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范例4篇】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范例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利润共享”将员工和公司利益绑定在一起【第一篇】
企业应加强对人才的职业管理,实现人才个人目标与企业组织目标的协同发展。“所谓职业管理是指组织提供的用于帮助组织内正从事某类职业的人才的过程。”(注15)实际上,加强人才的职业管理,是实现人才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从而达到组织最终目标的有效管理手段。只有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协调发展,才能使员工安心的为企业工作,减少人才的流失。
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篇】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多种解释:其一,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影响雇员的行为、态度和绩效的各种政策、管理实践以及制度;其二,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将组织所有人力资源做最适当的确保、开发、维持和使用以及为此所规划、执行和统制的过程。笔者认为:现代人力资源是基于实现组织和个人发展目标的需要,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并科学管理组织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的过程。
一、人力资源管理不是1+1=2
人力资源管理不是1+1=2。首先,人力资源管理本身就是个复杂的管理课题,它不是简单的1+1=2的问题,它是一种处理和人有关的问题的管理艺术。而中国的人力资源行业由于起步较晚,无论是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员,还是管理层对人力资源部角色的理解,都不如西方国家明确,所以要建立和发展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系统更具有挑战性。其次,随着市场、国家政策法规、企业内部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人力资源工作的内容与具体要求也在不停地变化。
以某本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工作为例:当公司在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合资企业后,人力资源部必须制定适合公司发展的人才策略,以跟上公司业务的扩张。几年后,控股公司又在中国成立,并且在中国已经有了6个合资企业,员工人数已接近1800人,人力资源部工作的成功与否更是直接影响到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此外,由于公司在中国的产品开拓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在不同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而,人力资源部的工作重点也从最初在企业成立时的人员招聘,慢慢转到人力资源系统的建立,以及人员的培训和发展,绩效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建立。传统的人力资源部的工作给一般人的印像是一些公式化的工作,但其实人力资源部每天都有新的挑战、新的问题出现,特别是在中国这种快速发展的环境中,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绝不会有自己的目标已经完成的感觉。
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传统价值观
1.思维模式
(1)整体意识。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哲学,在方法论上一直是以整体性思维为特点的,即在认识事物与收集信息时,先着眼于事物的总体,然后再逐层剥离,从整体到局部,由全局到细节。
(2)中庸之道。儒家理论的一种核心价值观是“中庸之道”,反对“过尤不及”。这从基本倾向上说,是属于稳健保守的。即回避不确定性,反对激进与冒险。
(3)平均主义。在激励机制上,强调精神激励,忽视物质激励。在一个整体中,人们习惯于横向比较,即在同一层次的人员中进行利益衡量,平均主义容易使大多数人得到心理满足。
2.人际关系
(1)礼尚往来。中国素称礼义之邦,儒家把礼列为“四维”之首,在人际交往中重视礼节,主张谦逊待人,以和为贵。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讲究面子和尊严。
(2)注重“仁”、“孝”。家庭观念强,血缘关系浓,家庭和家人之间是无私奉献的。最好的朋友和知己可以当作兄弟,相互帮助和付出,不计较利益得失。尊敬长者,扶持幼者和弱者。辛劳一生,不图个人享受,积蓄留给子女和家族。
(3)重视人情。在“情、理、法”中,“情”放在第一位。强调各种私人关系,义重于利,提倡“舍身而取义”。 另一方面,为了某些功利性目的,也是先建立关系,铺平道路,做到“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3.组织观念
(1)服从整体。强调整体本位,整体高于一切,而且整体本身就是一切。中国的整体主义集中表现于国家和家庭本位,强调对国家要尽忠,对家庭要尽孝。
(2)尊重秩序。追求安宁和稳定,愿意遵守现有的法规制度和公认的伦理道德,知错而改,随遇而安。不随便选择冒险和漂泊的生活方式,愿意维持一种稳定而并不满足的状态,多数人能够忍辱负重,任劳任怨。
(3)注重等级。中国人历来门第观念很强,讲究等级和地位,追求权利和势力。一般来说,拥有权力就有地位,在一个组织中就占据较高的等级,对下一级组织有命令、支配和指导权,从而形成一个宝塔状的等级形态。
4.个人价值
(1)德才兼备。德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情操和信仰的综合反映,才是一个人学识、能力、智慧、成就的综合素质。中国人历来重视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并且是把品德放在第一位,才能放在第二位,由此引伸为忠诚第一位,能力第二位,作为选人、用人的基本准则。
(2)追求地位。古人云:“学而优则仕。”许多人把升官发财作为个人奋斗的终极目的,而“官”比“钱”显得更为重要。
(3)勤学苦练。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现代的知识分子,大多怀着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在工作岗位上勤奋努力,以显著的业绩来证明自己,并逐步实现个人的奋斗目标。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要与现代社会和经济发生强烈的碰撞。中国传统价值观在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接轨的过程中,既有互容的一面,又有冲突的一面。作为一个有数千年历史、曾经为世界文明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人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的传统价值观,我们在继承的同时,既要取其精华,也要去其糟粕,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使其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重现光彩。
三、要提高职业素养
一个合格的人事经理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呢?除了一些众所周知的素质,如主动沟通、感同身受、诚信诚实、具备专业知识外,还有两点也同样非常重要:首先要非常清楚公司的发展目标,了解业务发展情况,这也是人力资源部部门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的前提。目前,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很流行战略伙伴一词,但是要真正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要获得管理层的重视外,人力资源部人员更要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从而获得管理层的认同。要做到这一点,人力资源部的人员不应坐等机会,而应该主动创造机会,证明自己的价值。
其次,要关注国内外最新的人力资源领域动态及一切与这个领域有关的资讯,例如培训,其他企业的经验、最新政策规定等。作为人力资源部经理对政府出台的政策一定要有一定的敏感性,通过自己的经验与相关的渠道资讯预计:哪些政策法规即将出台?对公司会有什么影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准备性,另一方面可以在可能的时候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表达企业的'意见。
四、建立企业文化是工作重点
中华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本源文化,在漫长的岁月里,各种思想、观点不断地经历着冲击、变革相互借鉴,沉淀出来的思想意识,文化体系反应了中华民族的聪明与智慧。现代企业只有通过对这些理论重赋新义,将传统瑰宝,再植灵根,弘扬继承儒家文化和其它传统文化精华,摒弃糟粕和其它负面因素,才能逐渐确立企业文化的根基。
企业文化建设有两个重要内容:员工管理文化和生产营销文化建设。
1.员工管理
员工管理文化是指企业对员工的日常工作和行为进行规范教育的主体文化。员工管理文化实质是员工的管理,即人的因素,也就是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引导员工树立企业与员工利益一致的思想,真正做到以企为家,从内心里响应、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责任感,创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发扬我国“和合”的传统,讲求整体和效率,不搞内耗;加强各种沟通渠道,使员工能够持久地处于最佳的状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系统最优化;将“情、理、法”有机结合,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首先是动之以情,用感情、语言和行动去打动对方;然后晓之以理,以理服人,最后,依章办事,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提倡“自我管理”,以新的能动和人性观点等等看待组织成员,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并采取参与管理等方式,提倡主人翁精神,挖掘人的各方面潜能,在纷杂的价值观中,帮助职工认清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是追求人的奉献、自由、幸福、全面发展,并通过有效的渠道传播积极的人格规范。
2.生产营销文化
生产营销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和产品销售活动中应具有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客体文化。生产营销文化实质是员工管理文化的延伸,即强调物的因素,主要体现企业生产出品质、质量优良的产品,并拥有自己的良好品牌,同时使经营、销售手段有深深的文化内涵,既不哗众取宠,又能讲究策略,去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企业文化建设的两部分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有互相促进的作用,良好素质的员工可以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优质的产品透过品牌等行销战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员工的积极性,通过这种良性循环,从而使企业不断壮大。
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第三篇】
一、行政管理规划
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四大体系:决策领导体系、管理监控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后勤保障体系。
(一)决策领导体系
明确人员组成、职责划分、议事规则等
(二)管理监控体系
可设四个部门:人事与文化部、生产与销售部、市场与调研部、质控与考评部。
明确各部门有所属人员职责。
(三)信息服务体系
主要负责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评估报告,包括公司业绩统计分析。
(四)后勤保障体系
主要负责公司日常管理,类似于行政单位的办公室。
二、人力资源的重新规划
(一)诊断现有人力资源状况
结合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并考虑未来的人力资源的需要和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及估计,对职务编制、人员配置、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招聘和选择等内容进行的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性规划。
建议做以下几步工作:
1、现有部门设置统计、各部门人员配备情况统计分析,看是否存在职责重叠、职责不明、推诿扯皮现象;现有人员配备对公司发展存在哪些明显的矛盾和冲突,主要根源是什么。
2、当前存在哪些紧缺的人才?紧缺的原因有哪些?什么是客观原因、什么是公司内部原因造成的?
3、对当前公司内部人力资源进行分类统计。为便于分析,大致可以这样分类:
从管理层次上分:决策层领导、部门领导、一般管理员、业务员、其他人员各多少人;
从专业特长上分:胜任部门以上领导、胜任专业设计、胜任市场营销(开拓)、胜任生产管理者各多少人。分别列出名单。
从工作态度上分:业绩十分突出的多少、业绩一般的多少、业绩较差的多少?分别是哪些人,列出具体名单。
以上分析可采用平时考察法、直接面谈法、调查问卷法、举行技术讨论会等形式进行。
(二)预估将来人力资源需求
在做好前述第一项工作的基础上,对将来(可以是今年内或是1-3年内)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估。
做好这项工作,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确定未来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大多数情况下,以组织总目标和基于此进行的营业规模预测作为主要依据,来确定组织的人力资源需要状况。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根据企业每年经营、财务计划指标,结合企业现有员工状况,尤其是员工流动率,来测算年度人力资源总量和按工种、岗位、职务等分类的结构性指标;
(2)提出年度须新增招募、压缩辞退、下岗分流、转岗调配的具体计划;
(3)人力需求计划,应包括所需的数量、质量、人才素质要求。
做好上面三点,人力资源部就可以开始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了。
在进行了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后,还应对人力资源供给进行预测,即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企业内可获得的人员数目和类型。在进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时,要仔细地评估企业内部现有人员的状态和他们的运动模式,即离职率、调动率和升迁率。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时,首先要明确的是企业内部人员的特征:年龄、级别、素质、资历、经历和技能。必须收集和储存有关人员发展潜力、可晋升性、职业目标以及采用的培训项目等方面的信息。技能档案是预测人员供给的有效工具,它含有每个人员技能、能力、知识和经验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来源是工作分析、绩效评估、教育和培训记录等。技能档案不仅可以用于人力资源规划,而且也可以用来确定人员的调动、提升和解雇。
(三)人力重组
在做好前述两项工作的基础上,对人员配备进行重组。按照人力资源需求、现有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整配备。这项工作要十分慎重,要反复进行对比分析,做到人尽其才,克服人情化用人、印象化用人的现象。
还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对人员供给和需求进行平衡时,不仅要确定整个企业的净需求,而且要确定每一岗位的净需求,这是因为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情况下,某些岗位的人员有可能短缺。而另一些岗位的人员则有剩余。同时,在人员供求进行平衡时,要对人员短缺岗位对人员技能的需求与人员剩余岗位的剩余人员所拥有的技能进行比较,以便于在进一步的人力资源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人员剩余与短缺问题。例如,如果两者的技能相似,就可以把剩余人员调整到人员短缺的岗位上去。
第二、在做人力资源规划的时候要明确:人力规划要一次规划、分期流动实行,并根据实际状况,经常性调整和进行动态评估,必要时建立高级或稀缺专业人才后备系统。企业需要实行员工总额控制。由公司定编,其原则为精简机构、节约用人、提高效率、一人多岗;由各部门定员。只有遵循这些原则和步骤,才可能更好地做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第四篇】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模块
1、人力资源规划 2、员工招聘与配置 3、绩效考评 4、培训与开发 5、薪酬福利管理 6、劳动关系
二、常见的人力资源部门组织架构是怎样的?
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可分为:
1、低级阶段:人事行政部设置1-2个专员,主要负责户口、档案、保险和少量招聘工作。
2、初级阶段:各个业务模块的组织结构已逐步建立起来,公司人员一般处于100-200人,这时人力资源部的日常性工作已由专人负责,如招聘工作、工资核算等。
3、中级阶段:人力资源部门各职能更加健全,分别设置招聘、考核、薪酬管理、人事服务、员工培训等职责岗位。
4、高级阶段:设置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其下分设人事主管、人事专员、人事助理等岗位,分级分管招聘、考核、任职资格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全方位支持企业经营运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逐渐成为支持支持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部门。
三、人力资源成本
(1)人力资源原始成本:
A.人力资源获得直接成本:人员招募、人员选拨、录用安置。
B.人力资源开发直接成本:上岗引导培训、职业生涯管理、培训教育。
C.人力资源开发间接成本:培训期间的生产损失、职业发展辅导人员的时间投入、组织内部教师的时间投入。
(2)人力资源重置成本:
A.人力资源获得直接成本:人员招募、人员选拨、录用安置。
B.人力资源离职直接成本:离职补偿费、离职管理费用。
C.人力资源离职间接成本:空职损失、新聘人员不及离职者所导致的损失;离职前离职者工作绩效的损失。
四、人力资源规划定义
狭义:企业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要所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
五、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1、收集有关信息资料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4、确定人力资源净需求 5、编制人力资源规划 6、实施人力资源规划 7、人力资源规划评估 8、人力资源规划的反馈与修正
六、招聘的概念
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及工作分析,通过各种方式将有一定技巧、能力和有兴趣人员吸引到企业一定岗位任职的过程。
七、招聘需求信息产生的原因
1、组织人力资源自然减员。如员工离职或调动到其他部门、员工正常退休、短期休假等都会产生岗位的空缺,有招聘的需求。
2、组织业务量的变化使得现有的人员无法满足需要。
3、现有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不合理。
八。选择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骤
(1)分析单位的招聘要求。(2)分析招聘人员的特点。(3)确定适合的招聘来源。(4)选择适合的招聘方法。
九、人员招聘的基本程序
1、准备阶段。包括:招聘需求分析、明确招聘工作特征和要求、制订招聘计划和招聘策略。
2、实施阶段。招聘工作的实施是整个招聘活动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先后经历招募、筛选、录用三个步骤。
3、评估阶段。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有利于及时调整有关计划并为下次招聘提供经验教训。
十、招聘环境分析
(一)组织外部环境因素
经济条件组织作为宏观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其经济活动都会受到外部经济条件的影响,招聘活动也不例外。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状况是影响招聘计划设计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需要招聘的劳动力在市场上有充足的供应,那么招聘信息很容易就能吸引到足够多的申请者;如果劳动力供不应求则会使招聘活动变得相当困难,不易招聘到适当数量的求职者。
法律法规组织在制定招聘计划和实施招聘录用工作中,必须充分考虑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规定,防止出现违背相关政策法规的行为,也避免产品法律纠纷,以免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的不必要损失。
(二)招聘的内部环境
组织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计划决定着组织的发展方向。特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计划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任务的一个重要因素。
组织的财务预算也会影响人员需求。如果财务预算比较高,就有条件录用较多数量的人员,也可以支付较高的工资,这样就可以招聘到更高素质的人员;如果财务预算紧缩,就只能招聘较少数量的人员和支付较低的工资。
此外,组织文化、管理风格等内部因素也影响人员招聘工作。
上一篇:建材市场管理制度范例【实用4篇】
下一篇:秘书的岗位职责(参考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