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工作总结范文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审计人员工作总结范文汇总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审计人员工作总结【第一篇】

一、集团公司内审机构的现况及存在的问题

城发集团于2009年8月经龙岩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城建领域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公司总资产达100亿元,现有7家全资子公司。公司按现代企业的标准和理念进行运作,法人治理结构较为完善,以务实、高效、严谨、开拓的作风,使集团经营决策、流程透明化、业务拓展高效化、技术标准专业化。在发展道路上,公司将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进,既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又兼顾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目前,集团公司内设综合部、计财部、审计部、投资部、工程部、党群部,审计部由总会计师分管。集团公司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管理模式是典型的总会计师领导的内审机构设置模式,这种模式符合内部审计初级阶段财务收支审计的目标,最大缺陷是无法体现内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的要求。总会计师管辖的模式从层次,地位和独立性来讲都是较差的,在这种模式下,内部审计只是进行一些日常性的审计工作,难以从集团公司整体层面为集团公司出谋划策,不能直接为经营决策服务。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财务审计属于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种“归口管理”模式下,形成了财务部“自我监管”的局面,不利于保证财务监管的效果。站在财务部的角度进行内部审计也使内部审计的审查视角变得狭隘,容易忽略重要的非财务审计环节,不利于集团公司的全面评价。将内部审计机构设在总会计师领导的模式,内审的人员构成将严重偏向会计专业人才,丧失了部门人员的专业背景多元化特性。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要求为集团公司提供整体经营的建议,解决的问题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需要不同领域的人员通力合作,提供全面的审计意见。出于这种要求,需要将内部审计从总会计师直接领导中分离出来独立于任何职能部门,组建一支由各领域人才组成的内部审计部门。

其次,目前集团公司审计部配置的审计人员只有2个懂财务方面的人员,人员配置严重不足,人员结构严重不合理。无法全面开展内部审计部门应履行的职责,必然导致内审职能的充分发挥。

第三,审计部主要职能是负责财务收支审计,由于人员专业的因素,还未参与工程项目的审计,当前,内审只充当内部稽核的角色,没能真正体现内审的本质。

二、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新模式的设想

从目前国内外内审机构设置模式上来看,大家公认较为科学、有效的是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这种模式的内审机构在开展审计业务时,要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还要向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委员会成员由董事长、非董事长、总审计长和非公司董事等组成。这种内审机构设置的科学性、有效性具体体现在:

1.审计委员会由执行董事组成,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它既可以受所有者的委托,对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亦可对高层管理者与其下属之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这样的设置既能做到机构精简,提高工作效率,也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这种模式适合经济模式较为单一,且专业化经营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因其一般具有内部管理层次较少,管理结构较为集中,管理幅度较小等特点,即高层管理部门与下属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较为简单,这种内部审计设置模式比较容易实现,审计工作效果也较好。

2.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由独立董事和非执行董事组成,主要对总经理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在总经理层下设审计机构直接对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由总经理授权,主要对总经理以下各管理层次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控;而审计委员会对审计机构可以进行业务指导,必要时可给予特殊授权,使其对总经理层可进行监控、评价和服务等。对于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而言,其内部组织结构较为细化和复杂化,管理层次较多,管理的幅度和难度也较大,一般都建立了由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等组成法人治理结构,由监事会对董事会和总经理层进行监督和宏观方面的监控。因此,这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能对总经理与下属各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使整个经济责任链条上对各方面的监控得到有效的保障。

从审计委员会的运行机制来看,审计委员会不断地同内部审计人员、外部审计人员和管理层进行沟通,并且有权对其行为进行监督。首先,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要定期向审计委员会汇报内部审计的情况以及公司管理层对内部审计人员建议的执行情况,这样,审计委员会就可以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以及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同时,审计委员会也根据公司所处的环境来规定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和技术要求,并且有权任命、替换内部审计人员,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其次,审计委员会每年至少要一次单独会见外部审计人员,询问外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是否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及审计范围是否受限制。在此之后,在财务报表公布之前,审计委员会召集管理层和外部审计人员共同召开一次会议。会上,外部审计人员通常对公司的运营以及内部控制提出一些建议,管理层则被要求对这些建议做出反应。审计委员会还会就外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调查,并有权利解雇外部审计人员,审计委员会只有了解公司的运行,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审计委员会实质上是内外部审计人员、管理层沟通的桥梁,能够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更好地发挥决策和监督的职能。

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虽然是较为科学、合理的模式,但对本集团公司来讲,因本集团是属于国资集团公司,并未设置董事会,直接采用本模式,无法适合本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在设置集团内部审计机构时,就应根据本集团的具体情况,结合文章开头所提的三种模式进行整合,在这三种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推演出一种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设置模式:即以审计委员会模式为基础,通过对该模式的改革提出一种全新的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模式。在原有审计委员会模式上,将内部审计的职能一分为二:一方面,总经理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继续对企业日常经营进行监督管理,识别风险,而审计委员会除了负责内审部门人员的管理外,同时兼任对总经理的审计。为了区分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职能,我们在此强调审计委员会对总经理的监督与评价应侧重于经济效益的好坏,注重价值增值而非关于总经理是否遵守职业规范的问题。此外,为了加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从而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审计委员会应有权以独立身份参与集团公司经营管理,定期向集团负责人进行工作汇报。审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集团负责人领导,与集团负责人协商,但工作结果的披露由监事会决定,集团负责人不得干涉。即审计委员会与集团负责人存在下属与平级的双重关系。与此同时,审计委员会的成员只能有相对较小比例由集团负责人推荐,多数席位应采取公开招聘方式进行选拔并由监事会监督招聘的全过程。当然,这种模式也有一定问题,比如增加了监事会的工作,集团负责人与审计委员会的复杂关系容易导致权力划分的不明确。

为何要设置这种内审机构设置模式,其理由如下:

第一,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现代企业制度强调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而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强弱取决于内审机构的隶属关系和领导层次的高低。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和权威性越高,反之就越弱。总经理是我集团公司的最高领导机构,故在其领导下的内审机构能够最佳体现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为内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这种双向负责,双轨报告,保持双重关系的组织形式,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

第三,这种内审组织机构模式,有利于保证集团公司内审职能的发挥,传统审计多强调和偏重于内审的监督职能,忽视了内审的评价、鉴证和服务职能。从西方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来看,其重心已转移到评价、鉴证和建设的发挥,这同样也是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在这种组织模式下,内审机构开展审计业务,主要是发挥监督职能,作为行政工作内容,则承担评价、服务等职能,更好地实现内部审计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集团公司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时,应充分考虑我国内部审计的职能,本着有利于集团通过内部审计来检查和评价内部各部门、各子公司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其他占有和使用国有资产的部门和各子公司,通过内部审计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果和效率;有利于国家通过内部审计促使各部门、各子公司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经营或管理,以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

审计人员工作总结【第二篇】

一、2017年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一)2017年工作开展整体情况

2017年全年共开展非现场监控5期,我全部参加,其中担任3期非现场监控项目主审;参加地市分公司经济责任审计项目2次,省级分公司高管审计项目1次,还参与中心审计项目质量考核,撰写审计信息等其他工作,同时积极参加中心、集团组织的各项培训。

1、认真履行主审职责,组织完成第2、第4、第5期监控工作

根据全年工作计划安排,我认真履行主审职责,把控项目整体,抓住重点,关注细节。一是根据每一期不同的监控重点,撰写相应的监控方案,明确监控内容;二是根据不同监控重点,分别讨论、制定了不同的监控需求附表,确保上报的审计资料、数据适应当期监控需要;三是根据整体工作安排,制定监控时间表,紧盯关键节点,确保监控工作按时完成;四是汇总撰写监控报告,并组织讨论修改,确保监控报告质量。

2、认真履行组长、组员职责,做好各期非现场监控指标分析工作

在担任3期项目主审的同时,担任组员,并兼任了1期人力组组长,在第2、第4、第5期非现场监控中,分别负责团险渠道业务推动及非基本制度支出和业务及管理费支出情况、业务推动支出情况、个险管理队伍情况共4个指标的监控分析,分别发现5个、4个、3个指标异常问题,共出具3份指标分报告,1分小组分报告。

4、积极完成处室、中心的其他工作

一是参加中心年度审计项目质量考评工作,作为质量评审组成员之一,根据中心质量考核标准,对20份审计报告进行考核打分,并对各项目组复议情况进行反馈。二是撰写经验交流类审计信息4篇,动态类审计信息2篇,其中2篇经验类审计信息被中心采纳。

(二)取得的成绩和工作亮点

1、在理论学习中,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是通过积极参加中心、集团组织的各项培训,使我对审计工作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随着上收集团,审计的职能在不断转变,审计工作在公司全面、健康、长远发展中,责任更加重大。二是2014年国家出台了很多关于保险行业及审计相关的各种文件,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新国十天条》等,通过这些新政策的学习,提高了政策水平,立足于当前发展,积极开展审计工作。三是通过注册内部审计师相关课程学习,掌握了内部审计实务相关规定、内部审计相关基础知识,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2、在工作实践中,能力、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在日常工作中,深切体会到,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断强化自身的工作能力、素质是取得本职工作进步的重要方法。一是参加现场审计项目,弥补短板。非现场监控工作锻炼了我的数据分析能力,但同时缺乏了对当前基层公司实际的了解,及审计发现问题方法的局限性,因此我珍惜每一次参加现场审计项目的机会,通过现场审计弥补自身审计经验少的的缺陷,全面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二是勇担主审,提升自我。每一次担任主审的历练对我都是一次能力的提升,在历练中,我收益匪浅。1、转换角色,提升全局观。第2期非现场监控是我第一次担任主审,相比以往担任组长、组员,不仅仅只最好自己,更要统筹协调好各个环节,把握好整个项目的进程,人员分工,时间安排,都要以项目的整体推进和项目质量为出发点,通过这次的历练,使我把握全局的能力有了提升。2、提炼总结,扎实锻炼文字功底。报告的汇总,不是简单的将分报告复制、粘贴,而是要提炼出每一个指标分报告的核心点,将其串联起来,整合形成整个报告核心思想,最终达到整个报告逻辑、条例清楚明了,结论突出。3、从单一某个点看问题转变为多角度全面分析问题,第2期非现场监控重点为团险渠道经营情况分析,经营情况如何分析,以前没有做过,公司经营情况主要是保费收入、赔款支出、非人员经营管理费支出、直接销售成本支出四个部分,只局限在每个指标分析点上看问题,只能是立足于发现各指标合规问题,而无法得出渠道经营情况,要将各指标的分析结果整合再分析,从多角度来分析,将它的经营情况通过数据提炼出来,做出有理有据的分析判断,使分析能力有所改变,报告再上台阶。

3、在不断探索中,创新能力有进一步提升

第4期非现场监控是在专项监控疑点的基础上重点深入对业务推动支出情况进行监控分析,针对新疆分公司银保渠道业务推动支出同比增幅较高的情况,深入研究预算政策,监控思路从合规性向效益型转变,创新非现场监控分析方法,建立银保渠道首年费用预算情况分析模型,计算出首年费用预算额,从而得到银保渠道贴费发展金额。

4、在团结协作中,团队意识有进一步提升

在5期非现场监控中,我担任其中3期主审,2期组员,通过参加这些项目,我深刻体会到不论是我担任主审,各个组员认真负责完成各自的部分,还是我担任组员完成审计项目中的一部分,同事们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对完成这些项目尤为重要。每一期监控项目都是大家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一起讨论监控内容、监控附表、讨论修改报告,讨论发现疑点,大家群策群力,氛围融洽。让我认识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

在这里我要再次感谢领导的信任、鼓励、帮助,感谢大家对我担任主审工作的支持、配合。

5、在转变作风中,事业心、责任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7年,中心领导提出要转变工作作风,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不误时、不误事”,今年由我担任的3期项目主审,监控报告均按时上报集团公司,担任组员的项目,都按时完成分析,提交分报告。平时工作领导都是高标准严格要求,每一期报告多次讨论修改,严把质量关,在第5期项目中,同事们共同讨论报告,工作到晚上九点多,领导和同事们的这种事业心、责任感深深影响着我,让我不敢懈怠,对待工作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每一次报告讨论后,我都要认真的对报告进行再修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也让我认识到一个团队要有一批作风务实、工作扎实、事业心、责任感强的人,工作才能干的更好。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及改进措施

一是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进入审计领域时间较短,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方法、沟通问题的技巧等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在很多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工作中有待进一步创新。非现场监控工作方式的创新、非现场监控和现场项目结合的创新,分析思路的创新等等。

因此在今后一是要不断积累知识,扩展视野;二是要在审计、业务、财务等专业上精、深、通;三是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提高、提升自己。通过上述的努力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个复合型审计人才,适应新时期、新任务对审计人员的要求。

三、2018年工作思路及工作计划

一是强化责任心、强化执行力,高质量完成各项审计任务。作为审计人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次审计任务,要有较强的执行力,对接到的审计任务要第一时间开始实施,有效利用时间,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

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在新的一年中,我会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充实审计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审计项目,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不断历练自己,提升业务水平。

审计人员工作总结【第三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审计界在审计技术与方法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十分显着,审计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和利用,已经成为各类审计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总结其中一些共性的特点,可以看出审计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和运用正呈现以下三大方面的突出特点:

特点一: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各领

20世纪80年代以前,许多国家的国家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机构,在审计准则、审计指南和审计技术方法方面的研究相对独立,彼此间的相互利用、协调和互认不够,导致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标准和方法不同,审计项目的外包和审计结果的相互利用相对困难。

在随后的20年里,随着审计项目的复杂化、审计金额的巨大化,无论国家审计还是社会审计,都面对审计资源不足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审计技术方法的协调和统一成为业内人士的普遍共识。相应的变化主要体现为:

(一)常规财务审计领域,社会审计的标准和方法明显主导潮流。

以“五大”国际会计公司为代表的社会审计组织,通过多年的市场竞争和机构重组,规模越来越大,业务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在这种情况下,各大机构对规范全球范围内审计业务人员工作方法和工作标准的要求很强烈。许多大型会计公司开始投入巨资来总结和规范审计技术与方法,并将这些技术和方法有机地融入其审计手册或审计软件之中,让审计人员在按照规范程序执行审计任务的过程中就能够自觉运用先进技术方法。

与此同时,许多国际性的会计审计师组织,也就是社会审计的行业协会,例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公会(ICAEW)和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等,也都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力,组织编写财务审计的指南或手册,总结和利用审计技术与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加强了同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大力推进,社会审计组织在常规财务审计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领域进展快速、协调配合、成效显着。

相对而言,国家审计机关在这一领域发挥的作用就相对有限,而且逐步呈现退出的态势。比较典型的是美国和澳大利亚两种模式。美国会计总署在其审计准则中就明确指出,某些会计报表审计的事项,可以参照AICPA的标准来执行。澳大利亚联邦审计署,曾经有一整套非常完善的财务审计准则和指南,但在1997年,澳大利亚联邦审计署审计长下令联邦审计机构,在财务审计领域全面采用澳大利亚社会审计组织制定的审计准则和指南。

(二)财政审计和效益审计,国家审计制定标准。

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决算领域的审计标准及方法,只能由各国的国家审计机关来确定,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需要重视的是,在过去20多年里,许多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和资源的投入有两个倾向,一是在传统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向舞弊审计延伸,另一方面是突出强调效益审计在国家审计中的地位。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国家审计机关,将超过60%以上的人力和审计资源用于组织效益审计,传统财务审计的比重正在迅速降低。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审计机关对效益审计目标、程序、技术和方法的持续研究,为整个审计界开拓效益审计领域奠定了基础。由于许多私营公司和机构对项目投资效益评价有许多不同的标准,因此社会审计在这一领域基本没有形成统一和完整的理论或实践总结。

(三)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成果社会共享。

随着被审计事项的日益复杂化,审计人员的快速流动以及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之间业务的不断交融,审计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成果日益公开,基本成为社会共享。现在已经很难想象某一审计机构能够保留一种或多种别人不知道或不掌握的审计绝招。这一问题之所以应当引起我国审计人员的重视,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在我国不少审计人员思想中还残留着比较强的保守主义成分,不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技术,希望留一手,这样的后果会导致别人对其工作成果可信程度的怀疑。

审计技术和方法,特别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数学和统计学技术以及比较流行的分析性复核技术,在国际审计界已经成为通用技术,如果我国审计人员能够充分地学习和借鉴,必将以较低的成本,迅速提高我国审计的技术水平。

特点二:审计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始终围绕控制审计风险这一目标

社会民众对审计期望值的无限高和审计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审计风险的无限高与审计技术的有限性,已经成为当今审计界面临的两大突出难题。审计技术与方法本身,无法填补社会民众期望与审计能力之间的“鸿沟”,只能围绕审计风险这一课题发挥作用。

(一)审计技术与方法研究的目标是用最合理的资源投入,给出最合理的审计结论,承受最低的审计风险。

凡是审计,就要给出结论,从科学的角度讲,没有人能够提供绝对正确的审计结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审计结论的合理性。明确这一前提,有助于审计人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审计人员要明确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审计结论的合理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审计保证程度系数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这些指标对于一个审计机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项目,不同的环境,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可以差异很大,但总归有一个限度。一般认为,审计人员至少要有85%的把握来保证审计结论的合理性,否则,这项审计的必要性和成果的有用性就会大打折扣。当然,许多国家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组织,都倾向于将可接受审计风险控制在5%-10%之内,将审计保证程度系数控制在3左右。

明确了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就为审计机构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奠定了基础。现代风险基础审计理论及其配套的技术和方法,十分强调审计资源运用的合理性,强调审计力量不要平均分配,审计人员应当更多地关注那些被认为风险高的领域,对于有证据表明风险较低的领域,可以依赖内部

控制或分析性复核,而不必实施大量的余额细节测试。

这些与传统账项基础审计理论相距甚远的观点和理论,实际上已经构成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基石,为审计技术与方法的研究、选择和运用指明了方向。

(二)审计技术和方法的运用目的,绝不仅仅是查问题,多数情况是证明被审计事项的合理性。

提到审计技术与方法的总结和研究,我国审计人员往往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所谓审计技术或审计方法,就是查问题的技术、查舞弊的方法。其实,在现代审计的理论和背景下,许多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更多的是为了确定被审计事项的总体合理性。如果在审计风险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利用某种审计技术可以确认被审计事项的总体合理性,审计人员就不必再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进行测试;如果运用审计技术后发现被审计事项的总体合理性有问题,再分析是否应当进行进一步的余额细节测试。

(三)审计技术与方法强调为全面的审计评价服务。

这个特点和我国国家审计机关以前的审计实践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我国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比较习惯于揭露被审计事项的问题,而不熟悉如何对被审计事项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进行总体评价。事实上,随着我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的颁布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的开展,国家审计对被审计事项进行总体评价已经是大势所趋。目前国际通行的审计技术与方法,都是基于全面评价这一基础而开发的,比较典型的就是统计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统计抽样审计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少量样本的检查和测试,来推断被审计事项的总体合理性,如果审计人员不关注总体,只关心被抽查样本本身,那么统计抽样审计技术就没有必要存在。

特点三:审计技术与方法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和系统化

所谓科学化,是指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经验论,非常强调把科学手段和经验总结相结合。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分析性复核技术的发展。所谓分析性复核,其实质就是将审计人员掌握的一些客观规律总结出来,测算出被审计事项的合理预期值,再与被审计事项的实际值相比较,进一步评估差异的合理性之后,确定是否还需要对被审计事项进行详细的余额测试。这一个过程,实际上被许多审计人员不自觉地运用了多年,但通过公式和比率等形式总结出来,主动指导审计人员的实践,却是最近20年来审计技术与方法研究的一大突出特点。科学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数学和统计学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日益广泛,抽样统计技术的全面推广就是例证。

所谓规范化,是指审计机构将审计程序设计与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有机结合,规范和引导审计人员运用适当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以往,审计人员在运用审计技术和方法的过程中容易有较大的随意性,用与不用,在什么时候用,如何使用,都没有规范和约束,导致整个审计机构的标准不统一,质量没有保证。随着程序导向式审计软件平台的开发和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审计机构开始把审计技术与方法融入到规范的审计程序之中,要求并指导审计人员合理运用审计技术。例如,德勤会计公司在其全球统一的审计程序软件AS/2中,就嵌入了用于回归分析的软件STAR,要求审计人员在对销售收入等许多项目实施分析性复核时,直接利用嵌入的STAR软件进行评估。这样的好处是,在规范分析性复核技术的同时,降低了审计人员的学习成本,审计根本不需要了解STAR软件背后的公式和原理,只需要按照程序软件的提示就可以完成相应的工作。

审计人员工作总结【第四篇】

[关键词] 审计抽样 内部审计 应用

现代企业已经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审计部门可以获得比较完整的业务数据,在审计实务中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经济统计技术和方法,以抽样审查代替全面审查,以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在内部审计发展的初期,多数审计人员在审计中采用全面详查的方法,对所有经济业务和会计凭证进行详细核查。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经济业务总量的不断增长,无论是从审计成本还是审计时间上考虑,详细审计都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内部审计的发展,审计人员逐步在工作中运用审计抽样技术,规范审计抽样工作,提高审计抽样工作的质量,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断提高。

一、内部审计抽样概述

(一)审计抽样在内部审计中的定义

在内部审计中,审计抽样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活动中,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从被审查和评价的审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测试,以样本审查结果推断被审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

(二)审计抽样的分类

1.判断抽样――判断抽样是指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和专业判断能力来确定需要抽查的样本量、选取样本和推断总体的审计抽样方法。判断抽样的有效性和风险程度取决于使用这项技术的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职业判断能力。

2.统计抽样――统计抽样是根据概率论的原理确定抽查的样本量,随机选取样本并由样本的审查结果推算评估总体的审计抽样技术。

(三)审计抽样的特征

1.审计抽样抽取的是详细审计资料中的一部分。详细审计是指百分百地审计对象总体中的全部项目,并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而抽样审计是从审计对象总体根据统计原理选取部分样本进行审计,并根据样本推断总体并发表审计意见。

2.审计抽样不是审计抽查。抽查作为一种技术,可以用于审前调查、确定审计重点、取得审计证据,在使用中无严格要求。而审计抽样作为一种审计方法,需运用统计原理,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抽样方法的要求实施。

(四)审计抽样的程序

审计抽样一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审计目标制定审计抽样方案――在审计项目开展前,先根据本次审计的目标及内容,确定审计重点,据此制定审计抽样的方案。

2.选取样本――根据确定的审计方案,在开展审计项目时,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从审计内容中抽取其中的部分作为样本,进行审计。

3.对样本的评价――对选取的样本按照审计内容、审计程序、个人判断等方法进行评价的过程。

4.对总体进行推断――根据样本评价结果对本次审计的总体情况进行推断。

5.形成结论――根据推断的结果最终形成审计样本的结论,以此确定本次审计的结论。

二、内部审计抽样的适用范围

审计抽样虽然广泛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实务中,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但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审计抽样项目选取有特点,项目风险大不考虑。

审计抽样是一种现代审计方法,但它不适用于所有的项目审计,当审计对象总体中的项目都很重要、被审计的项目具有较大的审计风险、或从成本效益考虑并不有利时,一般不应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审计师在确定审计对象时,应充分考虑其相关性和完整性;相关性是指审计对象总体必须符合具体的审计目标;完整性是指在选取审计总体时须包括为实现审计目标所涉及的所有项目。审计风险较大的项目宜采取详查方法,对审计内容较多、审计风险相对较小的项目宜采取抽样审计,并结合分析性复核手段,将审计风险降至最低。这其中的关键在根据各种抽样方法的特点,做好抽样样本的设计,主要根据审计经验做好审计误差、评估抽样风险、确定总体误差等设计工作。

(二)审计抽样适用范围有规定,主观判断阶段不能用。

抽样审计一般可用于逆查、顺查、函证等审计程序,也可用于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但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询问、观察、分析性复核时则不宜运用审计抽样。

(三)审计抽样技术应用有限制,企业内控制度要完善。

统计抽样技术的运用必须以企业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前提,企业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则经济活动中发生的错误和弊端的可能性必会减少,即使发生了错误和弊端也能迅速发现。

(四)审计抽样技术有要求,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要掌握。

但统计抽样要求审计人员有较多的抽样专业知识,并需要较为繁复的计算和处理,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有专门的抽样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抽样,繁复的计算和处理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尽管统计抽样具有较多的优点,并解决了非统计抽样难于解决的问题,但在某种情况下,判断抽样仍有具运用的必要性。

三、内部审计抽样的样本设计

审计抽样的样本设计,实质上就是内部审计人员确定样本量地过程,即从总体中抽出的测试样本量。在进行样本设计时,应主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

(一)明确审计目的,确保抽样的规范性。设计样本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具体审计目的,并考虑将要取得的审计证据的性质、可能存在误差的条件以及该项审计的其他特征,以正确地界定误差和审计对象总体,并确定采用何种审计程序。

(二)确定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保证抽样的相关及完整性。在确定审计对象总体时,内部审计人员应保证其相关性和完整性。相关性是指审计对象总体必须符合于具体的审计目的,完整性是指审计对象总体必须包括被审计业务和资料的全部项目。审计对象总体中的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抽样单位,样本设计时抽出来的抽样单位都是样本。

(三)分清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降低审计风险。抽样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和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样本所得出的结论确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审计过程中选取的样本量越多,抽样风险越小。

(四)提高样本可信赖程度,降低抽样风险。可信赖程度是指样本性质能够代表总体性质的可靠性程度,即审计结论正确的可能性,或合理保证的程度。可信赖程度与抽样风险是互补的。可信赖程度越高,抽样风险越低,要求审计结论越正确或保证程度越高,则需要的样本量就越多。

(五)降低可容忍误差,达成审计目的。可容忍误差是内部审计人员认为抽样结果可以达到审计目的而愿意接受的审计对象总体的最大误差。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在审计计划阶段合理确定可容忍误差,可容忍误差与样本量成反向关系。在符合性测试时,可容忍误差是内部审计人员在不改变对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的条件下所愿意接受的最大误差。在实质性测试时,可容忍误差是内部审计人员对某一账户余额或某类业务总体特征做出合理评价条件下,所愿接受的最大金额误差。

(六)分析预期总体误差,确定审计抽样比率。预期总体误差是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项目时预计的总体差错是多少,它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内部审计人员确定样本量,实施审计项目前,根据已有的信息估计审计对象总体的误差,预期总体误差与样本成正比例关系。预期总体误差越大,样本量越多。

(七)明晰审计对象分层,减少审计抽样数量。分层是指将某一审计对象总体划分为若干具有相似特征次级总体的过程,分层可以减少样本量,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复杂项目审计时减少工作量。

四、审计抽样的样本选取

审计抽样样本选取的方法很多,主要有随机数表选样法、系统选样法、分层选样法、整群选样法、金额单位选样法等,在采取抽样方法时,首先要确定样本量,然后选择恰当的样本选取方法。样本选取的过程要遵循操作性强、代表性强、符合成本收益的原则。在油田审计的实务中,以金额单位选样法和分层选样法为主,下面对这两种抽样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货币单位抽样在内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

货币单位抽样是指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按照总体金额作为抽样单位抽取样本,再根据样本错误数或错误额推断总体的错误额和正确额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货币单位抽样其基本思想是:不以一个账户、一种凭证或一笔业务作为抽样总体的一个单元,而是以货币单位,即货币金额作为抽样总体的一个“单元”,其抽样总体就是由多个货币金额集合而成的总体对象。

(二)分层抽样在内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

分层抽样,就是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分成若干类型或层,然后在类型或层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特点是:由于通过划类分层,增大了各类型中单位间的共同性,容易抽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本。该方法适用于总体情况复杂,各单位之间差异较大,单位较多的情况。

1.分层标准:⑴以调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的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⑵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⑶以那些有明显分层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2.分层的比例问题:⑴按比例分层抽样:根据各种类型或层次中的单位数目占总体单位数目的比重来抽取子样本的方法。⑵不按比例分层抽样:有的层次在总体中的比重太小,其样本量就会非常少,此时采用该方法,主要是便于对不同层次进行专门研究或进行相互比较。如果要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时,则需要先对各层的数据资料进行加权处理,调整样本中各层的比例,使数据恢复到总体中各层实际的比例结构。

五、分析审计抽样误差,评价样本结果,形成审计结论

(一)分析样本误差。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考虑样本的结果、已识别的所有误差的性质和原因,及其对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的其他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对样本结果的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一样重要。即使样本的统计评价结果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内部审计人员也应对样本中的所有误差进行定性分析。

(二)评价样本结果。在实施内部审计时,内部审计人员将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除以样本规模,就计算出样本偏差率。由于样本的误差率就是整个总体的推断误差率,内部审计人员无需推断总体误差率。当实施测试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样本中发现的误差金额推断总体误差金额,并考虑推断误差对特定审计目标及审计的其他方面的影响。

(三)形成审计结论。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评价样本结果,以确定对总体相关特征的评估是否得到证实或需要修正。在实施内部审计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将总体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但必须考虑抽样风险。

1.统计抽样。在统计抽样中,计算在内部审计人员确定的信赖过度风险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偏差率上限的估计值。该偏差率上限的估计值即总体偏差率与抽样风险允许限度之和。

2.非统计抽样。在非统计抽样中,抽样风险无法直接计量。内部审计人员通常将样本偏差率(即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相比较,以判断总体是否可以接受。如果样本偏差率大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体不能接受。如果样本偏差率低于总体的可容忍偏差率:如果样本偏差率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内部审计人员通常认为总体可以接受;如果样本偏差率虽然低于可容忍偏差率,但两者很接近,内部审计人员通常认为总体实际偏差率高于可容忍偏差率的抽样风险很高,因而总体不可接受;如果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之间的差额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以至于不能认定总体是否可以接受时,内部审计人员要考虑扩大样本规模,以进一步收集证据。

参考文献:

35 595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