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快建设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专题调研报告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快建设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专题调研报告

*地处皖东南,是*省唯一与江苏、*两省接壤的省辖市。面对*高质量发展、*科创走廊、“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的新形势,为认真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专题调研工作要求,*月*日,何淳宽市长带队开展“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区域中心城市”专题调研,先后视察方家冲征收及周边地块改造项目、宛溪河综合整治二期河道整治及景观工程、文景路二期、柏枧山路东延等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全面梳理中心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原因,提出对策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心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在推进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切实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以“双百”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市区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亿元,建成区面积由*平方公里增长到*平方公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公路通车总里程达*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公里/百平方公里;国铁运营铁路*条,市内总运营里程达*公里,铁路网密度*公里/万平方公里。

(一)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同步开展市、县、乡镇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市本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进行三轮初步思路汇报,正在进行“双评估”、“双评价”、“三条控制线”统筹划定、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专题研究。保障建设用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重点保障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用地需求,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做好城市设计:完成了中心城市水阳江城区段、中央生态绿轴西侧等重点片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启动了彩金湖片区规划研究。推进村庄规划:宁国市南极乡龙川村、泾县蔡村镇月亮湾村成功纳入省级村庄规划试点村,同步开展市级村庄规划试点,已形成了《*市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初稿。强化耕地保护:全市耕地保有量面积*公顷,完成了*年耕地保有量规划目标。加大用地报批:建立了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报批联席会议制度,提升报批效率,有力保障了芜黄高速(*段)、*新塘羽绒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土地供应:全市供应各类建设用地*宗(*万亩),涉及出让价款*亿元。市本级供应各类建设用地*宗(*亩),涉及出让价款*亿元。推进“一地六县”:开展“一地六县”合作区*部分规划研究(草案),启动《“一地六县”合作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报告》编制,对*区域研究范围提出初步发展思路与实施建议。

(二)基础设施不断强化,城市品质逐步提升。城市路网:以“三环十二射”为中心的城市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年底建成区路网密度已达*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平方米。园林绿化:以“一山一湖三河十园”为主体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建成了水阳江大道、鳌峰东路延伸等*条园林景观道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平方米,*年正式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内河治理:先后对市区范围宛溪河、泥河等十余条内河开展河道疏浚和治理,完成道叉河等*个黑臭水体治理。公共建筑:推进皖南医药卫生学校、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楼、妇幼保健院等重点项目,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迈上新台阶。老旧小区:对*个老旧小区实施综合改造,引进第三方社会资本启动安装“共享电梯”,有效改善城区居住环境。垃圾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生活垃圾分类稳步推开。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由*万吨/日增加到*万吨/日,无害化处理污泥年均约*吨。停车体系:*中学西侧、景德路等*处停车场投入使用,建成市区停车管理智能化系统。

(三)综合交通不断提升,通达能力显著增强。高等级公路持续优化,“十三五”新增高速公路*公里、一级公路*公里,通车总里程分别达到*公里和*公里。农村公路纵深推进、村村通达,*%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建制村基本通*米以上硬化路、*%自然村通硬化路。高速铁路合福、杭黄、商合杭、皖赣铁路芜宣段扩能改造工程正式通车,火车站东西广场与商合杭铁路同步开通运营。高等级航道里程、千吨级泊位从无到有,整治芜申运河、水阳江航道、汪联河航道等高等级航道*公里,建成*、定埠等综合码头,新增*吨级泊位*个,水运能力显著提升;芜宣机场正式纳入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规划,今年*月完成试飞,*月*日顺利通航。

(四)住房条件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明显提升。房地产开发方面: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精神,基本实现“稳定房价”、“发展市场”和“房住不炒”目标。市本级年均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新建商品房年均新开工面积为*万㎡,市区新建商品房年均销售面积为*万㎡,“十三五”年均房价增长率为*%,增速低于GDP年均增长率和周边城市。各项指标表现为存量优化、增速居中、房价居后的较好态势。保障房建设方面:坚持把住房保障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通过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等方式,有效解决基层人员的住房困难。“十三五”时期完成棚改新开工*套、基本建成*套。完善公租房保障政策,拓宽保障对象人群,“十三五”时期为近*万户保障对象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实现了住房“市场”和“保障”两个体系持续稳定并相互支撑。

(五)综治水平不断加强,城市运行高效有序。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入,建立数字城管*小时运行机制,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全面投入使用。持续推进“城市六乱”整治,对乱丢烟蒂等杂物、车窗抛物等“六乱”行为进行严管重罚。加大三车运输秩序稽查巡查频次和覆盖面,新型环保建筑垃圾运输车投入使用。开展餐饮油烟集中治理,城区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设备安装率*%以上。持续推进违法建设查处。*年至*年*月,市本级共拆除新增违法建设*处,拆除新增面积*平方米,拆除存量面积*平方米。

二、当前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对照打造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任重道远,主要表现为:

一是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城市区块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均衡,城市生态空间结构、城市功能、环境质量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公共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主城区,新建住宅小区的幼儿园、中小学、医院、菜市场、商场、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城市交通体系滞后于交通流量增长,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和厨余垃圾处理基础设施薄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高,城市停车难问题仍未化解。

二是道路技术等级低。*年,我市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仅为*%(江苏省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超过*%),新升级普通国省道普遍存在线型差、路基不够稳靠和路面较窄等问题,通行能力及安全保障能力弱。农村公路网技术等级与邻近省外县区相比,存在“断崖式”落差。高速公路存在省际断头路,溧宁高速溧阳段、宁宣杭高速高淳段和临安段尚未建成通车,*绩溪段、S**段等少数普通国省道尚未实现等高对接。

三是土地征收和报批困难。征迁工作不能满足项目施工需要,制约了项目进展,征迁机制体制有待创新,征迁内生动力不足。根据目前现行政策,在国土空间规划正式批复前,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不能开展用地预审及相关报批工作,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难以落实。

四是资金要素制约严重。融资渠道收窄,目前各县市区政府负债率较高,交通融资去平台化后地方政府筹资越发困难。市区遗留*个棚改项目,由于棚改资金缺口、安置房缺口、征迁户诉求过高等原因,遗留棚改项目征迁总体进展不快,后续资金缺口约*亿元;安置房调度乏力,涉及征迁、财政、两区等多级多部门,体制机制不顺,据初步统计安置房缺口仍有*套,资金缺口较大。目前实施的重点项目大部分靠政府投资和国企投入,民间资本投入缺乏。

五是城市管理效能有待提升。源头管理与综合执法衔接配合不到位等深层次弊端尚未根本破除;噪音扰民、餐饮油烟、流浪犬收容、黑臭水体治理等群众关切问题治理仍需持续发力;队伍执法能力、专业水平有待加强。

三、工作措施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决策部署,这是一项宏大系统工程,是长期战略目标,本次专题调研就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规划引领,完善土地要素保障机制

1、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编制完成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规划应编尽编,扎实推进各专项规划及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深入谋划“一地六县”合作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统筹*、*和*区,围绕产业创新示范,协调交通、生态、环保、产业等布局和对接沪苏浙一体化要求,做好《“一地六县”合作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2、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持续加强用地供给。精准使用省下达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根据“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精神,加强全市土地管理和调控,提高计划指标使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升项目立项级别,争取省级以上配置计划指标,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不断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加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管理,科学编制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和储备计划,建立健全建设用地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不断提升建设用地保障能力;强化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持续开展土地清理专项行动,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3、坚持耕地占补平衡,全面推进耕地保量提质。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管理,压实耕地目标管理、属地管理责任,坚决防止耕地的“非农化”和“非粮化”;加强补充耕地核查监督,确保补充耕地数量真实、质量可靠;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工作,保障粮食安全,积极推进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提高耕地质量。

(二)完善城市功能,系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1、开展城市体检。围绕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要求,启动开展全面城市体检工作,把脉问诊“城市病”,查找城市生态空间结构、城市功能、环境质量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弱项,针对“城市病”提出“诊疗”方案,为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提供依据。

2、实施综合改造。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以完善功能为主,对市区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包括片区改造*个);坚决推进棚户区改造。集中攻坚,全面完成*个棚改遗留项目征收扫尾,完成约*亩、*户土地房屋征收清零任务;推动方家冲等*个续建安置房项目加快竣工交付,推进合工大及周边棚户区和三峡移民点城中村改造。

3、推进“城市双修”。加快水系整治,系统治理城市生态水系,加快推进梅溪河、泥河、道叉河等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宛溪河、解放河河道综合治理和城区活水工程,逐步实现城市内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美好生态环境。提升绿地景观品质,“十四五”期间,改造提升*公顷城市绿地,完成*市高速公路东、北入口区域*公顷绿地提升改造任务,增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完成高速公路东、北出入口区域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建设,新建景观节点灯光亮化、生态护坡处理等环境景观,提升工程高标准建设,打造节点性特色景观。强化功能修补。实施丹桂园支路等项目,畅通道路微循环网络;启动建设飞彩邻里中心,打造“*分钟生活圈”,全面推进绿色社区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形成生活垃圾分类闭环处理,完成*个城区办事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持续优化城市“静态交通”环境。完成市区停车场建设专项规划,市区新增机动车公共停车位*个以上,大力培育城市停车场建设运营主体,促进城市停车场建设和运营管理水平提升。搭建“一网统管”智慧平台。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应用,拓展整合园林绿化、环卫(垃圾场、垃圾中转站、公厕)、市政公用、“三车”、停车以及市容管理等专项应用数据,夯实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和科学管控基础。积极申报我市为省级“一网统管”试点城市,融合地下管网安全监测系统、停车管理系统、城市道路桥梁安全监测系统、执法办案系统等,加快启动智慧城管建设,推动实现我市“一网统管”。

4、增强城市韧性。完善城区防洪排涝体系,系统性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补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短板,实施谢村泵站扩建工程,完善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深入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年建成区*%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提升城市应急减灾能力,建设推进消防训练基地、市公安局*分局执法办案中心等安全保障项目建设,结合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统筹开展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推进城市垃圾“综合”处理。市区率先建成运行厨余(餐厨)垃圾收运处置项目,整合资源,提升城市垃圾协同处置效率。建成运行*市应急生活垃圾填埋场,确保飞灰填埋有设施、垃圾焚烧处置顺畅有序。*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稳步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逐步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率,全面提升环卫综合管理水平。

5、挖掘城市文化。突出城市风貌塑造和历史文化保护,加强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传承,结合皖南地区特色风貌突出山、水、城有机融合,加强徽派古建筑要素延续,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加快孙埠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实施和老纺织厂片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坚持片区化系统性开展保护,切实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

(三)打造区域枢纽,加快构建立体交通体系

1、坚持高位谋划。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高质量编制交通运输发展和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十四五”期间,坚持“公、铁、水、空”四路并进:实施高速公路加密工程、干线公路提升工程、农村公路提质工程、铁路联网工程、水运扩能工程、航空及集疏运配套等工程,织好立体联动四张网(即:“交旅融合、畅安舒美”的公路网、“全域覆盖、快速通达”的铁路网、“通江达海、干支衔接”的航道网、“客货并举、功能完善”的航空网),提升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到*年,初步构建“接轨宁杭圈、联通皖苏浙、服务皖东南、面向长三角”的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综合交通枢纽,高标准打造“六化”交通,实现“双通”(即:“县县通高铁、县城通高速”),构建“*”出行交通圈(即:对外实现“长三角主要城市*小时”通勤,对内实现“市县*小时,县乡*分钟”通勤)。

2、提升区域交通。加强与南京、常州和杭州等市的联络对接,确保宁宣杭高速江苏高淳段、*临安段以及溧宁高速江苏溧阳段等省际高速公路“断头路”*年建成,实现与长三角区域的快速对接。加快推进宁国至安吉高速*段、*宣广高速改扩建项目和*绩溪段、S**段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主动对接湖州市,协调*长兴段改扩建。会同*县、*市启动杭合高速(合杭高速二通道)和长高高速(宁杭高速二通道)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推动宁宣、宁杭高铁二通道、宣镇、杭宁绩等铁路项目开工建设,深度衔接长三角城市群区域铁路网。*年前建成旌德、绩溪通用机场,*、泾县、*、*通用机场已列入《*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年前所有县市区将实现通用机场全覆盖。

3、完善配套设施。以铁路物流基地为依托,建设巷口桥铁路物流中心,实现多式联运与口岸监管功能,打造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多式联运现代综合物流中心。建设*港、定埠港铁路专用线,提升港口综合运输能力。依托芜宣机场航空运输,打造航空产业及我市优势产业集聚的临空物流园区。

(四)稳定房地产市场,聚力提升城市宜居指数

1、落实调控政策。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调控机制,从供需两端齐发力落实“三稳”要求,*年市区计划完成房地产投资*亿元以上。加强房地产市场检测,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根据市区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注重市场分析和调度,及时储备政策并适时出台,推动我市房地产市场保持供求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的健康向好态势,坚决防止房价大起大落。

2、提升住房品质。回应群众从“有房住”到“住好房”的需求,以规划为源头,从人车分流、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着手提高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注重房企招大引强,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全过程监管,实行新建住宅小区物业和社区服务用房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与住宅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主体工程与室外附属工程统一报建、同步监督、同步验收,持续提升商品住房品质。

3、加强矛盾化解。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强化开发企业责任落实,坚决打击和查处无证预售、捂盘惜售、炒卖房号、违规挪用预售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实招重拳维护市场秩序。加大房地产领域突出矛盾处置力度,按照“一企一策”要求,持续关注重点问题项目,推动逐个化解。巩固拓展“难办证”问题专项治理成效,狠抓落实集体和国有土地房屋征收“难安置”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落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开展市区住宅小区管理水平提升行动,切实抓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车辆停放整治、违建违规行为查处、物业费集中清缴*个专项行动,破解小区管理难题,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

(五)强化精细管理,全面提升城市运行能级

一是提升城市市容观瞻水平。制定出台《*市城市管理精细化标准》,推动市区管理标准一体化。推动废品收购、花卉苗木、汽车维修冲洗等专业市场规划,配套建设集中经营场所。科学修编《*市城市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大力实施城市生态景观亮化工程,整合夜市资源,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成*市废弃物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分拣中心项目,分步有序推进城市建筑立面集中治理,每年打造一批“示范道路”和“示范街区”。

二是积极推进城管综合服务平台升级。构建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底板,形成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搭建市域范围统一的市、区、街镇三级平台,实现将市容市貌、园林绿化、市政基础设施运行、在建工程项目管理、公共空间秩序等城市治理事项统一纳入平台管理。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智能化应用,对城市运行安全风险实现源头管控、过程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和综合治理。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对水电气等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及时预警和应急处置,保障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三是持续提升市政设施运行能级。编制出台城市道路、桥涵管养中长期规划,科学开展城市道路桥梁健康体检,合理安排大中修计划,确保主次干道路面指标达到优良,市管桥隧设施技术状况*%合格。理顺新建小区、商业综合体周边人行道工程验收、移交、管养衔接机制,强化源头把控。结合实际路况和文明城市创建需求,有序安排改造提升计划。推进市政设施智慧建设。加强各类市政设施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立完善城市桥梁信息管理系统,大力实施城区易涝点、积水点改造工程,全面消除城区内涝现象。充分挖掘市政设施资源,持续推进桥下空间开发利用,探索推进智慧灯杆建设。

(六)坚持五位一体,强化城市建设保障机制

一是坚持五位一体。依托市中心城市大建设指挥部平台,充分发挥统筹调度协调作用,以经营城市理念建设、管理城市,整体谋划土地房屋征收、土地供应、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和国企参与建设,以“五位一体”统筹推进模式,实现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通过土地出资金实施新地块征收和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促进要素相互保障,实现城市开发建设工作闭环。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用好市场和社会资源。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合理编制财政预算,多方筹措安排项目建设配套资金。扶持市国投公司、交投公司发展壮大,支持完成融资计划。制定外来人口和农村人口进城落户市民待遇等各项优惠政策,引导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积极促进房地产市场消费,改革保障房供应模式,引导棚改居民选择货币化安置并自主购买商品住房,切实满足城镇居民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进一步推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学习杭州、湖州多元化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探索多种融资方式和途径,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单一依靠财政资金来源的现状,鼓励市属国有企业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通过不动产资产证券化(REITS)、土地开发经营等方式筹集资金。出台资金保障政策,加大对普通公路升级改造投入,加大对“一地六县”*区域部省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性资金。积极争取外资银行贷款力度,抓住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机遇,解决建设资金缺口。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坚持把金融手段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推手,广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

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全力加强体制机制保障,推动城管执法更规范。建立健全城市治理协调议事机制,充分发挥城管委协调议事职能作用,着力加强城市管理法治化、标准化、专业化,构建权责明晰、协同联动、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高位统筹协调城市治理工作,及时研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职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强化部门协同和市区管理标准一体化,探索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向社区、住宅小区延伸,全面提升管理执法服务效能。

五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担当,推出硬招实招,激发层层负责、人人尽责的奋发状态,加强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征迁责任主体要创新工作方法,压实责任,奖惩分明,妥善解决好影响项目施工各类矛盾,排除阻挠施工各种干扰因素,全力推进征迁工作,不断完善招投标机制,切实掌握开发企业综合实力,选准选优中标开发企业。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集中人力、财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六是强化思想保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强化使命担当,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科学谋划,狠抓工作落实。加强协作、主动作为,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增强干部队伍的工作和服务能力,为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坚强保证。

35 3139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