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材料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材料】以下精品资料“在2024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材料”由阿拉网友分享发布,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同志们:

市政府这次全市民政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可以说,民政即民生、民政亦民心,是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群众百姓解愁的重要工作。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决定由我分管民政工作,我感到十分荣幸。今后,我将与同志们一道携手同行、并肩战斗,以问题导向攻坚克难、奋发进取,共同推动全市民政事业阔步前行。刚才,**局长全面总结去年工作并具体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家单位提供了书面交流材料,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提高民政工作科学性精准性

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三基”工作,有力应对疫情舆情的严峻形势和叠加交织的风险挑战,民政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是谋大事、促发展彰显新作为。从政府层面制定出台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等一批影响深远的政策文件,形成民政高质量发展体系。统筹推进疫情和发展,圆满实现服务机构封闭管理期“零感染”和乙类乙管下“低破防”目标。二是抓实事、强保障取得新成效。系统性推出一批“老幼病残困”保障政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连增”,全年发放各类救助保障资金**亿元,超额完成适老化改造、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省级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站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点等**项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三是盯要事、求创新收获新成果。紧扣“一老一小”热点发力、难点突破,农村敬老院“****”改革模式享誉全省乃至全国养老服务圈,我市获得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全省率先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出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制度性政策;一次告知、诚信申请、先办后核、失信惩戒的“信用+救助”模式获得国家、省民政部门创新实践案例。

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展示了全市民政人勇挑重担、能扛重责、敢拼敢干的精神风貌。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追求相比,全市民政工作还有一定差距,还有不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基本民生保障力度有欠缺。虽然我市已初步形成了“8+1”社会救助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漏底的风险依然需要“时时放在心上”。第一,重点人头跟踪管理问题。主要是*类人群,一是“一户多人”、“一户多残”或“一户多孩”的;二是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中失能半失能或患重病的;三是高龄经济困难或空巢独居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四是困境儿童由高龄老人或残疾、重病人员监护照料的。虽然这些困难对象已纳入保障,但依然容易因为关注不及时或者关注力麻木,发生破防现象。第二,救助帮扶机制运行问题。近年来,市县两级均建立了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但从“三大”专项行动反映的问题来看,不同救助之间转介不及时、摆渡不顺畅以及基层“一窗办理”形式落空的情况依然存在。第三,救助载体和资金使用问题。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乡村振兴、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和专业性还不够高,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不少存在投资较大但收效甚微、项目空泛效果不实等问题,特殊困难群体的保障资金使用还存在个别漏洞。

(二)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有落差。基层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从现实一些情况来看,有些问题值得重视:第一,基础阵地建设不齐。还有个别社区服务中心用房难以落地,镇(街)社会工作站作用发挥不够,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点数量偏少,等级社会组织覆盖率普遍偏低,社区社会组织存在“量”多而“质”不优的问题。第二,社工慈善服务不优。具体到风险隐患的末梢治理依然存在抓手不够、抓手不实的问题,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参与质量有待提升;服务中心功能室“只见牌子不见人”的现象突出;慈善社工活力不高。

(三)基本社会服务能力有短板。全市涉及“老幼病残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还不高,部分地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还未达标;儿童关爱服务有缺项,还有部分地区未完成建设独立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缺乏对社会散居孤儿、父母监护缺失、父母无力履行监护职责等特殊困难儿童进行临时监护、照料和安置的专门机构;殡葬领域突出问题较多;民政事业发展存在不平衡,有的地方和条线抓得有声有色,有的却寂寂无声,有的积极推动,有的畏手畏脚;不同地区、不同业务有的工作跑在前面,甚至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有的工作落在后面,虽然差距不大,但要尽快迎头赶上。

这些问题的成因,固然有外部环境和历史客观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待民政工作和民生问题,思想上重视不够、责任和压力传导不到位,工作上底数不清、政策机制执行不到位,作风上不严不实、敢为敢干的状态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各地各相关部门务必认真检视对照,坚持问题导向,下大力气予以改进和解决。

二、认清形势、振奋精神,担当履行安民稳政的新使命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全市民政工作站在“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新起点上,要认真把握形势、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不断增强做好民政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一)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民政领域凝心聚魂落地生根。要牢牢把握“两个确立”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的引领地位,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论述的理解和领悟。要进一步从“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让人民幸福是“国之大者”,“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等重要论述中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性,全心全意服务好占全市人口近**、多达**万的民政服务对象;要进一步从做好民政工作要“怀着大爱之心、 爱民之心”、对困难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等重要论述中把握民政工作的人民性,兜紧兜实**万纳保对象和**类重点风险人群;要进一步从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具有“三聚焦”和“三基”职能等重要论述中把握民政工作的定位、职责和工作重点,不断提高履职本领,服务中心大局;要进一步从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民政部门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 等重要论述中把握民政工作的引领保障和发展动力,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守正创新,巩固拓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深刻领悟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民政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中的职责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涵盖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权益保障、残疾人保障、慈善事业、基层民主、社区治理、 社会组织管理、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事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高质量、高品质、高效能、高水平城市发展定位,出台的重大文件和项目均有涉及民政的重大安排部署。民政工作要提高站位、提升格局、开阔视野,深入思考在重大战略部署和决策定位中的民政所能、民政所长、民政所为,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口。比如,围绕促进共同富裕,如何防止“自给不足”和“他给不够”导致的问题地带;围绕市域治理现代化,如何打破“行政有效”但可能“治理弱效”甚至“无效”的底板结;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如何挖掘“夕阳红”中的“银发经济”;围绕乡村振兴,如何破除婚姻丧俗陈规陋习,发挥社会组织助力作用;围绕民政现代化建设,如何把握好利用好“工具的变革”和“变革的工具”,等等。这些都需要予以认真研究、认真思考,从中找对策、想办法,抓紧抓实。

(三)深刻领悟“四敢”精神内涵实质,紧紧扭住民政工作关键高质量服务**城市建设大局。精神决定作风,作风决定作为。精神决定作风,作风决定作为,作为决定地位。当前,民政工作已经形成三个转变:一是由承担民生保障、救助救济等任务向全面兜底、保稳定促发展转变;二是由传统型、封闭型向智能型、开放型转变;三是由粗放式、碎片化向精准化、系统化转变。这“三个转变”,对推进民政改革创新,深度整合系统内外部资源,建立政府、市场、社会高效协同的新型民政工作机制形成倒逼、带来机遇。比如:随着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生育高峰期内出生的人口陆续步入老年行列,养老服务需求将集中爆发性增长,农村情况尤甚,如果没有提前布局、年年推进,我市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大力发扬“四敢”精神,在把握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当前必须”与“长远必要”的平衡中,更好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要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以专注的情怀、专业的能力和专项的服务,真正将“为”的担当、“闯”的劲头、“干”的作风和“创”的激情汇聚为推进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三、锚定目标、突破进取,奋力开创民政事业新局面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民政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至关重要。全市民政工作怎么干、干什么,在省市民政工作要点和**的部署中已经有所体现。各地要坚持开好局、干在先、紧在前,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政的事”,不断创造经得起人民、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业绩。这里我重点强调4个方面工作。

(一)用心用情用力,坚决守住民生保障最后一道安全网。基本民生保障体现的是人民生活的底线水平,反映的是城市的温度和良心,影响着共同富裕的进度和质量。要加快构建“大救助”格局,健全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全心全意保障好、服务好特殊困难群体。一要提高主动救助感知度。要坚决克服主动发现工作中“有机制、不落实”的情况,加强“大数据+铁脚板+网格化+协理员”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运用,加大“上门入户”排查、“村头巷尾”公示和“两微一端”信息推送力度,确保做到主动发现、及时报告、 快速响应并及时救助。要铺开用好进一步探索实行社会救助“在线在手机端办理”“上门办理”等模式,真正把“政策找人”做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中。二要提高精准救助可及性。要尽快开发建设信息互通、集成一体的特殊困难群体综合救助帮扶平台,运用智慧手段,高效做好动态见底、跟踪管理工作。要用好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和动态监测机制,在线实时监测预警,及时发现救助对象,推动应享尽享。要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形成“资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满足不同救助需求。三要提高帮扶救助获得感。在落实各类民生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同时,要加强政策探索和供给,及时将低收入群体、支出型困难群体纳入保障范围,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政策措施,形成救助梯次。要精准研判困难群众处境,及时启动价格补贴、一次性补助、纾困补贴等临界政策。要积极发挥慈善资源第三次分配作用,更大范围汇聚社会救助资源,推动各方救助主体优势互补、有效衔接。

(二)坚持重点重抓,深入打好“一老一小”幸福保卫战。一老一小”事业攸关全市**万老年人、**万未成年人的生活福祉。当前,我市老龄化比重已达**%,在老龄化与低生育率、少子化并行的情况下,做好儿童工作,同样直接关系积极人口政策的实施。围绕养老服务:要以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重点联系城市为“龙头”,不断优化供给、提升品质,扎实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一要做实基本养老服务。顺应“原居享老”意愿,完善政府供养扶助各项政策,强化家庭养老支持,推行“时间银行”“喘息服务”,推广综合照护模式,推进应养尽养、愿住尽住。要因地制宜“菜单化”制定基本养老服务目录,丰富养老服务项目,在年度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覆盖率达不少于*%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要提升城乡各级养老站点运营服务能力,有序推进适老化改造、家庭照护床位和普惠床位达标建设,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专业化服务需求。二要做优养老服务格局。着眼于居家、社区和机构协调发展,要通过走连锁运营、品牌服务之路,夯实居家养老基础地位,畅通社区养老“毛细血管”,强化机构养老功能支撑,形成优质服务供给体系,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和社区养老区域化、专业化、品牌化连锁运营率全部要达到**%。要加快整合医疗、养老、康复等资源,增加多层次精准化融合式的医养康养服务供给。要优先发展农村养老,实施特困供养设施及农村养老服务双提升工程,年度建成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不少于**个。要稳定行业发展预期,积极探索养老机构新一轮“补砖头”“补床头”“补人头”政策措施,缓解疫情影响。三要做强养老服务产业。充分挖掘养老服务业这个“富矿”,不断壮大“银发经济”。要注重培育新兴业态,科学规划布局养老服务产业,抓好大健康产业项目招引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吸纳更多知名养老企业进驻我市。要大力实施“养老服务+”行动,办好养老产业博览会,不断促进养老服务与先进制造、健康医养、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内涵丰富的产业集群。要持续开展服务监管,年底前全市养老机构完成登记评定不少于、安全规范达标率。围绕儿童关爱保护:要深入贯彻落实《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构建“家庭尽责、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共同关爱”的儿童福利工作新格局。一要全面落实精准保障。严格按照市政府完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制度的若干措施,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不折不扣将既定条件和追加情形落实到位,共同撑起困境儿童的“保护伞”。要做实“三步排查、四色管理、N重关爱”措施,健全困境儿童常态化主动发现机制,确保精准识别、分类施保、应保尽保。二要加快打破关爱屏障。各地要建有相对独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做优做实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负责接收安置辖区内的特殊困难儿童,提供临时监护和生活照料等服务。民政要积极会同公安、财政、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畅通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比对儿童父母死亡、失踪、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强制医疗等信息,主动发现和及时保障符合条件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三要提升关爱保护服务。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监护人有效履行监护责任,提高监护质量。要聚焦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积极引入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参与儿童关爱保护。要做大做强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加强“养、治、教、康”能力建设,提升儿童“关爱之家”服务效能。

(三)坚持质效并举,全力推动基层共建共享共治出活力。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要树立“共同体”意识,加快推动“行政有效”和“治理有效”双向循环、相得益彰的治理局面。一是基层治理根基要筑牢。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高标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服务和城市社区分类治理示范建设,打造一批“社区组织优、治理服务强、参与水平高、居民生活美”的城乡社区。要提档升级服务设施,年度完成改扩建**个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要发挥好市、县两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和镇(街)社会工作站作用,推动村(社区)社工室建设,增强基层民政精准服务有效覆盖力量。二是社区服务组织要建强。要加强村(居)两委班子能力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落实“3岗18级”薪酬待遇。要深化“全科社工”服务模式,推进一站式、综合型服务,大力实施“微自治”项目,为群众化解微难题、满足微心愿。要大力发展公益型、服务型、社区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坚决惩处非法社会组织。要积极发展急难互助、医疗补助等社区基金模式,做强社区服务“源头活水”。三是社会事务服务要提效。要加快实施数字民政建设行动,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加快平台再造、流程再造、管理再造和服务再造,推动民政业务“一体智管”、管理决策“一脑聪算”、惠民政策“一点即达”。

(四)注重防治结合,全力打造文明清新殡葬服务新生态。要深刻认识殡葬殡仪服务的公益属性,扩大殡葬服务供给,完善惠民殡葬政策,保障“逝有所安”。一要建立健全殡葬服务体系。在惠民殡葬政策扩面、增项、提标上下功夫,逐步建立起以基本殡葬服务费减免为基础、其他多种形式殡葬救助为补充、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殡葬救助保障制度。要加快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殡葬事业投入力度,改造提升落后的殡葬设施设备,加快老林地改造和节地生态公益性公墓建设。要不断规范殡葬服务管理,加强殡葬服务机构规范化、法治化建设,狠刹歪风邪气,做到风清气正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殡葬服务。二要加大重点事项监管。围绕群众反映强烈、媒体集中曝光的突出问题,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和集中整治,严肃查处殡葬行业违法违纪行为,确保殡葬服务公开透明、依法依规。注重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坚决将殡葬领域不良的企业、单位及市场主体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示,维护诚信经营的市场秩序。三要狠抓专项整治行动。要依法依规开展整治,突破畏难情绪,消除厌战心理,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坚决打击殡葬领域各类违法违规、严重影响群众“逝有所安”“葬有去处”的行为,始终保持严打高压的震慑态势。对一些涉及面广或历史积累形成处置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提前制定处置预案,温和做好工作,坚决避免因方法简单粗暴激化矛盾。同时,要加大举报和查处力度,对违反殡葬管理政策的单位和党员干部,及时提请纪检监察机关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做到抓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四要持续深化殡葬改革。要倡导文明殡葬,把殡葬文化与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群众文明治丧、低碳治丧,革除陈规陋俗,推广典型经验。要注重节地生态,推行树葬、花坛葬等多种节地生态葬法,引导群众不散埋乱葬、主动进入公益性公墓安葬,推动安葬设施向绿色生态可持续转型。

四、矢志为民、挺膺担当,全面提升民政服务新水平

民政工作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重要工作,需要时时放心不下、事事上心在意,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干好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担当作为、压实责任,勠力同心、密切配合,确保全市民政工作目标不打折扣如期完成。

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级各部门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坚决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管好用好民政资金,坚决整治、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全力纠治殡葬、养老、救助、儿童福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领域发现的突出问题,坚决斩断伸向群众“救命钱”的黑手。要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分管民政工作的负责同志,要把群众的“呼声”当做耳边的“雷声”,带头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常态化深入一线发现问题,扑下身子解决问题。要狠抓民政工作推动落实。各地要切实把民政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完善并落实研究民政工作的常态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重点突出问题。要尽快调整健全由党委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协同的议事决策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机制正常运行。要进一步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更多民政重点工作纳入绩效评价内容。

第二,推动民政工作专业化发展。要加快民政队伍能力建设。坚持严管厚爱、动真碰硬,狠抓基层工作力量建设,建立与时俱进的教育培训制度,提升各级民政力量的工作和服务水平。要大力培优技能人才,充实专业化养老、儿童照护服务人员,通过出台激励政策、搭建赛事舞台、扶持课题项目,打造一支满足规模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民政人才队伍。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机制,运用多种手段、动员各方力量,特别是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促进民政事业均衡、协调、有序发展。要提升资金投入使用效益。各地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政事业经费投入增长机制,特别是在政策、资金、项目、土地、规划、资源共享等方面,积极支持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加强资金管理和审计监督,避免风险、提高效益。要在发挥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民政服务领域,创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多元跨界合作模式,扩大资金来源和投入,创造更大社会效益。

第三,强化高质量发展标准要求。要勇争先。坚持敢为善为、务实落实,心中想第一、目标定第一、干事拼第一、成绩争第一,全力跑出实干加速度,冲刺全年开门红。要创经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探索更多在全省、全国有推广价值的成果,把难点变亮点、把盆景变风景,以一域之光为全局争光添彩。要善借力。民政部门要积极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多请示、多汇报、多沟通,充分发挥各类领导小组、议事协调机构、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全力推进。要保底线。强化安全意识、危机意识,牢固树立“万无一失、一失万无”工作观念,坚决做好特殊困难群体风险防范、服务机构安全生产、突出信访稳定等方面工作,确保不发生冲击底线的极端事件。

同志们,成绩都是拼出来的,口碑都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努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为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7 2160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