、专题学习会和党委班子集体学习等方式为载体,先后集中学习18次;组织实职领导深入联系村宣讲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学习党章24次。切实做到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深入基层。通过学习,全乡党员干部自觉把习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推动发展的理论指导、精神动力和行动纲领,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切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去年2月份乡党委全面启动xx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乡共9个党总支、33个党支部、596名党员,紧扣“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以“深学、细照、笃行”和“三严三实”为主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加强学习教育、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查摆“四风”突出问题、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边学边查边改边建,立行立改,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切实转变党员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共收集意见建议196条,收集整理矛盾纠纷65起,调解64起,完成立行立改28项。撰写学习笔记700余篇、读书心得体会295篇;召开座谈会、民情恳谈会92次,为169户农户协调解决救助资金91200元。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四风”问题明显遏制,党员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切实加强党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应对和努力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一是坚持农业基础不动摇。坚持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粮食生产总量稳中求进为总基调,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20xx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806万元,同比增长35%,粮食总产量达吨,同比增长%。二是全力推进“4211”峡谷生态农业工程。按照福贡县“441113”的峡谷生态农业工程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全力推进了“4211”峡谷生态农业工程(即年全乡核桃种植面积4万亩,草果种植面积达2万亩,黄连种植面积达1万亩,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年内全乡累计完成种植核桃4000亩、草果xx00亩、茶叶1000亩,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整合利用各种项目资金,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紧抓新农村建设这个关键,累计投入1100万余元,完成架设人饮及农田灌溉管道、修复水沟、村级道路硬化、新挖通组公路、修建人马驿道、新建太阳能路灯、安居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建成,极大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四是严抓落实民生工作。全面落实好惠农利民政策,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一年来,我们不断巩固了“两基”教育成果,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新型农村城镇养老保险工作扎实推进,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挖掘和保持传统文化工作力度,继续推动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平安xx”建设工作持续深入,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四)严抓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党建工作。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落脚点,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整治“四风”问题为重点,狠抓阵地建设、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全乡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一是切实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强化村“三委”班子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整体功能为目标,完善各项村级民主管理制度,着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进一步增强村“三委”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胆支持使用善于抓组织建设、抓经济工作的实用型干部。对一些存在问题、不干事、干不成事、不会干事和违反党纪党规的干部党员及时进行调整处分,全年共处理不履行党员义务11人,违纪违规事项1件,开除党籍1人,整顿软弱涣散党总支部1个。二是严格做好党员管理工作。坚持“严”字当头,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等方式,对党员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建立健全三项制度及“手机信息岗”,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及时向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活动情况,对外出流动党员做到“底数清,去向明”,使外出流动党员始终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和沟通,实现了教育管理的经常化。扎实推进农村困难党员关爱行动,坚持做到“四必访”、“五必到”。全年先后为农村困难党员发放补助资金24720元,帮助5名党员成功申报“红色信贷”资金,共25万元。全面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严格程序、严格把关,把那些思想素质好、入党愿望强、愿意在党组织中经受锻炼和考验的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和致富能手吸收入党。全年共发展党员31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40名,其中致富能手有2人。三是强化基础党组织服务能力。严格按照“8433”工作法和“6452”工作措施,始终把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各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建设,帮助各支部理清工作思路,进一步规范党组织设置和管理,不断提升和创新基层党建水平,全乡9个村党支部已全部升格为党总支。同时严格根据“班子建设好、组织设置好、服务队伍好、服务能力好、服务机制好、服务业绩好”的标准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着力打造“5个服务平台”落实好“一个服务体系”和“村三委”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村民小组工作制度,要求“村三委”班子成员每人联系帮扶2户以上农户,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中充分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同时要求乡党政干部职工每人帮扶联系5户农户,共联系235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26件。全乡47名代办员受理代办事项共1125件(次)。四是坚持创建平安xx。努力加大化解矛盾排查调解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推广党员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经验,坚持打防结合,及时处理信访问题,加强重信重访矛盾的调处,切实提高信访案件的化解率。对重大决策、重点项目开展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年内共受理70起矛盾纠纷,调处率达100%,调处成功率达98%,受理群众诉求126件,办结率达100%,受理群众来访2件,有力的控制了不稳定因素的发生,确保了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五是深化党风廉政工作。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乡党委始终把党风廉政工作纳入了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规定》,通过认真组织,狠抓落实分级负责,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做到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并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党风廉政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此外,我们积极应对和有效处置了“1·02”森林火灾“7·09”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森林防火和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工作,推动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民生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宣传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成效。认真支持人大依法履行法定职权,进一步加强了对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老干部工作的领导,武装建设取得新成绩。
同志们,20xx年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全乡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凝聚着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心血。在此,我谨代表乡党委政府,向全乡各族干部群众、驻xx公安边防官兵、离退休老干部和所有关心、支持、帮助xx建设的各级部门、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员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部分村“三委”干部担当意识不强,畏难情绪重,责任心不强,克难攻坚、奋力拼搏的劲头不足,玩心重,玩风盛,精神面貌、工作状态与全乡发展需要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有差距;二是工作重要部署、轻落实,抓的不实不细,工作推进较慢;三是一些干部知识陈旧,水平能力不足,学习提高、深入思考、大胆创新的习惯还没有养成,不会干事、不敢干事,畏首畏尾。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今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思路。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是xx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我们一定要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紧紧围绕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的一系列在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的工作新举措,立足集边境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基本乡情,紧扣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的现实乡情,着眼潜力巨大、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前景广阔的发展乡情,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担当,抢抓机遇、找准定位,重点突破,加倍追赶,奋力推进xx社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完成今年各项任务,始终要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注重打基础、调结构、扩总量、提质量,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确保我乡20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保持在12%以上。始终要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牢固树立抓改革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大的发展机遇,自觉地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坚决突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导性和创造性,敢于突破旧观念和习惯思维定式的禁锢,放开手脚,劈荆斩棘,勇立潮头,破解发展难题,创优发展环境,要以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更高水平谋划20xx年工作,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向xx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始终要把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紧紧围绕“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这条主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坚持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载体,深刻理解和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不断开拓创新,积极主动的做好各项工作,为我乡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提供有力的保障。始终要把党建作为第一保障。进一步强化“党要管党”的责任意识。深刻认识党建是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所需,是实现执政使命的根本所在,是领导科学发展的职责所系,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重点抓、抓重点,着力解决一批农村党建工作的难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转变作风提升服务群众水平、构建长效机制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加快xx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做好今年的工作,要突出以下五点:
(一)坚持抓产业,进一步确立全乡产业发展新思路。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产业,我们必须把发展产业作为全乡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强化“三农”工作,不断壮大经济发展实力,促进农业、农村全面发展。我乡产业发展的思路为:“两结合一推动”。即:传统民族特色文化与现代旅游特点相结合,传统特色生态农业与全乡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大力推动生态林游产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度某镇党代会工作报告【第四篇】
过去五年,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必须坚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必须坚持首都城市功能定位,进一步提高城市服务管理水平,认真履行“四个服务”职责,以首善的标准努力使首都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把握首都发展规律,抓住重大活动机遇,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资源整合,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建立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群众观念,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鼓励基层创新;下大力气解决好民生问题,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必须坚持把维护首都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下先手棋,打主动仗,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确保首都安全稳定。
——必须坚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为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组织保障。
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我们要倍加珍惜。
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进一步发挥首都的资源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任务还很艰巨;推动城乡一体化,解决城市发展中人口、交通、资源、环境等问题,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任务还很繁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维护社会公平,解决好民生问题,还需要下大力气;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切实加以解决,努力把首都工作做得更好。
今后五年工作的基本要求、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以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为标志,首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已经历史性地摆在了全市人民面前。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部署,是新世纪中央对北京工作的要求,也是首都人民的新期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发展质量,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的发展。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践行“北京精神”,努力开创首都各项工作新局面。
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一定要牢牢把握首都的工作职责。面对国家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的大势,北京作为13亿人口大国的首都,必须以更高标准履行好“四个服务”职责。首都各项工作必须更加有利于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首都发展建设必须更加有利于发挥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作用。我们要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成绩和工作经验,努力使各项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
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一定要牢牢把握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神圣使命。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有了较好的工作基础。在国家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有条件、也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更好地发挥支撑、引领和示范作用,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要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文化创新之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发挥支撑作用;要进一步提升城市运行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便利化水平,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大力弘扬践行“北京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时代精品,努力提升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把首都建设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善之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标志性城市,在国家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中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世界范围科技革命和产业调整的机遇,抓住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机遇,抓住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实施首都经济圈战略的机遇,抓住成功举办奥运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带来的机遇,奋力开创首都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一定要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必须着力推动创新发展、包容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推动创新发展,就是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首都发展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推动包容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同步推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各类发展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推动和谐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加强和创新社会建设与管理,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就是要进一步强化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倡导绿色就业、绿色生活,率先把北京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推动开放发展,就是要在更高的水平上统筹对内对外开放,提高区域合作的能力,提高利用国际资源、引进集聚国际高端资本和人才等要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首都经济的科学发展水平。
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一定要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要把以人为本理念贯穿首都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要认真总结奥运筹办过程中实施“五无”目标管理的成功经验,下力气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经济发展要让群众得到实惠,城市建设管理要让群众更便捷、更舒适、更安全,要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让群众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今后五年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首都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践行“北京精神”,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率先形成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向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出坚实步伐。
今后五年,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首都经济保持持续平稳增长的势头,着力打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左右,在20xx年率先形成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初步建成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文化创新之城。
——城市功能持续优化。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加强,完成平原地区100万亩植树造林任务,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交通拥堵得到有效治理,中心城区公交出行比例力争达到50%;“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城市运行的精细化、信息化、便利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社会环境更加和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依法治国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逐步扩大,群众利益表达渠道更加畅通,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人口管理更加科学有序,社会矛盾化解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初步建成学习型社会。
——首都文化日益繁荣。全面践行“北京精神”,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文化创新活力充分彰显,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改革开放不断突破。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与制度进一步完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吸引和聚集国际高端要素的能力不断增强,努力建设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
——市民福祉明显改善。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中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率先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完成50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任务和1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努力实现“住有所居”。基本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基本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养老制度,努力建设和谐宜居之都。
度某镇党代会工作报告【第五篇】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首善之区的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确立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任务,总结提炼了“北京精神”,编制了“”规划,胜利完成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了坚实步伐,谱写了首都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圆满完成筹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等历史性重大任务。大力践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成功举办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残奥会,圆了中华民族百年梦想,实现了“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向世界展示了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展示了人民群众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过程中,依靠举国体制优势,明确了首善工作标准,实现了“隆重、喜庆、节俭、祥和”的目标,极大地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极大地增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完成这些重大任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了城市文明素质,培育了伟大的城市精神,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物质精神财富,推动首都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抓住筹办奥运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机遇,主动调结构、转方式,首都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确定“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方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首钢等一批大型企业实施搬迁改造,主动调控汽车、房地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迈上新台阶,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的水平极大提高,巩固了服务业主导的高端产业发展格局,第三产业比重达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消费总量连续四年居全国大城市之首。在节能减排降低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06亿元。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运用科技奥运经验,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制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搭建中关村创新平台,建立“部市会商”机制和包括中央在京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内的首都资源统筹机制,落实“1+6”先行先试政策,实施“十百千工程”和“瞪羚计划”,对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立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机制,加快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建设。实施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及“千人计划”、“海聚工程”,聚集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了一批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成果,打造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万人发明专利达到件,居全国领先水平。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占全国的40%,其中70%以上输出京外。中关村吸引了全国近四成创业投资,企业总收入超过万亿元,占全国高新区总和的1/7。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抓住奥运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开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与区县财政体制改革,引导各区县按照功能定位科学发展。完成原东城区、崇文区,原西城区、宣武区的区划调整,为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科学发展创造了更好条件。加强大兴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资源整合、海淀和昌平两区资源统筹,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加大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力度,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增强了市属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要任务。积极打造科博会、文博会、京交会等高端会展品牌,组建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着力推动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总部在京落户,完善口岸服务体系,服务贸易保持全国领先,实际利用外资突破70亿美元。发挥京港会、京台会作用,广泛开展区域合作,圆满完成支援四川什邡市等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积极开展以援藏、援疆、援青为重点的对口支援工作,服务了国家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制定《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确定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任务。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深化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城南行动计划和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意见,加快重点新城、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城市化建设,探索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新路,使更多农民成为有资产、有社保、有岗位、有组织的新市民。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形式。实施新农村建设“5+3”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等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设施投入使用,一大批水、电、气、热、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特别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下大力气抓交通设施建设,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12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72公里,扭转了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城市运行的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积极治理交通拥堵,加强城市环境整治,着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加大文物建筑腾退力度,创新旧城区整体保护利用机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召开市委第三次人大工作会议和第三次政协工作会议,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支持人大依法创造性履行职责,创新地方立法工作格局,建立立法立项论证、效果评估和预案研究机制,提高了地方立法质量;聚焦财政预算监督、司法监督,增强了监督工作实效;创新代表工作机制,发挥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优势。支持政协组织创新履职方式,以组织大规模联合调研为切入点,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质量,发挥了政协组织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创新统战工作平台,涌现出一批优秀党外代表人士。加强与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联系,融合台港澳侨海外资源,引智引资引项目,助推首都建设发展。组织开展光彩惠农行动。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对台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稳妥开展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圆满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完成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双拥共建成效显著,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进展。
首都文化繁荣发展呈现新态势。制定了《关于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认真总结人文奥运经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总结提炼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代表首都风范的靓丽名片。开展百姓宣讲活动,创新宣传工作的形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组建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成立六大联盟,加强首都文化资源整合,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已成为推动首都经济的重要引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和文化精品工程,加强文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网络身份管理工作,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社会建设和服务管理开创崭新局面。制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北京市“”时期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健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领导体制、政策体系、工作机制和工作网络。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探索商务楼宇“五站合一”工作模式。基本实现社区规范化建设,推广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和村庄社区化管理模式,推动居民代表会建设,普遍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不断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加强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提高了社会管理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拓宽社会公益服务和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提高社会动员能力和群众自治水平。加强劳动争议仲裁,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加强信访工作,构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和多元调解体系,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化“平安北京”建设,确保了首都和谐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实实在在成效。把筹办奥运、推动发展与群众利益紧密结合,确立了“五无”目标和统筹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制度,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率先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制度,残疾人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社保卡工程建设,实现“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初步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就业新格局,积极开发绿色就业岗位,基本完成首钢停产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全市就业人口超过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提出“大民政”理念,推出“九养”政策,实施老旧小区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工程,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使广大群众得到实惠。制定并实施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动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着力解决群众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需求,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各级各类教育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中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推动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启动平原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工程,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4%。连续实施16个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加大垃圾污水治理力度,空气质量、垃圾和污水处理率与资源化率均达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由20xx年的吨标准煤下降到20xx年的吨标准煤,水耗由立方米下降到立方米,均居全国前列。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制定《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实施“领航工程”、“聚力工程”、“先锋工程”,在党政机关广泛开展“三进两促”活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完成重大任务中发挥了领导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干部培训方式。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力度,推动干部交流,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加强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首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切实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运用廉洁奥运经验,加强对重大决策、重大活动、重点工程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积极推进权力结构的科学化配置,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提高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科学化水平。
回顾十次党代会以来工作,我们深感过去的五年,是办好大事喜事,建首善、创一流的五年;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五年;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改善民生,人民群众更好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五年;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带领全市人民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奋力拼搏、创造光辉业绩的五年。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央各部门和各省区市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中央党政军机关、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京部队、各兄弟省区市,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首都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际友人,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度某镇党代会工作报告【第六篇】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机关。每5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下文是关于党代会的最新报告,供大家阅读!
同志们:
这次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忠诚担当,改革创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塑造美好形象、逐步实现振兴崛起,开创我省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努力奋斗。
刚刚结束的党的xx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党的以来,我们党在治国理政的道路上迈上了新征程、开创了新时代。重大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讲,是有这一核心为我们掌舵。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拥戴核心,在政治上维护核心,在行动上紧跟核心,坚决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
山西正处于重要历史关头,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前所未有。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肩负着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重大责任,肩负着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肩负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使命。面对时代发展的召唤,面对全省人民的期盼,我们要坚定信念、迎难而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山西坚持和拓展好。
一、过去五年工作和重要启示。
省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很不寻常的五年。五年来特别是党的以来,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山西贯彻落实。20xx年9月,党中央对省委领导班子进行改组性质的重大调整。调整后的省委认真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山西工作的重要指示,提出并实施“五句话”总体思路,推进“六权治本”,确立“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力促弊革风清,力行发展为民,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推动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向着“巩固、深化、提高”方向迈进,推动经济发展朝着“稳步向好、转型升级、振兴崛起”方向迈进,全省保持了政治稳定、大局稳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进步。
经济在克服困难中前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增动力,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大幅推进煤炭减产量、坚决去产能,促进全国煤炭市场发生积极变化,实现全省经济稳步向好。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科技进步综合指数上升。立体化交通体系加快形成,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越是经济困难越关注民生。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2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教育事业协调推进,高校新区建成使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平安山西建设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控制性指标居全国先进水平。
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强化环境保护责任制,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扎实推进,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采空区、沉陷区、水土流失区修复治理力度加大。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完善地方性法规立改废机制,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落实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政协协商,健全协商民主制度。法治山西建设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果。
文化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得到弘扬,一批文艺精品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宣传思想工作进一步加强。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结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成功举办中博会、能博会、太原论坛等会展和招商引资活动。
汲取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沉痛教训,推动从严管党治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加大正风反腐力度,形成“三个高压态势”,健全巡视巡察制度,扭转腐败多发蔓延被动局面,匡正选人用人导向,风清气正环境初步形成。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市县乡换届圆满成功,焕发出奋发进取新气象。
五年来的成绩,是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积极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山西省第十届委员会,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驻晋单位,向驻晋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山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是:经济总量性尤其是结构性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强,新旧动能转换缓慢;生态建设任务艰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贫困面仍然较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一些领域改革滞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法治建设有待加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方和单位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到位,一些干部担当意识、奋斗精神、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有的是长期积累的,有的是新产生的,有的相互影响着。对所有问题我们都要正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回首过去五年,成绩来之不易、教训极其沉痛、启示尤为深刻。全省各级党组织在关键时刻经住了考验,广大党员干部在重要关头经受了锻炼,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形成了高度共识。
山西一段时间发生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政治生态出了问题,根本原因是省委没有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调整后的省委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党规党纪,党的建设呈现新气象。清除了腐败分子,净化了政治生态,全省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有了新增强,全省人民的精气神有了新提升,全省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正反两方面经验警示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必须把严的要求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问题作坚决斗争。我们必须更好担当起管党治党责任,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更有信心、更有激情、更有力量地把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山西一段时间经济遭遇断崖式下滑,固然有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但我省经济结构不合理是主要原因。历届省委、省政府在推进经济转型上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积极进展,但受多种因素制约,经济结构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全省上下经历了结构失衡、市场剧变带来的切肤之痛,对转型发展有了更深切认识,推进转型的紧迫感明显增强。当前煤炭市场有所回暖,无论煤价如何变化,决不能动摇转型的决心,必须彻底丢掉再现煤炭十年黄金期的幻想,紧紧抓住市场倒逼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走上转型之路。只要我们准确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大趋势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充分激发全省干部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创造力,就一定能在转型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山西经济浴火重生、再振雄风。
实践证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山西党的建设和重大工作的决策要求是完全正确的,党中央在山西关键时刻作出的战略决策,为我们办好山西的事情提供了根本保证。只要我们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以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不断夺取新胜利!
二、沿着系列重要讲话指引的方向,开辟治晋理政新境界。
奋进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壮阔事业需要科学的指引。习系列重要讲话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深刻揭示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方向,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把学好用好习系列重要讲话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持续跟进学习,持续深化理解,准确把握系列重要讲话的科学体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立场观点方法,切实增强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我们要注重学以致用,着力解决问题,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效,丰富和发展治晋理政思路,让党员干部群众从实际生活的变化中感受到系列重要讲话的真理力量。我们要在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中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积极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山西进行好。
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关于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在实现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加快山西步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山西是欠发达省份,面临小康决胜期、脱贫攻坚期、转型关键期、发展爬坡期、形象改善期“五期叠加”,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历史进程中要不甘人后、加速前行。我们要按照中央对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差距补短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普遍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总体改善生态环境,不断完善各方面制度体系,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历史进程中谱写我省精彩篇章。
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彰显山西气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今天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深化才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山西转型任务重,改革任务更重;发展相对滞后,但改革决不能落后。全省上下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不断提高改革能力,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以改革来破解发展难题,在改革开放中转观念、增本领、树新风、立形象,力求综改试验、行政审批、国企国资、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领域改革走在前列,依靠攻城拔寨的改革闯出发展路子。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要把法治山西建设摆到治晋理政全局来推进,确保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逐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在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中交上山西答卷。我们党要经受住“四大考验”,战胜“四种危险”,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山西面临的“考试”难度大、任务重。我们要痛定思痛、以往鉴来,着眼大局、立足实际,保持“赶考”姿态、坚定“考好”决心,把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的各种“考试”考好。我们要在前两年打下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巩固、深化、提高”的方针,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忠诚干净担当成为思想和行动自觉;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体系趋于完备,相关配套政策法规逐步健全;管党治党责任层层落实,进一步实现由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广大干部从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造成的阴影中彻底走出来,焕发出崭新的精气神,整体素质和干事创业能力明显提升;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政治生态全面优化,美好形象得以确立。
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所贯穿的强烈历史使命感,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体现山西担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需要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习系列重要讲话展现的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勇作为、敢担当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山西面临的各方面任务十分繁重艰巨,越是困难多的时候,越考验我们的党性和意志。我们要直面山西前进中的重大问题,从系列重要讲话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站稳政治立场,坚定信仰追求,饱含为民情怀,弘扬务实作风,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以担当品格和拼搏精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山西坚持和拓展好。
全省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时代大势,回应实践要求,认真落实“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统一思想行动,凝聚奋进力量,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显著进展,确保良好政治生态全面有效构建,不断塑造美好形象、逐步实现振兴崛起。
通过全省的共同努力,要塑造和展示山西文化璀璨、人才辈出的人文形象,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的转型形象,充满活力、合作包容的开放形象,表里山河、生态美好的壮丽形象,以廉为荣、艰苦创业的清明形象,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安康形象。
通过全省的共同努力,今后五年,将我省打造成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和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世界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高地,综合竞争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奋斗,使山西整体发展水平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位次前移,在全国大局中发挥重要影响。我们要有这个信心,更应该有这个志气!
三、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牵引经济转型升级。
抓经济发展,必须明大势、掌大势、顺势而为。我们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经济发展全局,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把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抓手,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为中心,全力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增长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一)站在时代高度开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新局面。深化转型综改试验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山西的重大使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山西的二次创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赋予了转型综改试验区新的内涵,在新的形势下,其战略地位和对全省的牵引作用进一步提升。我们要用解放思想打开转型综改试验新天地,用先行先试擦亮转型综改试验这个金字招牌,坚决克服创新发展意识不强、能力不足、作风不硬等障碍。我们要争取国家支持、用好省内事权、对标发达地区、鼓励基层探索,围绕转型发展提供制度供给和政策动力,营造活力充沛的转型生态,全面激发各类企业特别是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积极性,吸引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向我省新兴产业集聚。我们要用啃硬骨头的精神,破解资源型地区创新发展难题、结构性矛盾突出地区协调发展难题、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发展难题、内陆地区开放发展难题、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难题,完成转型综改试验区各项任务,加快实现能源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变、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中高端转变、发展动能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形态向园区化循环化转变、城乡统筹向一体化转变、经济增长向平稳健康可持续转变,使我省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赢得主动。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是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把准方向、扎实推进,只争朝夕、久久为功,在三晋大地成就这一宏伟大业!
(二)构建多元化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首要任务,着力实施“六大工程”,构建具有鲜明省情特点的支撑多元、布局合理、链条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国产业格局中重塑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必须千方百计抢占的制高点。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手机等为重点,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培育数字经济,建设智慧山西,实现“一化”促“四化”。依托独特资源电源条件,做大做强铝镁合金、半导体材料,加快石墨烯、碳纤维等前沿新材料产业化。以清洁生产、低碳技术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强前瞻布局,以市场换项目,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整合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做大生物医药产业。现代煤化工要发挥专业团队优势,跨企业联合发展,尽快走出一条与石油基不同的差异化、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的煤基化工发展路子。实施能源产业创新工程。顺应能源革命要求,坚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形成多轮驱动、低碳绿色的综合能源体系,以能源结构优化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推进煤炭去产能,提高先进产能占比和综合经济效益。加快三个千万千瓦级外送电基地建设。稳步提升煤层气抽采利用水平。扩大风电、光伏装机规模,推进大型水电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工程。紧盯同行业最高水平,持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低端、提升中端、发展高端。下大力气推动“山西智造”,实施中国制造20xx山西行动纲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明显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焦化产业加快实现“以焦为主”向“以化为主”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钢铁、铝等冶金产业推进精深加工。发挥军工企业技术优势,提高军民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因地制宜发展轻工业,逐步解决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问题。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深入挖掘“地上”资源,高起点大手笔谋划文化旅游产业,在创新体制机制、重大项目开发上实现新突破,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转型的新引擎新支柱。加快构建立体式现代物流产业格局。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发挥金融业作为关键性、基础性产业的作用,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养老服务业与健康、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消费升级带动服务业快速增长。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增效工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重点发展杂粮、草食畜、鲜干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以开发功能食品为重点,扩大农产品精深加工规模,建设全国小杂粮产地交易市场,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职业农民,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升“晋”字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实施“双创”孵化新产业新业态工程。抢抓新旧动能转换机遇,在推动“双创”上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大力营造市场化、社会化“双创”氛围,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双创”基地,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产业新业态。
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山西。
随着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更好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
(一)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支持人大及其会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确保人民群众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加强政协协商与党委、政府工作的有效衔接,发挥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着眼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权利,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组织民主机制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二)提高法治建设水平。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发挥人大及其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加强对设区的市立法工作指导。及时修改和废止不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法规,加强转型升级、社会管理、脱贫攻坚、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综合执法,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司法改革政策配套落实,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开展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各级党政机关要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带头厉行法治,带头依法办事,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环境。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强人民防空建设,支持驻晋解放军、武警部队改革和建设。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扎实开展“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我们要高扬人民民主光辉旗帜,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和谐、团结奋进的生动局面,为振兴崛起凝聚强大智慧力量,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五、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
山西五千年文明发展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省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标识。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下大气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为经济社会进步提供丰润文化滋养,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加大对各级党组织抓意识形态工作的考核力度。深入宣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传全省党员干部群众贯彻中央精神的好做法好典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思想舆论阵地管理,支持壮大主流媒体,不断提高思想舆论引导水平。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依法净化网络环境,在新老媒体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从理论与实际结合上回答山西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
(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弘扬传统美德为抓手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立德树人为重点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厚植精神沃土,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和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加强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利用,加强传统戏曲、非遗项目和传统工艺保护开发。挖掘炎帝农耕文化、尧舜德孝文化、关公忠义文化、能吏廉政文化、晋商诚信文化等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抓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挖掘红色文化精神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用革命精神滋养思想、激励行为。与时俱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积极借鉴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发展三晋文化。
山西人民在文化自信上有足够底气,在文化发展上更应有大的作为。我们要努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转化区、革命文化保护弘扬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发展区,为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六、坚持民生优先,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省民生整体水平还不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贫困人口占比大、贫困程度深。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确保民生福祉提升、社会政策托底、社会治理加强。
(一)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农村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要把脱贫攻坚摆在全省工作突出位置,贫困地区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把精准方略落实到识贫、扶贫、脱贫各个环节,做到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实化,政策措施到村到户到人。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八大帮扶工程及二十个专项行动,加快教育、医疗、低保等民生政策配套。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支持县级统筹整合各类涉农和扶贫资金,引导金融资金投入脱贫攻坚。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对贫困县扶贫工作实行责任制“双签”。发挥好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三支队伍”作用,落实台账管理,做实基础工作。加强督查巡查和脱贫成效考核,健全贫困退出机制。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主要考核扶贫实绩,用硬干部、硬作风落实硬任务。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动员全社会力量,褒扬扶贫济困的善行善举,形成众志成城推进脱贫攻坚格局。我省贫困地区多是革命老区,我们要用当年那样一种革命精神和必胜信念,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确保稳定实现232万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与全省同步达小康。
(二)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我省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必须下大力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更好实现共享发展。以增加职工工资、促进农民增收、帮扶低收入群体为重点,构建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多渠道增收新格局,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探索以货币化方式推进部分民生工程。培育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技术工人地位,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完善机关公务员和适应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激发创富热情,壮大中小微企业创业群体。加强产权保护,增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感。在全社会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山西。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山西集生态脆弱和增长粗放于一体,必须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让绿色成为美丽山西“底色”。
(一)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域,把低碳融入生产生活,把增绿变成行为习惯,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环境质量明显改观,特别是在群众感受最直接的大气、水、土壤等质量问题上有明显好转,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夯实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基础。山水林田湖得到系统修复保护,森林覆盖率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明显提高。让透支的资源环境休养生息,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福祉。
(二)抓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作。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节约集约循环三管齐下,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统筹推进,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坚持节约用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提高用地效率。全面推进工业、建筑等领域节能,促进能矿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促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大重点行业废气治理力度,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统筹实施采煤沉陷区采空区土地复垦整理、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等工程,提升土壤环境质量,培育沃土良田。沿流域按山系集中布局,以生态脆弱区、重要水源地为重点实施大规模植树造林,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推进城乡绿化广覆盖,加强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持之以恒构筑京津冀绿色屏障。
山西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脆弱,必须坚持节水优先、系统治理,努力破解“水瓶颈”。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大力改善和提高城乡居民饮用水标准,推进阶梯式水价改革,开发推广节水技术,加强城市、工业中水回用,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实施重点河流生态修复治理,多策并举修复地下水,促进地下水位持续回升。加快实施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加快大水网建设进度,启动县域小水网配套工程,用足用好黄河水,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确保我省水安全。
(三)强化生态文明制度保障。用改革办法筑起“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三道防线,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布局,实现国土功能定位全覆盖。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构建全面节约、环境监管、污染治理和生态补偿制度体系。完善资源性产品成本构成,逐步增加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资源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实施综合补偿。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建立健全污染者付全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我们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使绿色发展成为转型升级主旋律,永远唱响“人说山西好风光”,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八、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开创党在山西事业新局面提供根本保证。
面对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治晋理政面临的新情况新考验,我们要认真实施党的xx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各项部署,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使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锻造“自身硬”的品格,夯实能“打铁”的底气。
(一)坚持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的xx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持勤政廉洁的政治本色12个方面分别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规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制度创新。我们要把落实准则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对准则阐述的重要观点我们要深刻领会,对准则提出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我们要严格执行,对准则反对和禁止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我们要自觉抵制。要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让准则精神融入党的建设各方面,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土壤。要抓好严明纪律这个关键,坚持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特别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担负起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责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充分发挥党的组织生活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的作用,使任何党员都不能游离于党的组织之外,更不能凌驾于党的组织之上,确保党的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要高度重视解决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既要深入有效解决已经发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有效防范新的矛盾和问题滋生蔓延、有效防范已经解决的矛盾问题反弹复发,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二)打造干事创业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艰巨的使命需要优秀的干部。抓好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按照“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严把政治关、作风关、能力关、廉洁关,确保每个环节都规范操作,把事业发展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考察考核干部既重政绩又重政德,格外关注干部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情况,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立场,在对待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的态度,在推进事业发展中的贡献,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在长期默默无闻工作中的境界,格外关心担当作为、创新创业、扎根一线、埋头苦干的干部。加强党政正职、关键岗位干部的培养选拔,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加大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党外干部,完善干部交流制度。建立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机制、改革创新合理容错机制和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强化“为官必为”意识,提高“为官会为”能力,追究“为官不为”责任,营造“为官愿为”环境,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省市县乡四级换届后,新班子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上任的干部要走好第一步,走好每一步。要认真贯彻中央政策要求,全面做好离退休。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增强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责任意识,紧密联系山西党的建设实际,从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治标与治本、注重当前与抓好长远的结合上,深入思考、着力解决党的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把握规律中创新思路,在积极探索中完善制度。尤其是要有效防止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走向违纪违法,有效防止领导班子弱化甚至丢弃主体责任,有效防止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政治生态出问题,健全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长效机制,健全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的长效机制,健全始终保持管党治党严紧硬的长效机制,使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常态,使党内政治生活纯洁健康,努力建设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同志们,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丰富、前景广阔,在各个时期都做出突出贡献。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召唤着我们,振兴崛起的历史使命激励着我们。对伟大的党和祖国,我们要无限忠诚;对山西这片红色的土地,我们要深怀敬畏;对淳朴勤劳智慧的山西人民,我们要充满热爱;对党和人民的崇高事业,我们要无私奉献。山西人民从来就有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决心和勇气。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要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坚持奋斗目标不动摇,以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殚精竭虑办好山西的事情,满怀信心创造山西的美好未来!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带领全省人民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塑造美好形象、逐步实现振兴崛起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度某镇党代会工作报告【第七篇】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万市镇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着力开展城乡区域统筹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中心镇建设,打造美丽新万市。
现在,我受中共万市镇第十二届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报告。
五年来,镇党委在党的xx大精神的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建设,齐心协力促和谐,圆满完成镇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政治地位得以确立,20xx年被杭州市委市政府确立为杭州市级中心镇。
——过去的五年是我镇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我们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构建适应万市经济发展需要、群众满意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坚持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的目标。以创建“五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组织活动为载体,做到“三个加强”,全面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强党委班子建设,着力打造“学习型、民主型、务实型”班子,进一步增强了党委班子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号召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理论学习培训,提高镇村干部素质。按照“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要求,选优配强村班子,顺利完成20xx年村规模调整和20xx年、20xx年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搭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致富带头先锋工程、双培双带、党员承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载体,引导党员发挥作用。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五年来,共发展党员139名,全镇党员总数达1237名,其中35岁以下235名,高中文化以上607名。深入开展“干部实践月”和党建联系点活动,实施选派干部到非公企业挂职,提高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党建规范化建设,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覆盖面从20xx年家企业扩大到目前的56家。加强村办公场所建设和管理,10个村改建或新建了办公楼,各村均配置远程教育设备,并开展正常的教学和培训工作。通过“干部实践月”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网组片、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明显、服务佳。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切实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五年来,全镇共有8个村被市委授予“五好”村党组织称号。
——过去的五年是我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五年来,全镇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从20xx年的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亿元,翻了两翻。财政收入从20xx年的1785万元增加到3120万元,平均增速达35%。五年中,引进企业20余家,工业产值由20xx年亿元增加到亿元,累计完成生产性投入亿元。规模企业(500万元以上)由20xx年的12家发展到目前27家,平均每年增加3家,规模工业产值由20xx年亿元发展到20xx年亿元。自营出口发展较快,20xx年只有586万美元,到20xx年底已达2971万美元,经济结构趋向更加合理。
——过去的五年是中心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五年。我们坚持以规划为指导,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高标准科学编制《富阳市万市镇城镇总体规划》,形成“一心、一轴、五组团”的集镇建设模式,引导集镇发展合理性功能分区,形成商贸、居住、行政服务三大功能区。进一步加大对集镇基础设施的投入,投资700余万元实施西门路综合改造,投入200余万元新建了万市中心广场,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娱乐休闲场所。坚持不懈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投入100余万新建了垃圾中转站,加强对环卫人员规范化管理,集镇面貌始终保持美观、整洁、有序。
——过去的五年是我镇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打造“一村一品”为着力点,进一步优化、壮大现代农业的规模,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全面促进新农村建设新发展。20xx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达亿元,较20xx年增长近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0xx元。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特色农产品山核桃、白果、土鸡土猪养殖、百合花种植均取得明显突破,各类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有力地推动了万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涉农加工企业不断做大,20xx年浙江省著名商标2个(“春之味”、“龙翔”),杭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富阳海平食品有限公司、富阳市龙羊豆制品厂)。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五年来,投入1000余万元,重点实施了胥高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完成了万石路(万市至石门)、洞太线、杨家至吉龙等道路路面硬化,完成胥高线公里环境综合整治。规范依法用地,大力实施土地复垦工作,五年累计完成46个项目2232亩复垦任务。全力做好万市村野坞里自然村、槎源坞村洞山坞自然村等地质灾害点整村搬迁工程。扎实开展农村规划建房工作,完成xx个村村庄布点规划,完成彭家、罗宅中心村规划布局工作。深入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建设,累计新建(改造)20xx余口。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规范林地经营流转机制,五年累计流转2xx68亩,并被评为“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乡镇”“杭州市土地流转十佳乡镇”。农家乐发展取得零的突破,成立万市第一家农家乐——葛溪山庄,大力开展剩余劳动力培训,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切实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过去的五年是我镇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集中力量为民办实事,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重视教育事业,五年累计投入教育资金4000余万元,新建万市镇小操场、值班室和改建了南新辅小食堂,进一步加大了南新、南安片幼儿园规范化建设力度,顺利回购万市中心幼儿园,实现了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同时还顺利完成杭州市学前教育先进乡镇创建。不断强化计生工作基础,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着力改善群众卫生医疗条件,新建万市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楼,完成6个村级卫生服务站(室)改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顺利通过杭州市卫生镇、杭州市卫生强镇创建验收,还被评为杭州市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充分关注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发放各类补助优抚金20xx余万元,救助贫困家庭1000余户。深入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比例逐年扩大到100%,累计报销医疗费用600余万元。重视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新建篮球场8个、健身点xx处,积极举办各类文化和体育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xx个村级综治调解工作站,推进村级警务室建设,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加强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了镇、村、组三级信访网络,建立矛盾纠纷滚动摸排,实行重大矛盾纠纷领导包案,落实“四定三包”工作制度,有效化解了各类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年来的成就为万市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倍加珍惜;五年来积累的经验是指导今后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牢牢记取。
一是必须始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始终把“加快发展、协调发展”作为工作主题。五年来,我们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指针,鲜明地提出了“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工作主题。我们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积极抢抓发展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们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各项产业协调发展。我们加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事业建设,推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全面开展生态镇建设,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二是必须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始终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工作宗旨。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高度关注民生,大力开展破解“七难”工作,努力确保群众的发展权。我们不断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努力确保群众的民主权利。我们大力开展“平安万市”创建,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我们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三是必须务实创新,攻坚克难,始终把“三敢”精神作为工作动力。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通货膨胀、土地资金要素制约、人民内部矛盾增多等各类挑战和困难,我们坚定“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在干部队伍中大力倡导“敢于负责、敢为人先、敢争一流”的“三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敢作敢为、勇挑重担,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争先创优、走在前列。正是由于“三敢”精神的大力发扬,我们走出了一个个困境,破解了一道道难题,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是必须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始终把“合力兴镇”作为工作保证。五年来,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发展的目标和成果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我们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三套班子、各个科室、各级组织的作用,合心合力合拍共谋发展。我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以先进性要求锤炼队伍,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我们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把基层和群众的创新实践转化为党委的决策,全镇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氛围。
这五年,我们共同谱写了万市发展史上的新篇章。五年的成就,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结果,是历届党委打下的良好基础以及广大老领导、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万市镇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所有为万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复苏回暖的基础还不牢固,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产业结构、发展布局、要素制约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固定资产投入长期不足,严重制约发展后劲;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还很大;一些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少数干部作风还不实,存在“庸懒散”现象。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要积极面对、认真审视,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万市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更多。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目标任务的提出,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我们捕捉新机遇创造了条件。加快建设中心镇、中心村和“富春山居”新农村精品工程,为我们找到了新的发展途径。我镇“”计划的顺利完成和“”规划的良好开局,为我镇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面临的发展难度更大。今后五年,我们面对的发展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发展回旋余地越来越小,特别是我们将面对更趋严重的土地要素制约、更趋突出的环境保护压力、更趋紧迫的节能降耗要求,使我们既面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压力,又面临发展后劲不足的考验。可以说,今后发展的成本和代价将越来越高,发展的难度和压力将越来越大,如果我们不积极应对、主动求变,发展的道路就将越走越窄。我们面临的区域竞争更加激烈。随着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深入推进,其它中心镇的发展战略十分鲜明,发展举措十分有力,发展态势十分逼人,如果我们仍然固步自封、孤芳自赏、亦步亦趋、步人后尘,不重新思考未来、调整发展策略、加快打造万市个性特色品牌,就将丧失机遇、步步落后、直至被彻底边缘化、被遗忘。总之,今后五年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影响我镇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充分认识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顺应发展环境变化趋势,做好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准备,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增强主导力,把握主动权,把万市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根据这样的形势和要求,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建设杭州市级中心镇为目标,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力促万市经济转型、城镇转型、社会转型,努力把万市建设成为“田园风情生态镇、美丽乡村示范区、特色产业新基地”。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奋力冲刺,实现经济发展更加高效、社会进步更加全面、集镇规模增容扩面、居民生活更加宽裕、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努力建设一个“定位准确、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差异竞争、功能互补、设施配套、个性鲜明、优势突出”的特色镇,一个“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和谐新万市。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至20xx年达到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至20xx年达到59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年均达到3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至20xx年达到18000元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全镇经济发展登上新台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体制创新实现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建设和谐社会取得新进展。
为实现上述总体目标要求,必须坚持“发展、开放、统筹、创新、务实”五条原则。
1、坚持发展。发展是富民强镇的基础、决定一切的根本。要牢固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好”字,不放“快”字,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建立科学发展机制,走具有万市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优化工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要大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坚定不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并驾齐驱。要大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大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社会建设,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和谐,以民为先、以民为本,高度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统筹推进,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坚持开放。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过去,万市主要走的是“内生型”“资源型”发展道路,在市场日趋完善、社会日趋开放的新形势下,走“外源型”发展之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万市寻求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开放观,实施新的开放战略,开创新的开放格局。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既要立足万市发展万市,又要跳出万市发展万市,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内外和上级部门的各种要素资源为我所用,借力发展,另一方面大胆走出去,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3、坚持统筹。对外开放、对内统筹,是抓工作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开放引外力,统筹聚内力,按照“分清工作轻重缓急,实行梯度有序推进”的要求,强调工作理念,淡化地域概念,突出计划性,增强实效性,资源要素合理配置,部门力量集中使用,聚焦点、攻重点、破难点、呈亮点,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利用、发挥最大效益。
4、坚持创新。创新是金,特色是金。创新就是与时俱进,要敢于摒弃一切与现代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思想瓶颈、体制障碍,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催生新动力、激发新活力、赢得新发展。要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战略”意识,打破思维定势,找准比较优势,打造竞争优势,扬长避短,科学定位,积极谋划体现万市特色、符合长远发展的新战略、新思路,走差异化、个性化发展道路,全面提高战略引导力。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树立“经营政府”理念,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要创新工作举措,鼓励创新、奖励成功、宽容失败,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干前人没干过的事,用创新的办法和手段,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问题。
5、坚持务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干,才能推进科学发展;只有干,才能促进社会和谐。要敢想、敢为、敢抓、敢管,勤于谋划、善于决策、勇于落实、敢于挑担,不跟风、不作秀,不劳民、不伤财,不追求表面的热闹,不在意个人的得失,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实实在在地落到每项具体工作中。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坚决改变坐而论道、品头论足、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患得患失、瞻前顾后的消极态度。要从镇领导做起,一级带着一级干,一层做给一层看,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干事创业、实干兴镇的良好氛围。
三、今后五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围绕上述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今后五年必须着力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到20xx年,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具有本镇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特点,有选择地在企业间构筑循环产业链条,发展中心镇循环经济体系,发挥中心镇带动周边绿色产业率先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五年计划投入资金亿元。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大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医疗器械、轻纺服饰等一批传统特色产业的改造提升,着力培育发展生物科技、新型建材、通信器材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产业。以集约化、规模化为方向,巩固发展旅游用品、五金锻造等块状特色经济。同时,把节能降耗减排与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深化污染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整治,重点关停一批环境破坏大、效益低的矿山企业,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挥万市毗邻杭州主城优势和农产品资源优势,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成为杭州大都市重要的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在现有“五万工程”的基础上,加快农业园区和专业村建设,重点培育五大特色基地(即泥鳅基地、土猪基地、百合基地、金银花基地和新型盆景基地)。进一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以“旅游西进”为契机,加快发展乡村游、生态游、文化游、休闲度假游、“农家乐”等特色旅游,加强与杭州、富阳旅游业衔接互动,融入杭州都市一小时旅游圈、经济圈。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养生度假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农村连锁经营,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到20xx年,全镇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亿元。
(二)着力建设西北中心镇,提升城镇功能品位。
到20xx年,力争将建成区建成常住人口达1万人或户籍人口达万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以上,建成区人口集聚率40%以上,五年将投入资金亿元。
完善城镇规划布局。树立“规划立镇”理念,突出规划“刚性”,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先导作用。完善城镇空间发展布局,形成“一心、一轴、五组团”空间发展结构。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要求,紧紧抓住杭州市级中心镇培育带来的政策财政支持、各种要素保障等机遇,不断拉开城镇的空间框架,着力打造集镇核心区,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合理布局。
加快核心区块建设。到20xx年将投入城镇建设资金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平方公里,新集聚人口万人(20xx年完成集聚人口300人),集镇常住人口1万人。其中,五年完成投资9000万元,改造旧城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亿元,建成20xx0平方米农村公寓房,转移99户农户。加快住宅区建设,五年计划投资亿元,新建住宅万平方米,其中商住万平方米,安居和保障性住房万平方米。集中力量抓好龙羊地税所地块、刀具厂地块、供销社地块和粮管所地块开发,全力抓好万市中学整合、万市食品罐头厂迁建、万市百合嘉园和万市文化便民服务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
不断完善城镇功能。五年内完成水、电、气、路等市政设施投入亿元。完善以给排水、信息网络等为主的市政网络体系。计划投资4000万元建设集镇饮用水工程,项目涉及自来水厂房建设、净水设备添置,25公里管网埋设。统筹电源和电网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体系。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整合利用信息资源,推进电信、有线数字电视、计算机网络等3网建设,五年计划完成数字电视入户6000户,实现数字电视全覆盖。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启动实施五年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建设,突出抓好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产业项目,全力以赴推进田园路延伸工程、集镇地下管线改造及人行道改造工程、葛溪(万市段)景观绿化综合改造工程、杨家十里古银杏区域打造工程和万牧公路改造工程以及马军墙体8000万块页岩多孔砖生产线、杭州龙扬生态生物二期生产车间、水中参科研观光农业生态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和组织协调,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全力突破政策处理、项目审批等难点。
(三)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
到20xx年,通过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努力将万市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清洁低碳的绿色中心镇、旅游生态名镇,使之成为杭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天然屏障,成为杭州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的金名片,五年将投入资金亿元。
重点打造“富春山居”新农村精品工程。以建设“富春山居”新农村精品工程为目标,全力打造新农村建设和农家乐乡村旅游特色精品线路、精品点,优化环境、提升档次。五年总投资不少于3000万元用于精品工程建设。突出抓好一批农村社会公共公益项目建设,特别是农村环境整治和改水改厕工程,努力建设一批“规划科学、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农村新社区,把“富春山居”美丽村建设作为我镇区域统筹发展工作的一大重点亮点来抓,努力打造成为我镇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
大力推进中心村建设。结合“富春山居”新农村精品工程建设工作,合理规划建设彭家、罗宅两个中心村。以规划中心村为重点,以规划保留村为基础,深入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空心村”改造、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下山移民、生态村建设、“清洁城乡”庭院整治。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途下,按照“先规划、后整理,先建设、后搬迁”原则,通过“统拆统建”、“自拆自建”、“统规自建”等途径,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建成一批人口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农村新社区。大力实施中心村培育工程,加快中心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农民集中居住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引导推动居住向中心村集聚。
全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是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破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将始终把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自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五年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1800亩。
深化“联乡结村”活动。按照“城乡统筹上台阶、结对共建上水平、农民群众得实惠”要求,继续抓好“联乡结村”共建活动,“村企结对”结对率达到100%。进一步明确结对重点,把更多精力放在具有经济增长点作用的项目建设上,促成几件事关经济薄弱村长远发展的大事,增强经济薄弱村的“造血”功能。同时,把“联乡结村”活动与“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家庭”活动结合起来,提升农村文明素质。
继续办好农事节庆活动。充分利用“银杏之秋”“泥鳅节”等农事节庆活动的特殊载体,以杭州“旅游西进”为契机,办好每年一次的农事节庆活动,使之成为发展服务业的平台,进一步加快乡村游、生态游、休闲度假游、“农家乐”等特色旅游发展,加强与杭州、富阳旅游业衔接互动,融入市域一小时旅游圈、经济圈。
度某镇党代会工作报告【第八篇】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和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聚焦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转型攻坚中砥砺前行,在从严治党中凝心聚力,较好完成了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干成了一批强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办妥了一批多年想办办不了的要事,实现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突破。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我们坚持把稳增长保态势作为全局工作的突出任务,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有望达到4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五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2%,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实现翻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跨越1200亿斤大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服务业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金融豫军”加速崛起,高成长性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接近60%,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成为万亿级产业,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基本建成,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成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国家级研发中心数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现翻番,可见光通信、硬岩盾构、新能源客车、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等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深入实施,节能减排完成国家控制目标,生态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个百分点以上,中原城市群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城市群。河南经济大省地位更加巩固,家底更加厚实。
战略支撑更加坚实。我们坚持谋全局、抓大事,继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之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得国家批复,中央决定设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河南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战略叠加效应持续增强。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建成投运,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大格局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连通所有县城,多式联运、高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建立;建成全国首个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郑州成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南段建成通水、平稳运行,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日臻完善,区域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
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我们坚持以改革开放破解难题、释放活力。各领域改革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展明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精简,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全面推广,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和省级统筹、即时结报,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财税、金融、医药卫生、教育、科技、省直管县(市)等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务实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引领开放作用日益彰显,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综合指标和中欧班列(郑州)运营水平全国领先,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和大通关机制不断完善,功能性口岸数量跃居内陆省份首位,进出口总额翻了一番多,引进一大批龙头型、基地型企业,上海合作组织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等重大活动在我省成功举办,河南对外开放实现历史性跨越。
民主法治不断加强。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扎实推进,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双拥工作持续深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面依法治省积极推进,地方法规规章体系不断完善,依法新赋予15个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司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社会法治意识普遍增强。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平安河南建设有效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不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我们大力推进文明河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持续弘扬,社会诚信体系加快建设,全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河南好人”现象引起积极反响。意识形态工作显著加强,舆论引导能力持续提升,网络空间不断净化。中原人文精神“五大工程”扎实推进,精品力作大量涌现。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五级全覆盖,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稳步推进,中原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我们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目的,着力惠民生增民利。重点民生实事持续实施,财政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显著提高。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超过70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超过400万人。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城乡居民收入比明显缩小。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提高约30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成效,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90%,普通高考录取率提高1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医疗卫生资源持续扩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等高水平医疗机构加快引进,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参保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大幅提高。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145万套,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相结合的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万公里,解决440万农户“低电压”问题,改造农村危房103万户,3240万农村居民和在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全省677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有序推进,一批群众喜迁新居。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我们制定实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若干意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广大党员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以联系指导兰考为标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效显著,“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推进。认真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构建“三考一库”考核评价体系,以换届为契机建好各级领导班子,从严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监督,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持续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分领域分层次开展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运用兰考“六步工作法”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累计选派万名机关党员干部任村第一书记。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定实施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四风”问题得到明显遏制。创新“4+4+2”党建制度体系,管党治党长效机制建设初见成效。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坚持纪挺法前,严格监督执纪问责,抓好中央巡视整改,实现本届省委巡视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建立和推行市县党委巡察制度,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政治生态不断净化,正风反腐的成效凝聚起党心民心。
过去的五年,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到我省调研指导,极大鼓舞和鞭策着我们满怀信心、奋发有为地工作,河南发展势能蓄积壮大、地位形象显著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全省人民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明显增强。我们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得益于历届省委接续奋斗奠定的坚实基础,归功于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得到了中央各部委、中央驻豫单位、驻豫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的关心帮助。在此,我代表九届省委,向所有为河南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同胞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省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突出矛盾仍是发展不足,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人才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稳定经济增长、提高发展质量任务依然繁重。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短板,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水平不高,贫困人口基数大,金融风险、社会风险等隐患增多,提高人民福祉、维护社会稳定任务依然繁重。党的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章党规党纪执行不够有力,一些干部不作为问题没有根本改变,一些地方和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四风”问题时有反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依然繁重。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坚定,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