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热选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热选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道路运输;问题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 A
一、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运管机构安全监管职责认识模糊和对实施监管内容不明确
目前运管部门存在对安全管理职责认识“行而上学”,认为其在运输安全监管上的主要职责是“三关一监督”,就是“办牌发证”,就是在实施行政许可的过程时对企业有关安全管理制度的进行形式审查,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是交警部门的事,对企业运输安全制度的制定、措施的落实、安全运行机制情况跟踪管理认为是企业的事。正基于这种观念,目前,一些运管机构存在不知道作为行业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到底要管什么,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到底到什么程度,把源头安全监管当做一种负担,一种多余的工作,人员不到位,制度不落实,检查不到位,即使在实行驻客运站管理,各地运管机构派驻的人员,也存在人员不够,职责不落实,没有真正履行好对客运站安全管理落实监督检查。
2、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明显薄弱
(1)普遍存在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安全制度不落实,没有形成一套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重效益轻安全,以牺牲安全牟取经济利益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2)对运输安全执行层管控能力弱化。由于挂靠经营现象普遍,企业安全责任链条过长,导致企业对驾驶员管控能力弱化,驾驶员听命于经营车主,为了多赚钱,经营车主往往放松对车辆的保养,忽视驾驶员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行车能力的管理。
(3)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流动性大。从业人员是道路运输行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也是运输安全的落实,然而运输企业的从业人员却普遍存在素质不高,安全行车技能差、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等问题。
(4)安全动态监管比较薄弱。由于挂靠经营的普遍存在,企业对挂靠经营车辆缺乏主动监管的内在动力,运输车辆运营证照、车辆技术状况的跟踪维护、车辆罐体安全检查、法定保险事项的落实大都由挂靠经营车主来完成,企业对运输车辆和人员的监管不落实,同时也造成车辆在运行中超速超载等违章行为的频发。
(5)安全隐患较多。目前,由于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部门职责交叉,还存在受监管力量限制造成的乡村无牌无证及报废车上路,农用车载客、无证驾车、超速行驶等违章违法现象,安全隐患比较突出。
3、运输法制建设滞后
目前道路运输业执行的仍是部门规章,缺乏高层次的管理法规,使全行业的行政执法工作受到影响。
二、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1、强化运营治理,加强道路运输安全
一是加强安全生产责任治理,严格实行安全生产监督责任检查制度,把安全责任至上而下细化分解,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二是加强营运车辆技术治理,坚持和完善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和定期维护制度,切实规范营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行为。三是加强对客运站的监督治理,切实加强营运客车安全例检和进站车辆经营资格的审查,果断防止超员车辆、“带病”车出站运行。
2、规范执法治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按照“设权应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检查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确保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监督检查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办事,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3、明确行业安全监管的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责任机制。要把安全作为一项硬指标,纳入到各级运管领导的目标考核范围,强化安全一票否决制,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各单位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按照“一岗双责”(生产、安全)的要求,领导班子各副职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二是落实行业管理部门的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管理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运管机构在本地区、本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三是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企业负责”是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基础,是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使道路运输生产经营单位明白其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四是落实岗位责任。明确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安全责任,做到“安全重担人人挑”。五是加强考核。要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逐级健全和完善目标责任制,确保安全责任无断层、无死角,坚持年终考评和动态考评相结合,对发生的运输生产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实行安全生产特大责任事故一票否决,从根本上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把安全工作煮好、抓实、抓出成效。
(2)健全落实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对运输安全管理进行长期有效的监督评价,是推动和促进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重要手段。如尽快建立健全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管、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有操作性的安全管理工作规范,使运管部门在行业安全管理有检查、考核、评价的标准和指南。
(3)利用经济手段,增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的实效性。 一些运输企业之所以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甚至“要钱不要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政府及其行业管理部门没有把安全生产和企业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尤其是在一些新兴的民营运输企业表现的尤为突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安全生产实施监管不仅要依靠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应更要注重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手段的应用提高运输经营业主抗安全风险经济能力或者同时有效杜绝一些不法经营业主有意逃避责任。2004年1月9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已经为我们明确了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三个经济政策的导向,即“建立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依法加大生产经营单位对伤亡事故的经济赔偿”,”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导向性的政策已经出台,只是一个贯彻落实的问题,所以能否用足用好三项经济政策对于抓好道路运输这项高风险行业安全管理工作将同样至关重要。
(4)创新安全监管模式。 针对挂靠经营现象普遍,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低、安全投入不足、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十分突出现实,要实现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必须创新运输安全管理理念和模式,建立长效机制。一是要在管理理念和方法创新。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在抓安全管理中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管理转变”、“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通过安全监管规范、程序、制度的建立、促使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行业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在抓基础建设、抓隐患防范上来。二是企业安全管理方式创新。做好运输生产安全工作,必须树立“面向科技要安全”的创新意识,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难点问题。管理部门要加速引进和推广引导运输企业、客运站要加大安全投入,引进安全检测仪、全程监控系统等先进的技术设备,采用汽车行驶记录仪、GPS和行包安检仪等科技手段,加强“三品”检查和对营运车辆和驾驶员的动态监管,进一步提高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安全文化创新。行业管理部门应在引导企业加强制度约束、措施跟进的同时,根据形势的变化,针对运输生产经营主体、从业人员的思想以及运输安全生产实际,注重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采用更加有效的手段,不断调动生产经营主体、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将安全、要安全、保安全的氛围,通过安全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绷紧头脑中安全生产的弦,敲响安全生产的警钟。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二篇】
根据当前全国道路交通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的严峻形势和危险化学品运输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天,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开预防群死群伤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电视电话会议,非常必要和及时。下面,我就交通主管部门进一步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引起更加高度的重视
今年以来,各地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认真贯彻《道路运输条例》和有关交通安全管理法规,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的工作部署,在开展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对营运车辆、营运驾驶员、汽车客运站的源头管理,加强春运组织和协调,推进驾驶员素质教育,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实施安全保障工程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中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得到有效抑制,薄弱环节得到进一步加强。
今年第一季度,全国道路运输行业共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66起,造成438人死亡,690人受伤,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和%,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50%、%和%。为全面实现国务委员提出的“道路交通事故从高发到基本遏制直至逐年下降”的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影响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进入4月份以来,全国道路运输行业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形势严峻。4月12日上午11时,四川岷江运业公司所属一辆客车,坠入170米深的山崖,一次就造成26人死亡、13人受伤。4月19日凌晨3时左右,重庆市公路运输(集团)公司所属一辆卧铺客车,在隧道中行驶时,为超越一辆货车,导致出隧道后撞坏护栏翻入桥下,造成27人死亡、4人受伤的悲剧。这些典型案例暴露了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少数驾驶员安全意识薄弱、不遵守交通法规、违章操作,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反映出这些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最重要因素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涉及千家万户的安康,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切实履行职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预防群死群伤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对交通主管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做一个负责任的部门和行业的具体体现。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心系人民群众安危,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高度重视并自觉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创造一个安心、舒心、放心的环境和条件,为人便其行、货畅其流、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文明进步提供保障。
二、突出重点,抓住细节,确保道路运输生产的安全运行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头绪繁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务必要围绕“三关一监督”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以道路旅客运输、危险化学品运输为重点,结合本地实际,从涉及安全生产工作的源头抓起,从每一项工作的细节抓起,全面推进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就当前而言,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推进驾驶员素质教育,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
提高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特别是引导驾驶员树立安全第一、珍爱生命的良好职业道德,是当前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迫切需要加强的最基础工作。
要以新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的颁布实施为契机,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驾驶员素质教育和文明行车、安全驾驶的良好氛围;完善教练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督促驾驶员培训学校、培训班实施培训记录;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驾驶员培训和考试工作的有效衔接机制和信息交换机制。
要对申请从事道路运输营运的从业人员严把准入关。要认真审核其从业资格条件,特别是对客运驾驶员要严格执行3年内有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的核查制度。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不得从事道路运输客运工作。同时,要结合驾驶员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制度。
要实行对发生重特大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的驾驶人员的从业资格培训、考试、发证等环节的责任倒查制度。对存在失职、渎职甚至弄虚作假、乱发证件行为的经办人和负有领导责任的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政纪、法纪追究责任;对重特大事故负主要责任的驾驶员,要依法注销其从业资格,绝不能姑息迁就。
(二)加强营运客车技术管理,严把市场准入关。
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加强对营运客车的定期检测,把好技术状况关。对达不到安全标准要求的车辆,应强制其退出道路运输市场。要重点加强对高速公路客运、旅游客运、800公里以上的超长线路客运车辆技术状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全面地了解营运车辆的技术等级、维护检测、交通事故记录等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按照《道路运输条例》及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要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做好车辆定期维护和检测,并健全车辆技术档案。
(三)以实施安保工程为重点,提高公路服务水平。
要继续大力实施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今年,部已确定了万公里,万处的安保工程实施任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按照分路段确定的建设内容,认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年底前按期竣工。同时,还要注意总结实践经验,注重通过交通事故相关数据及事故原因分析来检验其实施效果。要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完善实施安保工程的技术指标和措施手段,研究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交通安全综合性处治技术,不断引进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提高安保工程的质量和实施水平。
(四)采取综合措施,促进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巩固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成果,强化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是完善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激励机制。要将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与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相结合,把综合审查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绩效,作为客运线路审批的重要内容。对于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的运输企业要依法采取停业整顿、取消投标资格直至取消运输许可等行政处罚;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绩效显著的运输企业,要创造条件和环境,提高其在运输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完善安全生产保障机制。
二是加强客运班线管理。在坚持三级以下(含三级)山区公路夜间安全运行规定的基础上,要以科技进步为先导,积极推广应用行车记录仪等监测手段,强化对驾驶员运行行为的监管,防止驾驶员疲劳驾驶。对于不按规定进站经营的班线客车,要坚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直至取消所属企业在该线路上的经营资格。
三是加强包车客运源头管理。要深入生产第一线,对承担包车任务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尤其是要督促运输企业选派有安全意识、责任心强、驾驶技能好的驾驶员和技术状况好、安装使用行车记录仪或GPS的客车参加包车客运任务,要引导企业做好行车日志的日常审核工作,强化企业对所属车辆和驾驶员的日常动态监管。
(五)规范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生产管理。
要组织运输管理执法人员,深入到汽车客运站,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全面检查客运站车辆安全例检、出站把关、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查堵、安全宣传等工作情况。督促客运站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同时,要引导客运站与相关运输企业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互通车辆和驾驶员的运营情况。坚决禁止客车“带病”营运、危险品进站上车和超员车辆出站。
(六)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各级交通部门要按照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统一部署,与有关部门一道,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力争通过专项整治,切实解决危险化学品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预防重特大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是要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进行全面检查。认真查找安全隐患,对安全条件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和车辆,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坚决取消其运输许可证件。
二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对新申请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市场的企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深入现场,实地检查企业车辆、人员和设施、设备情况,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核,达不到开业条件的,一律不予审批。严防安全条件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和新的“大吨小标”、“小车大罐”运输车辆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市场。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三篇】
关键词道路运输安全;存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安全生产是道路运输行业的永恒目标,更是推进道路运输安全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道路运输安全,履行“三关一监督”的工作责任,对于促进道路运输安全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安全管理在道路运输管理中的作用
1、安全管理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安全管理与国家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是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每一次重大事故的发生,不但是对千万家庭的幸福的损害,更是给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一旦处理不当,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2、安全管理是道路运输的一项重要内容
道路运输是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的。人民最需要的就是运输安全。因此,各级管理部门要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3、安全管理是运输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运输企业是具备较好的劳动条件的单位。只要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劳动生产力也能够得到安全保障,这样就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能够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三、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的道路运输市场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使得其中存在一些问题,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主要的表现为:
运输市场没有完全规范
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一些经营者在利益的趋势下,会将安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于不顾,出现争客、抢客、赶时间、抢速度、车与车之间互相争斗、带情绪开车等不良因素,这些因素都容易出现重大交通事故,诱发了安全事故。
体制转变导致安全管理机构不到位
道路运输企业由于经营主体的多样化、经营模式多样化、管理方式的多样化, 引发的道路运输的安全矛盾也是十分突出的。从企业的性质分析,国有企业和一些改制企业,会有安全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根本就不健全。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经营效益受到了影响,领导人员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生产经营上面,对安全管理工作无暇顾及,这样会使得企业的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责任不清晰,惩罚措施不明确,最终的结果就是安全管理形同虚设。
4、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匮乏。由于来自于社会, 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从业人员存在法纪观念差, 安全意识淡薄,导致违章操作行为不断。
四、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的措施
1、严把营运资格的市场准入关
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凡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准进人道路运输市场从事经营活动。新《道路运输条例》明确规定,申请从事客运、货运、危货运输经营的,都必须具备一个共同条件: 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因此,在道路运输市场准入之前,就必须明确是否具备了安全生产条件。在进行客运线路审批过程中,要把好客运市场准入关,对没有达到行车安全要求,而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坚决不审批新的客运线路。对于国家明令禁止的私自拼装、改装的车辆和外地购入车况不合格的车辆,坚决禁止进入运输市场。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发展具有较高性能的新型车,鼓励发展箱式货车。除此之外,对于申请运输危险品的,更要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严格控制车型和车辆的技术等级,必须要符合“四个条件”。
2、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
通过实行定期维护、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等制度,确保营运车辆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减少因机械故障而引发的事故。营运车辆是道路运输生产的基本要素,营运车辆的技术状况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和经济性,是影响运输成本、交通安全、服务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键因素。所以说保障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是运输生产安全管理的核心。做好运输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把好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为做好此项工作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道路运输车辆定期维护制度,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保证维护服务到位。二是坚持和完善运营车辆检测制度,对车辆的检测给予规范,并保证检测质量到要求。三是严格执行客运车辆进出站的检测制度,规范客运安检站的经营行为,确保安检质量。
3、严把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
严格实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确保道路运输关键岗位的从业人员适应安全管理的需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是直接从事或服务于运输生产的群体,他们的职业水平和技能以及安全意识的高低,与运输生产的安全直接相关。因此,做好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是提高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对于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可以通过自学、集中培训结合的方式灵活进行。主要做法: 一是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二是加强政策法规教育; 三是加强汽车运用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的培训; 四是强化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对营运车辆和运输服务行业进行年审时,要对从业人员执证上岗情况严格把关。
4、 强化对汽车站场的安全监督
加强对旅客携带“三品”进站、上车行为的监督,防止超载车辆出站,防止不符合技术要求的车辆从事营运活动,防止不符合条件的驾驶员驾驶车辆。做好监督客车安检工作,不能符合相关安全条件的车辆不许发车,对“四证”不全的不许发车; 严厉打击客车超员等违法行为,坚决不售超员票; 对司乘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禁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 加强客运站“三品”的安检工作。
5、完善“三关一监督”管理的责任保障机制
道路运输安全“三关一监督”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懈怠,运管部门要建立起长效保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落实管理措施,保证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一是要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切实加强对“三关一监督”工作的领导;二是建立工作责任机制,道路运输安全“三关一监督”工作实行辖区负责制,各县(市、区)运管所负责辖区内道路运输安全“三关一监督”管理工作;三是建立分析研究机制,“三关一监督”工作领导小组要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总结分析道路运输安全“三关一监督”管理工作形势,研究制定“三关一监督”管理的新要求、新举措,及时修订工作内容程序,部署下阶段“三关一监督”管理工作;四是建立考核机制,运管部门要把“三关一监督”管理的要求、目标列入与各相关科室签订的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中,并由“三关一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年度考核。凡在“三关一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重大缺陷、各项管理举措不落实、不到位或出现较为严重的“三关一监督”管理责任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五、结束语
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把“三关一监督”作为行业安全管理的有力抓手,强化运输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其经营做到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尽最大努力有效避免和预防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道路运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范芳芳,浅谈道路运输安全措施[J]道路交通,2011
[2]谭因环,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交通管理,2012
[3]李敏之,对道路运输安全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探讨[J]大众道路,2011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四篇】
关键词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找准目标,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
严格把握市场准入制度。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安全生产条件的,没有营运资格的,不准进行道路运输经营。从申请道路运输资格时就严格考察,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审批过程中严格把握好市场准入关,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能审批。
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通过实行定期维护、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等制度,确保营运车辆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减少因机械故障而引发的事故。营运车辆是道路运输生产的基本要素,营运车辆的技术状况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和经济性,是影响运输成本、交通安全、服务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键因素。所以说保障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是运输生产安全管理的核心。做好运输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把好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为做好此项工作可以从三方面人手:一是强化道路运输车辆定期维护制度,提高二级维护企业的服务质量,确保维护到位;二是坚持和完善营运车辆检测制度,规范车辆检测行为,确保检测质量;三是严格执行客运车辆进出站的检测制度,规范客运安检站的经营行为,确保安检质量。
严格落实驾驶员从业资格。实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上岗人员必须有从业资格证。道路运输人员是从事道路运输的主体,他们的职业素质和技术以及安全生产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运输生产安全状况的好坏。因此,抓好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是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
强化汽车站的安全监督。汽车站在旅客上车时一定要做好安全检查,严禁携带禁止携带物品进站和上车,防止超重超载,禁止达不到技术要求的车辆进站,禁止没有从业资格证的人员驾驶车辆。发车以前做好严格查对。
2.明确责任,落实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措施。
明确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和工作职责。应设立专业管理部门,安排专业人员监督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成立安全生产小组和领导人员,定期举行会议讨论,具体组织专业人员到岗位进行检查、监督,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检查人员和监督人员分开设置,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管理业务生产和安全管理人员分兵把守,日常工作落实到相关部门,认真分解工作职责,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直接找到个人,奖罚分明,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明确了行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后,要以“三关一监督”为主要内容,督促运输经营者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工作职责,完善安全措施,并以此为依据,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把好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各级道路运输行管部门要严把市场准人关,把运输经营者资质条件作为经营许可和企业经营资质评定的重要内容。对申请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业务的当事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不得审批或者核准。同时,加强日常监督考核,一旦发现经营者资质“缩水”,要立即下发整改令,督促企业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降低其经营资质直至取消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
从审查车辆技术状况入手,加强车辆技术管理。营运车辆是道路运输生产的基本要素,营运车辆的技术状况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和经济性,是影响运输成本、交通安全、服务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键因素。所以说保障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是运输生产安全管理的核心。做好运输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把好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一是进一步加强对二级维护企业的管理,全面检查有无只收费不维护的现象,有无签发虚假机动车维修合格证现象,有无买单卖单现象,重点抓住维护前检验和竣工出厂检验的关键工序,并对机动车转向、制动等主要工位零件的配置渠道、产品来源、出厂地实行登记制,并在合同中标明。对二级维护的每道工序实行定人,定岗并进行签字。二是加强对检测站监管,重点加强对车辆技术检测的管理,检测中严格落实“谁检测、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检测车辆进行不定期抽查,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考核,对检测仪进行监测,实行动态监管。运管驻站人员严格把关,实行运管员、从业人员、营运车辆三见面的方式,逐车检测,逐车上线,逐车把关。三是对所有营运车辆的技术等级,二级维护情况严格审查核实,一一登记造册,规范车辆技术台帐。尤其落实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辆上线检测责任制,由驻检测办公室,对照台帐,对须检测和维护的车辆及时通知外勤协查。在检测、审查中发现不合格车辆,坚决禁止进入道路运输市场参加营运。
抓安全生产必须抓好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它是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对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岗位的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职业培训要采取业余自学和专业培训、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做法:一是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二是加强政策法规教育;三是加强汽车运用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的培训;四是强化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对营运车辆和运输服务行业进行年审时,要对从业人员执证上岗情况严格把关。
特别注意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行管部门要加强对危险货物运输业户、货运场站、信息配载站的监督检查,严格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对达不到资质条件的业户,坚决取消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格。对达不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技术状况的车辆,坚决停运整改。未取得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一律不准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作业。
参考文献
[1] 赵兵;李艳;叶适适;平阳道路运输行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年08期
上一篇: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篇
下一篇: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