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汇报发言稿(样稿)【5篇】
【导言】此例“经验交流汇报发言稿(样稿)【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经验交流发言稿【第一篇】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是高一(16)班的陈小明,今天站在这里,其实我的内心是惴惴不安、诚惶诚恐的。不过是高中三年学习生涯中很普通的一次考试,我偶获了一点成绩,但我深知实际上在座各位中很多人比我学习能力强,经验丰富,特别是刚刚听了几位同学介绍,我自感还有很多不如他们的地方。
和大家一样,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一新生,面对已经开始的高中学习生活,仍处于一个新奇认知阶段,经验倒谈不上,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一个月来对高中学习的感受。
一、学会改变自己
学习成功的经验往往都是相似的,而失败的原因却各有不同。中考的失利就曾令我灰心,怀疑过,最后我还是选择了面对现实,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下决心改变自己。以前的我总是想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成绩,贪玩怕累,有兴趣的科目深入学习,不喜欢的科目课本都不知道放哪了……中考让我认识到学习这件事真的是没有捷径可走,新学期开始以来,课程繁多,如何兼顾成了首要问题,我并不给自己过早的定学理学文,我相信文科的综合思想和辩证思维、理科的逻辑推理都将使我们受益终身。我首先明确了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尽力学好每一科,合理安排好各科学习深度、广度,不断提醒自己坚持才能有收获。通过这次月考的检验,也证明了自己及时改变方向是对的。我也知道今后还会遇到无数的失败和挫折,但我再也不会惊慌,因为我已学会了改变自己。
二、课堂永远是第一战场
虽然我在学习方面并不是最优秀的,但一直以来也不曾落后,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向来把课堂看成第一学习阵地,不管作业多少,睡眠再怎么不足,甚至下课还在睡觉,上课时必须打足十二分的精神听课,力争做到认真认真再认真,不是所有的科目我都会喜爱,不是所有的老师讲课风格我都欣赏,但是我相信无论是哪一位老师,他们在现阶段的知识储备一定是远比我要丰富的, 从老师的每一句讲解中我一定会得到正收益,甚至老师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是一个考点。
对于记笔记,一定要有选择性。选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思考的过程甚至是复习的过程,比如我的历史课就是完全在课堂上掌握,几近裸考,因为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如果上课时能精耕细作,最大程度的掌握知识点,那么课后考前会很轻松。
如果说上课认真听讲是最基本的保障的话,课堂上与老师互动一定会让你有所提高,哪怕只是眼神交流,让老师了解你的听课状态,洞察你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就会更有针对性的讲解;另一方面,老师讲课的积极性也会提高,会有更进一步讲深讲透的意愿,你的收获也会以几何速度递增。
三 、在每一分钟里抓紧
上高中以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跟我说抓紧时间,不能浪费时间。是的,时间对于每个人都一样的,每天除了课堂时间、睡觉吃饭时间,你能掌握的也就是那6个小时左右,抓紧了每一分钟在手上,不如在每一分钟里抓紧,向时间要效率,向效率要成绩。
中午将近2个小时的时间,我每天都会用半小时浏览国际国内新闻,对科技新闻、社会热点问题多加关注,同时对自己喜爱的体育赛事也会很关心,还有半小时看看英语杂志、欣赏大家美文等等。午休一小时是下午听课以及晚上学习的保障。当然每个人的生物钟并不一样,白天必须安排一定时间休息,放松,做到有张有弛。
晚上放学后,我选择的是在家自习,每天晚6点半至11点4个半小时,做好各科作业(作业尽量在每天的最后一节自习课完成全部或一部分),安排至少2门课程的课外题,文理搭配,对自己弱的课程花的时间稍微多一些,课外题买上1到2本,一定要买适合自己程度的课外题,一本精做,一本选做,做完一定得订正,否则就别做,在错的地方做标注,典型的错题剪贴在错题本,考前翻看。
尽量做到不熬夜,熬夜的后果相当于第二天带病听课,我家里11点家长关灯,我在11点前必须完成当天所有学习计划,只能在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里抓紧。
另外我每周会花上2个小时打羽毛球或游泳,既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放松自己,如果时间很紧也可以缩短成一个小时。
我还想说一下关于平衡兴趣爱好和学习的时间问题,有时就是一个小游戏玩着玩着2个小时就过去了,更不要说那些大型网游,根本停不下来。追上美剧韩剧,一看就是上百集,所以周一周五绝对不花时间在游戏追剧上,双休日在完成所有本周计划的基础上花少少的时间玩益智的小游戏或选择一集美剧看看,顺便加强英语听说能力。
以上是我上高中一个多月的学习心得,所有的学习习惯,并无绝对的好与坏,而要自己有心思考,逐步摸索,贵在持恒,持续努力,好的结果一定会出现。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班主任王燕老师,她把我们16班的每一个同学都看成最好的学生,使我有了一颗平常心,同时也增加了自信心。
经验交流发言稿【第二篇】
尊敬的xxx:
学习,对于所有的在校高中生而言,已经算不上是一件陌生的事了,毕竟大家都寒窗苦读了十几载了。今天,我所说的,说不上经验,只是我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中总结出的一点心得罢了。
我认为,学习的根本在于兴趣。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正是如此,我们才要发展我们的兴趣,广泛的爱好能够使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所学的内容熟练地掌握。有了兴趣,学习自然水到渠成。比尔盖茨的事例,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了吧,正是由于兴趣,才有了今天的微软,才有了今天的慈善家比尔盖茨。,学习也是如此。所以,顺其自然一直是我在学习生活中秉承的原则。
其次,积累必不可少。学习的过程就好比建一栋摩天大楼,须在地基牢固的基础上,再一砖一瓦地向上盖起。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就拿屈原来说,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可见,成功不是必然的事,积累是一个大前提。因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完成一点一滴的积累。
同样,它的方式,以及它是否是一个海洋为主题,或免费学习的追随者的崇拜者,你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反映了什么?极端符合事实,我相信大家都了解,无论是在学习,或过于宽松的学习,是不适当的,我提倡的学习方法的工作和休息。我母亲曾经说过:“学习一门实用学校,对比赛的享受比赛。”在这方面,我很同意,并只有张放松学习,人民为实现学习的最大潜力是最有效的。
该卡的结局是一个全面的总结方法,也许你没有听说过,但我认为这种学习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当您收到外界信息,你的大脑会自动接收,但有时你不一定是一个用好,就是这方面的知识不属于你,我不会是你的知识灵活运用被称为死亡知识。但是,当您可以打开从大脑到格格不入的,这将是同好转触摸审议了知识自由转让死亡。只要你能在生活中找到应用场合,你不把它坚决回落,您可以自由使用的。因此,我建议,学习的过程应该强调的是简要的使用,即对这类知识网络为基础的应用,总结,以便更好的学习。
学习是一个两维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不明白三维人,但我们应该提前一点,毕竟,只要我们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路线,没有什么可以绊住我们。
经验交流发言稿【第三篇】
各位老师:
参加过的大大小小的比赛可以说不计其数了,每次总觉得富有新意的设计会为自己带来意料中的成功,精心的预设着教学的每个环节,细心的揣摩着每个学生的心理,但每次总是觉得还差些什么,感觉课堂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完美,感叹自己在某些地方的处理不够到位,但终究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这个学期的几次研究课,收获了不少。
一、备课——细节决定成败
1、问题的设计。在以前的头脑中,一直存在一种意识,就是设计要“开放”,在问题抛出后,要让学生的思维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但这样做一是让教师对课堂对学生的掌控提升了一定的难度,二是有时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局限的情况下,无疑缩小了学生的参与面,好多的学生会因为不知从何角度去思考,导致把嘴巴闭了起来。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在备好《三角形特性》第一次试讲,是在四(6)班,当时还有顾虑说,学生不爱回答问题怎么怎么样,由于课前什么铺垫都没做,直接面对那样的学生,我是做了比较坏的打算的,尽量吧,但是没想到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小手始终是高高的举着,此起彼伏,让我激动不已,下来后,建英的第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看,还是老师设计的问题吧,问题设计不能太大,”也许从那时顿时领悟到以前那么好的设计思路,为什么会讲不出一节让人感到舒服的课来,总是感觉皱巴巴的,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其实不是学生不肯回答,每个孩子的天性都是爱于表现的,但教师的问题得有学生表现的机会。教师的问题和活动的设计,是真正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是因为教师把大的问题细化了,学生可以答得出,学生的嘴自然的张开了。
2、活动的设计。本学期所讲的三节课都是概念课,概念课难就难在比较抽象,要想达到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清晰辨别,并能灵活运用,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让学生的手、脑都动起来,所以在设计时应充分地挖掘教材,不失时机的设计相应的活动,在直观的活动中达到抽象出概念。如《三角形特性》中学生活动的设计:“找一找——引入课题”、“摸一摸——发现特征”、“画一画——形成概念”、“摆一摆——理解特性”、“想一想——解决问题”;在《质数合数》中“排一排——联系生活,引入新课”、“找一找——掌握方法,完善概念”、“辨一辨——运用方法,形成能力”、“猜一猜——激发兴趣,提升认识”。
教师在设计时,一是,必须明确每个环节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运用什么材料,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二是,不管什么样的活动都要运用得淋漓尽致,不能走过场,讲求实效。如《质数合数》找质数合数,设计了利用学生的学号牌进行活动,先找50以内的质数合数,请质数站在前台,然后采访下面坐着的合数,随机找一个2的倍数的合数,再让具有相同特征的数站起来,最后与前台中同样是2的倍数的“2”形成对比,得到“除了2以外,是2的倍数的数都是合数”,接着引申“合数中是不是还有其他倍数的数呢”,3、5、7的倍数的问题还有特殊数“1”也都自然而然由学生解决了。三是,活动设计要有层次感,层层递进,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从表象到理解,再到本质,最后应用,随着活动,学生的感受逐步的加深,认识逐步的深化,运用才能灵活自如。
3、过渡语的衔接。前面的“问题和活动”的设计组成了一节课的框架,它是比较“骨感”的,环节与环节虽然在设计时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联系要通过外在的语言表现出来,过渡语就像是一个串子,把各环节串联起来,使学生在思维上平稳过渡,在引人入胜、浑然不觉中学习新的内容。在教学《质数合数》时,郭校长针对内容设计的一些过渡语:“你们能自己找到质数和合数吗?刚才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发了号,举起来挥一挥,下面的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仔细听”、“不知不觉中,50以内的质数我们都找出来了,数字再大一点的,敢不敢再挑战?就请同学们共同研究50到100这些数,看哪些是质数,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进行一下分工”、“数的世界丰富而有趣,下面让我们猜一猜,找一找,准备好比赛,注意听口令,先想,用彩笔将答案写在白卡纸上,谁也不能看谁的,老师要求举时,再举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流畅贴切的过渡语,的确让课堂显得更加“圆润”和有“味道”了。
4、评价语的设计。以前的设计中我认为,评价语是在课堂上随着学生的表现,遇到情况灵活应对,临场自由发挥的,提前的预设到时候可能在当时运用得不合时宜,所以也会随内容准备一些,但不会真正地当成是备课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去对待。因此,在讲课前,心里对各环节的预设是充分的,但评价语的预设比较贫乏。现在想来,如果说问题设计的是否得当,是学生是否积极回答的根本原因外,评价语是否跟得上,一定程度上是造成学生不积极回答问题的诱因。是啊“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得到表扬”,课堂气氛的哄托,是在老师一声声激情高昂的评价中,激发出来的,一个孩子被表扬,两个孩子被表扬,会有三个、四个、更多的学生孩子争相站起来以高涨的热情回报你诚肯的赞美,这时的老师的灵感才能迸发出来,你的课堂才会在学生跃跃欲试的氛围中,更加生动!
在《三角形特性》几次的试讲中,每次班级不同学生不同,但都能感觉到,面对老师这样那样的肯定和赞美,学生想回答问题,想表现自己的热情和愿望在迅速的升温,“女孩巾帼不让须眉,男孩真是男子汉,暂时领先,落后的加把劲,大家真是不相上下,旗鼓相当,互不相让”、“你的感觉很好,摸得真准;你更了不起,一下子就摸到了;别灰心再摸一次,你一定行”……,只要老师舍得表扬我们的学生,相信他们的小手一定会举得很高很高!
5、开课和结课的设计。记得郭校长刚来学校时,在指导我参赛的课时,问我准备怎样开课,我练习了几遍,一遍和一遍不一样,当时真的是观念的差距,输在了这些细节的问题上。在这次的比赛中,在《质数和合数》所有的设计都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我更多的关注了如何开课。这时建英给了我好的建议,由于所讲的内容与“数”有关,就以“数”开头,以“数”结尾。课前在给学生发完学号牌后,请1号学生站起来,学号从你开始,你很重要;请学号是最后的学生站起来,从你的学号老师知道了咱班的人数,你也很重要。其实每个数都有自己的特点,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发现其中更多的奥秘,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在结课时,以科学家对质数合数的执着猜想、探索和研究,激励学生成为未来的科学家。
由此我想到了,对一件事情有多重视,就会产生多大的效果,设计细化了,感觉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真正的胸有成竹体现在对细节把握上。细节决定成败!让我们每一处的小设计都闪闪发光!
二、教研——成就精品课堂
一个人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观念,取决于她后面的教研团队。我很幸运,能在讲课中,有那么多的领导和老师在背后关注我,鼓励我、帮助我。一个人的思想,两个人的思想,许许多多人的思想,都聚集在一起,聚焦在一个点上,我成了一个圆心,是周围的那么多的力量在共同打造一节课。同样是这个人,同样是这样的设计,但观念却可以决定成败。记得这个学期共研的第一节课是《比例的意义》,大家的意见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所在,也是我们数学教师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与其他课的比较和研究,我知道了自己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再后来就是参加市级观摩课《三角形的特性》,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感到了团队的力量是多么巨大。备课初期郝老师和曹老师成了我的臂膀,随叫随到,有求必应,随时停下自己手头的工作跟我一起想办法,用吸管做成小棒当成展示的材料,她们的突发奇想帮我解决了操作环节的如何展示的问题;设计思路成形后,当荆校长对照着课标跟我谈论每个环节所应体现的理念和思想时,我诧异了,备课还需要这样吗?当郭校长提到备课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抠,一个字一个字的斟酌,甚至一个小小的表情、手势、评价语都要熟记于心时,我惊讶了,备课原来是要这样的啊!正是领导的理念在变,让我们的课堂关注的重心在转移;在明确了方向后,建英则全程跟踪,如何使流程更加顺畅,如何与学生互动交流,将环节细化到了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忽然想到什么,不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会打电话交流。
第一次有领导这样参与备课,第一次这样细致的磨课,第一次写设计的详案,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第一次在参加大赛前这样沉着镇静,是啊,“不去听也知道是好课”,是因为成竹在胸,不仅是领导,而且自己也是那样的自信坦然。
随后省骨干教师的选拔赛,《质数和合数》虽然时间仓促,但我还是收到了郭校长在百忙中找到的那一份珍贵的教案,看着它我多了几分自信,也平添了许多的灵感。试讲后建英、同组的两位老师和五年级的三位老师,给我提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当时我们简直是辩论,你一言我一语,分析利弊,寻找对策。中午稍做修改后,我总感觉少点慷慨激昂的感觉,也不够清云流水般那样的顺畅,所以又去请教郭校长,修正了我一些不太成熟的设计,更让我佩服的是,过渡语和评价语那样的贴切自然(在上面也提到了),当时我的手不停的写,后悔没有把那些都录下来,我感觉我就是想一晚上都想不出这么适合的话来,我一字一句的把它记在了心里。第二天去南楼讲课,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我感觉我讲出了气势,讲出了的风格,在高兴地同时,更多的是感激,感谢我们这样的教研团队,成就了这样的一节好课。
三、学生——善于表达,学会表达
这个学期到外校讲课、听课的机会较多,对学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刘家垴的学生爱表现,敢说,会说,不怕说错,对自己的观点有自信,娓娓道来,随时都可以辩驳起来;马家坪的学生比较活泼,无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都敢大胆的说想法,优生说得在理逻辑性可能强一些,而学困生即使是只知道其中的一点点,也敢大胆的举手,一次又一次的举手,不怕别人笑话说错。讲课时,我就遇到了三位这样的学生,每次都举手,无意中叫了几次后才发现回答得要么不着边或是只挨着问题一点点,但就是这样仍然笑着希望老师叫他们。南楼的学生也是敢想敢说,回答问题特别有规矩,“我是xx号,我怎么怎么样”。我在我们四年级好几个班讲过课,只要我们设计到位,引导到位,训练到位,我们的学生在表达上不逊色于他们。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多用评价的手段,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自信乐观地站起来,大声的表达见解,而且在小组合作中增强参与力度,各司其职,扩大参与面。
虽然这个学期是忙了点,但我觉得我收获太多了,备课思路转变了,教研给予我无群的智慧,对学生语言表达的侧重,都感受到了不少。从以前比赛前怕试讲,到现在想着让大家多给听听指导指导;从以前设计课时的粗线条自由发挥,到现在细化后的胸有成竹;从以前课堂上微不足道的评价,到现在学生高举的小手,我确实感受到了观念的转变,所带来的课堂氛围的转变。
“经历”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在和建英一字一句斟酌,磨课之后,我终于领悟到了一节好课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一是问题设计一定要细,要做到字字斟酌,当问题抛给学生时,部分学生能从容的应对;二是评价语一定要随学生的回答,作出针对性的评价,让其余的学生知道他的回答好在哪里,在这里教师的激情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能唤起学生想要表现的欲望。三是过渡衔接语随教学内容,一定要自然流畅。
总之,思想决定行动,细节决定成败,教研引领成长!只要用心去做,我们的每节课都会是精品课。
经验交流发言稿【第四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学习,对于所有的在校高中生而言,已经算不上就是一件陌生的事了,毕竟大家都寒窗苦读了十几载了。今天,我所说的,说不上经验,只就是我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中总结出的一点心得罢了。
我认为,学习的根本在于兴趣。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正就是如此,我们才要发展我们的兴趣,广泛的爱好能够使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所学的内容熟练地掌握。有了兴趣,学习自然水到渠成。比尔盖茨的事例,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了吧,正就是由于兴趣,才有了今天的微软,才有了今天的慈善家比尔盖茨。,学习也就是如此。所以,顺其自然一直就是我在学习生活中秉承的原则。
其次,积累必不可少。学习的过程就好比建一栋摩天大楼,须在地基牢固的基础上,再一砖一瓦地向上盖起。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就拿屈原来说,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可见,成功不就是必然的事,积累就是一个大前提。因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完成一点一滴的积累。
同样,它的方式,以及它就是否就是一个海洋为主题,或免费学习的追随者的崇拜者,你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反映了什么?极端符合事实,我相信大家都了解,无论就是在学习,或过于宽松的学习,就是不适当的,我提倡的学习方法的工作和休息。我母亲曾经说过:“学习一门实用学校,对比赛的享受比赛。”在这方面,我很同意,并只有张放松学习,人民为实现学习的最大潜力就是最有效的。
该卡的结局就是一个全面的总结方法,也许你没有听说过,但我认为这种学习方法就是非常有效的。当您收到外界信息,你的大脑会自动接收,但有时你不一定就是一个用好,就就是这方面的知识不属于你,我不会就是你的知识灵活运用被称为死亡知识。但就是,当您可以打开从大脑到格格不入的,这将就是同好转触摸审议了知识自由转让死亡。只要你能在生活中找到应用场合,你不把它坚决回落,您可以自由使用的。因此,我建议,学习的过程应该强调的就是简要的使用,即对这类知识网络为基础的应用,总结,以便更好的学习。
学习就是一个两维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不明白三维人,但我们应该提前一点,毕竟,只要我们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路线,没有什么可以绊住我们。
经验交流汇报发言稿【第五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
今年初,全校开展“转作风、促发展”活动,这次活动对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第一阶段的活动中,按照单位作风整顿活动计划的安排,我积极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本人积极参与了"学、转、促"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学习理论、领会精神、提高认识,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对照自己的日常工作、思想情况,使我深刻的认识到:
1、强效能必须提高素质
作为一名教师,选择了教书育人就要做好人民公仆,让人民满意。这要求我们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模范践行荣辱观,自觉树立良好形象,一切活动服务于发展大局,做一名业务精湛,作风过硬,让人民满意的好公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强效能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重要特征。做到这一点,要更新育人观念,提升教学质量,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在严格执行法律和政策的同时,以身示范,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2、转变工作作风,必须加强学习
通过理论学习转变作风、积极进取、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转变作风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具体落实。改进工作作风根本问题是要端正思想认识,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自立自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意识。我们应当更新观念,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工作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思想抱负,以充满生机的`与时代进步共呼吸的理想,自觉抵制落后、自私、狭隘、享乐等腐朽思想对自身的侵袭,保持旺盛的前进力量,不畏艰险、努力攀登。
3、促学校发展必须更新观念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是更重要的学习。衡量理论学习有没有取得实际成效,既要看到思想认识上是不是有新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工作作风、纪律作风是不是在转变,通过实践,查找与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的陈旧观念、条条框框,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
我们应当牢固树立“重在行动,贵在落实”的理念,要将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在本职岗位上自觉为民尽责,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个人总结(实用4篇)
下一篇:质量月活动的工作总结范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