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情况工作汇报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县委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情况工作汇报

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主要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x月x日县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研究我县贯彻落实措施。x月x日,县委书记组织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决定》,明确提出全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为切实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县委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县委常委为成员的县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并于近日深入镇(区)、村(社区)、学校、企业以及机关单位开展宣讲活动。目前,各镇(区)、各部门已通过召开党组(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党支部专题学习等形式开展学习研讨80余次。

(二)多种形式,深化学习效果。一是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xx月x日,我县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对全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安排部署。xx月xx日,县委书记带头到城关镇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xx月x日,县长带头到X镇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二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学习。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干部在线”等网络媒体平台作用,采取个人自学、专家辅导、专题讲座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线上学习活动。截至目前,我县各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参与线上专题学习X余次,总学时达X小时以上。三是深入基层开展宣讲活动。组建了X支“百姓宣讲团”,利用赶集日、农民丰收节等时机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四是将学习教育与履职尽责结合。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和我县发展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创新思路和实际举措。

(三)注重结合,推动工作落实。一是提请召开县委全会。研究审议《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意见》。二是出台相关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动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三是报送“十四五”规划纲要。谋划了我县“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和发展目标等内容。四是围绕重点领域谋划项目。聚焦“两新一重”、产业发展等领域,谋划储备了一批强基础、补短板、调结构、利长远的重大项目。

二、当前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理论学习与实践不相结合。存在学思用脱节现象,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不够到位。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不够。一些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于发展需要,影响甚至制约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民生领域仍然存在不少难题。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实体经济水平不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较弱等等。四是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一些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基层基础工作有待加强等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学习贯彻力度。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好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支部专题研讨等学习活动。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培训,确保全县上下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二)持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确保改革任务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动各项改革措施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深化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包括但不限于金融体系、国有企业、市场准入等方面。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监管,确保改革过程中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保障经济的稳定运行。

(三)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步伐。强化和扩展实体经济,严格执行项目落地并确保其成效,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塑造县域发展的新优势;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均衡发展,深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支持民营经济的成长和壮大;稳步实施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积极融入国内外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民众的福祉,坚定地维护安全发展的底线等各项任务。

(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巩固并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加速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不足之处,提升乡村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对农业农村人才的支持和培养等各项任务。

(五)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健康X建设,通过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同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35 3518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