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科工作总结范文汇总4篇
【导言】此例“医务科工作总结范文汇总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医务科工作总结【第一篇】
2013年上半年医务科工作总结
2013年上半年已经过去,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根据年初医务科工作计划,完成了以下各项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1、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标准,措施落实到位:⑴、成立以医务科牵头、各临床科主任为成员的院级质控小组,临床科室成立各自质控小组,进而形成院科两级质控,提高临床科室质控质量。⑵、质控管理制度化:为了加强质控管理,制定了我院医疗质控计划:①、定期举行院级质控:每月召集院级质控小组成员进行病例质控。共抽查在住院病历500余份,进行环节质控;抽查出院病历500余份进行终末质控。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整改、再检查,提高了我院医疗文件的书写质量。②、增加日常质控次数:每周用一定的时间对既往质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抽查,检查相关科室、相关人员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是否重视、是否已经整改。③改变既往质控中芝麻、绿豆一把抓的质控模式,每次质控都有一个重点,通过这种方式,逐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质控意识。⑶、做好质控相关记录:今年,在以往质控的基础上,注意对质控活动的记录,对每份病历质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文字记载并保存备查,同时也作为医务科质控活动的文字证据,便于以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检查。⑷、加大处罚力度:自一月份起,凡质控中存在的明显问题,一旦核对无误,对照医院相关奖惩条例执行处罚,并要求
相关科室做好相应处理,并向医务科汇报;同时将处罚原因反映质控通报中。1~6月份,临床、医技科室共有21人次因质量问题,受到处罚,合计扣罚2000多元,从而引起相关科室、相关人员的重视,提高大家提高医疗质量的自觉性。⑸、定期召开质控小组会议:1~6月份,医务科召集相关科室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科室质量管理、抗菌素专项整治、病例讨论等会议共10余次,规范了质控标准。(6)、做好信息反馈工作:今年我们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反复追踪,不断改进。对重点科室、重点人员加强督促,督促其制定整改计划、办法,点面结合,使质控工作做到踏踏实实、稳步前进。
二、继续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
在去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配设了临床药师,在业务查房时对临床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督导:
1、及时传达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关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的有关精神根据去年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制定的各项指标,结合各科室特点,制定了今年临床各科室抗菌素使用率、抗菌素使用强度,促进我院抗生素使用的科学性、合理
性。
2、和药剂科、院感科一起,加强对我院预防用药、抗菌素二联用药的督查,与使用抗菌素指征不足、使用方法不合理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及时沟通,并提出整改办法。从而减少了我院一类手术抗菌素的预防用药率;减少门诊、住院病人抗菌素二联用药的频次。
3、根据抗菌素专项整治报表,对我院有抗菌素使用权的医师,每月进行其抗菌素使用率排名、公示,对抗菌素使用率居高不下的科
室和个人及时进行沟通,分析原因,提高其对抗菌素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自觉配合医院抗菌素专项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4、明确了各级医师抗菌药物的使用权限:在门诊,充分利用我院电子处方的有利条件,将我院35种抗菌药物进行分类,对住院医师、主治医师、高级职称医师给予相应的抗菌素使用权限,减少了抗菌素的越级使用;住院部规定,凡超权限使用抗菌素必须向相应级别的上级医师请示,方能使用;而特殊使用级的抗菌素必须两名以上高级职称医师会诊后才能使用。
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院门诊抗菌素的使用率由去年的38%下降为30%左右,病区的抗菌素的使用率降至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60%以下,但我院抗菌素的使用强度仍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40DDD值有一定距离。
三、稳步有序地推进临床路径工作:
为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医院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建立临床路径工作管理领导小组,各临床科室建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我院调整了进入路径的病种,由去年的25种疾病调整为19种,剔除我院住院少、住院后较长时间才能确诊的几个病种,适当补进了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病种进入临床路径管理。
四、完善医疗纠纷处置管理机制:
1、设立医疗纠纷办公室,成立医疗纠纷管理处置小组,及时、高效的处理医疗投诉,既避免了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也使的病人及家属的投诉有地可寻,有法可解。
2、对医疗纠纷工作做到专人专管,极大地提医疗纠纷接待、处理高工作力度,使每一起医疗纠纷都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
3、积极引进社会力量进行医疗纠纷的调解: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和医院工作要求,对一些医患双方分歧较大的医疗纠纷,提请政府部门设立的丹阳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这样既是对医患双方权益的保护,也能减少医患纠纷引发的不良事件,增加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上半年年我院共处理医疗纠纷数起,全部得到了妥善解决,无一起医闹事件发生。
五、做好流行病、特发公共事件的防治工作:
1、上半年暴发了H7N9型禽流感疫情,为此我院专门设立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应急小组、防疫小组,进行相关知识培训10余次,共培训医护技人员数百人次。
2、作为手足口病的定点收治单位,我院专门设立肠道病毒门诊,对需住院的确诊病例进行专门病区收治,上半年我院共收治手足口病200余例,其中重症病例10余例, 都得到妥善治疗和处理,无一例死亡。
六、在完成上述重点工作的同时,我们与科教科一起组织三级查房20余次,规范我院三级查房制度,并将三级查房内容在三基考试时进行考核。积极组织开展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
七、做好科室协调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做好科室协调和人员
调配工作、外院专家会诊安排等处理。
八、合理安排好卫生支农工作: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职称改革的要求,今年共安排14名住院医师到其他乡镇卫生院进行卫生支农工作,为乡镇乡镇卫生院医疗力量的增强提供帮助。
下半年医疗工作仍以加强医疗质量建设作为主要任务,增强医疗安全意识,组织好科室间医务人员协调安排,减少医疗安全隐患。对照要求,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力争使我院的抗生素合理使用专项整治活动达到上级要求,完成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院部领导下达的各项的工作任务,使医院医疗工作做到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医务科工作总结【第二篇】
20xx年是我院建设发展史上的关键之年。随着新医院顺利搬迁运行以及新一轮职能科室与中层干部的调整,医务科结构、人员、工作职能等均发生了变化,医务科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集中到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之中。医务科抓住机遇,按等级医院标准,逐条对照,寻找差距,及时跟进,建立完善了各项医疗核心制度,进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以提高医疗质量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
从抓基础工作着手,重点抓好首诊负责制、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手术审批、手术安全核查以及病历书写等制度的落实。针对急诊病人收住院安排条理不清,时有推诿现象,在多方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急诊收住院及床位安置有关规定》,使急诊病人处置有章可循,保障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精心组织院内外大会诊(164次)、认真进行重大和新开展等手术的审批,加强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管理,严格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和坚持进修学习与在职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医疗业务水平,做好医师外出进修(管理审批外出进修33人次)的联系、协调工作。认真做好外请专家正常会诊的审核、联系工作(32次),加强对来院进修人员(22人次)的管理,努力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顺利完成卫生局要求的20xx年第三轮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对我院及全市范围989位临床执业医师进行全方位定期考核。
二、牢固树立为临床、医技服务的理念,把服务临床工作需求作为医务科日常工作的第一要务。
掌握医政管理的日常业务,及时传达并组织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医政政策与信息,力所能及地解决临床科室和医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妥善进行部门间、科室间的工作协调,如针对手术室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手术日程管理持续改进调查,并制订手术日程管理持续改进方案等,为医疗业务的稳步协调发展做好应做的基础工作。针对临床科室业务工作繁忙等特点,我科同志经常深入到科室,培训、指导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经常到科室与科主任、临床路径管理员共同进行医疗质量管理探讨,并一起实施,提高了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水平。
三、加强医疗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经常深入科室,了解情况,组织重大抢救、疑难病例讨论和全院性会诊及院外会诊等,督促各种制度和常规的执行。组织全院性疑难病例讨论会,以提高临床医师的业务水平。会同安全医疗办公室经常进行全院医疗安全情形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介入处理。充分利用医院行政查房机会,对临床科室的医疗业务运行与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要求与建议,帮助临床科室不断提高。组织召开内科系统、外科系统、神经内科专业等分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会议,分析医疗安全情形,评审院内纠纷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并根据医疗安全情形,协助安全办对纠纷频发科室进行了安全医疗查房,帮助寻找原因,敲响警钟,共同探讨整改和防范措施,防止再犯。
四、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与持续改进,逐步实行规范化管理。
积极做好二、三类医疗技术的准入准备,接受了省厅心血管介入技术、脑血管介入技术、血液透析技术等二类医疗技术的准入审核及重症医学科、急诊科、麻醉科、产科、输血科等专科工作检查。认真按等级医院要求,建立健全医疗技术管理和医疗风险防范等制度,修订和完善了医院的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第二、三类医疗技术目录、手术分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医疗文本。在医疗技术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中,根据等级医院要求,完善和制定了医疗技术准入与动态管理制度、手术医生能力评价办法、危重患者高风险诊疗操作资格许可授权制度、重大疑难手术报告审批等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并按制度组织实施,提升了我院的管理水平,严格按照“三乙”检查要求准备工作。
五、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根据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先后制订、完善了《关于规范新院区手术安排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门诊医生诊疗行为的通知》、《住院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管理制度》、《急诊直接送手术流程》、《复合伤病人首诊处理流程》、《关于加强手术风险评估管理与术前准备工作的通知》、《手术部位标识点细则》、《关于开展急性脑梗死急诊静脉溶栓术的有关要求》等内部管理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检查,每季度住院患者非计划再入院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建立健全了各科室的医疗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并督促、指导各管理小组开展管理活动。定期在适宜检查、正确诊断、规范用药、医患沟通、知情同意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与整改。根据《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每月对各手术科室的手术患者管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要求各科室自查、整改;建立并实施了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监测、管理制度和手术并发症报告制度,将非计划再次手术指标作为对手术科室质量评价与手术医师资格评价的重要指标与依据,实行不良事件无责上报制度;对非计划再次手术和手术并发症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不断规范手术治疗管理。通过比较规范、严格的监督检查,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抓好临床规范用药管理,门诊处方合理率在98%以上,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已控制在20%以内,尤其是小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大幅下降。Ⅰ类切口抗菌药物管理规范,对乳腺、甲状腺、腹外疝、白内障、取钢板内固定、关节镜探查、腔镜下子宫附件切除及冠脉造影等做到原则不用抗菌药物,对确需术前使用的选用头孢唑啉,并在术前0、5-2小时使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已控制在50%以下,远低于卫生部标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已控制在40DDD左右。
六、加强单病种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认真做好单病种管理,严格按要求对相关病种实行网络直报。积极稳妥地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组织相关学习和培训,并对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和变异进行分析,逐步完善路径,定期与不定期对路径的依从性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目前已有22个专业76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管理,达到卫生局要求的本院临床路径病例管理率达到出院人数25%的年度考核指标。20xx年检查单病种及临床路径病历6775份,合计扣分22420分。
七、积极做好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医疗工作、双向转诊管理及其他工作。
根据卫生局下达的任务,组织肿瘤外科、创伤骨科、小儿科等科室积极做好对结对、受援的第三医院、次坞中心卫生院的蹲点指导工作,认真履行援助职责;与岭北,东白湖,里浦,璜山,陈宅各结对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建立预约转诊服务,并不断改进转诊管理工作;多次组织专家到基层医院、社区进行义诊;做好贵州盘县医务人员的来院进修和生活服务工作;与认真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手足口病日常医疗及重危病人的抢救协调工作;做好今年夏季持续高温中暑病人急症应对及发热门诊医生调配等工作,出色完成各项指令性任务。
八、加强对信访投诉管理、病历质控、病案统计和输血科工作的支持。
对上述部门的工作进行全力协助或牵线搭桥,共同提高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
九、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日常医务工作。
邀请外院会诊32人次;大型手术审批登记10例;审核办理普通处方权xx人;举行麻醉处方培训考核121人;派医生外出学术交流共计157+人次;完成20xx年?余名学生高校体检及1954多名应征青年体检工作;组织下乡、上街咨询服务等?余次;完成政府分配的各种任务40+次,计派出医务人员60+人次,共计58+x余天;协助交警部门做好伤员后续治疗费评估104余人;协助公证处做好老年人意识情况评估45人,保外就医鉴定11+人;办理麻醉、精神的药品专用病历253人。会同有关科室、人员组织各种医疗日常工作检查,如夜查房、医疗记录本检查、门诊出诊情况、病历检查、临床用药等。检查情况每月一次书面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病区,对违规人员作出相应处罚。对手术病例不规范医疗行为实施抽查,合计123份扣3790分;抽查不规范门诊病历794份合计扣分16150分;查到不规范用药处方及病历1624次,合计扣分34400分;检查用血病历1267份,合计扣分9860分,夜查房10次,共扣分12910分。
十、存在问题:
医务科的工作任务不断增加,工作压力大。尽管全科同志都很努力,还得到了领导及临床科室的支持,但仍觉问题不少。主要是:对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力度欠强,对发现问题没有进行持续的跟踪管理;没有很好地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数据库,对各项监测数据分析欠透彻,整改措施不力;在没有明确职责与功能的情况下,对新技术新项目监管欠到位,缺少安全、质量、疗效、经济性等情况的追踪管理与全面评价;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等导向性项目的管理缺少专门研究,对医技科室的管理、考核缺乏等。医务科管理人员缺,且没有经过医政管理知识的培训,管理能力欠强、经验不足。临床医疗管理是众多不同医院的共性难题,缺少系统的借鉴或继承。
值岁末之际,惯行的工作总结希望能得到院领导的指点与重视。新年里,医务科应围绕“三乙”标准,以医院等级复审工作为新的起点,努力不断实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同时也恳请院领导加强要对医务科人员医政管理方面的能力、人力和设备等的全面建设,逐步实行我院医政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智慧化。
医务科工作总结【第三篇】
20xx年上半年,我科人员遵照院领导的指示及三级医院的各项标准和要求,以质量保安全,以安全促质量,开展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具体如下:
一、医疗质量管理
(一)、流程管理
深入临床,通过现场发现问题召开协调会的形式,梳理科室间、科室内部的各项流程,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上半年为梳理围手术期术前用药规范、产科产房急诊手术室管理、院外会诊管理、新生儿监产管理、临床大输血救治预案及流程,门诊妇科、妇保科、导医台、收费处、输血管理、妇产科二线医师、产科、引产及死亡婴儿处理管理等各种流程,召开了各种协调会14次,涉及科室有十余个,及时解决了很多的实际问题。
(二)加强核心制度管理
1.转诊、会诊制度管理:20xx年上半年由医务科组织的院外会诊26次,外出会诊5次,院内扩大会诊10次,全市扩大会诊1次。管理转诊病人22例。
2、狠抓“三基三严”培顺考核工作。在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20xx年7月组织全体医、技、药人员“三基”理论考核,并积极组织医务人员参与全国妇幼健康技能竞赛,目前正在准备阶段。
3、临床路径、预约诊疗服务、危急值管理工作已经常态化,临床路径、预约诊疗、危急值管理工作已常态化,上半年全院总出院人数为11603人次,入径病例共3997例,总入径率%,(标准为20%)。总预约数为63423人,总预约率35%(达标40%)。我科每月下临床与医技科室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个人和科室进行沟通处理,并纳入绩效考核。
4、坚持每月现场考核及每季度医疗质量例会制度,分析总结医疗质量问题,特别是出现了安全隐患、医疗投诉、医疗纠纷的病例,及时组织科室、系统讨论,查找原因,举一反三,并将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与评先评优等。
5.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诊疗水平。采取全员、分系统、部门等方式,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学考结合,注重学习效果,今年上半年组织业务学习7次。
6.疑难病例讨论情况:20xx年上半年我科组织疑难病例讨论5次,主要是针对有投诉和纠纷的病例,医务科也经常参加科室的疑难病例讨论,特别是有纠纷倾向的病例,及时了解情况以便更好的处理问题。
二、强化医疗安全意识,重视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1、结合我院实际,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全员安全培训,上半年组织了2次全院性的医疗安全医疗质量讲座,其中一次外请了市卫生局医政科副科长应维对《江西省医疗纠纷处理与防范条例》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加强了我院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应对医疗纠纷的能力。
2、进一步加强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工作。调动全员主动发现并上报医疗、保障等环节安全隐患。20xx年上半年医务科共收9次不良事件上报。按照《不良事件管理办法》对上报的不良事件相关科室进行了奖励,并根据上报内容及时与相关科室进行协调整改,将各种不安全因素扼杀在摇篮里。
3.医疗投诉与纠纷的处理:
1)投诉:20xx上半年医务科共接到投诉10例,其中直接到医务科投诉的7例,由投诉科上转的3例。每次接到投诉后我科都是积极应对,第一时间向患者和科室了解情况,并召集相关科室进行讨论分析,发现不足,提出整改,并给予投诉人口头或书面的答复。
2)纠纷:20xx上半年医疗纠纷6例,已解决的3例(①谢洪枚难免流产双胎死亡事件②赵依输卵管妊娠破裂事件③李秋莲毛毛肱骨骨折事件),待解决医疗争议3例(①彭晓蓉胎盘早剥事件,已进行医疗鉴定②妇科钟爱萍膀胱破裂事件,正在走法律程序③向梅宫内死胎事件,目前正在等待尸解结果。
对发生了投诉、纠纷的病例,医务科总是到第一现场了解情况,并组织相关科室和人员进行病案讨论,有的一个病例进行多次讨论;根据情况召集不同形式的沟通解疑专题会议,协商解决会议等,有时一个投诉或纠纷需多达几十次沟通。随着江西省纠纷解决条例的出台,解决方式的明确,与医调委、医鉴办、律师、法院、司法等部门和人员的联系也更加频繁。纠纷解决后,针对存在问题组织学术委员
会讨论、定性、责任划分,并进行下一周期的制度、流程优化,整改也是医务科目前的重任。
三、落实卫生支农、对口支援工作
20xx年我院对口支援工作为莲花坊楼卫生院与赤山中心卫生院,我院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莲花坊楼卫生院派驻妇产科系统两名中级以上医师在受援医院,每月进行专业授课一次,每天参加门诊或组织查房,定期主持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每周六派出一名妇产科医师与一名儿科医师到赤山中心卫生院进行查房、业务指导等,均得到了受援医院的好评。本人支援医院是上栗县赤山医院。
四、传染病的管理工作 五、下半年的打算
我科将继续深入临床,加大现场考核的力度,结合《院长行政业务查房管理办法》的标准及各项规章制度,发现科室的不足并对薄弱环节进行整,以质量保安全,以安全促质量。
医务科工作总结【第四篇】
20xx年以来科室工作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在国家级高水平训练基地的评价标准指导下,科室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科室工作分为选材招生、科研医务和输送三个方向。其中选材涵盖着招生和评价,医务包括运动损伤的处理和生理生化的监控和测试。输送主要是针对高中毕业生的高考报名和报考志愿指导工作。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从科选、科研医务、输送工作的主要内容、存在不足和20xx年科室工作的思路和方向的计划汇报如下:
一、科学选材方面
选材工作是检验招生工作质量的一个标尺,全年深入到市区30多个中小学校进行科学的选材和评价,储备和增加选材库数据500多人。对生源质量和规模起到了加强和促进工作。
1、体育苗子网点学校的测试工作
以体育局为依托,对我市三区两县的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进行上半年的检查工作。我们选材科研办公室的同志们积极配合并深入参与这次检查和评估。借助这次契机,我们对33个学校500多名运动员进行了测试和评价。
2、初中部的招生选材测试工作
经过先期的准备工作和后期不断地和各个输送学校的联系,我们组织并实施了市体校初中部的招生选材测试工作。县区的体育教师组织自己的学生到我校参加报名测试。当天上午报名44名苗子队员,测试42名队员,队员评价都达到了A或B等。根据选材办的评估,队员分男女、分运动队和教练员见面相互沟通。达到了能下去选材,队员能来我校,来校有接待,接待有安排,安排有落实的详细有序的`流程。
3、苗子集训工作
今年是全运会年,各个项目从三月份开始就陆续的进入比赛状态。为了不影响学校的比赛和训练大局,集训的129名苗子队员分散到暂时没有比赛任务的运动队里,分别是足球队、短跑队、篮球队和短跨队。学校也成立了集训苗子食堂,宿管安排等配套的管理和服务。经过15天的集训,队员们都收获很大,在普通学校没有接触过如此的专项训练,有开始的兴奋到结束时的平静。感到学生们能够在我校集训本身就是一种经历,对他们来说到我校学习训练或者不来我校训练都是对我市体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教学训练大纲测试工作
我们严格按照训练规律,在冬训前后分别进行一次训练教学大纲测试。测试的内容根据各个项目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在形态机能、一般素质、专项素质和生理生化的普测上,做到符合项目特点,对运动员负责,对教练员负责的出发点出发。上半年的测试放在了三月份,也就是冬训结束后的一个月,测试中领导的支持,教练员的配合是我们顺利的保质保量做好工作的前提。下半年的测试放在11月下旬,也就是冬训开始前。全年共测试600多人1300多次。测试期间主要有涌现出多次学生或者老师奋勇拼搏、严格教学、带病工作的感人场景。这些事例都是推动我们工作的动力,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5、苗子运动员评定工作
今年河南省第十二届全运会结束,我校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九月份,我们对从小学选拔上来的小苗子进行了综合的苗子评定,不仅对形态、机能进行初步的进队测试,而且还对一般素质进行了严格的测试。依据河南省青少年选材标准 市体校选材标准为标准。共测试124名运动员。根据形态、机能、一般身体素质、年龄和运动队结构。为评定综合考虑,本次共评出54名苗子队员。10月份,我们针对初中二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二次测试,严格依据苗子选材标准共测试156名运动员,经过形态、机能和一般素质的测试,依据市体校苗子标准评定办法,评定出了26个苗子队员
上一篇:纪律教育月活动报告【优质8篇】
下一篇:对工作的总结【参考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