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农村局机关党支部集体学习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网友 分享 时间:

作为一名农业战线的老兵,我特别关注的是“三农”问题。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是全面部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家要想强大,没有强大的农业作为支撑是很难实现的。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建国初期,想要解决温饱,是一个非常奢侈的梦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稳步向小康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这一梦想到2020年得以实现。这些年来,我们的农业一直保持每年10%以上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建设农业强国,最基本的就是保证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人均粮食占有量。国际上通常认为,如果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0公斤以上,那么就代表这个国家或地区粮食是安全的。我国自2012年开始,人均粮食产量一直保持在450公斤以上,去年达到483公斤,粮食生产实现“19连丰”,小麦、水稻两大主粮完全自给。可见,目前我们已经具备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基本条件,这时候提出建设农业强国,可以说正当其时。那么,在耕地和资源都有限的情况下,怎样保证粮食安全呢?那就必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提高土地产出率。要落实“藏粮于地”战略,一方面要切实保证耕地数量不能减少,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耕地质量。要保证耕地数量,就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动摇。可这句话已喊了十几年,我的切身体会是仍然不容乐观。就我们身边而言,这些年我们上项目、搞房地产开发、修高速、建高铁等等,一直都在占用耕地。有资料显示,目前我们真正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不足13亿亩。所以国家提出“占补平衡”,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占的是耕地、是良田,而补的又是什么地呢?所以19大以来,国家又提出要“占优补优”,就是要把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一起进行保护。

要提高耕地质量,必须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知道,耕地中最重要的是基本农田。为保护农业生产,国家提出了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防止非农化,就是要求所有耕地都要用于农业生产。防止非粮化,简而言之,就是基本农田必须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目标是,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现人均一亩高标准农田、人均占有粮食600公斤,这样,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就更加牢固。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就是要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用科技弥补资源不足。这里最重要的是种子。大家知道,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所以,国家提出“种业振兴”行动,要求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做到种源自主可控,种业自立自强。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的饭碗才能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学习贯彻党二十大精神,目的是学以致用,也就是要做好与自身工作的结合,找准人大工作与“三农”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结合点,依法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助推农业农村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今年,我们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确定三个方面作为与“三农”工作的切入点:乡村振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决定开展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市政府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目前,这些工作已经全面铺开,力争通过不同形式对政府工作的有效监督,助推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农业强市、建设农业强国积极贡献人大力量。

47 2664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