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欣赏之报告文学【优推5篇】
【导言】此例“文学作品欣赏之报告文学【优推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报告文学作品名【第一篇】
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社与山西石膏山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的“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首届大赛已成功举办。第二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征文活动现已启动。
一、征文体裁:
20xx年11月1日—20xx年11月30日在省级以上(包括省级)期刊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写实性的散文、随笔、诗歌、报告文学、影视剧本等均在参评范围。参评作品应内容健康、语言清新、立意新颖、情感真挚、在读者中有较大影响。表现石膏山景区题材的作品同等质量优先获评。
二、评委会:
三、评奖程序:
1、参评者于20xx年10月1日起向评委会办公室寄参评作品,仅限申报1篇(部),两位评委联合可推荐1篇(部)。
2、评奖委员会于20xx年元月6日启动初评,遴选30篇(部)为终评备选篇目。
3、评奖委员会于20xx年3月1日至5日召开终评会,评选投票决定10篇(部)作品获奖。
四、奖项:
1、“石膏山杯”奖首奖1篇(部),奖金12万元。(税前)
2、“石膏山杯”奖3篇(部),奖金4万元。(税前)
3、“石膏山杯”优秀奖6篇(部),奖金1万元。
评奖结果在媒体公布。第二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于20xx年5月上旬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颁奖仪式。
五、自20xx年起,本大赛连续设奖5年。除首届评奖外,20xx—20xx年的评奖,每年评选当年度所发作品。
评奖办公室: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3号金孔雀大厦A座516室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社,邮编:100013
电话:,联系人:魏建军。
为方便评选,本届征文大赛只接受纸质文本。投寄征文作品请注明“第二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字样,将您在刊物所发表的文章复印件或出版的书籍一式三份寄至评奖办。
年月日
第四节 报告文学【第二篇】
一、报告文学的概念
报告文学,又称“艺术的文告”,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体裁,是速写、特写等文学样式的总称。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再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
二、报告文学的主要特征
报告文学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等特征。
1.及时性 报告文学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及时地传达给读者。
2.纪实性 报告文学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述对象,用事实说话,所以报告文学才被世人称为“社会史的信实资料”。
3.文学性 报告文学在艺术形象性上的要求是很高的,吸收了小说的描写技巧、戏剧的对话艺术、电影分镜头的叙述方法以及诗歌的跳跃手法等,也从文学中引进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与技巧,如提炼、剪裁、描摹、比兴、工笔刻画、重笔渲染、精选角度以及艺术语言的调动等。总之,除虚构和夸张外,艺术构思、艺术想象、描写、抒情和修辞手法,都是报告文学可以采取的文学手段。
4.政论性 所谓政论性,就是作者结合社会现实,在文章中直接针砭时弊,或褒贬人物,或阐明意义,或作出判断,或抒发某种强烈的感受,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报告的对象作出的评价。
5.边缘性 报告文学常常徘徊于新闻与文学之间,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兼容了许多学科,充分体现了它的边缘性。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不但是新闻、文学、调查报告、社科研究论文等文体的交叉或边缘部分,还涉及了新闻学、写作学、历史学以及哲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等学科。
■
夜宿棚花村(节选)
李春雷
棚花村分布在一片片高高低低的岗坡地带,自然形成五十多个散碎的部落,零零星星的耕地就更多了,达上千块,大的似球场,小的如炕面。地震过后,房屋全部荡平了,田地却毫发无伤。天府之国的地理和气候特点类似江南,水网密布,极适合油菜、小麦和水稻轮茬种植。现在正是油菜、小麦收获季节,腾田之后马上要翻茬、筑坝、蓄水、插秧。耕牛们并不理会人间的灾难,依旧在水田里一边尽力地劳动,一边尽情地歌唱。
绕过一堆堆新鲜的废墟和一道道泥泞的田塍,我终于找到了村主任。这是一个40多岁的汉子,中等个头,皮肤黧黑,胳膊粗壮,他和几个村干部正踩在水田里,弯着腰,帮一个受重灾的女人插秧。这个女人的婆婆和孙女都被砸死了,丈夫也受了重伤,住在成都的医院里。
看得出,村主任不善言谈,对我的到来,似乎有些为难,尤其听说我还打算住一夜时,更是搓着手,皱起了眉头。但他还是把我领进了他的家――一顶蓝色的帐篷。
说是家,其实是村委会,因为门口挂着牌子。说是村委会,更是村里的仓库,仅8平方米的地方,堆满了杂七杂八的货物,全是外面救济的日用品和药品。靠南侧的角落里,放着一张单人床,这就是他一家三口人的卧具了。紧挨着卧具,是一张破旧的书桌,书桌上有一个账本,这就是小村的行政事务中心了。
他给我倒了一碗水,不好意思地说:“杯子都砸碎了,别见怪。”又指指挂在床头的一包白白胖胖的泡腾片说,“水消过毒,放心喝。”
“你们村多少人?”我随口问道。
“1700人,哦,不,不。”他猛地停住,一会儿后,嗫嚅着说,“1663人。”说完,背过身去,又陷入了沉默。
地震时多亏是白天,村里的青壮劳力都在户外,可仍有37个孩子和老年人遇难,80多人重伤。震后又下起大雨,全村人跪在山坡上,以手掘土,就地埋葬了死者,大人们像孩子一样号哭着,孩子们则像大人一样冷峻。恐惧像四周的大山一样黑的,那是鬼魅的影子?直到两天后,外面的援救才进来。但是,身受重伤的小村像一条刮去鳞片的鱼,时时疼痛,撕心裂肺的疼痛。
我们谈话时,不时有村干部和村民来找他办事,一个个来去匆匆,气喘吁吁。是的,现在正是最忙乱的时候,大量的救济物品林林总总,都要登记造册,一户户地均分下去。那么多的重灾户,都要帮他们料理家事。还要防疫、捕狗、搭帐篷……更别说迫在眉睫的农活了。
我愈发感觉出了自己的唐突,便有了连夜赶回成都的打算。
他一把按住我:“莫客气,莫客气,住处已经安排了。”
天渐渐暗下来了,在滚滚黄尘中奔波了一天的太阳已经困倦了,西侧的蔡家山、鹿堂山、跑马岭像一个个巨大的枕头,静静地横卧在那里。耕牛们也饿极了,纷纷叫嚷着“回家、回家”“吃饭、吃饭”,急切切地向着小村跑去。还有水田里那些刚刚定居的秧苗们,在晚风中欢快地唱歌、跳舞,像幼儿园里顽皮无忧的娃娃仔。它们哪里晓得小村的痛楚呢。但生活肯定是要前行的,就像树一样,总往高处长;就像水一样,毕竟东流去。不错的,你看,四周的帐篷里,渐次亮起了蜡烛,烛光幢幢中,妇人们在准备着各自的晚餐。男人们呢?坐在帐篷外,抽着烟,似乎又恢复了原来的本性,开始吹嘘各自的传奇和历险。暮色中,不时有笑声弥散开来。一簇簇炉火燃起来了,一缕缕炊烟飘起来了,小村的黄昏在慢慢地浑厚和丰富起来。
(选自《光明日报》2008年6月28日,有删改)
■
作者抓住棚花村村民的生活生产的场景进行重点描述,从而突出了“汶川大地震”后灾民的精神面貌,并塑造了“村主任”这一光辉形象。
文中多有精彩的句子,其句意赡富隽永。如“水田里那些刚刚定居的秧苗们,在晚风中欢快地唱歌、跳舞”含蓄地表现了灾后人民的生活状态,深刻地揭示了灾难并不能摧残人们的意志这一主题。
二、政通则人和(节选)
南通被列入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然而老百姓对当地政府机关的作风却曾经抱怨多多,“脏乱差”的城市被前来视察的朱基总理斥之为“垃圾堆”。民谚云:“南通南通,路难通,话难懂,事难做,官难当。”
时过境迁。如今的南通,GDP增幅却已连续两年半保持江苏全省第一,环境保护在“全国污染控制较好城市”评选中名列第一,政府服务质量在全国50个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中被评为第一,并跻身最具台商投资价值城市行列,还荣获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第一名。市政府甚至于把办事效率的时限承诺,用14个版面密密麻麻地登在本市的大报上,接受780万人民监督。民间评价:“今日南通,政通、人和、心齐、气顺、风正、劲足。”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南通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东山再起
每个人都有梦想。1984年的南通,人人的梦想都长出了翅膀。
那时南通被列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苏锡常通”并称江苏“四小虎”,南通以地处江北被列入苏南板块。南通各业发达,人人有事干,据说没有一个待业青年。
可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南通人的梦想搁浅在沙滩上。因经济落后,南通被划出苏南板块。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甚至落后于苏中、苏北的若干城市。南通人既不服气,又充满怨气,可谓“怨声复怨声”。城市“脏乱差”也落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1994年朱基任常务副总理时到南通考察,陪同考察的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是南通人,朱基痛心地对陈焕友说:“你要把你的家乡从垃圾堆里解放出来。”
这句严厉的批评,在南通几乎家喻户晓,鞭策南通人要重新擦亮梦想,改变家乡。
可是到20世纪末,南通经济仍然落后。
进入21世纪后,南通奇迹般再度兴起。它的兴起之快,变化之大,甚至令人心里还来不及准备,还不敢对其使用“崛起”一词,但已经可以看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
大家知道,江苏已是全国经济发展的佼佼者,尤其是苏南。今日南通,GDP增幅已连续两年保持江苏全省第一,外资、民资跃居全省前列,环境保护在“全国污染控制较好城市”评选中名列第一,政府服务质量在全国50个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中被评为第一,并在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评选中名列第一,还被评为“最具台商投资价值城市”。应该说,能获得上述任何一项“第一”,都不容易。
我感到更不可估量的还是南通的前景――“天时、地利、人和”在此地的高度集聚。南通将在中国版图上凸显出来,为世人瞩目!此种势不可当的情状,其期已至、其力已积、其势已发,是看得见的了。
当地民声
在今日南通,你坐上出租车,只要问一句当地领导怎么样,就可能听到“罗一民”这个名字,听到对他的赞扬。可谓车夫贩夫,文人士子,老孺都说他好,这大约是不多见的。
由此,我关心的是:这一切是怎么出现的呢?在今天,有什么办法让老百姓历数当地领导者如何如何不错?
内心深处那一票
罗一民是1999年11月被江苏省委派到南通来的,初来时任副市长,一年后即任市长。就在他任市长这一天,他上台作了个表态讲话,称《就职讲话》。他称之“讲话”,而我视之为“演讲”,这不重要,关键是讲了什么。
他的就职讲话总共只有三段话,第二段话集中地表达了他想做什么,其中明确表述:“我将在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监督、帮助下,以‘创新、规范、高效、廉洁’为新目标,塑造政府的新形象,开创政府工作的新局面。”并明确地说,“我将树立以民为本、一心为民的新作风。”具体将落实在“为南通人民办实事、做好事、谋大事”上。这些话,听来似乎也耳熟能详,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我珍视这个就职演说,因为罗一民清醒地认识到,人民代表虽然“已经完成了法律形式上的选举,但内心深处的选举还远未完成”。
我看到,他把投票选举分作“用手投”和“用心投”两说。当今一个领导者,得到人民代表用手投的那一票,是容易的,但要得到人民心里那一票,就很难。有的高官,即使已经风风光光地卸任了,但始终都没有得到过人民心中那一票。罗一民这个就职演说,表达的就是决心通过日后勤勉的工作,得到人民心中那一票!
那么,罗一民能不能得到人民心中的那一票?
怎样才能得到人民心中的那一票?
我以为,罗一民这个全文不到800字的就职讲话,有朝一日,罗一民离任,南通人是值得请书法家把它郑重地书写出来,放进南通博物馆的。
政不通则万事休
今日南通,一个普通市民想进市委、市政府大楼去反映问题或办事,是会得到热情接待的。
这个市民进了市委或市政府大楼后,可能无法一步到位地找到自己想找的部门,但是没有关系,无论你找到哪个办公室,无论问到的第一个人是谁,这被问的“第一人”,就有责任把你领到你要找的办公室,把你介绍给有关人员。
(选自《北京文学》2007年第8期,有删改)
■
作者将昨日南通之“南通南通,路难通,话难懂,事难做,官难当”与今日南通之“今日南通,政通、人和、心齐、气顺、风正、劲足”作对比,突出南通变化之大,同时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南通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句统领全文。
本文采用了“一线穿珠”的结构形式,通过如今南通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实绩侧面烘托罗一民的“显赫政绩”,通过《就职讲话》来正面表现罗一民的思想品质,从而塑造了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干家、人民公仆形象。
■
报告文学是用文学的手法报道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的一种文学样式。通过阅读报告文学,我们能够及时地看到现实生活发生的变化,感受到时代前进的步伐。但怎样才能读懂、读透报告文学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看标题信息,揣摩作品的类型
报告文学比较重视标题,力争产生吸引力和震撼力。它的标题讲究求新,运用修辞手法,具有概括力。“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揣摩报告文学类型”,则是通过对标题的揣摩,辨出该文的叙述对象是典型人物,还是重大事件,抑或是社会问题等。
二、弄清类型,有的放矢
阅读报告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报告文学的特点理解文本内容。
1.人物类报告文学 人物类报告文学的开头常展现生动逼真的生活场面,给人以现场实感。这一开头或交代事件的高潮或结局;或制造悬念,引出矛盾;或交作动机、开门见山地点题等。其中间部分或借用一般情节小说的结构形式,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采用纵向结构,即以时间推移和过程进展为线索的结构;或借用“一线穿珠”的结构形式,依靠主题思想来组合互不相关的材料;或以作者对主人公的认识发展及情感起伏的过程来安排结构。其结尾常是鼓舞展望式或者哲理思索式,将议论与人物形象和场面相结合,形成一种余味无穷的意境。
2.重大事件类报告文学 所谓重大事件,往往是需要歌颂的事件,当然也有不少对历史进行反思、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阴暗面进行暴露的事件,更可能是歌颂和暴露兼而有之的事件。这类报告文学的标题一般要概括或透露文章中的重大事件。其开头一般是议论入手,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文章中间与人物类报告文学的中间结构安排方式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常借用“蒙太奇”手法,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灵活跳跃。因此它也称为“全景式”报告文学。
重大事件类报告文学,强调交代事件的全过程及其重点,涉及的社会生活面比较广泛。它通过事件本身及作者对事件的态度来体现主题思想,事件贯串全文,而人物刻画则服从于事件展示。人物往往很多,但只作简略的粗线条的描写,只写出不同人物共同的精神特点。结尾常常是主题的总结和升华或者一种感慨和展望。
3.社会问题类报告文学 标题突出地表明这类报告文学的特点:颇具气魄,一览无余。开头以议论为主,常以一个细节引起。中间从某一社会问题出发,广泛采访,综合研究,以宏观的表现和理论的升华见长。作者往往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收集同属于一个社会问题的社会现象,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的主导下进行选择、提炼。
三、抓住点面线,整体感知
我们将报告文学解剖的话,其可以分为点、面、线三个有机部分。所谓“点”,就是报告文学中表现主题、刻画人物最关键的材料。作者在写这些“点”的材料时,都把它放到最显著的位置,浓墨重彩,加以突出描绘。所谓“面”,就是作品中的背景材料。1篇报告文学光有“点”还不行,红花还需绿叶衬,“面”对于“点”来说,能起到补充、陪衬、铺垫、烘托以及过渡的作用。所谓“线”,就是把上面讲到的点和面贯串连接起来的线索。线索有虚线和实线。用主题思想直接贯串的是虚线;用人物活动、事件过程或事件贯串的是实线。
四、分析议论,发掘意蕴
报告文学其战斗性、鼓动性不仅仅反映在作者从生活中选取的题材,直接为现实服务上,而且还体现在它具有强烈的政论色彩上。作者往往在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的同时,还运用议论这一表达方式揭示本质,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
■
一、寂静钱钟书
周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选自《中国青年报》2008年12月24日,有删改)
■
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B.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
C.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
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
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2.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黑体词“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原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国式总理
陈启文
老爷子。很多人都私下里、在心里这样叫他。
或许,当他已经走到了你的面前,你都不敢相信,是他?真的,是他吗?
――那是2001年7月,苏北。宿迁。洪泽湖畔,一个又闷又热的夏天,人们的心都要热得跳出来了。然而,这正是庄稼生长得最热烈的季节,一望无边的农田里,农民们正在骄阳下挥汗如雨地忙活着,没有人注意到,一个干部装束的人正踩着田埂走近他们。直到那人走得很近了,听见他的脚步声了,有人才抬头瞟了一眼,很快又埋头干自己的活儿了。那个人却主动跟他们打起了招呼:“老乡啊,你们辛苦了!”但那些农民显然对现在的一些干部没有多少兴趣。有个记者给这些农田和农民们拍照时,一个妇女扯着嗓门喊,“拍,拍什么拍啊,拍这家伙有啥子用啊?能当饭吃啊?”听到这话,那干部模样的人已经走到了那个妇女跟前了。他笑着说:“大姐,你有什么烦心事情跟我说说……”那个妇女愣了一下,她看清楚了,这个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有几分儒雅的人,微笑着,让人感觉到几分亲切,她还看见了他鞋子上、裤脚上沾满了青黑色的泥巴;但她显然还没有认出这个走到自己眼前的人是谁。她愣了一下,只是觉得这个干部模样的人和别的那些当官的不大一样,没有官样。犹豫着,她的胆子变大了,慢慢地,她便竹筒倒豆子般,把现在农民的负担有多重、这样的上缴那样的摊派有多少、那些乡干部有多凶……一股脑儿地全都倒了出来。她一边数落,一边用袖子去揩拭脸上的汗水。这鬼天气,连说话时,脸上也洒着汗滴。
虽然这位农村普通的妇女不知道来人是谁,但那个倾听的人内心清醒地知道,他是国家的总理啊。他一直在不停地点头,沉重地点头。等到这妇女发泄了一通之后,他才将沉重的头昂起,若有所思。他打内心里高兴,一个农民,不再只有对命运的顺从,而是敢于把自己对社会的某些不满说出来,这是一种觉悟。他之所以要特意绕开当地的政府官员,时常越出预定的路线,深入到农民的田间地头,走到农民的身边,就是为了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听听农民的真话,掏心窝子的话,这样,才能让一个国家的决策更加清醒。他知道,这凶巴巴的乡下女人说出的都是火辣辣的大实话。这让他的心情和脚步一样越来越沉重。
他走了,他走过的地方,土路上扬起着干燥已久的灰土。在他身后,留下的是一行蜿蜒的深一脚浅一脚的脚印。这样的脚印,让你感到有什么压在他心中,沉沉的。
这人……是谁呢?这乡下女人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后来,她看了电视,她的心怦怦地跳起来。老天,那是,中央领导!她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害怕了一个晚上。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她一个乡下女人,竟然冲着一位中央领导发了那么大的火。
她其实没必要担心,很多事,就是在一位人民总理走得离人民越来越近的脚步中逐渐得到了升华,才能让这些农民久远的渴望变成了现实。
在江淮大地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版本的民间记忆。有一次,在安徽检查禽流感疫区,他把每一个角落都很仔细地看过了,谁都知道,禽流感是可能传染给人的,等总理看得差不多了,陪同他的当地干部便催他赶紧离开,但总理却转过身,眯着眼,朝着另一个方向默默注视了良久。那是一个很普通的村庄,总理还想到村子里去转一转,去看看那些农民兄弟。结果,这一转,又转出了许多事来。这一次,农民们一下就认出了他。啊,总理来了,温总理来了!一阵风,整个村子都知道了,那些浑身散发出汗腥味儿的农民,热乎乎地一下把总理团团围住了。这些农民宽阔粗糙的肩膀上,有的还背着柴草,有的还掮着锄头,还有些农家女人刚从灶屋里出来,腰缠着一块油乎乎的围裙。在牛羊马粪和柴草的烟熏味中,他们簇拥着总理。人民、总理,一下处在了零距离中。这种零距离的生命体验,中间甚至连一个逗号都放不进去,这才叫人民总理啊!总理让他们有什么说什么,这些农民七嘴八舌一下说开了,有说修路的,有说占地的,还有反映拆迁的……这些七七八八十分琐碎但却具体的事情,实在不应该由他一个总理直接来过问的,但他高兴的是,这些农民都敢于向他说真话。一个农民抢着说:“总理,我能提个问题不能?”他说:“行!”这个农民向他反映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附近的厂子把水都污染了,现在村里连井水都不能喝了!听到这个情况,那些陪同总理进村的当地干部赶紧抢着回答:“这个问题,交给我们,我们来解决!”总理听了,没动声色,但心里清楚:“我不来,你们怎么没去解决?”
我爱听这些老百姓的故事,我知道这些故事正在演绎成世代流传的乡村传说。这是最能深入中国民间人心的一种记忆方式。
一个又一个的记忆,以连绵的方式,把一个总理的形象勾勒了出来,而在这个说不上有多么伟岸的身影的背后,以苍天与大地为背景,或许是惊涛骇浪的浑浊洪水,或许是SARS魔影在无影灯下徘徊的医院,或许是汶川大地震的废墟,或许是在我曾追踪过的一场南方异常罕见的暴风雪中……
(选自《中国报告文学》,有删改)
■
1.“老爷子”这一称呼,体现了温总理怎样的人格魅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他身后,留下的是一行蜿蜒的深一脚浅一脚的脚印。这样的脚印,让你感到有什么压在他心中,沉沉的。”结合上下文,请说说是“什么压在他心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本文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论述了怎样的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原文,根据自己的见解,请谈谈当一个好官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列举四点即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告文学作品名【第三篇】
一、对文学作品的知识内容的学习
(一)要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学生的知识水平占据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对文章的理解外,还要加强对作品的各个角度的了解。比如说,从文章的主题方面、材料的选择方面、语言的运用方面,都要有一定的鉴赏方法。教师这这些方面,可以设计一定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将这些知识拓展到生活当中,这样,在理解起来,也就容易了。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将这些文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学生不仅要学会课上的内容
更要对课外的知识进行积累只有越来越多地获得知识,才能使得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提升。学生可以通过扩展阅读量来增加自己的积累,这对文学作品在感悟力上也有提高。
(四)文学作品的意义
二、鉴赏方法
(一)着眼整体
(二)根据文章的体裁
进行鉴赏针对表现手法不同的文章而言,学生在对此进行鉴赏的时候,要根据作品的重点内容进行欣赏。对于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在表达主题的方式上,也是不同的,在运用的表达手法上却几乎相同。所以,在鉴赏文章时,根据不同的体裁,我们要抓住表达的主题,尤其在表达方式上,围绕主题的中心、思想,对文章运用的表达手法进行分析。所以,要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就要把握不同题材的作品的重点内容,体会当中人物形象的设置。
三、总结
报告文学作品名【第四篇】
我叫xx,xxxx年出生于xxx,父亲是xx,母亲是xx,自小家里对我的教育就很严格,所以,从小我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思想习惯和善于发现身边细微事物的习惯。在小学的时候,我就对文学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可能是因为那时候还小,不懂事,对文学只是表面的认识,只明白自我喜欢那种“气质”和“感觉”,所以,也仅仅是喜欢而已,没有实际写点什么东西。
上了中学,我渐渐地懂事了,接收的知识面也广了,对文学的认识也更进一步了。感觉自我对文学作品不再是小时候懵懵懂懂的感兴趣了,而是“爱”,真正地爱上了文学作品。那时的我xx岁,家里人也很支持我对文学的热爱。自那以后,从生活到学习,从事物到人物,从外界到内心,从感受到感悟,从了解到经历……每一个过程我都细细品味,去探寻其中的文学痕迹,去感受其中的文学气息。对于在学校里教师讲解的知识我会认真学习;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我会仔细观察;对于家人的教诲我会洗耳聆听。总之,只要是自我认为对的、能够学到东西的,我都不会放弃。经过自我的不断积累、摸索、领悟,我开始学着写东西。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也没有想过自我写出来的东西会有多么多么优秀,我仅仅是喜欢写而已。我明白,每个人对文学作品都有不一样的理解,一个人写出来的东西要想让每个人都喜欢很难。所以,我只是尽我自我的本事写作而已,只是抒发自我对文学的热爱而已。我不断地写、不断地改,最终最终有了属于自我的作品,也就是早期的代表作《毕业》。这部作品在当时虽然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毕竟也是我文学生涯的开端,能够看做是我之后文学道路的奠基石。
中期进入工作之后,重心就放到了科研上头,对于文学的创作也就停了段时间。这段时间,我在科研上头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能够说是丰富了自我的思想和情感。我也把这段时间看做是自我从另一个层面接触、理解文学的一个过程。虽然没有实际作品,但我认为自我在思想上对文学的认知又深了一层。即使重心是在科研上头,我仍然没有忽视我的文学梦,只是没有创作,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还是一如既往地追求文学。
这些作品都是我倾尽心血写作的。其中,诗词作品《七十抒怀》:“诚靠勤学强自身,开拓进取步高登。创业艰辛评智勇,人地天和功乃成。风物终久东流逝,唯铸丹青慰平生。年近古稀回头品,无限情怀润肺心。”被应邀入编《中国国际书画市场先去真》。诗词作品《灯下随想》:“文海深胜无敌宫,探究始得趣无穷。百部辞书条目众,脉络豪气隐从中。彻夜闲读终难尽,应急求取苦不通。书山路远长为计,滴水穿石久见功。”被应邀入编《中国国际书画市场先驱者》集。作品《雾》:“凌晨浓雾锁邕城,无数楼台隐起身。迷雾时起天将变,未来晴雨两不明。”荣获了两枚荣誉奖牌。最让我高兴的是,诗词作品选集《xxxx》荣获了鲁迅文学奖奖杯,这无疑是让我震惊的。我个人一向很喜欢鲁迅,也很钦佩他。我喜欢他作品的风格,喜欢他的杂文,喜欢他作品中“啊”、“呀”之类的语气助词,以及“唉”、“哼”之类的情感助词。
他的作品在语句结构层次上,给人一种沉稳、张弛适度之感。在我看来,我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文学作家。另外,还有作品《历尽奔波鲤化龙》:“自小胸怀建业功,三十风尘气益雄。风雨兼程求术路,历尽奔波鲤化龙。”作品《八旬明世难》:“八旬天养粗茶饭,看似容易却艰难。年幼时弱多劳苦,青年抱病困乡关。十年寒窗崎岖路,船行触礁几度翻。从师学子千百万,吴成百万里挑三。”这两首作品虽然没有荣获什么伟大的荣誉,也没有荣获傲人的奖项,可是,对这两首作品我花费的心思并不亚于其他的作品。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我这两首作品也应当获得什么奖项,只是想让大家都明白,我是很认真对待我的每一首作品,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对我的作品敷衍了事。
总之,在过去的生涯中我没有因为一些原因而放弃我的文学道路,今后也一样,我依然会热爱文学,追求文学,努力创造更好的成绩。
报告文学作品名【第五篇】
文学类文章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要了解诗歌、
散文、
小说、
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
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
术表现力;
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能力层级:
1.理解;B级。①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级。①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④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E级。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
观点态度。
文学作品的阅读,
我们称之为大阅读,
是高考考查考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部分。近
几年,文学作品的选材主要为散文,尤其是那些意境优美、语言凝练、富有哲理的散文。要
么是名家旧作,要么是新人名作。
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文本多样,有很强的人文性,内涵丰富,情感饱满,可读性强。
2009年高考文学类文本篇幅都控制在了
1000~1500
字之间,有利于考生阅读。选文具有文学性,
部分作家学生都比较熟悉,
如沈从文,
丰子恺,
贾平凹、
铁凝、
周国平,
张炜、
宗璞、
雷抒雁等,既有当代作家,也有现代作家。从选文的比例看,当代作家的作品更多,由此可
见,
命题者不约而同地向一个方向着力,
即尽可能保持试卷材料的新鲜感,
尽可能保持文本
的时代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共鸣,进而更充分地施展学生的才华。
设题遵循考试大纲,
注意引导考生与文本对话,
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兼顾科技
急求文献综述范文!(语言文学类) —— 文献综述:“语文素养”内涵研究综述 “语文素养”内涵研究综述 摘要:“语文素养”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核心。
文学类论文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般是系统的把研究的问题现有的研究深度进行整理和代叙,建议你先把有关人性特点的研究的内容扯扯,就是比如“第一章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人性主题”,把这。
《简爱》的文献综述 —— 《简爱》的问世曾经轰动了十九世纪的文坛,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驱使人拿起这本书,随之深深感动,心灵也为之震。
关于文学的文献综述题目可以有哪些? ——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大学生在开题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
写文学类的毕业论文综述怎么写? —— 找一些与自己论题相关的文献研究,这个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概况以及研究意义。文学类相关的比如你写某位作家或者某部作品,就去找关于这位作家,作品的各。
文献综述模板 ——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
文献综述范例 —— 主要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4,《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