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展情况及经验总结(精编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山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展情况及经验总结(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报告1
DBFQ DFDF SYY DYPT 2011年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报告
山东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试点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高校。自2010年6月教育部召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以来,山东大学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继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试点(差异网☆)后,学校已从2011年起将试点专业扩大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自动化两个专业。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明确培养理念
充分认识自身人才培养优势和特点,进一步明确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逐步理清了以下培养思路:以诚信力、自信力为主线索,把培养敢创新、能创业、会创造的拔尖人才作为根本使命;打破传统的知识学习、被动学习观念,树立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三位一体、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辩证统一的思想;按照学习、研究和工作一体化的模式,开展以解决前沿工程科学问题或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倡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提倡“走出去”和“走回来”相结合的学习。
围绕培养思路不断总结经验,凝练人才培养理念,总结为“三一三五教育方法”。具体而言,三是指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素;一是指任一教学环节(理论与实践);三是指基本而最具有反映特征的最小知识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的互动环节,以及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独立提高环节;五是指研究与实践,具体为:教学人员与学生的关九块九包。邮 任务网
DBFQ DFDF SYY DYPT 系与作用,个体与整体的衔接与协调,工程感知感悟的过程和规律,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培养规律,人才个性与共性的规律。最终按照这一思想形成教学环节的详细矩阵式表达,并在教学工作中边执行、边完善。
(二)修订培养方案
在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更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各专业结合教育部精神并针对原有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经过不断研讨和实践,修订完成了新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
在2009、2010级执行申报计划的基础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进一步描述为: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张扬个性,思维活跃、基础扎实、视野开阔、运筹帷幄、勇于创新,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电气工程技术和技能素养、显现电力行业特色的具有领军作用的工程师。2010年至今,在全面贯彻教育部和山东大学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及整改意见基础上,学院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以及网络交互等方式,吸收借鉴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卡赛尔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以及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经验,在贯彻教育部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前提下,进一步体现通识性、自然科学普适性、专业基础核心性以及专业方向性,完成了新的176学分的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根据教育部阶段性检查的整改意见,在广泛征求任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意见的基础上,改进完成了九块九包。邮 任务网
DBFQ DFDF SYY DYPT 新的主干课教学大纲,将行业培养标准尽量具体细化并体现到教学大纲中。此外,新试点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两个专业也完成了新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并于2011年3月上报教育部。
(三)择优选拔学生
2010年9月和2011年4月,在前期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通过转专业考试与新生入学选拔相结合的方式,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及公示流程,最终择优录取了2010级223名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62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63人,自动化专业48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50人)进入各实验班学习。
此外,为了更好的吸引优质生源,在今年的招生工作中,还首次将电气、机械卓越工程师等特色试验班单列少量计划在山东、安徽两省提前批招生。最终,在山东省理工类的投档线为652分,高出一本线85分,录取最高分669分,高出一本线102分;在安徽省理工类录取最低分613分,高出一本线79分,录取最高分629分,高出一本线95分。目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验班已经成为山东大学招生的新亮点,对优秀学生报考我校起到了极好的宣传和促进作用。
今后,学校还将进一步推进“多元、多种、多次”的选拔和综合评价、适度流动的选拔机制建设。
(四)积极落实方案
参与卓越计划的四个专业均成立由知名教授和企业高管组成的专家组,召开多次教学会议,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并在卓越人九块九包。邮 任务网
DBFQ DFDF SYY DYPT 才培养过程中,进一步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人才培养的渐进性、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融合性、校内外教学的统一性、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与企业学习实践的贯通性。各专业在教学安排上,都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暑期即安排试验班学生进入工程训练中心,从培养工程意识开始;广泛发动高水平教授和博士,明确职责,落实完善导师制培养;为试验班配备强有力的师资,培养名校毕业的博士担任班主任,建立试验班专用教师,并提高课外实践条件;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学生科技立项、调研和创新活动;开阔国际视野,提高国际化程度,在英国、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学生交流基地,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生进行导论性和前沿性讲座;继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不断实践研究型、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注意改进学生考核方法,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电气学院投资80余万元进行了硬件认识实习与研究中心和空中软实践中心(虚拟平台)建设,前者以认知为基础,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电的产生、计量以及功效,包括认识一度电、感知一度电、触摸一度电,以及一度电的生产、输送、损耗及使用的整体过程;后者以计算机网络和通讯为核心,目的在于积成电气工程实验中心的所有数据,实现虚拟实验,从而使师生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进行互动教学。机械学院通过项目驱动,由教师提出创新项目内容、经费预算、需要学生人数,学生自由组合报名。因为整个活动将全面贯穿本科2-4年级甚至研究生阶段,涵盖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暑期学校等多种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推进落实导师制。
九块九包。邮 任务网
DBFQ DFDF SYY DYPT 为了推进计划的实施,学校2010年从“985继续建设项目”中划拨121万,2011年又划拨290万元经费,用于外文教材建设、教学研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项目和企业教师、外教的课时费等。同时,列入卓越计划的4个专业都同时列入国际化专业建设项目,每个专业的建设费用20万元。
(五)深化校企合作
为了进一步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2010年至今,学校先后与华电国际山东分公司、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济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潍坊福田模具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签订了专门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合作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双方在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中的权利和义务,联合申请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此外,在落实和增加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场教师聘任、科研合作、人员挂职锻炼等事项,从而拓展深化了与企业的实质性合作,为学生高质量生产实习、岗位实习和设计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调研和解决工作过程中问题
3月中旬,教务处组织相关学院,就卓越工程师培养试验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的现场调研。调研的内容涉及: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企业导师、兼职教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理念和计划落实、教学大纲、研讨和案例课的规划和建设);学生选拔、培养、评价机制(选拔机制、评价机制和困难学生的退出机制);学九块九包。邮 任务网
DBFQ DFDF SYY DYPT 生的国际化培养(与国外高校的对接、国际化课程、大型跨国公司的联系);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机制的建立(工程教育中心建设、企业学习方案的落实和与学校培养方案的一致性);经费支持与使用(外教和外聘教师讲课费、图书资料、学生科研、教师教研、办公费用、会议费用等)。
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理论等课程为突破口,加大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力度,要求课程讲1/3,2/3的放给学生,增加讨论。企业人员参与,讲6-8个学时。重点建设2-3门双语课程;初步构建网络虚拟课堂和卓越工程师活动中心;增加学生到大型电厂实验感知,到网局对电网的了解,与研究院落实毕业设计。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寻求联合培养聘任曼彻斯特大学流动岗位教授,加强英语教学。落实导师制。
机械设计制作及其自动化继续完善教学计划,对6门主干课进行了整合,扩展知识点,引入新技术,增加综合实验。引入国外先进教材,与国外大学接轨。集中进行工程训练,时间增加1倍。增加绘图能力。 教学内容改进。要求做国际化标准的介绍。增加创新系列讲座,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利用校级创新平台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 建立图纸资源库,从工厂进图纸;2010年选派2人到临工进行培训,2011年选派5-10名。给年轻老师指定企业导师。
在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今后试验工作的重点工作:多院部协调培养。公共基础课任课教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理念理解需要加强;校企联合培养需尽快落实。要求的高水平企业导师、动手设计机九块九包。邮 任务网
DBFQ DFDF SYY DYPT 会、企业课程,落实企业导师和指导教师待遇;大力推进国际化培养。国外的培养体系和教学内容与国内要求不衔接。与海外合作高校联合培养需要尽快落实;学生选拔应将高考招生与入校后选拔相结合,每年淘汰一次,通过竞争实现动态管理;学生评价应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主动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为了便于导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科研训练,更多课程实施小班教学。在调研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一定要破除畏难情绪,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此次调研对下一步推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问题和建议
1、学籍管理问题。为了实现高层次卓越工程人才的打通培养,更好地统筹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工作,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设立学籍注册一体化的通道。
2、研究生保送问题。随着卓越工程师试验班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学生保送名额问题如何解决?同时,当前社会对于工程硕士认可度普遍不高,学生对此也持有不同观点。。
3、经费问题。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工科学生的教育投入远远超过其他专业。随着试验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卓越工程师试验班学生的实习实训、出国深造、英文原版教材引进、设备购臵等各环节所需经费都十分庞大。高校从本科业务费中单独划拨部分经费支持相关改革和建设外,迫切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安排专项经费和奖学金以支持该项目的持续开展。
九块九包。邮 任务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山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展情况及经验总结》,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山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展情况及经验总结2
山东理工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情况汇报
2010年6月25日,教育部公布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首批试点学校名单,我校成为首批试点的10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之一,参加了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卓越计划启动会。一年来,我校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校情,以战略的高度科学规划这项计划,密切校企联系,突出我校办学特色,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一、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加强政策保障
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我校作为首批试点高校及时出台了《山东理工大学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为顺利实施卓越计划,提供了政策保障。
为保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简称试点专业)工作的顺利实施,我校成立以张新义校长为组长山东理工大学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主要负责审定和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培养方案、研究配套措施与机制、提供保障等重要事项的协调和落实工作);成立由各试点学院院长为组长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试点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的制定及教学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成立由试点专业系主任为组长专业建设团队(负责试点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侧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改革的各项工作)。另外我校还成立由分管副校长、试点专业负责人、合作企业负责人、企业高级工程师等组成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作校企协作组,负责具体工程实践实施方案,协调落实企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
我校进一步加大卓越计划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做好试点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等,另外在师资培训、教学用房使用、教研立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深化校企联合机制,共同制定卓越计划培养标准
2010年7月24日上午,我校组织召开了卓越计划校企联盟会议。山东省经信委、教育厅以及众多省内大中型企业的负责人应邀出席。会议指出,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机制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步骤和重点任务。建立校企联合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对于企业和高校双方都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企业来说,加强校企合作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对于高校来说,加强校企合作有助于高校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落实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工作。
在学校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统筹领导下,在教务处与各试点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小组进行协商和讨论的基础上,分别制定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采矿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试点专业培养方案突出行业参与、注重实践,培养适应经济社会与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富有进取精神和人文精神,面向行业和区域一线产业的“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我校机械设计制造与及其自动化专业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制定创新性的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与已有的质量工程项目(如国家级、省级、校级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等的建设)和其它教学模式改革项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推进。特别是借鉴开始实施的CDIO教学改革的相关经验,将国际工程教育的先进教学模式——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融入教学过程,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强化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选择国际认可度高的机械设计工程师(或见习机械设计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发)、UG设计师或UG工艺师职业资格证书(西门子公司颁发)资格证书等职业(职业)证书,将认证课程列入培养计划,通过日常教学与集中培训,使学生毕业前获得1-2个资格证书,三、实行“出入制”,做好试点专业实验班选拔工作
学院以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卓越计划及有关文件精神,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充分依托我校优势特色专业和学科,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和服务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创新我校与行业、企业联
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思想,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富有进取精神和国际视野,“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依据试点专业所在学院生源情况,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选拔一批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开放交流能力的学生,组建卓越计划实验班。
做好选拔工作是做好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的重要前提,给于学生充分时间认真考虑,保证选拔条件严格。真正把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等各方面综合素质最优秀的学生吸收到实验班来。卓越班是吸纳优秀学生的一个团体,必须制定完善的出入机制,使其实现合理的流动。已经选入但成绩表现不是很理想的可以按相关制度淘汰,最初未选但后来学习优秀并且要求进入卓越班学习的学生可以按相关制度纳入。只有这样,卓越班才始终是一个活的、动的优秀集体。
四、定期召开研讨会,积极应对新问题
我校定期召开卓越计划研讨会,重点研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举措。从我校实际出发,扎扎实实把卓越计划做好,进一步加大投入,重点做好培养计划制定、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育实践中心建设和双导师制的聘任工作。
2011年4月底,我校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通知要求,对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采矿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进行了阶段性检查。我校三个试点专业中采矿工程专业为通过,其他两个专业为整改通过。
五、加强“两重一难”和双导师制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新的形势下,卓越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好“两重一难”建设,即重点做好校企联合、优化试点专业课程体系,难点是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
校企合作有利于加强社会服务职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我校立足山东,积极与青岛软件园、山东黄金集团、福田汽车等省内大型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培养阶段按照“3+1”模式设计教学环节,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内,主要掌握基本理论、基本设计方法、基本加工技能后,在企业实习环节一半大于44周,除阶段性认识实习外,还应参与实际产品的开发设计、工艺编制、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全过程,并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改造、技术革新等创新性
工作。企业技术人员和我校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
课程优化和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人才培养设计。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上,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邀请企业人员进行定期指导,同时改进课程的实验手段,建立课程实验的实验平台---ACM竞赛平台,所有实验和作业提交均在该平台上进行,同时对课程考试进行改革,将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作为该门课程考核的重要方面。采矿工程专业精心设计企业实践环节,学生带着事先设定的问题到矿山企业去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经企业技术人员多次交流,总结出了一套作为一名大学生快速成长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现场技术知识,并由此制订了学生跟班实习思考题。(思考题附后)
实行卓越计划双导师制有利于提高人才工程素质,有利于增强核心竞争力。成立由企校双方组成的企业培养阶段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与知名企业深度联合,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卓越培养计划的兼职教授,为学生讲授相关专业课程,并担任学生企业阶段培养的主要教师。不断派出年轻教师到业进行至少半年以上的实践训练,实行跟班轮岗制,接触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熟悉矿业各部门及岗位的工作流程及主要职责等,丰富年轻教师的工作经验,更好地为卓越培养计划的实施奠定基础
从2009年我校卓越计划提上日程到目前该工作步入正轨,卓越计划在我校的发展经历了由构思论证、积极申报到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实施等由浅入深、由不太成熟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卓越计划实施不仅提高了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还在科研成果转化、教学团队建设、教育教学理念改变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附件
学生跟班实习思考题
在所参与的实践的工种中,根据所见和所学理论知识,总结并思考以下问题:
(1)所学工种主要有哪几步具体工作(包括工作前的准备工作),每步工作所占用的时间及比例(表格、图);据你观察和了解,你对所学习工作的效率评价如何?产生效率低的原因主要发生在哪些方面?有哪些宝贵的经验?
(2)虚心请教工作人员,该工种可能会遇到哪些方面的意外情况?可否根据相关迹象预测、预知,对于出现的意外情况如何处理?
(3)通过观察和请教相关人员,该工种在哪些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怎样的后果?如何预防?出现事故如何处理?
(4)该工种各作业环节运用了那些仪器、设备、器材?该类仪器、设备、器材国内外是否有效率更高的替代产品?
(5)工作人员对于该工种各项工作的期望是什么样子的(或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怎样?),对于存在问题如何改进或改善。
(6)该工种的前、后工种是什么?前一工种的工作质量对本工种工作的影响有哪些,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对前一工种和后面工种的工作有哪些建议?
(7)在跟现场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中,学到了哪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经验?
请在实习结束后,以报告形式形成5000-10000字左右的学习心得,注意不要讲空话。
北京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
北京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2010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飞行器设计工程专业、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专业以及生物工程专业,总计5个专业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要求,经教育部和工程院专家组的审核论证,被批准首批实施“卓越计划”。
自批准之日起,我校就开始为顺利实施“卓越计划”,从理念的宣传、理论的研究、培养方案的制定、政策的制定、实施方法和工作流程等各方面开展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 在“卓越计划”的理念宣传方面:
式,向全校特别是首批进入计划的相关专业进行政策宣传。
2、 着手组织首批进入计划的相关专业所在学院领导和专家,学习消化教育部有关文件,学习包括CDIO在内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方案,学习兄弟院校的卓越工程师实施计划,以期整理优化课程结构,在短时间内,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方案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方案。
3、 积极与相关企业,特别是兵器工业集团所属相关企业,就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进行进一步交流,并就兵器工业相关专业的“能力集”问题初步交换了意见。
4、 组织专家就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深入的理论研究,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关于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情况的调研及对我校相关工作的建议”,“关于国内同类院校相关教改情况及CDIO教改模式的调研报告”。
二、 在“卓越计划”的整体规划方面:
委书记兼教育研究院院长郭大成主持,主管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院、科研院、实验设备处、基础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负责人,和宇航学院、机电学院、机车学院、生命学院的各教学院长共同参加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业务部门做了“关于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措施情况的调研及对我校相关工作的调研”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理论、技术上的探索,目前发展的水平,以及国内外高校的动向。
会议对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试办思路和工作现状,对卓越工程师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将要面对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对实施计划中学生选拔、1. 为从全校整体上协调一致地开展“卓越计划”,我校专门召开了由校党1. 教务处将“卓越计划”的启动信息通过网络和校内各种宣传和文件的形
实习经费的预算、教学编制的设置、教师的企业培训、职称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如何办好卓越工程师的试点工作提出了在招生方式、培养方案、产学研基地等方面的合理建议。
会议提出,我校国防专业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要符合我军当前机械化与信息化并进的新军事变革思想,因此,在设置培养方案上,应适应当前的变革,增强信息技术与可靠性等相关内容的课程;在考虑培养层次上,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定位应是主要培养硕士阶段的高层次人才,因此要特别关注我校卓越工程师专业的本科阶段培养目标必须结合研究生培养方案统筹设计。
2、 学校计划明年所有入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五个专业均以“卓越工程
师计划”的名义招生;建议设置培养方案时,考虑学生的出口分别为:本科毕业30~40%,工程硕士毕业40%,10~20%从事学术研究三个层次的思路;
3、 2011年在三年级本科生中选拔学生进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
施“2+2+”工程硕士计划;
4、 建议首批进入“卓越计划”的相关专业与我校既有的“特色专业”、“名
牌专业”的专业建设结合,与相关教师的科研工作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与企业的关系;
5、 将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促进“卓越计划”。
6、 学校已经把实施“卓越计划”写入我校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任务书。在该任务书中明确规定了“以研究型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和一系列总体建设思路,即:
a) 依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求,优化培养过程,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强化科研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适于培养目标的弹
性模块化教学计划及教学质量与人才评价制度。
b) 将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常态化、常规化,纳入规范的教学体系,经
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将多类型多层次的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贯穿于
基础课教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的各教学阶段。
c) 建设可指导多学科学生共同参与的创新实践活动的教师队伍,建立
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学生、国际合作组织或国外高校与我校联合培
养学生的多种培养渠道。
三、 在“卓越计划”的工作安排方面:
1、 与兵器工业集团、兵器科学研究院就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全面合作在以往协议的框架内进行补充完善,并草拟相关专业的培养规范。2011年3月前完成。
2、 继续培养方案细则的制定。2011年5月前完成相关专业教学计划的修
订工作。
3、 支持卓越工程师计划,保证经费投入。
四、 在“卓越计划”的经费投入方面:
在学校985三期的建设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部分,在2010和2011的实施计划中与“卓越计划”间接相关的投资470万元,另外调整专项业务费223万元。包括:
1、 在创新实践基地上:良乡校区的5个跨专业创新实践平台(信息类、机
械类、理科类、人文类、综合性)建设经费投入390万元,宇航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基地30万元;
2、 在支持创新实践活动上:支持校、市、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经费
80万元;
3、 综合性、设计性课程建设:宇航学院60万元,机电学院60万元,机械
学院30万元;
4、 教学团队建设:车辆学院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专业优秀教学团队建设33
万元;
5、 产学研基地建设:宇航学院航空航天类人才培养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
10万元。
五、 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免试推荐研究生的控制数适度倾斜,以保证“卓越计划”在相关高校实施的连贯性。
2、 需要行业领域的主管部门或教育部牵头,协助高校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基
地,制定政策,提供经费,确保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实践机会,确保教师能在企业获得与时俱进的工程技能培训。
3、 校内人事制度上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编制、教师的企业培训和职称政策
保障。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需要相关专业专家和教师精心地编排教学内容,打乱以往的课程体系,开展系列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方法并组织实施;同时,校内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需要有实践能力,热心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和大量的实验室助教,目前缺乏切实可行的相关师资的培训、选聘和激励机制。
4、 建设经费上存在较大缺口。学校没有专门的“卓越计划”实施经费,目
前开始启用的985建设经费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部分的费用有限,且1. 需要教育部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对进入“卓越计划”的专业每年本科生
该费用尚需面对全校17个学院,系列跨专业平台创新实践平台、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及新专业等多项不容暂缓的建设内容。
合肥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4
合肥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展情况汇报
教育部高教司:
学校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以来,做了大量工作,现就主要的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1、 学校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二个试点专业,今年共招生17个班。
2、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成立创新学院具体负责试点工作。召开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启动大会,首批的17家联合培养企业现场签约;按初步专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同时启动新深层次教改研究工作(培养计划结构、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系统改革)。
3、 正在制定满足工程教育要求的教师政策,即通过培养(派遣教师到企业兼职)、外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和引进三个途径,提高教师的整体工程能力。
学校要求教务处(创新学院)和二个试点学院,针对上述政策要求展开调研,提出具体方案上报学校。要求人事处、教务处(创新学院)和二个试点学院联合制订新的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相对应的教师考核评价政策上报学校。
4.学校校长办公会议已提出加大试点专业的经费投入,按生均2000元/年增加投入。
学校希望教育部:
1、加大试点专业的人均拨款,以弥补学校经费的不足;
2、通过相关部委,出台校企联合培养实践中心建设政策,建立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落到实处的长效机制。
3、针对学校政策、制度改革,设立部级研究专项。
合肥工业大学20101122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5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我是北京化工大学的,我们学校也有这个实验班,这个是为了培养实干的工程师而开的,出来就是干工程的,学习的话就是大学四年会减少你的课程,更多的时间会安排你去实习,积累经验,不知道你们学校是怎么安排的,反正我们学校是四年累计有一年的时间去实习,然后我们学校在向教育部申请30个保研名额(还没拿到),不过保的是工程硕士,读两年,其中有一年是在外实习的,不是普通说的学术硕士,两个其实都是研,但性质和含金量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去网上搜搜,如果你要考普通的研究生,就最好不要报,因为实习会让你没精力去复习考研的,本来我们学校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报了,我也报了,但是后来成绩好的都退出来了,那些教授也说想要的是成绩中等的(因为他们怕成绩好的到最后又去考研,人才流失)然后慢慢的,我们这个实验班就没人报了,最后连上学期挂了三科的人都去报了。。。。我没有说这个班不好的意思,毕竟现在很缺这种工程师,所以国家才会有这个培养计划,因为是第一年办,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好是坏,我们教授就说了失败了他们是不负责的,我当时纠结了很久,面试什么都过了,最后该签字的时候退了,不知道你的实际情况所以也不好给你意见,不过如果你有志于考研或者出国的话最好不要报,这也是我们老师的意见,我建议你去了解一下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的区别,再看你偏向哪一方面再做决定。。。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
谢谢!!说的很有道理!我赞成你的观点!!!!!就你了
下一篇:办公室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实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