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报告【通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报告【通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报告【第一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与开发;实践性教学模块

为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与开发。课程整合指的是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做系统的考察与操作,即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由于课程整合是一个“过程”,所以它的实践形式就是一种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依托和丰富的存在形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构建

(一)“以岗为纲”,设置和构建专业课程。

“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新的职业观。在常规教学中,大多以大纲规定的目标为尺度衡量教学效果的好与差,所以“以纲为本”的教育思想一直限制着教育者的思维。“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思想与其相反,它站在职业岗位的角度“以岗为纲”,通过对岗位的共性与个性的研究,制定出与岗位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文化素质完全一致的教学纲目,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深受一线岗位的欢迎。

1.在教学上对岗位能力四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对知识与素养的要求是了解,然后再理解,对一般能力的要求是掌握,而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是熟练掌握。

2.正确处理基本素质、一般能力与职业能力三者的关系。从短期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来自职业技能。但从长期发展看,知识与素质教育是基础,是基本功,基础不牢,专业难精。一般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毕业生成长的关键能力。因此,必须长短兼顾,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3.国贸专业主干课程体系设置应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是由基本素质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谈判能力、交际能力、口才能力、应变能力及处理法律纠纷能力等合成。合成过程是通过每一门课程内容教学得以完成,但课程本身具有缺乏弹性的特征,即课程有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且存在时滞性,须将课程的“刚性”尽可能柔性化,增强课程的灵活性。课程的取舍或更新,都要依据职业技能、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确定。课程整合不是一个简单拼凑过程,而是要从基础和专业课程中寻求其内在结构、内容等方面的异同点,严格以职业能力或岗位能力为主线进行整合,遵循各课程间递进式关系,循序渐进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设置的思路。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国际贸易行业的岗位对人才的知识与素质,一般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来确定,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即11国际商务英语,含商贸英语、商务英文函电、英语口语等;21国际市场营销,含市场调研与预测、营销策划、推销理论与技巧、商务谈判、经营管理等;31电子商务,含计算机操作技能、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单证交换技能等;41国际贸易业务技能,含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报检、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这四大模块中各有众多的课程组合,而前面三个模块的课程都是为后一个模块打基础或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业务素质服务的。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避免各模块各门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要保证国际贸易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不受冲击和挤占,这就必须对各模块的课程进行整合,打破原学科的系统性,避免各课程内容的重复。可将相关联的课程整合为一门课,例如,“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就可整合为一门课,电子商务的几门课可整合为一或两门课。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的“国际金融”课,可采取开讲座的方式,只侧重讲解与外贸紧密相关的内容。“国际商法”课程要打破原学科体系的框框,专讲其他专业课未涉及到的国际贸易法律知识,例如,WTO规则,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有关托收、信用证的国际惯例等,相关课程已涉及到了,没有必要重复开设,可采取专题讲座方式讲授一些与国际贸易业务紧密相关的国际法律知识,这既节省大量课时,又达到扩展学生掌握国际贸易有关的法律知识的效果。又例如,“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同样需要与“国际贸易实务”进行整合,删除与“国际贸易实务”重复的内容,专讲各种业务单证知识和单证制作的技能,把教学重点放到指导学生缮制业务单证的训练,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从事单证业务打下扎实的功底。另外,其他的课程也都可考虑进行必要的整合。至于如何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是一项具体而系统的工作,需要分别做出详尽的方案,这里不再赘述。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开发

依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以岗为纲”的教学要求,为适应市场对各种专业人才必须持证上岗的需要,国际贸易行业先后出台了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及单证员等资格证考试制度,凭有关机构认可发放的资格证书才能持证应聘上岗的普遍做法,应指导学生积极应试,并通过相关的资格证的考试,这是应用型高校应尽的职责。专业资格证通过率的高低,这是评价一个应用型专业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为此,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前普遍要求参加有关资格证的考试,学校应组织开发有关资格证考试的“报关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报检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及“单证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等的编写和组织辅导工作,并使这些教材能有效发挥指导学生应试,大幅度提高考试的通过率。这是国贸专业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学院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市场培养大批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急需。

三、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采用“四模块”实践教学模式

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的关键。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实施来实现,课程体系由模块构成。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笔者认为国际贸易专业应配置如下四个实践性教学模块:

1.课程认识实习模块,巩固基础知识。

课程实习安排在各门专业课程内和学年中的寒暑假,主要是指专业课程内(也包括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例如:当讲述国际贸易政策,特别是进出口商品政策中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时,为了更好地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关税变化,说明当前国际经济中“关税壁垒”日益弱化的特征,而非关税壁垒,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中国企业“反倾销”、“绿色壁垒”等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非关税壁垒”的现状,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经过这样的训练,理论已经完全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学会如何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校内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

校内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三到五学期,目的是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研究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可以分为:

(1)课程实训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调研实训、国际市场营销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报关实务实训、外贸单证实训、电子商务实训等。在《外贸单证实务》与《报关实务》课程中,会有很多进出口贸易的单据,教师在教学中尽量收集企业常用的单据类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获得逼真的实训效果。同时,尽可能贴近业务和实际,收集实际的案例,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亲切感,而且非常实用,让学生学得踏实。

(2)考证实训项目。结合“双证书”制,要求学生获得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报关员、单证员、报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对国贸专业的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考证实训,一方面利于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另一方面普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专业综合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是集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综合实训课程。利用外贸综合业务实训计算机模拟软件系统,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综合训练,其中涵盖了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报检、报关实务、单证实务、托运与投保、国际货款结算等多项专业技能。通过对整个业务流程的运作和全套单据的制作,让学生掌握从分析市场环境开始,到完成市场开拓,同外商建立起业务关系的整个流程。具体以进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针对进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进出口商品成本核算、出口报价与还价、交易条件的磋商、进出口合同的订立、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单证的缮制、审单付汇,验货收货等主要业务为序进行训练。同时,在实训中要求学生通过因特网去寻找出口的商品和客户,自己设计产品目录、宣传网页和出口营销方案。通过这样集中的训练,学生对三年的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强化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又通过这种模拟训练,培养了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既具备上岗就可以较好地上手工作,又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3.校外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实践。

实习基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协议式的,主要是同外贸企业或工商企业订立实习协议;另一种是非协议式的,主要是到一些政府的职能部门,如海关、商检局、商务局、港务局、国税局等。一方面,建立几个稳定的协议式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外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既便于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也便于外贸企业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非协议式的实习基地,如组织或鼓励学生参观港口、码头、仓库、生产车间,让学生看到真正的货轮、火车车皮、大型拖车、集装箱、堆场、货物包装方式、海关监管场地等实物。鼓励学生直接找船运公司、保险公司、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咨询相关问题。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也可归入这一模块。毕业实习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的实结,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意见及指导老师的不定期抽查结果加以确定。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六学期进行,由专业老师负责论文的指导、答辩和成绩考核。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报告【第二篇】

为期一周半的国际贸易与实务实训已经结束了,不能说完成得很圆满,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通过这次实训,我了解了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并且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切身体会到了商品进出口贸易的全过程。 其实,说真的,还没实训之前心里总是有点忐忑不安,怕自己不能顺利完成这次实训任务。我们实训的第一步就是拟写建交函,由于我们之前并没有写过这种信函,对它的格式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就先在网上搜索了建交函的范文,知道了基本格式以后,然后就根据操作的要求写好建交函。这一步实际上并不难,所以所花的时间也不多,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工作,接下来还有一连串的工作要做。 整个过程下来,对我来说最难也是我最欠缺的就是那一系列的核算。我们要做的有三个核算,出口报价核算、出口还盘核算和成交核算。要进行核算首先要知道计算公式以及它们的转化公式。刚开始算的时候,可能是因为自己太过粗心,老是算错,算出来的结果总是对不上。后来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才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我小数点后面少加了一个零。这次教训让我知道了细心仔细的重要性。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还应该引起注意的就是不同币制的转换,有的要的是美元,如进行对外报价时。而在计算利润率时则需要的是人民币。在做这一步时,最重要的就是要细心,还要有耐心,算错了不能心急,要耐心地找出错误的原因。 完成成交核算之后,接下来就是合同的签订。我们要根据合同基本条款的要求和双方在信函中确定的条件制作售货确认书,另外还要给对方寄出成交签约函。在这一过程中,合同的条款要全面、内容要完整;合同没有会签之前,买方是不可能签署的,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接下来就是审核信用证和写改证函,根据审核信用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对收到的信用证认真的审核,列明信用证存在的问题并陈述改证的理由。这个过程需要根据合同,把信用证和合同相比较,仔细认真地进行审核。收到对方的改证函后,接下来就要做托运订舱、出口报关和投保装船等工作。这几个步骤就是根据信用证的要求以及合同的有关规定,认真填写相关的单据。接着就是单据的制作,这学期我们学的就是单证的制作,之前也有做过相关的练习,所以对这一环节还是比较清楚的。但尽管如此,在制单的过程中,我还是碰到了一些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纠正了这些错误。单据制好之后,要做的就是审核单据。这一步骤要做的就是根据“单证一致,单单相符”的原则,对全套单据进行审核。实训的最后一个过程,就是出口业务善后,根据银行的通知书,判断银行是付款还是拒付,根据开证银行的反馈信息,给客户发一封善后函。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报告【第三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构建

国际贸易专业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建设的现状及其不足

随着对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理解的深入,各个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都认识到了实训实践对于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纷纷建立各类实训平台或实习基地,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各院校仍以建立校内实训平台为主。其中,仿真模拟实训平台作为一个能帮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和掌握进出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而广受推崇。

目前,大多数院校均通过购买和使用一些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来搭建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如出口模拟操作系统(即teach me trade,简称tmt)、世格国际贸易实习平台(即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等。这些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所搭建的仿真模拟实训平台以进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针对进出口贸易中的草拟函电、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签订合同、开立与审核信用证、备货、租船订舱、报验、报关、投保以及制作与审核贸易单据等主要业务板块,通过生动的实例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外贸操作的基本程序和主要业务技能。但笔者在运用这类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开展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其存在如下不足:

实训内容与操作方法无法反映真实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类模拟实训平台大多以进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某笔具体业务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业务操作。但由于实训软件设置的单一性,使得在任何业务中学生都只是按单一的流程去完成相关操作,加上大多数实训指导教师未及时对软件的某些设置,如汇率、关税税率、运费率、退税率等进行调整和更新,从而无法反映业务操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所培养的核心岗位能力过于单一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归纳起来应包括:形势分析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商务洽谈能力、外贸单证能力、业务运作能力、风险防范能力。而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所搭建的模拟实训平台在模拟实训期间,往往侧重于其中的外贸单证能力和业务运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其他四个核心职业能力在这类综合模拟实训平台中难以得到有力的锻炼。

学生的自我发挥空间小这类模拟实训平台多以静态型的机械式实训为主,灵活性的、博弈式的、互动性的动态型训练相对较少。加上这类实训平台本身在开发时功能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错误,使得学生在模拟实训过程中无法把自己融入到真实的业务场景中去完成全过程操作,实训时缺少主观能动性,抱着“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想法,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自我发挥空间小。

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这类模拟实训平台的考核大多由系统自动生成,容易造成学生即使原封不动地按照实训手册样单填写内容,也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分数,使得考核结果无法真实体现学生的实训情况和能力培养结果。

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构建思路和特点

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通过搭建高度仿真的国际贸易业务场景,并与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的运用相结合,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模拟实训环境,包括办公环境、交易会展环境、谈判环境、业务履行环境、电子商务环境等,体现出场景实训的业务氛围和空间感。该平台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实际的外贸业务环境,能将自己融入到业务角色中去完成全套实训操作,从而真正做到与外贸实践接轨。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构建需要设计实训思路、设置硬件环境、营造网络环境、改革评价方式。

设计实训思路设计实训思路主要包括设计实训流程及提炼核心环节。通过外贸实训流程的设计,提炼出该流程中最重要的核心环节,明确将公司注册登记、落实货源及备货、开发客户、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开立及审核信用证、租船订舱、投保、报验、报关、制单结汇、核销退税等多个业务核心环节作为综合模拟实训的操作关键点,以体现实训环节的完整性。在提炼出核心环节后,需分析各环节涉及的场景及当事人,明确各当事人的操作内容及职责,并可以此作为搭建硬件环境场景与网络环境场景的依据。

设置硬件环境硬件环境的构建主要是指根据所提炼出的核心环节的操作关键点,搭建这些环节所涉及的场景,并营造真实的业务氛围。一方面,根据提炼出的核心环节操作需要,将实训场地合理划分不同区域,设立不同的业务场景,如外贸公司(主要包括单证部、商务洽谈室、样品展示间等)、交易会馆、货代、船运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综合业务大厅(主要包括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国税局等),并为这些场景配备相应的办公器材,如办公桌椅、产品展示货架、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电脑及相关单据等。另一方面,为营造出仿真的业务氛围,应参考各业务部门的典型布局和色调搭建场景,在每个场景都做好该场景对应环节业务流程的图表,制作相应的图案和介绍张贴于该场景内,让学生对实践中身处的场景有切实的感受,从而做到实训内容真实化,模拟训练与业务实践“零距离”,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实训效果。

营造网络环境在网络经济下,进出口业务操作离不开互联网。因此,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也应借助互联网络平台营造更真实的业务环境。网络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的相关功能办理相关业务,如公司注册登记、公司及产品信息、公司及产品广告、信用证开立等;另一方面,可自主开发平台内的b to b网站,开展产品推广、网上交易等业务。

改革考核方式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方式也是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方式是指,一方面,以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的系统评分作为考核依据之一,另一方面,还可由实训过程中涉及的各环节其他业务人员对学生业务能力进行评分。

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强调“货物”与“客户”在操作中的重要性;强调“以人为本”的动态性、全程互动性的真实训练;体现真实外贸环境下业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各项核心岗位能力都能在全程训练中得到充分加强。

立体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具体结构框架

立体化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实训原理、硬件环境、网络环境的具体结构框架可由图1概括表示。

参考文献:

[1]李兵。构建模拟实验教学环境的实践与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7,(11).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报告【第四篇】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体系

1、引言

教育部《关于进1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推动高校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并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关键性指标”。各高校也认识到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也在努力加强实践教学工作,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1步提高,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这个环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应用性很强的经济类专业,因此,从适应时代和外贸行业人才需求的发展潮流出发,构建应用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意义十分重大。

2、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1、各类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节节攀升。外贸企业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外贸企业大幅增加,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日益增加,据有关统计显示,“江苏作为我国主要进出口贸易口岸,外贸人才需求将成倍增长。根据江苏省外经贸厅人教处有关专家预测:2007年江苏省将进入外贸人才聘用高峰期。据南京仁人猎头公司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江苏外贸人才缺口大约在10万左右,其中包括国际商务跟单员、报关员和报检员人才,特别是既会外贸操作又懂物流管理的外贸人才”(参见:陈家根。江苏外贸人才需求将成倍增长,缺口10万。来源《扬子晚报》/2006-12/05/)。

2、外贸人才素质要求全面提升。“外贸企业需要的外贸人才,不仅要懂得外贸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外贸业务能力。据2005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对83家高等院校毕业生进行的调查,进入到企业后马上就能够胜任工作的仅占10%”。随着我国外贸大国地位的凸显,外贸企业更加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渗透海外市场,这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对外贸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有1定年限的实务操作经验,同时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有资料显示,目前在外贸人才需求榜上分别名列1至六位的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国际货代业务员和报检员等,都要求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

3、传统的国际贸易人才的外延扩大。首先,单纯的营销、外语、纺织、机电等专业人才已经远不能满足外贸人才的相关岗位需求,外贸企业对于那些金融和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等专业人才也是求贤若渴。其次,我国遭受贸易纠纷和贸易摩擦等事件接连不断,给出口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尽可能的减少这种损失,就需要1大批既熟悉WTO规则、精通英语、又熟谙世界相关国家法律、能够参与应诉贸易争端的专门人才。再次,对于小语种外贸人才的需求量升温。近年来,沿海地区企业加大同中东、非洲等地区的贸易往来,从而增加了对外贸人才的需求。

3、构建与实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

1、构建“3位1体”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是单项训练和综合实训相结合。对于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等课程宜采用此方法。在学生较好的掌握各项单项训练技能的基础上,就可以将它们融汇贯通成系统的专业知识来进行综合训练,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来组建模拟的外贸公司,按照进出口业务部、单证部、报检报关部、船务运输部、投资合作部等业务部门,将学生分好工,指导老师以全盘的案例材料(这些材料均根据有关外贸公司的真实资料经过加工改造而来)指导学生进行整个进出口流程的操作训练,从建立业务关系1直到出口退税(进口付汇核销),全面翔实的涵盖了进出口贸易的全过程。以笔者所在的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为例,早在2002年12月,学院就进行了首届学生职业技能展示暨教学改革研讨会,邀请了包括盐城市开发区、外经局以及数家外贸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现场观摩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上述综合技能操作能力并进行了专业研讨,大家1致认为,综合实训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系统梳理学生专业技能的好办法。几年下来,综合实训已成为国际贸易系的1个特色项目和优势项目。

2是基地实训和在岗实习相结合。1方面,积极发挥校内外两方面实训基地的作用,另1方面积极与有关公司沟通交流并形成长效机制,专门聘请企业专业人士来学校给学生作专题报告,甚至聘请他们来讲授1些专业实务课程。同时,让学生在基地实训的基础上再利用1个星期的时间进行在岗实习,运用“师傅带徒弟”的方法让学生就某1块自己还比较模糊的问题专门去进行学习和提高。

3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专业考证相结合。以盐城师范学院国贸04(12)班为例,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有意识的给学生熏陶专业考证的意义。该班级52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自身努力,有将近4/5的同学分别通过了国家的报检员、报关员资格考试。这样进1步丰富了对专业实务知识的掌握,也为将来提高就业竞争力增添了筹码。

2、构建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首先,有学院党委行政的政策支持。《中共盐城师范学院委员会关于进1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见》从学校宏观层面上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大力支持。其次,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指导能力。国际贸易系的4位年轻教师中的3位都有过被学院委派到市区有关公司集团外贸业务部进行过实际操作的经历(另外1位教师来学校任教前就是上海某外贸公司的业务骨干)。再次,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除了不断提升和改善校内实践教学的资源,国际贸易系还本着“双赢”的原则,加强学院与基地的交流和合作,合力打造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的稳固平台,进而为学生专业实习,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另外,为使得学生更好的成为“理论与实践协调发展”、“知识与能力共同进步”的创新型人才,我们也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多次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35 568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