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网友 分享 时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市在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中,坚持立足实际,以责任促合力,以创新挖动力,以督促强效力,努力推动机构职能人员深度融合、协同高效,奋力谱写事业单位改革新篇章。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所有涉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文件已全部印发,62个新组建及更名事业单位全部挂牌,涉及28个单位的人员转隶、资产划转工作已全部完成。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责任,合力攻坚

我市通过健全四个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形成攻坚合力,稳妥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工作。

1.健全领导机制。成立以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工作,统筹推进改革进程,确保改革高位推动;市委书记亲自动员部署、亲自审核改革方案、亲自安排组织实施,使改革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制定行业领域改革、岗位设置调整、涉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任务分工表,制定改革台账,明确牵头责任部门,确保改革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推进。

2.健全联审机制。为起草涉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我市实行“双审双签”和常委会审定制度。“双审双签”,即各部门党组(党委)制定本部门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实施意见后,各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及其分管市领导对所有正式上报材料签字确认。改革方案由常委会讨论,改革重点内容由常委会研究,“三定”规定由常委会审定。

3.健全推进机制。建立由组织、纪检监察、政法、机构编制、人社、财政、司法和涉改单位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明确分工、合力攻坚;实行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联席会议机制,每半月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改革进程中遇到的问题,集体研究解决职责界定、编制核定、机构划转、利益保障、后续落实等核心问题,纪委监委、督查局、编办对改革各项任务落实和完成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全过程督促,保证了改革进展顺利。

4.健全责任机制。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党组在改革中的政治、思想和组织引领作用,压实改革主体责任,明确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一把手是改革第一责任人,要求其扛牢责任不动摇,积极推进改革不懈怠。并按照“包改革、包发展、包稳定、包安全”的“四包制度”,认真组织实施本系统改革工作,做到“五个亲自”,即整体工作亲自部署,方案制定亲自参与,重要环节亲自过问,重大问题亲自协调,全流程、全方位负责改革具体工作。

二、积极稳妥,创新推进

我市在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中,按照“一二三五”思路,坚守改革红线,积极稳妥推进。

1.摸清一个底数。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论述,深入研究中央、省委和市委有关改革的重要政策,将编办所有人员分组到各涉改事业单位进行实地摸底调研,走访调研事业单位200余个,对全市涉改事业单位机构人员编制、职能履行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2.把牢两个关键。一方面,深入研究全面比对。反复研读分析上级机构改革方案,以上级对口部门改革后事业单位设置以及周边县区机构设置情况为参考,结合我市机构设置现状,进行全面对比,明确改革的重点、方法和步骤,确保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做到“上下基本对应,更加合理优化”。另一方面,充分沟通严谨论证。就单位拟定职责工作,以原职责为蓝本,参照上级对口单位职责并反复与各单位进行沟通,确保拟定职责既符合上级政策要求,又切合我市实际,有效提升了改革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3.突出三个重点。首先,重点抓好“三定”起草。明确涉改事业单位“三定”草案报送、审核、印发时限,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编办成立“三定”起草工作小组,具体负责51个市直部门“三定”规定草案的审核工作;建立“初审人→审核人→校对人→改革小组组长”四级审核机制,为“三定”高质量审核提供了机制保证。参照上级对应事业单位相关文件,主任会议对涉改事业单位主要职责,逐句审核、逐词推敲,做到既上下贯通、基本一致,又因地制宜、符合下情。其次,重点做好政策解释。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涉及机构整合,部分干部思想上有想法在所难免。编委会责成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加强改革政策宣传,向干部讲明改革的目的、原则、方案、权益保障措施,让涉改干部充分了解,积极参与。最后,重点抓好工作衔接。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涉及单位整合撤并、职能划转,改革期间部分人员思想波动大,有可能出现工作断档、职能缺位。为避免此种状况出现,我市坚持强化主管部门责任,在改革期间由主管部门及时补台承接职能,做好工作交接,履行管理职能。

4.探索五个创新。坚持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在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中,市委编办抓准“五个点位”创新设置机构、健全运行机制,提升改革效果。一是抓准改革“契点”,创新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以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为契机,在红旗渠灌区服务中心推行“管养分离”新型管理体制,优化盘活机构编制资源,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针对红旗渠渠线一线站所地理位置“偏远化”、管护任务“潮汐化”、护渠队伍“老龄化”、巡养成本“低效化”等问题,对红旗渠灌区服务中心机关人员和渠管所管理人员及渠线养护人员实行分离、分类管理。红旗渠一线养护岗位人员逐步退出编制管理,由聘用在编人员改为临时用工,实现了由“养人”到“养事”的颠覆性改变,不仅盘活了160余名事业编制资源,还每年为财政节约资金1600余万元,有效提升了红旗渠管护水平。二是填补工作“盲点”。根据《河南省邮政管理局印发关于推进省级以下邮政业安全监管支撑体系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邮政快递业安全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全市邮政快递和交通运输行业资源有效衔接整合,设置我市邮政安全发展中心,作为我市事业单位,由上级邮政局派出机构管理,有效强化了县级邮政快递行业管理服务。三是破解管理“难点”,用活用好改革政策。在撤并职能弱化的经费自理、差额补贴事业单位的基础上,对尚有一定职能的经费自理、差额补贴事业单位进行锁定,人员只出不进,编制退一收一。人员退完后,锁定单位退出事业单位序列,职能、资产移交主管部门管理,既保证了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又有效消化了经费自理和差额补贴人员。四是服务发展“热点”,打造高质量红旗渠精神宣传教育平台。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我市调研考察,为我市长足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红旗渠讲话精神,打造高质量红旗渠精神教育平台,设立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和市红旗渠精神教育中心,以更好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五是打通保障“堵点”,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为有效破解编制刚性需求与严控总量、总量不足与结构不优等矛盾,充分发挥现有事业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探索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为重点领域提供更强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

三、强化督促,确保高效

改革任务完成后,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事业单位规范管理上,注重在常态化监管、高质量调研、高效能服务上下功夫,进一步巩固扩大改革成效。一是加强跟踪督导。对新组建单位加强指导,“扶上马,送一程”,确保所有单位尽快度过磨合期,实现良性发展。二是加强跟踪调研。对改革后新单位财政供给方式做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在此基础上提出供给方式调整建议,为编委会决策服务。三是加强跟踪服务。对因改革造成的超职数领导人员和超岗人员,实行台账管理,给予3—5年过渡期,通过自然减员、多出少进等方式逐步消化解决。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47 2664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