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副市长在2024年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常务副市长在2024年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要求“健全预算绩效标准体系”。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4年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任务,进一步提高我市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回顾过去,我们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突出绩效导向“立标准”,做到规范引领
继往开来,持续深入推进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以来,**各级各部门锚定目标、笃行实干,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细落实落地。截至2022年8月底,全省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及时提炼总结改革成果,全面梳理改革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工作,提升全省预算绩效管理整体水平,**省财政厅决定研制预算绩效管理地方标准。**市作为“**模式”重要贡献者之一,进一步发挥“助推器”作用,主动请缨,挑起预算绩效管理**省地方标准第一起草单位的重任。
守正创新,因地制宜研制标准。**市财政局会同**省财政厅绩效管理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和相关专家提供智力支撑。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作战图”,深入省、市、县区部门调研,了解预算绩效管理瓶颈问题和现实需求。同时,充分吸纳国内预算绩效管理先进经验。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完成《预算绩效管理规范》研制工作,并于2023年12月18日正式发布。
三大亮点,有章可循聚力增效。全面性。“全过程”方面,《规范》规定了绩效目标、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全方位”方面,规定了项目、政策、部门整体支出和下级政府绩效管理;“全覆盖”方面,规定了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同时,规定了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适用对象包括各级预算部门、财政部门、其他适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和第三方机构。规范性。为实现快速复制、推广的目的,《规范》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再造,明确各项工作“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同时,《规范》将预算绩效管理各环节的工作模板化,提供若干工作方案、报告和指标框架模板,方便使用者快速应用、规范操作。实用性。配套编撰28万字的《**省省级预算绩效管理操作指南》和26万字的《**省市级预算绩效管理操作指南》,详细阐述省、市预算绩效管理各环节工作。其中,优选近年来省级和各市预算绩效管理优秀案例进行解析,充分展示如何将绩效工具深度融入预算管理。
(二)突出过程导向“对标准”,做到提质拓围
系统推进,“全方位”自上而下衔接紧密。政策和项目绩效层面。**市财政局建立了重大政策和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问效机制。在实现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政策绩效管理。近年来,市级组织开展21项政策绩效自评,并选择科技创新驱动等5项政策开展财政重点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市级调整完善24项政策,其中取消政策5项、调整政策4项、明确政策期限15项;将21项产业专项资金合并压减为农业、工业科技、文旅、服务业4项,每一个专项明确牵头部门、配合部门,改变过去多头管理、分散安排的现象。自2023年3月“免申即享”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市兑付财政奖补资金8.7亿元,惠及3273户次企业,大大提高了政策资金的供给效率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部门绩效层面。在实现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全覆盖的基础上,**市财政局组织部门全面梳理现有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文件、流转表单、内控制度、工作成果等,结合部门自身管理要求,优化部门事前、事中、事后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强化部门绩效主体责任,促进部门业财融合,激发部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积极性。近年来,市财政局选择15个部门整体支出开展重点评价,评价结果作为部门改进管理、完善政策、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政府绩效层面。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每年均出台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的举措,近三年市级累计压减非刚性非急需支出4.62亿元。市财政连续四年分别对金安、裕安、叶集、开发区政府开展绩效评价,促进区级提高治理能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财政局以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为突破点,引领财政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2021—2023年,**市级财政管理绩效连续三年获评省政府表彰激励。
闭环管理,“全过程”深度融合预算与绩效。预算编制环节做“优”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编制是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事前评估、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工作的核心,决定了评估、监控和评价报告的质量。**市始终坚持规范目标设定,将绩效目标管理实质性嵌入预算编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绩效目标审核。线上,对不符合要求的绩效目标出具详细的修改意见并予以退回;线下,上门服务,指导预算单位修改完善绩效目标。坚持审核绩效目标就是审核预算的原则,共审减2024年项目预算5.82亿元。项目入库环节做“实”事前评估。将事前绩效评估嵌入重大政策、项目决策程序,作为重大政策、项目设立、调整的前置条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新增财政支出政策评估论证工作的通知》(*政办〔2024〕10号),明确需市级财力安排的新增设立、提标扩面、到期延续的政策,按照“部门评估、财政论证、政府审定”的流程开展评估论证工作。经部门评估、财政论证后,主管部门将新增财政支出政策提交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2024年,**市财政局组织预算部门对拟新增资金300万元(含)以上的120个项目开展评估,市财政结合预算评审进行审核,共核减9.82亿元,审减率达17.7%。预算执行环节做“准”绩效监控。**市财政局建立健全“部门单位集中监控+财政审核+财政重点监控”工作机制。2023年,组织部门单位对676个项目、78个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监控。在部门单位绩效监控全覆盖的基础上,市财政局选择125个重点项目和1个部门整体开展,重点监控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截至当年10月份,根据监控结果收回年底前预计无法实现绩效目标的项目资金7355.6万元,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亟需支持领域。决算环节做“深”绩效评价。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热点,坚持问题导向选择财政重点评价对象。**市财政局规范评价工作程序,按照《规范》规定的“前期准备”“组织实施”“结果应用及公开”三个环节13个步骤开展评价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双评审”机制。评价工作前期,审核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明确评价思路和评价标准,确保评价方向不跑偏。现场评价完成后,审核评价报告,确保评价结论实事求是、评价等次真实可信,问题查摆有理有据,建议切实可行,不断推动财政重点评价出精品、真管用、见实效。2020年以来,共计开展98项财政绩效评价,涉及财政资金380亿元,根据评价结果压减优化预算11.5亿元。
突出重点,“全覆盖”拓展绩效广度与深度。覆盖“四本预算”。自2020年起,市级启动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绩效管理,实现绩效目标、绩效监控和绩效自评全覆盖,每年选择部分重点项目实施财政重点评价;2022年,加强社保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先后开展全市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绩效评价。覆盖重点领域。**市财政局制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债务、政府购买服务等绩效管理办法,在实现重点领域项目绩效目标编制、绩效监控和绩效自评全覆盖的基础上,每年各重点领域均选择部分项目开展财政重点评价,市级先后开展39个政府债券项目、16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10个政府采购项目、4个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4个政府投资基金评价,分别涉及资金102.79亿元、10.27亿元、2.23亿元、9.88亿元、4.88亿元。覆盖转移支付。**市财政局制定绩效管理办法,督促指导市直部门和各县区实现转移支付全过程绩效管理,科学合理设置整体、区域和项目绩效目标,确保整体、区域和项目绩效目标逻辑清晰、相应匹配。组织市直部门和各县区对中央转移支付开展绩效自评,切实提高自评质量。
(三)突出结果导向“达标准”,做到约束有力
完善绩效结果反馈和问题整改机制。事前绩效评估结果作为项目入库的前置条件,绩效目标审核结果决定是否安排项目预算,绩效监控结果作为项目预算调整、收回的参考依据,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部门改进管理、调整政策的依据,并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特别对于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结果,要求被评价单位制定书面整改落实措施和整改期限,实行销号制,整改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将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纳入财会监督范围,并将财政重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线索移交局监督办进行查处。建立财政、审计协同联动机制,每年将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结果及时与审计共享,审计部门在开展同级预决算审计时,将绩效评价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
完善绩效信息报告和公开机制。建立健全绩效信息向同级人大报告制度,每年随同预算草案向市人大报送重点项目和重要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随同决算草案向市人大报送绩效评价结果。2020年以来,市级累计报送重点绩效目标198个、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50个;财政重点评价98个。逐步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2020年以来,市级将2698个项目绩效目标随同部门预算公开,2213个项目自评结果随同部门决算公开,198个重点项目绩效目标、98个财政重点评价结果随同政府预决算向社会公开。
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工作考核机制。市委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市政府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各县区政府和市直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并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切实压实各级各部门绩效主体责任。细化量化考核指标,明确考核实施细则,对照考核指标,对县区及市直各部门报送的佐证资料逐项进行评分,形成考核结果报送市政府。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予以适当奖励和倾斜支持;对考核结果差的,予以通报批评。
二、面对挑战,我们要有清醒认识
近年来,**市全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规范标准,持续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不断扩围提速、提质增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预算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有一定难度。预算绩效管理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更是使用财政资金的业务人员的事。由于缺少系统培训和专业指导,目前预算部门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具体实施过程中一知半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绩效信息的质量。
(二)第三方机构绩效评价能力和水平有限。**市参与绩效评价的第三方机构基本为本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选择的第三方机构数量不足。第三方机构主要由财务专家组成,当评价对象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时,第三方机构专业性明显跟不上,对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造成一定影响。同时,第三方机构普遍未将绩效评价作为业务重点来统筹谋划,投入的力量和精力不够大,对评价人员培育不够,评价工作质量亟待提升。
(三)成本绩效理念尚未牢固树立。预算部门单位成本绩效意识比较淡薄,“物有所值”理念尚未牢固树立,重申请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现象依然存在。目前,**市成本效益分析工作尚处于探索试点阶段,工作推动机制不全,还停留在财政主导问效阶段。
(四)评价结果应用刚性不强。评价结果应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结果如何运用尚未细化量化,弹性较大。同时,由于缺乏具体的法规依据,真正的绩效问责机制尚未形成,绩效责任无法落实。
三、展望未来,我们要持续发力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具体来说,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人才长效培养机制。常态化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专题培训,培训对象不但要覆盖预算部门财务人员,而且要向预算部门业务人员拓展,形成全员学习绩效、讲求绩效的良好氛围。财政部门在开展绩效目标审核、绩效自评抽查复核等工作中,上门服务,普及绩效管理相关知识,点对点辅导预算部门单位经办人员科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高质量开展绩效自评,提升预算部门单位绩效管理能力。
(二)引导第三方机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明确第三方机构评价质量标准,重点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和报告质量两个方面考核第三方机构评价质量,细化量化考核标准。评价工作结束后,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第三方机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服务费挂钩。年度排名后20%且年度评分低于70分的,或者连续两年年度排名都为后20%的机构为不合格,不合格的机构下年度将不再委托相关业务。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第三方机构建立健全智库,充分利用行业专家的智力支撑,共同推动第三方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三)推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研究出台**市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工作步骤、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强化成本绩效理念,找到控成本、提绩效、优管理的科学路径,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预算编制测成本、绩效目标设成本、预算安排核成本、预算执行控成本、预算完成评成本、评价完成出标准”的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成本绩效深度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推动预算部门单位牢固树立“物有所值”的理念。
(四)强化评价结果应用。一方面,要丰富结果应用形式。通过制度引领,建立健全评价结果与预算挂钩的应用机制,根据管理需求,将评价结果与改进管理、完善政策挂钩,真正把绩效评价结果用活、用准、用实,让同样的钱发挥出更大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应用督导合力。把重点评价报告,送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手中,引起足够重视,让绩效工作发出声音、产生共鸣。同时,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报送同级人大常委会,借助多方力量推动问题全面整改落实,增强绩效管理约束效力。
同志们,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不断提高我市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