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封面(优推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封面(优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封面【第一篇】
9月24日下午我校全体教职工参加了在校电教室举行的“学习区委书记王朴同志讲话精神向优秀教师学习做教书育人楷模活动”专题会议。会上,传达了平卫教党委20xx8号文件精神,宣读了本校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明确的活动要求。大家一道深入学习区委书记王朴同志在第28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还学习了20xx年度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的主要事迹。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二、王朴同志还向老师们提出三个要求境界高、学问大、德性好;五点希望:要有神圣的使命、要有真诚的爱心、要有广博的学识、要有高尚的品德、要有奉献的精神。深入领会王朴书记讲话精神,把王朴书记提出的要求和希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继续发扬辛勤耕耘和默默奉献的作风,心态平和、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争奉献、比奉献、乐奉献,把全部的心智奉献给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家庭,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实践中升华人生追求、实现人生价值。
三、向各级优秀教师学习,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争做教书育人楷模: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都能够在自身平凡而艰苦的工作岗位中无私奉献奋发图强做出了令人敬佩的非凡业绩,我区及我校优秀教师也都更加可亲可敬有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效仿。因此我们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克服浮躁、对后进生缺乏足够耐心和爱心、安于现状等不良情绪和不足,以先进为榜样,志存高远,严以律己,积极创先争优为我校及我区教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四、于丹老师2012开学第一课寄语我们:长大了的生活都很艰辛不容易。有人比喻说生活就是一锅滚开滚开的水,你要是往里面投不同的东西都会受煎熬,但煎熬到最后,因为这些东西各自的质地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你试试看,在三锅滚开的水里,扔一个生鸡蛋、一根生的胡萝卜和一把干茶叶,盖上盖子同样的时间沸腾它。揭开以后呢,生鸡蛋会被煮熟,变得硬梆梆,我们生活里有些只固守着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利益、不肯融合的人,他们最后就变得里里外外铁石心肠。他们有时候愤世嫉俗,以偏概全,觉得生活对不起他,但是他没有融合的力量。这就是被生活煮硬的人。第二个锅里的胡萝卜呢,经过煎熬煮得软塌塌,成了一团胡萝卜泥,这是被生活煮得没了自己的人,这些人因为没有生命的坚持,他们不能够带给社会自己的能量,所以他就失去了自我,这是被生活煮软的人。可是第三个锅里的茶叶呢,它在沸腾中,自己舒展了、丰美了、滋润了,同时,它把无色无味的水改变成了一锅香茶,它是在煎熬里成全了自己,它也把它的美、它的爱、它的能量传递出去,改变了社会和别人。我们要自觉做好第三种人,丰润自己,留香他人,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封面【第二篇】
最近,75岁的吉林大学教授孙正聿多了一个“网红”的新头衔,他的“小粉丝”们称他为“芋头”。听到这样的称呼,孙正聿会笑着说:“网红不是坏事,我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我能红的话,那么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在吉林大学教学、做研究近40年,这位哲学家、教育家的成就,可以用一组数字大致勾勒——3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部著作入选“国家文库”,6次获教育部优秀成果奖,5部著作获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五个一”工程奖,110篇引领和推进我国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
虽然年逾古稀,但每天早晨7点半,孙正聿都会准时来到办公室,埋头研究和写作,有时一上午连口水都忘了喝。看看书、写写稿、想想问题,这是他一天中最充实、最幸福的时光。
吉大青年教师高超是孙正聿的学生。他还记得,刚跟随老师做研究时,他“不敢”走进老师的办公室,作为晚辈和学生,他有些畏惧自己和老师之间的学术差距。现在,他自己也当了老师,却还是常常“不敢”推开老师办公室的门——他心疼老师,怕打扰老师读书、思考。
孙正聿曾经用诗句表达他强烈的求知愿望:“我常常在窗前眺望,让思想窥见澄澈的天光;我常常在房间里踱步,被思想激动得不能安坐;我常常在书桌上奋笔疾书,让思想在笔端自由流淌。”
他从小嗜书如命,哥哥的语文、历史、地理课本,都被他当成课外书,看了一遍又一遍。那时流行“小人书”,书店里厚一点的2分钱看一本,其余的1分钱看一本,那里是他的知识天堂。
到了中学阶段,孙正聿每周两元的伙食费,常常是母亲向邻居借来的,在这么艰难的日子里,他竟然订阅了两本杂志——《世界知识》和《文学评论》。
1966年,孙正聿高中毕业,报考了哲学专业,_”,无学可上、无工可做,他就每天上午到没关闭的图书馆看书。当时图书馆只开上午,下午闭馆,他就抓紧时间读书,在那段时间里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鲁迅全集》。那时他就立志,要向马克思那样,“为全人类而工作”。
1968年到1978年间,孙正聿当过知青,做过装卸工、叉车司机、货运员、电影放映员。年轻的他对当时青年追逐的时髦事务一概不感兴趣,每天劳动之余就是读书。后来,在填写各种个人材料、填到“爱好”或者“特长”时,他想来想去,唯一可填的,就只有“读书”这一项了。
恢复高考后,孙正聿仍立志学哲学。做学问、当老师,让他结识了他最敬佩的导师、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结识了师出同门的一生挚友、如今同在吉林大学任教的哲学教授孙利天。
“二孙”之间的对话总是充满哲学况味。一次,孙利天刚从海南回来,孙正聿就迫不及待地问他“最近读了什么书”。对方回答:“又看了一遍《精神现象学》的下册”。孙正聿幽默地说:“你看,你可以无限地对黑格尔进行追问,黑格尔总是有话跟你说。”
这种追问,在孙正聿身上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老师高清海逝世15周年时,孙正聿在怀念他的文章中写道:“高先生的一生是在思想上跟自己过不去的一生,也就是上下求索的一生。”
“跟自己过不去”和“上下求索”,也是孙正聿的人生写照。
孙正聿年轻时,家住一间30多平方米的小屋子。全家人挤在一起,小孩们住在这头儿,爱人住在那头儿,孙正聿就在中间的小过道里挤出一小块地方,埋头苦读,笔耕不辍。
1995年,一本集聚思想、知识、语言“教养”的《现代教养》一书,就在这间还不具备“现代性”的“简陋”的小屋里诞生了。
孙正聿的夫人李璐玮为人低调,话从不多说,只在孙正聿60岁生日时,她当着大家讲了一段话,没有对爱人的赞誉,只有一句“正聿这么多年太勤勉了”。
“想到一个问题,因为要睡觉就不想了吗?写1篇文章,因为要放暑假,你就不写了吗?”孙正聿说,选择学者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没日没夜”。
他对自己要求极高。“很多时候,自己读明白了,想明白了,说明白了,但最后却写不明白”。他觉得,“读”和“写”中间有一堵墙,著述是一件极其艰难的跟自己较劲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写才是硬道理。当然不是“编”写,而是要写出精品,呈现经典。
孙正聿特别欣赏钱伟长先生的一句话:“一个大学老师,不讲课就不是大学老师,但如果他不搞科研,就不是一个好的大学老师。”“有理、讲理”,是孙正聿的教育理念。
2020年暑期开学时,孙正聿为本科生新开设了一门课。上课前,他认真地“请教”年轻的带班老师,“这届本科生都上过什么课呀?怎样讲才会有针对性?”
数十年来,孙正聿的工作不仅在科研和教学上,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工作看作自己的重要任务。他撰写了《马克思与我们》《有教养的中国人》《人的精神家园》《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等理论科普类书籍,“理论工作者承担着一个任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他的课堂也一样范围宽广,既在吉林大学,又在专家论坛,还在公共讲座,上b站、百度等平台搜索“孙正聿”,就能看到他的很多网络课程。
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20次集体学习,孙正聿走进中南海,讲解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现在,孙正聿闲暇时会和爱人一起散散步、下下棋、听听歌、做做饭。在《孙正聿哲学文集》总序中,他感谢陪伴他走过一生的爱人:“那么艰苦的日子,她从不抱怨;那么坎坷的岁月,她从未灰心,她把两个孩子一手培养成人,她把我的事业当成自己的生命。”2020年11月,孙正聿获得“杰出教学奖”,当他提出把100万元奖金捐给学校时,夫人只说了两个字:“捐吧!”
孙正聿对自己的评价是:“我不是一位确有建树的学问家,只是一个追问哲学的思想者。”“乐于每日学习,志在终生探索”,这是孙正聿的座右铭。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封面【第三篇】
自从1999年分配到重庆市璧山区七塘初级中学从事教育工作至今,我一直坚守在教育工作的最前沿,担任毕业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并兼任政史教研组组长,经过了16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我始终如一地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关心热爱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务实求真的态度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在这十六年的工作中我深深地懂得了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一项工作而是一项意义重大、任务艰巨的育人工程,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心、更多的耐心、更多的恒心,需要我们具备更高超的育人智慧。所以我始终坚持把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同热爱学生的真实感情融为一体,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积极帮助和关心青年教师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质。
教师的言行、品德修养往往影响孩子们的一生,在孩子们的心灵上留下永不能磨灭的痕迹,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已、做学生的楷模。我深知自己作为教师的重要,所以我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形成良好道德修养,从不有半点松懈,无论在工作时、在节假日我都恪守自己的原则:不与不良习惯沾边,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的人生观,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教师做到言正、身正,在学生当中才有信服力,只有这样我才能底气十足地教育有不良习惯或有过错行为的学生,才可以让他们心悦诚服。
教育,是爱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事业,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人的壮举,如一条静谧的小溪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我深知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就必须先让学生喜欢自己。“真水无香,真爱无言”,我用心作犁铧,播种智慧的种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份乐趣和一份不可推脱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我用爱心去关怀呵护他们,对孩子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责备,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苛求。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我坚信,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有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我用爱为他们引路,用爱在他们的心里谱写一曲最美的歌。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我在班中开展“超越自我”的教育活动,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客观地、全面地认识自我,并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基础,智力状况,身体素质,性格爱好,为每一个学生确定了他们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坚持每月小结一次。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奋斗目标,对学生来讲切合实际,他们乐于接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了自我比较,又有了生生间的相互竞争,这种竞争就是比谁的进步快谁的进步大。这样的进步是人人都可以争取的,也是人人都能通过努力达到的。因而,学生没有太重的心理负担,只要努力,就有进步,就能实现目标。这样进步和成功的喜悦感,经常在他们心中荡漾,成为鼓励他们一步步努力前行的正能量。自从班中开展此项活动,后进生不再消极气馁,优生则谦虚谨慎,每一个孩子都能信心十足地面对每一天,不断的实现自我超越。因此,在我的课堂上,每个孩子都有成就感,所以他们都特别喜欢上我的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有了这种积极地心态,我所任教的班级教学成绩常年位于全区前茅。
一个好教师首先得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所以在工作中我是用心和学生沟通,用“情”去感化学生,用“爱”去感动学生,使孩子们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让他们更多地能够体验到温暖、仁慈、宽容和幸福。自参加工作以来对学生的教育我始终遵循宽容善导的原则,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与学生交往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良师”,同时亦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益友”,把真实的自己展现给学生,与他们真诚相处。让自己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当学生出现过错行为或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时,我把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给学生听,让他们得到启发。这种理解、宽容的教育方式使学生辨别是非黑白的能力增强了,我也赢得了学生们的理解、信任和尊重,与学生的心更加贴近了,关系更融洽了,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主动的关心学生,尤其对于班级里的后进生,我认为任何学生都有闪光点,只要细心留意,就不难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平常我善于抓住学生学习、劳动、班级活动中闪现的亮点,适时加以表扬,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后进生毕竟因其后进,在学习上与其他同学落下一段距离。为了使这个距离缩短,我还经常给他们另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来帮助他们。而对于那些有问题的孩子,则用爱去感化他们的心灵,用心去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李贞杰,在很多老师眼里是一个十分顽劣的男孩。总是跟社会上一些不务正业的人混在一起,听不进老师和家长的劝导,成绩更是一塌糊涂。当我接到这个孩子之后,总是千方百计地与他做朋友,潜移默化地改变他的一些坏习气,慢慢地这个男孩有了些许的改变。而彻底的改变他的一件事是男孩的父亲患了骨癌,这个曾经顽劣不堪的孩子从最开始的不懂事、不接受,到后来在我的帮助和教育下,他每到周末都去陪伴生病的父亲,让父亲在弥留之际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欣慰。虽然,父亲最后还是离开了他,但这孩子却得到了彻底转变,在我的教导和鼓励下,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璧山县来凤中学。
我用心演绎着自己的教学生涯,用赤诚去铺就学生的成材之路,不仅解学生的学业之惑,还全心全意地解她们的思想、生活、人生之惑。在班里有个孩子叫刘童灿,他的性格比较孤僻,课上不爱发言、课下不爱和同学交流,当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先调查他周围的同学,以便我能更清楚的了解他的心理。经过调查才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因常年从事皮鞋生产,因而不幸患上了肝癌,丧失了劳动力。因为父亲看病花费了巨额医药费,家里早已负债累累,家庭生活非常拮据,懂事的孩子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准备辍学,外出打工贴补家用。我知道这件事后,立即组织并动员全校师生进行捐款,消除了刘童灿的后顾之忧,慢慢地他爱笑了,爱和同学交流了,学习也更带劲了,最后这个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璧山中学实验班。每当节假日总能接到一个个来自学生的祝福电话和短信,与他们一起聊天互道祝福就成了我最快乐最欣慰的时刻。每每想到这些孩子,我常常感慨:教师,固然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艰辛,同样也有着别人无法体会到的幸福!
作为教研组长我深知:“教研活动是载体,课改教研是先导”。所以我在组织教研工作中积极探索,勤于实践,做好新课改的模范带头人,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率先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参与到教研室和学校的教学研究中,在我校组织的优质课大赛中我多次荣获一等奖。在负责璧北片区的教研活动时,我还积极做好年轻教师的帮扶工作,认真组织开展集体备课、仔细阅读分析年轻老师的创新课、研究课,帮助年轻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每次听课后,我都会认真评课,帮助授课者找出优缺点,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帮助她们尽快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得终身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不落人后,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时逢课程改革的今天,想走在课改的前列,我深感自己的知识匮乏,学习自然成为首当其冲的事情。在工作之余,我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多年来,我持之以恒地主动学习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阅读了大量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在自身学习上,我也不甘落后,在繁忙的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一方面坚持参加自学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使自己的学历达到国家的要求,另一方面我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师培训、进修学习,多方面充实自己努力使自己的学识成为能够给学生提供知识养分的“源头”,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使学生受益。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工作中我播种爱心,辛勤耕耘,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获得了丰厚的回报:20xx年我荣获七塘镇“三.八”红旗手称号;20xx年度被评为七塘镇优秀教师;20xx年度被评为优秀教师;20xx年我所任教得初三年级历史取得了全区第二的好成绩。20xx、20xx学年我再接再励,总结上期的成功经验,在面对新的学生新的学情的情况下,又连续两年获得全区第二的好成绩。每每取得优异成绩时,我和我的学生都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然而我知道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前方的路还很长,而教育之路永无坦途,也许还充满了荆棘与坎坷,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能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为了孩子,为了教育事业的明天,今后我将立足实际以更大的热情,更认真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工作,在教育这片田园里继续耕耘,开拓。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封面【第四篇】
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该同志19__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__市__实验小学教导主任。从事小学教育已经十九年,“雷厉风行”是她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是她的工作特点;“妙趣横生”是她课堂教学的风格;“和蔼可亲”是学生对她的评价。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她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学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用一颗“爱心”塑造学生那小小的心灵;用一双“大手”挽回学生生活中的过失;用“人格”的力量感化学生那正在成长的思想。她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投身教育教学之中,她总是和颜悦色地对待学生,早晨以微笑迎来每一位学生,晚上用微笑送走每一位学生。她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文明举止去影响感化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
高年级三步五环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并成立课题组开展相关研究。她所任教的班级成绩突出,多次在区质量检测中名列前茅。班级管理和学校工作成绩斐然,深受上级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好评。曾先后被评为市优秀大队辅导员、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区优秀班主任、区师德先进个人。在业务上先后被评为区教坛新秀、区骨干教师。在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丰富教改知识和拓宽教育事业,她参加了函授学习,取得了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她及时总结教学经验,经过反复调查了解,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认真撰写论文,论文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多次获奖或发表。
三、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在学生的眼中,教师是一个完美的人,是一个可信、可敬的人,教师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师德不仅是强调理论说教,更重要是要塑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的形象。在平时教学中,她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课堂上还是课间活动,情绪总是很低落。她通过与其他学生交流得知,这名男孩是留守儿童,父母远在外地打工,一年都不能回家一次,平时与年迈的爷爷生活在一起。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她先从生活上去关心他。男孩生病了,她带着他去看医生,用自己的钱为他买药,陪他打吊水,与他交流谈心,像妈妈一样疼他爱他,让他有一种“家”一样的感觉。然后在学习上给他讲解,帮他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最终帮他走出了失败的低谷,一段时间后成绩飞速上升。教师节,这个男孩给她送来了一张贺卡,笑着对她说:“老师,我不会忘记您对我的帮助,您在办公室和我谈心的场面,是我记忆中一道最美的风景!”她拍着男孩的头说:“孩子,你的进步是和自己的努力分不开的,既然你的父母把你交给我,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把你们带好就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平时的教学中,她特别注意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了他们健康的心理,影响了他们的人生。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她的感化下,这个班上好几位学生非常感慨地说:“老师,是您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责任心!看到了您,我们就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人们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确,教师的肩上承担着民族的希望,兼任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担,教师的双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封面【第五篇】
___,中共党员,从教以来,时刻以一名优秀教师、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扎实工作,使她成为“四有”好老师。
每年,她主动参与学校的慈善捐款活动,积极参加每一次的志愿者服务,清扫积雪,去受灾教师家里、康店一中等灾区清扫淤泥,顶着寒风、冒着酷暑,她满手泥浆、满头大汗、满身泥巴,不怕苦,继续干,直到全部清理完才肯离开。每一个善良的人,奉献自己的爱心于行动,她的一言一行无形之中也在影响着她的学生。有一次数学课上,她正在讲课,突然听到一个学生吐了。衣服上、地上到处都是喷出来的食物,她赶紧掏出卫生纸把孩子的嘴上、鼻子上、手上、衣服上擦干净。孩子们看到后,也纷纷帮忙他擦桌子上的污渍,还有一个平时很顽皮的孩子去拿来了拖把……后来,孩子的妈妈在班级群里表示感谢:“闫老师是一位有爱心的老师,培养了一群有爱心的孩子!谢谢!”
一位同学手流血了,校医说需要去医院。孩子疼的直哭,她一边安慰着孩子,一边给家长打电话说明情况,同时第一时间带着孩子赶去医院,医生说,必须马上缝针,可是他的妈妈说:“路上堵车太严重,最少还得半个小时才能赶过去,闫老师,恳请您先带孩子缝针”。她顶着压力签了字,缝针会不会落下伤口、用哪种线更好、会不会落家长埋怨,她无暇思考,跑前跑后去找医生,一直握着孩子的手,陪伴孩子缝合伤口,又自掏腰包取了药,正在作皮试准备打破伤风时,家长才匆匆赶来。这件事情以后,孩子的学习态度更加端正了,家长的心与老师贴的更近了,更加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了。她全心全意做好每一件事情,用心地带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快乐前行,家长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爱,意味着奉献,她爱着学生,爱她的事业,不忘初心,努力前行,越而胜己,一定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封面【第六篇】
我叫雷瑞亚,从事幼教事业现已有二十多年了。多年来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业务素质、优质热情的服务,出色的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荣获多次优秀教师、个人先进等荣誉。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从教工作中的点滴生活。
儿时的选择,我从事了幼教事业。不经意间,二十多年时光在平凡和平静中悄然逝去,没有留下什么骄人的成绩,没有作出什么惊人的壮举。但直到今天,我依然还坚守在这里,我不敢说十分热爱这份工作,更不敢说为之付出了多少,但正是在这平凡和朴实中,我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诠释着一个普通幼儿教师存在的价值!既然选择了,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在教育工作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潜力,严格执行师德师规,保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热爱教育事业。
刚参加工作时,我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每天都是带着微笑,哼着小曲去迎接孩子和每一天的工作。后来工作了三四年后,我觉得幼教工作是一项非常单调、枯燥的事情,每天都是两点一线,不是学校就是家庭,从没时间去接触外面的世界。看到乡镇上和我一样工作的同学,整天上班清闲、自由自在,心里就开始羡慕她们的工作,想着有一天也能调到乡镇办去上班。所以就有事没事下班后就找她们聊天,在和她们深入接触后,听她们给我讲她们工作中的事情。说她们与村里人打交道,为了计划生育工作,和村民们吵架,被人骂得无法招架;哭笑不得;难以开展工作,心里的委屈真不知给谁诉说;有时晚上一个人偷偷地哭。我听到她们的工作遭遇后,心里受到了很大的撞击。原来每个人的工作都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辉煌、潇洒,每份工作都有它们的艰辛和特殊。从那以后,我开始回顾自己的工作,每天面对活泼可爱、童言无忌的孩子们,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快乐开心的过得每一天,我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我的工作是这样的平凡而美丽。从此以后,我努力学习,踏实工作。用我最平凡的爱,爱工作,爱每个孩子,我教他们学知识、学做人;学做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学会感恩,学会生活的孩子。我给了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孩子们给了我终生的幸福!
我在家乡的学校工作了六七年,村里的父老乡亲每次见我都是很亲切的叫我:“小雷老师,我们家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你,整天在家说得最多的就是你,和你在一起他们非常开心”。每次看到家乡的亲人们,我心里都非常高兴,心里总是甜滋滋的,也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自豪。
后来,我去过几个学校,不管到哪里我都非常喜欢孩子,喜欢自己的工作,从不发牢骚,面对年轻教师遇到困难时,我就鼓励他们,要学会迎难而上,最终的胜利是自己的;面对比我年龄大的教师,我会虚心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育人经验、工作的热情、听他们讲从教多年来工作中的点滴故事、心酸人生和对教育工作执着的爱与奉献。
最后,我就到了我们城关实验幼儿园。我当过老师,做过保育员,后来一直在后勤管理档案工作,兼摄像、医务室等工作。前几年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太熟悉,每年暑假、寒假,大家都放假了,而我却面对一堆交来的资料,埋头苦干,一件一件分类;一件一件挑选取减,归纳整理。但是心情是非常愉悦的,能给幼儿园多做一份事情,是我的骄傲。比起那些年轻教师们在园里每天紧张、辛苦的工作,回家还要照顾老人、管教孩子,我们已经轻松多了,领导们已经很体贴照顾我们了,所以非常感谢园领导对我们后勤人员的关心和爱护。我觉得在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为幼儿园做一些工作是应该的,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在我教师的生涯里,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我把他们永远珍藏在心底,我要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大家,时光流逝,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也算桃李满天下,经常在超市、书店、街道都有孩子们和家长亲切地叫我“雷老师”,我感到非常欣慰,我欣慰并不是因为孩子们的知恩图报,而是因为我的付出让孩子们生活的更美好。心中永远充满对生活的爱。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封面【第七篇】
王洪春,女,汉族,52岁,重庆市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一级教师。坚守山区教育30多年,20xx年主动申请到最偏远、交通不便的群岭村校任教,用啤酒箱子当床,用破麻袋分隔男女厕所,在屋檐下做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帮抚培养6个留守儿童,自费为学校买挂图、体育用品。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海拔1700米的高山上,一位50多岁的女教师独守着破旧的村校,靠着坚强的毅力和一颗为山区孩子无私奉献的爱心战胜了无尽的困苦、恐惧和孤独,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晴空。
她就是王洪春,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教师,为山区教育奉献了30年,选择了大山,挑起了重担,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称赞。
王洪春本是离县城较近的和谦镇人,因被大山小伙子刘权明的憨厚感动而随嫁到了最偏远的白泉。又因为她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对孩子的喜爱当了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命征程。
30年来,她坚守在大山的深处,克服了重重困难。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农村的小学教育,奉献给了渴求知识的一代又一代的山村孩子,用她慈母般的情怀呵护着每一个孩子。
白泉乡是开县最偏僻、最贫困的一个乡,30年前,这里还不通公路,要想去一趟县城,徒步翻山越岭,要走上三天三夜。而王洪春又选择了这个乡最偏远的村校扎下了根,一晃就是30年。
30年来,王洪春爱生如子。在30年的教师生涯中,她自始至终关心照顾每一个学生,在她班上学习的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她对困难的学生总是给予无微不至关心,要是哪个学生因为家庭的贫困而失学,她总会从微薄的工资里面挤出一部分钱给学生垫书杂费,说服他们复学。一个又一个,一年又一年,垫的钱越来越多,还她的却很少,30年来,究竟给学生垫了多少费用,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因此,也让她自己的生活也经常举步维艰。
王洪春家在农村,她每天上完课还必须干农活,但是几十年来,她在工作上从来没有拖过后腿,对学习差的学生她也总是悉心辅导,从不放弃一个后进生。每天傍晚,她总是走村串户,到学生家里去家访,去辅导学习差的学生,经常到了半夜才打着火把回家。
20xx年8月,处于1700米高山上的群岭二校急需教师,但是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正在学校领导焦头烂额之际,49岁的王洪春老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决定,她自愿申请到群岭二校任教。一个女教师,到一所荒凉得古庙一样的学校教书,这让所有知道的人都大吃一惊。
群岭村校是全乡最偏远、环境最恶劣的村校。海拔1700米的山梁上,一间破旧的土墙教室,两边的陡坡延伸至让人恐惧的深谷。从场镇到那里,要走4个小时山路。以往的老师,没有谁在学校待上过一年。
因为之前没去过群岭,开学前,王洪春让丈夫刘权明先上山看看。刘权明回来后,久久没说话。“只要有路,我就能爬上去。”听了妻子这话。刘权明开始默默为她收拾上山的被条、换洗衣服、方便面和咸菜。
群岭二校地处群山之颠,四面迎风,泥巴墙,瓦屋顶。校园总占地面积平方。开学头一天,夫妻俩背着东西,早上8点从家里出发,下午2点才走到学校。
来到学校,王洪春愣住了――30平方米的教室被隔成两间,一间是教室,容纳两个年级的复式班,一间是老师卧室兼厨房。教室里,3只脚的课桌就有6张。一个没有门的厕所,中间挂了条麻袋分出男女。王洪春让丈夫维修桌凳,自己打扫清洁。两间屋,清理出的老鼠屎装了一筲箕,还发现4张蛇蜕下的皮。
当天晚上,因未带床,王洪春和丈夫将纸板铺在地上睡,没电,就点蜡烛。一周后,学校才通电,丈夫也从家里搬来一个床垫,放在借来的6个啤酒箱上,算是床,一直用到现在。
几个留守孩子和王老师住在一起,除了上课,王老师还要煮饭或者方便面和学生一起吃。由于卧室太窄,王洪春不敢在里面生火,山上电压低,又不能用电饭锅,所以王老师把灶搬到了屋外的空地上,下雨天又搬到屋里。她做饭的灶就是一只瓷盆,上面再放一个“三脚”和一口锅,看起来有些像过家家,却让人觉得心酸。由于这里海拨高,群岭山上,每年冬天两个多月大雪封山。没有水,她就将干净点的雪放在锅里,融化后做饭。但不管多干净的雪,融化后的水都是黑的。她不敢喝,王老师只好干吃方便面。刚刚到群岭村校的一年里,她和学生就吃了七八十箱方便面,三年吃了多少箱方便面她自己也说不清了。
条件越是艰苦,王老师越是努力地工作,因为她认为在这里生活的人太不容易了。她希望能多为孩子们充电,让孩子们长大了凭自己的实力改变命运,尽管她担任的是复式班,但她对教学工作丝毫没有怠慢。对于学生作业,无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她都一丝不苟地批改,而且还在一个本子上详细地记录了“作业反馈信息”。学校领导问她:“这么多的作业你怎么改完的?”她却平淡地说:“反正没事,改点作业充实一些。”
王洪春老师是82年前的民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她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在她的备课本和教科书上,到处能看到那些“循规蹈矩”的小字,那是她钻研教材的见证。在村小有很多课余时间,王老师除了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就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备课和学习。她说:“闲着也是闲着,有事做还好些。”在她简单的床铺底下,有很多书,她说没地方放,只好放棉絮下面了。
群岭二校由于是白泉乡条件最差、环境最恶劣的村校,曾经几度派人去,都被那里的境况吓退了,在那里最需要老师的时候,年近半百的王洪春却主动申请去任教,这事却让她在那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在白马泉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农村人光靠种庄稼维持生计是不行了。于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便成了教育过程中严峻的问题,据统计,白泉的在校生中,留守儿童占50%,留守儿童的家中的大人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家里的活计变得特别忙,再加上学校路途遥远,接送孩子也就成了大问题,见此情形,王洪春老师主动给孩子做中午饭。每天中午王老师都要用那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灶台里给十几个孩子做饭。
家长们见王老师待孩子特别好,有些离学校远的就干脆把孩子送到王老师那儿住。仅仅十多个平方的寝室里,住着王老师和四个孩子,他们小的四岁,最大的有六岁。白天,王老师要为他们热洗脸水、洗脸、梳头、做饭,晚上,还得在三更、四更时分叫醒孩子陪他们上厕所,否则就会尿床。王老师每天给所有孩子上完课,便和这四个留守儿童一起玩。在王老师这里,老师、厨师、管理员全由她一个承担起来了。当同事问她累不累的时候,她却用了一句最普通的话回答:“比起那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就好耍多了。”
孩子们没有床,王老师就把自家的钢丝床背了上去;高山上没有零食,她便在街上买了背上去免费给孩子吃;孩子们没水喝,她便在简单的灶台里给他们烧开水;孩子们没活动场所,她便让自己的丈夫用木头做了一个乒乓球台,她还买了如跳绳等许多体育用品,给孩子们玩;她还自己掏钱买了拼音挂图、教字挂图、汉字挂图等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也就是因为她的用心良苦,现在不仅让本校学生爱校如家,中心校回去的孩子也爱去那里玩。也就是因为她的善良和蔼,山上许多大姑娘也拿她当自己的妈妈,跟她谈心,请教她一些生活小常识。在这里,王老师得到了全体村民的尊重和信赖,王老师也不再孤单,因为在这里她有许多亲人。
在王洪春主动申请上山之初,有人怀疑她在那里坚持不了半年,也有人说她是为了出名。而今天,王老师不仅坚持了下来,当然也出了名,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也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但这不是她上山的初衷。出了名的王老师还是和以前一样,默默的坚守在1700米的高山之巅,默默地辛勤工作,既当老师,又当保姆,默默地忍受着孤寂和艰辛,用自己柔弱的双肩为大山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春华秋实,30年的倾情投入,30年的辛勤耕耘。王洪春以她大山般的朴实和坚毅,真诚待人,踏实做事,无私奉献,赢得了学生的敬仰,家长的尊重,社会的好评。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她的感人事迹不仅受到社会各界和许多媒体的关注,20xx年,她再次被学校评为模范教师,县“十佳班主任”,20xx年评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0xx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标兵、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并当选为市县两级妇代会代表。面对这些荣誉,王老师却说:“其实我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平常事,我只是希望我退休后,能有人继续上来照顾这个山上的孩子,他们需要用知识来改变命运。”王老师就是这样平凡的一个女人,和这里的许多女人一样,放假回家了是个贤妻良母。然而如此柔弱的肩膀却挑起了大山的脊梁,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了她近乎一生的心血。如今,年过半百的她仍然坚守着那座大山,坚守着那里的孩子。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封面【第八篇】
我在幼儿教育这个岗位已从教二十七年了,1991年从大连幼儿师范毕业后,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前教育大专和本科课程的学习,获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本科学历。由于工作不断努力,先后评为大连市骨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并多次代表大连市、区及幼儿园参加全国、省教学大赛及教学观摩。我热爱幼教工作,把教师这一辛勤的园丁工作作为一项神圣的事业来做,始终坚持“对孩子有爱心,让孩子在幼儿园开心;对家长热心,让家长对老师放心”的理念,立足岗位,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工作大局为重,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圆满完成各年龄班、各教学领域的教学工作任务并连续多年在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所带领的班级也曾多次获得园“优秀班集体”的光荣称号。
近几年来,我先后担任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教学工作并兼任幼儿园的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工作。在工作中恪尽职守,不讲条件,任劳任怨,经常早出晚归在幼儿园加班工作,从来是吃苦在前、任务在前、各人利益在后,用自己默默的言和行无声地影响着身边的同事们、孩子们,在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始终是年轻教师的“楷模”,带了几批徒弟个个都很优秀,成绩显著。在担任小班教学工作中,针对幼儿刚入园、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特点,从稳定幼儿情绪,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训练入手,组织幼儿一日游戏教学活动,充分运用各种游戏,随机组织引导幼儿学习,使他们在轻松、自然的环境里学习儿歌、音乐律动,聆听妙趣横生的故事,为幼儿入园升入中班打下了基础。在担任中班的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制定各教学领域计划,注重抓住教学重点,做好教学准备。制定和运用各类教学图片、木偶等丰富多彩的教具配合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对一些性格孤僻、胆小和特别调皮好动的幼儿,不厌其烦地给他们开“小灶”,用慈母般的爱心关心、体贴他们,受到了家长的好评。在担任大班的教学工作中,认真备好每节课,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广泛调动幼儿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积极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活泼有趣的教学环境。针对幼儿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善于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幼儿良好的教学活动秩序。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幼儿有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良好心理状态;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的教学契机,细致观察每位幼儿能力特点及表现,随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潜心搞好幼儿教育的基础上,我注重把幼儿园与家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开放式教学”、家长信息反馈窗、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联谊活动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幼儿信息,解决家长在育儿中的困惑,及时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情况,做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性,使孩子在各个方面均得到很大的进步。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是不准确的,我们教师要具备一桶清澈新鲜源源不断的水,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具备的。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要掌握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教学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会走下去,也能走下去。前边的路很长,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我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