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稿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在全区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稿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在全区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1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标准化创新发展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标准化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动员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路径,加快推进全市标准化创新发展。

充分肯定了**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希望**市在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率先实现“四个转变”:在标准供给方面,率先实现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

在标准运用方面,率先实现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

在标准化工作上,率先实现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

在标准化发展上,率先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加快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建设,要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加快推动各领域标准化创新发展,全面提升**标准创新力。要努力形成“1+4+N”标准化创新发展格局:打造“一个高地”,即服务国家标准化战略、引领标准化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

建设“四个示范区”,即科技创新标准化先行区、动能转换标准化带动区、新发展格局标准化引领区、促进共同富裕进程的标准化实践区;

建立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域标准体系”。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标准化,加快关键技术标准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要大力推动产业发展标准化,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筑牢绿色低碳屏障。要大力推动市场体系标准化,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促进国内国际市场有效循环。要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标准化,聚焦产业体系、农村建设、农民培育,培育一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要大力推动社会治理标准化,围绕政务服务、民生保障、安全应急等领域,构建覆盖全面的社会治理标准体系。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深化省部共建,强化要素保障,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加快建设标准化城市“全域提升”。一是以标准化引领产业升级,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聚焦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标准化推动制造业转型、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推动海洋产业升级、推动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更好地服务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二是以标准化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开展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规范审批行为、优化服务流程、树立服务形象。聚焦“全流程网办”建设“不见面”平台、聚焦“全要素保障”推行“政企通”模式、聚焦“全周期服务”打造城市“总客服”,进一步提升群众信任度和满意度。三是以标准化规范城市治理,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标准化服务民生事业、促进城乡融合、优化公共服务,打造“前哨发现”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标准、“末梢解决”的“和为贵”纠纷调处标准和“全域提升”的环境治理标准,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创新发展注重解决什么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全区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2

一、创新决定城市未来

***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回顾人类文明史,特别是工业文明以来,抛开战争等灾难岁月,几乎每隔一段时期,就会在世界某国某地或几国几地,燃起颠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科技产业革命之火,掀起时代变革大潮,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激情澎湃、万物一新的“大变革时代”,重塑国家和城市竞争格局。

有些城市抓住科技产业变革机遇迅速崛起。从十八世纪英国的伦敦,到十九世纪后期德国的法兰克福、慕尼黑和柏林,再到二十世纪美国的纽约、波士顿、旧金山,先后屹立于世界城市之巅。

有些城市一度繁荣兴盛,但由于没有跟上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步伐,沦为历史长河中的失意城市。如英国的利物浦、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美国的底特律等,最终都成为世界城市舞台中心的过客。

城市发展史告诉我们:创新决定城市未来,只有坚持创新,城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正在开创一个全新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革传统交流传播方式,重组产业体系,重构经济社会结构,重塑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曾经波涛汹涌的“红海”,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生机无限的“蓝海”。

伴随这一轮大变革,世界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流动,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科技产业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工业文明时代的竞争优势迅速弱化,网络信息数据等新兴战略资源成为决定未来的关键。在这个大背景下,城市格局将重构。沿海、内地差别在迅速改变,物理距离在网上被消除;传统产业发达的城市,优势在下降;新兴产业发达、生态环境好的城市迅速崛起。这为新兴城市赶超发达城市,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身处这一轮“大变革时代”,国内外先进城市都努力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纽约发布新十年发展规划,提出继续坚持“全球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曼哈顿“硅巷”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创新制高点。伦敦积极打造世界领先的国际技术中心和知识经济创新高地。他们的目标都很明确,就是力求引领这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继续保持全球领导地位。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发达城市加快追赶全球城市步伐,强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呈现跃升发展态势。

在城市之间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武汉绝不能输,输了就输掉了未来!

回望过去,武汉能有近代以来的辉煌,能有今天的地位,靠的就是创新。19世纪末,张之洞在汉推行洋务新政,兴实业、办学堂、修铁路,20世纪初一批民族工商业企业蓬勃发展,武汉在全国率先向工业社会跃升。大武汉由此发端,一时间“驾乎津门、直逼沪上”,成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在创新发展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行,屡开全国风气之先,率先提出科教兴市战略,调整城市发展格局,布局建设武汉开发区、东湖高新区。可以说,武汉近现代城市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历史。

立足当下,遥望未来,武汉要实现城市梦想,成功应对竞争挑战,惟有靠创新,更要靠创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继续走传统发展老路,只会越来越艰难,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甚至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就永远只是梦想。

中央为应对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选择在有条件的区域及城市,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务院明确要求,武汉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的最大机遇、最大使命。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汇聚全武汉地区创新力量,激发全市人民创新创业激情,用最好资源、最优政策、最多投入,全方位、全体系、全区域、全领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力争走在全国前列,成就城市梦想,不负历史机遇眷顾、不负国家使命重托、不负这座伟大城市!

二、向世界一流创新型城市学习

武汉是科教大市,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城市,致力于将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进行了不懈探索和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总体来看,创新尚未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城市创新能力尚未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与领跑城市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

为什么我们努力了这么多年,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为什么我们拥有这么多的创新资源,却没能成长出具有国内乃至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新兴产业?要准确找到我们在创新发展中的关键症结,我们必须向世界一流创新型城市学习,以他们的发展高度和成就为标杆,以他们的成功基因和路径为参照,找准发展瓶颈制约,明确改革方向重点,重构城市创新体系。

我心目中理想的创新型城市或地区,国外有硅谷、伦敦、波士顿、特拉维夫等,国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以武汉的基础和条件,最理想的学习榜样,首推硅谷、深圳。

硅谷:全球公认首屈一指的科技创新中心。它是优秀创新型企业的栖息地,诞生了数十家世界500强高科技企业,聚集了全球近1/4的千亿美元级别大公司,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始终站在全球科技产业变革的最前沿,持续引领了从半导体到个人电脑、再到互联网、生命健康等产业的交替变革。它是全球创新创业的中心,拥有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分校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拥有十分发达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聚集了一大批从事创业孵化、风险投资、知识产权等各类服务机构,他们和硅谷的创业者和企业一起,以独特、近乎魔鬼般的嗅觉,迅速发现有价值的技术和商业项目,迅速理解其对于社会可能的颠覆前景,然后用它与恰当的商业模式相结合,创造了一个个把发明变为社会财富和潮流的神话。来自世界各地、文化背景多元的青年才俊,在这里高度聚集。硅谷地区,人口中的1/3是来自全球的高科技人员,聚集了全美1/3的创投资本,产生了美国1/3的风险投资案例。

深圳: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创新能力首屈一指。短短三十多年,它以改革为根、创新为魂,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发展成实力雄厚的特大型城市。本世纪以来,高科技企业成为深圳快速发展的主力军,涌现出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大疆、超多维等一批领军企业,拥有3万家科技型企业,其中千亿级3家、百亿级17家、超亿元的1000余家。深圳已经形成完备的创新生态体系,企业在创新中唱主角,实现了研发机构、人员、资金投入、专利成果等“6个90%在企业”,4G技术、基因测序分析、超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深圳的科教资源并不富集,但二十多年来陆续引进清华、北大、香港大学等50多所国内外一流大学,或共建研究生院,或共建产业创新平台,或联合创办国际大学,成为全国引进大学研究机构最多的城市。深圳已形成完备的创新生态体系,英特尔将其全球首个智能设备创新中心布局深圳,联手打造中国创新生态圈,争夺移动终端制高点。

硅谷、深圳的创新发展路径虽有所不同,但他们创新发展的成功基因基本一致。

在那里,创新都是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他们的创新,既不是搞成果转化,不是搞科技体制改革,也不是搞论文研究和专利发明,甚至也不是以上几种的简单相加,而是真正落到产业活动上,落到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育成上,落到经济社会新的发展上。

在那里,人才是核心,所有资源都围着人才转。你可以没有钱,可以没有背景,可以没有人脉,只要你有创业的追求和梦想,有创新的才华和斗志,就会有大量的资本、伙伴、市场来追随你。全世界、全中国最有才华、最具创新精神、最有创业梦想的企业家、创业者,都云集在那里。创业者都把那里视为朝拜圣地。

在那里,社会对发明创造和创新创业的尊重高于一切,普遍推崇的价值观是“可以失败,但不可以不创新”,“可以没有成就,但不可以没有梦想”。很多优秀的大企业员工放弃优厚的待遇,去创办企业,或加盟初创公司,成为社会时尚。一拨拨涌来追求人生梦想的青年才俊,骨子里都浸淫着创新创业的精神,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谋一份差事,而是要打拼出自己的天地。

在那里,政府远见卓识、开明宽容、舍得投入。政府是未来产业布局的总战略谋划师,是助推新兴产业发展的最大天使投资人,始终把自身定位在市场难以有效配置、市场主体不愿干的领域和环节,持续不断地为创新创业搭建各类平台和载体,为战略性前瞻性项目提供前期资金支持。“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巨幅宣传广告,矗立于深圳机场、火车站的显著位置,时时刻刻宣示着深圳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创新创业不分年龄、不问出身的文化。

也许大家还可以举出硅谷、深圳创新发展更多的成功经验,但以上四条足以揭示他们成功基因的核心所在,而这些也恰恰是我们没有做到,或做得不够好的。我们必须对标硅谷、深圳,找准关键症结,直击痛点,对症下药,以更大的决心、勇气和智慧,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

一是要着力**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的问题,将创新落实到产业活动上。长期以来,我们往往习惯于从基础研究出发,顺着知识技术来谋求发展产业,习惯于以科研成果转化为着力点,结果往往是就研发谈研发,就成果谈成果,科研成果、论文、专利等出了不少,但真正实现产业化的比例却很低,形成了长期困扰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人才和成果本地利用率低的问题,造成了科技研发与经济社会“两张皮”现象。

***总书记指出,“当今全球科技革命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从‘科学’到‘技术’转化,基本要求是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科学研究是由财富变成知识的过程,产业创新是由知识变成财富的过程,两者之间虽相辅相成,但又有着显著的差异,导向、路径、模式、结果等诸多方面都迥然不同。

作为地方政府,我们最重要的是走好由知识变成财富这一步,要以应用为先,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建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新体系,致力于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

二是要着力解决政府越位、缺位的问题,加快政府自身革命。过去,我们往往习惯于冲在创新第一线,主导研发方向路径选择、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人才成果评价激励等等,干了很多本该由市场和企业主导的事情;但在政府应该发挥更大作用的领域和环节,比如: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等,却着力不够、投入不足。当前,武汉很多创新创业企业难以找到中高端人才,难以找到足够的创业投资,难以得到优质的创业服务,创业不便利、成本过高,新创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东南飞”、“北上漂”的现象仍在上演。

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全面改革创新,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最大限度减少对创新创业活动的管制和干扰,最大限度降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风险,着力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让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力量。力争5-10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跻身全国创新城市第一方阵。再用10-20年,跻身全球重要的创新城市行列。

三、构建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产业体系和产业创新体系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世界带入了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正在发生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整个产业体系和创新发展模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多是从“0”到“1”的颠覆式进步,更多表现为指数级增长。一个新领域的创业企业往往只需要几年,就能够超越一个传统企业几十年的发展成就,这是传统企业难以企及的。因此,对这轮科技产业变革制高点的争夺,核心集中在从“0”到“1”的新领域。谁能孵化培育出一批实现“0”到“1”跨越的企业和产业,谁就能掌控未来。

在科技产业变革背景下,如果继续沿着传统发展路径,只能实现从“1”到“N”的线性增长。特别是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线性增长空间已十分有限,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的规律和趋势,大胆突破传统产业发展路径和创新模式,努力构建全新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打造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框架基础。

(一)紧跟时代步伐,适度超前布局,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要把握好从“0”到“1”的跃升,我们必须把眼光瞄准10年甚至20年后的未来产业方向,紧紧围绕人类社会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的根本需求,紧紧围绕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就目前来看,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依然存在巨大的创新空间,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正在加速突破;随着人类对生命科学的突破,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生命健康产业正在成为全球产业创新的热点领域;随着人类对不断超越自身智力等生理极限的需求,智能制造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力越来越成为现实;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也都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在我们看得准、有基础、有优势的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三大产业领域,超前规划布局,加快构建全新的产业体系:

一是在信息技术产业方面。重点布局移动互联、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地球空间信息、物联网、全光网络、量子通信等领域,强力推进武汉新芯存储芯片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大力支持联想、华为、腾讯、烽火、长飞、华星光电、天马、光谷北斗等企业发展,策划建设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基地,加快研发大容量存储、新型智能终端、新型路由交换、新一代基站、超大容量光纤传输、超强超快激光等设备,构建完整的信息通信制造研发体系,培育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二是在生命健康产业方面。重点布局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领域,支持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武汉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生物、中国种子、华大基因、安翰光电、人福科技等加快发展,加快推动基因测序、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分子靶向治疗、仿生科技等技术大规模应用,超前布局生命、信息、纳米等科技的融合创新领域,加快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药物和医疗器械新产品,争取在一些领域抢占全球制高点,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生命健康产业中心。

三是在智能制造产业方面。重点布局智能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领域,支持华中数控、高德红外、奋进机器人、华工激光、金运激光等企业加快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装备研发制造产业集群。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发展,支持东风、武船、格力、海尔等企业,加快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船舶、无人机等产业化发展。

我们深知,一个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虽然与政府的努力密切相关,但最终决定于市场导向和产业革命方向。对新兴产业的谋划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过多则重点不突出,过少则可能错失良机。除以上三个产业外,我们还要积极关注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适时调整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各产业领域前沿交叉融合。

(二)全力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升级

“互联网+”是当前最热的话题。第三次技术革命,让我们进入了信息文明时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由现实和虚拟交互的世界当中。虚拟世界依托于互联网,形成了一个崭新而神秘的世界。一般认为,这个网络空间存在着三层架构:第一层面是消息层,网络在这个层面实现了消息的采集和分发;第二个层面是工作流层,即我们常讲的业务应用;第三个层面是数据层,前两个层面所形成的大量行为数据的累积,就形成了大数据。虚拟世界这三个层次的理解和应用,构成了互联网的全貌。而“互联网+”其实就是从消息层逐步渗透到工作流层和数据层的一个过程。我们目前大部分互联网的运用停留在消息层、工作流层,还没有通过工作流的整合形成新的工作流,大数据的运用才开始,“互联网+”还有巨大的空间,未知远大于已知。

“互联网+”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目前,各地围绕“互联网+”的竞争日趋激烈,未来城市之间很有可能分化为两大阵营:一个是少数“互联网+”城市,拥有互联网龙头企业总部,掌控平台、数据、金融等核心资源,就好比是控制了人的“大脑和心脏”,而成为未来的“领导城市”;另一个是绝大多数的“+互联网”城市,他们缺乏互联网领军企业总部,被锁定在加工制造、物流、仓储、配送等产业价值链中低端环节,成为“被领导城市”。

互联网时代,变革以月、日来度量,是真正的日新月异,领先一步就意味着领先全局,就有可能颠覆现有的竞争格局;落后一步就可能满盘皆输,甚至丧失原有竞争优势和地位。能否迅速把“互联网+”这个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能否尽快进入全国“互联网+”城市第一方阵,决定着武汉未来5至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命运。

对此,我们不能观望等待、被动应付,也不能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更不能恐惧逃避、抵制排斥!必须调整传统工业时代的思维理念,全面树立互联网时代新思维、新理念,必须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抢抓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遇,抢先布局每一个可能的颠覆式发展领域。

当前这一轮的互联网创业大潮,以移动互联为核心,以O2O为主要模式,对线下资源的争夺成为决胜的关键。武汉拥有1000万人口,拥有300万以上互联网“原住民”,传统产业体系完整,城市功能服务完备,在区域内具有不可比拟的线下资源。我们必须聚焦武汉有优势的领域,把这些资源牢牢抓在自己手上,推动传统制造、服务和农业的各个领域向线上融合,拿出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向本土互联网企业优先开放,扶持他们加快探索成熟的“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进而向外开疆拓土,尽快培育成长一批本土互联网领军企业,尽快形成一批融合性新兴支柱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互联网版图中争得一席之地。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在“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普惠金融、高效物流、电子商务等方面,提出了11项重点行动、40项任务。我们要结合武汉实际,积极贯彻落实。

我们将积极为“互联网+”发展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

一是把整个武汉变成“互联网+”创新创业的试验场。积极运用开放式创新思维,加大对本土互联网企业“首台、首套、首创”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采用众创、众研、众包、众规等方式,围绕长期困扰城市治理的难点、痛点问题,定期开展竞赛活动,吸引促进各类主体进行“互联网+”创新创业。着力打造若干“互联网+”应用示范区,探索试行适合“互联网+”发展的特殊政策,鼓励“互联网+”野蛮生长、自由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建设政府大数据中心、政务云,尽快打通各部门“信息孤岛”,实现政府大数据互联互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把数据尽快迁移到“云端”,鼓励企业对政务数据资源进行增值业务开发。

三是超前布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城市高速互联网,推进移动网络建设,尽快实现100兆宽带入户,城区重要公共场所免费WIFI全覆盖,食品、药品等主要消费品二维码全覆盖,做到网络收费全国最低、网络速度全国最快。

四是成立武汉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委员会。加强领导,大力推动。

(三)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的产业创新体系

我们要谋划布局一批从“0”到“1”跃升的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加快探索“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必须把握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的创新规律和发展趋势,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沿着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建立全新的产业创新体系。

我们要把握全球科技创新要素资源加快流动,研发网络化、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机遇,加大引进国内外先进企业研究机构,不断壮大产业创新的主体规模。我们要借鉴美国、德国和台湾等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产业从“0”到“1”颠覆式创新的成功经验,大力建设工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打造新兴产业的育成平台。我们要遵循新兴领域往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由边缘创新突破的规律,为促进创新创业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搭建“众创空间”平台。我们要把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的趋势,加强与高校院所在新兴产业方面的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共创辉煌。

力争用5至10年,重点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瞄准世界前沿,建成2—3家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成为国家产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极。

一是进一步强化企业在产业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建设若干国际化、智慧化、专业化的研发产业基地,为企业研发中心落户量身定做优惠政策,争取用5年引进200家以上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研发机构。进一步加大财税、政府采购、高科技企业认定等政策的扶持力度,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传统龙头企业积极进行跨界创新、协同创新,推进内部创新创业,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向创新型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创办国家级、省级各类研发平台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大学、科研院所各类实验室和企业研发平台的开放共享,形成覆盖主要产业领域的研发平台网络。

二是进一步放大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擎作用。发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叠加和联动优势,推动东湖高新区探索建设“自由创新区”,努力实现国内外人才自由流动、技术自由转化、资本自由融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扩大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辐射效应,加快“一区多园”试点,将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先试政策逐步推广到全市各科技园区,带动各区突出特色、聚焦优势、错位发展,形成以东湖高新区为龙头、各区协同推进的区域创新体系。

三是进一步提升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规模和水平。探索完善工研院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模式,聘请世界级的产业科学家主持运营,强化工研院自主决策和运行管理,努力打造武汉的“弗朗霍夫协会”。采用“民办官助”的模式,吸引支持国内外领军企业、大学院所、创新团队等各类主体,在汉创办更多的新型研发机构。力争5年集聚形成100家以上各类新型研发机构。

四是让“众创空间”遍布全城。结合“三旧”改造、城市有机更新,拿出最好的地块、最低的租金、最优的政策,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创办创业咖啡、创客空间、微观装配实验室等各类新型孵化器,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集聚200家以上,改造提升100家传统孵化器。在鲁巷、街道口等区域,建设10个以上连片创业街区、创业园区。

策划举办“武汉国际创业周”、“科技节”、“科幻节”等一批创新创业主题节会,支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论坛、创业大赛、创客马拉松、青年创客营等活动和赛事,把青桐系列打造成全国知名创业品牌,力争天天有路演、周周有大赛,让武汉成为海内外创业大咖、先锋领袖的汇聚地,成为国际性创新创业活动的集聚地。

积极推动创业教育,与在汉高校联手共建10家以上创业学院,同时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各类创业教育培训机构,定期邀请全国知名创业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到武汉培训创业者。争取每年培训规模达到1万人以上。让更多的创业大学生和青年人在创业之前,接受创业教育、掌握创业技能,提高创业成功率。

五是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产业协同创新。热切期盼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等高校院所,在完成国家基础研究任务、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院所迈进的同时,为武汉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智力和成果支持。

大力支持高校院所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学科,联合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创办国际性大学和实验室,集聚一流人才和研究资源,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地球空间信息、生命科学、新能源等科技前沿,加快建设若干国家级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基地。

我们希望与高校院所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环武大、华中科大、理工大等“环高校产业带”。我们将为高校院所当好“后勤部长”,为高校院所提供全面周到的社会公共服务,竭力为高校解除后顾之忧。

六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与全球知名技术转移网络和基金的合作,加快构建一批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技术交易平台,大力发展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立足武汉、服务全国的技术转移中心。积极争取知识产权资本化、证券化交易试点;探索设立武汉地区专利运营基金,促进高校院所知识产权开放共享,建立高校、院所、企业等共建共享的专利联盟、专利池和技术标准联盟,推动专利集成运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积极争取设立武汉知识产权法院。深化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交流,加强与全球主要创新城市和地区的合作,鼓励本土企业投资并购境外研发机构和中小型科技企业,打造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城市。

四、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

建设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产业和创新体系,关键是人才和资本。人才是城市创新发展的根本,金融是现代城市的血脉,创业者和投资人是创新驱动的主体。

我们深知,创新不易、创业维艰。创新者、创业者,他们怀抱梦想和抱负,需要一个宽松的、对多元化尊重与容忍的环境,需要便利、廉价且与有共同兴趣的人联系、沟通方便的场所。投资人需要便捷、真实了解创新成果的平台和场所。他们的“痛点”,就是我们的工作着力点。我们要把武汉打造成梦想家成就梦想的乐园,大力培育引进集聚创新创业者和创业投资人,作为“城市合伙人”,结成“奋斗共同体”,共同怀抱改变世界的理想与情怀,共担风险,共历艰辛,共创未来。

(一)以产业创新领军人才为重点,铸就城市创新脊梁

产业创新领军人才,是引领科技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正如张忠谋之于台湾,马云之于杭州,任正非、马化腾之于深圳,他们的高度决定了城市的高度。

我们拥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掌握了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培育了一批有前途的企业。在光电子信息领域,主导制定了相关国际行业标准,光纤研发制造居全球领先地位,改变了我国高端激光装备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在地球空间信息领域,武大测绘学科“亚洲第一”、“世界三强”,孵化了吉奥、立得、光谷北斗等行业领军企业,已打入东南亚、南美等国际市场;在智能制造领域,数控机床、增材制造、机器人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主导“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力量;在生物技术领域,光谷生物产业基地仅用6年时间,就跃居全国第二。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工程设计等领域,也具有较强竞争力。

我们殷切期盼,大家瞄准前沿、勇攀高峰、创新创业,孵化培育国内乃至全球的领军企业;我们期待与大家一道,培养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涌现武汉的乔布斯、马云、马化腾!

我们要放眼全球,大力引进国际人才、海外归国人才来汉创新创业。采取特殊政策,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资金资助,力争5年引进10个产业创新顶尖领军人才、1000名高层次人才。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让武汉成为人才来去最自由、落户最便利、创业最宽松、生活最舒适的地方。

(二)实施“摇篮工程”,全力支持青年人放飞梦想

互联网时代必将是青年人的时代,“互联网+”就是“青年+”。武汉,拥有130万大学生,数量居全球之最,是一座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城市。现在越来越多在汉求学的大学生,留在武汉创业;越来越多从这里走出去的青年人,又选择回归武汉创业。他们都希望把自己创办的事业留在武汉,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让这座城市变得更美好。我们更希望城市与青年人共成长、同发展。

如何让青年人在武汉放飞青春、成就梦想,成为城市重要依归;如何让青年人与城市共成长、同发展,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和基本职责。

未来3年,为创新创业大学毕业生提供1万套以上公租房;制定投资补助奖励等专项政策,鼓励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建设总规模20万方以上各类青年创业公寓、创业社区。

重点支持获得A轮以上投资的创业企业,引进高管团队和技术精英,给予其薪酬50%的补贴。

设立“社区公共户”,建立统一落户管理平台,为大学毕业生落户提供最大便利。

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推动科技人员更自由创新创业,让最优秀最聪明的青年人都致力发明创造、创新创业,让武汉成为放飞梦想的摇篮。

(三)续写知音传奇,建设“天使之城”

今天的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科技金融,需要资金链对创新链和人才链的支撑。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平台,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牵线搭桥,让他们在知音故里相遇相知,续写高山流水佳话。

我们要扮演好最大天使投资人角色。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设立总规模10亿元天使投资母基金,等比例募集社会资本设立天使子基金,对处于萌芽期的产业、初创期的企业,政府领投、共担风险、原值退出,不与创新创业者分利争利。大力培育和引进天使投资人,支持组建“长江天使汇”等天使投资俱乐部,把武汉建成天使投资最活跃的“天使之城”。完善鼓励天使、风投、股权投资、并购等基金发展的政策,争取全市创投资本规模3年达到1000亿以上,各类创投机构500家以上,创业企业年募集资金300亿以上。

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型企业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加快发展四板市场,探索发展五板市场,设立众筹金融交易所,鼓励支持众筹发展。

改变财政专项资金“九龙治水”格局。把各部门、各方面的财力整合起来,通过“资金变基金”、“间接补”、“后补助”、利用金融工具等方式,实现资金杠杆多级放大,力争3年市、区两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母基金总规模达到200亿。

在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将秉持“城市合伙人”理念,以开放、多元、包容的胸怀,甘为人梯、甘做嫁衣,当好铺路石、清道夫,创造良好法治、人文、营商环境,建设全国低成本创新创业中心,让武汉成为创新乐园、创业家园。

五、积极投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今天的大会,吹响了我市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集结号。全市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义无反顾投身时代大变革。

第一,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率先改革创新。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政府是主导,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要让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让企业担当创新创业主体,关键是政府要以壮士断腕、自我革命的决心和魄力,加快自身全面改革创新。

完善创新治理模式。设立武汉创新驱动发展委员会,吸纳企业、高校院所、创业者参与创新决策,扩大他们的话语权,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重构政府服务体系。以企业和市民为中心,整合优化组织流程,提供线下线上智能化、平台式服务,推动由政府“端菜”向企业、市民、创新创业者“点菜”转变,逐步在全市实现一个窗口办事、一个印章审批。惠企惠民政策要标准化、清单化,能上网的一律上网,让企业和市民看得懂、易获得。

给予创新最大的包容和支持。清理废止有违创新规律、阻碍创新发展的政策条款,让创新创业野蛮生长、自由发展。对于在线租房等共享经济新业态,众筹、众包等新模式,要和创新创业者一道探索,促进发展、规范发展。凡是有利于创新发展的,都要给予最优政策支持;凡是有碍于创新活动的,都要及时清理、改正、禁止;凡是在改革创新中勤勉尽责、不牟私利的,即便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也要给予责任豁免。

各区各部门要各尽其责、各显其能。围绕打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抓紧制定完善具体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实施。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要勇担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重任。中心城区要搭建科技园区、众创空间等新平台,探索发展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新城区要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重点打造工业倍增升级版。

第二,企业要担当产业创新主力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武汉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主要依托。希望广大企业强化忧患意识。互联网时代“唯快不破”,稍有等待、观望或懈怠,就有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广大企业要抢抓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遇,抢先布局每一个可能颠覆式创新的领域,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希望广大企业树立家国情怀。始终把企业的命运,与国家、城市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以城市复兴、民族振兴、改变世界为己任,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挑大梁、当主力。希望广大企业奋发有为、勇争第一。敢于瞄准世界前沿,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大胆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第三,高校、科研院所要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高校、科研院所是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智力支撑。我们寄望在汉高校院所仰望星空、脚踏大地,把创新作为跻身世界一流的核心动力,追赶和抢占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源源不断产生原创性成果、涌现一流科学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武汉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不竭动力。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加大对科研人员的股权和绩效激励力度,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武汉转化。创新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围绕武汉发展需求,建设若干国际一流学科,培育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杰出人才。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分类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发和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价标准。支持科研人员、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鼓励科研人员在职离岗创业,拓宽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允许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第四,广大市民要争当创新创业“弄潮儿”。在这场事关城市未来、改变城市格局的决战中,千万武汉市民是决胜的力量之根本。创新从来不只是少数精英的专利,创新的希望在民间、在大众。全市人民要以主人翁的姿态,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己任,张开双臂拥抱创新创业大时代,大力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中破浪前行,在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征程中建功立业,用双手托起城市复兴的光荣与梦想!

同志们、朋友们: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携起手来,不畏艰险、一往无前,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奠定坚实基础,开创武汉美好的明天!

在全区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推进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前一阶段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动员全省上下以这一重大改革为契机,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引领推动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刚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韩毅总工程师从全国标准化工作大局出发,对我省深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发展大势,切实增强进一步抓好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人类每一次文明变迁,都是标准化的生动实践。当今世界,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世界主要国家抓紧制定新的发展战略,都在积极布局和抢占科技、产业和标准制高点。技术创新、标准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抢先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性标准,标准快速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拓展,成为标准化领域的三大演进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质量强国战略和标准化工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作出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标准化改革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总书记深刻指出:“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总书记关于标准化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标准化工作的根本遵循,李克强总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标准化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在有关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和争取,**年3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我省和**、**、**4省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长期以来给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5月28日,省政府印发了《**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四个方面的工作目标、五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任务和14项具体指标。此前,省委将标准化改革列为重点改革任务,省政府成立了省长任组长、60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省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省财政专列资金3500万元给予经费保障,从组织领导、推进机制和经费保障等各方面进行了统筹安排。

试点开展以来,我省积极推进标准化改革各项工作。一抓制度保障。根据新《标准化法》的规定和要求,制定、修订了《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省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具有**特色的标准化工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二抓标准制修订。全省共制定发布地方标准1249项,为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抓试点示范项目。全省共建成、在建国家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235项,有效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今年重点开展了43项省级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四抓标准供给体系。积极推进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化工作,制定了《团体标准培育发展指导办法》,在运城组织开展了国家级团体标准试点。全省1832家企业在国家标准委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自我声明公开11981项标准,涵盖22004种产品。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增强了企业标准化主体意识。五抓技术组织建设。大力推进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目前已建成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4个,省级标准化专家组6个,为标准的研究、制定、宣传、培训、实施等工作提供了保障。六抓培训宣传。加强标准化培训和宣传工作,大力提升标准化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全社会的标准化工作意识。各市、县也成立了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在有机旱作农业、高端装备制造、旅游服务标准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试点工作起步不久,无论从标准供给能力、新型标准体系的构建上,还是标准化推进机制、管理体制的创新上,我省距离国家要求和改革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必须持续努力深化改革。

全省上下要进一步认识到,推进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我们践行***总书记关于标准化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发42号文件要求,奋力推进“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定位的战略行动;是我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以标准化引领推动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战略支撑;是以标准化助推“放管服效”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抉择。

全省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勇争一流的决心和勇气深入开展标准化改革,改出生动实践,试出先进经验,创出地方特色,引领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努力为全国提供标准化的**经验、**模式。

二、准确把握试点工作的重大要求,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深入推进

深化标准化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关键性、牵引性重大改革,必须准确把握重点环节、重大原则和重要关系。

首先,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一要强化思想武装,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将其贯穿于试点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二要坚持目标牵引,开展试点工作要以党中央赋予**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任务为使命,贯彻落实好国发42号文件等重大政策,紧紧围绕“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推进我省的标准化战略。三要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标准化工作的作用聚焦到解决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用标准引领、支撑、倒逼转型。四要注重实际成效,要增强标准化工作合力,激发标准化工作活力,推动我省标准化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出成果、出经验。

其次,要准确把握工作目标。根据国务院要求,结合我省标准化工作实际,我省试点工作确定的目标主要是,力争在标准化推进机制、新型标准体系建设、标准水平提升、标准化推广应用四个方面取得标志性突破。根据总体目标,我们还研究确定了标准制修订、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等14项具体指标,其中,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要达到100项,主导或参与制修订行业标准达到150项,制修订地方标准500项,建设国家级和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20个,等等。这些目标既是努力方向,也是我们向国务院立下的任务状,不管困难有多大,我们都要群策群力努力完成,圆满实现改革目标。

第三,要全面贯彻试点工作原则。工作原则是客观事物规律的反映。在改革过程中,要始终把握“统筹协调、优化管理,政府引导、市场为主,注重融合、助力转型,依法推进、提质增效”的原则,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政府主导的行政型标准化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政府在标准化工作中主要作用是宏观管理和政策支持。标准化试点工作就是要使市场在标准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市

场主体在标准化工作中成为主力军。二要正确处理好依法推进与先行先试的关系。从**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标准化法》,对标准的制定、标准的实施、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都作出了明确规定,试点建设中,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新的《标准化法》,始终做到依法推进。同时,必须坚持先行先试,结合我省实际大胆进行探索,取得一批改革成果。三要处理好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的关系。试点建设期只有三年,时间紧任务重,既要全面统筹,也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在补短板、强弱项、显特色上下功夫,形成点突破、线拉动、面推进的效应,特别要紧紧抓住关键点深入推进,以点的突破带动我省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提高。四要处理好自我探索与大胆借鉴的关系。我省的试点工作有其特点和规律,需要我们勇于探索,加以总结和运用。同时,**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已有成熟经验,其他试点也各有特点。在我省试点工作中,既要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标准委争取指导支持,又要向先进省份虚心学习借鉴,力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狠抓试点任务落实,着力走出有**特色的标准化综合改革路径

要在前一段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五个方面狠下功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标准供给能力,最大程度发挥“标准化+”效应,推动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要在完善标准化管理体制上下功夫。《标准化法》规定,我国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标准化工作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省级层面体现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代表省政府对全省标准化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好本行业本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要贯彻好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组织制定全省标准化工作规划、计划,负责地方标准的立项、编号和批准、发布等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履行好制定本行业标准化工作规划、计划,负责地方标准项目的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组织标准实施和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等责任。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切实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抓好制度创新和政策供给,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提出对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的标准制修订项目,不断增强标准化工作合力。各市、县(市、区)也要认真落实好这一管理体制,努力提高全省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要在创优标准化推进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完善标准创新机制,加强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标准研制与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成果和重大科技专项研究成果能够及时转化为标准。二是完善标准的实施机制,标准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要加强标准在政策措施中的运用,应用标准开展宏观调控、行业管理、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管等工作,探索开展“标准+认证”工作模式,以先进标准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产品质量提升,打造**品牌。三是完善标准的监督机制,重制定轻实施是我省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倾向性问题,很多部门还存在着为制定标准而制定标准、为评职称加分而制定标准的现象,有的标准制定出来就束之高阁,这些问题影响了标准化工作应有成效。试点工作中要把探索标准的实施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要通过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强化重要公共标准实施监督等措施,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要在构建新型标准体系上下功夫。要围绕构建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这一目标,在工作中着力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要加强地方标准制修订。围绕我省的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工作领域,积极构建有机旱作、小杂粮、中药材、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健康养老、物流、文化旅游、煤层气、煤化工、政务服务等领域标准体系。要支持鼓励设区的市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制定本市域的地方标准。二要大力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新修订的《标准化法》赋予了团体标准法律地位,要充分发挥我省各级行业协会、商会、联合会的作用,适应市场和创新的需要,制定一批引领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团体标准,增加标准有效供给。三要放开搞活企业标准。要全面推行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推动企业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并予以公开。通过上述努力,基本形成市场规范有标可循、公共利益有标可量、社会治理有标可依、转型升级有标引领的新格局。

四要在提升标准化供给能力上下功夫。标准化工作基础建设直接决定着标准供给能力,要提升标准化供给能力就必须要补短板、强弱项、破瓶颈。一要下大力气加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长期以来,我省一些地方、一些行业主管部门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认识还不足、重视还不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展比较缓慢,**年以前只有一个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以来,这项工作力度空前加大、进展也十分喜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发展到了34个,但还不能满足当前标准化工作的实际需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加快组建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打牢组织基础、提供技术支撑。二要加强标准化服务能力建设。要抓紧建立**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吸纳省内外专家为标准化改革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要培育和发展标准化中介服务机构,提升标准化研究机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究和服务能力,要抓紧建设国家标准馆**转型综改示范区分馆,提高我省标准化馆藏服务能力。三要加快**标准“走出去”步伐。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组织积极参与国内、国际标准化活动,主导或参与更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争取使更多的我省标准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以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

五要在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上下功夫。“标准化+”是新形势下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促进标准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级的深度融合。要选准“+”的方向,围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大力开展“标准化+”行动。在创新发展方面要促进我省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绿色发展方面,要加快制定一批绿色农业、绿色制造、绿色服务方面的标准;在协调发展方面,要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供标准支撑;在开放发展方面,要加快推进我省标准与“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与重点合作地区的标准互认,为我省对外开放提供标准化工作保障;在共享发展方面,要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提供标准引领。要创新“+”的举措,着力破除与“标准化+”不相适应的行业壁垒、部门分割和政策约束,推动“标准化+”工作领域的拓展,促进“标准化+”工作水平的提升。要及时总结推广“标准化+”的经验,选出一批“标准化+”典型,形成一批可示范成果,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标准化+”经验,为推进试点营造氛围。

四、加强领导,密切协同,形成抓改革促转型的强大合力

推进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是一项具有很强探索性、涉及发展全局的工作,必须精心组织实施,大胆试验探索,形成社会合力。

一要强化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领导,在推进标准化综合改革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各级政府要抓好具体实施,主要领导要当好“施工队长”,保证党和国家关于标准化工作和质量提升行动的决策部署在**贯彻执行。

二要强化法治保障。要在法治的引领下推进标准化综合改革,认真抓好新修订的《标准化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推进《**省标准化条例》立法工作,确保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

三要强化要素支撑。注重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切实培养好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技术、标准化营销、标准化宣传等人才。建设高水平标准化智库,完善标准化专家库建设,吸纳国内外顶尖人才为标准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要强化经费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将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预算。

四要强化协调配合。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涉及各个领域、诸多方面。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协调配合,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形成齐抓共治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完善试点工作方案实施机制,开展好年度、中期和总结考核评估,加强对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进度督导。落实我省标准化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加大标准化创新激励力度。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大力宣传标准化综合改革,营造推进改革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是国家赋予我省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的有力指导下,扎实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标准化和质量发展新成绩,引领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开创新局面!

47 18715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