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的关系及互动样例【热选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读书与的关系及互动样例【热选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读书与的关系及互动【第一篇】
《亲密关系》读书笔记前面一些章节的内容里,我们谈到过,很多人在人生的很多时刻,都是被家人或是其他人安排好了的,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过着世俗意义上看起来很美好、自己却根本不喜欢的生活。因为害怕如果不这样的话,就会得不到他们的爱,会令他们伤心,同时也会生出满满的罪恶感。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顺从,他们一辈子都在不断地牺牲,希望能治好自己的罪恶感。如果到了亲密关系中,又会内省自己的付出有多少是真心的,有多少是出自义务感,会质问自己到底有没有真正地做过自己,其实这些行为的表现只不过是在原生家庭时期做出牺牲的翻版。
刚刚阅读完了《亲密关系》中的相关内容:诚实地面对自己。我们每个人通过内省可以了解到,我们一生做出的牺牲,都是为了埋伏在我们心中的坏人而做补偿。我们心中的折磨者会让我们心中的牺牲者奋斗不懈,即便已经很累,不愿再做牺牲,但它也让我们专注在赎罪上,不然就得不到宽恕。作者在本章中告诉了我们,通常牺牲以三种方式来危害我们的亲密关系。第一,会觉得自己是被迫牺牲,感到愤恨,又转变成对伴侣的排斥。第二种会做出完全相反的极端行为,放纵自己做出令对方难以接受的行为。第三是末日的征兆,会很想一走了之,以免会发疯。如果觉得自己是在牺牲的话,就无法接受,这样的动机完全是为了缓和及补偿心中无尽的罪恶感。
真心地付出不会让人觉得心力交瘁,不会因为得不到而愤愤不平,也不是为了偿还罪恶感而付出。如果是听从自己的心在做事,这份动机是为了爱或为了了解爱,那么就只会注重付出的过程,并且了解只有在真心付出的时候,才会用开放的心去接受。最好的`方法就是自觉以及负起全责,如果能为自己的生活百分百负责的话,就会了解,牺牲者的角色其实是自己选择的。如作者指出,如果我们能用安全觉知来处理负面情绪,那么情绪很快会变成能量,如果我们能用完全觉知来看待充满了爱、喜悦或祥和的感觉,那么我们心中的爱、祥和或喜悦就会增长,这些美好的感觉,会增强到我们所能承受的极限。
只要我们诚实地去面对自己的心,内心有意愿、有决心想要改变,摆脱内心的那些“牺牲者”、“折磨者”,或是“坏人”的影响,对伴侣付出我们真正想要去付出的东西,没有任何负担地从心而为,那么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就不会那么的累,真心的付出也能让我们真正地了解自己,和伴侣的关系也会得到很好地发展。
读书与的关系及互动【第二篇】
日暮,夕阳,枯荷,细水,僻静之美。
你渴望扩大交际圈,让生活更有趣,但面对陌生人群,你不知道如何相处?
你渴望与父母走近,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观念,让你失去耐心,烦躁不已?
在这本《假性亲密关系》里,作者史秀雄探讨了与恋人、自己、父母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假性亲密关系的形成原因,并结合作者自身经历和大量丰富案例,教读者如何走出困惑而无解的人生。
20xx至20xx年,我买了很多心理学专业书籍和各心理学流派专家关于疗法的书籍,发现枯燥的心理学名词一般人真是难解。非专业人士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心理学的读书办法,就是读在心理学行业混迹10来年左右、积累了大量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丰富咨询案例的人士写的书籍,他们的书,是他们对心理学实践运用后的解读与体会,对于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来讲通俗易懂、有血有肉有料、货真价实,本书作者写的书就属于这一类。
爱情的真相与假相。
1
常有这样的事,女方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不要说了,这些问题说再多也没用,就这样吧。”
这时男方可以说出自己内心感受:“你这样讲话让我觉得你在推远我,在嫌弃我。这样会让我很难过,让我感到很焦虑,所以我才一直追着你谈这个问题。”
这样对话,可以让双方集中到情绪上来,观察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并分享给对方,然后询问对方的看法、感受、意图。当我们将注意力放在双方情绪上时,发现女方的不耐烦和男方的追问都是想要保护关系不受伤害,最后我们得以站在同样的出发点继续对话。
2.
常见错误现象,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所犯的错误就是为了争论对错输赢,掌握控制权,宁可牺牲亲密关系,因为我们习惯了以强制的方式使对方接受。国学大师曾仕强曾说,千万记住,家是讲情不是讲理的地方。
发自内心的协作与相互支持,只可能产生于良好的关系中。作者教我们,我们不确定有些话、有些事是否该表达和该做时,问问自己:“我这样说,对促进我们的关系有帮助吗?”
作者强调:情绪的表达方法和能力需要不断练习和培养。如一个家庭中父亲或母亲强势,常对自家男孩说,学会情绪表达是很女性化的表现,久而久之,男孩子不敢表达情绪,于是成年后在人际关系里缺乏相关技能。
我儿子小名叫兔子,一年级,我经常听兔子说:
“妈妈,我写作业你怎么对我这么严格?跟以前对我不一样了?”
“妈妈,你这样批评我,现在到了吃饭的时候,虽然有好吃的鸡翅,可我的情绪不是太好,吃鸡翅的心情和胃口都没了?”
我跟兔子说:“你知道吗?上次期中考试比你考得差很多的孩子,他们都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赶上来了,我们要不要努力一些啊?”
孩子说:“妈妈,你看我一片的片字都有点想不起来该怎么写了,妈妈你批评的对,我要加油努力了。”
真可谓一次良好的母子对话时光!感叹我家兔子不知是大了,还是我学了心理学对他的影响,他不表达我对他学习要求严格、批评过于严厉,下一步我怎么对他解释说妈妈刚才为什么这样对你呢?我们之间怎么通过一次次语言碰撞消解误会呢?兔子有时候真的是很会表达自己的感受,突然砰出来一些词,令我惊讶良久。
要想孩子长大了在各种关系里表达自如、游刃有余,小的时候反复练习,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很重要。
真爱的意义在于,它是生命中难能可贵的一种激励个体和两人关系成长的美好力量。这种力量,让我们在困难和停滞不前时,给予你充足的信任和支持。
拥有这样的关系,人们会有勇气直面曾经逃避的很多问题,变得更勇敢和强大。好的感情,是在相互支持和鼓励下不断成长。
很多人纠结于到底是要找个经济条件好的还是找个感情基础好的人?
生活的智慧在于平衡。作者一针见血地说出了比较实际的答案:爱情和面包,你可以偏向任何一方面,但是不要失去补偿或提升另外一方面的可能性。
5.
有的老婆总当老公面说,自己的某位工作伙伴,多么成熟、上进和优秀。
有的老师和家长,也用打骂孩子的方式惩罚孩子。
这些都是典型的惩罚式鼓励。看似想帮助对方改掉毛病,实则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本该用积极的沟通方式,可我们大多习惯用抱怨、指责、发泄、质疑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很多人成年后,因缺少正确模仿对象,便身不由己将自己痛恨的惩罚式方式照搬进自己的生活。他们对待恋人以为只有让对方足够害怕、足够有压力,对方才变好。遗憾的是,孩子无法选择父母,但恋人可以选择离开。
当你和伴侣发生矛盾时,你要思考:对方怎么样改变能让你感到满意?如果有人要让你做出这样的改变,激励你的最好方式是什么?他改变后会带来怎么样的回报?当你把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正面积极地和对方沟通后,相信你们的关系越来越和谐。
6.
对方有了情绪,先关心情绪后关心事情,《正面管教》中提到当人的情绪来临时,人是属于动物脑和原始脑的状态,你讲什么大道理都听不进去,先关注对方的情绪,只有情绪调试的差不多了,他才听的进去你在说什么道理。
从现在开始,面对伴侣时关注对方所表露的情绪信息,少一些分析,多一些感受。让人感到“被重视”、“被理解”的方式只有共情。
亲密关系的相处之道:是把人视为情感的动物。
与自己对话。
人一生最重要的关系不是亲密关系、不是亲子关系,而是与自我的关系。
你要始终将自我成长作为亲密关系中的核心目标。在这个充满变数的环境里,稳固的关系不是靠死守,而是持续学习与适应,才是情感关系中的真正自由。
中国nlp大师李中莹说过,你自己独立了,把自己过好了,你才有可能在婚姻关系里过的好。
人的独立很重要。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经济能力,你才能掌控自己的世界,不被别人委屈求全地牵着鼻子走。
2.
如果一段关系不仅没有带来成长和进步,反而让彼此的性格和相处模式变的很不健康,那么无论两个人看起来多么匹配,都注定是一场失败。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难以理解别人,是因为我们过于注重找到那些我们熟悉、认同的观点、角度、想法和认识,而忽略了在每一个灵魂深处,情感的共鸣才是最亲密的、最真挚的体验。
当我们真正想去了解对方心思时,如关注他做这件事情的价值和意义,关注这件事情背后潜藏着的动机和渴望,不只是关注对错,会更容易走近对方内心。
我们往往有太多的顾虑和担心,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眼前很多问题阻碍了我们看清自己的方向。
这时,你可以好好想想如下两个问题:
明年这个时候,你会是怎么样的?
快进到不久于人世的时候,回头看看今天会觉得怎么样?
这样的问题,可以让我们暂时绕过眼前的障碍,去站在终点考虑我们希望怎么样出发。
作者不认为人的性格只有两面,他认为和不同人在一起,在不同情况下,会需要不同的表现。若你发现只有两种表现,要不张扬,要不沉默,这或许是你的人际能力很有限。
生活中要应对的情况和关系很复杂,我们为了适应这种复杂性,也该发展出完善和多样化的社会性格。你应该看到每个人为了被群体所接纳,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自己的某些个性。
与父母和解。
很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规范,甚少关注孩子的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更谈不上发现孩子的独特闪光之处。
很多父母一味要求孩子懂事,如顺从、安静、专注于学习、积极完成父母指定的家务,遇到事情主动安抚和压抑自己情绪,不给父母增添任何情感负担,不给父母增加经济负担.......
这些“懂事”的期待像一个个黑洞,孩子不停地揣摩父母期待的懂事标准是什么,试图让大人满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快乐。
很多孩子年少时习惯了顺从父母的意志,对于自己的喜好和意愿感到茫然,在事业和婚恋关键选择中,背离了自己内在真实感受满足父母期待,最终付出了高昂的人生代价。
孩子,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父母,你需要他们的爱呢?你希望他们以怎么样的`方式爱你呢?当你不再羞于向他人提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时,也开始了前所未有无限的可能。
如一个人成长中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没有表达的环境,那么愤怒的情绪可能是被压抑最多的,我们可能会因为这种压抑带来的侵犯感而感到更大的愤怒。
小时候长期被压抑,还有种可能就是成年后我们因害怕伤害对方,而用回避、沉默、逃避、疏远以及终止关系来表达愤怒。
父母多和孩子正面积极沟通,多关心孩子飞的累不累,而不是只关心孩子飞的高不高,不能只摆出一副家长说教的高高在上的姿态。平等、耐心、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和孩子沟通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2.
很多人纠结于小的时候父母不理解我们,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内心伤害。我们可曾想过是什么造成了我们父母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呢?他们的原生态家庭或许比我们现在的家庭状况更糟糕。他们也许是更可怜的一群受害者。
当然也不是要我们完全忘记原生态家庭的创伤。也许有的事情真的不能完全放下。对某些家庭来说,成员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更合适。
最健康的家庭关系,未必是最亲近和甜蜜的。若你通过思考、沟通、协商,与父母保持适度的距离,让不同的个性、观念、生活方式的人感到平衡与舒适,同时支持彼此成长,这就是最好的家庭状态。
各种纠结的亲密关系假象,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快乐。人的疾病七成是情绪导致的。你的身体状况直接反映了你的人际关系状况。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这个永恒的话题:健康与快乐。
从此刻开始,让我们改变过去局限的思维,采取积极的视角和开放的态度,重新开启与恋人、自我、父母高质量的和谐共处模式。
20xx年,愿有缘的朋友们,关系融和,岁月静好,浅笑安然!
东湖梅园。
读书与的关系及互动【第三篇】
首先,幻想促进了浪漫。洋溢着激情的爱人们往往会将他们的伴侣理想化,缩小或忽略那些使他们止步不前的不利信息。新奇也能为新确立的爱情关系注入兴奋和能量。这种新奇对性唤醒的影响称为“柯立芝效应”。浪漫的夫妻一起参加新奇、兴奋的活动会让他们彼此更加相爱。浪漫因新奇、神秘和危险而繁荣;却因熟识而消亡。持久的浪漫不过是自相矛盾的说辞。爱情的激情成分比亲密和忠诚会更快地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浪漫的爱情也会发生改变。
浪漫激情的三个重要因素―幻想、新奇和唤醒―一般会随着岁月流逝而减弱。所以浪漫的爱情亦会日益消退,当然,浪漫在很多爱情关系中并不完全消失,但它的确一般会降低到低于起初夫妻决定结婚时的水平。促使人们结婚的爱情和使人们数十年厮守在一起的爱情并不一样。亲密比激情更为稳定。因此,相伴只爱比浪漫之爱更稳定。你只要投身于同时是好友的爱人。你还可以有目的、创造性地防止可能损害满足感的任何厌倦情绪。在婚姻生活变得没有情趣、难以让人兴奋或者没有挑战时才会滋生厌倦,厌倦是爱恋和满意的对立面,如果不再有新奇,就去创造更多的新奇。不要停止寻找新颖、吸引人的共同娱乐的好方法。享受激情,但不要把它作为维持爱情关系的基础。培养与爱人之间的友谊。努力保持新鲜感,把握住每一个与配偶共同进行新奇探索的机会。如果对爱人的欲望渐渐演变为平静而深厚的情感,不要觉得奇怪或失望。这种幸福结果可能会让你成为幸运的爱人。
读书与的关系及互动【第四篇】
我觉得这是一本将“亲密关系”归因的书,但在字里行间对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给出了方向性的指导。具体如何处理,目前我仍然认为nvc是实用性最好的方法,两者结合着参考、印证、理解让我收获很大。
总体感觉书中蕴含了很多个体心理学的影子。作者也表露出亲密关系只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他也希望大家通过梳理亲密关系,最终达到自身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我觉得这点与个体心理学的最终目标不谋而合。
作者将亲密关系分为五个阶段——月晕、幻灭、内省、启示、灵魂。我分为三个任务——择偶、交流、升华。无论是五个阶段还是三个任务,都存在一条看不见的线将它们串联起来——原生家庭/童年经历。原生家庭、童年经历都是客观存在的,而这些客观对我们主观形成的影响后果——信念,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亲密关系中的“问题”几乎都是双方行为碰撞出来的,行为是由信念指引的,信念是由我们对经历进行诠释后得出的结论。按照这个逻辑,解决“问题”的终极秘密武器,最终将导向重新审视儿时的经历以及当时自己所做的决定。有意思的是,只有当自己的某些意识苏醒,并接纳和承认某些“真理”后,才能进入“审视”阶段;同时坚持“审视”状态也是个需要练习的技能。
读书与的关系及互动【第五篇】
内容摘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与制造业关系密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制造业也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现代的制造业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生产性服务业要素。基于地区差异,各国学者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以及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也是各不相同,本文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评述。
一、引言。
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之初基本都是以制造业为服务对象的。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带来产品附加值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整合优化程度也对一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和产业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引起社会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各国的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定义、范围界定、与制造业的关系、产业布局、区域产业调整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较为繁杂,本文就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进行综合评述。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生产性服务业,也称为生产者服务业,是伴随着制造业发展起来的,本质上还是一种服务业。诸如金融、猎头、培训、研发、设计、咨询、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行业,涵盖企业的产品设计、流通、生产组织、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格鲁伯、沃克(1993)对生产性服务业定义为那些被其它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行业。[1]李江帆、毕斗斗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并非面向最终消费和个人消费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制造企业、商业企业的中间需求的行业。也有学者试图通过服务资本品率大于50%这一具体数值来界定生产性服务业,比如江静、刘志彪等。还有学者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存在产业内化和产业外化两种形态,内化是企业相关专职部门,外化是从事具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的集合,但不管形态如何,本质上都是为生产或商业而服务的。根据学者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具备了如下特征: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润滑剂;制造业的成本表现;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最新的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从传统的辅助与补充转变为提升产业价值的间接投入,从润滑剂作用转变为催化剂的功能,成为类似某种资源禀赋的投入,尤其是知识的投入。所以,不管对生产性服务业定义如何具有差异,但核心内容基本形成,具备中间特性,具备知识特性,具备服务特性。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中外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的研究具有很大差异,同时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或产业结构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从服务业中衍生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分类业各不相同。我国在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也是从粗糙到具体细化的过程,而且由于分类无法统一,以及数据的不完整,oecd把商业与专业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以及房地产行业统一规定为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在英国标准产业分类中,包含批发配送业、废弃物处理业、货运业、法律服务、金融保险、协会组织及其它专业服务业。随着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的越来越明显,我国也开始着手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来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进行界定,近年来,一些地区如北京、上海等统一出台了比较明确的分类标准,虽然在大类上大同小异,但是一些小类还是具有很大差异,这就造成了统计和研究的困难。6月,国家统计局出台了《生产性服务业分类()》,范围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3]这为界定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建立各地区、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提供了依据。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综述。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1.制造业主导观点。该观点认为,制造业在二者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支配权,生产性服务业处于从属地位,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前提和基础。陈宪()认为服务业就是附属于制造业发展起来的,处于从属地位。张世贤()认为由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且具备一定的规模水平,生产性服务业才能形成市场和需求,获得更多的要素投入和回报。江小娟(2004)通过对我国在20多年的经济发展研究发现,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并没有对经济增长速度产生负面影响,由此说明服务业市场还没有发展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刘培林、宋湛()从机会成本角度研究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成本要高于制造业的投入成本。
2.生产性服务业主导观点。该观点认为高度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打造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素。pappas&sheehan()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部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江小娟、李辉(2004)也在研究中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因素,对制造业创新和突破发展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这种观点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了各行业的运行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推动力量。
3.互动观点。“互动论”认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无所谓主次,不分是否从属地位,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互相促进。随着制造业的高度发展,对运输、金融、贸易等服务业的需求快速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扩大,极大提高了制造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同时,制造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源要素投入,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自身发展。一些学者也认为,在经济高度发达阶段,服务业与制造业是处于相互卷入,高度相关、高度补充的关系。顾乃华()在对我国经济转型期研究中,认为除了应该关注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外溢生产效应”外,还应关注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外溢改革效应”。[4]尤其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推动力量,不仅为制造业的效率提升发挥作用,也要为制造业企业的改革发挥作用。
4.融合观点。“融合观点”主张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没有明确的边界划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学者认为,两者融合发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综合各种文献来看,普遍比较能够接受的是“互动论”的观点比较实际和研究价值,制造业主导观点与生产性服务业主导论都过于片面,只看到单一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没有全面的分析;而融合论反映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缺乏数据和实证,目前难以进行研究。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内在互动机制论述。
1.分工理论。riddle(1986)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在其它行业部门发展中充当了“推动剂”的作用,降低了经济交易成本,提高了产品生产、流通等效率。郑吉昌、夏晴(2005)在研究中引用了riddle的经济交互模型阐述了,服务业在采掘业和制造业中发挥的黏合剂的作用。格鲁伯、沃克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智力资本,为制造业的发展传送了资本、人才等资源,增加了制造业各部门的中间投入,这符合奥地利学派生产迂回学说关于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观点,更多的生产迂回活动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力和智力要素。薛立敏(1993)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更像一个行业专家的集群,这个专家集合体为其它产业提供专业知识、资本等生产要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传统观点认为生产效率取决于自身的活动效率,而现在,产业活动的相互关联度和迂回度越来越成为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根据社会分工的观点,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社会分工不断的细化和深化,原来属于企业生产、运输、营销甚至管理的企业内部职能,将由更加专业的社会部门所承担,企业效率将会大为提升。
2.基于竞争策略理论的机制研究。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从企业分散风险和集中资源以提升效率出发,从竞争策略理论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外购、分包等方式在企业界中的应用。美国的服务业在经过业务外包给更专业厂商,提升了企业的自身竞争力,使得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与人员结构发生了变化。郑吉昌(2005)研究指出,既然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基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生产性服务业在企业价值链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产品价值和企业差异化战略的.主要来源。格罗鲁斯从服务营销的角度论述了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策略和途径来自于顾客关系的长久维系,而要取得顾客的忠诚度更多是依靠于更多的具有生产性服务业特征的服务项目。
四、结语。
关于论证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的方法,主要从投入产出的观点来研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共生和依赖关系。李冠霖()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效应,尤其在运输业、通讯、金融、房地产等行业中,随着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具有高度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台湾学者薛立敏(1993)比较台湾制造业与服务业后发现,在台湾制造业快速发展并且向外输出的过程中,那些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具有服务性质的部门和行业,发展成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第三方厂商来提供,并积聚成行业的发展,同时伴随着制造业向外输出,扩大了区域范围。[5]20我国经济迎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发展,能够带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优化发展,对一国的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创新,质量和品质提升都是非常有益的。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应当更加着眼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融合的研究,着眼于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全面的衡量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格鲁伯,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和影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z].2015,6。
读书与的关系及互动【第六篇】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和越来越多的家庭逐渐认识到,0~3岁是婴幼儿大脑发育最快和性格、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传统观念一般认为3岁是早期教育开始的年龄,但现代研究表明,0~3岁是婴幼儿身体、情感、社会、动作和认知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有能力的学习者了.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早期的`家庭影响将决定着后期的人格.因此,婴幼儿早期教养越来越受到各个家庭乃至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单汝峰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民政局刊名:商情英文刊名:shangqing年,卷(期):“”(6)分类号:关键词:城市婴幼儿早期教养
读书与的关系及互动【第七篇】
1、生机盎然的花园里一定会有各种颜色、形状和大小的植物或花朵,有些需要在阳光下生长,有些需要在荫影中蔓延,良好的花园会为每一种植物的需要提供理想的机会。良好的关系就像花园一样,会为各人的需要提供不同的环境。一个人可能喜欢独处,一个人可能喜欢聊天,一个人喜欢古典音乐,一个人喜欢摇滚乐,没有任何人的选择是错的,只是彼此不同罢了。关系花园中的爱滋养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完善。
2、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和接触的需要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如果不能以积极的方式(如拥抱、抚摸、按摩等)表现出来,就会以愤怒和打架的方式扭曲地呈现。在多子女的家庭里往往表现明显,在学校里孩子之间的肢体冲突往往也是这个原因。
3、真诚的倾听,至少是在一小段时间内,我们是为另一个人而存在。倾听和被倾听是我们所有人每天都需要的重要的“心理营养”,如果这种营养缺失,我们会生活在一种“慢性心理营养不良”的状态中。
4、人们不需要等到完美无缺才能有亲密关系。完美的关系不是由两个完美的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两个不完美的人,都承认了自己的不完美,然后也愿意去接受对方的不完美,而依然愿意一起去经营,透过两个人的相处而完善,才会有完美的关系。亲密关系越稳固,我们就越有准备和信心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爱赋予生命深远的意义,爱给我们价值感和勇气,打开创造力和恩宠的通道,治疗我们,实践我们,有时超乎我们所能梦想地让我们充满喜悦和快乐,爱启动我们的天赋才华!找寻真爱需要意愿、敞开、学习、臣服、宽恕、了解、接受、给与、放下、结合、幽默、治疗,渴望真实和最重要的:承诺。
5、人际关系的品质与个人的健康和快乐之间有清楚地联系,人们在亲密关系里可以更健康、更快乐、更圆满。当然这需要努力、决心和技巧。然而,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只有敢于承担最大风险的人才能得到最深的爱和最大的成就。人为了爱和幸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6、把每一个你所爱的人当作“同修”:在家庭关系中,把亲人、家庭成员当作“同修”,在夫妻、情侣关系中把伴侣当作“同修”,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把友人当作是“同修”ddd就是一起修行的伙伴,也就是“彼此互相勉励,一起修正、改善自己的言语、思想以及行为,使人格不断提升,朝向完美、健全人格而共同努力的伙伴”。
7、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
8、人们会在相似的基础上相聚在一起,因相似而联结,在发现和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得到成长,因相异而成长。
9、有足够的自省能力、察觉能力,在两性关系中尊重就不会变成委屈,关心就不会变成干涉。无我地为爱牺牲、全然地爱对方,可能隐藏着不自觉的牺牲自我,表达自己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想要改变对方的操控意图,而不只是纯粹在表达自己。
10、爱是一种选择,情感虽多变,选择却能坚定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真正亲密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共同兴趣以及双向沟通上的。
11、我们主要的学习来源就是透过关系与别人互动,而带来欢乐与痛苦。我们走在灵性的道路上,为的是从各个方面学习爱。关系是活生生的实验室,是奇妙难得的学习机会,透过亲密关系我们才能学到功课。
12、无数关系不良的夫妇与家庭,其中有些人的问题是必须学会更好的沟通技巧,或是更深入理解他人;有些人则必须修正价值观或做事的轻重缓急;还有些人需要学习跳出窠臼的技巧,改变自己。不管有什么需求,我们都要花些时间才能澄清自己。关系是成长的土壤。
13、关系需要被照顾、被注意,它比电视、报纸、杂志重要。不要分心,请把电视关掉,放下报纸,关注、关怀、尊重另外一人。
14、关系是活的,不断在改变之中。表达爱与同情永远不会太迟。
15、正常的幸福的生活,需要经常地、愉快地与亲密的伴侣(伙伴)长期的和充满爱心地互动。亲密关系中有人类基本的归属的需要(needtobelong),如果这种需要不能满足的话,它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16、亲密关系是我们生活的主要意义,它是我们事情顺利时快乐的源泉,也是事情不顺利时伤心的原因。我们都很好奇关系是如何开始和如何发展的,在有些情况下又是如何在愤怒和痛苦的暴风骤雨中结束的。为了要了解关系,我们必须首先要了解我们自己是谁,我们在哪里,我们又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17、亲密关系在六个方面与其他的一般关系不同:了解、关心、信赖、互动、信任和承诺。最满意和最有意义的亲密关系包括以上所有的六种特点。如果仅有一些特点存在,那么亲密关系或多或少会逐渐淡化。
18、成功的关系最能带给我们快乐,藉着爱与渴望,最能让我们在世上体会到天堂。不论是家庭生活,或是我们生命的每一个面向,关系的治疗可能是我们学习和成长最快的方法。
19、在伴侣关系中要保持彼此的`吸引力,双方必须不断地补充男性和女性的能量,保持各自的魅力。男人和其他男人在一起做男人应该做得事情,女人和其他女人在一起做女人应该做的事情,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伴侣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的关系就会保持充足的活力,能够不断地深入发展。
20、男人追求女人是因为他想追求本身所没有的、所需求的东西;女人追求男人同样是因为她想追求本身所缺乏的。男女双方是相辅相成的一对,相互设计对方的身份,完善对方。我们需要对方,对方也需要我们。我们把自己的一切展示并给与对方,并且从对方那里接受我们所需要的一切。这样双方之间的爱才能不断地加深、扩大,通过双方的贡献和拥有,我们成为真正的男人和女人。
21、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亲密关系带给一个人支持和滋养。如果处理不好,当然也会带来伤害和情绪!但伤害是促成我们成长的动力,情绪是我们觉悟的契机。
22、关系是在人间修行的最好道场。亲密关系中有美好、有甜蜜、有探索、有煎熬,是把自己最深处的部分向对方也向自己展示,没有任何伪装或防卫!既要有能力不断面对自己探索自己,不闪躲逃避自己的阴暗面,还要对所爱的人无所隐藏地呈现自己!光是探索自我之路就极其艰难,更何况要对对方坦诚一切。
关于亲密关系体会自己痛苦的欣慰。获得更多支持和内心力量!说出爱、写下爱都不难,难的是将这爱许诺给一个孤独的灵魂。
24、无论我们追求的是哪种形式的成功,人际关系永远是这些事情的基础。
读书与的关系及互动【第八篇】
亲密关系是一种完美设计:在亲密关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重要的部分,即使是令人不悦的冲突与不适的情境。
当你继续在感情中成长时,你也开始懂得欣赏你跟伴侣之间所发生的任何事情。
当你拒绝接受不悦与不适时,你也不再看见这些事物所能带来的启示,也将使你无法看清正在发生的事物。
绝对的爱是无条件的:通常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所谓的爱,事实上是由于伴侣的行为所带来的满足感,或对于重要感与归属感的需求。
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完全与任何情境和情势无关,无法从他人那儿获取,也非由他人的行为而触发,而是因为你就是你!
一段关系的目的不是给予与接受彼此的爱,而是帮助你了解你自己就是一直以来所寻找的爱。
伴侣的目的:如同上述所说的,你的伴侣不是你的爱与幸福的来源。满足你的期待与使你不开心不是他们的职责。
但你的伴侣的确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了三个重要的角色,尤其在面对情感上的成熟与唤醒真实自我的时候。
这时你的伴侣将会依所需而扮演这三种角色之一:
一面镜子,让你看见引发你关注的不舒服感;
一名老师,在你探寻真实自我的时候,激励与启发你;
一名“玩伴”,开启并陪伴你一段生命的旅程。
读书与的关系及互动【第九篇】
[提要]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为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土壤。研究会计理论,规范我国的证券市场,特别是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当前会计学术界应重视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市场经济和财务报告的规范问题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规范的问题;第二部分从财务报告规范的性质、行为和影响等方面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的问题;最后一部分归纳了财务报告规范理论给我们的一些启迪。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需要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市场调节论和政府规范论。
(一)市场调节学说。
市场调节学说认为,如果市场是完全有效的,那么公司的财务报告如何呈报应由市场调节来决定,没有必要做更多规范。支持这一学说的有代理理论、信号理论和私有合同理论。
1.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认为:公司的投资者与公司的经营者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签定契约来实现的。在签定契约时,双方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契约的实现就是他们的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财务报告体现的是经营者管理公司的业绩,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的经营者是否履行契约的最可靠的依据。因此,公司的财务报告呈报是经营者自愿履行契约的行为。如果有人怀疑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那么投资者可聘请审计师,通过审计鉴证来解决。
在公司经营者的报酬与公司的利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的前提下,对财务报告的规范越多,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就越高。因此,公司的经营者就不会赞成市场对财务报告需要规范。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只要他们手中有衡量经营者业绩的依据,即契约中的各项规定很详实有效,他们也不希望对财务报告有更多的规范,因为规范越多,他们支付的监督费用也就会越大。
2.信号理论。
信号理论源自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向供求双方发出产品供销的信号。公司定期向市场呈报财务报告,这也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产物。如果公司自愿向市场公布财务报告,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越充分,公司的筹资成本就越低,公司就能赢得竞争,带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个结论已被美国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报告证实。因此,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公司能够向市场公布财务报告的核心。公司自愿呈报财务报告信息有三种情况:经营好的公司,有动机公布公司好的财务信息,因此,这些公司会自愿公布财务报告;经营中等的公司,因为怕被认为经营不好,所以也有自愿呈报财务报告的动机;经营不好的公司,如果不呈报财务报告,就可能被市场默认为是经营不好的公司,因此有压力去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业绩,也会自愿呈报公司的财务报告。
因此,信号理论认为,市场已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规范公司财务报告的呈报,就不需要再有更多的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
3.私有合同理论。
对于上述的两种观点或许有人会提出:公司呈报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并不能满足个别使用者的需求。对此私有合同理论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设法得到它,即通过签订私有合同或出资去购买。
如果市场上存在职业的财务分析家,那么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就可以通过与职业财务分析家签订私有合同,来获得需要的信息。如美国证券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另外,信息使用者也可以通过购买专业的报纸或杂志来获得所需的信息。购买时发生的支出,就是信息使用者为获得财务信息所支出的成本。这也可归结为是市场常常利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信息产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从而达到对市场上的信息产品进行合理的配置。
私有合同理论进一步提出,公司的财务报告是一种信息产品,政府并不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如何披露,进行强制性的规范。公司的财务报告如何编制和呈报,完全可以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因此,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应采用放权(deregulationofdisclosure)的政策。
(二)政府规范论。
政府规范论认为,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因此政府必须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规范,同时,这也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利益的。
1.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有效的,有时往往失灵。有以下三个具体理由:
(1)如果政府不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规范,那么市场上就会出现生产信息产品的垄断者。
如果市场是一个竞争的、但不规范的市场,那么生产的竞争就会带来垄断。其后果是,垄断产品的价格提高了,生产的数量减少了,最后导致市场上产品的短缺,使产品的使用者购买和消费这一产品的成本增加。公司的财务报告在市场上是一种信息产品,它同样符合其他产品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一切规则。因此,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政府应该对财务报告这一信息产品进行规范,才能有效抑制信息产品生产垄断者的产生,降低全社会信息产品的购买和使用的成本。
(2)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的失误,会导致财务报告的信息的质量下降。
尽管公司有向市场自愿公布财务报告的动机,但是如果政府不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就可能会影响到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因为公司经营者对财务报告编制的方法的选择性一般较大,各公司间的财务报告的信息的可比性较差,如果没有统一的财务报告信息规范的标准,就市场的总体来看,财务报告信息就会失去可比性,导致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不高和有用性程度的下降。而如果审计师在审计时缺乏统一的审计依据,则可能导致审计的失误,即没有发现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公司的财务报告的信息的质量问题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要依靠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而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建立的信心来自于高质量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因此,政府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使会计信息能够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3)公司财务报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
公司的财务报告作为该公司会计的信息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最明显的有两个: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二是生产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表现为可以被所有与它相关的使用者免费使用,因此它的生产成本往往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如果在一个市场生产的产品是可以被消费者进行免费使用的,那么生产者就不愿意生产这种产品,导致这种产品在市场上的短缺,这就是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的表现。显然,如果会计信息产品是短缺产品,这样的状况是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的,因此政府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以防止和解决信息产品的短缺问题。
但是这样做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即规范所带来的成本应由谁来承担。如果由政府承担,就成为政府对财务报告信息呈报的公司的一种“补贴”,这会导致公共产品的生产过剩;如果由公司承担,就会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公司则不会赞成政府这样的规范。对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将在本文的第三部分讨论。
2.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社会经济利益的驱动,要求政府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利益的。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一)财务报告规范的性质。
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规范,看起来是一种经济行为,实质也是一种政治行为。规范本身具有政治行为的性质,它与政府行为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我国对财务报告规范机构主要是政府,财政部代表行使规范的职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尽管是一个民间组织,但得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强有力的支持。sec是美国的一个准立法机构。1973年sec公布的第150号公告(asr150),阐述sec与fasb的关系。“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通过其公告和解释性文件所颁布的原则、标准和实务,将由本委员会作为具有重要的实质性的支持来加以考虑,而那些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告相对立的意见将被认为不具有这方面的支持。”
(二)财务报告规范的行为。
财务报告规范的行为是指参与制订规范的主体的行为。规范的成功与否,规范的参与者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是政府作为财务报告规范的主要参与者,对规范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以美国为例,fasb在制订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遵循的程序是,准则的起草、准则的讨论、举行听证会、投票表决。而最后准则是否能够在市场上由各公司采纳,取决于sec的认可程度。从美国的历史看,国会和sec都曾有否定fasb已制订的会计准则的先例。sec的官员曾这样认为,由民间组织fasb制订会计准则、然后由sec批准会计准则的实施,这是最好的模式,因为既能发挥专家在制订中的作用,又能体现准则实施过程中所必须的政府的权威性。而我国的财务报告的规范主体是政府,这样的规范主体显然代表了我国国家和政府的利益。
(三)财务报告规范的影响。
财务报告规范的影响是指财务报告规范实施的后果。财务报告规范的实施会影响到方方面面的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涉及到他们各自的经济利益。
wattsandzimmerman(1978)的实证研究表明,对于即将公布的规范财务报告的新准则,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影响是不同的:1.对于政府来说,政府一般会支持新准则的制订与实施,以更好地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2.对于公司的经营者来说,如果新准则能够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那么公司的经营者会积极地应用新准则;反之,则会反对应用新准则。3.对于审计师来说,在一般的情况下,审计师会支持新准则的应用以减少审计师的审计风险。但是,如果新准则要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越多,那么审计的风险就会越大,审计师就可能反对新准则。4.对于财务报告信息的免费使用者(free-riders)如财务分析家来说,他们一般都会支持新准则的应用,并希望新准则越多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准则的制订者就应十分谨慎,因为财务报告的规范越多,就意味着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就越大,这些成本应由谁来承担?这是准则制订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报告规范理论给我们的启迪。
(一)在制订财务报告规范时,必须要考虑它所产生的经济后果。
既然财务报告规范的主体是政府,它的行为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不是经济行为,那么规范所产生的影响有多大、经济后果如何就应成为规范时最重要的问题。如美国把财务报告规范研究归为“会计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ofaccounting)。在美国会计学术界,如何规范财务报告、改进财务报告已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
笔者十分赞成刘峰、李少波(2000)的观点。他们撰文认为当前我国在制订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可归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会计理论的研究不够而引起的知识存量不足,对会计准则制订产生不良影响;二是我国制订和公布的各项会计准则都体现了很强的英美取向,即会计准则无论在外表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借鉴了英美模式。他们认为:我国目前为止的会计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很多研究是对同一问题在低水平上的重复。
(二)重视对公司财务报告规范所产生的成本,解决好“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
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是由政府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具有强制性这一特征所带来的。如果规范财务报告的准则过多,就会带来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的增加和准则在应用上的困难。尽管人们认为美国是一个对公司财务报告规范比较完善的国家,但是美国也有许多会计学家批评fasb制订的准则过多,目前fasb制订的准则有130多个,每年的费用高达1500万美元,制订的成本过大。我国在制订准则的过程中必须引以为戒,不能认为制订的准则越多越好,也不能认为大、中、小公司都必须应用同一的准则,更不能认为所有的企业都应与国际接轨。会计准则的制订和实施应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以减少不合理的成本的支出。另外,过去对于“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会计界研究的不多。sec曾设想:随着财务报告规范的增多,编报成本的增加部分应由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来承担。但究竟如何操作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松年,薜文君.(1999).《论财务报告的改进》.《会计研究》第7期。
3.冯淑萍.(1999).《市场经济与会计准则》.《会计研究》第1期。
5.汤云为,钱逢胜.(1999).《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读书与的关系及互动【第十篇】
家庭的经营和稳定,不是某一个或几个成员的工作,而是每个家庭成员的努力。有关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米纽钦在书中多次提到家庭成员互动关系要具有“弹性”,那么,到底什么是“弹性”呢?他在书中是这样解释的,“夫妻感受到彼此的需要,愿意放弃自己对事情的看法,能够认识到争执其实没有必要而一笑置之,愿意把对对方的忠诚放在比个人需求更重要的位置,享受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而且喜欢一起讨论一些中性、与别人有关的话题”。虽然这段解释是针对夫妻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我认为其适用于整个家庭中所有成员之间。要知道,几乎所有的家庭战争都是由于成员之间各执己见,谁也不让谁,以关心、爱等各种名义为自己辩解并绝不退缩而造成的,这样的情况,无疑是失去了米纽钦所说的‘弹性’。而正是家庭成员间的这种具有弹性的互动关系才使整个家庭凝聚在一起,和谐并持久的经营下去。
夫妻互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一个家庭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它关乎到家庭的方方面面,影响这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社会心理学家把夫妻关系分为了爱情型、功利性、平等合作与分工型、建设型、惰性型、失望型以及一体型八中,在其中最和谐和最令人向往的毫无疑问的当属平等合作与分工型以及一体型了。我的家庭则属于前者,母亲与父亲,分工明确,一个负责家里的所有的经济任务,一个负责家里内部的各项事务。
在书中,作者认为互补作用是构成平等合作与分工型夫妻关系模式的前提条件,它使得夫妻双方能够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及充实。米纽钦在书中提到的典型的平等合作与分工型夫妻关系的莎拉和山姆,一个强壮,一个脆弱;一个给予,一个接收;一个有野心,一个很知足;一个喜欢实际,一个热爱梦想。这种两极的搭配组合,却显得异常的和谐。与这对夫妻相比,我父母的互补方式到似乎是反过来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相较于莎拉和山姆,我的母亲似乎更有野心,更有梦想,而父亲则更容易知足一些。
细细想来,米纽钦的原生家庭中,他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也是一种明显的分工与合作,与之相比,在如今追求男女平等的时代,在我的家庭里,父亲并不具有绝对的权威,反倒是母亲似乎更强势一点。我的母亲是个残疾人,但是并不影响她把两个女儿照顾的很健康,也不影响她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一丝不苟,生活贫困却不失精致!而父亲则更多的是这个家庭的经济支柱,家里情感、生活、子女教育等,他参与的很少,例如,他总是找不到他的鞋子和衣服,经常不知道米面放在哪里。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询问母亲,请求母亲帮助,母亲多是边唠叨边告诉他东西的准确位置。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夫妻关系模式,在我们家也达到了一种平衡与和谐,当然,在母亲过于强势,父亲也选择强势的时候,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这种失衡状态便是书中所提到的“弹性”问题,失去了这种“弹性”,变会引发摩擦和冲突。
父母和子女。
人们总说“世界上只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父母”,但是却忘记了,孩子的行为是整个家庭中每个成员所共同影响的,而父母往往意识不到。每当他们的孩子出现问题,他们总是把眼光和精力完完全全的放在孩子身上,想要探索解读孩子的行为,却忽略他们自己对孩子行为的影响力。面对这样的父母,孩子其实是很无奈的,正如米纽钦所说“一个令人无法忍受、攻击性强且有破坏力的青少年可能是他能力差、心力疲惫和受虐母亲的唯一保护者”。遗憾的是,成人往往意识不到。
(一)母女关系。
古往今来,我们对母亲都有着深厚的特殊的情感连结,母亲孕育了孩子,是生命的开始,是情感的归宿。可以说母亲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的,换句话说,一个家庭的和谐与否,取决于母亲如何看待和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于我的家里是两个女儿,所以我们只讨论一下母女互动关系。
都说慈母严父,我母亲却恰恰相反,她是一个强势的女士,这种性格让她成为我们家庭里一个有着绝对话语权的存在。之前也提到过,我的母亲做事井井有条,生活的精细而雅致。一个精致的人对生活自然是十分严谨,甚至苛刻的。我母亲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她对子女的学习非常严格,在生活上,对生活质量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当然,我说的质量高并非是多么富裕充足的生活,而是十分精细的生活。怎么说呢?举个例子,母亲总是觉得我衣服洗的不干净,做饭会洗不干净菜,打扫卫生整理家务会很困难。你能想象到一个二十多岁的成年人真的基本家务都不会,都做不好么?但我母亲就是这么认为的,她对生活的细致导致了她总是自己去处理家里的大小事务,却不断的埋怨女儿和丈夫不帮助她,不懂她的辛苦。但是奇怪的是,她总是抱怨自己很辛苦,没人帮她,她却总是觉得别人处理不好家里的事情,这种矛盾让她感到十分的疲惫和不解。
很多时候,母亲在我眼里是万能的,有关我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由她来进行处理,我很依赖她,异常的依赖。我想正是这种依赖吸引了她想要处处控制我的生活,在我年龄稍小,思想不成熟,或者说想要独立的思想不成熟的时候,这种控制与被控制的互动关系显得十分和谐,但是一旦我有了自主的思想,冲突便一触即发。二十岁的我越来越想要摆脱母亲的控制,想要自己独立,而母亲这时候似乎觉得她的地位似乎受到了威胁,她开始埋怨孩子长大了,不要娘了。我告诉母亲我想要自己的生活,我会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无论学习还是生活。而在母亲眼里,她感受到我越来越不听话了,她从小为我付出了那么多,不曾让我做过任何家务,说我不懂体谅她的辛苦。而我在母亲的唠叨埋怨中愧疚万分,无奈之中,只好压制心中的不满听从母亲的吩咐,一次,两次,三次…不满累积,母女之间再次爆发冲突,周而复始,我们似乎都陷入了一种怪圈。
我一直在想,我是怎么样向母亲传递了一种信息,让她认为一个二十岁的成年人什么也不会,处处还需要她的母亲为她打点操心。我开始坐下来和母亲交谈,试图告诉她,我已经是一个成年人而不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婴儿,我已经能够自己管理自己,不需要她了。有意思的是,当我表达这样的想法的时候,母亲难过极了,她似乎理解成我要逃离她的身边,甚至丢弃她。那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母亲的“控制欲”正是来源于女儿们和丈夫对她的需要,父亲需要一个能为他打点好各项事务的妻子,而女儿们需要一个值得依赖的“万能”母亲,而这种需要激发了她对家庭的控制欲。一旦我们谁不需要她了,她便会感到恐慌和焦虑。意识到这个问题,我想或许我应该换一种方式,我应该让母亲“自私”一点,告诉她应该把眼光从丈夫女儿们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一些,让我们有自己的空间和自由,这样我们的互动便有了弹性,从而达到平衡状态。
(二)父女关系。
我的父亲是淳朴的农民,常年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家庭的重担压弯了他的脊背,而妻子与女儿们对他的需要让他成为一个坚强不屈,挺拔无比的硬汉。与母亲不同,父亲对生活没有多少讲究,他总是能十分知足,虽然辛苦,但是他对生活鲜少会有抱怨。
在我的生活中,与父亲的互动非常少甚至是没有的。例如你一定想象不到,我在外求学,三年不曾给父亲打过一个电话,或许你认为是很可怕的,而在我们家庭,没有人觉得有问题。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在我和妹妹的学习生活,感情生活的参与其实是非常少的,更多时候我们都会寻求母亲的帮助。有意思的是,父亲对于这种互动似乎也十分的满意,家庭内部和女儿们的琐碎的`事情,他不用或者说没法参与进来,似乎是处于被“孤立”的状态,但他却没有什么不适,又或者,他感到了不舒服,却不曾表达,也可能是没有机会表达。
我和作者米纽钦这样一个共同的疑问:“为什么爸爸会成为我心目中的英雄,妈妈却不是我心中的精神母亲?”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明明母亲为我处理大小各种事宜,我对她如此依赖,而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更心疼的却是父亲?仔细比较我与母亲和父亲互动方式的不同,不难发现,无形之中,我站在了父亲的阵营里。我们很相似,总是找不到衣服在哪里,东西总是乱放,生活的粗糙而没有规律。用母亲的话说:“你们父女在猪窝里都能够生活!”,我的天,似乎真的如此呢。母亲的强势,让我不自觉得认为了父亲和我都处于弱势,所以我无意识的站到了父亲那边,选择和父亲共同“对抗”母亲。因而才有了明明母亲更辛苦,我却更心疼父亲的感觉。
由于父亲经常外出,不经常管理家里内部事务的原因,我从未去了解过父亲的内心世界,也从未了解过他的生活,我突然感到很恐慌。那种感觉,就像是父亲从来没有存在过,这种对父亲模糊的印象和感觉,让我感到十分的不舒服,甚至焦虑。我开始意识到,我应该去了解我的父亲,了解他的工作,他的生活,还有他的内心世界,活了二十多年,从来没有什么时候让我像现在这样渴望去拥抱去亲近父亲。
在打开《回家》这本书,之前,我从未听到过家庭治疗这个词。我想,无论是我自己,还是我的整个家庭,都处于一个转型成长的时期,这本书在处理家庭成员的关系问题上,给了我很多的启示,让我有勇气去面对家庭转型期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家庭是一首无言的歌,我们在它的音符上舞蹈,虽然脚步不是会缠在一起,甚至摔倒,但是为我们敷伤的,亦是那首歌。”李维榕老师把家庭看作一首宛转悠扬,意味深长的无言之歌;“家是我们的心灵之船,人生的起点,和最深的梦乡。尽管,当暴风雨来袭,停泊在这里的大船小船无不都伤痕累累,但总有乌云散去、星光灿烂的时候。毕竟,有爱是回家的路,是船就要靠岸,是船总要返航!”赵忠祥把家庭解释为船的港湾,心灵的起点和终点;而在米纽钦眼里,家庭也是一段遥遥的旅程,什么样的旅程呢?用《回家》这本书中的原话解释“学习从一个以‘独立个人’为重点,转化到‘个人来自脉络’的更复杂观点,是一段迢遥的旅程。”但是,无论如何解释,家庭,在不同人的眼里都是不同的样子,或好、或坏、或和谐、或冲突…但不约而同的是,每个家庭,都是以爱的名义组合在一起,它是每个人在悲伤流浪,坎坷漂泊后心里最后的一片净土,也是最后的一份温暖。
上一篇:小学社团活动总结(最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