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交流发言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2024年全市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交流发言4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xx中心医院急诊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党建统领急救事业发展,结合自身特点探索推行了红色、绿色、金色“三色”工作法,有力推动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努力在护佑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中走在前、当先锋。党支部先后荣获东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建强“红色堡垒”,赋能大战大考。

红色象征方向和信仰。党支部以“党建红”为引领,推动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让党旗始终在急难险重任务一线高高飘扬。面对疫情防控及医疗救治带来的超预期压力,党支部积极推行党员“三先”制度,开展“三亮三比”工作,让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支部先后参与院内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组建和市方舱医院的成立,累计参与急诊、住陪、发热门诊、社区核酸采样达百万人次,并先后派出40余人参与援渝、援藏、援沪、援琼等工作,做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急诊人的身影。尤其是自疫情防控工作重点转移到“保健康、防重症”以来,急诊日就诊量暴增至日常的3倍以上,日收入院200余人次。党支部把保障人民群众正常医疗救治作为首要任务,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全力扩充医疗资源,EICU床位扩充至14张,增长130%,成立急诊综合病区,为克服人员紧张,支部叫响“我是党员我先上”,以党员带动群众,全员无休、带病坚持工作,以“5+2、白加黑”“24小时连轴转”的干劲,累计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3000余人次、转运住院过渡患者5420人次,为疫情平稳渡峰作出了贡献。

二、畅通“绿色通道”,护佑生命安全。

绿色代表生机和高效。党支部着力推动党建与医疗急救工作的有机融合,确保生命绿色通道始终畅通,为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支部坚持把党小组建在抢救组上,在救护车、急救岗位上设置党员示范岗,在急救一线亮出党员身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年接诊急诊患者万人次,危重症抢救6548人次,转运危重患者万人次。聚焦急救体系优化,推行党员带头攻坚行动,大力推进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和创伤中心的建设,实现院前急救与院中救治的无缝衔接,有效缩短了患者抢救时间,争创为国家五星级卒中中心和国家胸痛中心。要承担起急救任务,有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是关键。党支部坚持理论武装与业务培养并重,让职工“又红又专”。建立支委会领学、党员大会深学、科室联学、党员自学四维一体学习格局,多措并举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常态化开展“双比武”活动,连续9年举行青年技能竞赛,每月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实战能力,50人次在省、市、院级比赛中获奖,10余人荣获“xx好护士”“东营好护士”“抗疫先锋个人”等荣誉称号,建立起一支担当作为、能打胜仗、乐于奉献的“医疗急救铁军”。

三、打造“金色品牌”,提升群众满意。

金色寓意温暖和收获。党支部坚持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医疗救治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着力打造“急救护航,医心向党”党建品牌,让中心医院120急救品牌叫得更响。做实惠民实事,建立实施急救应急机制,对急救患者和“三无”病人开辟绿色通道,推出急诊患者陪检和护送至病房服务,确保患者检查和转诊中的安全。推进健康科普工作,成立向日葵急诊志愿服务队,常态化进学校、到社区、入企业开展急救能力培训,普及全民急救知识。助力乡村振兴,作为中国初级创伤救治东营地区培训基地,为我市12个单位102名基层院前急救人员进行初、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健康保障。积极履行社会公益,承担全市中高考、马拉松比赛等重大赛事等急救保障任务,成功抢救成批烧伤、中毒患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余起。

全市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交流发言二

近年来,xx管理局深化系统党建工作思维,坚持党建引领、大抓基层、协同发展,一体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市县联动,积极打造政治型、纪律型、服务型、责任型、高效型模范机关,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xx保护治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东营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黄河力量。

一、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强化政治建设。

一是激活“四学联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领学促学作用。党支部“跟进学”,建立“主题党日”内外双循环学习机制。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创新学”,打造“河青·海彦”学习品牌。党员个人“自主学”,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教育培训同步推进。二是压实“五责一体”。建立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发展的责任落实体系,把党建与业务融合纳入各单位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三级责任清单,构建完善党组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机关党委书记主要责任、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直接责任、党支部书记落实责任的“五责一体”工作机制,形成共耕党建“责任田”的良好态势。三是贯彻“四个聚焦”。聚焦政治监督,提升监督质效,做好日常监督,深化执纪问责。聚焦作风建设,严纪律抓作风强管理,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聚焦“三不”一体,巩固拓展反腐败成果,健全“三不”一体推进制度机制。聚焦廉洁教育,开展示范引廉进机关、党课宣廉进基层、监督保廉进工地“三廉三进”廉洁文化建设活动。

二、坚持大抓基层,持续巩固组织建设。

一是深化梯级提升。不断深化“两规范一创建”,实施动态定级管理,按照“普通支部达标、标准支部提升、过硬支部争先、先锋支部引领”的渐进原则,形成争先进位、整体提升态势。截至目前,创建水利先锋党支部1个、黄河先锋党支部6个、xx黄河过硬党支部15个、黄河水利基层党建示范带首批“党员教育基地”4个,首批东营市机关党建示范点2个,东营市直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1个。二是深化创新培优。坚持典型引路的工作方法,在全局范围内遴选15个党组织作为黄河党建示范点进行重点培育,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带动全局28个党支部立足河口治黄实际,提炼特色鲜明的支部工作法。分类分层培育党建品牌,指导党支部量身打造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形成以“党建领航·幸福河口”为主品牌、以“互动一小时”等为子品牌的品牌矩阵。三是深化系统联动。以“党建+”为纽带,推进全局党务和业务部门、机关和一线党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党建工作联动平台,通过具体业务融合推动党建融合,实现多创联动、优势互补,建设纵向联动、横向融合、内外贯通的黄河基层水利党建示范区。

三、坚持协同发展,持续推动河地融合。

一是聚力保障黄河安澜。完善河口防洪工程体系,在防洪工程建设中组建党员突击队和攻坚队,推进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和引黄涵闸建设,创建黄委示范工程3处。建立“1+N”防汛抢险队伍、物资保障长效机制,组建联合抢险队伍,加强防洪巡查抢险调度,确保黄河岁岁安澜。现行流路自然保护区补水量和刁口河流路补水速度创历史最高,河口河务局荣获“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称号。二是聚力服务地方发展。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密切与公检法的合作,率先在全省推行“生态警长制”,初步构建“司法协作圈”“联合执法圈”。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完成植树万株、植草亩。开辟河地干部双向交流渠道,选派5名党员干部到地方交流锻炼。xx年、xx年荣获“支持东营市发展先进单位”称号。三是聚力打造治黄新一线。建立领导干部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以联系点为纽带,系统推进基层段所标准化和准军事化建设工作,实现视频会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巡查“三个全覆盖”,促进基层管理能力、基层职工幸福感“双提升”,建成硬件全、管理严、标准高、业务强、精神足、面貌优的“治黄新一线”。

全市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交流发言三

近年来,市退役军人局时刻牢树“党建固本强基 文化培根铸魂”的工作理念,做细做实“五角星”工作法,倾力打造“擦亮五角星 增辉党旗红”党建品牌,通过抓党建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引领凝心铸魂,打造机关党建一点红。聚焦政治建设。牢牢把握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政治属性,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五学”机制,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建元素、党史军史、廉政文化为主要内容,高标准打造具有退役军人工作特色的政治文化阵地,让办公场所变身砥砺党性的实践园地。聚焦组织建设。建立党组把方向、机关党委强统筹、基层支部抓落实责任体系,大力推进退役军人工作“三个机关”建设,率先获得模范机关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融入军的元素,突出双拥共建、移交安置、服务老兵等主题打造一支部一品牌,把一个个支部“小盆景”连成一片片党建“风景线”,所属党支部均为五星级党支部。聚焦队伍建设。开发“党建+”答题程序,题目涵盖党的二十大精神、退役军人政策法规等1000余道,每周一答学习氛围浓厚。搭建“党建+”空中讲堂,组织年轻干部进行网络授课,谈学习体会讲工作思路,实现辅导授课实时看,知识输入零距离。设立“党建+”服务专区。组织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把党建阵地搭建到招聘会、双报到等活动现场,创新设立党建服务角,为广大退役军人提供面对面服务。

二、五位一体整体推进,带动系统党建一线红。坚持目标导向。将党建纳入考核首要内容,区分县区、支部、科室、党员4个层面,实施分类评比、对标定位、量化管理。坚持创新驱动。聚焦主责主业,把党的“红”、军的“绿”、家的“暖”融为一体,创新打造“政治引领功能强、安置就业质量好、抚恤优待水平高、服务保障质效优、尊崇尊重氛围浓”的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坚持路径保障。开展作风提优专项行动,在为民服务中检验党性,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示范岗,在优待证办理、为烈士寻亲等急难任务中冲在前。坚持载体赋能。开展“学理论,比政治能力是否过硬;学业务,比业务能力是否过硬”活动,着力打造理论学习和业务能力双过硬队伍,全系统年度表扬优秀党组织8个,各类标兵60余名。坚持风控托底。坚持将廉政建设和风险防控一体推进,常态化开展廉政学习、廉政党课、警示教育等活动,下大力气构建“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的风险防控体系,为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划出清晰底线。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退役军人党建一片红。突出红色教育。打造军创中心等红色教育基地16处,累计开展党性教育500余场,让广大退役军人党员就近接受党的教育。开展“退役军人党员进党校”培训15批,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人讲“第一课”,为全市万名退役军人筑牢信念魂、忠诚魂。讲好红色故事。组建退役军人校外辅导员、老兵宣讲团等队伍,在为党育人中践行初心使命。精心录制“退役军人讲述全军十大英模事迹”视频课程,广泛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活动,累计开展英模宣讲700余场次,网络直播累计120余万人次,推动党的故事从“活起来”到“火起来”。凝聚红色力量。充分发扬退役军人赤胆忠心、红心向党的优良作风,建强兵支书、军创企业家、志愿服务三支队伍,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服务发展生力军、应急保障先锋队。全市兵支书343人,占总数的%;军创企业从361家增至1911家,实现年利税38亿元;36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重大行动一线万人次,展现退役军人担当。

全市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交流发言四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一线工作法”,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双优双促。现有全市机关党建示范点1个、市直机关党建示范点2个、五星级党支部23个。xx年被表彰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全市攻坚克难先进集体、市直机关首批模范机关建设先进单位。在全市综合考核中,连续7年被评为“优秀”等次。

一、组织建设在一线,打造行业治理“桥头堡”。在建强机关党支部的基础上,坚持扩组织、强覆盖,推动党的组织建设向一线延伸,在东青高速改扩建、津潍高铁xx段、小清河复航、东津黄河大桥等交通重点项目设立行动党支部,引导党员比担当、比攻坚、比作为。设立市道路运输行业党委、市危化品道路运输行业党委,推动5个县区、2个开发区全覆盖成立行业党委,把党的建设融入行业治理,打造了“红色赋能·危运先锋”行业党建品牌,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协同监管试点城市,典型经验入选全省第一批营商环境跨领域“揭榜挂帅”项目清单,《把好行业党建方向盘,引领危货运输加速度》被评为全市机关党建“十佳”创新案例。在省道路运输行业党委年度评议考核中,我市被评为第一等次,2个企业党组织、5名党员、5名党务工作者被表彰为全省道路运输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个人。

二、党员冲锋在一线,争做担当实干“排头兵”。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交通干部队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关键时刻站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累计选派50余名党员参与全市“一线”培优、省安全生产专项督导、省“四进”攻坚、下派帮扶等工作。自2020年以来,广大党员主动请缨,舍小家、顾大家,连续奋战3年,蹲点驻守全市38处交通服务点、600余家道路运输企业,全力抓好交通场站、交通工具和重点从业人员疫情防控工作,2个党组织被表彰为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涌现出一批“抗疫”先进个人。特别是xx年,参与快速妥善处置我市“”“”突发疫情,牵头建立“防输入、防扩散、保转运、保畅通”联动机制,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交通贡献。

三、作用发挥在一线,当好服务发展“先锋队”。牢牢把握交通运输“开路先锋”职责定位,成立全市交通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实行“责任领导牵总、县级干部联系、科室负责人盯靠”的推进机制,设立党员攻坚岗、成立党员突击队,加快交通重点项目建设。xx年,累计争取上级资金41亿元,36个项目获省、部支持。xx火车站完成改造,东青高速改扩建项目全线开工,小清河复航工程xx段率先具备通航条件,亿吨深水大港加快建设,胜利机场提升改造工程提速推进。以一市之力推动沿线6个地市手续办理,津潍高铁xx黄河公铁大桥开工建设,创造全国高铁项目当年立项、当年开工最快速度,全市对内对外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四、形象展示在一线,甘做人民群众“贴心人”。聚力打造“人民满意交通”,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树立党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交通业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全市所有建制村全部通公交,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全部实现“户户通”,县乡道和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覆盖。升级改造95128出租车电召平台,开通“助学公交”30条、“专线公交”71条,利津县开通全域免费公交。在全市建设货车司机党群服务阵地8处,为货车司机提供全方位的学习、休息、餐饮等服务。畅通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每年办理来电来件15000余件,解决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全年涌现出党员救人、救火等先进事迹8起,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口碑。

47 2375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