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档案馆建设推进会发言稿(通用9篇)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提升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推动资源共享与管理创新,助力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令人期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推进会发言稿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数字档案馆建设推进会发言稿 篇1
“数字人事”是一项创新干部管理方式、提升干部管理水平的重大举措。自“数字人事”系统的上线,似乎为税务系统的人事管理带来了一丝契机,让人事管理也能够如“数字”般量化,让每一位税务干部一改庸碌度日的人生,重新开始正视自己、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
一、知是行之始,先知而后行
“个人成长账户”这一模块,记录着我们在税务局一年又一年的成长印迹,记录详细的个人简历随着工作年头的增长逐年更新新的内容,使我们每一个税务干部都无法逃避对自己的认知,简明扼要的对比图与个人得分,使得我们无时不在反思在从税的这些年自己都做了什么工作,给领导、同事的印象和同类人员、优秀人员的对比,摆在眼前的现实可让我们知道曾经无意中在指尖中偷偷溜走的碌碌无为,“数字人事”无时无刻对我们起到了自我激励、自我提升、自我加压的动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清自我,才能够坚定信念;认清他人,才能有所目标。工作如战场,“数字人事”提醒我们不要被一时的迷茫、磨难击倒,要做到不怨人、不怨天,宽容待人、乐观生活、积极工作。摆脱了初出社会的自我中心,也非有我没我没有区别的自我摒弃,每个税务干部就是税务大家庭的平凡一员,在其位,谋其职,作为一名税务人,为民收税、为国聚财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必须做到的责任。
二、知明行愈笃行是知之成
如果说“个人成长账户”让我们认清了自己,那考勤板块、工作记实就是督促我们将“行”落到实处。
阳明先生倡导“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有了清楚的自我认知,但是做不到日积月累的实践,也是不可能获得任何进步的。每天的日常考勤,让我们做事不再拖拖拉拉。每天的工作日志攥写,让我们工作不再得过且过。这日积月累中,磨练的是我们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信念,一丝一毫的工作逐渐变得有条不紊,工作思路越来越有条理,对具体工作也有了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在我现在所处的社会保险费和非税工作岗位上,“数字人事”记录着我每天工作的点点滴滴,阶段性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减税降费政策、城乡居民两险征缴工作、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账工作等等,有了“数字人事”,我真正做到了事事有记录,月月有安排,
使我更加坚定地有信心、恒心、韧心,坚持好在平凡岗位上的一点一滴,对工作、对缴费人始终秉持长久的耐心和热情。放开怀抱,享受工作,热爱工作,把工作当成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见贤思齐,不断的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服务他人。
三、学海何有涯,勤方能补拙
“数字人事”系统把考试、测评等与加分、升职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性。虽然总局也
上级经常也通过多种形式对我们的业务技能进行考察,但是大部分人也只是考过就算,即使当时想着要努力学习,可那一丝羞愧很快就湮没在时间里。但是“数字人事”系统却把你一次一次或前进或倒退的学习进度给记录在了系统里,让你不得不铭记。
试看身边的优秀人员,无一不是学习、业务双精通的人才。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稍有迟滞就会被社会所淘汰。面对不断更新的税务政策和千变万化的经济形势,不学习难免会在工作中吃大亏。回想参加工作之后,自觉优哉游哉的生活,对比一部分牛人,不由得很是惭愧。在别人抓住闲暇时间认真看书学习、取得一本又一本有着相当含金量的专业证书的时候,自己确是在看电视、读小说、听音乐的不思进取中度过,还总是拿没有时间、没有必要当做借口。看着身边的孩子他妈和年过不惑的前辈仍然在努力不懈,恍然觉得自己已经落后太多太多了。业务能手们仍然在学习学习在学习,我等末学后进却在抱着一份侥幸混日子,长此以往,能者愈能,弱者愈弱,这种“弱”是自己不学习导致的,只能怨自己。勤能补拙,否则再有天赋,也只能伤仲永,如毛主席般伟人尚且“活到老,学到老”,自己还年轻,有什么是来不及的呢?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只要自己认真学习,什么时间都不晚,相信总有缩短差距、追上别人的一天。
数字档案馆建设推进会发言稿 篇2
20xx年7月,我顺利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了***税务局工作。近一年以来,我在人事教育股的岗位上,不断地深入接触数字人事信息系统,了解了它对我们税务系统工作的重要意义。
习惯成就未来。数字人事便于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通过自拟工作任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由“负责”变成了“担责”。吾日三省吾身,利用数字人事中工作记实模块,可以总结每天或每周的工作情况,查漏补缺。工作评鉴模块,让我们分清优劣,知晓得失,闻过则喜,知过则改。自数字人事上线以来,它已经不是简单的日常管理软件,而成为了每个税务干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数字人事不仅是对我们人生的记录,更是对我们人格的塑造。水无点滴的积累,难成大江大河,任务点滴的积累,难成大成就。大家渐渐地养成了谋划工作、记录工作、评价工作的良好习惯,培养了税务干部们坚持不懈、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匠人精神。
担当铭于心,实干敏于行。数字人事使工作干劲十足。数字人事的重点在于结果应用。无论是公务员年度考核、专业人才库培养,还是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数字人事都像是一把标尺,衡量着我们的工作成绩。当前的税务人事工作,通过利用数字人事系统,切实转变了过去干部“无功无过”、“甘居中游”的心态,极大地提高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工作从“等着干”到“主动干”,从“主动干”到“认真干”。数字人事信息系统为大家搭建了“比、学、赶、帮、超”的平台,让人心生惬意,干劲倍增。尤其是年轻的干部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数字人事的应用,激活了干部管理的一池春水,它像我一样,正值青春年少,正焕发着蓬勃的升级和朝气。
青春“税月”,用数字人事书写。有了数字人事,每个干部都能记录自己的工作历程,感知税务局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和温暖。润物细无声,人心更思进。无论是每个人的生日、入党的日子以及各类值得欢庆和纪念的日子,我们都会收到来自税务大家庭美好的祝福,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数字人事“纪念册”,字里行间印记着曾经的辉煌,让人感到别样的温暖。每当有重要的会议和事件时,它总会及时将信息推送至每人的账户中,使我们时刻都能了解税务系统的发展和进步,极大地增强了每个税务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同事理解数字人事、热爱数字人事、融入数字人事,让数字人事并伴随我们的成长,改变我们固有的工作思维,打破常规,创新工作方法,真正实现数字人事对税务干部思想境界上的提高。
数字档案馆建设推进会发言稿 篇3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关于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积极响应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提升武汉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实力,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决定根据自身办学特点与基础,以获批国家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和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群为基础,联合**公司建立“数字媒体产业学院”。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建设目标
产业学院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模式创新,是从根源上提高人培养质量的新型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数字媒体产业学院将充分利用科技园区与武汉市VR/AR联盟的资源聚合优势,面向数字媒体与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服务产业、深度对接、跨界合作”三个方面的内涵特征。
**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22日,注册资本5700万元,公司股东主要由**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构成,属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武汉**科技园是2001年5月科技部、教育部首批认定的2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园区占地1035亩,共入驻13个用地项目,建有办公研发用房、厂房等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在建及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形成了光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工程设计及工业设计等主导产业,涌现出核动力、七一二所、中国五环、金丰汽配以及奥新科技等一批骨干企业,带动园区产业发展,发挥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8年园区企业总产值达94亿元,年末职工总数7400余人。
三、产业学院运行机制
1.学院全称:数字媒体产业学院
2.产业面向:面向数字媒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动画制作、影视制作等产业,培养合格的技术人员和产品服务人员。
3.教学场所:学校(理论教学、基础课教学、企业讲座)、东大园公司(项目实践、实习实训、参观体验、整周实践)
4.管理机构:产业学院隶属于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学院内挂牌。教学管理人员由计信学院领导、教师和企业负责人共同组成。建立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学校、园区、企业三方共同组成。组织结构图如下:
5.学生来源:考虑到合作企业目前能提供的条件,产业学院内将不直接设立行政班级(即把一个整建制班级纳入或者产业学院单独招生),而是建立一个虚拟班级,学生来源于数字媒体专业群内的各个班级。为保证质量,形成经验,首批学生将招收20-30名学生。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该班级内的学生活动可以自由开展。
6.师资队伍:产业学院教师由数字媒体教研室专任教师、企业派遣的兼职教师组成。为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授课质量,产业学院将定期举行教学能力培训班,并聘请校内教学专家进行授课。
7.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产业学院内的学生,在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教学环节。
第1学期:新生入校后,除了学习必需的公共基础课程外,还将统一学习三门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网络技术基础。这三门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产业学院在新生中招生,形成虚拟班级。录取的学生拥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原录取专业的学生,另一个是产业学院的学生。产业学院将定期安排企业文化讲座、园区参观、技术体验等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字媒体产业的基本情况。
第2-3学期:学生主要在学校内进行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和基本职业素质培养。产业学院将在每个学期安排1-2门专业选修课程,由企业技术人员单独授课。产业学院将在东大园公司组织1-2周的实训教学,完成企业真实项目,这类课程允许和正常班级中的对应课程进行置换。产业学院定期组织安排技术讲座、园区参观、技能竞赛、小型项目测试、专业社团交流等活动。
第4-5学期:由园区内的企业提供授课教师和真实项目,东大园公司提供教学场所和住宿场所,学生在园区内进行1-2个月的集中实践教学。授课教师和真实项目一般要提前规划与安排。
(注:实训周期间,东大园的园区内可提供学生住宿、餐食、教室)
第6学期:产业学院统一指导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工作,园区负责组织企业提供岗位和指导师傅,学校组织学生与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按照现代学徒制的管理经验,制定企业师傅遴选制度、学徒学习管理制度、实习评价制度等,保证学生的实践学习成效。
8.课程体系: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校企共同设计产业学院的课程体系。本着“保证质量,形成经验”的原则,当前则以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为基础,在每个学期添加企业文化讲座、技术交流、参观体验等活动,在低年级开设2-3门专业选修课,在高年级开设1-2门整周项目实践课。部分课程可以和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进行学分置换。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设计如下:
四、信息备注
1.为保证三方权益,学校、园区、企业应签订三方合作协议。
2.为保证学生权益,产业学院和学生应签订双方协议。
3.为提高企业积极性,产业学院可以组织企业在学校进行“数字媒体最新技术”展览,宣传企业、技术及专业,争取各学院的项目支持。
4.为保证企业积极性,产业学院应积极争取市政府、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学校给与政策、项目、资金上的支持。
5.建立企业项目库和兼职教师库,开发优质教学资源。要求每个企业要把自己的兼职教师信息入库,包括姓名、专业领域、特长等。每学期的师资从师资库中进行选择。已经选定的课程师资,一般1年内不变。
6.每学期的教学实践环节应提前设计安排好。
数字档案馆建设推进会发言稿 篇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网络教育,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建设水平,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实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特制定《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
一、建设目标
面对信息发展的新时代,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环境,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培养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二、建设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智慧校园建设要以服务为导向,要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信息化环境和资源服务,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育人水平。
坚持应用驱动。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从学校发展、师生发展、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要通过深化应用释放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促进作用,以应用驱动各项建设工作。
坚持融合创新。智慧校园建设要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融合创新,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要强化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服务与支撑,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以创新促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坚持示范引领。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分步实施。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智慧教育环境提升、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融合创新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示范性应用案例,建设具有本地特点江苏特色的智慧校园。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全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建设内容
智慧校园围绕智慧环境、数字资源、信息素养、融合创新、支撑保障、特色发展六个方面开展建设。
(一)智慧环境
1.校园网络。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升级改造校园网络环境,进一步提升宽带网络校校通水平,千兆进校、百兆进班。无线网络覆盖主要教学、办公、生活等场所。支持视频点播、电视电话会议及语音、图像等各类信息的多媒体运用。采用智能化设备对装备使用情况进行自动追踪、管理和控制。
⒉信息终端。拥有支撑教学、学习和交互的智能终端及配套设备,满足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科研和学习活动需求。建有智能卡系统,提供校内消费、图书借阅、门禁管理、考勤管理、宿舍管理、访客管理等应用服务。学校主要公共服务区域(图书馆、活动室、行政楼、食堂、宿舍等)配置公用信息终端,为师生提供各类信息化服务。
3.智慧教室。教室配置多媒体交互设备,建设支持网络教学研究的录播教室、支持教学行为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智慧教室和学习体验中心。能实现教室、电子设备的集中智能化管控。依托区域教育云和教学资源平台、智能学科辅助工具以及在线学习社区等,实现课堂教学云端一体化。
4.信息安全。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制度,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网络安全设备,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系统、漏洞扫描系统、有害信息过滤系统和WEB应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系统。配备统一上网管理系统,定期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等保测评工作,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
5.智能安防。智能安防系统覆盖学校主要场所,与区域行政部门数据同步,与当地公安部门安全防范系统互联互通。能实现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电子巡更、学生出入控制、访客管理、消防报警、紧急广播与疏散等智能化安防管理。
(二)数字资源
1.资源开发。通过自建、引进、合作、共享等多种方式配备学生学习资源、教师教学资源、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研资源和数字校本特色资源。电子期刊、电子图书、视频和音频等数字资源能满足教学、科研和教师进修、学生成长的需要。
2.资源应用。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教师能有效运用优质资源开展课堂教学,能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学习指导。学生能通过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等学习活动。
3.资源共享。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校内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并通过教育资源平台实现网络课程或特色资源区域共享,鼓励师生在教育资源平台展示、共享优秀数字资源。
(三)信息素养
1.学生发展。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利用网络获取、储存、评价、加工和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利用各种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分享,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同时注重自制,不沉迷网络。
2.教师发展。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能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
3.信息化领导力。校长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根据区域信息化发展目标,明确建设思路,具有组织、管理和评价能力。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校各项管理,有效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和绩效评价。
(四)融合创新
1.智慧教学。教师利用信息化备课支撑平台和数字资源进行电子备课或网络协同备课。综合运用学科教学工具、网络空间等开展智慧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方式。能采集、汇聚、整理、分析教与学过程的大数据,实现师生教与学双向适时反馈。
2.智慧管理。依托国家、省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校园智慧管理,推动互联互通及数据共享,实现办公、教务、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等智能化管理。
3.智慧服务。提供基于PC和移动端的家校互动平台服务,帮助家长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进行有效的家校互动交流。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为家庭、社区和其他学校提供教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社会化公益服务。
(五)支撑保障
1.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智慧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并按计划推进实施。
2.机构人员。学校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专门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每门学科配备教师负责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应用。
3.经费保障。财政部门安排教育信息化经费,用于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学校从生均公用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信息化教学资源更新和日常运维。开展校企等合作,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确保智慧校园建设可持续发展。
4.制度建设。学校建立教育信息化运营、管理和激励制度。
(六)特色发展
智慧校园建设重在深化应用、融合创新,鼓励各校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在智慧校园前沿研究、特色应用、突出成果、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打造亮点,促进智慧校园建设特色发展。
四、组织实施
(一)智慧校园建设是系统工程,需省、市、县、校四级联动,教育、经信、财政部门协同推进建设。各地要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智慧教育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纳入本级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大力推进。
(二)省教育厅、省经信委、省财政厅负责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制度设计。制定下发全省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召开建设推进会,组织开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评选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统筹安排智慧校园建设奖补经费,用于扶持经济薄弱的市、县和学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奖励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智慧校园建设的日常具体工作。
(三)各市、县(市、区)教育、经信和财政部门要成立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智慧校园建设工作;要制定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在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各地教育信息化机构要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当地教育、经信和财政部门的领导下,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管理工作。
(五)学校是智慧校园建设主体,要将智慧校园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学校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重点工作和重要抓手。要制订智慧校园建设方案,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创新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
(六)智慧校园评估认定工作由教育、经信、财政部门联合开展,按照学校申报、县(市、区)审核、市评估、省抽查的程序进行。省教育厅、省经信委、省财政厅定期开展抽查验收,评选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并给予奖励。
数字档案馆建设推进会发言稿 篇5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以国家、省、市、区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的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 长:董红亮
副组长:仓青冬 殷书钿 葛长江
成 员:陈龙渊 陈荣高 陈中清 蒋玉军 胥旻骏 胡祥记王伟 吴文林 张步斌 仇养勇 唐泽 黄铭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学校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按照《 “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37间(每间教师均配备一体机教学系统,录播系统)、计算机教室4间,全自动录播教室1间、数字化实验室11间,学术报告厅1个,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看,我校现已建成学校网站、人事管理、资产管理、校本资源库、电子备课、影像资源库、网上报修、心理辅导、家校联系、电子图书等平台。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使用办公应用软件。
四、存在不足
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主要是:系统性的整体规划有待提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施装备不先进、不全面、严重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在校务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对师生全面素质能力和发展水平方面考核的平台需进一步完善。
五、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几年的跨越式建设与发展,建成高水平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员工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的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智慧校园,为建设全省一流学校的总体目标提供强大支撑。
(二)具体任务
1、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学科齐全、标准统一、种类丰富的校本资源库和共建共享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
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平台。校本资源库计划涵盖教育管理库、学科资源库、教研论文库、教学视频库等,加快学科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学校管理档案、教案、试题、课件、精品课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完善学校数字化图书室及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建设数字化图书室,引进数字图书、电子期刊,使师生在校内外都可对所藏图书进行查询、检索、预借等操作。优化电子图书阅览室,使图书室成为学校的学习中心。推动数字化实验室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
2、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功能强大的公共信息和管理系统,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开发先进的管理信息综合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开发和完善办公自动化管理模块、教务管理模块、云录播教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教职工绩效评价模块、学籍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模块、学校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等。逐步实现多平台网络统一身份认证,使用户实现跨部门和信息系统的协同工作和交流。
完善校园一卡通工程。“一卡通”包括门禁管理系统、食堂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签到管理系统等。实现“一卡通”系统与电子校务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3、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推动基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满足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加快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为教师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网络学习环境,为教学的状况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探索基于网络的开放、交互、个性化的新型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平台与数字图书室、学科资源库的整合,实现师生多渠道即时沟通,培养学生基于网络的终身学习能力。
推进基于网络环境的教科研管理工作。建设教科研协作、管理和分析平台,开发和引进科研资源库、学术资源库、课题资源库。为优秀教师建立专门资源库和信息发布平台。
六、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各部门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
(三)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各部门工作考核,切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县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网络健康、安全运行。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六)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拓宽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档案馆建设推进会发言稿 篇6
后疫情时代,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将从自发变为自觉,从启动变为加速,迎来加速推进的黄金时代。未来,应在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是充分运用数据要素重塑商业模式。应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充分利用数据资源,进行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创新,推动形成数字与实体深度交融、物质与信息耦合驱动的新型发展模式,进而促进新兴领域业务创新增值、提升企业核心价值。
二是推动科技平台与传统企业融合共生。在商业服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国内的大型互联网平台有效打通了供应链、创新链、服务链、物流链、金融链,为众多传统企业和开发者提供数字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撑,带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未来,在制造、医疗、交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继续发挥拥有数字科技优势的互联网平台的作用,与传统企业融合共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高度协同,促进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一体化,驱动生产和管理效率提升、产品供给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
三是推动政企协同促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目前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40多个国务院部门已全部开通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后期,应继续加大各城市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推进建设智能城市,实现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政务三位一体,融合开发政务数据与商业数据,共同打造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政府引导+平台支撑”将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模式。
数字档案馆建设推进会发言稿 篇7
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强调,要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努力把数字经济这张金名片擦得更亮,把核心竞争力搞得更强,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更好发展,勇当数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关键在于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着力提升数字产业化速度
现在,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快速覆盖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并改变着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状态。
浙江省全面推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创新,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广受群众称赞,这除了办事流程上的改革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深化运用了数字信息网络技术,靠的就是“互联网+”,只有让数字信息多跑路,才能使群众少跑腿。
“互联网+”已经对我们工作和生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并且还将继续改变,改变的幅度有多大、改变的内容有哪些,现在谁也无法回答,但变是肯定的。“互联网+”必然会对社会的运转和管理带来冲击。现在,社会管理相当程度上依赖网络,管理如何适应网络化生存的社会,对政府部门、对现有的法律法规都是挑战。
比如,淘宝网的出现,网上购物的兴起,突破了原来的商务管理规则,怎么办?支付宝等网上支付的出现,突破了金融业原来的管理规则,怎么办?是堵?还是顺应新技术革命发展的趋势,改变管理规则,建立适应性更加广泛的新的市场秩序?正是着眼于后者,中国的网络经济和“互联网+”才会迅猛发展。
可以预料,随着“互联网+”的更加广泛深入介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会有更多原来的社会运行规则、经济活动规则需要改变,怎么办?只要有利于完善法治社会、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利于降低社会运转成本进而提高社会运转效率、有利于最大限度保障公平的市场竞争、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百姓的生活需求,有什么理由不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改变种种不适应的现状,大步进入“互联网+”呢?
其实,“互联网+”的过程,就是数字产业化的过程,市场空间大得很,加快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积极培育众创、众包、众筹等新模式,创新发展新零售、新电商、新物流等商业模式,加快数字农业园、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等建设,数字信息网络行业大有可为!
杭州在发展数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上早已走在国内前列,有的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互联网+”上也有很多开拓性发展,但我们仍然要锐意进取,继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着力提升实体经济数字化应用水平
实体经济,尤其是传统制造业要加快数字化应用。首先要消除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不少人把传统企业“触网”仅仅当作是网络销售,其实这只是传统企业信息化的一小部分内容,此外还有丰富的内容。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10年前,我和一个传统加工企业总经理同团出国考察,那时候随身带笔记本电脑出远门的还真少见,他是我们同团10多人中唯一一个。每天晚上他都要拿出他的笔记本电脑插上网线鼓捣一番,那时候好像还没有wifi,使用网络还要支付给宾馆几十元上网费。我以为他是个电脑迷,后来才知道,他是在网上办公,了解产销信息、掌握财务状况、审批各类报告。他说,有了电脑和网络,尽管远隔万里,他如同坐在公司办公室里一样掌控企业。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一回国就去这个企业采访。这个传统加工企业投入700多万元建成了信息化管理体系,这在当时被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不可思议,甚至还被当作笑话传播。
这个信息化管理体系建成以后,至少给这个企业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应收款安全问题。信息化流程杜绝了各地销售公司截留应收款的可能,并且使得货款及时回笼。二是所有的原材辅料采购全部在网上公开进行,实现了透明采购,杜绝了人情采购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问题。三是所有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全部进入信息化流程,职责分明,有据可查,考核严密。使用信息化管理以后,管理的精细化和效率逐步提升,导致的结果是这个公司的利润增幅始终高于销售收入增幅,其销售利润率远远高于同类企业。
由此可见,在信息时代,数字化是实体企业谋发展的必由之路,实体企业只有加快数字化应用,插上信息和智慧的翅膀,才能在新的市场竞争趋势下快速前进。
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人类的工业生产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业,即机械制造时代,主要特征是机械化生产;第二阶段是工业,即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主要特征是大规模批量生产流水线;第三阶段是工业,即电子信息时代,主要特征是高度自动化、柔性化生产;第四阶段是智能制造时代,也称为工业,即国际金融危机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线,对制造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产业生态等方面都带来革命性影响,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
未来已来,智能制造将成为制造业变革的重要方向,不管是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德国工业,还是新工业法国计划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都将智能制造作为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方向。“互联网+”或者“+互联网”将是促进智能制造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杭州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已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杭汽轮、西子联合、杭叉、中高曼恩、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公司等等。目前,大江东新城、临安青山湖科技城等发展大平台正在加紧建设;杭汽轮、西子联合等龙头装备制造企业雄心勃勃的规划正加紧实施;新能源、大飞机、核电装备、机器人等新的装备业领域、新的装备企业正加紧引入。
杭州加快从制造走向智造,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大有潜力,前景看好:一是着力夯实产业基础。没有精细化的工业就不可能有“工业”。对照一下德国的工业水平,无论是设计、制造和管理,还是设备性能、产业衔接、产业协同、物流等,我们都存在很大的差距,都需要我们依托数字信息技术实现快速提升。二是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数字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是“工业”的一个显著特点,而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信息化的成本尤其是人力技术成本太高,因此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是当务之急,使得中小企业可以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寻求产业提升支持,又不至于承受过高的成本。
数字档案馆建设推进会发言稿 篇8
发展数字经济,一方面要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另一方面要推进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聚焦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发展,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数字经济这一经济系统,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中国作为世界网络大国和数字经济大国,越来越重视发展数字经济。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今年总书记在浙江视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的兴起,也为相关领域带来新机遇。我们要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政策导向是基础。应加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5G网络等新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传统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升级,消除“数字鸿沟”,实现数据资源的互通共享。同时,加强对数字经济领域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数字经济在现实社会中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度,拉动内需、创造消费,以保障数字经济能够有序、有效发展。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法律制度是保障。完善的权利体系和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必要条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完成数字经济法治体系的顶层设计,通过确立其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在注重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同时,加快完善数字经济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建设,以全面系统的相关法律体系和数字经济法律规则,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产业融合是根本。应加快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以创新为前提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数字经济的优势对传统经济产业尤其是教育、医疗等重点行业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培育新业态、发展新动能,积极鼓励和扶持传统产业从线下走向线上,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提升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服务供给能力,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有效监管是关键。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快,涉及的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广,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既是维护各方主体合法权益的需要,也关系数字经济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明确平台、经营者和监管部门等各方责任,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打造清朗有序的网络消费环境,必将持续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应突出问题导向,突出系统思维,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数字经济监管体系,完善监管模式,创新监管手段,探索适合数字经济新业态的监管办法,助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不断迈上新台阶。
数字档案馆建设推进会发言稿 篇9
为了保障学校校园网络系统安全、促进学校校园数字化应用和发展、保证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为我校师生提供一个先进、可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科研和办公环境,促进学校与外界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科研合作,制定本管理条例。
第一章 管理组织机构
第一条 校园网管理小组由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导处和学校信息管理中心负责人组成,下设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小组。
第二条 校园网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制定我校计算机校园网及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2、统筹入网部门与校园网中心主结点的联接;
3、监督校园网的运行及网络安全、保密事宜;
4、研究和审定校园网建设和运行中的重大决策。
第三条 校园网信息安全小组由分管副校长牵头,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本室的网络安全责任人。
第四条 电教组网络中心在校园网管理小组指导下开展具体工作,负责校园网的短期规划、建设、日常技术运行管理。
第五条 校园网的信息安全检查工作由学校网管中心负责。
第二章 应用安全管理
第六条 学校校园网信息安全由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小组负责。
第七条 学校任何室和个人不得利用校园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的活动,不得危害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系统的安全。
第八条 校园网出口处应安装防火墙以便对有害连接和有害信息进行记录和过滤。所有提供公开服务的计算机上均应安装病毒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对网络连接进行记录。
第九条 校园网用户必须自觉接受并配合电教组网络中心进行的监督检查以及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第十条 配备的防病毒软件必须是经过公安部门认证的产品。对防病毒软件必须及时进行升级和更新。
第十一条 任何连入校园网络的计算机均须安装病毒防火墙。重要部门的计算机,如图书管理系统、应当做到专人、专管、专用,避免交叉使用。
第十二条 严禁使用来历不明的光盘、软盘、硬盘及其它移动存储器。对外来光盘、软盘、硬盘及其它移动存储器,使用前要进行病毒检测,确认无病毒方可使用。
第十三条 如用户发现计算机感染病毒,必须马上将受感染的计算机与校园网隔离,防止病毒扩散,同时上报电教组网络中心,以便迅速对网络和所有工作站进行查毒。
第三章 信息管理
第十四条 校园网用户不得利用校园网及互联网查阅、复制和传播危害国家、破坏安定、有碍社会治安和伤风败俗的各种不良信息。
第十五条 学校各处、室对上网信息进行审查,严格把关,凡涉及国家及学校机密的信息严禁上网。校园网用户不允许在网络上发布不真实的信息。
第十六条 校园网及子网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信息数据要实施保密措施。信息资源保密等级可分为:(1)可向Internet公开的;(2)可向校内公开的。
第四章 网络教学应用
第十七条 学校重视和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各处室应根据履行职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在校园网平台上开展信息开发、应用与研究工作,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科学化,以信息化促进管理水平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十八条 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正确地使用计算机,独立完成常规事务,开发网络教学课程,将计算机更好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和管理。
第十九条 学校将积极引进一些制作质量好,学科内容精,教学设计特色鲜明的优秀的网络教学课程。供广大的教师和学生们共享。积极引进和开发制作平台,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开发环境和技术支持。
第二十条 学校鼓励各教研组利用网络集体备课,并制作出内容充实、版面活泼、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化的网络教学课程。
第五章 违约责任与处罚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学校及校园网管理部门可提出警告、停止其使用网络,情节严重者,提交校行政部门或有关司法部门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管理条例若与国家或上级部门的有关管理法规相抵触,则以后者为准。 第二十三条 本管理条例解释权为方井小学校园网管理小组。
第二十四条 本管理条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