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工作总结范文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社会服务工作总结范文精编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社会服务总结报告【第一篇】

学术界普遍认为,报纸同时具有商品和宣传品的二重性质。所不同的是,谁是第一性的,谁是第二性的。报业经济的研究不能忽视报纸的宣传品属性,报业经济运行的许多规律都会受到报纸宣传品属性的影响。但是,对报业(尤其是都市报)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则应是报纸的商品属性,正是报纸的商品属性决定了报业运行的基本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本文着重从经济的角度对报业运作模式进行探讨。

一、以新闻性信息为基础的公共品研究及报纸的运作模式

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报纸(即新闻纸――刊登新闻之纸)来说,它所刊登的主要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新闻。一般读者买报,主要目的是为了获知新闻。

现代经济学认为,有一类物品或劳务(或称使用价值),由于其特殊的社会性质和物理性质,是不能作为完全竞争的商品来生产或消费的。这就是公共物品或服务。它有三个基本判断条件,其一,产品在消费中的外部影响大小;其二,消费中争夺性大小;其三,消费中竞争性强弱。一般认为,其消费的外部影响较大的物品(或劳务),至少是准公共物品(或服务);而一种物品,只要满足消费中无竞争性和无排除的可能性两项条件之中的任何一个,都可判定为公共物品。

由于新闻对于其消费者的判断和选择有极为重大的直接而显著的影响,而且其消费者极为广泛(与社会公众群体重合),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能直接影响社会成员的社会态度,从而影响社会整体的决策活动以及决策的实施过程。因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决策信息,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公共性,也就是说该种使用价值在消费中具有重大的外部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新闻具有“社会必要信息”的性质。对于其消费者――社会公众而言,应该是没有排除性的。这是因为在新闻消费中的任何排除性条件,都会阻碍新闻传播的广度和速度,而与社会的最大利益相悖。

而且,新闻作为信息的一种,与信息一样具有可共享性,即非竞争性。换句话说,就是一条新闻在被某甲获知的同时,也可以被某乙获知,而某甲的获知,并不会丝毫影响到某乙的获知。这些特性,加上由于政治与社会的原因必须限制乃至消除其消费上的排除性,一般地应该定义为公共物品(或服务)。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物品或劳务是应该由社会管理机构直接组织生产,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关于新闻这种使用价值的这一性质,无论是在西方现代传播学的“守望”论和“沟通社会”论中,还是社会主义新闻学的“耳目喉舌”论中,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是因为无论“守望”、“沟通社会”,还是充当“耳目喉舌”,都是社会性极强的功能,都是直接为社会整体提供的使用价值,而且由于该种使用价值具有“广泛的外部影响”,因此,原则上,它应该是由社会(实际上是它的管理者和代表)直接生产的使用价值,一种公共物品或劳务。

由此可见,在现代社会中,报业提供的新闻固然是一种公共物品,而非纯粹的商品,在当代已无法以分割出售方式完成其价值补偿。但报业在新闻及其他信息传播中形成的传播能力和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力,在现代社会中,却是一种奇货可居的商品,它可以转化为广告服务,由报业出售给广告主。

从经济性质上,广告服务在它特定的消费群体――广告主中,是一种“外部影响”比较小的使用价值。广告主甲购买和消费某一媒介的广告服务,对于广告主乙的影响并不很大。另一方面,广告服务这种使用价值本身在消费中具有争夺性。某媒体在特定时间的特定广告版面和广告时段,都只能提供给某一特定客户。而且这些广告版面和时段均可以分割出售,不具有共享性。由于广告服务这种使用价值的形成本身需要大量资源投入,要取得补偿,必须向广告客户收取相当的费用,再考虑新闻及其他信息的传播在形成媒体的传播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过程中的使用,以及这一过程中耗费的各种资源,未能在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交换关系中得到完全补偿等因素,实际上凝结在广告服务中的劳动价值量是比较大的。因而,广告服务的价格必然是具有相当的排除性,也就是说,广告服务是一种使用者必须付出使其提供者满意的价格才能获得的使用价值,是不折不扣的非公共物品,是完全的商品。

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报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经济运作模式。这就是报业实际上是把新闻传播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免费或半免费地向社会大众提供,报业在此过程中获得和发展的传播能力及社会影响力,则以广告服务形式转化为商品,出售给广告主。广告服务被认为是经济学意义上报业的最终产品,现代报业只有通过广告服务才能真正实现其劳动价值和资本增值。

这种报业经济运作模式发生作用的主要结果之一是,它导致了报纸售价相对低廉,降低了由社会成员个人直接负担的社会信息传播费用,建立了这种费用的转移支付机制,从而使更多的社会成员拥有了平等参与社会信息传播和交流过程的实际权利,符合社会整体目标和整体利益。

这一运作模式发生作用的主要结果之二是,它使报业的发展受到广告活动规律的极大影响。由于报纸实际上的最终产品是广告服务,因此,影响和制约报业经营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因素,就是广告市场上广告客户(厂商)的市场营销需要和支付能力。在这二者之中,前者总是更活跃,更积极,更主动,从而对后者有导向作用,而后者总是相对稳定的。在当代,广告客户的市场营销活动有很强的地域性,通常总是在其较大的市场或潜在的市场所在地展开。因此城市特别是作为全国或区域经济中心的大都市,往往存在更广大、更活跃的广告市场,从而导致这些地方报业经济的繁荣。我国近年来广告收入列前几位的报纸集中于京、沪、穗、深等地,就反映了这一特点。

而在这些地方的诸多报纸之中,往往是发行区域相对集中,读者对象与广告客户目标对象重合率高的报纸更受广告客户欢迎。因此,出现了都市贴近市民生活,从而普通市民阅读率高的报纸经济效益较好的情形,出现了在广告收入上,大都市里全国性报纸不如地方性报纸,省报不如省会市报,日报不如晚报的状况。由于都市报纸广告收入多而采、编、发行费用却较全国性报纸低,所以,在利益驱动之下,很容易导致报业的都市化,使报纸成为都市人办、都市人买、都市人看的都市报。虽然在西方国家历史上,正是其人口的都市化造成了报纸产业化的条件和前提,但在我们的国情之中,在我们这样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中,报纸产业化运作造成的报纸自身过分的都市化,却有可能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无法平等参与社会的信息传播与交流过程,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

二、基于信息资源与注意力资源交换的商品性研究

(一)资源的定义与资源分类

对于“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而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的一切东西(这个说法很通俗,但它能够概括“资源”概念的实质性含义)。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才把信息也作为资源来看待,因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个体的肢体协调运动)都离不开信息的引导和调控。人力资源是人类活动的根本性资源,因为没有“人力”的驱动和参与,就根本没有什么“人的活动”。人力资源包括体力资源和智力资源,而智力资源又包括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等。因此,从资源的广义含义上来看,信息、时间、智力等都是资源。

资源配置应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有形资源的配置,如对人力、物力、财力等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是对无形资源的配置,如对时间、注意力、智力等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人们对可以节约、贮存的有形资源(如物资、能源等)的配置很重视,而往往忽视了甚至还没有意识到对无法节约、贮存的无形资源(时间、智力、注意力等)的合理配置。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爆炸”是人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而人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怎样处理这两种相关资源――信息和注意力的关系?怎样合理配置注意力资源?这对于人们的思维、决策、研究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资源与注意力资源

对于信息我们不仅要知道怎样使用它们,还需要对它们进行科学的组织,需要明智地控制它们的分配。就材料、能源和信息三种资源而论,我们应注意到它们之间的显著不同之处。材料和能源的危机表现为供应匮乏或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匮乏”或“短缺”问题。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危机则完全不同,它不是匮乏的问题,而是数量过剩的问题,即“信息爆炸”带来的问题。对于“信息危机”,人们的主要任务是:怎样应付“过剩”局面?这个问题更为困难,因为各种各样的信息是如此之多,针对一种具体情况,人们应怎样从大海似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面对丰富的信息,人们怎样合理有效地分配和运用自己的注意力?这将是人们面临的新问题。

把注意力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并不意味着它可以代替其他资源,或者把它与物质、能量、信息等资源相提并论。作为一种资源的注意力,它的作用和地位当然不能同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些资源相比,但作为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它和物质、能量、信息一样,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这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的目标。“但是这种服从不是孤立的行为。除了从事劳动的那些器官紧张之外,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

由上分析,在报业经营模式中,报纸通过给消费者提供信息资源来与读者交换其注意力资源及部分货币资源(货币),并在此基础上,将交换来的读者注意力资源再与广告客户的物质资源(广告费用)进行交换。其直观图如下: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报纸加工生产出的信息资源是其经营管理的出发点。面对如今信息供过于求的状况,如何提高信息质量、信息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报纸质量的核心要素。

社会服务总结报告【第二篇】

[关键词]社会组织;公共服务;问责;问责工具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3)10-0036-06

社会组织(与非营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术语交替使用)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格局中已经并将继续是“第三支柱”[1],也是政府的重要合作伙伴。我国政府也试图与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建立伙伴关系。继各地尝试将公共服务外包给社会组织之后,民政部于2012年正式启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服务外包成为全国性行动。与此相伴随的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保证社会组织真正承担起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使受益人真正受惠?问责制(accountability)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答案。[2]本文以S市和N市的公益创投为例,从问责工具的角度分析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问责状况,并试图提出政策建议。

一、文献梳理与分析框架

在社会科学特别是政府(政策)工具研究中,工具一般被理解为“实现政策目标或结果的手段或方法”。[3]在非营利研究中,“问责工具”(accountability tools)被定义为“被用来进行问责的互不相关的装置或技术。它们经常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运用,能够形成可触摸的文件,而且能够被重复使用。”[4]信息披露与报告、绩效评价与评估、社会审计、自律等都是典型的非营利组织问责工具。[5][6]

部分文献论及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评估或自律,譬如关于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标准[7],以信息披露为起点提出的增强非营利组织透明度与问责性的(DADS)方案[8];评估非营利组织有效性的维度[9]、非营利评估的功能[10]、评价非营利组织绩效的指标体系[11];非营利组织的伞状结构与组织自律之间的关联度分析[12],等等。总的来看,现有文献倾向于对某种问责工具进行单独研究,忽视了工具的组合效应。实践中,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往往面临多种问责工具,理论研究显然远远落后于时代。

本文就着眼于多种问责工具形成的问责结构及其对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产生的影响。

在此,将问责工具界定为:问责主体用来使社会组织,或社会组织向问责主体说明、解释或证明其行为正当性的可重复使用的手段和方式。一般而言,与社会组织有利害关系的个体或组织即利益相关者都可以成为问责主体。这些问责主体既来自于社会组织外部也存在于组织内部。就其与社会组织的相对位势而言,可以将问责主体分为三种,即向上问责主体(如规制者、资助者等)、向下问责主体(如一线员工、志愿者、受益人等)和横向问责主体(如同行或独立第三方)。向上问责主体具有地位优势,它们要么行使规制权力,要么为社会组织提供资源;向下问责主体则处于劣势地位,它们位于组织内部等级链的底端而接受指挥,或者依赖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横向问责主体是那些与社会组织无隶属关系或资源依赖关系的独立第三方组织。三者使用的问责工具可分别称为向上、向下和横向问责工具。就技术含量而言,问责工具有一般和专业问责工具之分,前者的运用往往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或技术水平,而后者则相反。图1就是从主势和技术含量两个维度分析问责工具的框架。

二、地方公益创投中的问责工具及其运用

在我国,地方政府主导的公益创投是指社会组织根据社区公共服务需求设计公益项目,通过竞争获得政府资助,从而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S市是国内较早尝试公益创投的地区,从2009年开始至今已进行了4届;经过2010年的前期试验,N市于2011年在H区全面推动公益创投活动。本文的研究以对两地公益创投的第一手调研数据为基础。从两地的实践来看,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问责主体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规划者(民政部门)、公益创投组织者(民政部门委托的承办单位)、独立第三方、受益人、一线员工和志愿者等等。它们使用的问责工具主要有六种(见图1)。图中的虚线意味着各个问责主体的相对位势、各种问责工具的技术含量并不一定具有绝对的、清晰的界限。

(一)向上问责工具

1.执行报告

执行报告是指社会组织将公益项目的执行情况递交给问责主体,以告知项目执行的进度、资金使用和其他信息。实际上,执行报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披露。

就形式而言,执行报告是自上而下要求的结果。在S市和N市,公共服务规划者出台的政策性文件明确要求社会组织报告项目执行情况。《关于进一步规范S市社区公益创投活动的通知》规定:公益创投组织者要督促社会组织按月报送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根据N市制定的《H区公益创投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社会组织需要提交项目中期执行报告和终期执行报告;如果发生重大事项变化,必须及时书面报告公益创投组织者,与其协商相关事宜。自上而下的要求导致执行报告的范围较为狭窄,只是呈递给公共服务规划者和公益创投组织者。调研发现,几乎没有社会组织在办公或活动场所,或者利用官方网站、板报或宣传册等执行报告。当然,某些社会组织也会通过上述途径披露一些信息,但真正与公共服务提供本身有实质性关联的信息不多。

就内容而言,执行报告局限于公共服务的过程和直接产出,并将资金使用情况作为报告的必要内容。公共服务规划者设计该问责工具的初衷就是了解公益项目进展是否与计划一致,以及直接产出如活动范围、活动次数或服务人次等是否达到要求。由于公共服务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受益人的受惠程度很难体现在报告中。同时,财务状况是向上问责主体密切关注的内容。在S市和N市,社会组织在提交执行报告的同时必须报送《项目款执行情况表》和资金使用报告。延期提交、拒绝提交或者资金使用不规范都会影响项目的继续。

执行报告是向上问责主体试图规范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行为的体现。它要求社会组织按照项目合同的约定提供公共服务,并履行告知义务。这是公共服务外包情景下政府仍然承担责任的体现。但是,执行报告工具的运用存在两种危险。一是“过度问责”。在问责力度越强就越好这种看似正确的观念指引下,向上问责主体倾向于向社会组织提出过多过细的报告要求,这将是繁杂的信息收集和报告编纂工作。如果社会组织面对多个这样的问责主体,那么繁琐的甚至相互冲突的要求会使其无所适从。格雷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正式(呈递报告)的问责可能给许多非政府组织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和不恰当的强行要求。的确,甚至相当轻微的正式问责机制都能削弱小规模组织……。”[13]二是“象征性信息”。为了让向上问责主体满意,社会组织可能仅仅收集或提供它们关心的数据,而不是对组织使命和价值实现有用的信息。这样,社会组织消耗大量资源所获得的信息只有象征性或仪式性作用。“如果需要,还可能对报告进行语法修辞,让报告看起来体面。”[14]更糟糕的是,某些组织可能对信息进行篡改、编造,以展示它们如何高效率和有成效地使用资金,并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绩。

2.现场监测

现场监测是指向上问责主体对社会组织的办公场所、服务活动现场进行观察、检查和督导,了解公共服务提供情况并确保公益项目顺利执行的问责方式。在S市,公益创投组织者可以派遣专门工作人员对公益项目进行监测和评估,社会组织必须积极配合,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现场监测和评估工作。N市H区的《公益创投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和《公益创投项目协议书》也明确规定:公益创投组织者有权到现场对项目实施进程进行监督检查。

由于工作人员直接深入到活动现场,现场监测工具具有针对性、真实性和时效性特点。这赋予了现场监测工具的独特作用:同步跟踪公共服务提供,能够对发现的问题迅速进行研究和反馈;及时掌握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当或失职行为,并适时予以纠正和处理,避免事后发现问题时已无法挽回或补救损失的情况。

实际上,现场监测工具的运用并不是那么实用和有效。首先,公益创投项目是批量式同步进行的,公益创投组织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充分监测。在现场监测尚未完成时,先前投入运作的公益项目已到了中期评估的时间点,中期评估和现场监测工作交织在一起。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有限的人力极大地影响了现场监测工具的效果。其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有限,难以适应对领域广、技术含量高的公益项目进行现场监测。一些服务项目如心理辅导、精神康复、法律咨询、行为矫正和为老护理等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含量,如果不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准,工作人员即便是在现场也难以判断项目的执行是否符合要求。最后,现场监测属于过程管理,很少涉及公共服务提供的结果,更不用说对受益人产生的长远影响了。因而,现场监测是一种短视性的问责工具,将注意力集中于公共服务提供的过程,而非结果和影响。

3.财务抽查

财务抽查是指问责主体随机地选取一些社会组织作为抽查对象,对其项目经费预算、账务处理、列支手续和财务日常管理等资金运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方式。这是专门针对社会组织的资金使用而开发的问责工具。

在S市和N市,向上问责主体高度重视财务抽查工具的运用,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出台专门的资金管理规定,为财务抽查奠定制度基础。《关于规范S市社区公益招投标(创投)项目财务核算管理的通知》对“项目经费预算”、“账务处理”、“列支手续”和“财务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N市H区正式开展公益创投之后,各街道办事处专门针对项目资金使用相继制定了管理办法。其中,JX街道办事处出台的《JX街道公益创投项目资金管理补充办法(试行)》对发票报销(包括发票抬头、内容、签字和报销时间等)、记账规范、专款专项科目设置和财务公开等内容做了严格规定,还根据资金支出额度设定了支付与报销的方式和程序。在《关于进一步规范S市社区公益创投活动的通知》、《2011年S市社区公益创投管理制度》和N市《H区公益创投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中也有大量关于资金使用的规定。

第二,财务抽查非常严格,通过率较低。在2011年,S市公益创投组织者分两批抽查了65个项目中的22个。其中,第一批抽查了14个项目,只有4个项目的财务状况合格;经过第二批抽查后,22个项目中也只有12个获得通过(包括第一批中经过说明或改进已获通过的项目)。实际上,公益创投项目获得批准前要经过公益创投评审委员会的尽职调查、评审和公共服务规划者的审查等环节,社会组织并非不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较低的财务抽查通过率恰恰反映了财务抽查的严厉性。

第三,问责后果相当严重,包括曝光、停止拨付资金,甚至取消参与公益创投的资格。《2011年S市社区公益创投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公益创投组织者将通过公益创投网站等方式公布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如发现社会组织出现不当使用资金情况将予以曝光。N市H区的《公益创投项目协议书》中有这样一个条款:公益创投组织者有权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项目经费使用不符合要求,公益创投组织者有权责令改正,可停止对项目进行资助,并要求返还资助经费。在S市,如果社会组织有严重违反财务核算管理的情况,公共服务规划者将记录其不诚信行为,并取消其再次参加公益创投活动的资格。这些后果对于依赖政府资助的社会组织而言无疑是致命打击。

向上问责主体之所以如此关注资金运作,既与社会组织声称的纯洁性、资金的稀缺性与敏感性有关,也与问责本身不无关系。当公共服务绩效难以准确评估、其他问责工具的有效性难以保证以及问责主体的人力和精力有限时,资金安全就成为了问责的焦点。中期和终期评估过程中谨慎而严格的财务审查(下文详细论述)也表明:问责的焦点是资金使用而非公共服务本身。这印证了一位学者对2009年S市公益创投活动的调查发现:“从访谈中我们得知公益创投的监督重点仍然是放在传统的财政监督上,这也是公益创投面临的问题之一。”[15]问责主体的关注焦点直接影响着社会组织的注意力。一些规模较大、发展成熟的社会组织都制定了财务管理规定并设有财务部门,而小型社会组织也有专人负责财务工作。除此之外,财务信息成为社会组织信息披露的一个必要部分,在创新管理方式时它们也主要以资金使用为中心。而且,当同行遭遇信任危机时,那些能够快速学习、懂得自省的社会组织会不经意地聚焦于自身的资金(财务)问题。就此看来,来自于外部特别是向上问责主体的巨大压力使得社会组织的注意力在资金使用和组织使命之间难以合理分配。显然,“问责可能过多地聚焦于控制功能(正在合适地花费资金吗?)而不是学习和分享”。[16]

4.内评估

内评估是指在由公共服务规划者、公益创投组织者和社会组织等行动者构成的服务外包体系内,公益创投组织者对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绩效进行评价和考核的方式。S市和N市都不约而同地设计两种内评估形式──中期和终期评估,前者是在公益项目执行的中间阶段评估项目的进展和绩效,后者是在公益项目结束后评估项目的完成情况和绩效。

内评估以报告-审查的方式进行。根据规定,社会组织在项目中期必须向公益创投组织者递交中期报告和资金使用报告,在项目完成后递交终期报告和资金使用报告。公益创投组织者依据中期和终期报告,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财务资料开展相应的财务审查工作。由于人力和精力有限,公益创投组织者不可能对每一个项目都进行实时监控,内评估就成为其评判公益项目执行成败的主要工具。内评估主要根据社会组织按照要求和格式提交的纸质材料来进行。评估者力图掌握公共服务的真实情况,而评估对象则竭力展现成绩、掩盖缺点,两者因利益倾向产生的张力使得报告的内容至关重要。因此,由社会组织提交的报告在客观性和真实性就难以保证。与执行报告一样,自下而上的中期和终期报告往往象征意义有余,实用价值不足。

正因如此,再加上各方对资金运作的高度重视,内评估将财务审查作为评估的焦点就自然而然了。S市和N市对公益创投项目进行评估时都将财务状况作为评估的重点,而且前者在网络平台上的公示内容也仅限于财务审查的结果,没有项目绩效信息。财务审查有替代内评估的倾向。纳吉姆的观点能够解释这一现象:“在非政府组织-资助者关系模式中,资助者既寻求对资金运用负责的‘财务’控制也寻求对预期目标负责的‘政策’控制。……由于政策问责(policy accountability)比财务问责(fiscal Accountability)在操作上要困难得多,后者就变成了实现前者的实际存在的方式。”[17]

实际上,即便是中期和终期报告具备客观性和真实性要求,也无法作为评估公共服务绩效的充分依据。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属于典型的非市场产出。“非市场产出的质量是尤其难以弄清的,其部分原因是由于缺少有关产出质量的信息。”[18]同时,“公益机构的产出和产出的最终社会效果之间有时间上的滞后性。”[19]所以,在服务项目执行期间提交的中期报告和执行结束后提交的终期报告难以真正反映公共服务的绩效。

可以看出,内评估还是着眼于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而非结果,更不是对受益人的长远影响。

(二)横向问责工具

横向问责工具主要是指第三方评估,即由具有“利益无涉”特点的独立第三方对社会组织及其公共服务的效率、质量和影响进行评估。这种问责工具因其客观性、公正性、专业性和权威性而倍受亲睐。

遗憾地是,第三方评估工具是一柄未出鞘的剑。在公共服务规划者设定的游戏规则里,第三方评估并不是一种必须使用的问责工具,而只是作为内评估的补充工具存在。S市这样规定:服务项目结束后,根据情况需要,由市民政局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评估中标组织实施服务项目的绩效。N市也是如此:公益创投组织者应制定公益创投项目评估标准,并依据标准进行评估,还可以委托第三方对受助社会组织进行评估和审计。由于不得而知的原因,两地都很少运用第三方评估这种横向问责工具。

(三)向下问责工具

质疑与投诉并非营利领域特有的问责工具,那些公民社会发育成熟的国家早已将之运用到非营利领域。在英国,捐赠人、受益人、媒体或一般公众等都可以向慈善委员会举报慈善组织的管理不善、权力滥用、贪腐欺诈等行为,慈善委员会有义务做出回应。[20]澳大利亚也建立了对非营利组织的投诉制度,政府会“根据会员的举报或投诉,对社团组织进行专项审计。”[21]

在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问责工具箱中,质疑与投诉是面向一线员工、志愿者和受益人等向下问责主体的问责工具。所谓质疑与投诉,是指一线员工、志愿者和受益人等向下问责主体对社会组织及其公共服务的绩效、质量和影响提出质疑或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要求社会组织给予答复和解释的一种问责方式。一线员工和志愿者位于公共服务提供的最前线,最清楚受益人的需求,最了解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受益人是公共服务的体验者,最有资格评价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毋庸置疑,如果缺少一线员工、志愿者和受益人,问责体系将是残缺的。

既然如此,质疑与投诉应当是得到高度重视的问责工具之一。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在S市和N市,质疑与投诉这种问责工具尚未得到正式运用,没有被制度化。两地关于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相关文件几乎没有与质疑和投诉有关的内容,最多也只有受益人被动参与监督和评估的条款。譬如,公共服务规划者和公益创投组织者的检查和评估可以采用检查服务项目的档案、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等方式。可见,受益人只是在向上问责主体进行问责时得到表达意见的机会。S市最近的公益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就设计了“服务满意率”指标,“受益人满意率”是其两个二级指标之一,该指标的测度用访谈法和问卷法来完成。“受益人满意度”也是N市H区评估服务绩效的十三个二级指标之一,测量方法是:调查10名服务对象,满意率要达90%,每降低10个百分点,扣1分。可以看出,受益人只是被动地、有限地参与到其他主体的问责活动中,包括一线员工和志愿者在内的向下问责主体还远未主导属于它们的问责工具──质疑与投诉。

以上对六种问责工具的分析表明,各种工具在问责主体、关注内容、刺激来源和问责倾向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表1所示)。

三、问责工具的整体审视

当我们将视野拔高从整体的角度来审视这些问责工具时,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就问责内容而言,问责患上了近视症;从工具体系的结构来看,问责工具处于失衡状态;相对于问责实践的需求,问责工具在总体上又是短缺的。

(一)问责近视症

所谓问责近视症,是指问责注意力局限于公共服务提供的过程和直接产出,而看不到与公共服务目的密切相关的内容──对受益人产生的影响,特别是长远影响。地方公益创投活动中的问责状态表明,得到频繁运用的四种问责工具即执行报告、现场监测、财务抽查和内评估不约而同地关注资金如何使用及其带来的直接产出,如吸纳了多少名志愿者,扶助了多少户困难家庭,牵手了多少位独居老人,开展了多少次技能培训等等。对于受益人是否真正受惠以及受惠的程度,这些问责工具似乎并不在意,尽管这才是公共服务的目的所在。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阿文纳区分出功能问责(functional accountability)和战略问责(strategic accountability)。[22]功能问责就是对资源的短期问责,是指解释资源获取、资源使用及其产生的直接结果的原因,而战略问责是指解释一个社会组织的行为对其他个体或组织的行为和广泛环境造成的影响的原因。在我国,地方公益创投活动中的问责状态也与此惊人地相似:得到运用的四种向上问责工具都倾向于功能问责;尽管横向和向下问责工具具有战略倾向,但并未得到重视(见表1)。总的来看,当前的问责以公共服务过程为取向,以资金为焦点,而看不见公共服务产生的影响特别是长远影响,问责患上了近视症。

(二)结构性失衡

结构性失衡是指问责工具在问责体系中的分布严重不平衡。大多数问责工具如执行报告、现场监测、财务抽查和内评估属于向上问责主体的“专利”,而第三方评估是横向问责主体可以运用的潜在的问责工具,质疑与投诉则是向下问责主体可以使用的一个有待正式化、效力有限的工具。问责工具的天平明显地偏向了向上问责主体。

问责工具的结构性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问责主体相对位势的显著分野。与社会组织相比,向上问责主体处于优势地位,而向下问责主体则相反。“在与非政府组织交易的过程中,受益人明显地处于不利地位;他们是作为乞求方而非对等者存在的,只能获得极少的有关社会组织的资源或行动信息。”[23]因此,很少有什么手段可供向下问责主体利用以实现其问责权利。

(三)总体性短缺

所谓总体性短缺是指问责工具的供给不能满足问责实践对问责工具的总体需求。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现有问责工具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不足,其工具效用尚未发挥出来。在本质上,执行报告属于信息披露的一种形式,但其披露的对象局部化,仅限于向上问责主体,而且披露的内容片面化,主要是公共服务提供的状况。其他问责主体只能通过社会组织印刷的宣传册和公开的年度报告(仅某些组织乐于提供)获得较为有限的信息。问责主体的人力和精力不足、专业知识和技术缺乏以及问责对象有准备应对等因素构成了现场监测工具的掣肘。财务审查因专注于资金运作而显得视野狭窄。内评估是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必要问责工具,但需要在问责内容、评估指标体系和受益人意见的权重等方面予以完善并提高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而横向和向下问责工具的运用还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

第二,其他重要的问责工具没有得到开发和运用,如联盟自律。社会组织自己建立的游戏规则无论对整个部门还是对单个组织的发展都相当重要。在我国,社会组织自身发育较晚、制度空间有限以及政策支持不足,联盟自律这个如此重要的问责工具尚未进入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问责体系。

综上所述,当前的问责局面是:在无需着力的地方(如服务过程和资金使用)问责过度,在应当重点关注的方面(如服务质量及其影响)却问责不足。实际上,公共服务质量和受益人的受惠程度恰恰是公共服务的目的,也是问责的目的。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主势-技术含量建立的问责工具分析框架可以较好地解释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本土化问责实践。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态度具有双重面向,在培育发展的同时进行规范控制,两种态度交织在具体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安排之中。[24]不仅如此,政府的双重态度还体现在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实践中,本文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地方性公益创投的初衷是提供公共服务和培育社会组织,但政府及其延伸(公益创投组织者)的问责在问责体系中的支配性地位却导致了控制过剩的结果。以过程为取向、以资金为焦点的问责格局就是控制过剩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这种问责格局不仅偏离了公共服务目的──使受益人真正受惠,还可能导致社会组织的使命转移──迎合向上问责主体的问责要求。

毫无疑问,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符合政府改革和社会治理的趋势。但是,政府要想成为聪明的买家,还必须转变问责观念并优化问责工具。在问责观念方面,对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问责需要实现从问责过程到问责结果的转移,这是回到公共服务目的的正确做法。当然,由于缺乏明确的、容易接受的“底线”评判社会组织的绩效,政府需要慎重思考关于公共服务结果的问责标准。在优化问责工具方面,必须提高向下问责主体在问责工具体系中的分量。(1)优先化受益人问责。可能的策略是:建立和完善受益人独立问责的正式和非正式机制;开发受益人与向上问责主体之间的沟通渠道,将受益人了解公共服务提供状态的优势与向上问责主体的地位优势巧妙地结合;将受益人纳入向上问责过程并提高参与问责的程度,以缓解问责近视症。(2)强化一线员工和志愿者的问责。在社会组织内部营造一种自下而上的问责氛围,同时通过参与式管理和扩大行为自由度为一线员工和志愿者赋权,力图将社会组织的责任意识转移到公共服务目的上来。

对社会组织而言,应坚守组织使命,形成以受益人为中心的自我问责意识。这就要求社会组织的理事会和管理者对组织决策和自身行为进行拷问,以纠正偏离组织使命、价值和目标的决策和行为,使公共服务真正惠及受益人。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德]魏伯乐等。私有化的局限[M].王小卫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et al.. Limits of Privatization. Wang Xiaowei et al..Shanghai:Shanghai Renmin Press,

[2][8] Can Public Trust in Nonprofits and Governments be Restore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6,74(2).

[3]陈振明。政府工具研究与政府管理方式改进[J].中国行政管理,2004(6).

Chen Zhenming. Study on Government Instrum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Mode.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4(6).

[4][5] in Practice:Mechanisms for Development,2003,31(5).

[6] Many Faces of Nonprofit eds. The Jossey-Bass Handbook of Nonprofit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7], and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London:Routledge,

[9],, Social Service Agencies:Fuzzy Pictures of Organiz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1998,9(1).

[10][德]赖因哈德・施托克曼。非营利机构的评估与质量改进:效果导向质量管理之基础[M].唐以志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Evaluation and Tang Yizhi et al..Beijing: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11]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体系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1(10).

Deng Guosheng.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1(10).

[12],, and Accountability:A Study of National 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1996,6(4).

[13],,, Civil Society and Accountability:Making the People Accountable to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2006,19(3).

[14] Struggles:The Role of Information in the Reproduction of NGO-Funder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2002,31(1).

[15]蔡琦海。公益创投:培育非营利组织的新模式[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1(1).

Cai Qihai. Venture Philanthropy:the New Model of Foster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 Chinese Nonprofit Review,2011(1).

[16], Beyond the Magic Bullet:NGO Performance and Accountability in the Post-Cold War :Kumarian Press,,p254.

[17] NGO Accountability:A Conceptual Framework. 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1996(14).

[18][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M].谢旭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Markets or Governments:Choosing between Imperfect Alternatives. Xie :China Development Press,

[19]周志忍,陈庆云。自律与他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Zhou Zhiren,Chen Qingyun. Self-regulation and Heteronomy. Hangzhou:Zhejiang People's Press,

[20]王名,李勇,黄浩明。英国非营利组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Wang Ming,Li Yong,Huang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1]廖鸿,石国亮。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Liao Hong,Shi Nonprofit :China Social Press,

[22]Jeffrey Evolutionary Life Cycles of Non-Government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 Development,1993,13(5).

[23] Agencies as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Theorizing the Problem of Efficiency and and Change,1993,24(2).

[24]王名,孙伟林。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J].中国行政管理,2011(7).

社会服务工作总结【第三篇】

20××年,是人力资源部收获的一年。是人力资源管理从事务性管理迈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真正转型的一年。我部在集团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开发区相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公司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部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发展目标及“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同心协力,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和公司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年工作总结:

一、开展全员培训,提升员工素质

二、积极学习、开拓创新

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方面,我部为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在加强定岗定员、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有效结合的同时,不断开拓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视野,把握人力资源动态,吸收外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理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与创新。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月例会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中间倡导“学习、积累、总结、提高;“专业勤奋;“××的工作、学习理念。在思想上,我部各位同志都充分认识到了学习型企业的深刻含义。也为今后各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20××年工作设想

继续秉承“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将下一年度的工作设计。

1、制定《××》,通过后组织实施。

2、完成职工工龄确定工作。

3、建立绩效考核评估方案并组织实施。

4、干部、技术人员信息台帐。

5、整理档案,补办档案内缺少的相关录用手续。

6、设计并组织实施20××年员工岗位培训。

7、进一步落实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工作。

8、及时做好人员调配工作。

20××年的诸多良好因素必将成为我们集团公司快发展、大发展的催化剂,在感悟着过去的一年的点点滴滴中,我部全体员工必将踏实的迈出坚实的脚步,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

社会服务总结报告【第四篇】

学转促自查报告汇总

精选2017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自查自纠报告

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自查报告

2017年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自查报告

小学教师治转提自查报告

学校治转提自查报告

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教育自查报告

学转促自查自纠报告

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自查自纠报告

2017个人学转促自查自纠报告

2017年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自查自纠报告范文

学转促自查报告篇1

一、存在的问题

1、学习活动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学习结合实际,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单位形象的大局筹划推动工作,树立作风好、口碑好、形象好的窗口单位形象;二是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还可以进一步灵活多样,更好、更快地为办事群众服务;三是业余时间学习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技术人才有待进一步配置。我院作为一个服务性技术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是单位发展的关键。专业技术人才的配置,一是增强队伍素质;二是创造更高效益、更好为群众服务的保证。

3、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要加快单位的测绘档案资料的管理建设工作;二是加强业务工作的协调处理,扩大业务服务范围,更好地便民、惠民。

二、今后的努力方向

根据专项行动的安排和我局党组文件的要求,结合目前查找的相关问题,今后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素质,加强学习。进一步完善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同时抓好业务知识学习和培训,熟练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将业务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工作效率。

2、联系群众,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本职工作中去,密切联系群众,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为他们排扰解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努力为群众服好务。

3、改进作风,增强创新意识。打造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奋发有为的良好形象。要筑牢为民服务宗旨意识,树立清正廉洁形象。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加强办事公开等制度,最大程度发挥群众和社会监督作用。

4、狠抓工作,发扬实干精神。对照自身本职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具体工作措施,坚决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工作拖沓、敷衍塞责的不良倾向。

学转促自查报告篇2

当前,深入学习贯穿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公司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2013年元月6日至8日,酒店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了公司党委、公司关于开展强化作风纪律建设,全面提高工作质量教育活动的决定,关于印发《强化作风纪律建设,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实施方案》的通知,分别学习了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以及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等重要文献。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剖析本人存在的工作作风、组织纪律等方面震撼很大。

对于扎实开展作风纪律学习整顿,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浅化问题,组织纪律松懈问题,日常工作浮于形式等问题,从实际工作中找个人差距,克服工作中有时出现的不良现象,如迟到、早退、擅自离岗、上网聊天、打游戏等不良现象。重读《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反对自由主义》这几篇文章,倍感亲切,年轻的时候我们学习过的文章,崇拜这些毛主席笔下英雄,憎恨那些投机倒把的恶人。而今当再次学习到这些名篇,自己的灵魂又得一次洗礼,对为人民服务的含义有了进一步认识。原来是将这些文章作为思想的一种引领,牢牢记住先进的事迹,能够坚定自己的积极向上意志。现在是将文章回归到实践,深深结合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铭记党员的标准,自觉对照检查,客服缺点错误,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错话不说,错事不做,工作上高标准看齐、学先进、找差距、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加强党性锻炼,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一旦发现自己的言行有悖党的要求,就要立即反省自己,并要有容人、容言、容事的胸怀,宽宏大胆,任劳任怨。要经常告诫自己,不要做违反纪律和违反原则的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作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争做合格共产党员,立足本职工作。党章要求我们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广大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要在社会建设事业中,真正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党的一份子,要践行党的责任与义务,必须立足本职工作,勤奋敬业,扎实工作,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创造出一流的业绩。在酒店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端正服务态度,识大体、顾大局,端正思想认识,积极做好各项工作,要在群众中率先垂范,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周围的人,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脚踏实地积极完成酒店给予的各项任务。

社会服务总结报告【第五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报告架构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20日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日益受到尊重,对其的研究也成为热点,而事业单位这种以服务为目的的组织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并没有被重视。本文就立足公益性科研机构来分析其社会责任报告架构。

一、事业单位的特点及履行社会责任必要性

事业单位是不同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的社会组织,它们一般是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为国家机关和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这类组织一方面与政府机关不同,绝大多数没有行政权;另一方面与企业不同,不以盈利为目的。基本功能是以自身的专业技术和知识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实质上是公共服务机构,其服务由政府定价,政府对其实行必要的行政管制,由国家编制部门统一管理。

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公立性和政府依附性,这决定了它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性。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111万个事业单位,事业编制3,153万人,如此庞大的事业单位队伍,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目前,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事业单位并不多。从国际情况看,编制独立的报告是组织社会责任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有利于各利益相关方对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直观的评价。在当今社会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努力成为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的单位,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单位自我的社会价值追求。事业单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也为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基本的服务与保障。

二、事业单位社会责任报告架构

公益性科研机构是以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技术和服务为主的科研机构,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进步,是政府协调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撑。因此,此类事业单位社会责任报告应该以提供高质量技术服务为中心,围绕保障相关者利益、节能环保和承担其他社会责任展开描述。本文以这一原则研究公益性科研机构社会责任报告架构。本研究认为,公益性科研机构社会责任报告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报告基础部分:主要包括报告编制说明、领导致辞和单位简介等,是报告的引言部分,对报告内容做一些说明,并介绍单位基本情况。1、编制说明:主要包括时间范围、组织范围、报告数据与参考依据、报告主体和称谓说明等内容;2、领导致辞:主要包括领导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单位与社会责任关系的说明,并对单位年度社会责任工作做出总结;3、单位简介:主要包括介绍单位基本情况、主要工作或服务内容、单位规模、性质、使命、愿景、价值观等内容。

(二)报告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单位组织结构、责任管理、责任绩效。1、组织结构:可以通过图、表或文字的方式描述单位组织情况,成立社会责任小组的也可通过结构图的方式体现;2、责任管理:主要包括单位战略及管理体系建设、利益相关方的识别与参与等;3、责任绩效:主要披露单位在社会责任方面开展的实践活动,包括在服务、员工保障、节能环保、社区和谐等议题方面的理念、主要措施、主要成效和典型案例等。

(1)服务责任:公益性科研机构的科研管理具有服务社会、非营利的特征,主要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研究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不具有排他性及竞争性,这就要求它应履行服务责任。公益性科研机构可以从先进科技的研制开发和推广运用中体现对社会的负责态度和服务精神。因此,报告应披露单位的经济运行、参与的课题研究及科研成果、产品或服务通过的国际国内认证情况、因产品或服务不合法规要求而受到健康或安全影响情况等。

(2)员工保障:单位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个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负责任的单位的员工会以自己特有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在社会中产生辐射,逐步影响或推动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而员工为单位服务也希望从单位得到归属感和成就感。因此,报告应披露员工薪酬福利、休假权利、健康与安全保障、教育培训、职业发展平台、民主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内容。

(3)节能环保:每个社会组织都有它办公、生产、生活的场所,这些活动场所构成社会环境的一种客观存在。作为一个社会存在,它的干净整洁或破旧脏乱不仅仅影响着本身,也影响着整个社会。因此,报告要从优美的环境形象、优良的工作秩序和节能办公方面披露节能环保的责任。

(4)社区和谐:一个单位有许多应社会需要而尽责的义务,这种义务责任体现得如何,会很明显地反映该单位对社会的负责精神,比如防灾救灾、义务捐献、为社会服务、为公益活动出力等。因此,报告应积极披露在防灾救灾、慈善捐助和志愿者服务方面的内容。

(三)报告结尾部分:主要包括未来展望、社会评价和意见反馈等内容。1、未来展望:主要披露未来一段时间,特别是在下一年度单位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工作目标和计划;2、社会评价:主要包括上级领导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单位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获得的重大荣誉及媒体对单位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给予的关注;3、意见反馈:主要是为关注单位发展的单位或个人提供一个反馈渠道,以利于未来社会责任的履行及报告披露内容的修改完善。

三、结论

CSR报告作为沟通与交流平台,通过公开单位履行CSR的信息,有助于利益相关方了解企业的履责情况,也有助于单位与利益相关方相互沟通共同推动单位履行CSR实践。针对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没有CSR报告的情况,本研究从基础信息、核心内容、报告结尾三部分提出事业单位CSR报告编制体系,为事业单位未来编制科学规范的CSR报告提供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赵连荣,张志忠,蔡运记。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及其改革目标[J].企业改革与管理,

[2]韩倩。事业单位社会责任观初探[J].管理观察,

35 9056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