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在读书分享会上的讲话稿读书的四重境界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党委书记在读书分享会上的讲话:读书的四重境界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举办读书分享会,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活动营造一个人人读书、人人喜欢读书的良好氛围。刚才几位读书分享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生活体验等多角度畅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相信大家听完也会有所启发,希望这样的阅读和分享能够坚持下去。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获取知识、增长智慧、涵养品德的重要途径。人人都道读书好,但是随着当下精神文化的消费日益多样,过去一本书、一杯茶的生活早已被多种多样的消费形式所取代:在网上冲浪,在微信盘桓,在抖音和快手中神出鬼没……

微信上闪烁的消息,网络上不计其数的app、小程序,都在引诱着你我他,这些诱惑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读书上身陷困境。

常阅读,世界便是你的家;不阅读,家就是你的世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还能让我们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找到前进的方向。作为文旅人,我们在行万里路的同时更要读万卷书。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下读书的“四重境界”:读书好、读好书、书读好、好读书,共同探讨读书的意义与价值。

一、读书好

“读书好”说的是读书的收益。

中华民族是个善读书的民族,自古以来流传着匡衡凿壁偷光、孙敬“悬梁刺股”、车胤囊萤夜读等故事。众多哲理名言和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读书的意义。

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告诉我们,读书就像为人生点亮了一盏明灯,多明理,少过失。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说:“一个人的落伍,迂腐,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人只有通过不断阅读修身养性,提升自我,才能让自己不困顿、不迂腐。

钱钟书先生说过:“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任何人都无法走遍现实世界的角落,但书籍可以带你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英国谚语说“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读书是强健我们心灵的最有效途径。

宋朝皇帝真宗赵恒说得比大家更为直白:“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读书最直接的收益是知识层面的提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未知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读书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

补充爱读书的例子。

为什么要读书?其实很多名人给出了很好的回答。董卿说:“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奥巴马说:“读书是为了把握自己的命运。”沈从文说:“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这些还只是从提升个人修养层面谈认识,白岩松说:“要想一个国家向前进,变得更安全,是需要多读书的,因为只有多读书,才能慢慢地建立理性。”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认识已经将阅读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1.毛主席的读书名言:“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

毛主席一生特别爱读书,在他的住所里,床上、办公桌上、甚至卫生间里都放着书,一有空闲他就读书。建国后,他住在中南海丰泽园紫云轩,他的卧室非常简单,最显眼的就是加宽的硬木板双人床,为什么加宽呢?因为毛泽东有躺在床上看书、看报、办公的习惯,床的一半是用来放书的。平时,毛泽东床上的书堆得足有一尺多高。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毛主席读书的一大特点。他在读书时常常在书页上圈圈点点、勾勾画画,留下自己的心得或评论。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就曾在书页上写有1.2万字的读书批注。在领导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他在所读过的哲学教材书页上都留下了许多阅读符号,如横线、竖线、斜线、波浪线、三角、方框、圈、点、勾、叉及问号等。在建国后,毛主席读书时作批注亦不少。每读一遍书,他习惯在封页上画上一个圈。从中南海故居保留下来的书籍中,可以看到许多书的封页上都画有四五个圈。

新中国成立后去外地出差,毛主席都带着一大堆书。有一年夏天,他出差到武汉。武汉的天气特别热,那时也没有空调,他每天晚上仍然坚持看书,汗水不断地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他风趣地对工作人员说:“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流下汗水,才能学到知识!”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忘阅读。一次,他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最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你们知道我是多么的难受啊!”、毛主席晚年视力有所下降,但他仍然坚持读书,有时竟然一天读上十几个小时。据毛主席身边的护士说,直到逝世前,毛主席身上插着静脉输液管、心电监护线,依旧不肯放下文件和书籍,他让人用桌托着书,放在他能看得到的位置。“终身不懈,至死方休”,这八个字,就是对毛泽东读书的最好概括。

2.蔡元培(浙江绍兴人),毛泽东赞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中国近代教育界的泰斗和先驱,曾任民国教育总长、北大校长等。蔡元培从少年时代起,就勤于读书,夏天蚊虫多,晚上读书时把一双脚放在水桶里,避免蚊子叮咬,专心致志地读书。蔡元培六岁上学,后随举人六叔在师塾苦读,他十七岁考中秀才,十八岁开馆教书,二十岁到家乡徐树兰(清代河南知府归乡)家读收、校书,徐家有“古越藏书楼(今绍兴图书馆)”他边校订图书边大量阅读,二十三岁时中进士,成为翰林院编修(清皇帝的文学侍从)。

蔡元培自述:“我是比较还可以研究学问的人,我的兴趣也完全在这一方面。自从任了半官式的国立大学校长,每天不知要见多少不愿见的人,说多少不愿说的话,看多少不愿看的信。想腾出一两点钟看看书,竟做不到,实在痛苦极了。”“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感兴趣的可以读读收集他著作的一本书《蔡元培: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快速地获取他人的经验、观点和方法,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智力素养。我们集团员工都还很年轻,正处于人生积累阶段,更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要勤读、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读书可以提升气质。

集团招进来的基本上都是本科生,都应该算是中级知识分子吧。知识分子就应该有知识分子的样子。我经常讲作风问题,因为作风代表着我们的气质。那么,知识分子的气质是什么?肯定不是莽汉作风,也肯定不是豪横形象,知识分子的气质应该是温和的、礼貌的、讲道理的、谦谦君子的。我们同志应该具备这样一种独有的气质。而这种气质的养成,除了大学阶段的培养,更需要我们时时刻刻多读书,通过诗书的熏陶,来持之以恒地涵养这种气质。

网上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读书,就是不想有一天在看到山河壮美的时候,只能说出“哇塞”“好美啊”“太震撼”这种感叹的简单词汇,而是能脱口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当你失恋时可以低吟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悲喊:“蓝瘦,香菇!”有点搞笑,却真实地反映了读书与不读书的最大区别。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其实就是在给生命化妆。阅读的过程,是思维能力、品性与境界均在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气质自然而然会发生改变,哪怕这个人外表不怎么样,但是如果他谈吐不凡,一样可以成为一个魅力十足的人。

二、读好书

读好书是说读书要有取舍。

宋代宰相赵普能谋善断,但读书不多,晚年常读《论语》,他曾经对宋太宗说:“我用半部《论语》替太祖打天下,我再用半部《论语》替陛下治天下。”因此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

所以并不是一定要读很多书,关键在于读好书,把书读通。那什么才是好书呢?要根据自身兴趣、工作需求以及面对的现实问题选择阅读的方向。对于我们来说,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是读职业相关的书。

新时代新形势下,新事物、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不学习就难以跟上时代步伐,就难以适应工作要求。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深入研究,才能使我们长本事。

习近平读好书引进沼气的故事

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梁家河村插队,开始了七年知青岁月。“爱看书”“好学”,是习近平留给陕北梁家河村老乡们的印象。乡亲们记得,习近平“带一箱子书下乡”,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干农活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在田间地头休息,习近平自己就坐在地畔上读书;在山上放羊,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他的读书面非常广,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哲学的、文学的、自然科学的……尤其是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涉猎的更多。

有一天夜里,正在读书看报的习近平,在《人民日报》上读到1篇介绍四川推广利用沼气的报道,顿时心潮澎湃,想到当地群众不仅口粮严重不足,连煮饭的柴禾也是问题,利用沼气,可能是解决村民砍柴难、做饭难、照明难的一个好办法。但是,沼气当时是一个新兴的事物,而且四川与陕北气候差异很大,有着“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言。但是习近平认定一个事,就想办法做成,春节刚过,就借钱带着北京支延干部柏根柱等三人去四川的“取经”学习,翻阅中外关于沼气的研究、理论,试验池在哪建、怎么建,建好了怎么输送沼气,难题一个一个被解决,最后成功带领梁家河村民建设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由此可见读书和实干就是遇到难题的最佳解决办法。

例如:集团高层要多读管理类书籍,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等书籍也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只有全面学习各种知识,才能全面培养自己驾驭全局的能力。

中层干部要想成长,除了专业类书籍外,还要有针对性地读一些自我管理、团队管理、经营管理类书籍。

集团各部门、子公司也要根据自身业务多读专业类书籍,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完善履职尽责所必备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好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成为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

二是读经典名著。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似乎总是在追逐最新的信息,忽略了那些沉淀在岁月长河中的智慧结晶——中外经典名著。我一直坚信读书就要读经典,经典的作品,经过历史的挑选,走过时间的考验,呈现出来的对各种事物的深刻洞见、对人性的剖析、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丑恶的抨击,会真正化为我们一生精神的粮食、灵魂的养料。

经典名著总能给予我们无尽的启示。无论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还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它们揭示了人类共有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让我们认识到,尽管时代变迁,人性的本质却恒久不变。《简·爱》中的独立精神,《西游记》中的冒险精神,都是激励我们面对困境、追求梦想的精神食粮。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对历史、人性的深刻剖析,《论语》中孔子的道德哲学,这些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多元视角,使我们学会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读名人传记。

比尔·盖茨说:“从他人的成功和失败中学习,是成为更好的人的关键。”投资传奇人查理芒格说:“如果你一生中总是与那些有远见卓识的故人交友的话,那么你将生活得更好,更有教养,这比仅仅讲一些大道理强多了。”

那么,如何从他人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呢?比尔·盖茨和查理芒格一致认为,读人物传记是获得高人智慧的最佳方式。通过阅读成功人士的传记、经验分享和思考,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成功的秘诀和方法,了解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行动方式,从而借鉴和容纳他们的经验。

在这里,我想同大家分享几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名人传记。

1.《王阳明传》。《王阳明传》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真正读懂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实现自我成长和提升。

2.《曾国藩传》。梁启超说:“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能够称得上圣人的只有‘两个半’。一是孔子,二是王阳明,另外的‘半个’便是曾国藩。”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即使大起大落,他也宠辱不惊,闲庭信步,他的人品使他赢得无数人的拥戴,甚至是政敌也对他称赞不已。他的人生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3.《富兰克林传》。这本书无论从自传的角度还是从美国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书中详细介绍了富兰克林传奇的一生,包含了很多通过努力奋斗走向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众多道德真谛和对世人的告诫。被称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优秀书籍!”

4.《穷查理宝典》。《穷查理宝典》全面介绍了查理·芒格的投资、学习与人生心得,完整收录了查理·芒格的个人传记与投资哲学,是每一个投资者不可不读的超强宝典。他对商业伦理的洞见,对事物的高维认知,以及他对终身学习的强调,会给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三、书读好

书读好是说如何读书。

一是要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精彩的语句、有启发性的观点或是自己的感悟时,不妨记录下来。多做读书笔记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是把书读厚、读薄。华罗庚说:“读书,要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这句话很有道理。那么,什么是“把书读厚”,什么又是“把书读薄”呢?

把书读厚、读薄的例子(国内)

有时候读书时感悟的“一句话”“1篇文章”,让人受益终身,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启蒙思想家)的这一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顾炎武读书自创“自督读书”,首先,每天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温习的页数,读不完、绝不休息,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1篇,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最后,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这样顾炎武读书,边读、边抄、书是越读越厚,到了45岁时,他已读完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书籍几万卷,还读完了府,县地方志一万多卷,《清史》儒林传称他“生平精力绝人,从少至老,无一刻离书”。

把书读厚,就是把书读透了,用书中以外的信息,补充书中的内容,以方便自己理解书中的观点。樊登曾经花了一年时间读《论语》,从朱熹的《四书集注》、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国学大家钱穆的《论语新解》,到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关于《论语》的各种注疏,整个通读了一遍,把一本书读出10本书、100本书的外延,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典故都很清楚了,这叫作把书读厚。

把书读薄,就是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咀嚼、消化,组织整理后反复推敲,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当你对外输出书本内容的时候,能非常概要地抓住精髓,并且知道核心逻辑是什么,那么这本书就变薄了!

三是要有深度思考。

读书不是为了记住每一本书都讲什么,而是为了建立一套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感”。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被各种信息包围着、轰炸着,如果我们不加筛选、不加思考,大脑就会偏向于直线思维,并逐渐失去判断力、思考力。坚持在阅读中深度思考,才能真正领悟书中的知识。

例如:在阅读《百年孤独》时,通过思考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奇幻的情节以及不断重复的命运模式,能更好地理解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化背景。在阅读《苏东坡传》时,思考苏东坡在坎坷人生中的豁达与乐观,我们可以学到在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要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以平和的心境去应对各种变化。

四、好读书

好读书是要让读书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撒切尔夫人有一段名言: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不管哪种工作,良好的习惯是保证成功的前提。对于读书来说,每天抽出一段时间进行阅读是完全有必要的,无论是早晨还是睡前,将这个习惯保持一段时间后,你就会逐渐融入和享受其中。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后,读书就真正的走入了你的生活、融入了你的认知中了。如果能将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下去,那么读书就会像血液一样逐渐融入我们的整个身体,成为我们不断成长的一部分。

补充例子

1.据统计,2022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2023年,世界年人均阅读量排名榜为:以色列64本,俄罗斯55本,奥地利43本,日本40本,印度30本,美国20本,韩国11本,中国5本。大家普遍认为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最会赚钱的民族,犹太人当中出过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大家耳熟能详的:脸书的扎克伯格、股神巴菲特、华尔街摩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还有马克思、爱因斯坦、毕加索、斯皮尔伯格。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美国富豪排行榜前400名中,犹太人占比为25%,全球犹太人仅仅一千五百万人。犹太人十分重视读书,有一句犹太谚语:人生有三样东西别人偷不走——肚子里的食物,脑子里的知识,心中的梦想。犹太人从小便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从以色列读书量便可“管中窥豹”,人的聪明智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头脑中的知识储备,而读书阅读正是获取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当读书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当读书成为建立在爱好之上的一种自觉,阅读成为了享受和快乐!

毛主席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在中南海住处的藏书有9万册;收集有20个版本的《红楼梦》,叮嘱同志要想评价《红楼梦》,须读5遍以上;23岁时给友人列出要读的77种经、史、子、集;24岁时读10万字的《伦理学原理》,写了12000字的批注;读了17遍《资治通鉴》……这些,都是与毛泽东有关的读书记录。在中外历史上,像毛泽东一样酷爱读书,并且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非常罕见。

对普通读者而言,读书属于一种兴趣和达到自己追求的途径选择;对学问家来说,读书是一种职业习惯;对毛泽东来说,读书是一种精神存在和思想升华的必要方式,是一种生活常态,甚至是一种历史责任。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我读过的书,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有一个回答很妙:“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吃过什么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血液。读书对人的改变亦是如此。”

作为国企员工,我们应积极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看齐,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要多进书店少进饭店,多留书桌少在牌桌,多闻书香少闻酒香,让书籍成为自己的精神食粮。把读书学习作为工作之基、能力之本、素养之源,不断充实自己、超越自己、升华自己,为家庭、为集团、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47 3249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