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上的新闻稿(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报纸上的新闻稿(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发新闻稿1

一、改扩版以来新闻时效“四增两减”

湖北日报自元旦改版10天来,新闻时效是个什么状况呢?据我的观察,可以用“四增两减”来概括。

“四增”,一是“今日新闻”、“昨日新闻”大幅度增加。据10天地方新闻版的初步统计,共发“本报讯”317条,其中“今日”新闻稿有4条,“昨日”新闻稿有181条。二是时效明显增强的反映新思路新经验新成果的报道大幅度增加,有些过去不注意新闻时效的工作性总结性报道,现在开始有时间的新闻由头了。三是有明确时间概念的图片大幅度增加,如6日地方新闻版共发新闻图片14幅,三天内的图片达到5幅。四是围绕焦点热点难点的及时性时评大幅度增加。

“两减”,一是过去那种单调反映成绩、没有时间概念的工作总结,即被读者戏称为“黑板报”式的报道大幅度减少。二是虽有时间概念,但标明“日前”、“目前”、“新近”、“最近”、“昨日获悉”、“元旦前夕”等打“马虎眼”的报道大幅度减少。

这“四增两减”充分证明,通过改版。大家开始认真贯彻实践“新闻强报”的指导思想,“观念变,行必果”,就见成效了。只要我们继续这样持之以恒按改版要求,认真抓新闻,用心搞报道,我们的报纸就一定能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省委要求,符合读者要求,就一定能成就湖北一流政经文化大报的大业。

二、目前新闻报道时效存在的不足

“新闻强报”是报纸创新发展的一个永恒话题。从这10天的实践来看,湖北日报在包括增强“新闻时效”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有目共睹,好评如潮。但这是不是说“新闻时效”就增强得非常好呢?窃以为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还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还不少。我对10天的报纸作了一个梳理和归纳,这里提出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今日新闻”、“昨日新闻”多在“领导活动”、“会议报道”、“新闻”和“突发事件”等方面,而“独家的”、“事件的”。来自基层和群众“新活的”时效性很强的新闻还不多。

省内有些新闻报道比其他媒体慢半拍,有些很有价值的新闻还不能跟上同城媒体的见报步伐。

在新闻时效上打“马虎眼”的文字和图片报道,并没有从读者的视线中消失。

有些策划的报道有一定高度和深度,而时间的概念要么没有体现出来,要么就有“马后炮”之嫌。

时效体现在新闻产品变成新闻商品的全过程、全流程。我们应该认识到,时效,体现的是报纸品牌的价值,是报纸文化、经济等综合实力的反映;时效,直接反映出新闻采编队伍的专业素养,反映出报纸新闻报道的专业水准,也反映出纸质媒体在竞争下是否把读者放在首位,能否赢得受众。我们应该看到,现在蓬勃发展的新媒体对“时效”的追求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我们对解决报纸新闻时效性问题要有足够认识,要在采编新闻求真实、求准确、求质量的基础上求快求新!

三、进一步求快求新的几点建议

我们已踏上改版跨越的伟大征程。面对省委的嘱托,面对读者的期盼,面对时代的呼唤,我们只有更加奋发有为,求快求新,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第一的位置,才能让省委满意读者满意。怎样求快求新?我觉得要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在运行机制、考评机制、奖惩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创新。

1.树立“新闻强报”的理念,培养强烈的第一时间意识,转变固有思维模式,改变慢半拍的精神状态,领会改版精神,跟上改版步伐,以竞争的姿态和抢前争先的精神面貌全身心投入改版工作之中。

2.建立各自领域畅通的信息渠道,注重信息收集和资料积累,记者加快工作节奏,切实做到“今天再晚也是早”,尽量在弄清事实的前提下第一时间抢新闻;后方主编责编切实牢记“明天再早也是晚”,对当日新闻快编快发,决不漏发。

3.策划要前置,策划要精细,在策划时就充分考虑稿件体裁、写作方式、配文配图、版面呈现等因素,提高稿件的成品率;除了快报新闻外,提倡在第一时间抢新闻的第二落点,在第一时间内开掘深度报道。

4.加强学习,善于借鉴,不断总结,提高对新闻事件轻重主次驾轻就熟的鉴别能力和快速成稿能力等业务素质,同时记者和编辑、前方和后方及时沟通、有效联动,确保渠道畅通,提高采访和编辑效率。

5.记者对必发的工作性成就性报道,要选择发稿时机,找有明确时间的新闻由头。没有明确时效的稿件。主编和责编要退回补充材料,不能让打“马虎眼”的稿件上版面。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以上3篇报纸上的新闻稿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发新闻稿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发新闻稿2

众所周知,新闻是记者以自身的工作“做”出的――这是新闻稿分析的重要启示要素。

一、记者的工作方法

首先,不管什么新闻作品都来自于记者的诸方面工作。其和来源于才情的文学差异颇大。新闻方法和文学相比相对标准,分析新闻稿件的要求在于:其除了可以判定类属“调查报道”或“消息”之外,还可以对记者工作方法加以还原。

其次,通过文本可以对记者工作方法加以还原。一般来说,细嫩中的二、三手报道均应指出消息来源――即包括资料的出处、姓名、头衔之类,而其都是记者工作方法的透露。若新闻稿件溯源不清,便可判定其类属谣言或“劣质新闻”。

再次,记者工作方法可以对一切新闻体裁加以概括。一般来说,新闻报道间隔事实共计“三层”――第一层是演讲声明、新闻会、新闻稿之类;第二层是自发性事件、记者观察、背景、证实性材料;第三层是解释、分析、结果、原因、影响、重要性。层次和记者主动性、专业要求及相应的耗费成正比关系。

二、从记者工作方法的角度提出的分析框架

从上述分析中可见:新闻稿框架应主要包括以下记者工作方法:

1.了解收集、寻找信息的目的:记者是否前往现场?怎样评估消息可信度、权威性?怎样找到消息来源并对相关人员提问?问题有哪些?有哪些其他形式消息来源?是否解释和调查?

2.确立主题:遵循何种新闻价值拟定标题?导语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和相应哪些新闻价值?

3.建构主体:和导语有何关系?新闻背景展开否?

4.建构结尾:考虑回归否?后续报道有无?

5.报道结构:是否考虑修辞因素?

三、用此框架分析新闻实例

新闻实例:《老人倒地无人敢扶致死,离家仅数十米》

本报讯(记者某)昨日早晨,85岁的吴老汉在离家仅数十米的生产街和胜利路交汇处迎面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救助。不久,吴老汉因鼻血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而去世。

记者8点前往事发处时,现场只留下一根拐杖和一小摊血迹。一旁的摊贩王先生告诉记者,那是吴老汉留下的。

王先生是整个事件的目击者,据他讲,吴老汉是早上6点半左右面朝下摔倒于此处的,他想站起来却没有体力。而吴老汉倒在地上一小时时间里,尽管周围围观者数量不少,但无人敢上前救助。直到吴老汉家人赶到,才将他扶起送往鞍山市第三医院。

随后,记者在医院得到吴老汉因摔倒时鼻腔出血,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而去世的消息,他的儿子吴先生唏嘘不已,称家只是在附近几十米远的地方,“要是有个人扶爸爸一把,就不会这样……”分析:

1.了解收集、寻找信息的目的:其类属突发新闻,获得线索后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到现场后采访了附近摊贩王先生,在掌握了事件经过之后,再进一步前往医院采访院方和吴先生,对事件结果加以明确。在此方面,记者具备清晰的工作脉络:先采访目击者再了解结果,在“跑”出新闻的背后,体现的是标准的记者工作方法,其中有必要注意的在于:还原事实的突发新闻“暂时性”消息来源在于目击者,但作为记者还要自己判断可信度,其方法为:(1)目击者是不是事件观察者?(2)观察者合格否?(3)消息来源具备细节否?(4)是否有其他消息来源?作为记者应对此四者加以注意,从而避免错误。

2. 确立主题:“85岁老人倒地无人敢扶致死”是核心事实,“离家仅数十米”则是形成反差、抓住读者眼睛的内容。而随后的导语方面则是考虑到“最近点问题”而采取了“昨日上午”字样。对于突发性事件使用直接导语“直击”读者最关心的内容,通过简短文字第一时间告知读者事件梗概。

3.建构主体:主体即“升级版”导语,在上述新闻中首先就是现场直接观察,随后则借助采访目击者还原事件过程,并最终了解事件结果。而“吴先生唏嘘不已”则是对“重要镜头”的观察,并将整篇新闻用吴先生的语言作结――主体部分实际上便是展开的导语。

4.建构结尾:该新闻并无结尾段落,但依旧有回归意识――不正常的道德沦丧现象。

5.报道结构及修辞:该新闻的安排顺序是还原事件的时间,基本上类属“沙漏型”,以“暗含对比”的标题和白描作为修辞。

四、结语

首先,借助于分析可见记者工作方法。现场采访还原真相,即所谓“新闻溯源”――其主要涉及概念有二:一是交代陈述(声明)者,二是交代信息提供者――其好处有三:首先是向消息来源“转嫁责任”;其次是向读者“踢皮球”,即令其自行评估信息真实性;最后是方便同行继续挖掘信息。

其次,分析框架理论张力。记者工作方法实际上就是新闻采写和与之配套的“社会允许采写限度”,在此不加赘述。

第三,完善该框架的方案。任何框架或模式都难免有缺点,但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在以后关于此框架的研究将会逐步深化。

参考文献:

[1]范进。地方媒体如何助推青年记者创优 成才[J].中国记者,2014(01).

[2]记者生存现状网络调查[J]. 中国报业, 2013(23).

报纸上的新闻稿3

20xx年10月29日,统计与数学学院安全知识讲座在主教学楼召开,高同辅导员,姚逍团总支书记以及保卫处的两位优秀老师莅临指导,统计与数学学院大一学生及大二寝室长同学均踊跃参加。安全知识讲座按时开始,首先,来自我校保卫处的优秀老师王老师通过课件的方式向我们系统的展示了有关消防安全的知识,王老师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向同学们仔细阐述了如何在火灾中安全逃生,如何维持校园消防安全,以及火灾时合理的应急援助措施。王老师同时也举出了一系列由于学生校园消防意识的薄弱而引发悲剧的案例,这些案例也让在场同学唏嘘不已。王老师讲解完后保卫处的苗天老师又向同学们介绍了校园诈骗的`多种手段,借此提醒同学们要积极做好校园防范工作。首先,苗老师通过向大家讲解ppt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多种诈骗手段的明显特征和应对措施。

例如:针对电信,网络,求职,合同等诈骗渠道,苗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为防备这些诈骗应特别注意的多项事宜。接下来,苗老师进一步向同学们介绍了许多我校保卫处下设科室的相关事宜。在讲座的结尾,苗老师向在场同学传达了我校“平安校园”项目的创立宗旨,并鼓励同学们树立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讲座持续了近一个半小时,参与奖座的同学都获益匪浅,讲座结束,高同辅导员对整个讲座进行了总结和强调。讲座结束后,同学们都获益颇多,相信统计与数学学院同学能够在此次讲座的号召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并进一步与学校各学院部门共同建设一个和谐平安的校园。最后祝愿同学们能平安度过大学的四年。

47 968899
");