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在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云海 分享 时间:

报告总结了学校发展成就,分析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未来工作重点,强调加强师生沟通与合作,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在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高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在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回首2023,成绩来之不易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经受考验、敢闯敢干、砥砺前行的一年。全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双高"建设和"本科建设"为中心,攻坚克难,团结奋斗,高质量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

一载征程,重量级荣誉令人振奋。荣获国家级护理"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全国巾帼文明岗、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X省平安示范校、X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学院)奖等荣誉;老年健康服务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机电工程学院工业机器人团队立项第三批国家级创新团队;X职院质量年报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A等"。一载奋进,历史性突破催人奋进。圆满完成第一轮国家"双高"终期绩效验收工作;学校被省政府纳入X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的本科职业技术大学建设学校,并上报教育部,实现了由"培育校"向"建设校"的转变;成功承办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护理赛项和金砖国际大赛,获赛事优秀组织奖;获"学创杯"全国一等奖,实现了创新创业国赛上零的突破。

时光见证前行的步伐,岁月镌刻奋斗的足迹。过去一年,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着力推进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党建引领,立德树人不断推进。一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强化调查研究和检视整改,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主题教育期间,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4次,专题研讨7次,专题读书班活动9次,调研发现问题27个,并立检立改,全面完成问题整改和销号。二是扎实推进党建工作。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深化基层党建,激发工作活力。2023年,以培养"骆驼式职教人"为主线的精品党课,入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课。医学院任弼时学生党支部获X省普通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教师获X省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标兵、党务工作示范岗、青年教工党员示范岗等荣誉。三是持续完善思政体系。在全校范围内梳理思政工作、下发任务清单,组建31个专业的"专业+思政"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助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学校荣获全省第九届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二等奖。

(二)聚焦"双高""升本",内涵建设不断拓展。一是顺利完成"双高"验收。继续推行条目负责制,启动国家"双高"建设任务学校层面515项、专业群任务389项,认真梳理五年来的建设工作,各项材料与成果按要求上传教育部平台,高质量完成了国家"双高"终期验收工作。省级"双高"中期验收材料也按期上报省教育厅。二是全面启动"本科建设"工作。制定了《X职业技术大学建设工作方案》,成立13个专班对办学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完成了洞庭春茶厂的土地划拨和校本部、道服中心、体育学校的产权办理评估和测绘工作。"本科建设"工作获省市大力支持,省教育厅对我校"本科建设"工作实行"一月一调度",市委、市政府将我校"本科建设"列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和《X市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多次组织召开工作调度会,高位推动促落实。当前,市政府正在积极协调推进有关资产划转、资产并表等相关工作,并在设备更新、宿舍改造项目申报上给予学校重点支持。三是积极申报职教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抓住"职教体系改革"契机,项目建设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共11项重点任务,其中5项被教育厅推荐至教育部、6项立项为省级项目。

(三)注重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不断提质。一是课程资源建设实现新突破。完成了31个校级专业教学标准、265门专业核心课程、163门校本课程题库的建设和验收;申报了4个省级专业群资源库,1个国家级专业群资源库,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资源库体系。培育了56门校级一流核心课程,其中5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核心课程;组织完成了12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的申报工作和3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的认定。完成了47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建设和开发工作,其中面向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的配套活页式教材《应急救护》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老年护理》等7本教材被立项为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5本教材立项为省级优质教材。持续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覆盖达20个,试点证书31种,数量与规模居全省前列。二是师资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引进正高职称教师1名、博士3名、专任教师73名,大师工作室8个,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选派121名教师参加国培省培项目、688名教师参加线上线下各类培训,先后举办新进教师能力提升、师德师风等12个专题培训班,培训教师5517人次。选派163名教师下企业锻炼,认定"双师型"教师255名。2023年,4人晋升三级教授、4人晋升教授、17人晋升副教授、15人晋升讲师、1人晋升实验师,118名干部按程序完成调整任免和聘用。教师参加各类教师竞赛获奖23项,其中国家级奖项5个、省级奖项18个。护理学院教师姜娜获评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教学名师;医学院教师邱志军获评X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成功立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楚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楚怡"名师大师工作室2个、"楚怡"教学名师2个、"楚怡"工坊2个。三是学生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以"弘扬骆驼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要内容,深入推进"一院一品(多品)"学生工作品牌建设,在校内深入开展"六个一百"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学生工作被《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奖66项,其中一等奖16项、国家级奖项16项。四是招生就业工作迎来新气象。2023年,我校面向全国14个省市招生5500人,其中X省超过本科线人数86人,生源质量持续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X自贸区现代产业学院完成首批新生报到,混合所有制办学取得新突破。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47场,提供就业岗位8275个,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超出全省平均水平。

(四)突出协同育人,产教融合不断深化。一是推动校企合作育人。新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7家,牵头或参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12家。信息工程学院获批国家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基地;机电工程学院与科美达合作国家级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商贸物流学院与湖北京邦达供应链科技共建国家级学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实习实训基地。去年12月,学校成功举办建校20周年暨"引校友促发展建X"大会,会上签约7家校企合作企业,校企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二是打造职教集团升级版。完成X职教集团换届,提质改造职教集团网站,创办"教育论坛",开展集团新教师入职和业务培训,与集团高职、中职院校签订合作培养协议9个,充分发挥职教集团龙头作用,助推X职教发展。三是拓宽国际交流渠道。与坦桑尼亚、乍得等"一带一路"国家共建职业教育标准7项;在马来西亚挂牌"母婴保健馆""智慧康养馆""健康丝路学院"和海外教学中心,开展产后恢复技能培训,50名学员参加产后恢复"1+X"证书考证,提升了从业技能水平;与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训"中文+职业技能"200名学员,推动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2023年来,学校招收了3名药学专业学历生、13名语言留学生,留学生在"一带一路"金砖国赛中获国际组一等奖和二等奖,在"丝路华语"世界大学生国际汉语大赛中获二等奖。对外交流步入新阶段,立项为X省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的职业院校。

(五)强化内部管理,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一是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召开X职院理事会年会,政校行企共商共绘学校发展蓝图。对全校200余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不断优化治理体系结构。全面启动运行质量管理网络平台,明确全校各单位岗位履职工作、目标任务、创新工作、正负面清单等工作任务,为学校年度考核、绩效评定与发放提供了客观依据。二是升级智慧校园建设。全面启用教室中控进行巡课管理,强化钉钉推广使用,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和流程审批。启动大数据中心建设,完成了教育部智慧大脑院校中台数据对接。学校申报教育部信息化标杆学校,获审核通过。三是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完成校园新学生宿舍的建设和验收,装修改造了两栋学生宿舍、部分非标间工程及65套教师保障性住房,完成了投资亿元产教融合基地(大楼)主体和装饰工程。在校内全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提升校园管网的排污能力。投入近500余万元,完成了食堂、热水供给等服务项目提质改造。采用智能水电控管理,加强公共区域跑冒滴漏专项巡查。四是严格财务资产管理。积极筹资争项,科学规划资金,完成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及其他收入共计27660万元,完成银行授信3亿元。全面开展固定资产清查,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相关法规,规范采购行为,全年签订采购合同1368份,完成预算9679万元,中标金额7606万元,节约资金万元,节约比例为%。顺利完成学校国有资产公开招租工作,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同比增长近60万元。五是加强校园综合治理。认真夯实校园安全工作基础,开展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坚持校园24小时值班制,妥善处理突发重大事件2起、各类案件41起,精心组织各类安全宣讲和演练,协助完成17次重大赛事活动。积极配合征兵工作,全年学生入伍人数222人。六是办好各项民生实事。全面启动了参照公务员标准的教职工医保铺底;开展各项慰问300余人次,发放节日福利卡250万余元、消费扶贫物资49万余元、"三供一业"补助446万余元;接受图书捐赠9万余册。七是开展日常督查督办。实行"日巡视、周跟踪、月讲评、期考核"督导制度,全年随机督查41次,发布通报32期;充分发挥内审监督服务职能,对采购项目进行全方位监督,全年开展各项审计121项,节约资金万元,荣获"全省内部审计先进集体";聚焦物资采购、选人用人、职称评聘等重点领域进行督查,处置问题线索20多件,立案审查15件。给予党纪处分10人、政务处分5人、问责5人,积极开展警示教育、清廉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塑造清明政风。

(六)立足区域发展,社会服务不断增效。一是大力开展科技服务。全年立项各级各类项目148项,开展横向合作项目46项,突破关键技术20项;教师发表论文130篇,核心以上论文11篇,SCI论文3篇,获专利授权38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通过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中小微企业、农户等创收5000万以上。2023年以来,《X学院学报》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评为"RCCSE中国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类核心期刊(A-)","洞庭湖研究"栏目获评"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学校获省科学实验展演汇演赛一等奖,并代表X参加国家竞赛获二等奖,实现这一赛项零的突破。二是积极开展助农服务。筹措资金1000万元,启动农科中心提质改造,挂牌成立了"三方共管"的X省首个实体化新时代农民培训学校。招收了50名来自X地区园林技术、畜牧兽医2个专业的定向培养基层农技特岗学生。成功举办了X市基层非农在编农技人员培训班,圆满完成了1472名X省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任务,在驻村帮扶点开展12次调研和慰问帮扶活动,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完成消费帮扶资金共计万元,超额完成任务。三是精心开展志愿服务。挂牌成立了五里牌社区学院、万家坡社区学院;自行创新研发"X省社区学院联盟学分银行"平台,建设资源库精品课程49门,注册人数达24318人,访问量达70万人次,实现了数字化资源共享。组织师生开展91次志愿活动,采取"社会实践学分"考核,让志愿服务做实做细。机电工程欢乐工匠志愿服务队入围团中央2023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中国教育报以《打通终身教育"最后一公里"》为题,对社区学院工作进行专题报道。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总结成绩是为了发扬优势,提振信心,开创未来。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夙夜在公、苦干实干,每一个拼搏的日子都闪闪发光,每一份成绩都来之不易,每一位奋斗者都值得点赞!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的教职工及其家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本科建设"挑战还不小,生均建筑面积、师资队伍、图书教学仪器设备、培训人数等核心指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双高"建设标志性成果还不够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高含金量的标志性成果还不够多,关键办学能力、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等专业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还不够高,部分专业的设置定位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脱节,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与岗位的对接不够精准,产教融合的政策性供给有待实质性突破;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还不够强,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发展力度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对X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不够;干事创业氛围还不够浓厚,少数教职工安于现状、精神不振,能力不足、作风不实。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予以解决,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展望2024,蓝图催人奋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学校第二轮"双高"提档升级的开局之年、省级"双高"建设的推进之年、"本科建设"的攻坚之年。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和奋斗意识,观大势、把大局、谋大事,齐心协力唱响奋进之歌,全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认真落实新职业教育法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围绕服务X"三高四新"发展战略和X市委"1376"工作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本科建设""双高"任务为统领,以产教融合为路径,以内涵提升为重点,推进"一体两翼"专业布局(一体两翼:以大健康专业群为主体,智能智造与智慧物流、现代农业《含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为两翼),全面提升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校园建设、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内部治理等办学水平,为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技术支持和志愿服务,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职业技术大学。

(二)工作重点。一是全力以赴冲刺"本科建设"。我校"本科建设"已被纳入X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中期规划,是必须完成的考核任务。我们要举全校之力,强化责任,挂图作战,销号落实,分步推进,不讲价钱、只求时效,扎实做好"本科建设"专业论证工作。对照本科建设各项指标,解决好校舍和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培训和图书不足等问题,力争在2025年完成"本科建设"省级验收工作,2026年正式启动本科层次招生。二是高水准完成"双高"任务。"双高"建设是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双高"建设责任表和路线图,如期高质量完成省级"双高"建设后期任务,力争国家"双高"建设终期绩效评审"优秀"等级,同时做好第二轮国家"双高"建设的申报,力争2个专业群立项。三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是国家新一轮重大改革项目试点和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要抢抓机遇,做好"双高""本科建设"结合文章,持续推进已立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及各类楚怡项目建设,以项目为驱动,打基础、强实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四是提升关键办学能力。深入推进"金专、金地、金课、金师、金教材"五大建设任务。做好人才培养方案、技能考核标准、教学标准的修订与完善及新专业备案,抓好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与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一流核心课程优质教材与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深入开展教师下企业锻炼和职业技能提升,引进优秀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五是提升现代治理能力。以本科层次的站位推进综合治理能力提升,深化机构、人事和绩效等各项要素改革,不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校园管理自动化、校园信息共享化,数字化赋能,驱动学校治理"舒筋通络"。

三、狠抓当下,实干谱写华章

(一)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提升关键办学水平。一是抓好专业建设。持续推进老年健康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健康装备制造与维护3个省级"双高"专业群建设,完成首批6个本科专业的论证和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融入X市"1+3+x"现代化产业体系,借鉴经验组织修订好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技能考核和课程标准,努力做好专业结构调整与新专业的申报,探索开设马拉松护理、运动护理、宠物护理等医卫类"微专业",让专业设置更加科学规范,增强适应性。二是抓好实践基地建设。建设好老年健康服务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数字化教学创新实践中心、大思政实践教学中心等各类实践基地。采用引企入校、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等方式,将产教融合大楼建设成集机械电器、电子信息、商贸物流、现代农业类专业的校内生产性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三是抓好课程、教材和资源库建设。持续做好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职业教育优质教材、省级一流核心课程、省级优质教材等建设。组织完成6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申报,继续遴选和重点培育10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或一流核心课程,推动助产国家级资源库和老年健康专业群、健康装备制造与维护专业群2个省级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用与验收。做好教材申报工作,力争累计立项省级优质教材8本,完成《急救技术》等40本校级数字化教材建设,实现数字化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新突破。四是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推进40个校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集中遴选一批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大师名师,打造名师创新型教学团队。鼓励教师参加教学能力竞赛,力争入围并获奖。切实落实好教师进企业调研、下企业锻炼、与企业"双向轮岗",派教师出国访学,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深耕企业,培养在行业企业和协会有影响力的"金师"。

(二)以服务学生为根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X本土优秀文化的独特优势,加大对红色资源的研究,深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课题研究和申报,加强同任弼时纪念馆、平江起义纪念馆的研学合作,深入挖掘任弼时"骆驼精神"和"平江起义革命精神"的内涵,激励学生争做"新时代骆驼式现代职业人",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努力做好红色育人、文化育人工作。二是做强"六个一百"育人活动。坚持以学生工作为中心,立德树人,精心育才。继续做好"百部经典促阅读、百个励志故事进寝室、百部优秀电影进校园、百场师生交流面对面、百万部夜间跑提体质、百个实践基地练技能"的活动,让学生在读好书、成好人、健好身、长技能、促发展上有实实在在的效果,确保活动更有实效、更有特色、更有影响,打造学生工作的金字招牌。三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精心筹备好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做好心理健康排查和重点对象监控,充分利用好康复医院健康热线,加强同X理工学院、X石化职院的交流合作,深入开展班级心理委员、朋辈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技能技巧提升等各类培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四是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及时推送相关政策和信息。深入开展访企拓岗,切实抓好"一对一"困难学生就业帮扶,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双选平台。利用综合型招聘会、专场招聘会、线上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动员各种力量促就业。及时更新调整专业,淘汰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增设就业前景好、就业市场和社会急需的"微专业"、小众专业,在学校内部将信息技术大数据和智能技术与生环、商贸、医护专业融通,培养既懂专业又懂信息与设备技术的通才,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突出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创新创业项目,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推广创新创业成果,利用创业就业利好政策,激发学生就业创业热情。

(三)以校园建设为抓手,打造和美育人环境。一是共建"平安校园"。关注校园网络舆情,做好意识形态研判和应对处置工作。加大校园安全隐患摸排,加强食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完善校园安全设施设备建设,强化安全宣传教育,注重校地联动,切实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二是共建"绿色校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绿色节约型校园建设,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倡导节水、节电、节能低碳活动,巩固"国家能效领跑者""国家水效领跑者"单位示范成果。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积极增收节支,强化预算控制,加强业财融合,完善内控监督,提升财务治理能力。加强开源节流,做好校内资产调拨和维护,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打造绿色节约型校园。三是共建"文化校园"。繁荣校园文化,打造以"骆驼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以护佑健康为核心的"爱心文化",大力弘扬"忧乐精神""求索精神"等传统文化,深耕讲坛文化和主题班会,坚持开展一年一度的技能节、艺术节等主题活动,推进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专业协会等为主体的社团建设,打出文化育人系列"组合拳",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四是共建"书香校园"。优化阅读环境,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充分发挥馆藏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将阅读与教学有机结合,营造校园浓厚的读书氛围。五是共建"智慧校园"。发挥好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实行校园网络升级改造,优化完善智慧校园系统,加强数据贯通,提升数据准确度,实现"一张表管理"和"一站式服务",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增强师生幸福感。六是共建"法治校园"。进一步完善法治工作机制体制,把法治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充分利用学校司法资质教师多的优势,组建法治建设专家委员会,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夯实依法治校基础;积极落实校务公开,及时有效处理师生申诉,维护师生合法权益,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浓厚校园氛围。七是共建"清廉校园"。将"清廉校园"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和清廉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各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意识,形成干部清廉从政、教师清廉从教、职工清廉从业、学生清廉修身的良好育人生态,为学校的健康稳定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四)以助推发展为宗旨,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一是服务现代产业。做好产教融合文章,深入推进全国数字化社区居家养老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精心做好X市先进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建设。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办好自贸区现代产业学院、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对标X市"1+3+x"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港口物流、现代农业、文体旅游、智能制造等产业上探索政产研学合作和人才培养新模式。对现有的30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3个教师流动工作站、6个特色产业学院等开展梯度培育,进行定级性评价和动态调整,稳步打造一批示范性产教融合基地,申报国家级产教融合成果和典型案例。二是建强职教集团。充分发挥X职教集团的统筹引领作用,深入推进"职教联合、专业联设、人才联培、技能联赛"等十联行动,办好搭建集团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各专业委员会组织机构等十件实事,提升职教集团服务能力,提升X职业教育的办学合力。三是深耕社区学院。在南湖社区学院试点,创办X省首家职业院校社区学院老年大学学习站点,拓宽社会服务功能。加强"X省社区学院联盟学分银行"线上学习平台课程资源建设,丰富居民线上学习需求。深入开展送健康下乡、送服务下乡、送技能下乡等志愿活动,探索社区学院建设品牌及特色,形成"老年健康服务""社区居民妇幼健康教育"等十大服务品牌。四是提升科研实力。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科研项目,加大对高质量课题的培育力度,组织专家指导教师申报国家级课题,加强对国家级课题立项的奖励和支持。力争完成技术服务项目14项,年技术服务进校经费达600万元,为中小微企业或农户等创收5000万元。力争多发表高水平论文,积极与企业合作联合开发标准,实现关键技术和专利上的新突破。建好现有11个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建动植物标本馆和X健康职业教育研究联盟,组建科技创新团队5个。五是做实社会培训。积极协调做好新一轮X省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筹备工作。密切关注急救、养老育幼、无人机等方向的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研究开发相关课程建设,并对接省、市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全力争取培训计划和资金项目,解决本科建设培训人次不足的问题。六是贯通"中高本"。持续推进9个专业与中职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及"高本贯通"培养,落实保靖县职业中专学校等2所中职学校的"结对帮扶"相关工作。探索与X理工学院等本科高校"4+0"联合培养模式改革的"高本贯通"培养。七是深化国际交流。继续深化与境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夯实海外培训基地建设,推动国际标准共建共享,积极服务湘企湘品职教出海;高质量做好"一带一路"国家技能培训和来华留学生培养工作,举办好专业国际赛事和国际论坛,构建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

(五)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推进依法治校。对标"本科建设"要求,起草《X职业技术大学章程》和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坚持依法依规办学治校,进一步梳理修订党委会、院务会和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严把合同审查关口,严守规章制度,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坚持科学治校。依托质量管理平台全面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将考核由单位延伸至教职工个人,完善系统自动督办和赋分排名,提高考核评价的客观性、规范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激发办学育人活力与改革发展潜力。三是强化专家治校。参照"本科建设"要求,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充分听取专家、教授对学校专业建设、科研工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加强群团建设和统战工作,激发各民主党派、群团队伍参政议政的热情,凝聚干事创业力量。

(六)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把牢政治方向。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实施"堡垒工程",打造一批省级以上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党员示范岗,扎实推进"典型示范工程",推动党员在"本科建设"、"双高"建设、专业发展、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一个目标奋斗、一种声音落地,形成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事业同干的良好氛围。二是狠抓师德师风。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法纪教育,对教师岗位履职、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开展自查自纠,严防"四风",改进作风。围绕教育家精神时代内涵,组织各类师风师德教育培训,开展"两优一先""新时代骆驼式职教楷模"评选活动和"我为双高、职业本科建设作贡献"先锋党员风采展,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提升能力素质。坚持"以老带新""青蓝工程",持续组织教师跟班学习、外派学习,拓宽教师成长渠道。完善教师绩效评价考核,将教师下企锻炼纳入教师绩效评价指标,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在"本科建设"、"双高"建设和其他重要综合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职工优先评优,实行绩效奖励,学校将本着缺什么、需要什么就奖励什么的原则,对获得76项标志性成果,弥补学校标志性成果不足的教职工给予特别奖励,激发教职工攻难关,补短板,强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发挥运用好职称评定的指挥棒作用,立足本科标准,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分设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型两类,将科技创新、科技服务、推广普及的实绩和能力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将教师对政校行企的参与度、贡献度纳入职称评聘考评标准。鼓励教师参与职称评定,支持教师开展横向合作,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能力素质,适应"本科建设"对教师队伍的更高要求。

各位代表、同志们,职业教育发展如火如荼、前途广阔,我校发展正当其时、未来可期!建设X职业技术大学是我校16000余名师生孜孜以求的梦想,需要广大教职工群策群力、同心同向,攻坚克难、全力以赴,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冲天的干劲,努力追梦圆梦,力争将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要有更"高"的站位。登高才能望远。要进一步把思维打开、把坐标抬高,胸怀学校全局和未来,站在"职业技术大学"的高度审视自己、谋划发展。对标"本科建设"标准与要求,不断提升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社会服务、内部治理等办学育人水平,努力建设名副其实的X职业技术大学。

要有更"拼"的干劲。实干才能成功。爱拼才会赢,在学校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需要我们齐心协力、上下一心,只为成功找出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魄力,跳起来"摘桃子",大胆往前冲,苦干实干加巧干,全身心投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之中。坚决抵制"躺平"思想、庸懒散思想,希望人人成为"本科建设"的实干家和主攻手。

要有更"强"的担当。担当才能有为。要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主动融入"健康中国2030"、X"三高四新"发展战略和"七个X"建设实践,对接"1+3+X"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大显身手,力争有更大的作为,充分彰显X职院人的责任与担当。要以服务X发展的参与度、贡献度,换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度。

代表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X职院发展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手中。蓝图催人奋进,使命责无旁贷。让我们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1376"总体思路,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勇毅前行,努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高标准建成X职业技术大学,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篇章贡献X职力量。

35 3748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