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往年高考实用【优推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广东往年高考实用【优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广东往年高考【第一篇】

2018年全国i卷语文作文题相比2017年稳中有变。“稳”的方面在于,既延续了任务驱动型的命题方式,又保持了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关注。“变”的方面在于,相比去年横向的,多点关联的思维,今年更强调纵向的、代际传承的情怀。

题干先是列举了一系列时间节点,始于2000年,终于2035年。2000年,是大部分考生的出生年;2035年,则是第一个“15年”结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节点。以此为始终,鲜明地展现出对考生的期许——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个人命运理应与时代命运紧密相连。

以下的一系列时间节点,无不既呈现出他们的成长,又体现出对时代的密切关注。汶川大地震,承载着“多难兴邦”“众志成城”的民族记忆;北京奥运会,传递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普世价值;天宫一号,志在星空,代表科技和创新的力量;村村通、精准扶贫,脚踏实地,代表对民生的切实关注;互联网的普及,构成了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2000年的“世纪宝宝”,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理应对此具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思考。

在列举时代节点的基础上,题目设计了一个令人叫绝的任务指令:将对此的联想和思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如果说上述一系列的时间节点体现了思考的开放性,给予了考生足够的自由选材、自由表达的空间;那么“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则充实了题目的导向性,要求考生无论如何选择,均需以未来为指向,以对后辈负责的态度和对时代的担当精神,将对民族的责任、对未来的思考和期许传承下去。

今年成人的“世纪宝宝”,正是即将接过历史接力棒,承担时代使命的一代。而本次作文题,给予了他们更高远的使命:不仅要接下这一棒,更要有明确的蓝图设计,有将接力棒传递下去的历史眼光。这恰恰体现了高考命题“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也告诫未来的高考考生,绝不能闭门读书,应当关注时代与社会,培养自己的时代主人翁精神。

广东往年高考【第二篇】

是的,惠来一中高中部。

要离开这里了,真的很不舍。

想刚来那会,挺好笑的。

走廊上俩同学的对话不由得把我的记忆拉到了三年前——初中学段这个起点。

刚踏进这所县重点中学那会,我是第一次离开家独立生活。我才一米三,一个小不点,那么稚嫩、那么生涩。生活上就是一个“白痴”,不会洗衣服,不会套棉被,还偷偷哭了好几回。

要上自习课了,我走进了教室。教室里的电风扇“呼呼呼”地不知疲惫地转个不停,同学们奋笔疾书,满头大汗都不知道擦一下。

某某,这道题怎么解?

这道题有两种解法。第一种由问题逆向推导,第二种采用假设法。

利用自习课,给大家讲一下说明方法的作用。大家记下笔记——例子前即关键,关键即答案。现在我们看短文和题目,实战一下。

“铃铃铃”,5点40分下课的铃声如期响起,同学们喊完“谢谢老师”后,有的伸个懒腰就又马上投入题海;有的揉揉脑门、抻抻脖子就又开始默写英语单词;有的仅深呼吸一口气就重新翻看起错题集;还有的在整理解题思路……教室里同学们依然在埋头苦读,只有四位值日的同学匆匆地“操”劳动工具去了,其中俩同学还把《古诗文必备手册》一起带走了。

同学们怀揣着一个人人皆知的“野心”——考上惠来一中高中部。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就连平日里吊儿郎当的也收敛起来,认真地投入到了备考大军中。

日光灯下一大片白银似的柔和的光,把教室里每一个角落照得通明,洁净的玻璃,清晰地映照着同学们认真自习的身影。教室板报园地里的考试心理辅导和饮食注意事项,墙上张贴的名言警句和图画,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中考倒计时牌赫然地显示着35天,红色的35刺痛了我的双眼。

三年了,同学们填志愿了,不会的我全学会了,原来的小不点已经人高马大了,原来的生活白痴已经成长成女汉子了。惠来一中初中部,原来从和你相遇的那天起就是我们的倒计时。

我们即将到达终点了,我搜寻着我们初三的日常,努力是我们的日常,奋斗是我们的日常。在剩下的一个多月里,拼了。

初一是我们小学生活的结束,初中阶段的起点;初三中考是我们初中阶段的终点,这个终点也是我们高中阶段的起点。

终点也是起点。同学们:全力以赴,拼了,奔向惠来一中高中部。

广东往年高考【第三篇】

高考模式有哪几种。

目前现行的有三种高考模式,传统高考模式(文理分科)、3+3高考模式、3+1+2高考模式。

3+3新高考模式:高考“3+3”模式指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3+3”模式:3门必选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选考科目,考生在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任选3门,每门满分100分(上海为70分),选考科目实行等级赋分制度;总分为750分(上海为660分,海南为900分)。

3+3模式的利弊:

优势:考生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科目学习,而且还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和爱好,对于专业的匹配度也比较高,有利于素质教育。

劣势:从目前上海和浙江(浙江等级考中多一门技术,也叫7选3高考模式)的新高考实施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选科的时候,都不是凭借兴趣爱好来选择的,而是按照学科难易程度来选。由于物理和化学较难,所以,选择的人数会偏少,长此以往,我国物理、化学方面的人才可能会越来越少。另外,因为高考改革,所以很多学校都开始实施走班制教学,而走班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问题。一些普通高中在实施走班制的过程中,往往师资力量不堪重负,使得教与学的效果不甚理想。

3+1+2新高考模式:

新高考3+1+2模式是一种新的高考模式,另外一种新高考选科模式是3+3模式。高考3+1+2科目中,“3”就是语文、数学、英语3个主科为必考科目,每科满分150,使用高考的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成绩,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待条件成熟后提供两次考试机会。“1”是物理和历史为2选一科目,每科满分100,也是使用高考的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成绩;“2”是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任选两科,每科满分也是100分,按等级赋分的方式计入高考总成绩。高考满分150不变。

广东往年高考【第四篇】

最近有一句网络流行语叫“别人家……”,意思是羡慕别人家的xxx,而自己却没那么命好,没能碰上。同样一张试卷,小明考了98分,结果得到的“奖赏”是一个耳光,小王考了61分,就得到了一个鼓励的亲吻。哎,又是一个“别人家”的家长,同样一张试卷,奖励和惩罚的命运却千差万别。

理解润亲情,鼓励成远方。成功没有标准答案,胜利不一定就是满分,只不过期望值不同而已。有些时候,我们习惯于成功,习惯于完满,把标准定得太高,把脚步迈的太大,可能落差也会更大,还不如春风化雨,脚踏实地,让成就一步一步积累,让喜悦一点点绽放。

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强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南风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强扭的瓜不甜,早熟的柿子生涩,早拔的育苗根儿松,漫灌的鲜花会被淹死,关键看你如何把控尺度,如何设置期望值。

20世纪英国著名心理学大师唐纳德·温尼科特曾提出“足够好的妈妈”的概念,具体含义是妈妈做到60分,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把剩下40分的爱以“特别狠心”的方式隐藏起来,留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自己努力学习成长。相反,六一儿童节之际,湖北武汉一“着急妈妈”火了。从半岁到5岁,她为自己的小孩累计投入近12万元,报了英语、数学、声乐、表演等17项培优班,结果没想到儿子竟然由“学霸”变成了“学渣”。对比触目惊心,做“60分妈妈”总比做“着急妈妈”更令孩子接受。

上善若水任方圆。98分的“学渣”与61分的“学霸”,奖惩分明、区别对待背后是一种焦虑,中间隔着习惯性与偶然性的转换差,而这个差值正是中国应试教育下的一种常态。在此呼吁别让“中国式焦虑”毁了“中国式教育”,因为方圆即乾坤。

广东往年高考【第五篇】

满分少年稍有失误辄遭责骂,后进儿童些微进步即迎赞许,而进退步间的'衡量标准竟唯系于分数,于如此转折对比中不难看出简单以分数为指标的功利化家庭教育的现实图景,着实令人嗟叹!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几乎每个为人父母者皆希冀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寄望于其在成长中能有所进益。其出发点绝对是无可非议的,但以分数论实施标准却是有失偏颇的。然而,这种标准取向却又非个例,而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于是有学者韩桐彦在《素质教育》一书中尖锐地把中国教育模式概括为小学听话教育,中学分数教育,大学方为知识教育。

如此家庭教育中的分数崇拜趋势是考试机制所造就的功利主义的一种集中表露。在当下中国许多家长的思想里,高分与好大学与光明未来之间是存在必然关联的。且在施行高考体制的当下,考试也的确乃是多数人进入高校学校的唯一渠道。由是,功利教育观便有了其存在的现实土壤,且在现实趋动下愈演愈烈。并产生了诸如虎妈、狼爸之类以激进高压手段帮助子女成长的现象,且不乏拥趸。

似此般教育乱象无疑是与苏霍姆林斯基的“人学”、陶行知的真教育相背离的。德国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强调:“教育应是对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与认识的堆积。”可当下现状许已是本末倒置了。家长、教师、学生往往如赫伯特、马尔库塞所形容的单向度社会中人一般为分数这一单一的指标因素所左右。并且,还沦陷到更深程度的教育领城的异化中去,丧失了支配自我的能力。

而这皆是根源于社会价值取向的单一化及教育体制机制的单一固化。众人皆追利而去,为求高校青睐而千万人同挤一独木桥。竞争的不断激化也使得教育不断畸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是在指责高考机制。事实上,高考已是目前实现教育公平的最优化方案之一了。而应是要求个体在此般形态下的自我审视与调整。

德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有言:“在教育中一切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教育者的过度功利化将致使受教育者的偏离。虽无法脱离考试分数的框架桎梏,但一定程度上对人学本源的回归。卢梭提倡“自然主义”的教育观,倡导遵循自然天性,让孩子在教育中占主动地位。或许现行体制下其难以实现,但逐渐淡化分数意识,呼唤教育回归已实乃当务之急。

广东往年高考【第六篇】

首年恢复使用“全国卷”

20,广东恢复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广东省考试院院长杨开乔表示,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全国卷难度比分省命题试卷略高,在试卷结构、个别题目分值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尽管在首次全国卷适应性考试中,不少考生都认为“很简单”。但广东省考试院有关负责人称,在测试之前曾跟中学明确,省模只是作为中学适应全国卷试卷结构和答卷形式的一次考试,至于试题的难度跟高考没有太大的关联性。专家再次强调,由于高校招生计划按省划分,分数线是根据考生群体的分数分布和各层次高校的招生计划数来划定的,考试难度的变化不改变招生数量和比例。

录取批次2a、2b合并。

从年起,广东高考招生录取将合并二本的a线和b线。第二批本科批次的普通类(含文理科)仍实行平行志愿。在平行志愿去年增加志愿数的基础上,再适度增加院校志愿数。其中第一组院校志愿数设置为7个,第二组院校志愿数设置为4个。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认为,合并了一些批次之后,学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合并之后,大家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对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来说都是非常好的事情,大家都是共同竞争了。民办学校也可以招到高分的学生。”

全省51所高校新增专业180个。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其中,广东共有51所高校将新增180个专业,比去年的70个新专业数量“翻了一番”。在新增审批专业名单中,涉及文学、理学、工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包括广州医科大学在内的11所广东高校共有15个专业获批。

异地高考首年惠及9千考生。

从2016年起,广东省将全面放开异地高考。罗伟其透露,2016年总有9000多人符合异地高考条件。他表示,在以后的几年里这个数都会成倍地增加,明年异地高考考生可能达到2万人。面对异地高考人数的增长,杨开乔称不会影响广东本地户籍考生的录取率。原因一是广东2016年考生规模略少于;二是包括一本院校录取率在内,广东总体招生规模、招生录取率都得到逐步提高;三是2016年广东会继续积极争取国家增加广东招生计划,争取国家部委属院校增加广东招生名额。

广东往年高考【第七篇】

胡杨自豪地屹立在沙砾遍布、多石的沙漠中,创造了“300年不朽、300年失败、300年不朽”的奇迹。他们追求与沙漠抗争的力量和不屈,但从不怀念江南水乡,那里风吹雨打。在追求不屈不挠的信念的过程中,他们保持了真实的自我,并认识到自己的真正价值。

生活也是如此。人们应该追求一些东西,但不是盲目的。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的价值。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生能保持最真诚的追求。他没有在浑浊的官场中勾心斗角,而是发出了一种“天下浑而我独清,人人醉而我独醒”的感觉。他没有在肮脏的官场中“随波逐流,任人宰割”,宁愿献身于汨罗,也不愿玷污自己的追求。在他对生活的追求中,他从不忘记自己的真正价值。在现实的考验面前,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将永远存在的名声。

人生的追求应该是多样的,就像优美的柳树向往多彩的春天,鸟儿向往蓝天白云一样,他们应该永远记住自己的真实身份,承认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超越自己的极限,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李白,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财富和智慧。他没有因为事业受挫而忘记自己的价值。他的“哦,我怎么能严肃地向高级官员和高官卑躬屈膝,他们永远不会遭受被显示一个诚实的心的脸”自由,容易和大胆,是他的内在品质的真实写照。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带给我们无尽的享受。在他们的追求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在挫折中迷失自己。

只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价值取向,我们才能更好地欣赏生活的趣味,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和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

我们从苏轼的豪情壮志中感受到了巨大的雄心,那就是“抛石、浪拍岸、雪滚千堆”。在追求中认识自我价值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选择。

广东往年高考【第八篇】

昨日之时,你教我*长莺飞,细雨朦胧。

今日之时,我教你细数花名,测天看云。

仍记得小时候,父母外出,外婆你总是在乡下带着我忙农活。正当夏时,天气炎热,忽然一场大雨,你放下农活,笑眯眯地翻过我趴在床板上的身子,说:“囡囡,热了吧?走,外婆带你凉快去。”一个激灵,鱼跃而起。外婆打着把破旧的伞,肩上骑着小小的我便出了门。外婆所说的“纳凉好去处”竟是村里的一片莲藕地。地是小方的浅池塘,有一间破木屋,我们进去时已湿了身,外婆顺手摘了片荷叶搭在我的头上,浅浅的荷香,仿佛我就正是荷花欲开时刚醒来的花仙子,我离荷塘多么多么近啊!大雨冲刷了盛夏的暑气,连人身上的毛孔都是清凉的,溢着花香的。

荷花淡淡开,在风雨中舒展姿态,绿色的裙摆随风扬起。我偎依在你怀里,糯糯的声音问道:“外婆,为什么下雨了就会凉快?为什么荷花夏天开?为什么……”“哎呦,可问怕外婆了!外婆哪里知道些什么,外婆只管晓得看看天,就知道明天下不下雨。”“那后天呢,大后天呢?”我追着问,你捏了捏我的小脸,说:“那要等囡囡长大后才能教外婆了。”我心中略有惆怅,这片荷塘已离我有些远了。是啊,长大了,我会了。我会牵着你去散步,瞧见路边开得正烂漫的小野花,我可以指着它,告诉你:“外婆,那是覆施子,有清热解毒之用……那是金钱草,因为它的叶子圆圆的像铜钱……”你笑而不语,脸上尽是自豪。你突然看看天,我知道你想看清天上的云是怎样的状况。但你眯着眼,总是看不清,觉得天更远更远了,自嘲的说道:“哎!老了,眼睛不中用了。”我拍拍你的手背,翻了翻手机里近几天的天气预报,说:“外婆,明天又是晴天呢,这个星期都不会下雨,我们去看荷花吧,我可以告诉你荷花有哪些药用价值哦。”我扬了扬手机,天空就在这里,自然也在这里,不远。我们可以离那片荷塘更近。

很感谢你,带我去看荷赏雨,让我亲近自然,获得感性认识;现在,我带你去看荷花成片,给你数数荷花的药效,让我们理性认识自然,不必遗憾。

我们,去看花海成片,细数花名。

点评:

大道至简。高考场上的作文亦然。本文的“至简”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标题简。题好文一半。高考作文要求“题目自拟”,该生拟的是“带您去看花海”,此题是全文一以贯之的线索,拟得很有诗意、很能吸引人眼球;用“您”这个第二人称写作,在70万份高考卷中其辨异性很给力,值得点赞。其二是结构简。全文共7段。第1、2段快速入题分别写“昨日之时感受自然、今日之时感受自然”,第3、4段详写我幼时被外婆带去“感受自然”,第5自然段写我长大了带外婆“感受自然”,第6自然段用议论抒情绾结前文,第7自然段扣题点题作结。全文绝无蔓枝,浑然一体。今年作文的关键词有“感受自然”、感受自然的途径(用身、用心、用科技手段)、感受自然的结果(自然离我们“远”“近”),作者用7个自然段将其掰开揉碎、扣得很充分。其三是题材简。全文就地取材,就写田边地头,就写真情实感,人物少、情节明、环境“简”,很有“实战”价值。此外,本文文体特征突出,文情(天人合一)理(光大发扬孝文化)并茂,详略处理亦无不当。

47 18579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