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报告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安全评价报告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安全评价报告【第一篇】

根据《煤矿安全评价导则》,煤矿安全评价程序如下:

一、前期准备

明确评价对象和范围,进行煤矿现场调查,初步了解煤矿状况,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与评价对象相关的煤矿行业数据资料。

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根据煤矿的开采工艺、开采方式、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周边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等特点,识别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三、划分评价单元

对于生产系统复杂的煤矿,为了安全评价的需要,能够按安全生产系统、开采水平、生产工艺功能、生产场所、危险与有害因素类别等划分评价单元。评价单元应相对独立,便于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危险度评价,且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

四、现场安全调查

针对煤矿生产的特点,对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采用安全检查或其他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对煤矿的各生产系统及其工艺、场所和设施、设备等进行安全调查。在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中,经过现场安全调查应明确:

1、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制度等是否适应安全生产,构成了适应于煤矿生产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

2、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安全管理机构、及其人员配置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

3、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及其工艺、设施和设备等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4、可能引起火灾、瓦斯与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水害、片帮冒顶等灾害、机械伤害、电气伤害及其他危险、有害因素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5、明确通风、排水、供电、提升运输、应急救援、通讯、监测、抽放、综合防突等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是否完善并可靠。

6、说明各安全生产系统、开采方法及开采工艺等是否合理。

7、明确采空区、废弃巷道是否进行了管理,并等到有效控制。

8、不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或不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有哪些。

五、定性、定量评价

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给出引起事故发生的致因因素、影响因素及其危险度,为制定安全对策措施供给科学依据。

六、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提议

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和定性、定量评价的结果,对那些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或不适应本煤矿的行为、制度、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以及不贴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工艺、场所、设施和设备等,提出安全改善措施及提议;对那些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或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及提议。

七、作出安全评价结论

简要地列出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指出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重要的'安全对策措施。

对于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还应作出开拓方式、开采方法、生产工艺与系统、辅助系统、安全管理等是否满足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以及安全管理模式是否适应安全生产要求的结论。

八、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是煤矿安全评价过程的记录,应将安全评价对象、安全评价过程、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获得的安全评价结果、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及提议等写入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估报告【第二篇】

一、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商住楼基坑支护工程

建设单位: 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 x项目管理公司27监理部

施工单位: 建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开发有限公司孝义供电支公司商住楼基坑支护工程,位于孝义市新义街南侧,孝义市供电支公司调度中心楼东侧(商住楼),南侧(地下车库);受甲方委托我公司承建该工程的支护工程。

二、施工依据

1、本工程的施工图;

2、本工程的地质报告资料;

3、建筑基坑支护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

三、施工情况

基坑支护由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基坑深度,基坑四周2m范围内不得有荷载,4m以内超载不大于15kpa。

①主楼西侧基坑为机械洛阳铲成孔灌注桩及锚索,支护桩桩长18m,桩径800mm,砼强度等级c30,主筋采用ⅱ级钢hrb335,螺旋筋,加强筋采用ⅰ级钢hpb235,钢筋保护层50mm。沿基坑侧壁方向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桩长,笼长偏差不大于200mm,主筋偏差不大于20mm。桩顶设900*500mm冠梁,砼和钢筋级别与灌注桩一致,保护层30mm。

锚索成孔孔径160mm,级钢绞线,长非锚固段,锚固段12m,相距设一道居中器。采用矿渣水泥,水灰比二次高压注浆;注浆压力,水泥用量不小于40kg/m。锚索腰梁采用2根18#槽钢垫板300*300*12的钢板,槽钢与桩之间的空隙用混凝土充填。

②其它几侧为土钉墙,土钉采用ф48钢管梅花形布置,钉长6-9m,水平间距,垂直间距,成孔孔径110mm,土钉注浆孔采用厚4mm长度大于30mm2#角钢鱼刺状焊接护孔,采取矿渣水泥,水灰比,注浆量30kg/m。

③砼面层厚70-80mm,水泥比石子比砂为1:2:2(c20);支护最少固结时间:土钉注浆后5天,锚索注浆后10天;

本工程在桩基施工全过程中,通过施工单位自检,自查,自控和现场监理工程师的旁站质量控制,以及甲方现场代表的旁站质量控制,严把质量关,达到了预期的质量目标。

四、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资料:

1、钢筋:

本工程钢筋型号全部送检,合格证共4份,检验报告4份,检验结果均合格。

2、砼配合比:

本工程喷射砼强度等级为c20,有配合比报告2份及水泥、砂、石检验报告各2份,均符合要求。

3、砼强度:

本工程共留置c20砼试块24组,采用统计法评定合格。

五、质量控制资料核查情况

(1)地质勘察报告1份;

(2)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共10份

(3)施工试验报告及见证检测报告共4份;

(4)检验批验收记录表7份。

以上质控资料齐全、有效、符合要求。

七、验收结论:

该林易商住楼基坑支护工程,已按设计及合同内容完成工程内容,各相关技术资料齐全、有效、符合要求,经监理部评估,本基坑支护工程为合格,且安全可靠。同意验收

安全评估报告【第三篇】

一、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评估

我院检验科属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接触三类病原微生物,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强调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发现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报告。

1、病原: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等;

2、防控措施:

(1)立即对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培养物封存。

(2)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科、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消毒。

(4)接触人员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并对用品进行消毒。

(5)感控科收集病人相关信息资料,对病人实施隔离,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6)对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健康监护。

二、实验室设施、设备等相关的。风险评估

1、漏水风险:空调设备偶有漏水现象,生化仪器出现过积水,可能影响仪器运行的湿度,导致仪器故障;防控措施:常年配备接水容器,并及时联系相关人员进行检修盒维护,以消除隐患。

2、漏气风险:酒精检测试剂包含高危化学气体,需进行一定的隔离和监测防控措施:配备带锁气体安全柜及检测设备,严格按照《危化品实施管理方案》使用并做好登记。

3、虫害风险:实验室出现过一条类似蜈蚣样生物,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防控措施:注意观察,防止被虫害伤到,定期进行打扫、消毒。

三、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实验室布局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实验室进出人员可能存在污染和感染的风险。具体可能体现在:病原微生物的带入和带出,标本的污染,意外事件的发生(如跌倒、划伤等)

2、防控措施:

(1)本科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的本科工作人员,在缓冲间内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后方能进行实验室工作,任何原因需要离开实验室,必须洗手(七步法),脱去个人防护用品,方能离开实验室。

(2)其他医务人员:运送样本护工将样本送至标本接收处,核对验收后方可离开,不得在实验室中随意走动;其他工作人员、病人和家属尽量让其在实验室外等候,不得已时由本科室职工引导至指定位置,结束后建议手部清洁后离开;

(3)患者:检验科门诊窗口直接面对患者和体检人员涉及标本:门急诊血液、尿、粪、白带等标本患者风险:拥挤、跌倒、吵闹等意外,标本溢洒,泼溅到脸上、身上、地板上。空腹太久发生低血糖或晕血现象;防控措施:配备取叫号系统,按顺序依次排队做检查;张贴图文并茂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并嘱志愿者进行相关提醒;提供等候座椅,休息室配备葡萄糖或者糖果,工作人员因耐心沟通并安抚。

3、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风险评估风险评估:锐气扎伤、刺伤、传染性物品致皮肤黏膜损伤风险、腐蚀、刺激、剧毒化学品泄漏所致风险(如紫外灯照射风险)、实验室感染风险等防控措施:

(1)严格遵守科室生物安全规章制度,遵照《生物安全手册》,规范实验室行为。

(2)严格执行实验室个人防护;

(3)遵照要求进行锐气处理;

(4)科室做好职工健康档案,留血清本底;

(5)职业暴露时按照规程进行处理,报告;

(6)科室配备足够的紧急洗眼器与紧急淋浴器;

(7)落实《实验室感染事件应急预案》;

(8)执行《职业暴露制度》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相关活动

1、xx年检验科新增项目,均未超出实验室生物安全(BSL—2);

2、上半年生物安全培训按计划进行,培训2次、考核2次,全员参加;

3、对新入科的实习、进修人员先培训再上岗;

4、xx年省生物安全检查,按各项要求逐条进行自查、整改;

5、xx年上半年实验室无保存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6、xx年上半年检验科发生可能涉及生物安全风险事故2项,均按医院及院感要求处理、监测。

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

年月日

安全评估报告【第四篇】

一、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制度基本情况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互联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信息系统,为每个重点单位设置一个专用账户,建立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重点单位负责将本单位基本情况、每幢建筑消防安全基本信息、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逐级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及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等录入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及时记录日常动态消防安全管理、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等情况,并根据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自动统计分析功能反映出的工作薄弱环节和问题,采取针对性工作措施;定期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备案有关消防工作开展情况,全面规范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实行动态监督,严格审点单位报告备案文件,及时录入消防监督情况,定期统计分析本地区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切实提高消防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二、重点单位“户籍”办理

重点单位作为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在“户籍化”管理制度中扮演重要角色,必须承担以下职责:

(一)建立消防安全“户口本”。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组织建立并完善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记录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情况,更新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定期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备案有关消防工作,规范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二)报备消防安全“户主”。重点单位依法确定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员、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等,自确定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过互联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信息系统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备案。

(三)申报消防设施“户口”。设有建筑消防设施的重点单位,应当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不具备维护保养和检测能力的重点单位应委托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保障消防设施完整好用。重点单位应将维护保养合同、每月维保记录、设备运行记录实时录入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并每月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备案。

(四)评估消防安全“户情”。重点单位按照标准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每季度组织一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自我评估,评估发现的问题和工作薄弱环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整改。评估情况应自评估完成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备案。

三、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户籍”管理

(一)扮演消防安全“户籍警”。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指导重点单位建立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审核录入的信息,督促重点单位更新信息和定期报告备案有关消防工作。同时,在实施消防监督管理中及时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抽查及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消防监督检查、消防行政处罚、火灾事故调查等情况录入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

(二)依法检查“预警令”。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按时对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以及监督管理进行“拉网式”监督检查,并结合消防安全“零点行动”错时(工作日下班后、双休日及节假日)抽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工作,实行全方位、全时空监管,每季度对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情况进行一次统计分析,切实提高消防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热情服务担当“宣传员”。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托“户籍化”管理工作平台定期向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提示、火灾案例警示,定期组织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主动宣传消防政策法规和消防安全常识,提供消防业务咨询、消防教育培训等便民服务,提高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四、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制度落实探索

(一)划分区块,网格管理。落实专人负责重点单位“户籍化”工作,划定辖区单位,成立片区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日常办公室设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防火处监督管理部门,全面负责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工作。

(二)微信互动,信息直达。建立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工作“微信平台”,将片区工作小组组长、重点单位法定代表人、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添加为平台成员。消防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工作负责人通过平台指导培训会议通知、相关表格上报提示、检查反馈结果和重点单位消防安全动态预警。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则可通过平台咨询消防安全事宜。

(三)自检互检,有效监督。重点单位按时进行建筑消防设施自检和“四个能力”自我评估,通过互联网向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工作负责人发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备案表》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自我评估报告备案表》,并每季度组织一次重点单位建筑消防设施互检,记录检查情况。

(四)资源共享,防消结合。消防部门依托防消联勤机制,将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工作与基层中队单位“六熟悉”工作有机结合。消防基层中队可按灭火辖区逐一家重点单位建筑消防设施进行测试,掌握重点单位消防设施运转情况,共享防火监督员收集整理的重点单位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情况、员工消防安全培训情况和突况疏散预案等“户籍化”管理信息,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灭火救援及应急处置预案,科学处置突发灾情。

结束语: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制度是公安消防部门适应新形势,有效解决消防监督警力不足,促进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有效落实,提高消防监管效能的一种探索,但总体上受制于重点单位量多面广、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自查能力有限及自检自查工作尚存“形式主义”等问题,需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工作人员热情提供指导培训、定期工作提示和不定期抽查制度落实情况,协调各方循序渐进抓好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制度的落实。

35 1833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