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发改委党组书记在2024年全委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云海 分享 时间:

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落实,确保经济稳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提升服务能力,助力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发改委党组书记在全委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发改委党组书记在2022年全委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虎啸辞旧岁,兔跃报新春。今天我们召开全委总结大会,由于平时工作繁忙,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不多,因此今天既是一次总结会也是一次谈心会,我们一起盘点过去一年的得失、展望新一年的工作。去年5月16日,我到市发改委工作,到今天刚好8个月时间。能够成为发改委的一员,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合作共事,我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珍惜。接过X同志的接力棒,面对新形势、新常态、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如何与大家同心协力,进一步推动发展改革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这8个月来,我们在强产兴城创典范的前进路上奋力奔跑,跨过许多沟沟坎坎,越过不少激流险滩,很辛苦、也很充实,有付出、更有收获。

这一年,我们获得众多桂冠荣誉。先后荣获湖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X市优化营商环境先进集体、X市安全生产"铸盾行动"先进集体、X市"壮筋骨"工作先进集体、市直部门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中名列前茅,位居全市第二名。这一年,我们干部获得高度评价。全年被嘉奖31人次、记功15人次,阮东莉同志获得"全国农产品调查工作先进个人",李杨同志获"X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时晓玲同志获评X市"最美政务女性",郑斌、詹博、周念欣三位同志获评"X市优化营商环境先进个人",吴双同志获评第三届市直机关"清廉为官、事业有为"好干部,杨耿同志获评X市"最美志愿者",董超同志获评X市"壮筋骨"工作先进个人,付冬春同志获评X市安全生产"铸盾行动"先进个人。这一年,我们牵头的工作获得各方面肯定。以工代赈工作被国家发改委通报表彰,"纾困帮扶40条"、家政服务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得到国家发改委推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被省发改委通报表扬,X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全省服务业发展突出贡献市、全省固投突出贡献奖。保供稳价、粮食安全成效突出。每一项荣誉和成绩的取得都彰显出发改智慧、浸透发改人的心血汗水!在此,我代表发改委党组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刚才,11名同志进行了述职,讲得都很好,他们中有班子成员、有县级领导、有科长、有副科长,有70后,也有80后、90后。不同的职务、不同的年龄,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同样的奉献、同样的担当。大家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很是感动!大家面对辛苦也有怨,但从来没有怨气;面对繁重的工作倍感压力,但从来没有被压倒;面对精彩的世界我们心里也不平衡,但从来没有失衡。大家在清苦中品味甘甜,在耕耘中感悟收获,以实干诠释使命担当,用奋斗谱写发改新篇。同时,也充分说明发改队伍薪火相传,发改事业蒸蒸日上,发改明天充满希望!借此机会,我讲四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勉。

第一,砥砺奋进,在应对挑战中交出高分答卷

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其艰难但极富成效的一年。面对国际上乌克兰危机、发达经济体激进加息、美国打压升级"三大冲击",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疫情反复、夏秋连旱、用电紧张"三大考验",超预期的多种冲击交织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稳增长任务尤为艰巨。全委上下扛责上肩、积极作为,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决策部署,坚定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忠诚履行参谋助手职能,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千方百计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全力以赴优环境、惠民生、防风险,交出了一份向难求成、难能可贵、可圈可点的年度答卷。

(一)突出项目引领,奏响实干争先的发改强音

聚焦发改工作的主责主业,发挥有效投资引擎作用,加快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效,以项目建设之"进"促经济大盘之"稳"。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蝉联全省第一位次。

一是以对上争取为硬本领。瞄准国家政策导向、资金投向,争取中央、省预算内项目151个,资金亿元。抢抓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窗口,共争取资金亿元,支持76个重点项目建设。申报发行企业债2支,规模亿元。宜荆荆恩城市群脱碳交通项目获世行贷款亿美元,为X市1987年引入外贷以来,单笔额度最大的项目。全力出击,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功获批,呼南高铁宜常段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6条市域(郊)铁路纳入省都市圈市域(郊)铁路规划,长阳清江、远安宝华寺、五峰太平三个抽水蓄能项目获省发改委核准,全国一体化算力枢纽节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项目争取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以重大项目为硬支撑。创新性地将全生命周期理念引入项目管理,制定《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2400多个项目纳入挂图作战督办推进系统,实现便捷化管理、即时性服务、智能化监测。划定"6421"时限要求,签约6个月内开工,开工4个月内入统,入统2年内竣工,竣工1年内进规、进限、进高,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投产项目快达效,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50个以上、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720个以上,均创历史新高。全市154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提前一个月实现开工率、计划投资完成率双100%。百亿项目开工入库实现"零"突破。完善《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办法》,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实行及时奖励。坚持每季度举办集中开工活动,累计开工重大项目813个、总投资6050亿元。沿江高铁武汉至X段、襄宜高速X段、当枝松高速公路、邦普时代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东阳光高端低碳电池铝箔、兴发硅基新材料、中清智慧光伏全产业链基地等一批投资过百亿元项目破土动工。

三是以要素保障为硬举措。实施化工园区优化扩规,拓展化工产业承载空间平方公里。强化用能保障,为28个重点产业项目争取用能指标430万吨标煤(当量值),帮助东阳光低碳高端电池铝箔等19个项目提前取得省级节能审查批复,楚能新能源电池项目从申报节能审查到批复仅用时11天,跑出全省能评审查历史"新速度",争取华润热电联产二期35万千瓦机组及我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指标。跟踪重点项目用工需求,为全市重点项目、企业解决用工万人。协调开展银企对接,帮助三峡企业总部基地南区项目获得亿元综合授信。

(二)深研重大战略,发挥善谋力行的发改优势

知重负重,勇挑大梁,理思路、定方向、谋路径,科学回答了省委对X提出的"四道重大考题"。

一是高水平谋划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担起牵头责任,组建工作专班,携手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等专家智囊,白天黑夜连轴转,深入研究X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现实基础、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按照市委多次专题会议精神,反复修改论证,形成工作方案,明确"三步走"建设目标、"四个典范"重点任务,以及做优主城、做美滨江、做绿产业、与三峡集团抱团发展、引领带动宜荆荆都市圈协同发展"五大着力点",得到省委认可,市委召开七届三次全会进行系统部署并以《意见》印发。在此基础上,拟定三年行动方案,谋划2023年度推进重点事项和重大项目,统筹推动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落地见效。

二是高质量推动宜荆荆都市圈破题起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建设以X为中心的宜荆荆都市圈。围绕这个定位,我们构建了1个都市圈发展规划纲要、14个领域专项行动方案、8个专项规划的"1+14+8"规划体系。组建了日常办事机构,印发实施《都市圈协调机制工作规则》《联合办公室组建方案》《2022年重点工作清单》。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在没有第三方智力支撑的条件下,专班人员加班加点、日夜奋战,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近8万字《宜荆荆都市圈发展规划》,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加强都市圈重大项目调度,2022年开工重大项目85个,完成投资超过450亿元。其中,当枝松高速等一批交通项目加快建设,努力打造宜荆荆综合交通枢纽内三角。三宁化工酰胺及尼龙新材料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开建,加速形成宜荆荆绿色化工产业集群。X主城区11公里滨江绿道建设、漳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项目有力实施,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加快"当枝松宜"融合发展,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湖北)县域经济高峰论坛。

三是高站位研究三峡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党的二十大期间,省委王蒙徽书记、三峡集团雷鸣山董事长和市委原书记王立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三峡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和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提出建设三峡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构想。按照市委安排,我们借鉴吸收历年来三峡地区发展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和有关专家团队建议,形成基础思路,提出推进路径,即以流域治理为根本统领、以实现"四化"同步为中心任务、以绿色低碳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开放创新为核心驱动、以企地共建为基本路径,努力建设"山青水美、产业兴旺、百姓富裕、企地共荣"的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并且已经上升为省级战略,由省委政研室、省发改委牵头开展相关研究。

四是高标准编制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编制该规划,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关乎当下、影响未来。围绕规划编制,我们综合考量省委要求和X实际,协调各地、各部门充分调研,积累素材和数据,科学确定了88个规划指标目标,汇总梳理了100个《规划》有关重点项目,共同确定了流域综合治理"底图单元"、安全管控"负面清单"和经济社会发展"正面清单"。

(三)统筹牵头事项,彰显笃行奋进的发改担当

过去一年,全委上下工作节奏紧张、有条不紊,分管领导带领相关科室、单位围绕发展所需,立足发改所能,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创特色、创亮点、创示范,营造了"人人头上有压力,千斤担子众人挑"的浓厚氛围。

一是优环境、办实事。驰而不息优化营商环境,46项改革事项、65个先行试点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创建,创建数量蝉联全省第一,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全省第一,11项典型经验全省推广。全面深入强化信用建设,"信易贷"平台获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推介。细化落实中央、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超常规力度推出"纾困帮扶40条",更大力度帮助市场主体挺过去、活下来、发展好。扎实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解决问题322条。积极争取粮食、棉花进出口关税配额超过2万吨。

二是强产业、促转型。实施服务业三年攻坚计划和强产业攻坚行动,11个服务业项目纳入省级"五个一百工程"重点项目库,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前列。大力扶持战略新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5家企业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企业认定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为华强科技、安琪酵母争取省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谋划实施"电化长江",在电动船舶制造、技术标准等方面先行试点示范,全球最大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下水运营。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成功争取邦普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攻关资金亿元。获批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园区循环化改造全覆盖。

三是稳增长、保安全。坚持周分析、月调度、季研判,全盘把握经济运行脉络,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汇报经济运行情况15次,编发《要事专报》13期,开展经济领域国家安全风险排查12次。守好粮食安全底线,构建粮油产业链"双牵头"长效机制,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8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52万吨以上。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田家河供热中心、夷陵区天然气热电联产、姚家港煤炭储备设施二期等项目有序推进。日夜兼程1200公里,赴陕西榆林市争取电煤,有力保障了全市迎峰度冬。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深入开展油气长输管线和铁路项目隐患排查治理。发挥"1+9+N"市场价格综合调控作用,重要民生商品供应足、价格稳。同时,我们还扎实推进对口援疆、价格认定、成本调查、节能监察、军粮管理、工会、老干部等工作。

(四)加强机关建设,展现敢闯敢拼的发改面貌

全委上下持续迭代思维、迭代方式、迭代本领,一天不耽搁、一刻不懈怠。为一个个项目奔波辗转、为一份份文稿挑灯夜战、为一件件难事夜不能寐成为发改干部的新常态,"敢想敢拼、善谋善为"成为发改干部的金子招牌。

一是明确发改定位。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明晰发改委作为市委、市政府"一团三部(智囊团、参谋部、作战部、服务部)"的职能定位,提出了"参谋决策出思想、分析研究出精品、项目投资出成果、自身建设出形象"的"四出"发改工作升级版目标。

二是重塑组织构架。借助机构改革契机,争取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支持,增强发改力量。省"两会"结束后,市委将召开编委会,专题研究高新区和发改委的机构"三定"方案。

三是锤炼能力作风。我们搭建"三江论坛"学习平台,常态化集中夜学10次,采取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我们以梅云年案为警醒,召开"以案说法"警示教育会,班子成员带头到所属支部讲廉政党课,筑牢了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我们坚持赛场选马、战场选将,提拔晋升优秀25人次干部,新引进年轻干部17人,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

四是诠释为民情怀。深入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组建"筑堡工程"工作队,992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特别是大家下沉防疫一线,守护万家平安,在高速道口、小区卡口、楼洞门口都能看到同志们的身影,有的同志在结束一天繁重工作后仍值守至深夜,有的同志辛苦值守一天后又匆匆赶回办公室投入工作,正是大家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安全指数,赢得了领导的肯定、老百姓的赞许。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2022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极其难忘的一年,是全委178名干部职工一起拼过来、闯过来的,每个人前进的一小步,汇成了全市发展改革工作的一大步。每个人都很了不起,我要给大家点赞!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正视存在的弱项和问题,比如,抢机遇、抢政策的冲劲和强度还不够,指导基层谋划储备项目的力度还不足;思想破冰、发展突围还不充分,创新开展工作的办法和措施不多,部分业务领域的前瞻性、预警性存在短板;躺平状态、佛系心态、畏难情绪等仍然存在,争先意识、专业素养、落实本领、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锤炼。对于这些问题,大家要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第二,坚定信心,在把握大势中赢得工作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为我们判断2023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外部环境和经济走势,提供了科学指引。"善弈者谋势",我们要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发改新篇。

(一)辩证把握危与机。一方面,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可能增大。主要表现有"三大风险":一是全球经济增长下行的风险。乌克兰危机延宕发酵,全球贸易、金融形势不容乐观,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突出,虽然2023年比2022年会缓和,但全球性滞胀将形成大势,进而成为2023年世界经济发展主基调。二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脱钩断链的风险,美国联合盟友在利用各种战略方式"去中国化",如在美国具有优势的半导体领域"去中国化",2022年以来中国疫情反弹,加剧了供给冲击的压力,有的跨国公司出现了加快向外转移的迹象。三是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的风险,在疫情持续的三年里,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大、经营困难多,投资需求下降;居民收入增长放缓,避险情绪升温,储蓄意愿强烈,我市住户定期存款较年初增长额同比多增120多亿元。房地产市场逐步下行,我市全年房地产销售面积预计同比下降24%。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仍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有利条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经济长周期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稳中向远、稳中向强的要素依然稳固;中国经济不但有战略纵深,而且在不断优化升级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新动能增长,抗风险能力增强;已形成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流行高峰平稳过渡,将不断增强市场信心和发展预期,预计今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经济发展将加快恢复等等。总的看,"危"与"机"交织并存,能否化危为机、转危为安,最根本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我们自己的事。

(二)科学洞察时与势。我们要看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全力拼经济的多重信号,坚持把稳增长摆在首位,把提振发展信心作为关键环节,提出加快新能源、生物制造、绿色低碳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必将让敢闯的地方有地位、敢为的干部有平台、敢干的企业有信心。要看到,今年国家将陆续出台稳预期、扩内需的新政策、新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将叠加增效,有效投资和项目建设将持续发力,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将全面释放。还要看到,我市正处于"强产兴城创典范"的加速期,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劲,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进程不可阻挡。时与势在我们这边,一定能攻克一个个难关险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要树立机遇意识,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塑造机遇,赢得发展先机。

(三)综合考量稳与进。从经济目标看,我们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综合平衡基础上兼顾需要与可能,确定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力争以更大努力把应有的增长部分补起来、把应战三年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经过前期调研,今年我市有"支撑项目"1804个,总投资万亿元,工业增长点项目227个,预计新增产值747亿元,必将有力保障全年经济目标实现。从发展目标看,市委、市政府谋划部署的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宜荆荆都市圈发展、三峡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等重大战略蓝图已现,今年将加快实施、成势见效,特别是聚力发展工业四大主导产业,大力支持四大优势服务业产业链,全力打造八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必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带来新的增长点,蓄积充足发展后劲。综合研判,我市今年的经济提速提质大有可为,我们要坚定信心,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最好结果。

三是加快主体培育。引进一批服务业企业总部、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总部,扶持一批营业收入高、税收贡献大、就业人数多的重点企业,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成长性快的雏鹰企业、瞪羚企业。鼓励制造业企业剥离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营销贸易、物流运输等内设部门,成立独立法人资质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支持"本地经营、外地注册"企业在宜分公司改设子公司。

(五)打好绿色低碳发展攻坚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着力提升产业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

一是推动制造业迭代升级。鼓励企业围绕关键环节开展科研攻关,加快解决高纯湿电子化学品、磷系阻燃剂等一批卡脖子问题,推动磷化工向新能源材料、动力总成和高端装备制造迭代升级。加速建设欣旺达东风X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新洋丰磷酸铁、金力新能源电池隔膜、冠毓碳纳米管导电剂、人福原料药生产基地、赤诚生物产业园等项目,确保邦普宜化配套原料及磷酸铁、楚能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高端智能制造一期、山东海科新能源电解液溶剂、美琪大健康等项目投产达效。

二是推动清洁能源之都建设。争取宜都潘家湾抽水蓄能项目获得核准,争取夷陵白龙潭、秭归罗家、X市黄柏河等抽水蓄能项目纳入规划。发挥船舶制造与电化学储能产业优势,建设"电化长江"先行示范区,启动长江三峡区域旅游船、公务船、运矿车船新能源改造。稳步实施城区、枝江、兴山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及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依托兴发化工、湖北宜化、和远气体等企业,超前布局氢能产业链。

三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全力以赴争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加快三峡东岳庙大数据中心二期、三峡紫阳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深化拓展信用信息共享,推进各行业领域业务系统与信用平台的互联互通。大力推进信用信息应用,谋划推出一批"信用+"数字化应用场景。对照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复核评审指标,确保信用示范城市复核顺利通过。

(六)打好重大战略落实攻坚仗。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宜荆荆都市圈建设、三峡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是省委对X提出的"四道重大考题",作为"一团三部",我们要切实当好参谋、认真抓好落实。

一是加快推进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制定并推进实施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三年行动方案,持续做优主城、做美滨江、做绿产业,努力在长江生态保护修复、绿色产业发展、城与山水和谐相融、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等四个方面创典范、树标杆。精心筹备全国长江大保护现场会。

二是加快建设宜荆荆都市圈。筹备召开都市圈协调机制第二次会议。推进设施联通、产业协同、生态共治、民生共享、区域联动,谋划实施重大项目128个、总投资550亿元。加快9个跨区域公路项目、13条"瓶颈路"建设,深化港口整合,打造宜荆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大力推进国家级宜荆荆磷化工产业集群、全国重要的生态特色农业基地等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推动教育、医疗、科创等领域资源共享,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等领域"跨市通办",实施宜荆荆都市圈社保卡"一卡通"行动。高标准推进"当枝松宜"协同发展。

三是加紧谋划三峡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强与重庆市政府、三峡集团对接合作,在前期《建设三峡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基本思路》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升,深化绿色金融、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互利合作,携手打造森林碳汇示范区、电化长江先导区、增量配电改革区,推动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四是加快推进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全面实施规划纲要,按照"流域统筹、单元控制、系统均衡",严格管理考核88个规划指标目标,守牢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底线。锚固"两脉青山、两江四水、一带四廊、一主一新三副"生态空间格局,积极探索特色化四化同步发展路径。

(七)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仗。改革创新是发展进步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要坚持刀刃向内、先立后破,以高效率改革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是对标先进,打造一流政务环境。对标全国一流、全省最优,吸收借鉴先进地区改革经验,不断探索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最多跑一次"措施,实行"首席服务员"制度,推进智审平台四端融合,不断探索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持续推行"证照分离""一业一证""免证明""六多合一"等改革措施,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门全办""一窗通办",更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是突出重点,建设特色服务品牌。在各领域,深化打造营商环境特色服务品牌,如政务服务的"宜人服务"品牌、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法治惠民"品牌、服务企业领域的"双千"品牌建设等。强化宣传,擦亮X这块"金字招牌",提积极向上推荐典型经验,不断提升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知名度、影响力,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磁石效应",为X吸引更多的资本、人力、产业等资源。

三是动真碰硬,坚决查处损害行为。全方位落实《X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激励和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建立营商环境工作激励和责任追究体系,用好"1+5+N"投诉联动机制,拿出"长牙齿"举措,坚决整治损害营商环境的痼瘴顽疾,该曝光的要曝光,该通报的要通报,该提请纪委监委介入的要及时提请介入。

第四,守正创新,在履职尽责中展现担当作为

要树立山一样的崇高信仰、增强海一样的为民情怀、锤炼铁一样的责任担当、激发火一样的奋斗激情,在干事创业中坚守初心和使命。

(一)锤炼对党忠诚的真本色。政治是统领,政治是灵魂,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无论从事哪一项工作、分管哪一个领域,都要牢记政治性是第一属性,讲政治、顾大局是第一要求,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定践行"两个维护"。要将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时时刻刻心中装着大局,始终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绝不允许游离于工作大局之外,绝不允许只管"自转"、不顾"公转"。委党组研究决定的事项必须认真落实,不能有杂音。

47 3752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