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校长事迹材料 校长先进事迹材料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精编校长事迹材料 校长先进事迹材料最新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校长先进事迹材料【第一篇】

作为一名小学校长,必须是思想严谨、作风务实、勤于思考的研究者。一个校长的思想和内涵,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内涵与厚度,校长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对学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杜以志校长有着清醒的认识。无论是在担任教导主任、副校长还是校长的日子里,他都一直深入教学教研第一线,亲自带班主持课题搞研究。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孩子都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自身的个体优势。当我们把这些个性迥异、差别鲜明的孩子按在一个模子里进行教育的时候,就会扼杀他们身上与生俱来的天性和特点,就会发现有许多孩子在不适合他们的教育模式中艰难成长。杜以志校长认为,教育的首要职责在于发现,在于保护。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和优势,并对这种特点和优势进行呵护和培养。就如同养花,要首先弄清这种花的习性,按照这种习性进行养护,耐住性子、充满信心,静待花开,美丽的花朵一定会绽放!

基于以上认识,早在1997年,杜以志校长就提出了“让不同的孩子获得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最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在他的主持下,组织实施了体验教育研究课题。十几年来坚持探索,陆续发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体验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自由创意的表达中培养学生的内省习惯》、《 再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与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浅谈》、《体验性教育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生活体验与课堂教学改革》等以体验教育为中心的系列文章,并构建起了体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在20__年临沂市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上得到推广。

沂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的体验教育倡导的是一种自主的教育,开放的教育,实践的教育,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舞台,让学生有自己的时间,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实践、感悟,充分发展个性特长,是一种尊重个性的教育。在体验教育模式指导下的课堂,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活力得到极大的激发,思想的火花相互碰撞,使课堂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突破性的提高,杜以志校长也连续被评为临沂市优秀教研员、临沂市科研型骨干校长、省级学科骨干教师 在此基础上,他还广泛学习和研究多方面的教学与管理,公开发表学术及管理论文17篇,“关于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的方案”等7项教育科研成果获省及国家级奖励,参与出版学术著作4部目前,沂南县第一实验小学是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承担着进行学生习惯和兴趣培养的研究工作。

校长事迹材料【第二篇】

XX年9月,我带着教育局领导的重托和希望,来到银城街道中心小学负责。当时校园里刚拆除了部分危房和围墙,欲建家属楼而因故停止,校园环境很不好,教学质量不高,只有400多名学生,幼儿班不足100人,而且学生继续流失,年轻教师纷纷要求外调,这一切都是影响学校发展等待我去解决的大问题。困难已摆在面前,躲避不会有出路。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办法总比困难多。用心谋事就会事随人愿,真抓实干定会带来巨变。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的前提是强化师德建设。为此,我组织全校教职工着重抓了“四项”工作。一是明确提出“1345”师德标准。“1”就是要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3”是三爱,即:爱学校、爱事业、爱学生;“4”是四树,即:树立学者、师德、师范、师表形象;“5”是五承诺,即:不乱收费、不歧视学困生、不加重学生负担、不怠慢家长、不体罚学生。

二是积极开展以“爱与责任”为主题的系列师德教育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在活动中要做到四个一,即读一本师德建设书籍;记录一个师德教育案例;参加一次师德教育演讲;与一位学困生结对子。

三是开展树品牌活动,优化教育服务。按照县教育局“四个一”目标,把师德教育同创建教育品牌结合起来,分解品牌目标,围绕教师、班主任、学校干部等各个岗位,设计岗位品牌标准,鼓励全校教职工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创建自己的服务品牌。

四是大力开展优秀师德典型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教师身边的典型事例,推荐表彰师德标兵,组织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大力弘扬教师美德。积极鼓励教职工参与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活动。

上述四项工作的开展凝聚了人心,在全校形成了文明执教的良好风尚,在整个校园形成了师爱生、生敬师的和谐氛围。“四评两考”中的教师考试成绩优异,家长评价良好。

同时,我们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育科研的工作重点,加大教研力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充分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我们组织老师学习计算机操作、教学课件的制作、远程教育设备的应用,开展专题研讨、专题讲座、观摩录像、心得交流,举办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让“人人奉献一节优质课”的研讨活动成为教师们的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舞台;还积极派教师参加各种形势的培训学习,争取机会听专家的专题讲座,参加听课研讨活动,从而使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二、完善软硬件建设,校园变成乐园

一是苦口婆心筹措资金,把硬件做强。协调周边五个社区及办事处党委,多方筹集资金100多万元,拆除危房54间、翻修房顶500平方米、新建围墙xx米、硬化路面xx平方米,还安装了取暖设备,建起了小博士乐园,更换了铝合金门窗等,校园环境焕然一新。

二是重视养成教育,把软件做实。丰富自主实践活动,建有“五队两社团”,分别是:文艺队、体操队、跳绳队、铁环队、乒乓球队,红领巾广播和“雏鹰”手抄报社团,丰富了校园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学生特长得到发挥,多元智能得到开发。将理想与前途教育融于各项活动之中,把奖与惩有机结合,使学生辨是非,明善恶。每学期,学校表彰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助人为乐标兵”“体育尖子”“文娱骨干”“小小书画家”“最大进步奖”等,人数不计,当奖则奖,使“争优创先”成为学生的共同活动。对违纪学生,我们实现“班级教育”“团队教育”联动,逐步形成了“不良行为有人检举,违规违纪有人管理,争做好事比贡献”的良好局面。

三、家校共同管理,“3+1”模式实现

我们在积极抓好学校内部管理的同时,还认真处理好学校与家庭各之间的关系。办人民满意教育不能盲目追随家长的意愿,要让家长懂得教育规律,了解素质教育,让教师引领教育的主航线。

我们把家长领进校园,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老师;家长走进教室看看孩子的学习环境,看看孩子的作业,和老师面对面;举办素质教育家长培训,讲解家庭教育的误区,告诉家长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怎么配合,让优秀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方法;我主持召开家长座谈会,让家长和校长面对面;还公开了老师电话、校长电话,设立意见箱、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多种形势的家校交流,拉近距离,理顺关系,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家长参与到了学校管理中来,形成校长、老师、学生及家长“四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真正落实“3+1”管理模式。

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改善了环境,提高了质量,得到了认可,已有18个教学班,1300多名学生,真正树立了中心小学的中心地位。

佳校长先进事迹材料【第三篇】

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749名孩子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残障,其中40%以上为重度和多重残障。但在这里,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悲悲戚戚,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充满着自信。这所学校,就是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而让残障孩子幸福生活、快乐成长、愉快学习,正是元平特校校长黄建行的追求。

元平特校创办于1991年12月,是深圳市教育局直属的为视障、听障和智障等各类残疾孩子提供优质教育的综合性、全寄宿特殊教育学校。2002年,老校长退休,当时在市教育局并负责特殊教育工作的黄建行被任命为校长。他告诉记者,因为长期负责特教工作,自己对特教比较了解,也有特殊的感情,自己有些思想和思考也需要实践平台,因而他欣然从命。

黄校长告诉记者,在元平,教师有大爱之心是首要的,他们的爱心,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充满爱的世界。智障学生阿星的智商只有50左右,逻辑思维差,在普通学校上课时,功课明显跟不上。阿星变得非常胆小和自卑,她不敢与陌生人接触,也最恐惧学校。那时候,妈妈对她的“威胁”就是: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学校去。

2005年,随父亲来深圳生活的阿星转学到元平特校,开学后不久班主任在校刊上发表文章欢迎她,形容她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为班级增添了活力。阿星在文艺方面的天赋也得到了展示,她学习架子鼓,成了学校合唱队的指挥,还获了奖。阿星的爸爸告诉记者,到了元平特校后,孩子开始主动与他人交流,每当有客人到家里来时,她总是高兴地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学校;孩子变得自信乐观,生活自理能力也提高了。现在,阿星最喜欢学校了,而父母的“威胁”也变成了:不听话就不让你去学校。

在黄建行看来,成才并不是身体健全孩子的专利,残障孩子也能成才。近年来,元平特校先后有65名听障学生考上了大学,近3年听障学生高考升学率平均达到90%;职高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残疾学生1000多人次在市级以上各类学科、文艺、体育比赛中获奖,其中学生运动员在省、市级以上残运会、特奥会取得393枚金牌、349枚银牌、106枚铜牌。

考上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听障学生谭鹤祈告诉记者,她感谢深圳、感谢母校、感谢老师。他的同学肖丽萍的妈妈也告诉记者,残疾孩子上大学,以前他们一直认为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在终于梦想成真了。

最美校长事迹材料【第四篇】

李xx才四十出头,事业却如日中天,灿烂辉煌。他1988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分配到新邵四中担任高中生物教学,在此期间,历任教导主任、副校长等职。1996年3月,调入新邵三中任校长兼书记。12月,调入新邵八中任校长兼书记。1993年9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在全国第六届中学生生物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被授予“特级优秀辅导员”称号。1998年被授予新邵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曾当选为邵阳市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被授予“湖南省体育集体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被授予“邵阳市优秀党员”称号。现任新邵县人大常委委员。

他于1988年参加教育工作,将满腔热血倾洒于莘莘学子。经常向老教师请教,吸收众师之长,并在几年之内,摸索出了一套适应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每上一节课,总是做到“三备”。一备教材:每年寒暑假,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对教材内容进行一个通盘策划,吃准大纲,吃透教材。二备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三备教法:将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融为一炉,培养学生兴趣。他的教学清新自然,深入浅出,活泼严谨,受到同行和学生的交口称赞。所教学科会考平均成绩,年年步入全县前列。1993年被授予“湖南省优秀教师”称号;1996年12月,在邵阳市生物教改优秀课教学比武中荣获一等奖。

他不仅做到功夫在课前,着力在课内,更注重辅导在课后。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利用星期天为“转化生”补课,替弱科生开小灶。在高三学生中,更是有重点的进行个别辅导,无怨无悔,学生受益匪浅。经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1997年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特级优秀辅导员”称号。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教学之余,潜心课改和教研。他一改课堂教学陈规,在课堂教学结构上跨出一大步,创设“精讲、巧读、多练”三步连环的结构模式,受到上级嘉奖,并在有关专业报刊上予以推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善于总结经验,撰写教学心得和教学论文,其中《略谈果实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等20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专业报刊发表,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

正因为这高尚的师德形象、精湛的业务水平、勇于奉献的精神,使他走上了领导的。岗位。

李xx历经三所学校,而且每次都受命于危难之中,通过他的整治,都扭转乾坤。

1996年,李xx上任三中校长时,三中可以说是破落不堪,学生“舍近求远”,名师人人思动。李xx在抓质量管理的同时,狠抓硬件,积极筹措资金,先后修建了男女生公寓、教学大楼、学生食堂、两栋教师家属楼、县属中学第一间微机房、两间语音室,学校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在校人数由1996年的600多人上升到的1800多人,高考上线人数从1996年的36人递增到的328人。1997年,他主持的新邵三中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双文明单位”称号。

月底,李xx调任新邵八中校长兼书记。这所学校过去管理比较松弛,学习风气不太浓,偶发事件时有发生,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形象受到损害。他上任后,深入教师和学生,广泛调研,最后集中一个突破口—形象建设。

一是重塑教师新形象,每一位教师以主人翁的精神面对学校以全新的姿态面对学生,深入课堂,扭转教风。

二是重塑学生新形象。狠抓日常行为规范和校纪建设,使学生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三是重塑管理新形象。改变过去人浮于事,浮躁不实的局面,行政实行分层次管理,责任到人,目标明确,同进对学生实行全封闭管理。

四是重塑学校新形象。硬化校园道路,绿化校园。校园绿化与校园建筑相映成趣,使新邵八中成了一所花园式学校,省级安全文明学校。

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多途径搭建舞台。整修田径场,新修十个篮球场。求得中央支持,修建青少年活动中心。筹资4000万元修建邵阳市最大的科教中心大楼,并添置千兆校园宽带网、电子监控系统、校园智能广播系统、多媒体报告厅,班班多媒体教室,将新邵八中推上了现代化平台。学校被授予“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荣誉称号。修建邵阳市最好的后勤综合大楼,不仅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也为学生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做好环境育人的大文章。

几年来,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新邵八中成了一所有规模、上档次、最具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的高级中学。学生在校人数从的600多人上升到现在的3500多人。

以突破两位数到现在突破三位数,可以说产生了质的飞跃。

高考大捷。该届学生初中升高中入校成绩全县前500名只有45人,只占全县优生比例的9%。通过三年奋战,高考优生本一、本二上线人数达全县40%。高考再创辉煌,该届学生入校成绩全县500名只有41人,占全县仅占%,高考优生本一、本二上线人数占全县45%。先后产生了届县理科状元曾徵丹,届文科状元陈媛媛,届理科状元钟慕尧。年年创历史新记录,雄居县高考目标管理排行榜第一名。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李xx始终立足于改革大潮的前列,十分重视推行素质教育。八中学生生源较差,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在“探、闻、问、切”的基础上,他依据八中的实际情况,集思广义,明确提出了“天生其人必有材,天生其材必有用,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观念,并为之不懈努力,形成了新邵八中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为确保特色教育落在实处,学校改革了评价机制,培养特长生及合作互助品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实行过程评价与目标考核并重,学生评价、教师互评与行政评价相结合,激励教师积极投身于素质教育实践。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素质教育全面开花。

一是特长班效果显著,李xx顺应时势,果断开设美术、音乐艺术特长班。美术班学生许多作品在省级获奖或在省级刊物发表,近年来向高等院校输送美术生58人,其中杨帅同学考入清华大学美术系,八中被确定为“中南大学美术教学基地”。音乐艺术班每期举办汇报性演出,丰富了校园文艺生活。近几年来,八中向高校输送音乐艺术类学生50余人。

二是兴趣小组有声有色。学校成立了电脑、书法兴趣小组及数、理、化、生物、地理等课外活动小组,广泛开展各项兴趣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三年来,学生在省、市、县各科竞赛中获奖123人次。

三是体育竞赛成绩突出。学校成立了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经常组织比赛,活跃了学校气氛。学校运动队在县、市、省中学生运动会中,每次都取得优异成绩。4月成立邵阳市唯一一家跆拳道训练基地。在省第三届青少年跆拳道比赛中获1金2铜3银,实现了邵阳市竞技体育金牌零的突破。在邵阳市全运会上,为新邵县夺得了宝贵的10枚金牌。

四是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学校每年定期组织校运会,元旦联欢晚会等系列活动,举办校园十大歌手大赛,《党在我心中》等专场文艺晚会,充分展示了新邵八中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李xx正派为人,以德服人。他平易近人,关心体贴教职工,以校为家,把每个教职工都视为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他公正无私,从不偏袒任何人。除了对教师在教学业务上严格要求外,更在生活上予以关心。每到一所学校,他都能利用很短的时间熟悉教师的工作和家庭情况。教师有了困难,及时送去温暖。下期学校谢长亮教师不幸患上尿毒症,他心急如焚,立即召开行政会和教职工会议,商讨募捐方案,他亲自带头捐款,学校掀起了捐款热潮,全校师生共计捐款7万余元,使谢老师得以顺利进行手术。后来他又多次看望、慰问谢教师及家属,勉励其战胜病魔,笑对生活。

他总是千方百计解除教职工工作和生活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1998年教育局招工,主要解决骨干教师的配偶和特困教师子女就业问题,当时分到三中有两个指标,而此时李xx妻子下岗,上级也有这个意愿,但他最终把这两个指标让给了一线教师。他的妻子至今仍无工作。再如职称评定,李xx1999年就可参评中学高级教师,论综合得分,他完全排在前面,但他主动将指标让了一线优秀教师。

李xx为了“大家”,很少顾及“小家”。在三中工作时,他家住在县城,小孩刚逾学龄,家中困难可想而知。1997年11月的一天,他到县城开会,适逢孩子生病,妻子一人难以照料,多么希望他多花一点时间在家里,可他仅利用会议休息的间隙回家看了一下,下午散会后,便在妻儿埋怨的目光中赶回了学校。妻子不止一次地嗔怪:“我嫁给了你,你却嫁给了学校。”李xx就是用这种以身作则,以身传教的务实作风,赢得了广大教师的青睐称赞。

在管理方面,李xx认为管理哲学思想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是对管理本身进行哲学思考。李xx任八中校长时,八中问题颇多,必须着手解决,然而,如果用传统的抓管理的模式,可能会遇到阻力。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用竞争机制激励教师,他厉行“导师制”。凡新分来的或从初中调入的教师,必须参加“导师制”,由教导处、教研组安排导师。然后在年初举办拜师会,并写出计划,由教研处与工会牵头,教导处配合,期初上汇报课,期中上检查课,期末上总结课,并进行考试,一年之后通过综合比武评比出教坛新秀。这样,请一些老师或骨干教师为导师,使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公认,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四两拨千斤,把整个教学这盘棋下活了,教师不得不心服口服。

对后进生,李xx想出了一个针对后进生的处理方式---“听证会”,学生犯了比较大的错误,即由校级领导、政教主任、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班主任老师参加听证会,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改变恶习,治病救人,以理服人。听证会上,学生可以阐述自己的理由,并进行申辩,家长也可以申辩。通过申辩和说理,学生能主动承认并改正错误,这样不仅教育了学生,也教育了家长。这种“听证会”的方式,产生了较大影响,《湖南教育报》《邵阳日报》曾予以报道。

战略观念,指一个领导用人、想事、决策做到胸怀全局,瞻前顾后,统筹安排,分步实施。

兴业之道,唯在用人。用人首先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不可任人唯亲,不以是否顺从取人,不以资历取人。其次做到用人之长。发现和发挥下属之长。因此,他大胆提拔、起用一些德才兼备的中层干部,使他们成为桥墩,充分挖掘并有效使用其长处,把整个学校这盘棋“下活”。这些被提拔的人在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有起色。后来,他们中有不少人得到重用,如今独当一面。

想事,总是有超前的眼光,把握时代的脉搏,走在时代的前列。决策,做到对症下药。决策之先,,自己深思熟虑,然后征求骨干教师意见和主要领导的看法,及时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形成统一的意志,形成一种向心力。结果政令一出,都落在教职工的心坎上。政通人和,实施起来显得轻车熟路。遇到不同意见,务必“探”、“闻”、“问”、“切”,巧妙地把自己的角色交给对方,站在他的立场和角度去审视问题,使自己的思想成为大家的思想。

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凭着他的人格魅力、学识水平、管理能力,团结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造就一批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批一流的学生。

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广大师生的通力协作。同时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再者他究竟还比较年轻,有不少不成熟的地方,也有许多人性的弱点,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将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5 2903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