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报告样例优推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实用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报告样例优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最新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报告【第一篇】

“韦”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韦的名人有哪些?现在主要分布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韦”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1.上网搜索。

2.询问身边的人。

“韦”姓的来源:为汉初韩信之后裔,为避难简改为韦氏。据岭南韦氏族谱世代记载,传西汉初年,功臣韩信被吕后所杀,韩信一族遭灭门之灾,萧何暗中派人将韩信的幼子送往南越王那里(今广东、广西一带)躲避,为避仇以“韩”字的半边“韦”作为姓氏,世代相传下来,主要在广西,还有唐代碑文为证。

历史名人:韦孟:西汉(约前228—前156年),韦孟西汉初楚国彭城人。诗人,韦伯遐之第24代孙。他精于鲁诗,他的子孙传到韦贤,五世都是邹、鲁的`大儒。韦皋:唐朝(746-806),(746-806),字城武,唐代京兆万年人。一代名将,曾任监察御史、知陇州行营留后事、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等职。

“韦”姓的分布:三国以后,韦氏盛于今陕西省境内,唐朝时韦姓在陕西省境内得到了繁衍,以至盛唐时期的韦氏大多在陕西省。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韦氏移居到今四川、安徽等地,多为京兆郡望的分支。韦氏的大举南迁却是在晚唐以后。唐代以后,韦氏才遍及大江南北。

1.传说为汉初韩信之后裔,为避难简改为韦氏。

最新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报告【第二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1937年12月13日是一个让广大中华儿女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中最具代表性与典型性的暴行之一,是世界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可是日本国内右翼子份子却想否认这一事实。这是中国人民绝不能允许的。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全国人大会决定从起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作为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对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可是现在我们身边还有不少人不了解那段历史,更缺少对于那段历史的反思,甚至出现了一些令人痛心和气愤的现象。今年9月,一个年轻人在登泰山时穿着印有日军海军军旗的衣衫被群众围攻,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应该学会更加理性地看待历史,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正是警示大家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勿忘国耻、发愤图强、振兴中华。

在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时,我代表大队部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1、同学们可利用信息技术课或自主闲暇时间在电脑或手机上输入网址:,通过为“城墙”加砖的方式,表达悼念。进入首页后,可点击“加砖”选项,再选择“个人”、“家庭”、“团体”进行加砖,加砖时还可选择相关“寄语”。在电脑端,同学们还能使用“献花”、“点烛”功能,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思。提醒我们不忘国耻,珍视和平。

2、希望各位同学影响并带动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积极参与公祭活动,营造浓厚氛围,让大家牢记历史、强化记忆,一起弘扬社会的正能量,激发众志成城的爱国之情,让更多的人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作为以“立己达人,先忧后乐”为校训的立达学子,我们身上更承担着一份厚重的历史责任感,我们应该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为洗刷国耻,重振国威而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报效祖国,为国争光!

谢谢大家!

最新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报告【第三篇】

每年的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全名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下面是关于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的。

国旗下讲话稿。

欢迎大家阅读。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年的12月13日是第二个国家公祭日,当天,中共中央、全国人大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祭奠77年前在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之下无辜受难的30万同胞。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和平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88年前,鲁迅先生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让世人牢记“三一八惨案”,让烈士们的鲜血不因“时间的流驶”而仅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今天的这场国家公祭,则意在提醒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不应忘记腥风血雨中无数同胞的苦难与挣扎,不应忘记战火硝烟中无数先辈的坚守与抗争,不应忘记艰难岁月中世界人民的同舟共济与共同守望。只有铭记曾经的伤痛,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只有铭记曾经的付出,我们才会更加清楚今天肩上的责任。

正如所言,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背叛历史,必将导致历史悲剧的重演。“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回避历史,混淆历史甚至颠倒历史,只会给未来埋下罪恶的种子,给和平抹上往日的阴霾。因此,唯有铭记历史,正视历史,才能维护今天的和平,才能守护人类的希望。

铭记历史,更可以为我们的前进提供动力,明确方向。南京大屠杀的悲剧,和二战中其他不胜枚举的悲剧一样,向世人揭示了现代文明中深藏的痼疾。在硝烟淡去而余波未平的今天,如何根除历史的隐患,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夙愿,是每个当代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古老的中华文明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平崛起的中国应当走什么样的道路,则更是每一个当代的中国人应当思考的问题。身为华夏儿女,我们都应勇敢地面对这一追问,并共同肩负起这份伟大的历史使命。

我们祈望和平,就要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就要建设一个文明的国家,因为要获得持久的和平,不应仅仅依赖武力的抵抗和制衡,更在于内心良知与理性的激发。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和平的获取最根本还是要将善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人心中。让每一个人心中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标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让真善美的观念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生根。这样我们才能在源头上扼制罪恶,才能让人们永远保持对和平的坚守,不让悲剧重现。

愿和平的阳光普照世界,愿和平的雨露滋润人心。

谢谢大家!

最新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报告【第四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年的12月13日是国家设立的第二个“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公祭日”。这一天再次勾起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历史不能忘却1937年的那个冬天,12月13日,在中国南京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暴行,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屠杀。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都有中国人民的尸体,30多万中华同胞丧命于日本法西斯的屠刀之下。顿时,繁华的六朝古都,成了血腥的人间地狱!侵华日军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是的,谁都不能否认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野蛮、残暴的战争罪行。

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血泪史。只有真切地了解历史,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为了痛悼亡灵,为了筑起全民意志的“城墙”,以实际行动,告慰死难同胞。我们小翰林们都参与了国家公祭,众志成城,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虚拟城墙捐砖”活动,每人动手加块“砖”,一块“砖”就是一份祭奠。

我们隆重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决不是单纯为了纪念,而是要我们每一个人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岁月里,生活在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日子里,我们是最幸运,最幸福的人,我们当心存感激,我们当珍惜现在的美好日子。我们也决不允许历史的悲剧重演,我们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与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同学们,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蓦然回首,让我们反思,让我们牢记历史;放眼远望,让我们畅想,让我们继续开创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35 25935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