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生社会寒假实践报告【优秀5篇】
寒假期间,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志愿服务、实习等活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实践能力,促进了与社会的联系,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与成长。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4年大学生社会寒假实践报告【优秀5篇】优秀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学生社会寒假实践报告【第一篇】
实战能力,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运用,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做引导。但是由于我还是一名未毕业的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十分有限,所以就选择在一家蛋糕店做服务员,以熟悉社会。通过数天的打工经历让长期处在校园的我对社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我的工作就是为顾客做导购、打包蛋糕以及顾客走后收拾他们卫生。没有真正工作之前,我觉得这些十分简单,但是到自己真正上岗之后,才体会到这其中的辛苦。第一就是工作时必须站着,一天下来要站7、8个小时,每天下班就觉得双腿酸痛。由于店长要求顾客不能自己从柜子里取出蛋糕,所以我们必须跟着顾客帮他们取,但是有的顾客十分不配合,总是想自己打开柜子随意挑选,我们就要马上上前劝阻,然而有的顾客十分不理解,因此有时会看到他们的白眼、听到他们低声的抱怨,这对与我的耐心以及承受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有时真的想把心中的委屈大声说出来然后辞职不干了,但是我知道假如现在连这样的小事情都无法学会忍耐,那么将来出去工作后,所面对的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假如我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肯定不利于我的工作开展的。忍耐并不是代表一种屈服,而是一种自身的修养。一个人的素质的高低并非单纯靠学历来衡量的,而是体现在其对人对事的包容与大度。于是还是努力藏起心中的情绪,面带笑容给顾客解释。虽然我的主要工作时导购,但是有的顾客是在店里食用蛋糕的,因此有时也要负责他们走后的清洁,这个不像学校老师会将你的工作分配好,你不能等别人要求你去做你再去,有时你必须自觉的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
打工的日子,有喜有忧,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多少打工的人有过这种感觉,但总的来说,这次的打工生活是我人生中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忆的。现在想来,这些天的打工生活,我收获还是蛮大的。我所学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学校里无法体会的,这也算是我的一分财富吧。首先是明白了守时的重要性。工作和上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上学是不迟到很多时候是因为惧怕老师的责怪,而当你走上了工作岗位,这里更多的是由于自己内心的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是我学会客服自己的惰性,准时走上自己的岗位。这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也是一种鞭策,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并努力加强自己的时间观念。
其次让我真实的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虽然我工作的地方只有几个人且都有分工,但是我们经常互相帮助,这样不仅使工作快速完成,也使我们干的都很开心愉悦。以前虽然在书上看见过很多的团队合作的例子,但这一次是深刻的体会到了,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定会要牢记这一点,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和大家一起携手走向辉煌。
再次,这次打工的经历也让我的心理更加趋于成熟。在蛋糕店里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客人,重复着单调的工作。让从未涉世的我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不适应的,但是坚持就是胜利。打工毕竟和在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学会需要忍耐,需要学会承受,需要学会坚持。
现今,在人才市场上大学生已不是什么“抢手货”,而在每个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几乎都要求有工作经验。所以,大学生不仅仅要有理论知识,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将来找工作也同样重要。事情很简单,同等学历去应聘一份工作,公司当然更看重个人的相关工作经验。
就业环境的不容乐观,竞争形式的日趋激烈。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很多的大学生都清醒得知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
现在的招聘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作为一名大学生,只要是自己所能承受的,就应该把握所有的机会,正确衡量自己,充分发挥所长,以便进入社会后可以尽快走上轨道。
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迈入社会之前所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本次寒假实践是我的一个开始、一个起点,我相信有了这个起点,今后在它的帮助下我会慢慢深入社会、走向成熟。
大学生社会寒假实践报告【第二篇】
这个寒假比很多时候都更长一些,寒假在家乡打工,有很多感触,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也算是对自己漫漫寒假工作路的一个总结吧。
我们xx多年来相邻机场,多数人在机场上班,就业压力异常巨大,最近这几年由于村里招商,先后投资了开办了蓝海国际汽配城和聚美瑞。这为我们xx村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在校大学生来说,想要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一份寒假工简直是天方夜谭。人总是很羡慕那些得不到的东西。作为学生,我曾经很渴望上班一族那种自己挣钱,自己花钱的日子。而当自己真正开始利用寒假的时间挣钱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简单,这个时候我总是很怀念学习生活,总是很想快点开学。
回顾暑期打工生涯,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难”。这种困难不同于学校所遇到的,我个人觉得比学校遇到的难题更上了一个层次。
首先,找到一份工作都很难。打工过程中,遇到很多十几岁的小弟弟,小妹妹。开始,只恨自己“出道”太晚了,和他们比起来,好像我都老了。但是,慢慢的,我感觉到了世事的艰难。难以想象那些十几岁就开始面对社会的年轻人是怎么承受的,或许每一个青年都会羡慕还在上学的同龄人。现在我很知足,二十几岁还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我一定要利用这个条件,路还掌握在自己的脚下,前面的路还很光明,我有信心走好以后的路,也一定会的。我很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第一天上班,面对那满满一车库的各种汽车配件我就感觉头大,汽车铲车上的配件琳琅满目,不同材质的配件价格千差万别,各种产品介绍更是异常繁多。刚开始我还积极的记忆,显示我作为大学生的聪敏头脑,没过半天我就感觉脑子坏死了,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了,而且万一我开始单独售货,一旦出点纰漏那后果将十分严重。为了不让老板不满,我只有天天努力,哎,没办法谁让自己是打工仔,每每出一点差错都会招老板白眼或恶语。在学校还真没有如此大的等级差遇。
我发现上下级关系,也完全不同于师生关系。我的老板说过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世上没有那么多公平的事情。”如果是一位单纯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会理解。其实,事实就是如此,遇到多么不公平的事情,每个人都要有应付的能力和毅力,都要坚持下去。在学校中就没有这种情况,有一次我们竟然和老师关于如何考试讨价还价起来了,想起来可笑。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理解,老师是真正的关心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毫无情面的执行某些死的规定。这也是为那些对领导的话言听计从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事情。
挣钱难,就算你认真的工作,合理的得到你的劳动所得都很难。老板总会想方设法的尽量少开给你工资,上班迟到扣钱,上班吃东西扣钱等等,这就是小老板的一个发财之道吧。这使我想起了《雷雨》里面的情节,周老爷为了不发给工人工资,竟然制造工难使工人丧生。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但是,类似的事情却始终没有断过。
工作中遭人家白眼,甚至受训,也是有的。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只能有利益的关系呢?为什么这种关系就那么明显呢?有的时候,当我遇到这种事情,一时冲动真想不干了,或是找几个朋友收拾“仇人”一下。可转过来想想,我能干上几天,能忍就忍吧。就当成提前去适应这个社会一次机会,用一点孔乙己精神胜利法,全当成儿子训老子就算了。但还是希望以后我的工作生活不会这个样子,人们之间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很平静的解决的。
我们这些学生是很容易和社会脱节的,学校让我们都变得太锋利,这次寒假打工让我深刻意识到:社会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大学生社会寒假实践报告【第三篇】
系部名称:
专业: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实践地点: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实践时间:xx年03月02日至xx年03月04日共3天。
我和很好的朋友商量好的这个假期会在外面打兼职体察社会,但是没能找到,朋友找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去西宁市批发塑料灯笼再到互助县出售挣取差价,本人觉得不错,我总是很新奇,街头卖东西的人是怎么可以那么不顾风雨兼程地在一个地方冒着被城管抓住的风险去推销他的商品。我带着150元的车费前往互助县,见到了朋友,并且陪着朋友真正地摸了一下市场的经脉。我们一共卖了三天,但是不是整天都卖,我们集中在每天的20点到21点钟去外摆货,因为灯笼就是要靠光线吸引买家,在天黑以后才宜出门,但是又不能太晚,因为如果冬天太晚会没有行人,效率也就会大打折扣了。从xx—03—02到xx—03—04之中,预购40只灯笼,卖出去41只,每只进价大概8元,我们分段出售,第一天晚上20/每只出售,第二天晚上15/每只出售,第三天晚上就是快要收工了,于是就是10/每只出。最后一天还有9只没卖完,就将9只处理,获得40元。
我们是第一次尝试社会实践,结束之后总结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问题。第一,进货的时候没有考虑是否可以全部售出,一次性进货太多,不利于集中管理和出售;第二,没有和批发商商量退货和返货的事情,导致卖不出去的东西最后只能降价处理;第三,我们因为没有资金而没有坚持到正月十五当天,如果计划推迟,销量应该会更加可观。第四,我们热情不足,由于第一次尝试,会羞赧于叫唤,但是对于小物品的零卖,叫卖是必须的,大声是必须的;第四,由于是在离家较远的地方,我们的住宿费用和车费就是一个很大的支出,所以会导致收益极少甚至收支相抵的情况。
此处解决办法与上“存在问题”一一对应。
第一,进货可以和批发商商量将货物定为一周内按原价退货的模式,这样可以避免因效率低而出现的亏本或者货物积存,提高出售效率,便于管理,解除后顾之忧。
第二,针对销量不好,我们可以选择提高出售价格或者买一批卖一批的措施,很显然,后者更明智一点,因为不会因价格过高而失去市场竞争力。
第三,时机不准,市场基本分为时间区间市场和空间区域市场,对于空间区域我们选择的很好,暂且不说,对于时间区间的选择,我们在短时间的控制还算有所效果,但是没有一个长远的时间规划,导致失去这个时间市场。对于此,我们可以提前做规划,找准最佳时机出击便可得到最佳效益。
第四,打好最精准的收支预算,将花费摆动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找办法解决住宿问题以及伙食问题。
不去卖小物品,选择大物品出售,有两个好处,一,可以不用出门,不受时空约束,找买家定时约地交货挣差价;二,大物品可以签订发票,卖不出也可以退货,因为没有在外,不用害怕有亏本的境况。
市场就像恋爱一样,不亲身接触就不会知道冷热酸甜!
大学生社会寒假实践报告【第四篇】
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广州大学20名,中山大学10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名,华南理工大学5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
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如政治活动、社会改革实践、阶级斗争等。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使实践与认识相结合。大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结合所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二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三是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和很多行业去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论总结,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是,我觉得个别惭愧,都怪自己不够争气,不珍惜这好的时间和机会去好好读书,整天都无所事事,在家里一点事也不会做。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今天我们寒假实践深圳分队的三个人碰了一下面,地点选在了华强北的肯德基。过年了之后大家都有些松散,所以他们都没有准时到。异地实践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联系方式不好解决,北京支队由于在刚刚放假的时候就把这件事拿了下来,可以说是一鼓作气,可是现在我们三个人之间的联系成了一个大问题,每次都是我在中间做传话筒的作用,所以我今天就干脆把他们两个叫了出来商量一下。本来我准备今天就去赛格了解一下,去了之后才发现市场由于春节的缘故还没有开门营业。三个人都到齐的时候我把北京方面得到的时间结果给他们看了一下,我们一致的意见就是觉得这样的实践覆盖的面好象太宽泛了一些,可能能得出一些结论,但这些结论可能是在网络上搜一搜就能出结果的。裴大齐倒是出了个主意,干脆放弃原定的计划和主题,专门对深圳的软件人才市场作一个调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很好的提议,深圳政府正在大力扶植软件等高科技企业,可以说这几年深圳的人均生产总值的大幅度增长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依靠软件的生产和出口的,而很多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的毕业生都把深圳作为他们以后就业的第一选择,并且从事软件开发的深圳企业更是有四五千之多,里面应该有一些文章可以做。经过简单的讨论之后,我们就初步把实践主题改成了这个,然后列了一个计划并进行了分工,我负责整理出一份公司列表,大齐负责作出一份实践的计划,超俊去联系一下看看在从事软件业的公司企业里面有没有认识的熟人以方便今后联系。我们计划花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走访大概4或5家的软件企业,这些企业的选择应该具有当对的代表性。这次会大概进行了一个半小时。
回家之后我就上网搜索相应公司的资料了,我大概选出了10家软件企业作为参考,这些公司倒是很具有代表性,从事各方面软件的都有。然后我又对照深圳电子地图计划出了我们的调查线路,基本上有两条:一条是围绕华强北赛格电脑城的,一条是围绕深南中路的软件科技园的,另外还有一些零散的小型公司。我把公司列表打印了一份,然后给他们两个各发了一份。考虑到有些公司还没有上班,我们初步决定31号开始行动。
今天碰面的时间是我定的,早上9点,可能太早了,所以人又没有来齐。他们已经收到我的公司列表了,大齐的时间计划又做出来了。本来我是准备从今天开始就一家一家公司的走访,一个上午走两家公司的样子,结果他们两个人都不是很赞成这种形式,认为这些公司接待我们的把握不大,根据以前同学做这种采访调查的经验,如果在公司里面认得人的话成功的机会会比较大,如果我们仅仅凭我们的学生证,公司恐怕是不愿意接待的,毕竟,现在的社会是看中利益,而我们这些学生看上去似乎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利益,起码没有他们想要的。所以经过一番讨论,我们决定搞一次依托与地方报社的调查,通过报社的关系来进入企业调查,甚至直接让报社搞采访,我们来享受“战利品”。同时,把这个调查升级成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的一个调查,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调查一下深圳市政府对于扶植软件企业对于引进软件人才的政策,同时还可以让报社对软件学院的有关领导进行一下采访,对软院的教学查漏补缺。但是这样的话我们今天就又行动不了了,只能决定由超俊来联系深圳特区报,我和大齐来联系深圳商报。
大学生社会寒假实践报告【第五篇】
进入大学后,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一学期过去了,大一已经过了一半。大学的学习方式不同于以前的任何一个阶段,考的是自主学习,每一个目标,不管是学习上的,生活上的,都需要自己摸索和努力的。少了父母在一旁的叮咛唠叨,怀念老师们在耳边的谆谆教诲,进入大学的我们,要学会自立了。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社会栋梁之才,需要的是综合的才能。而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时刻为锻炼提高我们的能力而努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我们大学生能顺利地走向社会和融入社会奠定基础。这个寒假,我们班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认真的做了社会实践。
我们班围绕这个主题,结合实际确定了的主是“英语专业在无锡就业情况的调查”。每三个人组成一组,负责两个人。
任务已经落实了,现在就要行动了。联系的工作还是很顺利的,听到是江大的学弟学妹们,学长学姐们还是很热心的,很快就把见面的时间地点确定下来了。我们第一个采访的是一位英语专业的学姐,现在在无锡一家经营外贸的私企当英语翻译。其实,刚开始接到这样任务的时候,我就担心我们采访的要求会被拒绝,因为这毕竟是占有别人的私人时间,而且他们也没这个义务啊。但事实证明是我多想了,特别是听到她说前几个星期已经有人走访过她了,她还是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心里还是有那么点小感动。
采访的过程还是很愉快轻松的,也聊了蛮多题外话的,应该说收益不少吧。我们提了很多的问题,学姐也都耐心回答。采访的时间虽然短暂,但采访过后,我发现还是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今年英语师范的签约率就是个警钟,年年走低的数据,不得不让我们有危机感。原先选择英语专业,也不仅仅是从兴趣考虑,也有从就业空间考虑。但事实证明,光光兴趣是不够的,有了兴趣,还需要更大的动力牵引你。
专业没难易之分,到了社会就如行业没有贵贱之分。学好专业真的不是件易事,而你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恰恰决定了你今后就业空间的大小。当然这是针对大多数常人来说,因为社会上也有那些另辟蹊径而成功的人士。
我并不热衷于那种形式,人固然要自信,但切记还需实际。所以还是谈些实际的吧。英语专业的就业方向,宽泛得说还是很广的,有英语教师,英语翻译,涉外导游,报关员等。每一种大类里还有小的分类,这儿就不详细说了。看似还是很乐观的,当年年走低的就业率作何解释呢?我是这样理解的:这归根结底有主要的两点原因决定,一是毕业大学生的素质问题;二是毕业大学生的态度问题。大学生素质问题主要就是专业技能。作为一名英语师范的学生,在我看来,毕业时最起码要有专四,专八,教师证,普通话等级证书和计算机二级证书。
但又有多少人能全部拿到呢?即使你这些证书都拿到了,只能说明你是个合格的大学生罢了。要想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还差得远了,不是吗?就拿英语教师来说,有了专八证书,当个高中老师还是可以的,可现在高中教师都要达到研究生学历,大学更是要求博士。更不用提英语翻译和涉外导游了,光英语专业毕业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做到出色才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仅用四年的时间,要做到出色,又是何等艰巨的任务。所以,别看大学生活表面自由惬意,但承又受的压力却是前所未有的,但又有多少人意识到了。时间,机会,就在电脑当影碟机,图书馆当网吧,教室当茶馆的生活中消逝。当然社会不是只需要那些只会钻研的科学家,大学生也要拓展综合素质。
还有就业的心态问题。当今是一个凭能力说话的时代,名牌大学并不意味着就有高薪的工作。大学生算什么,如今人才市场应聘,人山人海的是“天之骄子”。也许是因为是生活在农村的缘故,大家都为自家出个大学生为傲。
没当我听到别人跟我爸妈谈到我时,几句话离不开“大学生”。我的内心却不是滋味,因为我不确定自己的未来在哪。所以我并没有把自己抬得多高,以低姿态面对就业吧。不会有惊喜但也不至于失望甚至绝望啊。作为一名大学生,从我的角度看,当今大学生们,要不是毕业后急于找工作,找了份高不成低不就的或是不对口的工作,就是以不对口等种种理由待业在家的。这两种就业心态都是不可取的。但又如何避免这两种心态呢?我想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得做好职业规划了。设定目标,制定计划,脚踏实地,调整心态。
以上这些是我经过这次走访校友的些许体会,也许有些悲观。我只想借此作为警示,时刻提醒自己—任重而道远,居安而思危。
上一篇: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实训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