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总结精编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总结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1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加速学生读写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为充分了解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笔者进行了一次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通过调查,我发现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时间短,阅读面窄,而且阅读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一、课外阅读中的五大弊端
1、阅读时间较少。
从调查结果来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普遍偏少。无论是学习日还是双休日,绝大部分学生平均每天只能保证10分钟左右的课外阅读时间。而学习日内坚持课外阅读30分钟的仅占%,双休日内坚持课外阅读30分钟的也仅占%。每天坚持课外阅读1小时的则更少,学习日内仅占%,双休日内也仅占8%。
2、阅读量不大。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大,学习日内每天只能坚持阅读300字至1000字,双休日也只能坚持每天阅读500字至20xx字。每天的阅读量达到5000字至10000字的学生还尚未出现。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还未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
3、阅读内容不精。
通过调查,我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以教辅类书籍为主,如《字词句段篇章》《同步作文》及其他教辅类报刊等。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满足于入眼不入脑的浅表性阅读,满足于过眼云烟式的娱乐性阅读,满足于缺乏精神营养的快餐式阅读,而对那些真正能滋养心灵的经典书籍却很少问津。
4、阅读方式单一。
在调查所列的六种阅读方式中,学生普遍选择独立阅读形式,而其他几种阅读方式所占比例极低。选择阅读占14%,合作阅读占%,教师指导阅读占6%,探究阅读占4%,家长指导阅读所占比例最低,仅占%。
5、阅读效果不佳。
笔者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指标为调查项目,通过数据整理,发现小学生的阅读效果不佳。如背诵新课标推荐的70首必背古诗文,学生能背10首的占61%,能背20首的占%,能背30首的占%,能背40首的仅占2%,能背50至70首的则为0;通读长篇
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骆驼祥子》(也仅是影视文学)之比分别为86%:%:14%:0;对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学生仅读其中的少数篇目,无人涉猎整部书籍;而深受都市儿童喜爱的《草房子》《长袜子皮皮》《彼得·潘》《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等儿童文学作品,对许多农村学生来说更是闻所未闻。可见,学生的阅读效果离新课标的要求甚远。
二、制约课外阅读的五个原因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种种问题,并非某所学校所独有,而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那么,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到底何在?笔者通过走访、了解、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校未建立图书室。
由于基础设施配备相对简陋和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大多数农村小学都没有设置图书馆、阅览室。即使设置了图书室,也没有多少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而且很少对学生开放,甚至从未开放过。这样,学生就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缺乏课外阅读资源。
2、功利化的教育观念。
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功利,很多父母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学习,为了考大学,至于那些闲书,读了没什么用。有些父母甚至认为课外书内容不健康,耽误时间,影响学习,根本不允许孩子阅读课外书籍。而丰富的阅读对扩大孩子知识面、塑造心灵所起的作用,很多父母根本意识不到。
3、影视作品的冲击。
课外书籍与充满神奇、幻想的影视作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很多学生被影视节目深深地吸引,没时间更无兴趣去读那“白纸黑字”。另外,学生长期过分地依赖声像材料,这也削弱了他们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
4、课外阅读指导的缺失。
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多教师在阅读指导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能定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教师仅占20%左右,多数教师很少指导或不指导,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学任务的繁重使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指导;二是许多教师自身由于缺乏儿童文学的修养,对如何指导也存有困惑;三是对考试成绩的片面追求使许多教师采取短视行为。
5、社会文化氛围不浓。
在倡导学习型社会的今天,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时尚,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都
应享受到浓郁的文化熏陶。而事实上,许多人却沉迷于扑克、麻将等低俗文化。调查结果显示,受文化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95%以上的家长在空暇时间不阅读书籍,更谈不上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了。社会文化氛围不浓,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完成新课标要求的课外阅读量,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阅读,重视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总结》,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2
一、指导思想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很好途径。学生在课内学习了许多名家名篇,但是阅读量很有限,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他们还需要在课外作大量的补充阅读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因此课外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补充,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新课标中也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了更好地了解我班学生目前阅读情况,特进行了本次家长问卷调查。
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结果很不乐观,98%的家长觉得他们现在读“书”是笑话,90%的家长只给孩子买作文书或《课堂全解》,家长只在意孩子考试成绩,觉得课外书是闲书。
从这次家长调查报告中,我们收集到这样的信息。首先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而面对这样的状况,家长并没有感到焦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出的是可有可无的态度。其次是,很多家长督促学生读书,只停留在督促读课文的粗浅层面。更有甚者,觉得所谓的读书就是读课本,课外读物还是少读为妙,不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很明显,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还是不到位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值得重视的,很多家长都说自己常常给孩子们买课外书,开始时孩子们很积极,天天捧着看。但没过多久,孩子们就不愿意再看了,大有虎头蛇尾的状态。令家长是非费解。可喜的是,我们从这份家长调查报告中看到了,很多家长还是很支持学生读书的,虽然他们没有接触过多少书籍,却很愿意自己的孩子喜欢读书。他们纷纷表示,对学校开展这样的课外阅读课题很是支持,并希望学校能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这份家长调查问卷,让我看到,我班的孩子目前的课外阅读习惯没有养成,虽然学生家长声称很支持学生课外阅读,但很多家长也都表示,并不知应该给孩子买什么书,不能为孩子的阅读指明方向。同时,由于本身没有阅读习惯,因此,不能很好地与孩子进行阅读方面的交流。如何开展这次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题呢?我想,任重而道远呀!
三、原因所在
我校位于集镇,学生将近五百多人,大多数都是走读生,住校生只占全校的1/6。这些孩子来自我镇的各个村,他们接触最多的书籍就是课本。由于乡镇中并没有书店或图书馆,因此,想要免费阅读课外书籍,就只能长途跋涉,到县城去。根本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现如今,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图书室或图书角,每天都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可是平时借书读书的人却寥寥无几。走读的学生每天照顾的回家看电视或玩游戏,根本没心思看书,住宿生每天沦陷在追逐打闹、嬉戏中度过每一天。一小部分因一个星期没有回家,心中堆积了很深的思念。因此,一到周末,就会飞奔回家,阅读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对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是没有帮助的。
其次,因为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加上爷奶的溺爱或文化水平较低,所以没有什么课外书。孩子们有时提出买书,家长们会敷衍了事。常常说到无法做到。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不会主动要求家长买书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们渐渐没有了读书的兴趣。
其实,还是有个别家长十分支持学生读课外书的。但他们却只能是盲目的支持,因为他们本身的阅读量就比较低,无法辨别好书坏书。所以,当孩子们要求给钱买书时,很多家长就掏钱了,根本不去了解孩子要买什么书?这些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否有益?他们想着,爱看书嘛,也不是坏事。是的,以前,我也是常跟孩子们说,爱看书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可现如今,放眼图书市场,书籍的品种可谓琳琅满目。有些漫画充斥着暴力、色情,这样的书籍由于具有画面感、阅读要求低等特点,一时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如果不加于引导,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书籍的影响,从而走上歧途。
当然,不仅仅是我们班的孩子们存在这样的现象,很多农村学生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改变必须从现在开始。
四、解决办法预想
如何改变呢?我想,空说无凭。只有制定详细的计划才是正道。因此,我决定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收集资料。这一阶段,主要的工作是了解学生目前的阅读力、家长的支持力,以及学生现如今的写作能力等,通过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的教学方式方法。第二阶段,推荐图书,撰写读书笔记。开展各项活动等。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健康书籍,同时养成撰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在开展活动时,培养学生与人分享阅读感受的习惯,同时能从分享中体验阅读快乐。在此期间,教师要定期开展相关检测工作,例如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否提高等等。第三阶段,整理材料,总结经验。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整理第二阶段中的相关材料,形成可存档的文本,或编辑成册,作为本次活动的成果集。同时要透过成绩看到学生的进步与否,总结经验,为今后的课外阅读指导提供方向。
我相信,经过这三个阶段的指导,学生阅读的兴趣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在撰写读书笔记的同时,写作能力也会有明显的进步。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在阅读中放飞情感、体验幸福。
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总结3
时光荏苒,一学期即将逝去。回顾这一期,我从来没有匆匆忙忙的懈怠过课外阅读课题组活动。这项工作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本期中,除了督促老师学习外,学校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经典阅读大赛。9月,学校推出经典阅读大赛,班级评选出7个一等奖和12个二等奖,让经典读物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扎根,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古诗词朗诵比赛。12月份举办了古诗词朗诵比赛,以选调生号的形式对每个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的积累。
(3)讲故事和演讲比赛。11月,故事大赛和演讲大赛交替举行,让同学们说出自己最想和同学分享的故事,让好书在更多的伙伴中传播。让学生用书本给的启示感染同龄人,激发学生更高的阅读热情。
(4)看手抄报展。看手书报纸,内容丰富多彩,孩子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推荐好书,介绍自己喜欢的主角,在书上画插画。
(5)读卡展示。孩子们用自己的卡片摘抄精彩的段落,写下最深刻的感受。每个孩子手里都有厚厚的一叠卡片,记录着读书的痕迹。
(6)阅读体验评价。本学期初,学校开展了阅读体验评价活动,交流学生假期课外阅读情况,也是了解新书、开发来源的机会。
(7)好书推介会。每个班利用班会开好的书籍推荐会,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转向优秀的儿童书籍和经典的儿童书籍,让书籍净化孩子的心灵。
(8)作家大会。11月,著名儿童作家秦文君来到学校与学生们进行讨论。这次作家见面会再次掀起了阅读浪潮,让学生们认识了更多精彩的儿童文学作品,引导了他们的阅读。随着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及时与老师、家长和同学分享他们的阅读感受。老师、学生、家长、孩子有共同话题,加强沟通。在各种比赛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成绩,品尝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在班级、学校、家庭中渲染良好的阅读氛围,使阅读成为学生周围环境的主流氛围,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提供保障。
1、保证书源
学校投入专项资金为学校图书馆更新藏书,并定期向学生开放;班级配备书柜,师生共同捐书,形成借阅体系。
2、提供阅读课程
阅读课列入课表,每节课每周一节阅读课。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指导阅读方法;每节课每半个月安排半天,老师组织学生在学校阅览室看各种书和报纸。
3、在学术校园环境中教育人们
校园的每一面墙、每一个游廊,都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本经典的书,涉及到科学、艺术、古诗词、建筑、人物、古谚等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去寻找相关书籍的根源和源头,引导阅读更深入。
4、班级读书会
(1)书友小队共读一本书。实验班成立书友小队,5人一队,选出小队长,利用下午到校至上课前的20分钟时间,组织队员共读一本书。读完以后,交流感受,写读书心得,贴在班级宣传栏。
(2)亲子共读。要求家长每月与孩子共读一本好书,共同做读书笔记,写心得感受。每个学生家里都设立了小书架,逐年增加家庭藏书。开学初,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发给学生一张书目,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好书。期末评选“书香家庭”,促进家庭阅读活动的积极开展。
(3)师生共读。教师通过阅读指导课向学生推荐好书,学生也可向老师推荐好书,教师阅读学生推荐的书籍,与学生一同评书,更能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4)实验班每个星期的班会课都有固定的10分钟时间是“新书快报”的环节,学生用简短的语句把自己最近喜欢读的课外书内容介绍给全班同学,因为同龄人的读书兴趣相似,有时候,推荐人眉飞色舞的讲述勾起了学生的浓浓兴趣,常常出现许多同学共读一本书的情况,然后把他们写的读后感贴在班级的读书园地里,引发更大范围的讨论。
课外阅读在学校、家庭、社会蔚然成风,孩子们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一日不读书,就感觉似乎缺少了什么。读书渐渐成为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而习惯的事情,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一种高尚的心灵需求。
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1、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有人打过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课内阅读是“圈养”,课外自主阅读就是“放养”。放养不是放任自流,我们的教师就如同牧羊人,把羊儿带到水草肥美的地方,还要看着他们吃饱吃好。在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我们的教师发现,既要选择经典的名著,又要选择重要的时文,还要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学生喜爱读的书籍。一味的要求学生读经典、读名著,而学生却很不情愿。他们的兴趣更多在于那些与他们生活联系紧密的作品上,读这样的书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体验生活的快乐,实际地消除他们的烦恼,教会他们处事方法。于是,在学校开展的一次次作家见面会上,一批优秀的儿童作家带着他们的作品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儿童读物。我们的教师,将这些作品的阅读,与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如教学《生命的壮歌》一课,同学们认识了令人仰慕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阅读了他的一整套作品。孩子们被深深吸引,从沈石溪的作品中他们了解到许多关于动物的鲜为人知的情感故事,心灵受到了震撼。阅读推荐课上,老师推荐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系列,更是犹如香气扑鼻的心灵鸡汤,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田带来慰藉。还有学习完《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孩子们不仅对法布尔充满敬意,更对他的《昆虫记》充满了好奇,喜爱动物是小学生共有的特性,他们很快就迷上了《昆虫记》,在昆虫世界里获取知识和乐趣。品尝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读课外书,他就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读书成了一种需求,自然也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2、“定时定量”进行课外阅读。
自制能力差、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读书是一种肢体相对静止而思维活跃的脑力活动,天生自抑能力强、爱动脑读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故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性,采用“鼓励+布置”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读书。我们的教师鼓励并布置学生每天自我阅读不少于20—30分钟,阅读内容以新课标推荐的小学生必读的优秀儿童图书为主,在完成每天规定的保底阅读任务后,可以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报刊、杂志、电子书也可以作为信息补充。每周亲子共读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教师每日读书不低于30分钟,并做读书摘抄;教师导读、引读,在情感上成为学生坚持阅读的强有力支持。久而久之,无论是师生还是家长,品尝到了阅读的甘甜,习惯成自然,读书渐渐成为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而习惯的事情,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一种高尚的心灵需要。
成绩和收获成为过去,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一届又一届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4
1.调查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为了使学生达到这一阅读水平,我们要给学生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课内外都要积极指导学生加强阅读。
2.调查对象
我校五年级二班54名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
3.调查人
杨晓琳
4.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调查目标。本调查是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并掌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现状,旨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要求。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通过调查,发现我校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令人担忧:不能正确的领会课外阅读的价值,不会主动阅读课外书籍,可以提供给他们阅读的书籍不够,阅读的科学方法不能掌握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在发现调查中的问题同时也思考了若干对策,并对家长和教师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调查方法。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三次师生座谈会。座谈会涉及到课外阅读的书籍、内容,还有课外阅读的目的、方法、作用,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5.调查结果分析
阅读习惯差:调查表明,我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由于受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课外阅读,大多数已成为负担。读书,也只是看课本,看作文书,看辅导资料。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我校喜欢读书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而且大部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阅读;每天保证一小时阅读的学生仅有20%,尤其是不愿意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者占多数,仅6人愿意与人交流;在阅读批注、圈画记录方面有80%人从不动笔;阅读时能身心投入的仅有15%,50%的人阅读完不知道自己读了些什么,35%学生感觉自己阅读时比较认真。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阅读,不知道为何阅读,他们的阅读质量自然不高。
阅读内容单一:身为五年级学生,竟然还有13名学生喜欢看卡通小说类书籍,阅读中外名著者仅占班级的8%。由于年龄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不懂得如何欣赏名著,更加看不懂深奥的自然科学书籍,而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往往低于他们年级应该要阅读的书籍。
6.调查反思
家庭因素。从学生的家庭环境来看,他们中绝大部分是农村家庭,这些家庭缺少基本的读书氛围,大部分父母忙于农活,农闲时出外打工挣钱,根本没有读书的习惯。晚上睡觉前与电视为伴。打工者春节回家时天天打牌逛街,文化素养较低。没有办法辅导孩子学习,更不能为孩子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这样直接影响学生,使其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家长盲目指导。由于家长文化的局限性,客观上不明确阅读哪类书籍对孩子有益,对孩子的阅读指导束手无策。只一味指责孩子,盲目购买一些他们认为的"好书"强塞给孩子阅读,反而使孩子产生逆反心态,更加不愿意阅读。
学生无知识积累,理解能力低下。课外阅读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分析理解能力普遍差。对于文字描述性的问题或需要加以主观分析的习题,就无从答起。作文时导致错别字、语病连篇,理解能力明显低下。
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就不需要老师家长去督促,当学生形成了阅读习惯,一切都水到渠成了。可调查表明:只有10%的学生每天都读课外书,经常读课外书的学生也只有15%,更令人担忧的是高的达60%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课外书。在读书的同学当中其中40%的学生读课外书是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只有33%是种爱好。究其原因,很多调查表明电视、电脑游戏、网络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使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些方面,而对课外阅读明显兴趣缺缺。但是如果让他们过分地沉迷于这些游戏、电视、网络,长期发展下去会削弱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语音表达能力。
7.改进措施
科学引导。教师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必须遵循三结合原用:(1)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授之以渔,教会学生们科学的阅读方法,让课堂上的知识通过课外延伸,通过课外阅读使学生更全面了解课本内外的故事,增强他们学习和阅读的兴趣。(2)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在学生阅读完课外书籍后,我们可以要求孩子们把自己对这些书籍的看法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记录下来。(3)课外阅读与学校活动相结合。为了使学生更积极的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在学校开展一系列的相关活动,比如"读书节""故事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分享读书的快乐,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
读书交流。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向学生推荐书目,交流心得。每节语文课前的三分钟做好好书推荐,做到一课一名句、一日一诵读、三日一古诗、一周一美文、一月一交流。在阅读过程中要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完成,而不是走走形式,还要经常性的和同学们交换读物,以增加阅读量。我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阅读效果。如:写读后感;指名读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把自己最拿手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孩子们自觉自愿的把目光转移到课外阅读上来。
营造读书氛围。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或利用晨会课,让学生阅读自己带的书籍,或交换书籍阅读。课下有目的地让他们交流读书心得,并展示自己读书所积累的优美语句,是他们更愿意自觉去读书。
拓宽阅读量。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鼓励学互借阅,对借阅率高的学生予以表彰;鼓励有条件的同学在网上阅读。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健康阅读,交流阅读心得,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上一篇:工厂实习报告范文(最新4篇)
下一篇: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