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三次集中学习上的发言
在乡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三次集中学习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学习杨善洲精神的几点心得体会跟大家分享:“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我们学习杨善洲精神,就要像他那样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以正确的群众观做人。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奋发有为、干事创业,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光添彩;学习他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清正廉洁,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当前正在开展的“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争做杨善洲式好党员好干部”主题实践活动,针对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发出了强烈信号,提出了明确要求,传递了坚定态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做杨善洲式好党员好干部,在担当时代使命中争创新作为,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为民服务岂能“明天再说”
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中依然存在能拖就拖、领导不催我就不干、不到截止日期不完成任务等不良风气,群众来办事“门好进”,但“事难办”,群众经常因为“负责人不在”“在走流程”“明天再说”“明天再来”等借口而白跑一趟。长此以往,损害的不止是党员干部的形象,也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员干部必须正视纠正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一是做到闻声而动、立马就办,决不能让群众等一等。古语云:“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拖一拖,就会让“小事”拖成“大事”、“易事”拖成“难事”、“好事”等成“急事”。党员干部应当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闻声而动接“单”即办,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坚守工作岗位、服务好人民群众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本职工作,“明天再办”是“不作为、懒作为”的体现,“立马就办、办就办好”才是党员干部应当秉承的优良作风,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提升工作质效,踏实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二是常念“紧箍咒”,坚持“言必信,行必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说了不是白说,说了就必须做到”“共产党说到就要做到,也一定能够做到”,为民服务,要坚持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取信于民。有的党员干部在公开场合信誓旦旦,这个“保证做到”那个“马上解决”,结果却失信于民,也有在各种承诺书中“签字画押”,然而实践中却不见行动。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党员干部要严防思想松懈和为民服务意识的淡薄,端正为民服务的心态,准时、守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对群众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少说空话、多干实事、言行一致,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干劲做好各项工作。三是敞开大门,敢于接受群众监督。“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遇事拖延逃避、“绕圈子”“推磨盘”,让群众碰“软钉子”的党员干部必定会受到群众的“差评”。要强化群众监督,让患“拖延症”的党员干部无所遁形。要敞开大门、以诚相待,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用“监督治行”,给予适当的压力,强化党员干部“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彻底治愈党员干部“拖延症”,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决不能“明天再说”。
二、年轻干部要“眼里有活”
文印室废弃文件遍地乱飞没人收,走廊盆栽缺水干枯无人浇,会议室桌面蒙尘没人擦……很多年轻干部对于一些小事、别人干不完的事、难干的事“视而不见”。长期的“视而不见”会“因小失大”,从而影响政府行政的效能,助长干部推诿拖延的不良风气。年轻干部要化“视而不见”为“眼里有活”,化“事不关己”为“事事关己”,化“挑肥拣瘦”为“顶在前面干在难处”。一是眼里有活,乐于善于做好小事。一些年轻干部不愿做小事、不愿做一些琐碎的事,对于举手就能干的“鸡毛蒜皮”小事,或是觉得“屈才”,或是认为“这不是我的事,别人不干我也不干”……这是部分年轻干部价值观产生偏差、急功近利的现实表现。年轻干部要从思想上开始转变,充分认识到做好“小事”是“大事”的基础保障,坚决摒弃“眼高手低”。要乐于、善于做好小事,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把每一件举手之劳的身边事、琐碎小事做好。同时,要能主动找活,提高自身对工作、对环境的目标要求,善于“找茬”,对于“看不过眼”的事要能主动的去改变、对于心存疑虑的细节要能主动深究。二是事事关己,相互补台共同进步。明确的职能分工可以最大限度实现干事的科学配置,可以有效防止因职务重叠而发生推诿扯皮的现象。但是在人少事多的基层,绝对明确的职能分工是行不通的,经常会出现事少的人“冷眼旁观”事多的人加班干活。在基层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做到分工不分家,每个人要能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要能乐于助人,齐心协力、相互补台的干好每一件工作。这要求年轻干部要把自己练成“多面手”,保持“空杯”状态,吐故纳新,不仅做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更是要加强学习其他领域的业务知识,主动接受多岗位多环境历练,持续学习、不断进步。三是主动担当,挺在前面干在难处。很多年轻干部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时,会出现“挑活干”的情形,只干简单的、见效快的工作,复杂的、矛盾点多的工作等一等、摆一摆、放一放,这背后体现出的是干部的畏难情绪,更是折射出不健康的政绩观。在新时代的挑战下,年轻干部要敢于做斗争的“战士”,对于挑战和困难不回避、不逃避,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要挺身而出,在难题前要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闯敢干,在攻坚克难中练就过硬的本领,在砥砺前行中实现人生的理想。
三、树立“三种意识”助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
在基层一线工作,求的是时效、讲的是实干、要的是进取,要树立效率、实干和创新“三种意识”,助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迈向新台阶。一是树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效率意识。“马上就办”是一种态度,更是对群众负责任的体现。基层干部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要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马上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根治“调门高、行动缓”、“表态快、落实慢”的“拖延症”,以时不我待、事不我待的紧迫感大抓落实。二是树立“往实里做,做出实效”的实干意识。我们党向来推崇实干,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应对上面的千条万线,唯有实干才可以解决基层落实各项政策的“最后一公里”这一“痛点”。要树立求实精神,抓实事,求实效,打掉“向上推,向下卸”的“滑吏”做派,破除“当观众、做裁判”的看客心态,摒弃重“痕”不重“绩”的“痕迹主义”,苦干实干亲自干,多用“三个工作法”闯“矛盾窝”啃“硬骨头”、做“热锅上的蚂蚁”,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急先锋”,做见识广、本领强、作风硬的“勤务员”,成敢担当、善作为、勤为民的“实干家”。三是树立“开拓进取,拼搏奋进”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促进发展的催化剂,是突出成绩的动力源。基层干部要想做好本职工作,真正为基层事业、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就必须走在时代前列,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学会精准解读政策法规,精确把握工作规律,思维定位着眼于大局,工作定位着眼于适应,服务定位着眼于群众,冲破“先做先错、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思想壁垒,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改进工作举措,敢闯敢拼、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用新的举措,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
上一篇:区委组织部部长在全市干部监督工作专题会议上的汇报发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