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集中学习《民法典》交流发言材料3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中心组集中学习《民法典》交流发言材料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心组集中学习《民法典》交流发言材料1
今天,我交流发言的主题词是“民法典”。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谈感受。
第一个方面,是关于民法典的重要意义。我从三个角度来谈谈理解和认识。
第一个角度,民法典中“典”字的含义。顾名思义,“典”是典范、典籍的意思。它的重要性,我用《拿破仑法典》作个比较衬托说明。拿破仑,是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后人评价他一生的主要功绩有两个:1、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2、制定《拿破仑法典》。而拿破仑自己说:“我一生最大的骄傲并不是所指挥的那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那一切的回忆。真正能为后人所记住的是我的法典。”《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第一部法典,它的诞生,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典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可见,一部法典,它的力量不容小觑。我们的这部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能以“典”字命名,足见它的重要地位,可谓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二个角度,民法典来之不易,值得珍惜。作为一名立法工作者,我深深知道,出台一部寥寥几十条的地方性法规,都要耗费数月的心血和精力。而我们的民法典,一共七编1260条。据统计,有几十万人参与讨论,提出了百万余条修改意见建议,立法过程中,要保证前后一致,要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还要突出中国特色,工作量之大,难度之大,前所未有。也正因如此,加之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民法典的编纂工作曾几度被迫中断暂停。如今,终于出台了,实属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
第三个角度,民法典范围之大、内容之多,涵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中的条条款款在不知不觉中就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我们坐公交、打的,就可能涉及到运输合同;发生了交通事故,可能涉及到侵权损害赔偿;平时买点东西,就是买卖合同调整的范围……可以说,从出生到死亡,从摇篮到坟墓,民法典都有所涉及,它的博大精深,奠定了它的重要地位。
既然民法典如此重要,意义如此之大,就来到了我想谈的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如何掌握学习呢?
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个笨方法,但是很有效果。简单说就是三个字:“抄一遍”。当你认真抄写过一遍后,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当然了,这个方法很是枯燥,也很费神费力。那么来说第二个方法,趣味性更强一点。借助一个非常强大的App叫“学习强国”,通过搜索民法典,会有很多有关的短视频,比如《民法典遇上四大名著》《民法典成语新说》等等。这些短视频,用简单的动画,三言两语就讲清楚了民法典中的很多重要规则,比如离婚冷静期、高空抛物、高利贷、性骚扰等等非常现实的制度和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还修改了以前部门法中的一些制度规则,比如:遗嘱形式更加多样化,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形式被认可,同时,否认了公证遗嘱的优先性等等,法典更加人性化、也体现了与时俱进。
当然,民法典的内容非常庞大,要想系统了解,还是得系统研读,以民法总则编确立的原则为核心抓手,逐渐细化到对各编条文的学习,再多听听有关专家学者的讲座以加深理解。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让这部大写的公民权利宣言书贯穿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真正为我们所用。
中心组集中学习《民法典》交流发言材料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一个重大标志性成果,是坚持人民至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制度保障,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后,我自觉把深入学习贯彻民法典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下面,我就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依法治镇与大家进行简单交流,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民法典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法典的编纂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先后启动过五次民法典编纂工作。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民事司法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民事法律服务取得显著进步,民法理论研究也达到较高水平,全社会民事法治观念普遍增强,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民法典是顺应时代的精神产物。当今,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涌现出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人民群众对保护合法权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编纂民法典正当其时。总的感到,民法典草案顺应新时代、回应新技术,注重将科技发展的因素充分融入法典中,既凸显各界观念的进步,更体现了在立法过程中,社会各界对新时代、新现象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立法态度,又顺应了新事物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第三,民法典是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必然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彰显着这个民族鲜明的精神特质。翻看民法典,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了立法当中,从抽象地规定公序良俗,到具体地要求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民法典用一个个法条映照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实践。民法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最大公约数”为思想基础和价值取向,契合了全体人民的道德意愿、符合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真正为人们所信仰、所遵守。这样的民法典,具有时代特色,彰显中国气派,为世界民法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民法典正式颁布实施后,***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对抓好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准确把握民法典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民法典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民法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人民至上、展现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抓好贯彻实施,更好地推进全面依法治镇,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执行。
一是要大力营造学习宣传民法典的浓厚氛围。要抓好干部教育,将民法典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教育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各级干部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普法工作,将民法典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能力。要形成社会共识,在全镇广泛开展宣传民法典、学习民法典、遵守民法典、运用民法典活动,使民法典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要不断提高贯彻实施民法典的法治自觉。要完善文件法规,加强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法规制度建设,对有关文件、法规该清理的清理、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司法机关要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作为维护民法典权威的有效手段,提高民事案件的审判水平和效率,提高办案质量和司法公信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治镇水平。
中心组集中学习《民法典》交流发言材料3
2020年5月2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称民法典),一经公布,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热点。作为基层干部,就要蹭这个热点,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同时,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带头人和老实人,让民法典根植于心、笃于行。
以人民为中心,问计于民、服务于民,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民法典是一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因涉及面广,涵盖面深,对每一个人的言行具有很强的约束意义。作为基层干部,是为基层人民群众服务的,是人民群众身边的知心人,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始终做到人民群众在哪里、干部的心就在哪里,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干部就要去想什么,人民群众盼什么、干部就要干什么。只要时时处处想着人民群众,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忧,化人民群众之困,人民群众就会把干部的实干精神藏在心头、放在嘴上,干群关系就十分融洽,人民群众就会把干部当亲人,有什么心里话都会跟干部讲,还处处夸奖干部的好,把干部当成无话不说的亲人,大家共同携手为小康生活齐心奋斗。
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做党纪国法的带头人。民法典第一章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作为基层干部,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人,也是跟人民群众经常打交道的人,在日常的工作中,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特别是在服务人民群众领域内的法律法规知识,不仅要熟记,还要落实在行动上,时刻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在民事纠纷、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等调解化解中,要公平公正依法做好人民群众的调解员,在体现法律的公信力的同时,也是体现基层干部带头学习党纪国法、应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也是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在基层人民群众中,大力开展学法普法宣法活动,基层干部更要时刻以党纪国法规范言行,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学法用法的典范。
以典型为榜样,学有成效、行有标准,做甘于奉献的老实人。身处基层就要为基层人民群众谋事干事,首先要讲奉献,奉献是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利益至上等甘于奉献,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要甘于奉献乃至生命。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的白衣天使、“直播带货”的县长、深藏功名60多年的老英雄张富清、排雷英雄杜国富、奋战在脱贫攻坚付出宝贵生命的黄文秀等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作为基层干部,在学习榜样中、汲取榜样的力量的同时,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修身做表率,才能做到学有成效、行有标准、做有样子,就有人民群众的“口碑”,干部所做的事业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