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总结及改进措施范例(优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教学总结及改进措施范例(优推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学总结及改进措施【第一篇】

关键词:教学评估;档案资料;pdca;档案分类

2002年6月,教育部将本科教学工 作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性水平评估 合并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4年 10月,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正式 成立。此后,各高等院校每五年都要接受 一次教学工作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 会公布。实践证明,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 保证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手段,提高教 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 线。因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 都十分重视教学评估工作,加大教学基 本建设投入,建立建全教学管理制度,深 化教学改革,完善质量监控体系等。为了 做好迎评工作,学校将工作重心下移,并 将责、权、利更多地下放到院系,为此,院 系要管理的教学资料将越来越多。从近 几年的新建本科院校自评情况看,各院 系在资料的准备上,经常发生这样的情 况,即需要的资料找不到,无关资料却不 少。如何收集和保存好日常教学资料,如 何让教学资料的管理更合理、更规范,让 教学工作评估在规范、齐全的教学档案 支持下井然有序?笔者从院系教学管理 特点入手,结合评估指标,引入了一套适 合院系教学档案收集整理的新方法,即 “过程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院系的教学管理模式 在管理理论中,过程方法是相对于 目标管理的方法而言的。目标管理的方 法只作宏观目标的制约,不求微观过程 的管理。而过程方法既要宏观目标的制 约(如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又要微观过 程的管理[1]。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 工作重心的下移,根据学校和院系教学 工作特点,很多高校对院系采取了目标 管理的模式,而院系是教学的基层单位, 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相当紧密,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系部的专业设计与教学过 程,所以院系的内部管理采用的往往是 过程方法的管理。

二、院系教学工作资料收集 pdca方法 1.过程方法与“pdca” 在iso9001:2000的中有这样的 定义:“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 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称之为‘过程方法’。”它是iso9001的精 髓之一,通过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 的活动,分清各过程的职责,找出过程的 输入和输出(不能重叠)管理质量。gb/t1 9001-2000中提出“‘pdca’的方法可适 用于所有过程”[2]。何为“pdca”方法?简 略说,“pdca”包含四个环节:p—策划: 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 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实施: 实施过程;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 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并报告结果;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 改进过程业绩[3]。pdca是一个循环,在不 断的循环中保证产品的质量。对于把 iso9000引入教育,目前存有争议[4],本 文避开iso9000对教学质量的影响问 题,专对教学工作资料的收集、归类作进 一步的探讨。

院系的教学质量管理就是一个以教 学工作为中心,管理众多与教学相互关 联的活动的过程方法管理,其教学资料 的收集、整理工作便是一个寻找各过程间输入与输出的相关性问题,并对每个 过程产生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类的过程。

借用过程方法来整理、归类零散的教学 资料,借用pdca方法对教学过程资料进 行分类收集,这就是笔者进行院系教学 工作资料收集整理的思路。

2.院系教学工作过程划分 院系教学工作可视为一个大过程, 大过程中又包含着小过程,而每一个小 过程都有各自的pdca循环。过程划分 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过程太大了,资 料的查找困难;过程太小了,档案编码太 繁,难记、难归类。因此,找准“过程”,是 院系教学工作资料管理的关键。根据教 学工作的特点,院系教学工作可分为: (p—策划)学科、专业办学规划;(d—实 施)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学生资源;(c— 检查)教学工作检查及结果;(a—处置) 表彰、处分及改进措施。策划,是质量目 标环节,是院系办学的指导性规划;实 施,分出三个子过程,涵盖了院系所有的 日常教学工作内容,是教学工作资料收 集的重点;检查,是质量监控机制的重要 一环,也是支撑教学质量的关键资料;处 置,是改进教学工作业绩的重要环节;表 彰和处分是为了引导制定改进措施,持 续改善过程业绩。策划、实施、检查、处置 四个环节,包揽了所有的与教学工作有 关的各过程。

3.院系教学工作档案分类 由于评估,档案资料显得更为重要[5], 因为院系教学工作相关资料是学校教学 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支撑之一,更是专 业办学水平评估支撑,资料收集整理的 好坏,直接影响学校评估结论。有关高校教学档案分类的文章不少[6],但笔者认为, 这些归类方法,不能很好地反映出“以评 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 在建设”的思路。系部的建设过程,是一 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pdca循 环的过程,在院系档案的分类上也应该 能较好地体现这一个过程。按照pdca 环节来收集、整理教学工作档案,体现了 一种动态的循环,有利于资料的利用和 动态了解院系的教学工作状况。结合评 估指标对教学资料的要求,笔者用pdca 方法对院系教学工作资料进行归类、编 号,并说明档案立卷办法,以利院系教学 资料完整收集,合理归类。

类目说明:一级类目:p策划、d实 施、c检查、a处置;二级类目:以1位阿 拉伯数标识(如1,2,3……);三级类目: 以2位阿拉伯数标识(如01,02,03……).

具体如下: p:策划 1规划学科办学规划、专业培养 方案、系部发展规划等 2实施实现方案的各种教学管理 制度、措施和办法、院系教学工作年度计 划、会议记录等 3检查各种检查、评价制度、措施 等 4处置各种奖励、处罚办法、修 订、完善各种方案、制度的记录、会议记 录等 立卷说明:所有的策划除修订、完善 方案记录、会议记录外,装订成册(册内 按四个环节排序),并保留一份不装订, 作为下面的“实施”过程中的“策划”。

d:实施 1师资队伍 01资格年度培养计划、师资结构 (含实验教学队伍)、培训情况、年度总 结、学历学位复印件等。

02科研年度科研(含教研、教改) 计划、各种项目批复及立项书、专业科研 进校经费、各种教学改革资料等。

03授课教学任务及工作量统计、 课程教学计划、课程开出率、停课、调课 情况、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评课、评教 结果等。

04师德履行岗位情况材料、教书 育人典型材料、教师的年终考核、社会、 学生对教师师德方面的反映等。2办学条件 01专业与课程专业建设、课程建 设、教研室建设、课程教学大纲等,相关 会议记录。

02实验与实践实验室建设、实验 项目建设、专业教学设备值统计,实验设 备管理(申购、建账、使用、维修、报废等) 及设备资料管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 设备情况等。

03教材与使用选用教材情况及分 析,自编教材情况,专业文献资料统计 等。

3学生资源 01生源学生来源及统计及分析 02成绩考试考核办法、课程成绩 相关资料(试卷审核、试卷分析、成绩册、 参考问案)、计算机过级、英语统考。

03能力与素质各种竞赛、论文发 表、思想道德修养、身体素质等。

04毕业与就业毕业论文、学位获 得、就业情况统计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 生的评价等,毕业生获得的荣誉。

立卷说明:实施过程以事件为主线, 查找该事件的政策性文件,分年度(师 资、科研、设备)或学年(实验项目、实习 实训、学生成绩、毕业论文)收集实施过 程中的所有资料。

c:检查 学校的各种教学检查、评估的反馈 意见和结果、院系的各种检查、评价记录 及结果,相关会议记录。

立卷

说明:检查,一般为综合检查, 检查的内容涵盖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学 生资源三个内容,按事件立卷时,可将检 查资料中相关内容复印装入卷中。

a:处置 各种表彰和处分记录,总结、改进材 料。

1师资教师获得的各种奖励或处 分情况,对年度师资培养计划的总结分 析及改进说明。

2办学专业、课程、教研室、实验 室、实验项目、自编教材等的获奖统计及 证明材料。对年度各种计划的总结分析 及改进说明。

3学生学生获得的各种奖励或处 分情况,对年度学生工作计划的总结分 析及改进说明。

立卷说明:表彰、获奖及处分原件资料采用分类装袋,不宜装订,留有一套复 印件,分别装入事件卷中。总结分析及改 进材料按事件分别立薄卷,便于对照查 阅。

以上的分类一级类目四个,为pdca 四个环节;二级类目中只包含师资队伍、 办学条件、学生资源三个内容;三级类目 在d环节中出现,每个二级类目中不多 于4个三级类目,三级类目的内容是二 级类目的细目,简洁,易记。立卷时应特 别注意事件的pdca环节,如发现事件缺 少环节,则应分析是工作中出现遗漏还 是事件归类太细,遵照这一原则,配合学 校的档案立卷办法,教学工作档案收集 整理将会完整而无遗漏。

三、结语 教学工作资料收集整理的目的是为 了更好地利用资料,院系教学资料收集 归档工作不管是否评估,都应该做实、做 好。引入pdca方法归类院系教学工作 档案,只要将教学工作中的pdca环节资 料收集完整,必定是科学、合理、规范的 档案材料。在日常教学中,院领导可以根 据环节查阅资料,及时了解院系建设状 态;在各种教学评估中,只需按照相应的 评估要求,归类装盒,方便快捷,评估完 成,资料归位。这样,院系的管理者会有 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院系教育教学改 革和发展问题,更好地制定各种激励机 制,实现院系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笔者相信,pdca方法引入高校院系 教学资料管理中,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周明圣主编。教育系统质量管理体系 [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24.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理管理体系 标准[s].2000:13-29.

[3]中国标准研究中心。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s].

[4]张伟远,等。开放大学:课 程质量保证之比较研究[j].现代远程 教育研究,2004(2):9-15.

[5]王琳。从教育教学评估看高校档案 价值的体现[j].北京档案,2004(5):35.

教学总结及改进措施【第二篇】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有校长1人,主任1人。校长、主任能够经常深入课堂一线听课、评课,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并及时发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指导教师教学,探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校长定期与教师、学生座谈,及时了解广大师生的心声,全面做好教育教学服务工作。

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加强常规管理,规范教学环节,以《教学常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教师的言行,做到依法执教。教学情况通过听评课和组织的学生和家长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心声,使其共同参与学校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1、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组织教师学习、落实新课标,加强教学改革,广泛开展听课、评课、说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提高。2、改革课堂教学,推进现代化教学进程。一是加强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新课程。为更新教学观念,并将新的理念运用于教学中,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观看教学相关光盘。在教师间的交流和讨论中,加深了对新课程的理解。二是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学习,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三是认真组织校级“评优课”、“示范课”、“汇报课”,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之路,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展示了我校新课程改革取得的可喜成果。

教务管理为了探索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丰富学生阅读量,学校的图书室试行开放式借阅——学生随时借阅图书,自行登记和注销借阅手续。实验室、仪器室各年级组都配备钥匙,保证教师能最大限度利用;学校为各年级配备了U盘,教师能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部分教师能电子备课、能制作教学课件,教学效益明显增强;有明确的课堂教学标准和具体的考核标准,各项制度健全;学校档案资料齐全,制度以及各项会议记录齐全,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学校的教务管理情况。

教研实践坚持开展“语文综合改革、数学实效性研究”,效果较好。

二、课程管理我校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制定了学校、年级、班级的课程安排,开设的科目齐全。

三、教学研究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做好备、讲、辅、批、考等各项工作。2、加强教案、作业检查、指导,做好检查记录,及时反馈、认真指导。3、加强教研工作,每学期都要求教师做研讨课、优秀教师做引领课、骨干教师做示范课,为全体教师提供锻炼、展示学习提高的机会。4、加强教学检测分析学校每学期在期中、期末考试后都要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教学检测分析。一方面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检测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及今后改进措施,写出书面检测报告,促进教师改进、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明确自己的位置,确立努力方向。5、主题研究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各学科都有自己的校级研究课题。教师能够根据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既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评价研究1、教学考查学校严格按照教育局规定标准对教案、作业情况进行全面的教学考查。2、教师评价(1)教师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体系,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认真检查落实情况。学期末由教师做工作总结,根据听、评课的情况,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课堂教学、专业发展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结合教学常规检查、家长、学生的问卷调查及教师间的互评对教师做出最后的综合评价。(2)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重在考查教师的教学是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是否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否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快乐的教学氛围,改进以往的重知识、轻技能的评价观。3、学生评价(1)实施公平、公正、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实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采取激励性评价,明确努力方向。(2)加强学困生学习辅导,教师按学科、分年级对学生实行一包到底制度,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4、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的每学期质量评价,体现在学生的素质手册上,班主任综合任课教师及学生意见填册,反馈给学生家长,再由学生家长签字,写出家长意见反馈给班主任,学校进行监查、检验。学期末教师根据教学质量写出详细的卷面分析,学校组织教学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查找差距。

问题及改进措施

1、教学方面(1)教学评价制度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2)教师在校本教研方面有待于提高,对研究的内容范围面较窄,研究的深度达不到一定层次,有待于专家的指导、引领。改进措施:从教学实际出发,从教师队伍出发,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需要走出去,学习名校在教学评价方面的管理,更需要深挖自身的潜质,形成有个性、有特色的评价制度。

2、教师方面(1)教师在校本教研方面层次有待于提升,不能只满足于能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层面,应注重培养、强化对问题的跟踪意识、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2)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已经在尝试将新课程的理念应用于教学中,但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和途径还不是很尽如人意,仍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改进措施:学校各项工作都要以教学为根本,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进修、参观、培训、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实施我校的“结对子工程”,依靠已有的骨干教师、老教师带动更多年轻教师的成长与出现。

3、学生方面教师应加以更多的关注与引导学困生。对学困生及时给予辅导,帮助其认识学困原因,找出补救措施,要求教师最大程度地满足学困生的需求,为学生将来发展做出最大努力。

教学总结及改进措施【第三篇】

学校目标管理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学校提出整体工作目标,从上到下,对其进行有效分解,层层落实,转变成各部门以及教职工个人的分目标,学校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估和奖惩,促使各部门和教职工自觉地朝着预定目标努力工作,以实现整体目标的全过程。它是一种注重教育教学效果的管理方式,也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学校开展目标管理有利于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教育效益意识,为学校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保证学校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在目标管理过程中,教育评估与目标管理是紧密联系的,在目标管理过程中贯穿着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是推动目标管理的科学手段,显示了目标管理的有效性,没有评估就没有完整的目标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的确立目标、实现目标、改进目标三个阶段和教育评估中的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总结性评估是有机结合的,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确立目标与诊断性评估

实施目标管理,关键是制定正确的管理目标。正确的管理目标对学校工作具有显著的指引性和激励性作用。制定正确的管理目标是目标管理全过程的依据和起点,也是目标管理所指向的终点,是实现目标和改进目标的基础。制定管理目标必须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全面要求,必须根据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对学校工作的各项要求,必须根据学校办学基础条件的实际,必须走群众路线,由教职工反复酝酿、讨论,最后形成。制定学校的总体目标后,要依据学校总体目标,对每个部门、每个班级、每个学科、每个教职员工都制定出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从而形成整个学校管理工作的目标网络,使学校工作始总贯穿目标管理。正确的目标一经确立,它就会像光芒四射的灯塔,指引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各项工作有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管理目标包含有目的要求、具体工作内容和达到该项目标的具体措施及评估管理目标达成度的准则和方法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目标是教育评估的依据,是学校管理工作过程各项工作的标尺,是教育评估的基础。明确的管理目标是科学评估的依据,只有全面反映管理目标内容的评估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教育评估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分析。判断管理现状所达到管理目标的程度来指导管理活动。在此意义上,管理目标与评估目标是一致的,有了管理目标体系,也就有了评估目标体系。因此,首先要确定一个总的管理目标,在这个总目标的指导下,建立各个层次的评估指标。例如要评估中小学办学水平,就要根据教育管理的总体目标从“办学方向”、“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办学条件”等一级指标,“德育工作”、“师资队伍”等二级指标,“教学管理”、“课程改革”等三级指标出发制定管理目标。它体现了普通中小学的任务及办学特点,充分体现了管理目标的具体内容。而诊断性评估对分析目标、评估目标、确立目标起很大的作用。

诊断性评估是指在目标管理开始前所实施的预测性、测定性的评估,它是对评估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其目的是为了收集必要的资料,为制定管理目标做准备。同时,诊断性评估不只是为制定管理目标作准备,管理目标确立之后,在实施前也要通过诊断性评估进行预估,对确立的目标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对确立的目标本身进行评估。各项具体目标的难度,应略高于人们现有的水平所能达到的程度,以激励人们去努力。不同阶段的目标,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有主有次,分清轻重缓急。部门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行,有利于评估。

二、实现目标与形成性评估

实现目标就是把学校管理目标体系所确定的目标责任、目标进度要求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活动中,通过有效管理实现学校整体工作目标的过程。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做好计划和检查,协调、控制目标的动态平衡,组织、指导好师生员工按目标认真努力工作,做到人尽其力,进行自我管理。学校要提供实现目标的各种条件,检验目标实现的情况,从而调整和修改目标。学校管理者不仅要制定一系列管理目标,还要按管理目标制定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和方法。例如,在党政领导班子职责分工问题上,应该做到职责上分,思想上不分;工作上分,目标上不分;制度上分,关系上不分,团结协作,步调一致。在对教师的工作管理上,坚持一要爱护,二要培养,三要信用等原则。

目标管理的各个因素都在变化之中,这就需要进行实施中的形成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是对评估对象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做出价值判断,它以反馈、调控和改进工作为主要目的、对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不断进行及时反馈、控制和调节,以调整学校工作与目标的某些偏差,保证学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运用形成性评估能及时检查学校各项目标的完成情况和目标是否正确,学校管理者通过一些监控工作,诸如听课、检查作业、教案,阶段性的效果分析,促使学校依照目标正常运作,对学科之间、年级之间、师生之间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疏导和协调,充实改进管理目标。通过形成性评估的不断即时反馈,在管理过程中就能及早发现管理工作的优缺点,从而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改进措施和办法。例如某学校对“办学效益”进行评估时,发现教学设备利用率低,于是采取措施,建立电教室、实验室,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注意做好使用记录,在工作计划中明确规定奖励使用教具多、利用率高的教师,调动了教师合理利用教学设备的积极性,提高了办学效益。

运用形成性评估能推动学校管理指挥、反馈系统的更加完善,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在运用形成性评估中要突出重点,抓住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措施,为实现目标创造有利条件。要把全过程的各项工作都作为评估对象,促使其优化并加强各项工作。只要积极做好整体管理工作,就会不断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增强有序性,减少忙乱现象,大大加快整个工作的进程。在运用形成性评估中,要及时掌握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分析研究,及时调整,有针对性的改进,对已确定的管理目标进行判断和评估,不断克服管理目标的主观因素,以增强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改进目标与总结性评估

改进目标,必须取得目标完成的反馈信息,通过评估反馈信息,帮助教育管理者及各级教育决策者进行决策。反馈信息的取得,可通过教导处、教研组、学年组、班主任以及各学科的学生代表收集,也可通过各种类型的统计表、检查记录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所制定的目标标准及评估方案进行对照衡量,开展示总结性评估。这里所指的改进目标是总结性改进,不是管理过程中的目标改进。总结性评估是对评估对象进行的教育活动结果做出的总体价值判断,它是通过考察、鉴别、评价教育活动的得失、成败、进步大小等,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这种评估对目标达到程度的衡量是比较客观、公正、准确的,能促进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的自觉性,端正办学思想,明确管理方向,进一步修订管理目标,加强目标管理。通过总结性评估,能增强管好学校的压力、动力和活力,调动学校教职工共同管理学校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管理者科学管理的水平。

在总结性评估中,首先要对目标实现的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评估者要采取同被评估者沟通交流等形式对完成目标的予以表扬,对未完成目标的查明原因,予以启发指导,提出改进措施,改进上一个未完成的目标,激发其制定下一个目标的动力。这就是说,当实现目标活动按预定要求结束时,就按照定量、定性的目标值对实际取得的成绩做出评估,并使评估与奖励结合起来,把总结性评估结果包括遗留的问题反馈给目标制定者,使其主动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改进目标。

通过总结性评估,除可改进目标之外,还可以使目标的实现者得到工作上的满足感和向更高目标前进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为下一个周期管理目标的设置提供了依据,并使之有更新的内容和达到更高的水平。

教学总结及改进措施【第四篇】

一、教学开放日活动的问题诊断

1.活动组织方面

(1)管理指导缺位。教学开放日活动是学校对外展示和交流学习的一项常规教学教研活动。虽然学校非常重视,但是缺乏深入调研,对往年活动未做总结,未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改进措施,缺乏专业性指导,只满足于活动的开展和公开课的“公开”上,没有定位到对“课”的研究上,活动的教研性不强,以至于各校开展的活动雷同,无创新性和特色。

(2)活动安排不周。各学校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缺乏校际的横向联系与交流。全市职业学校每年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的次数一般在6~8次,多集中安排在5月或11月,往往连续几周都有活动,过于频繁的活动致使多数学校在活动期间疲于应付。

(3)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多以教师公开课教学形式为主,仅是授课教师一节课45分钟的表演,没有评课环节。活动期间,校内教师听课自主安排,校外教师自由听课,没有教师间的交流及对,也没有教学探讨与研究。

(4)开课要求不严。每个学校安排的公开课节次一般在30节左右,专业或学科达十几或二十多门,学校仅要求获得荣誉称号的教师上展示课或示范课,而对本校其他上课教师未做要求,来者不拒,缺少把关,公开课质量参差不齐;邀请外校教师上公开课,受邀学校多安排需要职评的教师参与活动。

2.公开课教学方面

(1)“假”课频现。有的教师为了给听课教师留下好印象,不惜借用管理好的班级来上课;或借课上课,即不上自己教学的课,而上自己所学专业或擅长的课;或旧课重上,即将往年上过的公开课拿来再上一遍;或“炒”课上课,即不顾教学进度,将已上过的课重上一遍;或搬课上课,即全盘下载网上的教学设计和课件,搬来就上。

(2)主题不明。学校对公开课的内容没有做具体的要求,上课教师自选课题,多以选择自己拿手的课和难度不大的课,而不考虑教学进度,不考虑是否有研究价值。

(3)缺乏分类。对公开课没有分类,所有的课都按同一模式组织实施,学校安排获荣誉称号的教师、需要职评的教师、青年教师上课,执行的是统一评价标准。

(4)避“评”就“听”。对听课教师未做要求,听课大众化,同科教师听课少,未安排评课环节,无实质性的教研交流活动,以听课记录代替评课。

3.活动总结方面

活动结束后,学校及相关部门对活动的得失未做认真总结,也没有征询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更谈不上总结提炼;听课教师缺少交流,上课教师缺乏教学反思。

二、教学开放日活动的改进措施

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教学诊断与改进方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统筹,确保高效

一是将教学开放日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安排时间及承办学校,每学期安排两所学校举办,时间错开安排;二是安排上年度获市级以上优质课教学奖的教师上展示课,提高活动品位;三是发挥中心教研组的作用,有计划地安排2~3个中心教研组开展研究课教学活动。

2.明确主题,确保有效

学校教务处会同相关教研组共同确定公开课类型,例如课改课、同课异构课、专题研究课等,明确主题,确保“研”之有物。

3.筛选课题,确保实效

依托市中心教研组和学校教研组,征集教学课题,确定授课内容、类型和教师,安排教师听课、评课,突出教研的实效性。

4.丰富活动,增大吸引力

教学开放日活动可邀请教学名师上示范课,安排专家开设讲座,邀请外校教师参与学术沙龙,请名师、专家诊断课堂教学,不同学校的同专业组可对接交流教学活动,以提高活动的质量。

5.丰实活动,保证教研

在安排好活动的同时,对上课、听课、评课提出具体要求,确定具体负责人,实现既“公开”又落实在“课”上。

三、小结

教学开放日活动不仅是教师授课、听课,更有交流对话、反思调整、总结提高等环节,活动过程要突出教研性。学校和教师应认真对待教学开放日活动,积极地做好活动的每一环节,摒弃功利性,诚心、用心、尽心去做,相信教师一定会从中受益,活动也会越办越好。

35 9907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