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制度
【引导】优质的范文往往能节省您大量的写作时间,让您的办公学习游刃有余,以下是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制度”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所有,轻松搞定再也不用加班熬夜了,希望下面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目的和范围
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并当事故发生时及时做出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在本单位范围内有可能发生的火灾、机械伤害、起重伤害、危险品泄漏事故等紧急情况的处理。 2.职责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负责预案的编制、修订。 安全标准化负责人负责预案的审定。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委员会负责预案的审批。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负责与消防、医疗等单位紧急联系。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各部门负责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组织抢险工作。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负责对紧急情况发生后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验证,并完善本程序。
总经理负责应急现场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工作。 3.工作程序
应急准备
认定紧急情况
(1)各部门在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调查时,不仅识别现有的、正常状态下的环境因素,还要预警和识别未来可能发生的和异常、紧急情况下的环境因素,在识别调查中一旦发现这类因素,应在《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上记录。
(2)此外,所有管理者在日常生产业务活动应注意和发现《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上未能记载的潜在问题,千方百计地发现潜在事故,努力做到不遗漏。应特别关注--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暴风(雨)雪、台风、地震等。
应急准备管理
(1)成立应急救护队,由总经理任总指挥,组员由各部门、车间门等单位组成。领导机构必须反应迅速,互相协调,明确相应的职责,候补人及联络方式。
(2)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负有管理责任的部门,应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计划,计划内容包括:
a、可能的事故性质、后果;
b、与外部机构的联系,报警联络步骤;
c、应急指挥者、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
d、应急指挥中心地点、组织机构;
e、应急措施
f、培训计划和演练。
(3)建立自己的和社会的救援力量,对应急救援过程中的消防手段、各种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个体防护、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应定期检查、维护
(4)事故易发生单位(车间、班组)成立应急队并落实应急措施。
(5)每年举行一次应急演习,验证应急计划和措施。
(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负责健全包含有消防队、医院等单位以及本单位各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的通讯联络表,并与消防队、安监局等保持联络,以获取安全及健康方面的相关资讯。
应急计划
应急计划由三部分组成,即应急组织,应急预案及应急演习计划。
应急组织
(1)为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理作业过程的各类突发事件,应建立各类应急组织,并明确职责与权限。
(2)根据建立的应急组织,编写应急组织的职责与权限。
a、应急小组总指挥是应急计划实施的指挥人,对上级应急组织负责,在紧急情况下有权作出有利于应急计划实施的决策;
b、落实应急人员和物资;
c、对紧急事件实施应急计划;
d、对整个应急行动跟踪记录并写出最终报告;
e、对员工进行应急程序培训,不定期地举行应急演练;
f、对应急程序进行修正。
应急预案
(1)及时编制并修订各类应急预案,编制的应急预案应详细、具体、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分析明确,并有培训和演习计划要求。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包括:事故预防措施的落实、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的规定、抢险救援技术保障等。编写或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应具体描述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时所采取的措施,其基本要求是:
a、具体描述可能的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及其后果。
b、确定应急期间负责人及所有人员在应急期间的职责。
c、确定应急期间起特殊作用人员(如:消防员、急救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义务。
d、规定疏散程序。
e、明确危险物料的识别和位置及其处置的应急措施。
f、建立与外部应急机构的联系(消防部门、医院等)
g、定期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保险机构及相邻企业的交流。
h、做好重要记录和设备等保护。
(3)应急预案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并取得回执。
应急演习计划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按规定要求对各类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已经进行的演练和评价结果应随时记录,编制应急演练总结报告,根据演练情况对预案进行修订。
应急响应
重大事故发生时,发现人员应迅速将此信息传递给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和安全标准化负责人、经理,同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由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联络工程处、生产处负责人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灾。
若事故不能控制,在应急救护队统一指挥下,立即通知市消防队,报警时必须讲明事故地点、事故大小、事故状态、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警。
总事部负责组织将受伤人员转送医院或通知医院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救护。
其他管理入员参与协助现场的指挥、救护、通讯、车辆的使用调度等工作。
应急保障
公司内根据紧急情况,建立应急响应队伍,包括:
(1)消防
(2)医疗救护
(3)搜索与救援
(4)安全保卫
(5)通讯
(6)抢修
公司内根据紧急情况,配备的装备,包括:
(1)通信设备
(2)急救用品
(3)紧急备用电源、消防及应急设备设施及物资
(4)摄影设备
(5)应急人员的识别标志
(6)急救防护用品
应急通讯设备保障。应对电话、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器材进行经常性维护或更新,确保通讯畅通。
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根据预案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工具、材料、药品等保障工作。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
成立救护队,人员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组成,并进行经常性训练,熟练掌握基本的救护常识和救援能力。
应急救援协议。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预案和应急组织相衔接。
消防及应急救援装备必须建立清册,各部门指定专人对本部门负责的消防及应急救援装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良好状态。事故电源、应急电源、消防泵、排洪泵、泄放阀门、启闭机的重要应急设备设施应有远方起动装置,定期轮换或切换,保持良好状态。
对国家强制检测的消防、应急设备设施(如防雷防静电设施、消防设施、安全阀、电工器具、各类仪器仪表、监视测量的校准设备设施等)由生产维护部定期送具有资质的检测检验单位或部门进行检测检验,保持良好状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和监督管理。
应急评审与改进
应急评审
(1)事故总结
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发生地点由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委员会召开会议进行总结,并填写《事故调查分析报告》。总结应突出:
a、事故发生的原因;
b、相关的责任人;
c、应急准备及相应措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d、关于修改有关规章、制度及本程序的建议;
e、形成报告后交总经理确认后予以实施,并将《事故调查表》交事故发生部门备案一份,以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验证。
(2)在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发生后,以及应急预案演练后,相关部门立即对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评审和修订。评审内容应包括:紧急情况响应和应急演练的结果、外部应急经验、设备、设施或流程的变化情况。
(3)由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组织对本制度进行评审与修订,使其不断完善。
培训、训练及演习
(1)应急管理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应急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事故预防、危险辩识、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基本救护常识、避灾避险、逃生自救等。
(2)应急演练。根据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每年至少分别安排一次桌面演练和综合演练,强化员工应急意识,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实战能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负责做好演练记录和总结,不断完善预案。内容包括:
a、应急培训;
b、撤离演习;
c、泄漏清除和抑制演习;
d、急救演习;
e、逃离演习;
f、响应时间演习;
g、模拟演习;
h、中止工作;
i、区域隔离的流程和位置
上一篇:员工守则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