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企业的调研报告范文【汇编10篇】
调研报告分析了企业的市场环境、竞争态势及发展潜力,提出了优化策略与建议,旨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有关企业的调研报告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有关企业的调研报告范文【第一篇】
中药必须加工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饮片是指中药材经过净选、洗涤、整理、切片、干燥、炮制等加工成后,供中药配方(调剂),并用于中医临床治病、防病(制剂)的药物。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是指从事加工中药材炮制过程的生产企业。目前,全国共有中药饮片加工生产企业700余家,__省52家,我市有9家,仅占全省的%。全省通过gmp认证的饮片加工企业只有我市的哈药集团世一堂中药饮片厂。所以说,目前我市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硬件改造、技术装备、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产值效益等诸多方面均有很大差距,同时我市又是中药饮片销售和使用大市,科研生产能力和销售使用之间极不对称。作为我市支柱经济的医药产业在为我市“快发展、大发展”上,中药饮片无疑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一、我市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基本状况
1、企业分布情况。全市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共有9家,分布在哈市区、尚志、阿城、双城、巴彦、宾县、呼兰等七个市县区。分别是哈药集团世一堂中药饮片厂(以下简称世一堂)、宾县中药饮片厂(以下简称宾县)、双城市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厂(以下简称双城)、阿城市医药有限公司饮片加工厂(以下简称阿城)四家企业建厂在80年代;__市时珍饮片加工厂(以下简称时珍)建厂在90年代;尚志市新建中药饮片厂(以下简称尚志)建厂在20__年、__市宏凯中药饮片厂(以下简称宏凯)、巴彦县光华中药饮片厂(以下简称巴彦)、__盛泰中药饮片厂(以下简称盛泰)等三家饮片加工企业建厂于20__年。其中:国有企业4家、非国有企业5家,分别占全市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总数的%和%。
2、企业建设、改造投资情况。自建厂以来,投入到建厂及改造的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世一堂、巴彦、盛泰三家饮片厂;100万以上的有宾县、阿城、宏凯三家饮片厂;其他三家饮片厂投资也仅20—50万元之间。
3、人员结构情况。九家饮片企业职工总数为236人,其中职工最多的是世一堂饮片厂102人,占总职工的%,最少的是双城饮片加工厂只有2人(该厂近几年效益不佳处于停产状态,今年九月企业改制,只有2人留守),绝大多数企业职工均在20人以内。全市饮片生产企业用在生产第一线的人数共计88人,占总数的%,最多的世一堂饮片厂也只41人,占本厂职工总数的%。九家企业负责人,只有三家企业领导是学过药学专业的,质检负责人只有4人有药学专业职称,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有1人,中专3人。
4、厂房生产设备情况。九家企业厂房总面积为15746㎡,其中世一堂饮片厂6810㎡;双城、盛泰、宾县三家饮片厂在20__㎡左右;宏凯饮片厂1320㎡;巴彦、阿城、尚志饮片厂分别在758㎡、500㎡和400㎡;时珍饮片厂仅有96㎡。全市九家饮片厂共有设备:风选机5台,洗药机(池)7台(个),干燥机5台、干燥箱6个、炒药机2台、切药机21台、粉碎机9台、分装机9台、煅炉1台、车床1台、床1台。检验设备的配置情况。除世一堂饮片厂具备必要的中药饮片检测仪器外,绝大多数企业只有简单的部分仪器,如分析天平、显微镜、水份测定仪等。个别单位,如双城、时珍饮片厂没有任何的检验设备。
5、生产品种情况。除世一堂、宏凯、盛泰、阿城等四家饮片加工企业可生产500多种市场常用药的饮片品种外,其他饮片加工企业,只能简单生产加工10几种,如:车前子、甘草(炙甘草)、板兰根、五味子、泽泻、柴胡、黄芪(炙黄芪)、陈皮等,最多几十种地产简单加工的中药材。
6、生产能力(产量)。全市饮片年生产产量为1300吨,其中年产300吨以上的企业有世一堂、巴彦、盛泰等三家企业,占全市饮片产量的%;100吨的有宏凯、宾县两家企业,占全市饮片产量的%;70吨的有阿城一家企业,占全市饮片产量的%;10吨的有尚志、时珍、双城等三家企业,占全市饮片产量的%。
7、经济指标情况。在销售收入方面:九家饮片生产企业04年预计销售收入万元,其中世一堂饮片厂2719万元,占全市销售收入的%;巴彦、圣泰饮片厂分别为410万元和300万元,分别占全市的%和%;宏凯180万元;阿城、宾县分别为90万元、80万元;尚志25万元;双城15万元,时珍销售收入仅仅万元。在年利润方面:全市饮片企业04年预计获得利润共计万元,其中获得利润最高的是巴彦饮片加工厂、年利润万元,占全市饮片企业利润的%,人均创利为4万元,销售利润为1881元/吨,销售利润率为%;世一堂饮片厂年利润23万元,人均利润2255元,销售利润为706元/吨,销售利润率为%;阿城、宏凯利润各为20万元;盛泰、宾县、双城分别为10万元、2万元和1万元;尚志为零利润,时珍为负利润2万元。
二、我市饮片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我市饮片生产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企业负责人、生产负责人和质量监管负责人普遍素质欠佳,管理技术水平低下,除世一堂饮片厂较好一些外,其余企业上述责任人所学专业和技术职称均未达到gmp的标准要求(主管生产和质量的企业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具有中药专业知识)。有的企业如:时珍、巴彦、尚志三家饮片厂在上述三个关键岗位的负责人都不符合要求。一线生产人员文化素质较低,有些职工只有小学水平;企业领导到中层干部几乎没有学过目前所从事的中药专业。
2、厂房、设备、设施简陋
由于企业领导对药品《gmp》和《gmp》认证工作的认识、重视程度欠缺,加之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短缺,这些年来企业在厂房、设备、设施的投入很少,有些企业的生产车间、检验室、仓储等部位均达不到生产要求,设备、设施陈旧、短缺,有的企业仍延用原始的设备,勉强维护生产,用这样的设备、设施生产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由于设备、设施不齐全,生产中药材该洗的不洗,该烘干的不烘干,靠自然凉晒风干,炮制不彻底等等,这种状况无法保证饮片产品安全、合格、有效。
3、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不合理
从我市九个饮片加工厂的生产品种和产量上分析,可以看出,品种结构和产量规模呈现两种态势。生产品种多(特别是市场需求量大的
品种,附加值高品种)则企业效益好;产量规模大并适销对路的则企业效益也很好。而尚志,时珍、双城、宾县、饮片加工企业由于品种少,产量规模低则效益不佳,甚至亏损。
4、企业自身积累能力差
由于全市九家饮片厂年预计生产量仅为1300吨左右,年预计销售收入也仅3824万元,利润仅有万元,人均创造利润仅万元。企业的经济状况不佳,造成了企业积累能力较差,致使企业影响了自身的技术改造,上能力、上规模、甚至为了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进行gmp的达标认证都无能为力,厂房、设备、设施的陈旧改造、难以更新,给企业下一步生存带来危急。
5、三棵树中药材专业市场对我市饮片生产企业影响
__市三棵树中药材专业市场始建于1991年,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中药材经营集散地,现有业户100多家,来自亳州、安国等地的业户就有66家,占总业户的%,其他为本地业户。市场经营中药材达430余种,中药材主要来源于一是收购并外销我省地产中药材,如黄芪、人参、黄柏、五味子、平贝、鹿茸等30多种,占总成交量的30%。二是来源于中药材产地亳州、安国采购的约占总成交量的70%。专业市场年销售额约在5000万元以上,销售地区辐射我省及吉林、辽宁、内蒙等地区,由于利益驱动三棵树中药材专业市场的业户们将很大部分中药材在收购地就一次性加工成中药饮片。(国家明令中药材市场只能经营中药材,不可经营中药饮片),可是经过多次整治,仍未能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由于不规范的市场竞争,加之个体经营业主销售政策、加工成本、品种等方面都大大优于正规生产企业,给我市的饮片生产企业经营造成很大影响,这些年来致使一些企业无法经营,经济效益急剧下滑,甚至有的企业近几年长期停产,根本谈不上投资进行gmp改造。
三、下步对策
__市是我省的中心城市,根据“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__”的总体要求和加速我市医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需要,应全面科学调研规划我市中药饮片产业发展,从研发、饮片生产等各个环节入手,出台有关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药材种植基地,并对现有的生产企业在上规模,增加生产品种上下功夫,全面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具体措施:
1、适应市场需求,加快企业改革
作为中心城市的饮片企业,这个“蛋糕”必须做大,快做。我省、我市饮片的需求量很大,我们要立足于全市,除满足本市需要量还要辐射周边城市,眼光放远到全国和国际市场。我国传统的中医药行业推出了近20__种中药产品和3300种其他的传统药物,而亚洲60%的居民已经在使用中草药,全球市场对中药和其他天然药物的需求与日俱增,专家预计,未来5—10年,全球中草药的销量将达到20__—3000亿美元。未来的40年对我国扩大中草药产量占领国际市场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的中草药仅占全球市场的5%,根据我国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到20__年底中国中草药的国际市场份额将达到15%。这么大的市场,作为__的饮片生产企业,也要力争有我们的份额。据目前现状,现有企业很难做到,但要争取,就必须改变现状,立足于改革,改革现有的企业机制,走引进资金、融资之路,走合资、股份制改造之路,走扩大再生产之路。靠体制、靠机制、靠规模占领市场,这样我们这块“蛋糕”才会做大。
2、引进人才,培训队伍,全面提升职工素质
要出台鼓励具有管理经验、技术水平、专业知识的能人进入到这个产业中来,当“领头雁”。企业要大胆引进、聘用懂管理、有技术,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人员充实队伍。现有企业领导和职工也要进行培训“充电”来提高自身素质,培养一批热爱中药事业,有专业知识,有管理经验,有技术的能干、务实的中层干部。工人经过培训让其掌握中药专业知识,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等。以提高技术水平。
3、加快推进中药饮片生产企业gmp改造,研发扶持一批骨干拳头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要按照gmp改造的标准要求,加大企业投入力度,全面改善企业的“软件”和“硬件”保证产品质量,建立健全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抓紧技术改造步伐,改变企业厂房、设备、设施简陋的局面,才能提高加入wto后的适应能力。要研发定型并支持一批拳头产品,打出品牌、创出名牌,用名优产品带动产业的加速发展。
4、抓好药材基地建设,丰富中药材资源
目前,我国中药材年总需求量超过60万吨,其中出口近30万吨。而全国每年收购量为50—60万吨,其栽培药材约占收购品种的30%,其余为野生。野生药材年收购品种400多种,约占常用药材的70%,收购量40万吨,占收购总量的50—60%。由此不难看出,目前我国药材来源主要为野生动植物。且由于资源的匮乏,医药产业的需求与现有资源之间的悬殊越来越大。中医药特色就是动植物入药,因而濒危药用资源的保护问题对于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抓好我市药材基地建设,丰富中药材资源开发资源,按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科学合理地规划中药材基地建设,应主要加强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寻找代用品;二是要加强科学研究,寻求新的药材品种;三是加强对野生动植物人工培育的研究,以其进行大规模种植与饲养。现在全国已经进行人工种植、养殖的药材有200多种,其中如杜仲、厚朴、柴胡、桔梗、天麻、肉苁蓉等100多种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同时,我市各饮片加厂还要立足自我,抢先创建自已的药材养殖基地。
5、加大监管力度,严惩违法行为
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加强中药饮片包装监督管理等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对今后仍不符合中药饮片包装要求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总之,我们要加强调研规划,采取有力措施,使我市中药饮片产业尽快进入全国饮片先进行列之中,为振兴我市医药经济做出新的贡献。
有关企业的调研报告范文【第二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是在风险中经营的,电网经营企业也不例外。当前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厂网分离”迫使电网经营企业把主要利润来源从发电侧转向售电侧,电力市场营销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相关的风险不容忽视。
据中国能源网转引中国电力网7月1日的报道,电费拖欠问题使得印度国家电力委员会破产,今年已经亏空51亿美元。由于大面积窃电,消费者拒绝交费,可观的补贴和为农民无偿供电,国电委员会的财政一直飘红,一些省的输配电损失高达50。这是电力市场营销风险的生动例证。
一、电力市场营销的主要风险类型及其成因
1、电力欠费风险。
当前电网经营企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电费回收困难,以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截止20xx年底,新欠和历欠电费达亿元,约占全年应收三项电费亿元的。巨额电力欠费造成电网经营企业虚赢实亏、资金周转困难,形成了很大的财务风险。
巨额电力欠费的形成,有用电企业经营困难、社会法制不完善等外部原因,特别是近年来,国有企业以破产、改制方式“金蝉脱壳”、偷逃电费的情况日益严重,此外,农电体制改革期间,被解聘的农村电工大量拖欠电费甚至携款外逃也时有发生。从内因看,长期以来实行以资金结零“硬指标”考核电费回收,忽视对电费回收过程的规范管理,瞒报欠费、垫交电费、挪用电费等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也是造成电力欠费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2、窃电及线损风险。
窃电已经成为电网经营企业效益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国内有关媒体报道,东北电网每年被窃电量约20亿千瓦时,其中辽宁省达10亿千瓦时,折合损失3亿元。业内人士指出,省级电网经营企业因窃电受到的全部损失,可达到总供电量的1左右。
窃电之所以成为电网经营企业的顽疾,主要是窃电具有“高收益”,同时由于对窃电分子的打击不够有力和不够一贯,窃电又具有“低风险”。
一般来说,窃电损失可以归于管理线损的范畴,相对于窃电形成的损失,线损管理的粗放和对企业造成的潜在损失没有得到得到足够和充分的认识。以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20xx年售电量为386。99亿千瓦时,线损率为,如按上年线损率计算,相当于少损电量亿千瓦时,按20xx年售电均价元计算,相当于少损电费亿元。这一方面说明河南省电力公司20xx年线损管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另一方面也确实反映了线损管理中的巨大潜力。
当前电网经营企业的线损风险,突出表现在基层单位线损指标不真实上,主要原因有基层单位线损考核点计量装置误差超标,供、售电量统计和抄表时间上的不对应,线损率“四分”考核不落实,为完成上级线损考核指标而人为造假等。
3、市场风险。
电网经营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电价和售电量两方面。
当前对电网经营企业电价产生推高效应的主要因素有:独立发电企业投入巨资进行环保改造等引起上网电价上涨,国家电价体系中新增输、配电价,贴费取消后输配电网络建设资金缺口,多年来累积下来的巨额欠费风险尚未释放,城乡电网改造的巨额投资贷款还本付息,城乡居民“一户一表”后运行维护、劳动定员和人工成本、商业投保等费用的增加,以及国家要求逐年增加利润和调高电力税收等政策的影响等。相应的电价降低因素不足。
电价是由国家管制的,降低电价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既定目标,如果电价水平低于电网经营企业正常运营的成本,企业风险会特别巨大而深远。
由于电能的需求弹性较小,现阶段可能导致企业售电量下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方经济不景气、营业区划转或大用电客户转向独立发电企业直接购电等。
4、“两改一同价”的相关风险。
主要有产权移交后增加的安全风险和两网改造的资金还贷风险等。
随着农村电力资产的移交和城市居民“一户一表”的推行,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也随着产权延伸,因触电人身伤亡等电力事故对电网经营企业的索赔会越来越多,一次赔偿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元。
从荆州局几个农村县市局的情况看,尽管当前农村居民实行的过渡期电价比城镇居民生活用电电价高出元左右,但由于线损较大、运行维护费用偏高,如支付贷款本息就形成亏损。
此外,农用电力设施被盗也时有发生,如荆州局所属公安县电力局20xx年10月以来2年多时间,被盗低压线路价值达100多万元。
5、电力职工的人身安全风险。
近几年来,基层电力职工因抄表收费、查处窃电以及停电催费等工作原因,受到谩骂、围攻、殴打等人身威胁和伤害事件呈现上升趋势。
基层营销职工普遍呼吁加强电力执法工作,在对“你最希望解决的实际困难”进行问卷调查时,近一半的职工选择了“强化电力执法”。
从本质上说,电力市场营销风险的形成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的原因:从内部看,是由于企业管理体制的不适应和经营管理的粗放,如欠费风险、窃电及线损风险等,这是下一步电网经营企业自身努力的主要方向;从外部看,宏观经济、法制环境和国家电力改革相关政策的影响,也给电网经营企业带来潜在的市场风险和“两改一同价”相关风险、电力职工人身伤害风险等,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二、电网经营企业防范市场营销风险的主要对策
1、强化企业战略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意识
电网经营企业应高度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制订和实施,确立电力市场营销作为核心业务的战略地位,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企业决策层要彻底改变“重发、轻供、不管用”思维定势,树立从电网规划、设计到电网调度及运行都为市场营销服务的“大营销”观念,加大对营销部门的现代化投入,强化培训引入激励机制,提高营销人员整体素质和待遇,不断提高营销工作质量,大力推进电力市场营销实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电网经营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还可以导入企业形象综合识别系统(cis系统),一方面要倡导品牌意识,扎实开展优质服务,树立富有亲和力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要全方位开展行业“公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和沟通作用,在修改“电力法”、强化电力供应和使用的法制秩序、“两改一同价”、电价政策等重大问题上,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为电网经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2、强化供用电合同管理,增强依法经营意识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转轨时期,不少电网经营企业由于长期的垄断地位和行政权力,还没有把自己与用电客户摆在同等的地位,没有意识到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之间建立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唯一契约,不签订合同、合同要素不全、合同涂改、不按合同执行等不规范情况十分普遍。因此供用电合同的管理问题要摆在营销工作的突出位置。
要加大对合同管理的考核力度,把没有与客户签订供用电合同、不履行合同等导致企业重大损失的行为列为营业事故,严肃处理。
对电力客户的违约用电、窃电以及拖欠电费、故意伤害电力职工等行为,要更多地运用合同法、电力法、担保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武器,有力地维护企业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3、强化农村电力市场营销,增强一体化经营意识
要理顺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的内部管理体制,逐步由市场营销部门开展城乡一体化市场营销工作,实现农电工与系统职工同工同酬,或者由农电工组建抄表公司实现独立核算。要有计划地提高农电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待遇,要加强对农电工电费风险金的管理,对农村大用电客户的电费宜直接交基层供电所收取或银行代收,对每月电费较多的农电工,还应实行分次向农电工给付发票和回收电费的办法,最好每次给付发票不超过该电工所交风险金,同时积极向农村居民宣传凭发票交付电费防止欺诈的问题。要加强农电工工作质量的审核和稽查,可以推广农电工交叉抄表,发挥内部监督机制,防止可能的电量电费流失。要扎实开展线损“四分”管理工作,认真查处线损管理上的人为造假问题。
当前防范欠费风险要把重点放在营销第一线的基层营业站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严格执行电费抄核收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加大对隐瞒欠费、截留、挪用电费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定期对各基层营业站(所)的电费发票与欠费情况进行全面的清理、与收费人员对帐,明确追缴欠费的责任人员和时限,认真进行奖惩考核并形成制度。
禁止用电客户用欠条领走电费发票,发生视同给付发票职工的个人借款进行追缴;禁止收钱不给用电客户等额发票行为;采取有力措施,促使用电客户优先领取欠费期1年以上的电费发票,防止形成呆死电费。
接收网改完成村前,必须与村组电工结清电费。
落实专人负责对重点用电客户的欠费及其生产、破产、改制情况进行监控,防止企业借改制偷逃电费。
4、强化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增强风险经营意识
电网经营企业要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要落实专业部门,负责及时跟踪研究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对潜在的风险能够进行科学的评估、及时的预警和有效的控制。
电网经营企业在对风险进行全面研判的基础上,可根据风险类别,主动积极地与保险公司进行合作,采取集中投保方式,重点防范触电人身伤害事故、设施被盗、自然灾害、电力运行事故导致客户损失、职工因工受伤等风险。
有关企业的调研报告范文【第三篇】
一、实践调查的内容
(1)引言
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但能否真正发挥这一作用,取决于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本质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的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国企业只有培育和塑造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它具有独特性、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无论能力、资源、人才、技术、知识、制度、流程多么先进,都具有竞争优势,这只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不是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来源。那么,驱动技术、资源、人才的力量源泉是企业文化的创新还是优秀的柔性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企业文化创新“Heli ”。它来源于企业的独特创新(包括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等)。).从动态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看,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企业可以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均衡发展,增强竞争力。解决的关键是企业文化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塑造和丰富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企业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员工的潜力。一方面,在企业文化中弘扬创新精神,让所有员工在强大的创新精神的激励下创造性地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配置各种资源,充分发挥企业的效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自然会最大化。另一方面,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借鉴,可以完善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使企业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二)公司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但能否真正发挥这一作用,取决于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本质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国企业只有培育和塑造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它具有独特性、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无论能力、资源、人才、技术、知识、制度、流程多么先进,都具有竞争优势,这只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不是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来源。那么,驱动技术、资源、人才的力量源泉是企业文化的创新还是优秀的柔性企业文化。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企业文化创新“Heli ”。它来源于企业的独特创新(包括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等)。).
从动态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看,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企业可以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均衡发展,增强竞争力。解决的关键是企业文化的创新。
企业文化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其市场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塑造和丰富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企业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员工的潜力。一方面,在企业文化中弘扬创新精神,让所有员工在强大的创新精神的激励下创造性地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配置各种资源,充分发挥企业的效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自然会最大化。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学习,可以完善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使企业更具活力和竞争力。企业管理理论中有三个里程碑式的理论:科学管理、行为管理和现代管理科学。企业文化理论是企业管理理论的第四个里程碑,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水平。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是人们有意识地研究企业文化现象和企业文化管理方法的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的结果。它实现了从自发到自觉、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标志着管理的一场革命。旨在研究企业文化产生和发展规律的企业文化理论,不仅是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理论的新里程碑,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水平。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和信任人,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作用,反对单纯强调管理,注重在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为企业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内部物质、精神和制度的最佳结合和动态平衡。
首先,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异质的,难以模仿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在发展中形成的。有决策感,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在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其次,源于少数人的倡导和示范。在文化上,总有少数人提出反映客观需求的文化理念,倡导改变旧的观念和行为,成为企业文化的开拓者。少数领导者和先进元素的展示激励和推动了企业中的其他人,形成了企业的新文化模式。第三,由于坚持标准化管理,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用新的理念和行为克服旧的理念和行为的过程。因此,新的想法和行为必须得到广泛的宣传和灌输,才能逐渐被员工接受。因此,由于商业环境、行业和发展历史的差异,不同的企业必然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和精神力量,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兴衰的一个长期的、基础性的、战略性的因素,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面镜子。核心能力是在独特的企业文化基础上形成和积累的,以人才、文化和流程为载体。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培养,积累下来的企业文化会和产品、品牌、专利等一起逐渐形成。,并演变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缺乏优秀文化的企业不会打造持久的一流核心竞争力。相反,企业拥有和保持一流的竞争力往往根植于优秀的企业文化。核心能力是企业文化成功的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同时,基于优秀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挥,为企业文化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了坚实而丰富的物质保障。
二、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提炼企业精神。优秀的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体系的核心。只有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提炼出企业的优秀理念,才能从核心体现企业的个性。因此,要培养和创造一种符合企业实际、催人奋进、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成长和培养起来的一种群体意识。建立强大的精神支柱,统一员工的要求,激发员工的创业热情,形成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以无形的方式沉淀,形成企业的行为准则。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培养员工的思想情感,鼓舞员工士气,凝聚全体员工的集体智慧,形成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增强团队的活力和生机。
3.构建制度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有制度保障,在这个制度保障中,要实现制度文化的创新。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想法不断引入适应新竞争形势的管理体系,如成本管理模式、创建学习型组织和流程再造等。,用优秀的制度保证文化建设的实施。
4.崇尚行为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应积极倡导和实践优秀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的倡导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企业家要有全新的管理行为,自己的管理行为处处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员工要有全新的工作行为,用敬业、努力、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勇于创新、持续改进、奉献的行为具体践行企业文化,让公众通过员工的行为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文化内涵。企业的物质形态往往反映了企业的文化特征。这种物质形态表现在整洁的工厂外观、现代化的工作设施和环境、理念先进、产品优质的办公环境等。,在企业的“硬件”它体现了企业的文化追求,使员工处于良好的文化氛围中。
5.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就是“以人为本。人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归根结底,企业的命运必须由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人的因素来决定。广大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体,不仅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企业精神的创造者。广大员工能否在企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充分尊重、理解和关心人,满足员工的要求,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因素,以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保持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一致是必要的。员工切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是员工主体利益能否实现的重要标志。市场经济是人才经济。实践证明,谁有足够的天赋,谁就有竞争的决定性优势。“以人为本。重点是提高人的素质,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和劳动,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愿望。
6.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一方面,要通过管理模式建立包括识别、规划、培育、部署和维护在内的企业形象管理和维护体系,以利于员工对企业形象和独特文化的公众理解和认可。另一方面,要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注意用企业的良好行为净化社会氛围,促进社会道德建设,促进社会健康均衡发展。企业应该重视自己的社会形象,这实际上是企业与社会的双赢行为,也是企业利用优秀文化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最后要注意品牌效应。
三、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
1.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注重人的因素,其重要作用是将每个员工的个人目标统一到企业的总体目标上。企业文化的建设为员工创造了最合适的发展条件,为他们的自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他们有了稳定的归属感。它就像一个纽带,将员工个人利益的追求与企业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员工意识到只有企业不断发展,才能实现个人目标和经济利益。以共同的目标紧密团结员工,为企业实现整体目标聚集最大的力量。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力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巨大动力,也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基础。
2.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激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鼓励员工发挥内部动力,朝着预期目标采取积极行动,发挥最大潜力,达到更高水平的个人心理需求。高级鉴定、技术职称晋升、各类竞赛、技术竞赛、演讲比赛等。在企业中通过有效的精神和物质激励手段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必须依靠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内外的专业学习和业务培训,鼓励员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素质和企业整体水平,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规范作用。标准化经营是制约企业兴衰的非技术因素。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具有有形和无形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不仅来自于企业内部一套先进的科学管理体系,还来自于一种企业群体道德意识、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所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4.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起着协调作用。为了在企业建设中实现更高的目标,有必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塑造企业员工的团队意识。俗话说:“管理:一是理顺程序,二是理顺心态。”例如,动员员工在年度大会前后积极参与“我为企业提供建议。提出合理化建议活动,让员工对企业发展、企业建设等问题提出有益的建议,让企业领导和员工在理解中获得认同感。企业文化的建设也要求企业管理者关心人,爱人,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让每一个员工在团队中感到舒适,从而在行动上更加协调。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动,得到全体员工广泛认可和认可,成为自觉行为的过程。它是一个逐步培养和实践的过程,必须坚持领导倡导、全员参与、持续推进;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统筹规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企业文化为载体,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和社会意识,是促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有关企业的调研报告范文【第四篇】
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一支主力军。民营企业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民营实体经济企业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促进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民营经济作为重要的经济主体,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民营实体经济企业普遍面临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健康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妨碍着稳增长、调结构任务的实现,也对推进供给侧改革、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明确提出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优化运营模式,增强盈利能力。
当前,民营实体经济企业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生存问题,其次才是发展问题。初步调查资料显示:民营实体经济企业的产值虽然有所上升,但利润却有所下降。民营实体经济企业由于成本高而导致生存状况面临着严峻考验。近年来,国家出台政策和措施扶持民营实体经济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帮助他们降低经营成本,优化发展环境。然而,政府的扶持政策实施是否产生效果?如何继续降低民营实体经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其生存能力?这些问题仍有待探索。
在企业经营成本中,当前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其中以社保体系中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五险一金”问题最为突出。
为准确掌握民营实体经济经营成本的变化情况,本次调研在依托鄂尔多斯市工商联指导,以《关于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调研的通知》为依据,深入企业考察为主,同时进行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充分显示民营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变化情况。
(1)个别访谈。访谈主要鼓励企业说实情、讲真话、提建议。
(2)实地走访。本次调研走访考察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了解经营成本情况。
(3)个案研究。
(4)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发放兼顾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调查问卷均由年轻一代民营实体经济企业人士本人填写。
降低民营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建议根据上述调查的结果,提出如下建议:
1、合理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民营实体经济企业人工成本的增加除了有物价上涨导致最低工资水平持续调整这一客观因素,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人工成本管控不严,劳动生产率低。因此民营实体经济企业要充分发挥企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的最优比,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工成本管理战略,确定科学的管理目标,提高管理成本,降低企业人工和管理等成本。建议合理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困难企业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提供有效缴费担保后,经批准可缓缴除基本医疗保险费之外的社会保险费。支持企业通过转型转产、多种经营、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培训转岗等方式,多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鼓励企业少裁员、不裁员。
2、持续降低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政府应该继续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范围,落实国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负政策,消除重复征税和多头征税,增强税收政策的适应性。应取消一些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对建设成效良好的众创空间的用房、用水、用能、宽带接入费用和用于创业服务的公共软件、开发工具等给予适当奖补支持。引导企业落实好购置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政策。简化认定流程,放宽认定条件,扩充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鼓励和支持更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及其产品税收优惠政策,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自治区部署,把“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展至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实现增值税全面替代营业税。制定相应标准,对符合产业政策、有较好发展前景、一时遇到较大困难的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在一定期限内实行税费缓收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3、降低销售费用。民营实体经济企业应该不断探索新的生产经营和销售方式,不断创新,比如,在销售渠道上,应该加大直销渠道的比重;市场推广上,不要过度依赖广告来提高销售量,而应该主要通过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引入新技术降低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销售成本,保持企业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
4、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要营造适宜货币金融环境;应充分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要着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应大力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进一步提升我市产权交易市场功能。政府还可以采用一系列市场化的手段,促进金融企业的兼并与重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金融产品、还款方式创新,减轻企业还款压力,降低融资成本等。
5、进一步降低用能、用地成本。要继续降低企业用气成本;对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类别价格要进一步下调;要开展大用户优化用电服务,免费为企业提供优化用电建议书,合理配置变压器容量,充分利用谷时段低电价,降低用电成本支出。应实行有保有控的产业用地政策,重点保障年度重大项目中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项目用地,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方式,试行工业用地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出让等供地方式,降低工业企业用地成本;要盘活存量用地;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定条件的前提下,利用自有土地重建、改建、扩建厂房,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有关企业的调研报告范文【第五篇】
近年来,民营企业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社会经济的产业组织形式没有像经典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样,从自然竞争走向集中再走向垄断。相反,民营企业成了各个国家中最活跃的经济因素。中国也不例外,在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几个地区如:江苏、浙江、广东、上海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地区之所以经济能够腾飞,都是因为它们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产业积聚区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基本特点是某一行业或产品,在一个特定的地域内,高度积聚发展,在国内甚至在国际市场占有较大比重,在当地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我们朝歌街道办事处,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们在调研的过程当中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营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大部分企业的再投资的资金都是来自利润,还有一小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其二是“三角债”问题的严重性。这个问题是一个企业间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法律制度的规范和商界商业道德的缺乏,“三角债”问题愈演愈烈,这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管理模式的一成不变
民营企业大部分是由家族式的作坊发展而来的,企业虽然做大
了,但是管理模式仍然走不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企业创办初期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管理理念的推陈出新,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越来越被社会所抛弃。而他们却还是死守着旧的东西不放,特别是企业中的一些中老年干部,他们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一些年轻人提出的新思维新理念在他们看来是颠覆一个企业的腐虫,是要绝对隔离的。因此这也就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向前迈进。
(三)恶性的价格战
恶性的价格竞争的出现是因为产品工艺简单,易于仿造,从而导致新产品一上市面不到半年生产同样商品的企业就数以千计了。这样一来,新产品在市场上很快就达到饱和了,再加上时间太短,再次更新的产品无法快速上市面,价格战也就应势而生了。价格战的出现加速了产品的衰退,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使产品的销售呈现昙花一现的态势。更严重的是,价格战使产家的利润一跌再跌,为了减少成本,很多产家就不惜牺牲产品的质量、企业名誉进行低质的生产。由于资金短缺,厂家无法引进高科技的先进设备,也无法购买优质的原材料。这样就势必迫使一些小企业停止生产,宣布倒闭。对现存问题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一)健全机构完善管理、注重人才的培养
尽快形成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民营产业为依托,以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想统一为特色,一个面向全国,外向开拓的技术市场系统。其实家族企业非常适合小企业,在中国目前最稀缺的资源就是诚信,这种企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是势在必行的,家族成员应该逐步从企业中退出,取而代之的是职业的管理人员。这样机构才能更加健全起来,管理也可以更加的达到预期的目的,不会因为家族成员的违例不受约束而影响体制的严格性。
再者就要注重培养人才,正所谓,人才是企业生存之本,知识是力量之源。良精的宋工程师认为企业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不论是专业人才,还是销售、策划、计算机等方面的人才,而企业最缺少的是通才。企业在招聘人员时,应更加重视的不再仅仅是学历而已,一张文凭越为越不能让老总放心。而且需要的还有是员工的责任心——敬业爱岗及员工的丰富知识与能力。只有具备如此素质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有人说如今的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话一点儿都不假。企业不惜重金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而且每个企业都设有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部。企业不仅要鼓励员工继续学习深造,老总还可以亲自为员工讲授企业文化课,从而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
(二)提倡创新思维
创新在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私营企业中年轻经营者占全厂高层管理者的比很小。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我们的创新意识逐步灌输给企业中的职员和高层管理者。要让他们明白,创新在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有关企业的调研报告范文【第六篇】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动车行业迅速崛起。电动车企业紧紧抓住城市禁摩、石油涨价、政策放开、百姓消费升级等市场商机,不断增产扩能,产销一路上扬。以无锡市锡山区为例,全区拥有电动车生产企业186家,去年总产量为200万辆左右,占全国产量的1/5,占江苏省产量的70%,预计今年经济总量将达100亿左右,约占全区经济总量的12%。目前,无锡市锡山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轻型电动车生产基地。然而,这些企业多数为私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者意识淡薄,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与企业的发展同步,消防安全隐患问题重重。经对全区电动车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调研,笔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以供参考并请批评指正。
一、电动车生产企业的消防安全现状
电动车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猛。通过短短的几年,无锡市电动车企业遍地开花,许多摩托车生产企业纷纷加入到电动车行业中,使电动车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问题,一些消防安全违章违法行为大量涌现,给消防部门的监管带来了难度。
(一)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一些电动车企业新建厂房时未经消防部门审核,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施工,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用不合格的装修、装饰材料施工,建成后未通过消防验收就擅自投入使用,致使留下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
(二)“习惯性”违法行为问题突出。许多电动车企业由于生产量很大,厂房空间有限,生产出来的电动车又没有及时产销掉,致使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的现象经常发生。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三)电动车电瓶使用不当极易起火。电动车电瓶分为锂电池和铅酸蓄电池两种,它们的充电器不能通用,若一旦混用,很容易引起电瓶爆炸,而且电动车电瓶需要经常充电,电瓶使用时间过长,电能转化成热能,产生气体,一旦电压过高或长时间充电就极易导致膨胀,引发火灾事故。目前,有的电动车企业对电瓶管理不严,电瓶摆放随意,长时间充电的现象依然存在。
(四)企业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电动车生产企业业主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从近几年该行业的火灾形势看,造成严重损失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对很多电动车企业业主来说,由于行业竞争激烈,除生产投资外,不舍得对消防的投入,平时也不注重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员工的培训,导致消防安全的管理人和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素质不高,对消防法规以及遇到火灾时如何处置知之甚少,无法履行消防法规所规定的安全职责,自救能力薄弱。
(五)消防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一些电动车企业消防设施遭到破坏,灭火器过期、老化严重,生产车间和办公区内消防设施不健全,警告、危险标识散乱,甚至有个别企业根本就没有消防设施,业主认为企业早晚要拆迁,配备了消防设施也是浪费,等到拆迁新建厂房时再作考虑。
(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严。在一些上规模的电动车企业中,消防管理制度不严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一般来说,这些企业都会有一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但往往成为一纸空文。不少企业认为购置了消防器材就相当于买了消防安全保险,违规操作,电线乱拉乱接现象突出,用电用气随意性较大,消防安全措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二、电动车生产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充分认识电动车行业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电动车生产企业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是确保该行业顺利、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消防监督执法部门要树立超前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早动手、早部署,切实做好电动车行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提前介入,把好审核、验收关,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作为消防部门,要严格建筑消防审核,加强建筑消防工程督促检查。帮助新申办企业按照国家消防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自觉把好消防安全关,防止留下先天性隐患,有效遏制电动车企业火灾上升势头,加大源头管理的力度,全力为电动车企业做好服务。
有关企业的调研报告范文【第七篇】
一、基本情况
(一)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现状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支持下,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功能较齐全、体系较完善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有5个,其中广元经济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广元市利州区创业孵化园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加速基地、广元市青年创业产业园、青川县双创空间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旺苍县、剑阁县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面积46000平方米,入驻企业209家,已经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科技企业群,数量位居省前列,经过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截止目前,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较增幅高达520%,数量居川东北片区第二。经过10年时间的孵化,共孵化毕业企业40余家,有5-10家企业得到很大发展,成为成长型的大、中型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独立建厂,扩规模,上档次,从而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孵化器创造2100多个就业岗位,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税利2亿元以上,有效促进中小企业的扩能升级、结构调整和节约、集约土地资源利用。通过孵化器建成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45个,科技服务企业8家。我市通过孵化器的建设,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集聚创新,鼓励创新,营造创业氛围,提供服务,链接外部资源,减少创业成本,降低创业风险,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照科学发展新要求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我们面临着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和激发创新活力的需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创新效率需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需要,全面调结构和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的需要,进一步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立足长远的战略性举措。
(二)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做法
1、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创业环境。
各科技企业孵化园区设施设备完善,功能齐全,水、电、网络通畅,配套有图书室、健身场地、会议室、超市等,物业管理规范,居住生活便利。其中市青年创业产业园和利州区创业孵化园专门建设了青年创业沙龙,努力打造创业者的“温馨家园”。园区为广大创业者提供办公、研发、居住等场地的同时,专门为大学生创业者设立免费使用的“预孵化空间”,孵化成功后直接入驻园区,可享受办公并配套住房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解决了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初期无场地、无住所的现实问题,让想创业、正在创业的大学生真正找到了平台。各园区成立了管理办公室,对创业项目进行审批、指导、服务,园区着力提升管理能力,服务质量,努力形成“孵化加速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环境。
2、用好用活创业政策,激发创业内生动力。
科技孵化园区管理部门协调整合相关行业部门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扶持,搭建一站式政策支持落实平台。科技和知识产权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商局、地税局、国税局、经信委、公安局等单位从创新发展、办证、创业资金、税收减免、落户等方面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各园区建立了工商、税务等部门联系企业制度,让政策真正落地见效。目前,科技孵化园区扶持项目50余个,落实政策资金20xx余万元。我市在应用技术研发经费中设了50万元的广元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和100万元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到目前共支持22名1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孵化园及企业创新平台建设项目30项。通过用活用实政策,增强政策的公开性,有效的激发了创新创业热情。
3、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助推项目发展壮大。
科技孵化园区针对创新创业的不同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容,健全服务体系,积极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资金、市场、导师、培训、维权等有效服务。例如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门成立了“广元市国开创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为该孵化器的管理机构,落实了专职人员,引进了中介机构“广元市明川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共同负责科技孵化器管理和建设工作。建立了银园合作机制。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融资、理财、电子银行等金融业务支持创新创业。建立了专家导师指导机制。组建了由专家学者、青联委员、高校老师、企业家和优秀创业青年等为骨干的创新创业导师团,积极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创新创业指导。建立了市场风险投资机制。孵化园区与担保、风投等机构加强合作,对自主创业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对科技型型企业提供风险资本,帮助科技孵化园区企业降低市场风险、转化创业成果、提高创业成功率。
4、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创业提供科技支撑。
积极鼓励创新创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投入,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设计、测试、检测等创新活动服务。积极借助高校、科研院所智力优势,突出企业主体,督促、指导企业加快研发创新平台建设,进行联合攻关、协同创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技成果、大学科技园高科技项目对接,开展中试、转化,促使其产业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xx年以来,我市每年举办一到两次市校合作会,搭建企业与高校对接、合作交流的平台,截止目前,孵化器内共计40多家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科技合作与交流,达成合作协议48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2项。努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联盟、重点实验室、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位一体”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为科技孵化园区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总体水平较低。目前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机制体制不统一,有的由地方政府,有的由部门单位,有的由企业投资兴建,投入资源有限、管理模式不统一,各孵化器处于单打独斗、各自发展、独立运行的状态,缺乏一个办事效率高,能统筹协调所需各方关系,使各孵化器资源共享的有效领导机构。使得目前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难以与风险资本有效地结合起来,服务质量不高。孵化器的投入不足,对企业的孵化功能较弱,孵化服务的层次还较低。没有形成孵化器链条,企业难以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孵化器之间进行流动,造成有的入孵企业达到毕业年限后,不能及时迁出孵化器进入产业园区加速发展,加速器环节不够完善,孵化器效用未能充分发挥。
(二)孵化器整合社会资源能力不足。孵化器与资本、中介、人才、市场等创新创业要素结合不够紧密,产学研合作不够密切,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模式和网络,没有形成资金、信息和中介机构等一体化的科技创新创业孵育体系,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管理水平低、同质化竞争、孵化能力低等问题,无法解决孵化企业面临的资金瓶颈,造成运行效率低下。没有形成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化,不能实现最大范围内的企业孵化器资源共享,影响了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的纵深发展。孵化器内部缺乏融资平台,没有和金融紧密结合起来,在孵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孵化器内缺少种子基金、天使投资等风险机构,入孵企业融资困难。
(三)孵化器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不高。由于体制原因,孵化器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缺乏财经、税收及市场经营等方面的经验知识,提供针对性、差异性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高。孵化器普遍缺乏创业导师团队,辅导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具备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的团队精神的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组成的管理队伍较少,存在着人员结构不合理、用人机制不活、孵化器无法按自身需要选人和用人等问题。
三、建议及意见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按照企业化管理体制、市场化营运机制、社会化服务方式的原则,建立孵化器领导、协调指导机构,成立广元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制定和完善专门的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做好组织协调、计划衔接、资源配置、目标落实等工作,将创业孵化体系建设纳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政府把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各级各部门要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同时,加强政府部门、咨询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工作的纵向集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开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工作,解决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出台广元市创新创业载体管理及资助政策,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减少科技企业入驻孵化器的审批环节,取消各种不必要的收费,鼓励境内外机构、企业和个人设立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优先安排孵化器用地指标,对在孵企业在低房租、减免税收及土地征地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充分落实“四川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等优惠政策,孵化器内的科技企业应参照享受国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三是要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建立现代企业文化。充分发挥现代大众化传播媒体的作用,强化舆论宣传工作,提高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对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在全市广泛倡导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鼓励在孵企业建立现代企业文化,塑造与孵化器特点相适应的、优秀的组织文化与人文精神,培育创业意识,树立创业发展观念,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形成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与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四是建立完善创业导师工作评价考核奖励机制。建立专家人才库,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激活现有科技人才的内生动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运用市场手段让市内外科技人才为我市孵化器发展服务。五是加强孵化器科技成果引进储备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实质性合作,搭建科技成果与科技企业、创业人才、创业资金之间更加紧密有效的对接平台。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是建立创新投融资扶持体系,建立种子基金、科技风险基金、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科技保险基金等,构建“基金+基地、孵化+投资”的运作机制。例如成都市创新创业领域投资基金规模目前已达200亿元。二是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对创建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机构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例如成都市给予一次性50万元的经费资助,宜宾市给予社会资本思丽雅创建孵化器一次性200万元的经费奖励。对创建为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营运机构给与一定经费的资助,例如成都市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补。三是建立适合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风险投资推出机制,以风险投资公司和金融机构为主体成立风险投资协会,筹集社会闲置资金,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雄厚的资金平台。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改进信贷服务,增加信贷种类和金融产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增加对在孵企业的信贷投入。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组建一个多元化的专家队伍,依托高等院校、科技中介机构及行业协会等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研讨、培训与信息交流网络,为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加强专业化运营团队建设,加强对既懂经济又懂金融,既熟悉企业运营又熟悉市场贸易经营的孵化器专门人才队伍培养,为孵化器管理和入孵企业发展提供高层次、高价值的专业化服务,降低孵化成本和风险,提高孵化效率。三是加大科技企业创业人才培养力度,探索多元化培养方式,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企业家队伍,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职业经理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人才队伍。四是建立健全人才奖励体系,设立创新创业人才杰出贡献奖,对在广元孵化器建设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给予奖励。鼓励我市孵化器营运机构引进人才、团队、项目来广元,根据孵化绩效、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的贡献等给予一定经费补贴,例如成都市为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经费补贴。
有关企业的调研报告范文【第八篇】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中小企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一支生力军。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市农村信用社,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改善全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促进县域经济繁荣发展,成为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下面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指正。
一、**市农村信用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效应。
近年来,全市农村信用社不断创新服务手段,畅通结算渠道,积极引入了风险担保机制和信用评级体系,与有实力的正规担保公司合作,向经营效益良好、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小企业投放足额信贷资金,大大缓解了全市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状况。截至20xx年7月末,共为5206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551272万元,占贷款总额的 %,占到全市注册登记企业法人单位6279个的%。我们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一是探索多方支持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需求渠道,构建了银、政、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转变经营理念,积极探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服务方式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为加大对涉农龙头企业的支持,今年以来,由**市中小企业协会牵头,召开了中小企业银企对接会,在签约仪式上全市7家信用联社分别与介休市维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太谷县开心园食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10个能够充分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达成了总额合计约4000万元的合作协议。**区联社与区政府联合组织召开了政银企座谈会,现场向山西神龙能源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长兴焦化有限公司、金利恒物资有限公司等82家中小企业综合授信3亿元。其二,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截止7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共向673个优质企业提供了融资和金融服务。在为企业信用评级结构升级,创新产品,增收创效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为万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增收611余元,有效拉动了农民的增收致富。其三,由传统服务向现代化服务转变。各联社在创新服务方式上更加注重支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从创新产品上,从便民、利民、惠民的角度出发,为农民提供“金融套餐”,推出了惠农通、商流通、展业通三大系列、十八种信贷支农产品,为三农解难事、办实事,使服务产品更具科学性、便捷性、实惠性,帮助企业有效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资金困难。在支付结算上实现了全辖区通存通兑、大小额支付系统直接与人民银行对接,解决了中小企业结算难的问题。二是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投放战略,引导和培植了新型涉农龙头企业发展,扩大了贷款营销。在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对一些“公司+农户+基地”战略型、规模型的企业进行了重点扶持,有力地带动了周边“三农“的经济发展。如榆社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昔阳大寨农业开发公司、平遥县龙海实业公司、介休市山西路鑫煤气化公司。由于认真贯彻国家“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体制、机制、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也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影响农村信用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从农村信用社方面看:
一是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决策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农村信用社虽然具有点多面广和对中小企业比较熟悉的优势,但市场定位在服务"三农",按现行政策规定,原则上70%以上的贷款用于农户贷款,自20xx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紧缩银根政策,对某些行业提高了企业自有资本金比例,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相应提高。二是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定价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20xx年1月1日起,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后,农村信用社普遍提高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上浮幅度,由于利率上浮的影响加投资环境不畅等原因,抑制了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三是贷款责任人追究机制,影响信贷人员的积极性。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实行的对不良贷款,特别是新增不良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信贷人员终身责任制、信贷人员薪酬与不良贷款比例挂钩的制度,使信贷人员陷入"三难一怕",即收贷难、收息难、资产保全难、怕失去工作的境地。为回避风险,在信贷决策时刻意突出风险控制目标,力求"万无一失",对经营状况不是很好的中小企业拒贷情况尤为突出。四是现行抵押担保办法限制了中小企业贷款需要。《担保法》出台以后,企业寻找担保单位比较困难,具有担保能力的中小企业较少,且现在大多数有担保能力的企业并不愿意对外提供担保,这就使企业很难提供有效的贷款担保。同时,由于目前拍卖市场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抵押物处理费用大、手续繁多,变现难,有些企业厂址设在乡(镇)、村,厂房、设备等抵押物变现价值低,一旦贷款出现问题,农村信用社收回资金就有困难。
(二)从中小企业方面来看:
一是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水平较差。近些年来,大部分中小企业经过改制与产权重组,经济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管理上仍带有浓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明确的经营目标,经营上存在较强的随意性,多数经营者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管理水平较差,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二是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竞争力较弱。中小企业多数处于发展的初期,企业规模小,缺乏充足的资本积累,没有足够资金购买先进生产设备。大多是利用本地的自然环境和劳动力资源来进行一些简单的、低附加值的加工制作,经营粗放,设备和工艺落后,产品结构表现为资源性粗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趋同产品多、优特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科技产品少的"三多三少",缺少真正有发展潜力的名、优、特产品,发展潜力有限。三是信用意识淡薄,财务状况不够透明,银企信息不对称。很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不健全,存在多本帐簿、多头开户现象,报表数据失真,导致中小企业在寻求信贷支持时,银行会因信息不对称,难以掌握其真实的经营状况及不能准确判断其信用程度,从而逆向做出选择,使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增大。而中小企业为了能得到银行的支持,往往又千方百计地隐瞒与己不利的各种信息。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了银行信贷供给缺乏符合条件的需求者,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缺乏供给者,贷款供求错位,中小企业自然陷入了贷款难的境地。
(三)从社会中介服务方面来看:
一是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不健全。我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已成立的担保机构分布较松散,且担保基金小、担保能力弱。担保公司门槛和收费偏高,大大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二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目前,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不多,并存在部门垄断。如企业财产抵押,抵押物评估环节多、手续繁、收费高,有的重复评估登记、重复交费,加重了企业负担。三是征信体系建设滞后。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只有借款企业的信贷信息,尚未涉及个人信用及未办理信贷业务的企业。工商、公安、司法、海关等部门各自掌握了部分企业、个人其他方面的资信情况,且部门间未实现信息共享。农村信用社难以获得企业的综合信用情况,难以对企业、个人作出全面的资信评估,对企业前景难以把握,再加上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债权保护制度不完善,政府部门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重大轻小、重管理轻服务监督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信用社向中小企业投资。
三、扶持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党的__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各方面全面部署了新形势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对中小企业实施全方位金融服务,力求实现五个突破。
一是搭建起中小企业贷款运作平台,在信贷运行机制上实现新突破。按照省联社“分类管理、专业化经营”的信贷管理模式,“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创新信贷管理模式。在县联社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客户管理部门,组建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营销队伍,联社营业部作为贷款发放机构,实施专业化管理。二是实行客户经理制,在考核激励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全辖信贷人员实行客户经理制,对客户经理实行包片定客户,建立中小企业贷款薪酬与经营业绩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全面实行按业务量、业绩考核挂钩,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三是开展信用评级与授信,简化审批环节,在服务效率上实现新突破。首先从企业信用评级入手,建立“统一授信、差别管理”的信贷模式。通过评级确定企业信用等级后,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给予不同的授信,这里指的授信不仅指贷款,还包括贸易融资、承兑、信用证、保函、担保等进行统一的综合授信。以适应中小企业决策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灵敏、对方便性要求高、信贷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四是制定科学的贷款定价政策,合理浮动贷款利率,在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实行“阳光定价”。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通过对资信等级高的企业,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使守信企业在贷款上优先、利率上优惠,以贷款利率定价来选择客户,使贷款定价逐步走向市场化。五是规范中小企业信贷运行机制,在信贷产品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保证金资安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积极申请有关部门批准,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开办融资租赁业务、仓单抵押贷款、动产抵押贷款、林权证抵押贷款等产品,针对企业存货、应收帐款、知识产权等动产融资需要,按照《物权法》规定的动产质押制度,创新厂商银三方合作担保、供应链融资等信贷产品,选择经营管理良好、有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担保公司+信用社+农户”的四位一体的金融创新方式,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同时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贷款违约信息通报机制。定期通报违约企业,实现同其他金融机构违约信息共享,打击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营造守信氛围,共同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二)地方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一是积极采取措施,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监督体系。政府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应帮助中小企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息共享机制,使企业尽快走上规范化运作的轨道。同时要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参与企业改制、资产重组、兼并收购、资金管理等服务,确保企业改制规范动作,最大限度地保全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同时,加大对恶意逃废债务的惩处力度,发挥法律强制作用,大力开展信用环境治理工作,让失信者付出成倍的.代价,形成不愿失信、不敢失信的社会风尚。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地方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政府要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政府扶持资金应重点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倾斜;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应对于一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实行财政贴息、降低税率、减免有关费用等政策,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三是健全中小企业担保机制,创新担保方式。中介服务部门降低门槛,实行市场化运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方便的担保、信息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减少担保风险。同时积极创新担保方式,9月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担保机构可以采取“专业担保机构保证+林权反担保贷款”和“龙头企业承贷+订单林业或合作造林模式”支持中小企业向信用社贷款以加快发展。
有关企业的调研报告范文【第九篇】
__区非公企业工会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__区是我县新建企业、非公企业最集中的地区,始终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提高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工作要求,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党工组织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实现党工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着工会组建率不高、企业主消极回避、党工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等实际问题,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__区非公企业工会组建
基本情况截止20__年末,我县__区已投产的非公企业共有__家,其中,私营企业__家,外资企业x家。目前,已建工会组织的共有__家(外资企业__家,私营企业__家),组建率达__%。__区非公企业共有职工zz人,工会会员vvv人,职工入会率达hh%。目前__区还没有配备专职工会主席,党组织负责人兼任工会主席的企业只有1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__区工会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由于我县__区工会成立时间较短,机构虽说完整,人员配备也到位,但均为兼职,工会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相对缺泛,且__区编制人员少、工作头绪多,这些同志根本无法抽出时间和精力过问工会工作,工会工作往往被淡化。原因:__区人员编制太少,工作头绪又多,未配备专职的工会干部。
2、部分企业认识不到位。由于__区企业基本都是外资或私营企业,员工多以农民工为主,造成企业主和职工对工会组织认识上的偏差。一是部分业主对工会工作缺泛了解,害怕成立工会给他带来麻烦,思想有顾虑、行动上有抵触。二是大多数农民工对工会缺泛了解,对工会能否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持怀疑态度,对工会信任度不高,参与工会活动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原因:这些企业对工会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他们未着眼企业长远发展正确对待党工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一旦有工人闹事等问题就认为工会在幕后驱使,未真正看到工会在协调企业劳动关系、化解劳资矛盾方面的积极作用。
3、工会作用发挥有待提高。少数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平时不开展或很少开展活动,对涉及职工的合法权益的事不闻不问,工会职能作用发挥不够正常。原因:一是部分工会干部对开展工会工作热情不高。二是工会干部不熟悉工会业务基本知识,__区企业工会基本都是近年来刚成立起来的,新任工会主席大多没有进行比较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对如何开展好工会工作比较生疏。三是少数工会干部感到自己在业主手下吃饭,总怕得罪企业主,有话不敢说,有事不敢做,一直得不到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4、硬件设施配备不到位。部分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存在工作无资金、活动无场所、培训无阵地的现象,工作经费不足,业主投入不大或不愿意投入。原因:企业主重视正常的生产经营,对工会活动阵地方面舍不得投入,这种情况随着我县__区企业用工紧张而有所好转,不少企业为了留住员工,开始注重投入资金改善职工的文体生活。
三、对策和思考
1、加强紧密协作,搭建党工互动的工作平台。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__区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大多是企业普通的职员,而工会主席基本是中层以上干部。这种党工组织干部职务层次上的差别,势必造成党工领导上下关系的矛盾,针对这一问题,就要寻求党工工作的结合点,按照整合、共建、互促的原则,针对非公企业实际,结合党、工组织工作的特点,将党组织和工会的有关活动由党、工共同策划,共同组织,既体现党组织的引导带动作用,也反映工会组织的参与推动作用,其合二为一的活动形式既能得到业主的支持,也得到职工的拥护,作为企业上级的党工组织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紧密协作、互相配合,真正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阵地共用。
2、强化法规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针对__区非公有制企业领导对“党工共建”和基层工会建设认识不足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宣传工会法规知识,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工会干部和企业主的工会意识,形成思想共识,为__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工共建”工作创造更加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
3、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非公企业党工工作的基础是党工干部,我县__区企业工会干部大都是20__年底才配备的,这些企业工会干部业务知识还比较欠缺,且岗位流动性比较大。因此,要不断加强工会干部的业务知识学习,切实把__区非公企业党工工作者的培训工作摆在重要日程,通过对他们进行政策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升非公企业党工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推动党工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启发和体会
1、县委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__区党工组建的根本保证。过去几年,我们在__区工会组建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县总主要领导经常深入__区企业,反复给企业主宣传讲解有关政策和规定,要求企业按时成立工会组织,但一直未引起企业主的重视,虽然组建了几家,但整体进展较为缓慢,工会组建率比较低。针对__区企业工会组建难的实际,我们主动向县委作了汇报,得到了县委的大力帮助和支持。20__年,县委及时批准成立了__区工会,并召开了__区第一届工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__区工会委员会,至此,__区工会正式开始运作,在随后不到一个月时间里,__区就有__家企业相继成立了工会组织,占__区应建会企业的60%,取得了明显成效。
2、县委组织部和县总工会的密切配合是__区非公企业党工组建的关键所在。我们围绕“建成一个,规范运行一个,产生实效一个”的原则,利用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取得了很好成效。县委组织部和县总工会经常就党建、工建工作互通信息,共商对策,工作上密切联系、互相配合,相互促进,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开展“党工共建突击月”和“工会组建百日行”等活动,较好地促进了__区工会组建工作,并形成了“职务互兼、工作互动、信息互通、阵地共享”的有效运行机制。
3、发挥党工组织的作用优势是__区非公企业
党工共建的活力源泉。近年来,__区部分非公企业党工组织主动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科学管理,动员和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劳动竞赛活动,凡事关企业发展和员工利益的问题,均向工会、党员公开,并积极征求意见,不仅激发了员工参与企业建设的工作热情,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发展。
4、工会干部锲而不舍的工作耐心是做好党工组建的内在要求。由于__区大多是外资和私营企业,受许多外界因素干扰和企业认知上的偏差,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工会缺泛了解,对成立工会有抵触情绪,怀有一种辟让拖延的应付心态。可以说,当前__区非公企业工会组建难度还是相当大的。为督促企业组建工会,县总机关少则上门几趟,多的甚至十几趟,反复耐心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设法帮助他们消除思想顾虑,用政策引导他们,用真情打动他们,如__区规模较大企业理士科技有限公司,刚开始,我们上门做工作不理不采或打发应付,后来勉强答应但就是久拖不建,对此,县总主要领导多次不厌其烦反复做工作,终于在20__年8月份企业组建了工会,并召开了会议,选举产生了企业工会领导班子。目前,该企业工会各项工作正逐步走上正常轨道。
5、省总开展的争创工会工作模范县活动为__区企业工会组建营造了良好氛围。借助争创省工会工作模范县活动这一契机,我们主动向县委专题汇报了__区工会组建问题,引起县委的充分重视和支持,相继召开了多次协调会议,落实专人督办,在较短时间内批复成立了__区工会,并提名了工会主席候选人,__区工会自此正式运作。在__区工会的推动、督促下,园区相关企业随即成立了工会组织,应该说,__区工会成立对我县__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起到了较好的影响带动作用。
有关企业的调研报告范文【第十篇】
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两新”组织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相对滞后的现状,我们按照经济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那里的思路,特别注重“两新” 组织的党建工作,尤其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作为重点,成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狠抓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为了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解决非公企业党建中的难点问题,由县委组织部、统战部、工商联等相关部门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我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现状
我县共有非公企业22家,22家非公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消除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没有党组织的空白点,其中党总支1 个,支部21 个,建立联合支部 7个,全部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县委还成立非公企业党工委,直接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对全县非公企业都派驻了党建工作指导员,不定期指导和参加非公企业的党建活动;在非公企业中我们设立党员先锋岗,把党的关怀带到工作中。去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组织全县非公企业主召开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交流会,进一步增进了企业间党建工作的交流,现在企业主对党建工作有了深刻认识,并积极配合党建工作的开展,并建立了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和通报党建工作情况,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氛围良好,正在不断加强自身的党建工作。
(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主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它的财产具有私有性,员工具有“雇佣”性,业主对企业领导有绝对的权威。因此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业主的认同。由于部分业主对组建党组织工作认识不一,心态比较复杂,有的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导致这些企业的党组织组建工作难以顺利实施。
2、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与非公企业经济发展不成正比。随着我县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迅速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各级党组织对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认识还不够到位,工作措施还不够得力,党组织组建工作滞后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还是提得多,做得少,文件会议多,落实到位少。
3、非公企业党员流动性大
非公有制企业从业党员流动性大,数量不固定,党组织不够稳定。党员数量少,党员流动性大,“朝增暮减”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部分企业党组织组建后得不到巩固。
4、非公企业的发展性质,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着党建工作。由于非公企业党员流动性大,发展新党员少,导致非公企业整体党员人数偏少,与员工数量相比比例偏低,致使党组织的影响力和作用发挥受到限制。
三、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打算
(一)提高思想认识
各级党组织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有群众的地方就要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要有党的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要开展党的活动"这一要求,理直气壮地抓好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同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使他们积极支持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把党的工作自觉渗透到经济领域中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力度
随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必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和扩张,这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员和党员转移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要敢于突破传统党建工作格局的影响,着力于党建理念与工作思路的创新,大胆地闯,大胆地试,这不仅有利于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政治领导和经济监管,也有利于加强党同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团结带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员工努力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加大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
根据不同类型,注重分类指导。对党建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采取主要领导分工挂钩的办法,进行整顿或帮扶;对党建工作基础较好的,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机制,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
(四)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
在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由非公企业党工委具体负责本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筹划、组织、协调、督查和考评等工作,党工委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联席会议,
实行定期研究、定期通报、定期会办、定期督查,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列入创建党建工作先进的整体规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