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练声的方法_如何练气参考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科学练声的方法_如何练气参考4篇”稿件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京剧怎样练声练气1

京剧练声练气方法之气息训练

(1)深吸气以后,用这一口气发出两三个扎实的HEI音,不断重复坚持数日就可以获得自动进气的感觉,这以后呢,要由慢到快,稳健轻巧的连续弹发HEI音气泡音:60秒

(2)把手放在胸口来体会一下,发这个HA音,看胸部是不是产生了振动,如果有了振动的话就证明你就有了胸腔共鸣,60秒

(3)搓脸:20秒

松下巴:10秒

提颧肌:30次,30秒

打口腔 半打哈欠:8个8拍 60秒

(4) “啊 ”-----音:a的延长音深、匀、稳男生30秒女生25秒 5次

(5) a的直上直下飞机5次

(6) a的 绕梁音 综合练习哼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5次

(7) “si”——音:1分钟。

京剧练声练气方法之唇的练习

(8)喷 双唇紧闭 阻住气流 突然放开发出P 。咧 先把双唇撅起来,然后呢,向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歪 先把双唇撅起来,然后呢,向左歪再向右歪交替进行。绕 双唇紧闭,撅起,然后呢,左转360度,再向右转360度,这样交替进行,这里应该注意到向左转多少圈,那么向右就应该转多少圈。各以8*8拍练习,各60秒。

京剧练声练气方法之舌的练习

(9) 刮 舌尖抵下齿背,舌体用力,用上门齿的齿沿刮舌尖和舌面,反复进行。弹 先把力量集中在舌尖,抵住上齿龈,堵住气流,堵住呼出的气流,然后呢,突然打开爆发出te音,反复进行。顶 先闭唇,用舌尖来顶左右的内颊,交替进行。转 闭唇把舌尖伸到齿唇的中间,先向顺时针方向环绕360度,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环绕360度,这样交替来进行,这样交替进行。

(10)数“数儿”:一口气由1数到30,3次,3分钟。

(11)打枣绕口令

(12)绕口令:任选10段,10分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大家带来的4篇《科学练声的方法_如何练气》,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一米范文范文的价值所在。

科学练声的方法_如何练气2

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来源。充足、稳定的气息是发音的基础。说话时,横在呼出气流通道上的两条声带,迅速地一开一闭,把稳定的气流切成一串串的喷流,进而转换成听得见的峰音,随着舌、唇、腭等器官的运动,不断改变声道的声学性质,将峰音变成能区别的语音,通过胸腔、喉腔、咽腔、鼻腔、口腔组成的共鸣器放大而发出声音。这就是发音的全过程。气息的运用与呼吸、声带、共鸣器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着重要进行下列训练:

一、呼吸训练。

有的人讲话或唱歌声音洪亮、持久、有力,人们赞叹说,他(她)“中气”很足,相反,有的人说话或唱歌音量很小,有气无力,上气不接下气,像蚊子嗡嗡叫一样,使人难以听清,这种人则“中气”不足。其间除了身体素质的区别外,还有一个气息调节技巧问题,即呼吸和讲话的配合、协调是否恰当的问题。

1、正常情况下,说话是在呼气时而不是在吸气时间进行的,停顿则是在吸气时进行的。如果是持续时间较长的讲话或朗诵,必然要求有比平时更强的呼吸循环。 讲话时的正确呼吸方法,应当采用由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也称丹田呼吸法),即运用小腹收缩,靠丹田的力量控制呼吸。郭兰英在谈到运用这种呼吸方法时说:“唱歌时小肚子常是硬的,唱的越高就越硬”

胸腹式联合呼吸介于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者之间,是二者的结合。具体方法如下:

(1)、吸气:小腹向内即向丹田收缩,相反,大腹、胸、腰部同时向外扩展,可以感觉到腰带渐紧,前腹和后腰分别向前、后、左、右撑开的力量。用鼻吸气,做到快、静、深。

(2)、呼气:小腹差不多始终要收住,不可放开,使胸、腹部在努力控制下,将肺部储气慢慢放出,均匀地外吐。呼气要用嘴,做到匀、缓、稳。在呼气过程中,语音一个接一个的发出后,组成有节奏的有声语言。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使腹部和丹田充满气息,为发音提供充足的“气”,同时,由于小腹向内收缩,胸前向外扩张,以小腹、后腰和后胸为支柱点,为发音提供了充足的“力”。“气”与“力”的融合,为优美的声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在讲话过程中,要处理好讲话和呼吸的关系,必须注意:

第一,尽可能轻松自如,吸气要迅速,呼气要缓慢、均匀,吸入的气量要适中。 第二, 尽可能在讲话中的自然停顿处换气,不要等讲完一个长句才大呼大吸,显得讲话很吃力。还要根据自己的气量来决定是否用中途不便停顿的长句,不要为了渲染和曾强表达效果而勉为其难地为之。那样,会适得其反。

第三,尽可能时讲话时的姿势有利于呼吸。无论是站姿和还是坐姿,都要抬头舒肩展背,胸部要稍向前倾,小腹自然内收,双脚并立平放。这样发音的关键部位胸、腹、喉、舌等才能处于良好的呼吸准备和行进状态之中。呼吸顺畅,方可语流顺畅。

3、 练习呼吸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

(1)、闻花香:仿佛面前有一盆花香花,深深地吸进其香气,控制一会儿后缓缓吐出。

(2)、吹蜡烛:模拟吹灭生日蜡烛,深吸一口气后均匀缓慢地吹,尽可能时间长一点,达到25-30秒为合格。

(3)、咬住牙,深吸一口气后,从牙缝中发出“咝-----”声,力求平稳均匀持久。

(4)、数数:从一数到十,往复循环,一口气能数多少遍就数多少遍,要数的清晰响亮。

(5)、用绕口令或近似绕口令的语句练习气息。如: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拿着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儿,两个枣儿,三个枣儿,四个枣儿,五个枣儿,六个枣儿,七个枣儿,八个枣儿,九个枣儿,十个枣儿``````这是一个绕口令,一口气说完才算好。

开始做练习的时候,中间可以适当换气,练到气息有了控制能力时,逐渐减少换气次数,最后要争取一口气说完,甚至多说几个枣儿。

京剧怎样练声练气3

京剧练声法之吟诗、吟唱练习

把吟诗、吟唱放在第四阶段目的是练习和挖掘“低音宽厚,中音圆润,高音坚韧"的嗓音素质,不盲目拔高、爬高,而是巩固中音、低音,使其音色华美、音质纯正,保住一条好听好用的嗓子,同时锻炼高音的坚韧有弹性。此时的念白练唱都是无伴奏的,演唱更难,要求更高,在第三阶段练,有气、音、字垫底,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上来的,嗓音并不疲劳,练习有实效,把握性大。

①吟诗一般选各个行当的定场诗,因为角色刚刚上场,要给观众留下第一印象,并使他们停止议论,安静下来,所以定场诗应是声调较高,不急不慢,是角色自己兴趣志向的自我剖析,韵律性极强,必须好好练,又适合于喊嗓、练声、练习。比如《击鼓骂曹》祢衡的定场诗,“口似悬河语似流,全凭舌尖压诸侯,男儿何得擎天手,自当谈笑觅封侯”;再如《挑华车》中岳飞的定场诗“明亮亮盔甲射人斗牛宫,缥缈缈旌旗遮住太阳红,虎威威排列着明辅上将,雄纠纠胯下驹战马如龙”。在万物苏醒,万象更新的清晨你可以尽情发挥练嗓。

②吟唱:具有念白吟诵相夹,半唱半念交相辉映的特点,比吟诗更难,其情感更宜抒发,其音律更宜舒展,正好用来喊嗓发声。半吟半唱如引子,例如,《宇宙锋》赵艳容上半吟(念)“杜鹃枝头泣,(吟唱)血泪暗悲啼。”再如阳平关》曹操(半吟念)“只手(吟唱)独擎天,奇勋已早建,(半吟念)虚名扶汉祚,(吟唱)时势魏将迁”。直接吟唱如《秦琼卖马》“好汉英雄困天堂,不知何日回故乡”,再如《清风亭》“年纪迈,血气衰,年老无儿绝后代”,“听妈妈高声唤悲哀,想必是为姣儿失却了夫妻恩爱”。

③京白(普通话)吟诗:为现代戏表演念词而练习,如用吟诗的旋律,念《毛主席诗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等。再如念现代戏一些经典道白,“久旱的禾苗逢甘霖,点点记在心”,“千枝万叶一条根,都是受苦人”等,都是喊嗓练声的好素材。传统大段念白及一些贯口练习也可在这一阶段锻炼气息和发声。

京剧练声法弧形气声练习

这是京剧里非常独特的一种发声技巧,它像舞蹈里的弹跳,跳起来蹲下去又弹起来,也像体育里的掷铅球,转起来,缩回来,再掷出去,气息和声音推出形成一条/型,抛物线,拉回来,再抛出去。

如武生:啊/咳/

老生:马/来/

花脸:酒/喔啊\来/

丑:啊/哈/

青衣:苦/哇/

容⌒禀/

这类双弧形气、声,如不好好练,极容易出“岔音”,“转”或“呲花”。一般要领是:运好气——托好字(像“汉语拼音”一样分解字音)——抛出去——收——再抛出去,控制好气息、音量,选出最佳音色,一环扣一环,相得益彰。尤其程派吟诵的“容——禀”似断不断、细若游丝、欲断又起至饱满地送到家。归音归韵更是需要努力练习和掌握的。

京剧练声法爬音阶及高难音练习

“嘎调”、“翻高”、“高腔”是演唱中不可缺少的,我们称其为高难音。在喊嗓练声中练习这路音,注意不可多练,关键是找方法找位置,如果拼命去喊去叫,前面练习的会全部做废,还会伤及嗓子。练习这路音最忌挤、卡、捏、压、强努、硬拼横气。老先生说“如字要高唱不必用力反呼(使拙劲去喊),惟将此字做狭做细,做锐,做深,则音自高矣……,凡遇高扬之字照上法将气提起送出……则听者已清晰明亮,唱者又不费劲。”这里有窍门,有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去摸索,去探求。

京剧怎样练声练气4

“水”,就是嗓音听上去不觉得发乾。“乾”照声乐理论上说,首先是没有共鸣,即只有基音而没有好的泛音共鸣。其主要问题在於共鸣腔壁没有弹性,也包括气息没有弹性。所以它的音波发出来以後,不能传送很远。在空气中维持的时间也就较短,常常使人感到戛然而止。而有弹性的声音既传送得远,听起来又滋润柔和,而音波的消失总是慢慢地由强渐弱,不让人感到突然间没有声音了。做个比方,嗓子有水音的人,犹如敲鼓敲在鼓芯上的声音,而没有水音的嗓音,就如用一个手捂住鼓面在敲鼓。借用声乐术语来说,就是混响的时间不长(混响是声源停止後,声音在一定点延续的现象)。人们一般只知道锣声很响,很少注意到鼓声比锣声传送得更远。过去农村裹唱所谓野台戏时,人们在几里路外总是先听到鼓声,等走近些才能听到锣声。由此可见共鸣体及其弹性的重要。

47 208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