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编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任七年级二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七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如果起始年级没有带好,就会留下不少后遗症,因此,我觉得七年级的教学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而良好的开端是创建优秀班集的关键。

一学期来,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一直围绕着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作着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也通过自身的经历深深的感知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练到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进而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阅读教学来实现的,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入、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如果不动脑,怎能期望有收获呢?然而,对于涉世未深、知识还不丰厚的初中生来说,想让他们直接从文本当中激起阅读兴趣,从而获得知识上的教益,得到美的享受,那是不切实际的。

那么,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首先,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肤浅,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太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事与愿违。问题的难度应以水平较高的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

其次,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

第三,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切忌提“漫谈式”的问题,单求课堂“热闹”,弄的最终不知所问所答是为何而来。

第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鼓励学生不断产生新疑。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应重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基础教学工作进行了以记叙文、散文、诗歌为内容的语文教学。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材,利用工具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补充同题材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继续采用“读书交流会”形式。进行阅读教学的辅助指导。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于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为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改变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鼓励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有序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开阔了视野,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未来改进教学的设想和措施:

1、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上课技巧。

2、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视野,拓宽知识面。

3、加强作文的思维训练,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训练。

4、继续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1)班和(3)班的语文教学,在教师的辛勤努力和全体学生的用心配合下,基本上算是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虽然语文总体成绩仍不是那么尽人意,但是在进步着。下面我就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做一下总结:

一、生字词仍是重中之重

本学期我在主抓其他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对生字生词及好词好句没有丝毫的放松。虽然他们已经步入了初中,不能再像小学生那样让他们成天写生字默生字了,但生字好词仍是他们学好语文所务必做好的准备。虽然很多字他们小学都学过,但很多学生不认识,有的学生甚至连拼音都不会,更别说会写,这对展开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我是一个爱总结爱反思的人,所以我也要求他们认真正确的对待自己的不足。既然成为了我的学生,那就务必把基础牢牢的打好。所以课余我要求他们对于不会的字词反复的写,结成对子,一帮一,克服拼音的障碍,脚踏实地把学过的正在学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牢牢的记住,记死,并会灵活的运用。

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绝大部分学生的词汇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字体有了很大的改观,同时作文的错别字也大大的减少了。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语文的教学是在教给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会自学。所以我的教学是在以学生为纲的基础上,放手让他们自己学。比如我设计问题,调动他们的用心性,让他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比如我把课文还原成生活现场,让他们自导自演,深入其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就像《安恩和奶牛》那课,班里俨然是当时的集市,市场上有安恩,有想买牛的屠户,有来来往往的买卖人,当然还有那头和安恩一样孤独的奶牛。在各色人和安恩的对话中,大家体会到了安恩的自尊,安恩的善良,安恩那颗仁爱的心。当然这样场景的还原是要在能够绝对掌控班级纪律的基础上,要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

在刚开始放手的时候我也有过犹豫,毕竟那么多年大家都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作为重点,从头到尾按照教参讲一遍重点词句完事,我这样做会不会是丢了西瓜捡芝麻甚或连芝麻也捡不到,而且像我这样教学刚开始进度很慢,又无模式可循,搞得自己很累,尤其对于我所担任班级的学生,程度又差,一堂课下来,他们是简单了,我都快累垮了。

但针对此刻的语文学习现状,真正考课内文章分析需要死记的东西又有多少,与其给他们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我的坚持下,班里基本上每个人都能主动预习课文,分析课文,自设问题,与作者对话,课内课外语文阅读的潜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阅读与记笔记同步进行

在学期初的小测试中,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都拿了零分。初一的学生没什么耐性,阅读潜力差,这是公认的。但仔细看题,就能发现这零分的获得不光是潜力差的问题,更是懒惰的后果。题目很简单,从文章中就能找到答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零分。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太懒,文章看都没看。在他们的头脑里已经构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那就是阅读很难,看也看不懂,还不如直接放弃。

针对他们的懒惰,我开学见面课就要求他们每人准备一个硬皮本,作为阅读笔记。这个本上要记载好句子更要记载好文章。他们很兴奋,新鲜嘛,很听话,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本,很结实很美观。《为你打开一扇门》这课学完后,家作时我要求他们完成课时练上的习题,第二天交上来时,两个班级,90人,第二课时的课外阅读《人生之门》没有一个人写。问了原因,说是不会。我问:字认识吗?回答说“认识”。我说:“那好,抄。把《人生之门》抄一遍,告诉我你明白了什么。”于是阅读笔记的第一页就是从抄课外阅读开始的。不光抄,我还让他们抄后

写感想,随便写。就这样,连续抄了近一个月的课外阅读,慢慢的课外阅读的题他们开始做了,做的也像点样了。遇到好文章,不用我吩咐,勤快的学生也主动抄了。一学期下来,基本上每个人的本也剩不了几页了。

四、作文不再很头疼

作文是个让人烦的东西,但它却占了语文考卷的半壁江山。当然也不能为了分数而作文,那样是做不出好文字的。在作文的教学上,我的观点是多写,多抄,多模仿。作文的教学要不拘一格,这样学生才不会厌。

本学期在作文的教学上,我在保证大作文的基础上,每节课上都让学生以感想的形式写了二百字至三百字不等的小作文,每周有两篇不限体裁不限资料不限字数随便写但要真实的随笔。如此一来,作文的数量是保证了,但我的工作量增大了,真的是改不完,也讲评不了。所以,随笔我只写评语,不讲评;大作文,学生互批,我监督和总结,即用学生的视角来感知他们自己的文字,这样毛病好找,很多学生为了小小的虚荣,写完也会反复修改,既基本杜绝了错别字,又保证了卷面的整洁。因为他们认为在教师面前犯错不丢人不伤自尊,让其他同学挑出毛病才是真的丢人大伤面子。所以,学生批改作文的热情很是高涨,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刺激了学生写作的神经。当然我没有把主动权全给他们,每篇作文务必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批改人,他们也不能胡乱的批改,所有批改过的还未讲评前都会汇总到我那里,由我统一监督和总评。

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很大的提升,我手写我心嘛。当然写作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总的来说,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还是小有收获的。但其中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如初一(3)班有几个顽固分子作业就是不交,软硬不吃,平时上课也不怎样听讲,成绩差的一塌糊涂;如初一(1)班有几个双差生一味的爱捣乱,油盐不进,实在让人头疼。当然这些都是不能放弃的人,我会在新的一年里对他们加大教育力度,尽快使他们回归到正常的学习道路上来。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3

时光飞逝,一学期匆匆而过。这个学期里,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安排和指导下,我较好完成了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扬长避短,现在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个总结。

本学期,我所教学的年级和班级是七年一、七年二两个班。本学期是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是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一个衔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转折点,更是一个关键的学期。这个学期直接影响着学生在以后的初中三年中学习语文的态度和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效率。针对很多学生一时不能适应初中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和学习科目较多的情况,结合新课标精神,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一下的几项措施:

一、抓好生字词的积累和精美课文以及古文言文和古诗文的背诵。

生字词是组成课文的基本要素,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七年级的语文教学也不应该忽视这生字词教学的环节。我一般会在教学新课文之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的生字,能正确地读,正确地写,并理解其意思,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课堂上再让学生读几遍生字,一是纠正读音,二是加深记忆,课后还要求学生抄写生字,要求学生字迹工整的抄写生字词。此外,为了更好的积累优美的字词句,我充分利用早晚读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背诵生字词、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和古诗文。对于古诗文的背诵,我要求两个星期背诵一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背诵。这样背得慢的学生也不会觉得困难了,对于背得快的学生则鼓励他们提前背诵,多背诵。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坚持每周摘抄1篇美文。

二、抓好讲读课文的示范作用。

“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这些话是语文教育的前辈对教学的精辟论述。利用讲读课文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自读课文中,让学生利用在讲读课中所学的方法来学习课文,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点,课堂上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三、不断地训练,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读书笔记(摘记)周周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作文教学缺乏有效地方法,作文课训练的量也不足,学生作文水平难以提高。再者,临近学期末为了赶教学进度,只能压缩自读课课时,这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一学期下来,没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

总之,我会始终用自己的心去教诲学生,用自己的情去培育学生。坚持以新课程的标准实施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倡合作学习精神,引导学生从生活源泉中不断吸取发展思维和语言的养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结合中,开辟了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今后我定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努力使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35 18804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