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中心组新质生产力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在2024年中心组新质生产力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能够推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实体产业和虚拟产业融合发展、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共同发展,在多领域同时发力,构建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一重要论述,清晰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上论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内涵做出了深刻的概括,即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当具备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基本特征且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基本要求。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和近期学习体会,我谈几点浅见。

赋能产业体系智能化。智能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点。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人工智能、量子技术、新能源等前沿技术领域正在发生突破性的变化,深刻改变了生产函数,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将产生深远影响。能否实现产业体系的智能化转型,关系到未来国际竞争的成败。当前,大数据、芯片等新型数字产品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传统的生产设备、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品、设备、场景和人接入互联网,数据的生成速度越来越快,算法和算力的大力发展使得海量数据的传输、存储、处理、利用更加高效。数据进入生产函数,成为新的劳动对象,并通过与生产工具的高效结合,使生产力实现了巨大跃迁。新质生产力具有数字化的时代特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优化了生产要素,形成高水平产业结构体系,开辟出新的产业赛道,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促进数实融合,抢占全球产业体系智能化的战略制高点。

赋能产业体系绿色化。绿色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要求。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既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更是我们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生产方式绿色化,打造低碳化的能源系统、生产系统,让产业机构绿起来。新质生产力产业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区别于传统产业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能源的发展方式,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实现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推动构建绿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此外,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还实现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赋能产业体系融合化。融合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体现。随着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推进,生产要素流通加快,产业间的界限趋于模糊,融合发展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常态。产业融合不仅是一、二、三产之间的融合,还包括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产业融合的背后是技术融合,新质生产力具有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产业辐射面广等特征,表现出交叉融合的特点,有利于打破传统行业壁垒,促进资源共享,加速产业融合。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赖传统产业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支撑;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能运用新成果、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其发展提供强大新动能,不少传统产业经过技术改造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所以,新质生产力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更多空间。

赋能产业体系完整化。完整化是指产业体系需要具备齐全的产业门类、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完善的产业配套设施与政策。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链才能为整个产业体系提供坚实的支撑,并使其更具韧性。目前,我国在一些技术含量高的细分行业还有缺口,要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加快补齐短板,不断提高产业体系完整性。新质生产力一方面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以培育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支撑,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技术密集、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是科学技术创新链与成果转化的产业链、价值链紧密耦合的结果。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前沿科技跨领域交叉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研发—生产—市场”多环节、多节点互通的产业生态系统逐步完善。因此,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产业体系完整化的核心力量。

赋能产业体系先进化。先进化,就是要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不断强化产业创新、通过创新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全要素生产率。科技创新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驱动因素,创新带来的技术颠覆更是具有强烈的产业关联带动效果,进而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让创新深深扎根于产业发展的土壤中,着力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最强动力。在实现新质生产力时,强调劳动者的素质培养,依靠创新型人才和质量效果实现产业的升级与跃升,进而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先进化。

赋能产业体系安全化。安全化,就是要实现重要产业链自主可控、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大国博弈加剧,脱钩断链和筑墙设垒等现实挑战层出不穷,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一些关键环节存在着“卡脖子”问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战略支撑。以新质生产力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补齐产业链短板,实现对产业体系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提高产业链韧性安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在重要领域建立国际竞争优势,推动国内外产业循环畅通,在更多领域实现并跑乃至领跑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联动的系统工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能够催生新兴产业,推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推动实体产业和虚拟产业融合发展,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共同发展,丰富产业多样性,弥补产业空缺,在多领域同时发力,构建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47 3192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