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前景报告样例优质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职业发展前景报告样例优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职业发展前景报告【第一篇】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小学师资问题,社会反响较为强烈。通过对全学区25所小学在职公办教师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初步掌握了情况,发现了问题。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学师资基本情况:

单位。

公办教师数。

性别。

30周岁。

内教。

师数。

30至45周岁教师数。

骨干名单。

1鲍一小学。

14。

男3女11。

7

3

瑞安市坛林陶慧。

2鲍二小学。

12。

男2女10。

4

1

3鲍三小学。

16。

男2女14。

12。

3

4鲍四小学。

20。

男3女17。

13。

4

学区新秀戴晓秋。

5鲍七小学。

24。

男6女18。

13。

5

学区新秀戴海棠。

6上金小学。

13。

男4女9。

8

3

7岑头小学。

11。

男2女9。

6

3

8塘西小学。

11。

男4女7。

3

4

9韩田小学。

25。

男5女20。

18。

5

市坛戴丽雅。

10下林小学。

17。

男4女13。

13。

2

学区新秀戴彬彬。

11上马小学。

12。

男6女6。

4

4

12鲍田中心小学。

44。

男10女34。

18。

14。

13场桥一小。

64。

男19女45。

27。

19。

市坛陈世丰、李仕女;瑞安骨干方升;

14场桥二小。

22。

男7女15。

11。

5

学区新秀王晓寅、曾韩丹;

15海安小学。

43。

男8女35。

12。

18。

市坛郑秀;

16罗凤一小。

41。

男12女29。

10。

21。

学区新秀虞丰平;

17罗凤二小。

36。

男12女24。

12。

10。

学区新秀叶晓妙;

18罗凤三小。

14。

男5女9。

9

2

市新苗徐顺珍;

19罗凤四小。

19。

男6女13。

15。

4

学区新秀鲍凤慧、黄晨升;

20塘下一小。

94。

男15女79。

43。

42。

21塘下二小。

34。

男9女25。

14。

13。

市坛戴蓓蕾;学区新秀谢爱玉、潘良晓;

22塘下三小。

45。

男17女28。

21。

19。

温州骨干李灵香、市坛池仁松、徐海珍;学区新秀邵跃男、胡晔;

23塘下四小。

32。

男6女26。

20。

8

24新华小学。

51。

男10女41。

28。

14。

25鲍八小学。

8

男2女6。

3

2

全学区。

722。

男179,占%;女543,占%;

共344人,占%;

共228人,占%;

学区级以上骨干有77人,约占%;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全学区共有小学25所,包括鲍八小学,在编教师722人,按照性别划分,其中男教师179人,占%,女教师543人,占%;按照年龄段划分,30周岁以下的有344人,占%,30至45周岁有228人,占%,45周岁以上的有150人,占%;按照学历划分,硕士以上的有3人,本科的有338人,专科的有288人,高中阶段及以下的有93人;按照职称划分,中学高级有1人,小学高级有383人,小学一级的有322人,小学二级的有8人,未评的有8人;按照骨干教师划分,学区级以上“三坛”、新苗、骨干教师共有77人,占%。近三年,参加了省级培训的有23人,市级的有28人,县级的有172人,未参加培训的有294人。

总的来看,教师群体整体素质比以往有所提高,总体数量平衡,但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是小学语文、数学学科教师相对富余,技能专职学科相对结构不够合理;温州、瑞安两级骨干数量偏少,造成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致使教研策划组织水平停滞不前,带来实现教学质量进一步跨越的困难因素增多与不断显现。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

一是“专业性缺编”现象突出。在教学总结会议总结汇报会上,很多教导反映,新课改后虽然课程是按上级规定开设的,但由于专业教师的缺乏,大都形同虚设。调查发现,专业对口的教师只有70%,学非所教、教非所学现象普遍存在,如音乐教师教数学,美术教师教语文,或是教两个不相关学科的现象并不少见。许多学校没有专业的音乐、体育、美术教师,英语、信息教师缺口也较大,主要原因是近几年中心校几乎很少有新教师进入,基本流入到升格学校去了。这样就使得学校教学很难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二是名优教师数量不多。目前小学教师中,学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不到100人,占教师总数10%左右,而且基本都在中心校工作,甚至个别学校连一位学区级别的教坛新秀都没有,包括中心学校。此外,由于城乡的差异,部分骨干教师也想方设法调往城区,近几年调到城区的优秀教师近20人。

三是教师结构相对不合理。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男教师比例较低,占%,女教师占得比例极高;30周岁以下的教师几乎占了一半,相对年轻,缺乏讲台经验,再加上培训不足,显得教学效益值得商榷;中学高级(小中高)仅一人,高端职称教师相对极少,说明优秀教师在业务上追求不够,努力不足;骨干教师的培训思路尚待明晰。

学校的发展,依靠教师。缺乏骨干教师的学校一方面会使教学质量下降,另一方面会导致生源流失,造成“农村生源不足、城区学校人满为患”,不利于平衡资源,均衡发展。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如何立足现状,优化我学区小学师资配置,加快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搞活机制,优化资源。在编制核定上,根据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和教师队伍现实情况,实行“定员定岗定编”,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在人员分配上,重点向升格学校倾斜,充分考虑教师队伍现状,在学科、年龄、知识、性别等方面搭建合理结构。应当适当实行统筹教师资源,按需调配,简化程序,积极推动教师在校际、镇际和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促进教育系统内部人才资源合理配置。

(二)严把入口,提高层次。俗话说“师傅不明弟子弱”,良好的教学质量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因此首先应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要更加注重教师职业能力的测试。由于近年来师范类毕业生素质较之以往有明显下降。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限制数量,提高质量,从源头上保证师资质量和水平;要注意性别均衡。

(三)加强培训,提升素质。首先,针对当前我学区教师队伍整体现状,制定教师自我专业发展计划,构建硕士、本科、专科比例恰当、学历与水平相当的教师队伍。督促学校鼓励在职教师积极参加学习,以迅速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其次,建立符合继续教育特点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建立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制定考核奖惩办法,促进自主学习。第三,丰富培训内容,扩大培训规模。充分发挥学校校本培训阵地作用,分科组织骨干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会或举办优秀教师业务培训班等;第四,完善教师帮扶交流长效机制,让教师在交流中学习,在帮扶中提高。定期让骨干教师到城区小学学习先进教学经验、接受先进教学理念,使他们尽快成长为优秀教师。

(四)突出重点,培养名师。名大学所以出名,是因为名教授多;基础教育要搞好,同样需要大批名教师。名教师的成长,不仅靠个人努力,还需要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建议出台名优教师培养计划,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鼓励和支持。比如,安排他们脱产进修、外出学习交流等。如果片区能涌现出一大批知名的教师,塘下教育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四、学区今后的培养举措:

组织学习文件,通过广泛地宣传发动,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名优教师队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人人争当名优教师的良好氛围。制定名优教师的量化指标,对照名优教师的条件并结合片区实际制定出培养名优教师的计划,开展相应的培养活动。学校要高度重视培养名优教师工作,认真做好培养名优教师队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制定出学区骨干教师培训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相应集中培训工作。

举措之一是:每学期以学科教研中心组为载体,在2年的周期内,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活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策略,通过“十个一”专题训练(附“十个一”培训内容:制定一份自我研修规划;参与或主持一项课题研究;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撰写1篇高质量教学案例;提交1篇能发表的教学论文;上一节学区级以上的公开研究课;精心设计一份作业;编制一份学科试卷;做一次学科教学专题观点报告或讲座;做一次专题说课或教学设想),促使教师具备“能教、能说、能写、能导”四个方面的能力,引领一批教师专业化快速成长。

举措之二是:每学期以民间教研联盟为基地,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指导组织策划有效性教研,结合教学常规管理和教研活动,提供拜师学艺、理论研讨、教学比武等平台,让各所学校的教师都能脱颖几位学科带头人,提高其在学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推荐其向更高层次的骨干发展。

由于安排一系列的培训,计划研修期为4年,两个轮回,每次活动的经费需要保障,按照学科实施培训,每一学科每2年需要安排15次,每次活动经费至少需要元,共有七大学科,计划预算经费50万,打造50名骨干教师。

塘下教育学区。

职业发展前景报告【第二篇】

需要会计的地方很多,首先,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其次,各个企业、再其次,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掌握的是一个团体的经济命脉,所以,每一个团体都需要他们。且每年新增的企业数以万计,有企业产生,就有对会计的需求,所以,会计是一个永不衰退的产业。

职业发展前景报告【第三篇】

(1)柜员在会计条线精根细作,做成业务标杆,升为柜长,然后竞聘为支行的会计主管,再竞聘成为基层网点的副行长,到这里一般需要5到8年。再往上可以升为省分行的会计部门做个小领导,然后竞聘会计部总经理,再想总行进军。

(2)柜员转岗做客户经理,走营销路线。一般需要在做柜时有较强的营销意识,转岗一般需要参加笔试和面试。

2. 营销线

客户路线、主要客户服务、市场拓展

(1)一直做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助理—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助理—高级客户经理—私人银行顾问,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随着级别的不断升高,工资收入也不断提高,管理的客户也是不断的高端起来,主要靠专业知识推动业绩增长来增加收入,但是就一直在支行工作,受支行行长的管理。

(2)竞聘支行行长,支行的行长一般3年就要换一次,而且每年总有行长因为业绩不佳被开牌,所以如果你喜欢做领导,通常又3年的工作经验之后,就可以去参加每年的支行长竞聘。做支行长压力非常大,每年背负着50多个指标,做不好就亮红牌,直接下课。

(3)向省分行的相关部门发展,比如对私客户经理就去私人金融部,对公客户经理就去公司业务部,零贷客户经理就去信贷部,然后再这些部门做成领导。

3. 管理线

领导路线、主要的发展战略和策略制定 客户经理—支行副行长—支行行长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所以说,在银行里能不能升级,大部分要靠业绩说话的,所以只有当你的业绩做到出类拔萃的时候,在竞聘中才可能胜出,当然每往上升一级,你身上背负的任务就要加一级。

银行校园招聘即将开始,很多同学对银行工作岗位及岗位发展前景仍有疑问,中公金融人帮助考生及时了解银行工作各岗位职业发展前景,帮助考生及时做好职业规划。

银行的岗位类别大体上看分营销类和营运类。营销类的岗位主要包括大堂经理、对公客户经理、个金客户经理、零贷客户经理、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对公产品经理、私人银行产品经理、支行行长(一般分管营销的都为支行行长)等,营运条线的岗位包括对私柜员、对公柜员、营运主管、支行副行长等。

银行各岗位总体的发展前景都不错,而具体发展方向根据职位有所不同,但银行的职业发展相对比较灵活,空间比较广阔。升迁的难易,取决于你能达到的天花板和你希望的天花板的差距。

在银行体系内想升迁,有三句话:

你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得行。起点决定天花板,对校招应届生来说,本部好于网点,对公好于对私,营销好于后台。 二级支行柜员除非天赋异禀,否则是没有什么未来可言的,出柜做营销人员是大部分的出路,其中极少出身不好而愿意拼搏的人,可以从营销岗达到二级支行行长的岗位。肉眼可见的天花板是一级支行条线主管,否则调任省分行做远程授权或者业务经理就是极好的天花板了。而远程授权或者业务经理,是省分行出身的员工避之不及的两个岗位。

大部分二级支行行长来自于一级支行本部的公司部或者个金部,其中极少兢兢业业精于人情的人可以熬到一级支行副行长。

大部分一级支行副行长来自于分行条线。一级支行副行长就是副处级,就算是中级管理人员了。

一级支行副行长往上,则要看年龄。年轻的一级支行副行长,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做到分行部门老总或者跳到股份制一级支行行长都是比较好的出路。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年纪轻轻就当上一级支行副行长?

再来一遍:你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得行。

想达到这个标准有很多条路,但是 有能力,有意愿,有背景,无疑是最为公开和多数的一条路。例外总归是有的,重大风险爆发,肯定会引起人事变动,产生职位空缺。但是你不能为了自身的升迁,天天祈祷部门出现违规案件。

起点影响未来升迁的难易,背景影响毕业生入职的起点。所以,在相同的.能力和努力下,背景好的人,升迁更容易。

从应届生能力上讲,入职基层网点柜员的新员工与省分行中后台新员工,能力其实差别不大,但是起点不同,两年的基层柜员经验,会极大的消耗人的经历与学习欲望,同时极大的收窄人的视野。

所以,基层新员工和省行新员工的能力差距,会随着入职时间增长,而不可逆的加大。此外,想要达到120%的成就,在省行只需要80%的努力,在基层需要120%的努力。

给所有想进银行的人一个建议:在国有银行,努力提高起点,入职后迅速摸清自己能达到的天花板,然后问自己,能否接受。

职业发展前景报告【第四篇】

随着世界的发展及科技时代的到来,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职业教育又是世界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所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世界性趋势趋势。

一 职业教育的概述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社会也可受益于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

二 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发展职业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从事社会劳动

的人口主要包括从业人员、失业人员,也包括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就学人员、从事家务人员和军队服役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正是通过这些人的劳动来实现的,他们的素质状况,在生产力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年以来,中国职业教育曾为社会培养了许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有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改善了中国劳动力队伍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了劳动就业和社会稳定。许多行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时,都对职业教育为行业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予以肯定。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发展职业教育能够促进就业率的提升。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较大,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就业率及从业质量,把中国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这不仅需要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同时也要求每一个就业者在解决个人温饱的同时,都应当更多地在加强自身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个人技能及综合素质,帮助从业企业更大发展方面做出努力,这不仅促进了企业的进步,也提升了个人的就业质量和生活水平。因此可见,要就业,就好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这利于通过教育、再教育提高就业者素质, 增强劳动者就业竞争能力, 拓宽其就业渠道,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表示,未来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是让更多农村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掌握知识技能,改变当前农村学生工作困境。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具有扎实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农村学生只有经过技能培训,才能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人才,实现转移就业。职业教育为农村学生的就业服务,通过对学生技能与知识的培养,为农村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发展职业教育就是要扩大面向农村的招生量,给农村学生更多的学费和助学优惠。

三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成就

(一)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

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其真正获得蓬勃发展的驱动力并赢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确实在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4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从此进入恢复阶段;1985年底,全国职业教育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在之后的十年间大步向前发展;虽然从1997年开始经历了短暂的滑坡,但2002年开始职业教育又迎来了它的重振阶段,此后便蓬勃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在校人数显著增长。

三大任务:巩固、发展、提高。至此,中国职业教育进入发展的黄金阶段。

(二)中国职业教育的成就及规模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职业教育达到了空前的规模。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据有关数据表明,截至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共有近15000所;年招生规模达到810万人,在校生达到2056万人;高等职业院校共有1184所,年招生规模达到310多万人,在校生达到900多万人;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每年达到亿人次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800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800万人次,企业在职职工和下岗职工培训9100万人次。并且,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到68%。

《中国职业的发展前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职业发展前景报告【第五篇】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职业教育,国务院已经确立了“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职业教育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如何在继续发挥好公办职业教育地位和作用的同时,大力推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以落实国家人才发展规划为主线,更好地引才、育才、聚才、用才,以人才优先发展推动科学发展。一年树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发展得更好,建设得更快,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树立长远的人才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给他们一个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更好服务于社会,这是十分重要的。

职业教育 的发展是社会的巨大需求。据统计,现在全国每年大约有2000万初中毕业生,其中约有900万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仍然有近1100万初中毕业生需要接受职业教育,而职业学校每年招生数大约为500万人,这样还有约600万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社会和市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却很大。

2011年,是it职业教育大迈步的一年,我国it职业教育的规模能力已经完全具备,而下一步的重点是实现规模能力和质量能力的协调发展,我们要站在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去看it职业教育。笔者在网络上看到1篇《十七大为it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新曙光》评论文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笔者文中预言:党的十七大,为it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动力。it职业教育的发展将迎来新曙光!it职业教育的明天将会更灿烂!

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新华电脑学院推出技能+学历精英教育,在学到技术的同时获得相应的大中专学历,新华电脑学院23年只专注it教育,努力就有收获,人人都能成功。

教育周济在概括总结建国60年来中国教育发展成就的时候,特别提到了“一个突破”,即职业教育不断发展,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取得重要突破。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及社会的关注。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量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整体下滑,而我国要保持稳定发展的形势下,职业教育成为我们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千万大军中,职业教育就业优势凸显

今年,我国有611万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加上前几年沉淀下来的未就业的480万大中专毕业生,使得2017年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高达千万之众。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职业学校毕业生却成为就业市场的宠儿:2017年天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3%,超过了本科就业率;2017年9月11日,教育周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均就业率达%,中职就业率连续四年超过95%;《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17)》中显示,各学科之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而从北大青鸟等it职业培训机构毕业的“非正规军”却成为用人单位的宠儿,很多学员还未毕业,用人单位即已下了“订单”。

就业的利好消息,直接带动了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水涨船高: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总量达到1100万人,在校生超过3000万人,分别占据了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同样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it职业培训市场为例,2017年全国it职业培训市场实现销售额亿,比上一年增长%。2017年预计增长率为%。至2012年,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从某种意义上,企业用人观的转变对职业院校就业率的走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有了“用人成本”的意识,这种成本不但包括给员工的薪酬待遇,还包括培训他们所花费的成本。而对于某些岗位来说,录用职校生比录用本科生可以花费更少的用人成本而获得更好的用人效果。企业挑选人才从看“学历”到看“学力”的转变带来了职校生的高就业率。

职业发展前景报告【第六篇】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近些年来,国际组织、区域性机构和各国认识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作用,把发展和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规划面向21世纪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职业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对于完善我国教育结构体系,促进教育的大众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正确分析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是职业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巨大机遇与严重挑战的时代,它的重要特征是全球化趋势加强,竞争压力加剧,国际界限正逐步消失,资本和劳务流动增加,网上贸易流动增加,世贸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新技术特别是信息和通讯技术蓬勃发展,服务产业迅速增长,闲暇及用于文化和旅游活动的时间增加,预期寿命延长,职业的变化增加了人们的焦虑并有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建设教育的五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和学会学习。新的发展模式将是以人为中心,注重环保,保持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和平文化,推动社会改革,促进社会和教育的全纳性,向人民授权,推广和使用新技术,培养创业能力和自立能力,促进继续和独立学习。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蓬勃向上的趋势,截至2017年4月26日,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09所。高职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且就业率也在不断地攀升,从1998年,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仅为42%,2003年则上升到55%, 2004年在全国增加32万高职毕业生的情况下,就业率较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达到61%。北京、浙江等地区的毕业生就业率甚至达到80%左右,与本科生基本持平。2017年高职毕业生达到160余万人,较上一年增加20余万人,而就业率又比上一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达到62%。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战线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并取得成效。从专业结构来看, 2017年普通高职(专科)工科类专业招生人数为107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4.3%。工科类招生人数是高职(专科)招生总人数的40%,比上一年提高6.4个百分点,比1998年的26%提高了近14个百分点。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区域分布也日渐协调,全国大部分地市已至少有1所高职院校,为区域统筹发展做出了贡献。从招生情况看,区域间招生录取率较平衡,各地高职高专院校招生人数占适龄人数的比例,2004年全国平均招生录取率为10%左右,近七成地区的招生录取率在8%与12%之间。从在校生情况看,高职(专科)每万人口在校生数的地区间差异要小于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以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对近年各级各类教育的每万人口在校生数的方差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职(专科)的方差值为3.26,普通高中为 3.67,中职为4.94,义务教育为4.18,在各类教育中,高职(专科)院校的方差值最小。可见,高职教育机会的区域配置水平比较平等,区域分布比较协调,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

近几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了多种模式,如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基本模式等。我国高职教育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呈现出多元办学的格局。主要有国家举办、个人举办、企业举办等,其中还有国有民营、股份制、集团化等多种模式。目前比较成熟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产学研结合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模式、“2+厂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此外还有能力本位型、任务驱动型、项目导向型等模式。辽宁科技学院广泛采取“2+1”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毕业生供不应求。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有:教学做融合教学模式、学校教学与岗位标准合一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教学模式、“讲、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等。为了突出应用性,还有不少学校采取“项目—达标”教学模式、“情景一互动”教学模式、“认知一思辨”教学模式等等。在教学评价方面也做出了相应改革,打破了一张考卷“定乾坤”的传统做法。

相比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中等职业教的发展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中等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条件和基础普遍较差,加上这几年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压力加重,办学投资力度远远跟不上职校规模的发展速度,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很多职业学校不仅教学设备奇缺,就连实训基地也大多名存实亡,经费投入不足必将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提高。所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职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职校最近几年盲目扩张,一哄而上热门专业,并且出现了“无所不办,无所不能办,无所不敢办”的局面,造成了对口专业教师奇缺,于是赶鸭子上架,东“聘”西“借”,由于教育毕竟有自身的规律,教师培训也有一定时间及过程,还有一些政策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教师队伍中的“人才”型教师流失,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队伍中还出现了结构不合理、专业不对口,使得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提高职业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质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

虽然现今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不是十分的理想,但是未来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原因有二。第一,“政策层面”逐渐好转。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温家宝在会上的讲话,要把职业教育提高到普遍教育、高等教育同等的地位,国务院做出要把百亿资金投向职业教育的大手笔决定,我国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计划也提出未来,国家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正在由上而下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逐渐向教育体系的主流位置挺进,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传天。随着我国各项改革,各行各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民营经济的活跃,那种只看重学历不重视实际能力的`落后观念也将被淘汰。国家未来的发展,定位是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其中最关键的是形成人才结构的全面规划,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职业教育不可推脱的要担当这个重任。可见,职业教育是科技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第二,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地位正日趋凸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大量进入本土经营,大大增加了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加快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产生化经营、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根本措施。经济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同时,未来劳动就业的格局客观上的构成了庞大的就业培训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培训的总规模需要继续扩展。

相比国内的职业教育,国际职业教育更成熟更完善。而且出现了多种发展模式,比如使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芬兰实施初中后和高中后两级分流,注重职高和高职的相互衔接,韩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约占高中阶段学生数的40%。或者是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普通高等教育的路径,英、法、德、等国制定了一些措施,给予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资格同等地位,为职高学生提供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机会。

我觉得未来的职业教育应该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拓宽专业面向,加强环保教育和外语教学,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创业能力,教育新技术的运用,加强企校结合,发展现代学徒制度,发展全民技术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机会均等,加强和完善职业指导和咨询制度。

职业发展前景报告【第七篇】

导语:报关员是指通过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依法取得报关从业资格,并在海关注册登记,代表所属企业(单位)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业务的人员。

一,为了从事报关工作,考取证书就是为了做报关员。

二,为了从事外贸其他工作,在网上招聘,外贸会计这个职位,下边有的都写有报关证,报检证者优先,其他一些岗位也是,都是具有报关,报检证者优先。比如货代,物流公司的操作部,客服部,虽然不做报关工作,但是在货代公司,有报关员证找这些工作岗位都优先考虑。

三,为了涨工资,我接触到学员中,有的都是企业外贸,物流,关务在职的人员,因为这个证书通过率10%.进出口公司对这个证书都是很看重的,所以考取证书后,就是增加了资本,增加了硬件,相应工资水平上升(在企业中,学历不一样,资格证书多少都可能影响工资水平,工作经验也很重要,但是你有工作经验,其他人也有工作经验,所以学历,资格证书很重要)

以上是我接触到的学生,供大家参考一下。下边根据我的经验,根据我的朋友,同事的经历,简单写一下报关如何发展的问题,同样,也仅仅是供大家参考。

报关员针对的企业,就是报关行,货代公司,物流公司这些代理报关企业和进出口公司这样的自理报关企业。招聘报关员,大部分都是物流,货代,报关行这些代理报关企业,因为有经验的报关员都跳槽到自理报关企业了,因此,代理报关企业,一般都招新手,自理报关企业,都是要有工作经验。在代理报关企业,涨的只是工资,职位还是报关员,而且代理报关企业一般都是民营的,基本上做到中层管理就上不去了,年年涨的只是工资。社会地位并不能提高(很多人都追求社会地位),但是到了进出口公司,很多都是三资企业,发展空间就大了,社会地位也上去了,待遇也上去了。毕竟外资企业的福利待遇都是很可观的。我的很多同事,都到自理企业做进出口负责人了,因为在货代公司,每一个报关员负责几家企业,你负责的企业,你要想把关报好,一是要了解企业的产品,另外就要了解企业的文化和人,因为维持一个客户在代理报关当中非常重要,在不断的和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接触认识了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如果这个企业招聘通关负责人,这个报关员就非常容易去做负责人,其一他熟悉这个企业的产品,其二他熟悉这个企业的文化,其三他熟悉这个企业的管理者。还有就是自理企业公开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报关员直接应聘,就去了,还有就是企业缺人了,直接和这个报关员联系,将其拉走。而且在长时间的报关工作中,和关员接触的多了,建立了一些关系,遇到什么事情,你和关员一打招呼,就好使,讲究人情,企业也非常愿意要这样的报关员。

还有就是在代理报关企业之间互相跳槽,报关员长期报关活动中,有了相对稳定的客户,其他货代公司把你挖走,客户也过来,挖你就等于挖钱,还有就是和关员的关系好,别人出事不容易解决,你出面好使,货代公司之间都比通关速度,你报关就快,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当然,挖走后,待遇也就上来了,但是职位还是报关员,或者中层管理。

还有一种就是少数的一个月能挣万元以上的报关员。在这里告诉大家,这样的报关员不属于任何一个公司,都是挂靠单干的,因为报关必须以一个企业的名义报关,很多报关员,都是挂靠一个代理报关公司,以这个代理报关公司的名义报关,但是代理费用都是自己挣,一票150--300间,一天报个10票左右,这样一个月都过万,我在大连报关时接触到这样的人,都是将近做十年报关了,而且这样自己挂靠单干的,都是工作年头很多的报关员,因为,第一,你有自己的客户,第二,你做报关的时候,接触的关员,建立了关系,等到十年左右,他们都升为科长甚至更高的职位,这样出了什么事,容易解决。第三,有代理报关公司让你挂靠。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但是确实挣钱。

还有的,就是到学校做报关报检教师了,老师不是谁都能当了,业务好,口才要好,形像也要好,现在招一个优秀的报关教师比招一个报关员都难,真的,而且老师的待遇和公务员一样,工作也轻松,一年两个假,还有很多在职报关员都在社会上兼职讲课,收入也很可观,所以,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朋友,可以考虑一下。

以上都是从我的所见所闻写的,仅供大家参考一下,如果朋友们还了解更多报关员证的作用,发上来,我们大家研究研究,我希望朋友们制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奋斗目标,如果想从事报关员工作,不要听别人说报关如何好或者不好,因为人和人不一样,具体好不好,都靠你自己,只有亲身做上了,才能知道,人有多大本事,吃多大碗饭。

职业发展前景报告【第八篇】

为全面了解碧江区第三产业的基本现状,找准制约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区政协商贸流通组组织政协委员对第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通过摸底调查、实施问卷、走访座谈、实地调研等形式开展工作。委员们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济总量保持持续增长,第三产业增比进位快。

全区地方生产总值(gdp)769495万元比(下称同比)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411万元,同比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284440万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409644万元同比增长%增加值位居全市首位。

(二)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贡献显现。

20,我区第一产业比重由%降至年%;第二产业比重由20的%增加到2012年的%;第三产业递幅最大,比重由年的%增加到2012年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结构比由20的:36:调整为:37:;三次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分别为:、、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第三产业总税收51959万元(其中地税收入24751万元),占区财政税收的%,其中批发零售业纳地税1230万元,占地税收入%;住宿餐饮业纳地税1260万元,占地税收入%;金融业纳地税万元,占地税收入%;房地产纳地税13672万元,占地税收入%,是纳地税最大的行业。我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11万余人,占全区总人口的%,第三产业成为我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主要力量和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三类产业比重变化,是区委、区政府抓改革,调结构,促发展的结果。

(三)传统主导产业不衰,新兴产业正在崛起。

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实施了“兴工富区、强农稳区、旅游活区、商贸兴区、环境立区”和“三化同步、一业振兴”战略,实现我区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我区传统第三产业已成多层次发展态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生产总值40899万元,占gdp的%;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生产总值为58017万元,占gdp的%;金融业生产总值为35815万元,占gdp的%;房地产业25240万元,占gdp的%;文化旅游业正在兴起,产业总量占gdp的4-5%;其他服务业生产总值217328万元,占gdp的%,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生产总值为26645万元,占区生产总值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等得到发展,新兴产业如网购、居民服务、家政等服务业正在快速发展。从我区第三产业发展战略来看,发展文化旅游业、商贸业是我区的重头戏;其次是发展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等。

(一)过渡依赖工业,对第三产业重视不够。

一是过多重视工业,对第三产业关注少,至今我区没有出台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二是第三产业投入资金少,扶持力度小;三是区委、区政府没有成立第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形成合力去解决。四是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缓慢,传统三产比重过高,新兴产业比重较小。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

一是我区各旅游景点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二是我区公路网普遍存在技术等级低、路况差,农村客运能力不强;运输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是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和水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线路少,运力不足等表现突出;站场建设规划滞后、布局不合理;场地狭小、功能缺失;投入较少、发展缓慢,乡镇客运站普遍存在等级偏低、设施简陋、功能单一。

(三)集散功能不完善,产业竞争力不强。

一是交通集散和景区景点自身功能不配套,体制机制不完善,旅游市场发展迟缓。如九龙洞、梦幻锦江景区经营管理为政府主导,分别为市、区管理,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大明边城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项目建设推进慢。二是我区物流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功能单一,信息化程度不高;商贸业缺乏规模专业市场,商业中心区规模形成不大,商业发展的特色聚集效应不明显,没有大型购物广场和商业集聚中心,整体竞争力弱,缺乏辐射带动力。

三、加快发展我区第三产业的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第三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生产社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区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文化旅游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充分认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及作用,按照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把发展三产放到与一产、二产同等战略位置来抓,实现“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活三产”目标,推动三产有重点、有步骤的全面协调发展。二是成立区第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区四大班子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区商务、旅游、交通、住建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并建立长效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抽调专人办公,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和指导全区第三产业发展。三是夯实农业基础,巩固工业基础,农业对第三产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要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第三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工业发展为第三产业发展注入资金,使其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四是要加强管理,调整布局。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健全第三产业管理体制,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着力发展第三产业,确定发展方向,调整布局和结构。五是抓好规划,做好二产、三产同时推进。随着我区工业企业的不断扩大,二产的发展速度加快,政府应着力抓好三产的整体规划,做到三产与二产同步推进。

(二)出台相关政策,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我区尽快出台第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20原县级xx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按照不同产业的划分在税收减免、征地、用电、用水、融资等方面制定出台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在制定第三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具体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扶持性政策的导向性作用,适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扶持范围,积极推进传统服务业优化升级,重点推动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鼓励三产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二是加大要素投入。将政府性投资向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和骨干项目倾斜,对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且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鼓励社会投入;设立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和专项发展基金。

(三)完善文化旅游集散功能,推进第三产业持续发展。

以文化旅游业为支柱产业,把我区打造成集生态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一是建设川硐新区旅游集散中心,形成“旅游集散、咨询服务、旅游展示、旅游街、手机网”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于一体旅游服务功能,与相关旅游企业建立租车、游览、住宿、餐馆、购物等业务合作关系,打造集游客交通集散、旅游信息咨询、旅游接待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积极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推动商旅互动。二是成立碧江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国投旅游集团公司、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整合中南门、锦江及其他旅游资源,采取政企合作开发旅游产业;制定《碧江区促进文化旅游发展暂行办法》、《关于旅行社组团到碧江区旅游景区门票优惠及奖励政策》。三是加大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加快九龙洞风景名胜区、六龙山环形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旅游特色乡镇,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开发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以国投公司为主体,民营企业入股的形式,以锦江为核心品牌,重点打造锦江旅游开发、东山中南门古城旅游项目,打造旅游目的地。将梦幻锦江与九龙洞、大明边城用“一票通”捆绑在一起,打造我区城市旅游黄金线。四是促进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重点扶持一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较快的企业发展壮大,加大科技含量高,形成企业集群项目建设,发挥项目带动作用。抓好民族风情园文化创意品牌和大型品牌会展,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深度开发我区本土特色的文化产品,使文化产品中注入“红色文化”、科教基地”等。

(四)抓好规范管理,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加强规划管理,促进我区商贸布局调整。按照“城内大商场,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总布局,重点强化对各条特色街规划、指导、管理,使网点设置趋于合理。一是通过物流协会整合物流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纵向联系、横向沟通的工作网络。二是加快市场升级改造。重点打造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现代特色市场,推动商品市场从商品集散地向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加快传统农贸市场向连锁生鲜食品超市升级。重点是加快推进蔬菜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市场建设,加快汽车产业园、川硐新区五福新城和灯塔工业物流园区建设,打造xx区商业特色街,提升中心区的功能和辐射力。建议延伸大十字至小十字步行街到北门口,增加便水门至五完小步行街,建立休闲特色街,着力改造大十字和小十字购物中心。加大“万村千乡”的乡镇网点建设,逐步培育多层次的商业结构级次和竞争有序的商品流通市场。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和新兴网购业务。完善商业特色街购物、旅游、观光、休闲的综合服务功能,建立朱砂原始矿石、六龙山竹笋等特色旅游产品大型批发市场,推进旅游商品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三是大力发展住宿餐饮。按照“催生一批,培育一批,做强一批”的思路,建设特色饮食休闲娱乐一条街,形成多风味、多品种的餐饮品牌(如碧江“一锅羊”等),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推动茶楼、酒吧、咖啡馆、自助ktv等休闲服务业的发展。四是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多项服务功能的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和连锁便利店,推动社区服务业的连锁化、品牌化经营。推动新兴计算机、维修业、家政、信息咨询等服务业有序发展。

改善供求结构,保障房地产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定期与房开企业交流沟通,帮助企业摸透市场趋向,多开发中低价位楼盘。鼓励房开企业运用兼并重组、联合经营、股东置换等方式做大做强。按照“武陵之都,仁义之城”的定位,加大市场、商场、商务公寓等商业地产开发建设力度,使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二是进一步规范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工作。建议成立市区两级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办公室,作为住建部门二级局,负责抓好拆迁工作,承担具体法律责任。建议以区委区政府名义起草《征地补偿安置实施方案》向市委市政府报告,由市委市政府行文,明确房屋征收补偿安置管理体制和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标准。三是完善住房保障监管制度,确保保障性住房惠及贫困群众。推动出台全区住房保障标准制度,切实查处骗购、骗租、家庭收入增加未退保障性住房情况,制止房屋转租合租。四是建议向市政府请示将市住建局物业管理职能委托区住建局履行。按照《物业法》、《贵州省物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采取试行招投标方式,选聘符合资质物管公司,助推小区住宅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物业管理转变。

创新工作思路,建立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一是尽快解决和平乡等交通瓶颈,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县乡道改造补助资金和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逐步解决中长期交通发展问题。二是积极与上级交通主管部门争取相关项目立项审批和完成项目报批评审工作。将城乡建设与城镇化进程融入交通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强项目储备,以项目带动城镇化发展。以县道、乡道建设和危桥改造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提高通达深度、技术标准和网络化水平。三是将农村公路建成路、站、运一体化。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和条件,到实现村村通客运。提升和完善现有的乡镇客运站功能,加强客货运站场的建设,促进城镇内外客货运储运。四是加大旅游公路建设,形成城乡交通运输网。坚持“建管养运”并重,提升县乡村公路等级。建设绕城公路、环线公路,拉大城镇框架,促进城镇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大第三产业人才培养。通过市职院、区职校、区就业局培训,构筑社会化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加强第三产业岗位培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三是制定人才引进计划,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大力引进商贸物流、电子商务、旅游、信息技术、文化经营等高端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实行与引进人才配套的激励政策,妥善解决住房、家属就业等后顾之忧,为我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5 1727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