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全市以案促改暨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会议上的讲话

云海 分享 时间:

强调以案促改的重要性,激励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委书记在全市以案促改暨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把坚持"严"的主基调与营造干事创业氛围结合起来,引导和激励全市党员干部自觉在"严"的氛围下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会前,市委常委会针对全市干部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实际,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审议通过了《**市问责统筹机制暂行办法》、《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激励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若干举措》,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

任何一个地方,管党治党必须坚持"严"的主基调。只有从严管党治党,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一,从严管党治党是党中央的重要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其中最具根本性的有三条: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明确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二是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建设;三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明确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2014年在江苏考察时,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上庄严宣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今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可以说,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总书记讲得非常明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从制定实施"八项规定"到整治"四风",从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度反腐败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到强调要不断提高政治能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管党治党上,"严"的要求一以贯之,"严"的标准越来越高。落实好党中央要求,必须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

第二,从严管党治党是对党员干部的最大爱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要通过抓纪律避免党员干部犯更大的错误,这也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级党组织,如果对干部用而不管、管而不严,既是政治上的不作为,也是对干部成长的不负责。反思一些违纪违法案件,有的干部之所以出问题,固然主要是其自身原因,但与组织管理不严也有很大关系。很多违纪违法干部都在忏悔录中写到,如果组织上能早一些提醒敲打,自己也不至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党员干部身上的小毛病、小错误如果能及时得到提醒、纠正,很多违纪违法问题就可以有效避免。因此,从严管党治党是对党员干部的最大爱护。

第三,从严管党治党与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是辩证统一的。有的同志把全面从严与干事创业对立起来,认为干事创业需要宽松环境,"严"的氛围不利于干事创业。这其实是既没有正确理解"严"的要求,也没有正确理解干事创业宽松环境的内涵。从严不是捆住干部的手脚,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干事创业是有广阔天地的。干事创业固然需要宽松的环境,但所有工作必须在党纪国法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否则,底线一旦被击穿,红线一旦被踩踏,问题就会接踵而来。党的十八大前,一些干部不踏实干事,靠跑关系甚至搞利益输送被提拔到重要岗位,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恶化了政治生态,也影响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一些地方,"潜规则"盛行,正当的事要通过不正当的方式来办,想干事的干部往往非常苦闷。从严管党治党,就是要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更好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让更多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真正有舞台、有作为。可以说,越是从严管党治党,越有利于干事创业。

从严管党治党、持续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一个有效的举措就是推动以案促改制度化。今天我们对以案促改工作进行部署,就是希望广大党员干部从典型案件中接受警示教育,更加自觉地遵规守纪、接受监督,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对法纪的戒惧之心、对事业的进取之心,保持廉洁本色。各级领导干部要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在约束下生活。要从典型案件中反思工作,看清队伍建设、监督执纪、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地堵塞漏洞、完善制度,避免更多干部铤而走险、犯更大错误。各级党委和各部门党组要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切实发挥好以案促改的正向作用。

二、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

一个地方有没有希望,能不能实现更好发展,关键看能不能形成三个氛围,一是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二是年轻人创新创业的氛围,三是民间勤劳致富的氛围。这三个氛围越浓厚,地方发展的气场就越强大。其中,营造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是关键、是核心,具有引领性和决定性作用,必须摆在首要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是更好促进事业发展,激励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没有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强调"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对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我们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衡量管党治党成效,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是不是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氛围,有没有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十三五"时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也初步形成。要十分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局面,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巩固和拓展这一局面,让全市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要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必须突出抓好三个导向:

第一,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用人导向是最重要的导向,是最有效的风向标。用什么样的干部,就会引导干部向哪个方向努力。**书记指出,要在把好政治关、廉政关的前提下,突出干部的能力。这里讲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担当担责能力、攻坚克难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等。具体到**,要突出用好五种干部:要突出用敢于担当的干部。**干部绝大多数是有担当的,这些年,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脱贫攻坚、生态治理、城市建设的突出成就,就是全市干部担当作为的结果,这也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但也要看到,确实有一些干部存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这在市县两级机关里表现尤为突出。对领导干部来讲,担当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当领导就意味着承担责任,在什么位置就必须担起什么样的责任。一个干部在一个位置上没有应有的担当,就说明不具备承担这个责任的素质。我们要把更多敢于担当的干部用到重要岗位上来,鼓励引导更多干部大胆担当、主动担当。要突出用务实重干的干部。务实重干就是专注做事,善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些干部说起工作思路一套一套,但面对实际问题和矛盾却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这不是真正有能力。我们要把用心做事,善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干部用到重要岗位上去,引导广大干部更好地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要突出用心有百姓的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强调"心无百姓莫为官"。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有为民情怀,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我们要把心有百姓的干部用起来,引导党员干部厚植为民情怀,始终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千方百计保护群众利益。要突出用勇于改革的干部。改革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需要担当。现阶段,**发展很多问题都需要通过改革来破解,迫切需要一大批有改革思维、善于改革的干部。我们要把勇于改革的干部用起来,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改革意识、强化改革思维,善于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要突出用善于学习的干部。时代发展到今天,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是以往没有遇到过的,很多变化是根本性、颠覆性的,不学习就难以适应时代要求,更难以引领时代发展,就会被时代淘汰。我们的干部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干部之间的差距,表面看是理念、能力的差距,背后则是学习上的差距。我们要把善于学习的干部用起来,引导党员干部更加注重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更加关注新产业新业态,更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这里,我代表市委特别强调一点:市委绝对不用不认真干事、工于关系、靠找人打招呼的干部。有些干部即便工作干得不错,如果在干部选用时找人打招呼,组织上也不会提拔重用。如果干部靠找人打招呼能够得到提拔重用,就会导致更多的干部不安心做事、搞邪门歪道,政治生态就会变坏,干事创业的氛围就会消解。

第二,把握正确的执纪导向。监督执纪说到底是为了推动发展,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有利于形成干事创业的氛围来展开。检验监督执纪的效果好不好,既要看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好不好,更要看有没有激励更多干部去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要正确理解执纪从严。有的干部把执纪从严简单理解为加大办案力度,或对各类案件都从重从严量纪处理,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执纪从严,最核心的就是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教育,避免犯更大错误。监督执纪要始终把预防教育放在首位,把"治未病"作为首要。正确的监督执纪,是要让更多的干部不犯错误、少犯错误,而不是等干部出了问题再去处理。对此,总书记有很多重要的论述,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悟,运用到监督执纪的实践中去。要坚决为担当者担当。鼓励干部担当,首先组织上必须有担当。干部在工作中难免会有过失、会犯错误,但只要是出于公心,没有牟取个人利益,组织上就应该为干部担当。要通过组织的担当带动干部担当,通过组织的作为促进干部作为。否则,很难激励带动更多干部大胆担当。应该说,一些干部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主要是个人的思想作风存在问题,但也确实与组织没有体现应有的担当有关。所以,既要解决好干部存在的问题,也要履行好组织的担当。当然,作为领导干部,不能因为建立了容错纠错机制就硬干蛮干,要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研究透彻每一项具体工作,在守住底线和不碰红线的前提下把工作干好。纪检监察机关对激励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措施,要进一步细化,根据干部可能出现的情形拿出具体的办法,建立容错纠错清单,确保更具操作性。要统筹用好问责手段。当前,问责泛化、多头问责等情况比较突出。问责本身是促进工作的有效手段,但过度使用则适得其反。现在,有些县乡干部一个人身上背着好几个处分,长此以往,有的干部变得麻木了,甚至更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了。这样,问责就失去了应有的效力。要统筹用好问责手段,善用问责、慎用问责、精准问责,更好发挥问责的正向引导激励作用。

第三,形成科学的激励导向。要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科学的激励导向很重要。必须激发县区和乡镇的积极性。一个地市要发展,关键在于县域要有活力、基层要有积极性,否则,市里制定再多政策、作出再多部署也难以产生好的效果。东莞用不到20年时间,从传统农业县发展成制造业大市,其中固然有发展条件优越的因素,但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了充分调动基层发展积极性的机制。比如,用地级市的权力经营一个镇,直接把地级市的事权下放给乡镇,使外商投资审批等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在财政分配中,镇级拿大头、市里拿小头,鼓励镇级先把"蛋糕"做大;把干部收入与地方经济发展直接挂钩,形成"官越小,收入越高"的局面,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这样做的结果,也促使干部流向发生了变化,很多干部都争着到基层去工作,愿意长期扎根基层,避免了"短期行为"。尽管**和东莞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但道理是相通的。要让县区、乡镇成为推动和服务发展的主体,市级机关、县级机关主动围绕县区、乡镇提供服务,为市场主体直接服务,把县区和乡镇的发展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要积极借鉴这些有效的做法,赋予县区和乡镇更充分的事权。市、县机关部门的同志要有全局观念,不要守住部门的事权不放。要明白一个道理,集中权力就是集中矛盾,集中财力就是集中困难,该放的要放彻底,该统的要统起来。放要有利于县区、乡镇的发展,统要注重效率和服务。同时,要选择有条件的乡镇建立镇级财政,通过发展产业增加财政收入,并提高干部的收入水平,鼓励引导更多干部到乡镇去干事创业。有条件的村也可以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合理合法增加村干部收入,这就是堵邪门、开正道。必须科学实行分类考核。习近平总书记就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推进地区发展差异化,就是要引导和鼓励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发展定位,走差异化的路子,不搞"一刀切",实行分类指导、分类考核。要在全市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关键是要建立两个机制:一个是分类考核机制,根据各县区功能定位,真正实行差异化考核,让县区的干部能从本地实际出发去谋事干事,能干成事、有成就感。二是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把更多的制造业发展资源配置给北部县区,市统筹按土地等资源有偿使用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支持南部地区保护生态、完善公共服务,在全市形成差异发展、优势互补的格局。必须建立双向激励机制。对干部主要采取正向激励,通过开展"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活动,激励干部大胆担当、干事创业。同时,对不担当不作为的部门和干部必须采取负向激励。比如,可以建立末位通报机制,把所有专项工作进行量化、形成排名,排名末位或后几位的要在全市通报;也可以实行考验性管理,对状态不佳的干部设置一个考验期,考验期内有明显改变的继续使用,没有变化的坚决调整,不再担负重要责任。我要强调的是,在推进**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允许干部失误犯错,但决不允许不担当不作为,更不允许自己不干事而非议打击干事的人。市委常委会要率先垂范,带头担当担责,带动全市干部更好地担当作为。

三、以更大担当推动**实现更大发展

去年以来,党中央敏锐把握"两个大局",着眼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作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阳生书记反复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次机遇性、竞争性、重塑性的深刻变革。对**来讲,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次全新机遇,是重塑在全国全球角色分工的重大契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机会既是均等的,也是竞争性的。我们必须全力入局,决不能因我们的懈怠而出局。

第一,以更宽的视野谋划发展。当前,我们干部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视野还不够宽,不善于跳出**看**、跳出**谋划**,这必然难以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必然带来两个明显变化:一个是必然重构国内分工体系,各地在区域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将发生变化。过去,在以国际循环为主体的情况下,我国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沿海地区较内陆地区更具有发展优势,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造就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各地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要实现发展,关键在于有没有敏感度,能否抓住机遇,把功夫下到关键点上。另一个是区域之间将开展更多的合作。过去,各地发展是相对独立的。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在统一的国内大市场中,必须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分工合作。我们常讲,格局大,世界就在眼前;格局小,眼前就是世界。我们谋划**发展,必须顺应新变化,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把格局放得更大一些。

要找准比较优势。有些优势,从自身看可能是优势,但跳出去比较着看就不一定是优势;一些短板即便补齐了,但放到更大范围去比较可能仍是短板;很多事情,从自身看可能值得做,但跳出去看就不一定有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善于跳出**看**,真正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把准发展的着力点。

要强化平台思维。当今世界,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生产力的最有效组织方式之一。实践已经证明,凡是发展好的企业、城市,往往都是平台思维比较强。比如,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能快速发展,就在于通过为所有商家搭建便利的交易平台,吸引了大量的信息流、资金流。比如,深圳能有那么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就在于通过打造创新型城市,为社会各界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平台,不断激发了城市发展活力。我们谋划**发展,必须强化平台思维,着力打造平台型企业、平台型城市。我们经常讲要强化开放意识,开放的本质是扩大资源配置的空间,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仅仅是对外经贸合作。广东之所以发展得比较快,就在于改革开放初期拓展了资源配置空间,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消费能力和国内廉价劳动力配置到广东去了,造就了一批企业,实现了率先发展。

要开展跨区域合作。过去我们谋划自身发展,很多是着眼于一地一域。比如,配置资源总想着在本地配置,引进人才总想着把人才引到本地。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的是地区之间更合理的分工合作,是优势之间的有效整合。一旦习惯于孤立发展,是难以跟上发展需要的。过去我们讲木桶理论,是把最短的木板补长,让木桶可以多装水。但如果转变一下思维,把自己最长的木板拿出来与别人的长板合拼成一个新桶,就可以装更多的水。这里面,关键要用自身优势对接别人的优势。我市在装备制造、材料制造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而沿海地区的加工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资本运营能力很强。把这些优势结合起来,就可以催生很多新产业新业态。这就要求我们在谋划**发展时,必须强化跨区域合作思维。比如,一些企业缺乏研发、营销人才,就应该鼓励其到沿海发达地区设立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更好地吸引人才,为企业发展服务。所以,跨区域开展产业共建,是我们今后发展产业的一个重要思路。

第二,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要实现新一轮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改革、深入研究改革、大力推动改革。**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全市干部群众接受工业化洗礼比其他地区要早,这使得**较早摒弃了小农意识,但受长期发展的体制机制潜移默化的影响,计划经济思维在全市党员干部中根深蒂固,客观上导致**的市场经济意识弱于沿海地区。各级党员干部在谋划推动工作时,往往习惯用政府主导的行政思维,忽略了市场、社会的力量。"十三五"时期,**在脱贫攻坚、污染防治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主要是依靠政府主导来推动的。在这个过程中,计划思维、行政思维并没有成为障碍,大家也没有觉得是一个问题。但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推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要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民营经济,市场化不高的问题就会成为突出障碍,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推动理念和体制的转变。过去,大家往往认为进入互联网时代,地区之间交通、区位条件的差异性大大缩小,我们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理应逐步缩小。但恰恰相反,现在,我们与先行地区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而且正从量的差距转化为质的差距。这背后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的理念和体制。如果不下决心改革,就很难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改革对**至关重要。在改革的问题上,我希望同志们形成三点共识:第一,改革既是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也是**自身的发展需要。过去,有的县区和市直部门往往简单地认为改革只是落实中央要求,满足于完成上级部署的改革任务。这是认识上的偏差。实际上,改革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比如,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增强市场配置创新资源要素的能力。**大院大所多,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但在创新发展上一直不尽人意,就是因为没有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反观深圳,从过去的小渔村变成今天的创新高地,靠的就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强大的市场配置资源能力。一个不能通过市场来配置创新资源的城市,是难以吸引创新创业人才的,也是难以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因此,我们要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必须大力推动经济领域市场化改革,提高市场配置资源能力,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第二,越是后发展地区,越需要通过改革形成竞争优势。后发展地区发展基础、发展条件本来就比先行地区弱,如果体制机制又比先行地区落后,根本就无法与先行地区竞争。要改变硬件条件不容易,但形成体制优势则相对容易得多。只要肯下功夫改革,就能以较小成本达到明显效果。实践证明,后发展地区完全可以通过率先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来赢得发展优势。比如,在跨境电商发展上,按照当年**的条件,货物规模、市场需求等都无法与沿海城市竞争。但恰恰是**率先进行了口岸通关监管体制改革,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突破,带来了**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远远超越了更有条件的沿海城市。还比如,在省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湖南广电通过率先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在我国省级卫视中处于领先位置。同志们不要把率先改革看作是先行地区的专利,更不要满足于跟在别人后面复制改革经验。要主动谋划和推动改革,通过率先改革赢得发展的主动。第三,深化改革既要遵循中央的顶层设计,又要鼓励基层大胆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中央对改革的顶层设计,主要是原则性、框架性的,大量具体改革内容和方法要靠各地主动探索、大胆创新。比如,中央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强调要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但并没有提出更具体的改革方式。浙江深刻领会中央要求,及时总结基层的实践探索,创造性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将中央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生动范例。我们要围绕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大胆探索创新,特别是在激发基层发展活力、发展民营经济、提升行政效率,以及提升教育、医疗和养老服务水平等方面积极探索,通过改革把问题解决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改变传统思维、固有套路、习惯做法,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分析新问题,大胆推行新办法,真正用改革思维来推动**发展。

第三,以更强的紧迫感推动工作。之所以要强调增强紧迫感,是因为**干部还不同程度存在安逸思想。这些年,我们的干部外出参观学习较少,对外地情况了解不多,对外地特别是先行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缺乏直观感受,习惯跟自己比、跟周边地市比。一比之下,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容易满足发展现状。改变目前这种安逸的思想状态,增强党员干部推动工作的紧迫感,是**实现更大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要看到进步,更要看到差距。我们要看到**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从中增强发展信心,从中深刻认识到,只要全市上下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难的目标也能实现;更要清醒地看到,**与先行地区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切实增强推动工作的紧迫感。如果大家走出去看看外面的变化,就会坐不住,就会有更强的紧迫感。**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重大机遇,一定要抢抓机遇、躬身入局,不入局就会出局,出局以后就很难再入局。当前,我们与先行地区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既面临着量的追赶,又面临着质的提升,更需要我们增强紧迫感。不正视存在的差距并着力缩小差距,**很可能会在"十四五"时期被边缘化。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后,市委将组织一批党员干部到先行地区参观调研、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大家要在认清差距中加压奋进。

要有更高标准、更大追求。省委把**确定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不仅是基于**的发展基础,更是赋予**"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的新的重大责任,要求**既要加快自身发展,又要发挥好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全省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更高标准、更大目标,是很难胜任的。下一步,要围绕如何"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与市党代会筹备工作结合起来,深入搞好调查研究,精准谋划确立更高标准、更大目标。比如城市发展,近年来虽取得长足进步,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文明水平,让每一个来洛投资的客商都有很好的投资体验、每一个来洛旅游的游客都有很好的城市体验,增强城市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比如,文化是**的优势,阳生书记明确要求我们实现"文旅文创成支柱"。过去去旅游,主要是奔着景区景点、旅游产品去的,但未来旅游业态会发生很大变化,旅游将会是奔着乡村生活方式、城市生活体验去的。我们发展文化旅游,固然需要进一步丰富文旅产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城市运营好。如果**能给全国游客提供更舒适、更独特的城市体验,就一定会吸引更多游客,带来更多旅游收益。

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紧迫感,必然要求提高工作效率。要通过深化改革提高效率。**干部的素质普遍比较高,现在的问题是,高素质并没有带来高效率,症结就在于体制机制、办事流程不科学、不合理。我们有很多工作可以通过改革来推动,有很多办事流程可以通过改革来优化。市县两级有关部门要聚焦有利于县区发展,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一些政策性制度性问题。比如,过去,很多功能区、产业集聚区进驻不少投入强度、产出效益比较低的项目,现在要腾退这些项目用地,往往缺乏政策和法律依据。为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沿海地区已经率先进行了探索。相关部门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加强政策研究,人大要加强相关立法,推动功能区和县区盘活存量低效用地,通过腾笼换鸟引进更多新项目,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要通过强化担当提高效率。目前,我们很多部门遇到问题缺乏担当精神,不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县区和企业发展中的困难,这种现状必须改变。县区和企业遇到的一些问题,解决起来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深入研究、创造性拿出解决办法,绝不允许"引经据典"给自己不担当、不作为找理由。特别是有些干部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不了解县区和企业需求,工作中存在本本主义,想问题局限于条条框框,这样是难以真正为县区和企业服务的。部门主要领导要善于抓下属不能解决的问题,用好穿透式工作方法,直接组织业务研究,破解发展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部门担当,才能把基层和市场主体服务好。要通过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有些工作,过去是层层向上请示,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后,相关部门再报个落实材料,这样往往不仅工作效率低,还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部门之间、部门跟县区之间要少一些文来文往、多一些人来人往。遇到问题,主要责任部门主动牵头,召集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对涉及多个部门不好协调的,要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或分管市领导牵头研究。一旦研究确定后,要马上推动落实,不能把应解决的问题变成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文字游戏",否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即便需要报送文字材料的,也要改进文风,不搞穿靴戴帽、华而不实,真正把政治站位体现到谋划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而不是空洞表态上。过去,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开会作部署、对下提要求,习惯于听汇报、作指示,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带头深入研究工作,把握每一项重点工作的关键点、问题点,拿出抓工作落实的具体办法措施。要全面实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工作第一线,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处理、工作在一线推进。要强化"马上办"的意识,凡是部署的工作、交办的任务,马上就办。能当即办的就当即办,能当天办的决不推到明天。同志们要确立这样的意识: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真正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只争朝夕抓发展,力争把各项工作往前做,努力实现各方面工作争先进位。

同志们,**历史上取得了让每一个**人都引以为傲的辉煌成就。今天,进一步推动**发展的历史使命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我们要坚决担起责任,与全市人民一起努力,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辉煌。

47 36767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