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单元大全(汇总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实用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单元大全(汇总5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篇】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太阳系图: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带的位置。

彗星。

中心天体:太阳(质量最大)。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环境的原因: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

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

料)。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类型太阳活动比较对地球影响。

光球层黑子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对气候: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干扰。

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干扰地球磁场,引起磁暴。

色球层耀斑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显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11年。

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周期:1个恒星日。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二。

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含义、位置。

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

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

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

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周期:1个恒星年。

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重视黄赤交角的立体图和平面图:

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

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

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

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

“二分二至图”

10、四季与五带的形成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

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

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

二、第二单元大气环境。

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

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

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

3、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2)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

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

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大气水平运动(风):

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

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

(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

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

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

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

(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

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

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

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

(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

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

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

(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

1、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相对高度小于(n+1)*等高距,大于等于(n+1)*等高距。

其中n为等高线的条数。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所在时区=商数+15、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图上推导(略)。

(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

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

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篇】

摘要:要学好高中课程,不仅要有明确的

学习

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大家分享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供您参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知识摘要

1.天体和天体系统

2.天体类型及特征

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5.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以及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

知识结构

一、 宇宙

1、天体:概念和类型

2、天体系统:概念和级别

二、太阳

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的分层及活动

a光球层:太阳黑子

b色球层:耀斑和日饵

c日冕层:太阳风

(2) 对地球的影响

a 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b 磁暴和极光

c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 地球

1、普通性

(1)九大行星共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特征

(2)按结构分类,属于类地行星

2、特殊性

(1)有生命存在

(2)有生命存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知识摘要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力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界线

知识结构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方向:自西向东,自北极上空向下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反之

(2)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04秒

(3)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及分布规律

2、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2)产生时差:

a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

b时区的划分:全球每隔15度划分成一个时区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

c区时的计算: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d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180度经线重合,西比东日期多一天

(3)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

知识摘要

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特征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知识结构

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 方向:自西向东

(2)速度:1月初在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7月初在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

(3)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2、黄赤交角

(1)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2)度数:目前是23°26′

(3)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2)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3)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气候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候温四季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摘要

1.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2. 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性大气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3. 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4. 常见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

、伏旱。

更愿意与朋友谈心 67%孩子不跟父母沟通

昨日,本报请一些专家对这些问题孩子的案例进行把脉。专家们分析,青少年的叛逆行为多是和家长沟通不畅造成的。福建警官学院的张昌荣教授做了一个《平安福建对策研究》的课题,调查了全市近万名学生,当问到学生有问题会跟谁沟通时,仅有33%的孩子表示会跟父母沟通。而心理医生指出,对孩子的异常如果能早点发现并介入,悲剧就不会发生。

福建警官学院教授张昌荣:孩子跟朋友沟通比跟父母多

我们的调查中,有52%的孩子选择与朋友沟通,仅33%的孩子表示会跟父母沟通,仅13%的孩子会跟沟通。

什么

这么多孩子不愿意甚至不敢和父母沟通?根源不都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对他们打骂,有的父母则根本不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不愿也不敢和父母沟通交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孩子遇到问题时更愿意选择同龄人,当沟通对象是问题少年时,他们会从这些问题少年身上找到情感诉求,形成情感依赖,很快与这些人成了朋友、哥们。

要改变这种状况,父母需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作为父母,我们太少和孩子交流了,16岁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上非常要求被认同,像大人一样得到尊重,高中政治,譬如答应女友自杀,就要“言必行,行必果”,证明自己有能力做到。

这个时候的孩子很容易冲动,受到一点点挫折,就感觉人生无望。父母应该适当给孩子一点挫折教育,这种挫折教育,不是强加在孩子身上,一定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是对孩子的某些天真的想法,明知道他做不到,还是赞成他去做,等他被现实打击了,再引导他知道,

生活

中不是任何事情都顺应你意的。

孩子有意或无意地顶撞家长,是很正常的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价值的方式。当这种认可得不到满足时,孩子会把这种需求带到下次行为过程中,或者隐藏起来,等自我力量加大时再得以延续和实现,有的孩子则会通过

其他

的方式得以实现,如唱歌等。

在这段时间,如果父母很少过问孩子的事情,对孩子放任自流,他们就极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有的很叛逆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有的又很脆弱,经历一点挫折便难以自拔,甚至采取自杀这种极端行为以求解脱。

“并不是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就是对他们很关

了,他们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关爱。”毛朝灼说。

福建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医生森:自杀前有征兆,家长应及早干预

从医学心理的角度看,李昱已经得了“重度抑郁症”,其实是有药物可以帮助他的,可惜包括父母和好友在内的人们,都不知道他qq空间发出的预警。

这种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往往在自杀前有很多怪异的行为,比如脾气变得暴躁、容易与家长有对抗情绪等。李昱在qq空间写日记最大的目的是想让他最亲最好的朋友看到,这就是一种自杀前的暗示,可惜家长好友都错过了这种暗示,因为情感上得不到满足,病人的孤独感加深,从而直接得出被世界抛弃的想法。

青少年抑郁症问题很大一部分责任在家长。第一,家长避讳孩子谈死亡问题;第二,遇问题,更多人是直接训斥,而不是进行朋友式的对话;第三,知道孩子有抑郁症,家长瞒着孩子直接向医生“点菜”开药,甚至有些家长给孩子用药只是象征性的,随意中断治疗导致情况恶化。

相关链接:

专家点睛:五点建议助高三生缓解新学期紧张

不同群体的高考生及家长压力把脉(图表)

中国高考生压力最大的十个省份调查(图表)

学会编织知识网

2007年内蒙古理科状元 高鹏?

1.

关于

物理?

2.关于化学?

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篇】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骆驼刺——干旱环境;荷花——水湿环境;。

“枣发芽,种棉花”——植物对气候的指示;。

矮牵牛叶片受损——二氧化硫污染的指示。

11、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形成过程:

风化低等生物着生高等植物着生。

岩石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母质上着生,标志成土的开始。

生物的出现,使岩体风化加快,母质肥力不断发展;。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选择性吸收光合作用。

矿物养分植物有机质。

土壤肥力腐殖质。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土壤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肥力特性,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从而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待查)。

自然资源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13、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的特征和组成。

(1)陆地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属性组成共性特征。

气候资源可再生光、热量、降水、风等。

水资源可再生。

生物资源可再生。

矿物资源非可再生。

(2)海洋资源。

类型组成特征。

海洋化学资源食盐、镁、溴、淡水等。

海洋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

海洋矿产资源大陆架:油、气等滨海带:砂矿海盆:锰结核。

海洋能源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等可再生、能量密度小、无污染目前工程投资大、效益不高。

海洋空间资源生产空间、通信空间、电力输送、储藏空间、文化娱乐空间、交通运输空间。

14、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待查)。

15、气象灾害、地质地貌灾害的危害,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灾减灾措施。

气象灾害。

类别危害监测和防减灾措施。

暴雨洪涝暴雨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干旱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无有效的防御手段,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警报可减少一定损失。

地质灾害。

类别危害监测和防减灾措施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地震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单元【第四篇】

2.天体类型及特征。

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5.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以及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

知识结构。

一、宇宙。

1、天体:概念和类型。

2、天体系统:概念和级别。

二、太阳。

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的分层及活动。

a光球层:太阳黑子。

b色球层:耀斑和日饵。

c日冕层:太阳风。

(2)对地球的影响。

a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b磁暴和极光。

c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地球。

1、普通性。

(1)九大行星共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特征。

(2)按结构分类,属于类地行星。

2、特殊性。

(1)有生命存在。

(2)有生命存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力。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界线。

知识结构。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方向:自西向东,自北极上空向下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反之。

(2)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04秒。

(3)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及分布规律。

2、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2)产生时差:

a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

b时区的划分:全球每隔15度划分成一个时区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

c区时的计算: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d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180度经线重合,西比东日期多一天

(3)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

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特征。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知识结构。

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方向:自西向东。

(2)速度:1月初在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7月初在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

(3)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2、黄赤交角。

(1)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2)度数:目前是23°26′。

(3)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2)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3)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气候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候温四季。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2.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性大气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3.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4.常见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

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五篇】

一、重点内容分析: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太阳系图: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带的位置。

彗星。

中心天体:太阳(质量)。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环境的原因: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

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类型太阳活动比较对地球影响。

色球层耀斑烈的太阳活动显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11年。

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周期:1个恒星日。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二。

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含义、位置。

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

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

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

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周期:1个恒星年。

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重视黄赤交角的立体图和平面图:

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

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

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

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

“二分二至图”

10、四季与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

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

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

一、重点内容分析。

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

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

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

3、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中心气压水平气流方向垂直气流方向中心天气状况举例其它影响。

气旋低北逆南顺向上阴雨亚洲低压沿槽线形成锋面。

反气旋高南顺北逆向下晴亚洲高压。

锋面气旋(重要!)。

要求:图上每一个天气系统的识别;。

不同地点所受天气系统的控制及出现的天气现象。

8、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因子分析。

地理位置。

a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决定热量或气温。

b海陆位置:

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差小,湿度较大;大陆性反之。

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形成是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的差异。

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特点:双重性质——各纬度、海陆之间水热交换;直接控制某地气候特点(水热状况)。

下垫面(地表状况);最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与水源。

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会判断气温降水图;会描述)。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以温定带——月均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15度,为亚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以下,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以水定型——热带气候分为四种: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

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旱雨两季。

亚热带气候分为两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

温带气候分为三种: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

气候成因。

季风气候成因:三种季风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气候:

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和赤道低压)。

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

气候分布。

大陆东岸气候:三种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9、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现象产生原因污染物危害对策。

温室效应燃烧矿石燃料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二氧化碳。

海平面上升(原因?)对沿海低地构成直接威胁引起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

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

全球合作,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酸雨燃烧化石燃料(主要是燃煤);汽车尾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35 3348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