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班主任总结报告汇聚精彩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大三班主任总结报告汇聚精彩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大三班主任总结报告【第一篇】

本学期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四十分钟的课堂分成了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学生的课前展示,第二板块是课堂教学,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重难点突破,第三板块是课外拓展或解决作业。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课堂在不断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日趋到达良好。现将本学期的课改实验成果作阶段性总结。

一、制定课前展示的资料和评比细则。

课前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小组长征求组员意见后,由班委会成员和组长一齐确定展示资料和评比细则。

确定展示的资料如下:

1、成语接龙。

2、讲成语故事。

3、朗诵诗文。

5、主题演讲。

6、介绍课外知识。

7、演课本剧。

8、讲名人轶事。

9、故事新编。

10、编科幻故事。

二、课前展示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用心性和创造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依靠于兴趣”,语文课教学过程亦应重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也不例外,这正如1篇佳作要有新颖别致的开头才能引人入胜一样。

三、课前展示活动实现了课内外衔接。

只上几堂语文课,即便是选编超多课文的新教材,对学语文来说还是沧海一粟,不可能使学生智慧地去理解事物,理解生活。课内向课外延伸,这既是联系,也是发展。俗话说得好:”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要把课内思考和课外生活的理解结合起来,课堂里从展示活动抓起,培养学生从一种现象或者一则小故事中理解其智慧,用心实践叶圣陶先生“课堂里学,生活里用”的语文教学思想,促使学生提高辨析潜力,延伸对生活的理解。语文课文来源于生活,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需要引导他们感知社会生活。进行展示活动不仅仅能增长潜力,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些活动为课堂学习语文作了良好的铺垫。

四、课前展示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力。

本学期学生自编自导的课本剧成为课前展示的一大特色。他们精心地选材,乐此不疲地排练,为的就是课前精彩的展示。

陶宇琳那一组表演的《石壕吏》十分精彩,演出过后班级掀起演课本剧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每组展示时都有创新,为的是不甘落后。

五、课前展示活动调动了他们的情趣,能营造出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

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持续用心、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持续最佳精神状态,自觉甚至是乐意理解来自教师的合理要求,内心经常体验到自身成功的喜悦,不断进取,成为合格人才。

期中考试前一星期的语文课上,我什么都没说就直接开始讲课。我特意观察了一下学生们的表情——些许失落。准备展示的那一组在小声嘀咕着,无疑他们更失望。那一节语文课上他们都没有提起精神。当天下午我特意去问了当天的几个科任老师,他们说:“你们班孩子怎样了,上课无精打采的”当时我就想不要想当然的做事,要从孩子的兴趣入手,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万事开头难。在活动中最就应注意的是在开始阶段,教师应多表扬、多鼓励和多肯定,充分调动学生对活动的热情,用心参加展示活动。

此项活动,贵在坚持。教师常抓不懈,学生潜力定有提高。在活动中关键在于“评”,“评”由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在展示结束后,要及时的进行评讲。可先由学生评(不只一位),再由老师评,对学生表演的资料、语言、思想、技巧、创新等方面进行适当评价。老师切不可只挑毛病,要做到客观、公正,有理有据,多给学生肯定,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这样学生能够明白自己存在的不足,明白努力改善的方向,提高参与活动的兴趣。

下一步的计划:

一、继续背诵经典诗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积淀文学功底,提高文学素养。

二、坚持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把教的重心放在“扬长”上。

三、给学生超多且经常发表的机会,加大力度展示学生的作文和读书成果。这个发表包括各种展览、展示、竞赛等。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面找到优越感,成就感,成为胜者。

四、培养“小老师”,让他们自行开展活动。

大三班主任总结报告【第二篇】

平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搭建全市骨干教师交流和成长的平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符合我市特点的新课程改革之路,按照《2013年平凉市教育工作要点》安排,市教育局4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讲赛活动的通知》,各县区先后组织开展了校级、县级学科竞赛选拔活动。在市课堂教学讲赛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11月2日全市中小学课堂讲赛市级决赛全面启动,包括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高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十二个学科,来自全市七县区(工业园区)140所中小学校(学区)的323名参赛教师分别在崆峒区、静宁县、华亭县的十所承办学校参加了课堂讲赛,历时35天,至12月7日讲赛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课堂讲赛,是近年来我市规模最大的一次课堂教学集中展示活动,较为全面的展示了我市三年多来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的初步成果。经过讲课、说课、评课等评审环节,33名教师获得一等奖,66名教师获得二等奖,92名教师获得三等奖。119名评委参与课堂讲赛评审工作,他们公正诚实的工作态度,厚重扎实的专业功底,协作配合的团队意识,是本次课堂教学讲赛圆满完成的根本保障。各承办县区和承办学校克服困难,精心准备、周到服务,为讲赛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人力和物力保障。

通过讲赛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理念在变,课堂在变,教法在变,学法在变。大多数选手对新课程改革理解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教法,课堂组织能力强,教学效果明显。一批充满活力、专业功底扎实、勇于探索创新的教学新秀脱颖而出,代表了县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和水平。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县区之间、学校之间、学段之间、学科之间的水平差异明显存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

一、讲赛活动为展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搭建了重要平台。

新课程改革是基于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着眼学生终身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全面发展的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我市从2004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起步,到2013年第一轮高中新课程实验结束,已经走过了1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必然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和教育质量的高低。一个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教育教学研究者,一所学校要真正实现质量立校、内涵发展,一个县区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核心竞争力就是课堂。

(一)教学理念在改变。

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是要实现教师和学生课堂上的角色转变,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进行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使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自我展示的舞台;以问题为线索,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过程。各学科参赛教师,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新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中,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的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彰显,课堂互动明显增强;教师逐步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大多数参赛教师能通过情景创设、自学指导、问题探究、合作学习、师生互动、课堂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度。

2.教学方式在变。大部分课堂从不同方面体现了课改新理念,敢于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较大程度的关注学生,力求在三维目标上有所突破。在教案的设计和呈现方式上,在教学内容的实施和处理上,在课堂节奏的把握和推进上,老师们有意识地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转变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注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尽可能多地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争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使他们更多的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

3.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方式在变。课堂教学设计集中体现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是一个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反映和教学个性的呈现。同时,课堂教学只有吃透教材和学生,教学活动设计才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对文本的把握和解读才更为准确,对学生的调动激发才更有实效。从本次参赛的323节课来看,大都能紧扣新课程标准,精心研读教材,及时挖掘和有效整合来自网络、社会生活、学生身边的各种课程资源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多种方式较好地把握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流程中的贯彻落实。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单元(模块)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导学案,设计教法、选择学法等,程序清楚、思路清晰、理念清新,一改过去以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主、以灌输为主的流程设计,真正体现了是用教材教而不再是教教材的教学观。

(二)学习方式在变。

1.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氛围。

次讲赛中,大部分教师能够以饱满的教学状态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机融合。一是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要么以故事导入,让学生欣喜不已;要么以图片导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要么以自己对教材的困惑入手,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要么结合地域特征和校园情景导入;还有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导入、新颖有趣的自我介绍导入、播放音频视频导入、猜谜语导入等等。这些精心设计的导入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情感和学习动机,把学生引进课堂情境中来。二是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教师成功地运用肯定、赞扬、奖励等多种激励性评价方式,消除了学生怕回答问题的恐惧和答错问题的后顾之忧,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许多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评价有针对性,切中肯綮,合情合理,既不苍白又不空洞;有的采用小组比赛积分的形成,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三是教师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老师们和蔼的笑容,活泼的肢体语言,耐心的启发,耐心的倾听,明确的课堂指令,及时的课堂检测,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适当的延伸拓展,使得课堂呈现积极、健康的推进态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自然能够放飞思维,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2.营造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机制。

些无疑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个自由发挥才能、表达见解的机会。二是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常态。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被动接受的学习,课堂呈现的也不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勾画圈点、自主写作与课堂训练。课堂多了一份宁静,多了一份自主,多了一份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三是合作学习形式多样。在多数课堂上,不同形式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色调,学生讨论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已初步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概括能力、写作能力、探究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通过这次讲赛活动,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十年来课程改革的实践,课堂教学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改变”:一是初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取代了机械记忆和被动模仿;独立思考、体验探究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平等尊重、多向思维兼顾了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二是初步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实践的创新带来了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讲赛活动为分析研究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供了切入点。

通过这次课堂教学讲赛活动,我们也看到课堂教学改革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部分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不到位;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存在差距;教师教学技能、课堂掌控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细节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待逐步实现校本化和规范化;部分县区对课堂教学讲赛等教师成长和新课程改革整体推进的平台重视不够等。

1.关于设计与生成。

失准,贪多求全,目标不清、导向不明;有的虽然确定了教学目标,但课堂操作中却忽视了目标,教学环节不能为达成目标服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脱节;有的确定了教学重点,但由于缺乏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没有解决重点的措施和手段,教学环节平铺直叙,教学重点形同虚设,成了摆设。还有部分教师在备课中过分依赖教学参考和网上下载的课件,在整合教材内容和其他课程资源中,忽略了教学实际,导致课堂设计缺乏创造性,模式雷同、生搬硬套,没有个性特色和课堂活力。还有部分教师教学过程缺乏时间设计,造成课堂前松后紧,环节不全,有的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

本次讲赛中部分老师们虽然践行了一些新的课堂理念,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和探究学习,老师在备课上也下足了功夫,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主观预设,没有充分考虑学情的差异性,过高或过低的估计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课堂目标设计和实际教学效果存在差距。尤其是练习题的设计上跨度大,没有做好足够的铺垫。对生成性课程资源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也缺乏机智灵活的把握能力,学生暴露出来的认知偏差和多维度的奇思妙想,教师要么不能及时扑捉,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搪塞而过,错失最佳教育教学时机。

2.关于方式与效率。

由于缺乏对传统教学的思辨性认识和对新课程改革方式方法实践运用能力上的不足,也由于专业素养不扎实、备课流于浅表化只求完成教学环节,貌似课改、实则守旧的课堂不在少处。多数课堂虽然在学习目标、学生活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设计,普遍关注了师生互动,营造了一种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但探究的问题要么是浅表性问题,要么是结论性问题,学生阅读课本马上可以找到答案,甚至可以直接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不需深入、无需探究。教师关注形式上互动,追求表面上的课堂气氛,而忽视活动的真正效益和教学目标的落实,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小学和初中课堂上。

高中部分课堂把学习的自主权没有真正还给学生,也由于教学。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变得频繁了,给教学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但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合作学习的实质和操作方法,不注重对合作学习目标、价值、运用场合和实现形式的研究,导致无目的、无价值、无组织、随意性的“合作学习”随处可见,使合作学习仅仅成了新课堂的外包装。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的问题非要小组“合作探究”一番。有的老师或事事探究,或时时探究,或无方向的任意探究。要么个别小组,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则一言不发,成为忠实的听众;要么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自顾自地发表意见,致使课堂热闹喧嚣。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干预下草草收场。有时提出问题后,或因学生思考时间不够、或因问题设计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而一时难以回答,造成冷场。有的课堂学生自学与分组合作讨论混为一谈,在忙乱中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环节。

4.关于素养与细节。

这次讲赛活动多数县区选拔了教学经验丰富、课改意识强的骨干教师参加讲赛活动。从讲赛过程看,较好地体现了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状况,展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技能。

但个别县在选手推荐上没有做到优中选优,部分参赛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不足,对新课程理解不到位,致使在课堂教学细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替板书的独特功能。板书的设计力求整齐美观,内容精练,层次分明,构思精巧,设计要艺术,寓意要深刻,要追求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这次讲赛中,不讲究板书布局设计、书写凌乱潦草,写字笔顺不对乃至教师书写的错别字随处可见,或者纯粹不写板书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课堂训练和作业布臵。在这次讲赛中,由于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了解和研究的不够,致使课堂训练、课后作业设计不科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巩固练习和整齐划一的作业多,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和分层分类选择的作业少;巩固训练性作业多,延伸拓展性作业少;读写性作业多,实践性作业少。教学设计中的“虎头蛇尾”现象比较普遍。

5.关于态度与成效。

这次讲赛活动,大多数县区高度重视,参赛选手经过层层选拔,是本县区课堂教学改革的引领者,他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到位,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明显,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肯定。但个别县区对讲赛不够重视,所派选手不能代表本县区课堂教学的最好水平,平均成绩与其他县区大相径庭。一方面反映出这些县区对待这次讲赛的态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些县区推进新课程改革力度不够,给教师搭建展示和交流课堂教学的机会较少,致使教师整体观念守旧,方法失当,成绩整体靠后。

从这次参赛教师的教龄角度看,全市参赛教师教龄整体分布合理,在323名教师中,教龄在5年以内的新教师为51人,占参赛教师的%;教龄在6至15年的青年骨干教师201人,占参赛教师的%;教龄在16至25年的中年教师66人,占参赛教师的%;26年教龄以上的老年教师仅5人。从受到等次以上表彰的比例来看,主要集中在青年骨干教师中,受表彰的比例为%,而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受表彰的比例较低,为%。个别县选派的参赛教师中,新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教龄在5年以内的新教师占本县参赛教师的%,有3名参赛教师教龄仅1年。

如果从锻炼队伍,推出新人角度来说还有一定道理,但从实际讲赛成效来看,这些教师受表彰的比例仅为%。体现出态度反映课改程度、态度决定讲赛成效,不能不引起相关县区的高度重视。

三、讲赛活动为深化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和范式。

(一)强化学习培训。

1.进一步掌握新课程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全面进行十年来,我们在理念更新、教法改进方面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效。但由于新旧理念的冲突、教学实践上守正与出新的矛盾交织,因而教学方法的根本性转变、评价体系的完善、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都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我们深切的认识到,只有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因此,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理念,探索符合新课程要求、符合本地本校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始终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

2.重视对《课程标准》学习把握。

这次讲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材理解问题、教学设计问题、学习方式问题,归根到底是教师对《课程标准》研究不多、理解不深造成的。我们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首先必须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因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一定高于基于教材的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视野更加开阔,教学内容的增删以及各种教学方式的选择调整空间更大,从而让教师有更大的创造性和自由度。只有我们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理解掌握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才能在更高层次上用好教材和各种课程资源,真正使课堂教学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深对教材的研究。

“踏板”弹得更高,跳得更远。因此,教师必须通读教材,增强整体观念,明确课题内容在全书或本学段(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抓住“用教材教”的实质,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突破“教教材”的俗套;以学生为本,以学情为本,加强合作与探究内容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4.运用讲赛成果,强化本土培训。

以讲赛活动涌现出来的优秀选手和优秀评委为基础,组建全市课改骨干教师队伍。各县区、各学校应当围绕新课程理念、高效课堂建设等主题,分学科轮流开展有针对性的示范教学、说课评课和讲座活动,用身边的榜样引领课改实践。

(二)重视教研教改。

1.搭建讲赛平台,使“五课”教研活动常态化。我们明显的感觉到,以“备课、赛课、听课、说课、评课”为基础的课堂讲赛活动开展扎实有效的县区和学校,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就深、观念就新、课堂就活、效率就高。华亭、静宁、崆峒等县区已多次组织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赛课活动,更新了教师理念,锻炼了教师队伍,初步探索出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在讲赛中整体表现出较好的实力。新课程改革在于知,更在于行。各县区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在探索和实践中收获更多的课改经验,培养出更多的课改名师,促进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

作用。二是搭建区域教研一体化平台,开展县区之间、学校之间、学科之间研讨交流。三是重视对农村学校课改工作的扶持,推进城乡课改一体化,促进城乡学校在教育科研、课堂教学等方面的互动交流。

(三)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在这次讲赛活动中,平凉二中的“三环一线、四步一法”教学法、灵台一中的“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教学法、华亭一中的“30+15”课堂模式,静宁阿阳实验学校的以“个体自学、同伴互学、教师导学、训练固学”为核心内容的“学本课堂”等符合新课程理念、富有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些实践告诉我们,在课程改革的视野里,创造性地课堂教学模式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体系,搭建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到师生全面发展的桥梁。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和高度重视基层学校和县区的首创精神,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形成富有特色的、符合本区域、本校特点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四)关注教学全过程。

生、备教师、备课标、备教材、备其他课程资源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关注课堂教学全程、学生发展全程、教师成长全程的目的。

2.全程目标。“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当有机统一于课堂教学全过程。讲赛中部分教师的目标设计不全、重视双基目标忽视情感目标的现象比比皆是。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再到教学巩固、教学反思,必须具备整合意识和整体意识,把三维目标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既不能因为“知识与技能”而忽视“过程与方法”;更不能因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而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有教师认为短短四十五分钟难以解决某个方法与技能问题,难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否定在一节课中对“三维目标”的设计与实施,表面上看是割裂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在为固守强行灌输、师道尊严和应试教育找托词。

3.全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学段之间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新课程改革十年来,尤其是推进高中新课改三年来,我市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从这次讲赛展示的323节课改课来看(其中高中93节,初中150,小学80节),不同学段的课堂明显呈现着不同的特点。从课堂氛围看,小学热闹有余,高中活力不足。从思维水平来看,小学注重感性认识,高中注重理性思维。从课堂立意上看,小学注重活动设计,高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设计。从课堂掌控上看,小学课堂注重氛围营造,从而使教师的课堂掌控难度增加,甚至个别课堂处于失控状态;而高中课堂绝大多数则牢牢地掌控在教师手中,相对来说教师掌控有度。初中课堂则介乎小学与高中之间。这些特点一方面体现着我市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阶段“外化型”课改的现象普遍存在。

全市高中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出口,是义务教育的延伸。义务教育质量好坏直接关系高中教育质量的高低,要实现高中教育高质量,唯一的出路就是老老实实抓好义务教育阶段的质量。各县(区)要按照“低重心、高起点、厚基础”的工作思路,做到“三抓”、“三重”:抓起始年级,抓课程改革,抓学段衔接;重常规,重过程,重细节。”我们必须坚决克服在课改问题上的“三种倾向”(一是“不改”,打着继承传统的招牌,继续满堂灌;二是“假改”,有人听课就是“课改课”,没人听课就是“老一套”;三是“半改”,羞羞答答搞课改,扎扎实实抓应试)和“一个认识”(将课改和高考对立起来,认为抓了课改会误了高考)。各县区必须整体设计新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效融合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改革,在改课中推进课改,在教研中推进课改,使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真正驶入快车道,结出新成果。

大三班主任总结报告【第三篇】

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预习流于形式目标不明确。学生“课上”除了听讲还是听讲,“课下”除了做作业还是做作业。学生课堂上“精力流失率”较高,教书和与育人冲突,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冲突,遇到了很多困惑,课堂怎样才能高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效课堂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本学年,我校推行“高效课堂”,在实施过程中,问题不断涌现:要么设计的检测习题没有时间去写;要么在学习课文时,问题不当,就会破坏语境,还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我们教师对教材理解到位了,才能真正高效地完成教学。

通过反复研读学校“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案;认真阅读博文积累大家的宝贵经验;加上自己在课堂中实践反思似乎对高效课堂有了一点启发。我认为,高效课堂,需要教师设计高效而有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读书感悟;需要教师设计高效而有价值的习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无疑又是一次推动教师潜心钻研的大好时机.。

一、课前充分准备。

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有句话说的好“不打无准备的仗”。课堂上,学习目标明确无误,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在实施高效课堂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材特点,制订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并结合目标制订相应的易操作的自学方法提示,让学生有目标地自主地去学习,以达成目标。

二、创设学习环境。

主人。

三、给足练习时间。

根据学习规律,学生们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就20分钟,因此,我在40分钟的时间安排上,重点突出,把重难点内容尽量安排在前15分钟里,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理解和记忆的效果最好。学生剩下的时间里,安排讨论、练习、拓展思维等等,当堂检测要想使高效课堂落到实处,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教学调控要灵活,就是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们不是倍受关注的亮点,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还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及学生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这一最终目标。高效课堂中师生和谐对话,一堂课结束,给学生留下思维、留下数学意识、留下数学思想、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我将不断探索实践,努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大三班主任总结报告【第四篇】

本着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如果我们领导团队工作不认真,是会很影响大一学生们的工作热情的。所以我一再要求学生会的任何活动部长、主席没其他事必须参与或到场,至此,我每次无论大小活动都到场,同时我还参加各部门的小例会,不仅切实的接触到大一,更能深入了解各部存在的问题,增加部长们的热情。

大三班主任总结报告【第五篇】

回顾一学期来,我们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立足岗位,团结协作,求真求实,教书育人,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加强过程管理,教学常规扎实有效。

加强常规管理,是落实教育计划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始终认真落实《学校教学常规》中的各项规定,按照各项规定组织教学。每学期认真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坚持学校的业务学习制度,加强过程管理,以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扎实高效,保证毕业班的语文教学质量。

二、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新课程的实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本学期,我们坚持组织老师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充实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我们结合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检查,深入课堂,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本组教师自身的素质。

三、抓实集体备课,教师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因此,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集体备课既是提高备课水平、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又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六年级语文组的集体备课扎实有效。

1、集体备课制度,形成习惯。确保集体备课时间,星期一为上午第二节课为集体教研时间,遇到疑难随时进行随机教研。

2、集体备课重在集体的交流和研讨,这就需要个人首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位老师都精心准备,钻研教材意图,明确教学内容的地位和知识结构,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思路的设计。

其次是通教学思路。在个人备出思路的基础上组织集体备课。其他老师结合自己的备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行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爱学习的是张zz老师,每讲1篇课文,都要请上过课的老师讲一讲教学思路,查漏补缺。李z老师天天把字典带在身边,遇到声调拿不准的字,就查字典。

__更是较真,只要大家都拿不准得题,她一定上网查个水落石出。老石,老钟,老张,岁数大,但干劲高,不甘人后,事事争着向前。老师们常常把自己打印的资料分发给大家。开学初,我把自己分享的“大三班主任总结报告汇聚精彩8篇”,集体共享。张z老师把分享的“大三班主任总结报告汇聚精彩8篇”,并发到学校网站。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变系统化,趣味化,简单化,学生很感兴趣。纪编更是热心,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把好的习作交给他校报发表,鼓励学生提高作文质量。

第三步是个性化的修改与反思。在集体备课通教学思路的基础上,每位老师根据自己教学特色及学生实际,确定一个自己认为最优化的教学思路,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好方法大家资源共享,难题困难大家一起解决。每个人上完课后都会找机会谈谈自己这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们有没有什么特别好或不好的反应;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大家再商量着还有没有更好的讲解方式,以便让还没上这课的其他老师能吸取经验,更好地把握教材,这是我们的核心工作,每天必做。

我们备课组成员在一起,相处融洽,互相帮助,高效合作。平时我们团结互助,但是我们也有为了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分歧而争论不让的时候。但当意见统一时,大家都会会心一笑。

四、落实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尽管六年级是毕业班,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但是考虑到孩子爱玩的天性,我们每位教师心中都确立大语文观意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的组织好学生语文实践活动。比如:读书少龙,读书手抄报,鲁迅专辑,诗歌专辑等等,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以培养,语文素养和思想素养得到提高,受到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广泛好评。

六年级,为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开学初,我给老师制订了任务,每人出三份高质量的单元卷,老师们不辞辛苦,本着大纲精神,认真出题,认真批阅,期中和期末,红霞老师又出了两份测试题,我和钟老师各出了一份,给学生练兵。一学期下来,老师们批阅的试卷像小山一样高,这试卷包含每位教师心血,为了学生,再苦再累,值!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又走过了一个充实而忙碌的学期。回望我们六年级语文组这块绿地,那盎然的叶尖闪动着一颗颗全体语文教师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体。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大三班主任总结报告【第六篇】

一学期来,我校按照教育局的安排和部署,在中心学校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中心工作,在本学期积极开展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尝试,加强了三级课程管理,注重校本教研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下面对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根据教学改革年的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

为了保证课程计划能够落实到位,学校实行“两制”管理。月教学进度检查制,期末教学目标考核制。月教学进度检查制是指对学科的教学进度进行监控,防止过快或过慢,从而落实课程计划。期末教学目标考核制是指每学期末对课程计划所涉及的所有学科(包括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目标考核。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型的教师,理想的课程必须通过教师的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课程,我校本着全员培训、全程培训的原则,在全体教师中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改革理论的学习和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1、3月份,按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做教师的思想工作,强调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改革的具体要求,为改革做好思想铺垫。要求每名教师认真学习理论材料,写好5000字的学习笔记,写好理论学习心得和实际工作的教学案例,学习方式采取教师自学和集体学习两种,7月初上交学习材料;要求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是理论真正应用到实际中;要求六月末每名教师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2、有条不紊地安排教师参加培训。鼓励教师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为外出学习创造条件。4月我校派陈生珍教师到重庆听课取经,另外派教师到西宁市和本县各听课取经,观摩学习。在学习中运用,将课改理念深植每一位教师的心中。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课程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是课堂教学。因此,我们把课堂作为课改的突破口。

(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设节。做到有课时、有教师、有考评,真正走进课堂,落到了实处。

(2)、为确保各学科正常教学,进行严格的查堂制度,一经发现甲课换乙课或放羊式教学等情况,立即登记,作为教师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之一,并纳入教师工作评价。

(3)、开展课堂教学交流与研究活动。一是进行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由组内成员轮流主持,研究本周的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二是进行课堂交流,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堂教研课。上课后,及时进行说课、评课,总结成绩,找出不足。

(4)、积极开展教学大赛活动,分上中下三片进行。在大赛活动中,让教师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体思路开展课堂活动,开出了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5)、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经常深入班级听课,并与教师一同探索,使课堂教学改革得以深入进行。

(6)、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将学课、备课、导课、上课、研课、评课、反思各环节融为一体,使课改工作尽快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堂。

4、有声有色地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学校按照“整体规划,分类要求,全员培训,全程培训”的思路,实现培训内容由文本培训向课程培训转变,培训方式由灌输式向交流探究式转变,把学习、实践、研讨融为一体,为每一位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逐步开展对教学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培训策略上,实行“五个结合”,即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面对面辅导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培训与教学研究相结合。

5、有的放矢地抓好校本教研活动。常规教研不停步,学校采用教研组长负责制来落实常规教研工作,对本学科课改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小问题展开教学研究,本着“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案例即成果”的工作思路,引导全体教师搞好课改教学工作。实施研培结合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把教研与培训结合起来,实施了“五个一”工程。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好书、撰写20xx字读书笔记;出一节展示课;撰写一个教学案例;剖析一节典型课;每星期教师写1篇教学反思。通过外出学习和培训,教师的视野宽了、眼界远了、观念新了、方法多了。

开学初整理出学期教科研课改活动专题安排表。具体到主讲人,到月、到周、到某一课题。课改研究活动做到了“六有”:有计划、有专题、有内容、有主讲人、有记载、有资料。开展课前研讨,课中改进,课后评议反思,综合每个教师的课改实践优势,达到头脑资源、信息资源共享。

新课改实验中,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前提。学校对全体教师提出了“三多三少三带”的要求,即:多一些尊重,少一些专制,把微笑带进教室;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把激励带进课堂;多一些启发,少一些禁锢,把竞争带进课堂。几年的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教学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师的地位变了,教师不再是高高居于讲台之上,而是更多的走到学生中间,同学生平等的对话,创造性地针对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学活了,他们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不同意,我认为,我觉得……”这些词汇经常从他们口中蹦出。下课了,他们还拉着老师的手问问题。许多教师反映他们“经常有惊喜”、“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还有的教师说“学生的想象非常有趣”等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对学生的评价是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重要活动。

1、实行观察评价。

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评价,我们要求淡化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提倡学生与自己的过去比较,从中发现学生的进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2、倡导二次评价。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加之学生在学习的发展层次上存在差异,我们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的进步,单元测试教师鼓励学生对自己答题觉得不满意的,可以重新解答,这种“延迟评价”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大三班主任总结报告【第七篇】

我时常在总结经验,每次活动我都会总结其不足之处,同时根据大一一年我所发现的问题进行28届学生委员会的改革,每次认真总结教训,同时我还去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的团委学生会进行学习交流,总结经验,想真正带出一个空前的学生组织。

学生会较去年有所提高,我们大二的和大一的接触更多了,似的彼此不再生疏,同时我们大二的也没有任何架子,很容易接触,同时部长主席间经常在一起吃饭聊天,彼此没有矛盾,更能领导好我们这个学生团体。主席团与各系主席也经常沟通,院学生会与各系学生会的衔接更加紧密,他们的支持程度大大提高。成立了监督委员会,能让更多的人得到锻炼的机会,也成了一个监督平台,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能够知道学生会现存的问题并进行改革。同时开通了一个学生服务绿色通道,同学们可以再这个qq号上反映一些问题,我们能解决的解决,不能解决的向老师反映。还有微博,进行宣传我们的活动。这样不仅能提高院学生会的威望,还能让干事们感觉自己为广大同学们服务的伟大。

同时,我自己也在总结反思发现有以下几点不足:

1。由于工作经验的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不敢大胆管理,使学生会各项活动的组织工作不能达到完美,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

2。学生会的干事配合不是很默契。

3。自己思想认识还需提高,面对事情不能过于急,需要冷静思考,多向他人询问方法和意见。

我会努力改善我的问题,并尽量去解决。同时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会更加认真负责的去完成每一项任务。要严于律己,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要起到模范和榜样的作用。在各方面都做好表率,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带动其他同学。调动了同学们勤奋向上的积极性。有了这股强烈的上进的劲头,我们开展学生工作就一定会得心应手多了。

这半年的工作让我明白:一切都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我必须全力的去做,才能做好。我们学生会是一个集体,我们必须齐心协力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的顺利举行,均离不开领导的指导,离不全体系学生会干部兢兢业业的奉献,更离不开广大同学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帮助。

总的来说:工作是忙碌的、辛苦的,但充满了喜悦和欣慰,因为我们所有成员一起奋斗,一起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一起享受活动成功的喜悦。每个部门都积极进取,大家不畏艰难,不怕吃苦,一起努力。看着新干事的一点一滴的成长,我感到心中无比的自豪。

最后:预祝新28院学生会工作蒸蒸日上,我会努力带领这届学生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完成本届未竟之事业!

祝愿我院明天的事业更加辉煌!

大三班主任总结报告【第八篇】

综合实践活动要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考察、访谈、网上查找资料、讨论等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养成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的个性倾向和能力,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把学校环境中的学习与社会、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积极的个性品质。

本学期的教学我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注意做到以下几方面:。

综合实践活动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应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应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在在教学中着眼创新,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35 16043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